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計算機硬件的聯系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云計算;物聯網;數據挖掘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3)35-8189-03
近年來在信息技術領域,出現了兩個非常熱門的技術——云計算和物聯網。云計算最典型應用為谷歌搜索引擎,谷歌的數據的器分別部署在全球數據中心,用戶所發送請求會并行的在所有的數據服務器中進行執行,并且將結果安排名反饋給用戶。而物聯網技術作為實現物物資源信息傳送和共享的技術,雖然目前在交通領域、電力領域、智能家居等領域廣泛應用,但還處于初期發展階段,沒有實現規模應用。據美國權威咨詢機構FORRESTER預測,物物互聯的業務將在2020年是人與人通信的30倍。因此物聯網技術應用前景廣大[1]。
1 物聯網和云計算兩大技術融合
物聯網要想發展壯大,是離不開云計算平臺的支持的,與此同時云計算平臺也需要物聯網為其提供大量用戶,因此,物聯網與云計算的結合應用是其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所以,要想使物聯網與云計算的發展能夠得到保障,必須對基于云計算的物聯網進行相關的研究,這也是其能夠發展的必要條件。
首先規?;瞧浣Y合基礎。云計算中心對接入網絡的終端要求具有普適性,這就解決了物聯網的M2M應用的廣泛性帶來的問題。需要注意的是,物聯網只有在具備相當的規模之后,其優勢方能凸顯。通過物聯網能夠實現對生產生活有用的業務和應用。其次提升物聯網與云計算技術結合的實用價值,具體如何實現云計算的服務與物聯網支撐。為了實現兩者的融合,使該產業得以發展,需要現實技術的支撐以及對產業鏈進行價值平衡的建設。最后推動資源共享。物聯網與云計算結合,傳統計算機廠商能快速進入終端用戶服務領域,物聯網的主要作用就是促進數據計算資源與終端用戶的結合。物聯網與云計算的結合同樣也需要可靠嚴謹的虛擬化平臺的支撐,并且對數據中心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云計算在物聯網中應用關鍵技術研究
云計算在物聯網中結合方式研究,根據云計算技術中云中心、終端、應用的組合架構方式構成信息應用分層處理,海量終端,在下圖中的云中心有兩部分構成,一是共有云,一是私有云。這種云中心的特點主要是用戶范圍廣,數據的種類增加,其安全性能也更高了。大大提升了平臺應用的領域和數據種類,特別是提升基于云計算的物聯網平臺的安全性能。
本文所構建的基于云計算的物聯網平臺主要涉及如下關鍵技術:于云計算的數據挖掘算法研究、基于云計算的物聯網關鍵技術、物聯網接入網關輕量級關鍵技術研究。其中基于云計算的數據挖掘算法研究包括數據挖掘算法的并行算法研究與實現、用戶聚類和用戶個性化推薦的分布式應用的構建和實現等[3]。相關國際組織的工作和進展?;谖锫摼W的可信環境的構建、終端編碼與尋址研究、基于等級劃分的物聯網網關接入安全策略的研究等都是基于云計算的物聯網關鍵技術。
1) 基于云計算的數據挖掘算法研究
基于云計算的數據挖掘算法的分布式文件系統HDFS是分布式計算平臺Hadoop的基礎和核心組成之一,首先需要深入研究分布式計算平臺Hadoop中的分布式文件系統HDFS,具體包括:HDFS的write-one-read-many訪問模型及其對于并行計算、HDFS的Master/Slave架構以及Namenode和Datanode的劃分機制;HDFS文件系統的層次結構及其Namespace;
同時對Hadoop中的并行計算算法MapReduce進行研究,具體包括:MapReduce的應用程序處理流程及其核心組成,包括應用程序啟動器、JobTracker、TaskTracker等;MapReduce的應用程序接口,包括Mapper、Reduce、InputFormat、OutFormat、Combiner類等;MapReduce的通訊過程及其RPC實現機制;MapReduce的解決死鎖等問題的錯誤處理機制[4];
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搭建基于Hadoop的云計算集群平臺,主要包括:硬件(網絡)環境配置、HDFS中的目錄結構設置、Name Node和Data Node配置[5]、SSH安裝配置、Hadoop的環境變量設置、Hadoop的配置文件參數設定、Hadoop的各種服務等。
2) 數據挖掘算法的并行算法研究與實現
對類數據挖掘算法需要進行相應的MapReduce改造。并對該算法的每個MapReduce過程的定義具體的實現。在Hadoop平臺下進行編碼。對實現的數據挖掘并行算法進行測試。在上述云計算平臺中,研究并實現以下算法的MapReduce化:
基于的基本算法包括Word Count、TF-IDF、排序、距離計算(Euclidean,Manhattan)。聚類算法采用K-means,Canopy,Graph Mining(the Shortest Path)。分類與預測方法包括KNN,Naive Bayesian,SVM,BP Neural Network、Locally-Weighted Linear Regression(LWLR)、Logistic Regression。所采用的關聯規則為Apriori;然后協同過濾:User-Based Collaborative Filtering(CF),Item-Based CF。網頁解析:VIPS,DOM-Tree。解析效果評測數據為天網200G或SogouT 1TB的網頁數據,隨機取出若干網頁進行人工測評,正文提取的準確率在90%以上。爬蟲:通過一個URL種子列表,可以爬取其鏈接的其它網頁,爬取的停止條件(最多層數,URL模式等)可以配置。
根據數據挖掘算法的處理流程,進行MapReduce過程的處理:
MapReduce過程對每個過程進行實現,如Mapper和Reducer類、定義輸入輸出格式化InputFormat和OutFormat類、定義組合類Combiner等;通過調整MapReduce的過程函數定義和參數來提高其并行度。
最終實現具有高度并行的分布式數據挖掘算法,算法處理數據的能力和集群中的機器數量成近似線性的關系。
3)用戶聚類和用戶個性化推薦的分布式應用構建
想要構建用戶聚類以及用戶個性化推薦的分布式應用,首先是對其應用業務進行分析,通過對其內部以及外部的資源進行評估和組織以對其業務問題進行界定。針對應用種類的不同,對不同數據進行理解,根據應用需要對相關數據采用爬蟲、網頁解析、分詞等技術對數據進行獲取以及確認。處理已經獲取的數據方法一般包括數據格式化、數據重構、數據整合、數據的量化處理等等。對獨立性變量進行選擇時,要對分類模型進行建立,以不同的數據挖掘算法達到對用戶進行分群的目的。
根據聚類的結果,對業務進行合理的解釋,針對具體的用戶群的特質制定個性化方案。
基于以上研究內容,在上述云計算平臺上,研究基于并行運算挖掘算法的用戶聚類和用戶個性化推薦應用的構建。該研究將首先綜合爬蟲、網頁解析、分詞、分類技術,對網頁進行分類,然后通過聚類、關聯規則、協同過濾等算法,進行用戶聚類,在對用戶聚類的結果進行合理的業務解釋后,將針對各個聚類的用戶群的特點,進行用戶個性化推薦方案的制定和實現[6]。
3 如何構建基于云計算的物聯網運營平臺
物聯網的運營平臺就是無線傳感網絡與互聯網之間一種本地化中央信息處理中心。對物聯網的運營平臺進行構建,就是為了對產業鏈的上下游系統進行集成,從而使客戶能夠享受到電信級物聯網運營服務。其主要功能有:受理業務、開通、計費,配置和控制網絡節點,采集存儲、計算、展示相關信息。物聯網運營平臺具有的云計算的特征,基于云計算的物聯網運營平臺其體系架構主要由以下幾部分構成:云基礎設施、云平臺、云應用、云管理。
云基礎設施就是為實現資源的共享。它通過物理資源虛擬化技術,使得平臺上的行業應用在不同客戶間實現資源的共享。這樣操作的優勢在于:一是提高了存儲空間的利用率,改變了以往要為每個用戶分配一個固定的存儲空間的做法,使用戶能夠共用一個跨物理存儲設備的虛擬存儲池;二是資源需求的彈性大大增加了,減少了運營成本,并使服務質量有所提升,例如當分析處理不同行業數據,并進行資源共享時客戶可以動態地從虛擬存儲池中分配存儲資源,使資源的利用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三是改善了平臺的整體性能和可用性,通過對服務器集群技術的使用,使這個平臺更像同一臺服務器。
云平臺是物聯網運營平臺的核心,它實現了對網絡節點的配置和控制、信息的采集和計算功能,在實現上可以采用分布式存儲、分布式計算技術,實現對海量數據的分析處理,以滿足大數據量及實時性要求非常高的數據處理要求。
云應用實現了行業應用的業務流程,是物聯網運營云平臺的一部分,也可以作為集成第三方行業應用。它通過應用虛擬化技術使多個不同租戶能夠實現共享存儲、計算能力等資源,在降低運營成本的同時使得資源的利用率大大提高,并且保證了戶數據的安全性。
目前,物聯網與云計算技術相結合的發展模式是研究工作者的主要愿景之一,對于物聯網的建設者來講,在對行業應用進行發展時一定要注意免 “孤島”的形成,要做到未來的智能物聯網絡的互聯互通。在具體的操作中,要注重體系可行性,避免系統過于龐大和理想化。要對信息基礎設施不斷的進行創新設計以及優化,使物聯網基礎更加健壯與安全。
參考文獻:
[1] 梅海濤.基于云計算的物聯網運營平臺淺析[J].電信技術,2011(5).
[2] 吳勁松,陳孚.電信運營商云計算發展探討[J].廣東通信技術,2011(4).
[3] 徐雷,張云勇,房秉毅,程瑩.電信運營商的云計算發展研究[J].電信科學, 2010(S1).
[4] 李曉明,張彬,賈巧麗.物聯網發展趨勢分析[J].中國新通信,2011(19).
關鍵詞:薄層液基細胞學(TCT);5%醋酸白試驗(VIA);陰道鏡;宮頸上皮內瘤變(CIN);組織病理學
宮頸癌是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較高的腫瘤,發病率有明顯上升和年輕化趨勢[1,2],宮頸上皮內瘤變(cei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與宮頸癌關系密切,因此早期篩查對宮頸癌的防治將起到關鍵作用。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于2012年6月~2013年9月在我院門診就診患者350例先行薄層液基細胞標本采集、后行醋酸白試驗(VIA),患者年齡為18~65歲,平均38.9歲;孕產次0~18次,平均2.5次,產次0~7次,平均1次?;颊哂型怅庰W、白帶增多、白帶異味、接觸性出血,宮頸炎復查等臨床癥狀;所有患者均為非妊娠期,無宮頸手術史、無子宮切除術史,有性生活史、無盆腔放射治療史等。
1.2方法 用宮頸細胞刷插入宮頸同方向旋轉數周,采集TCT標本送細胞學室,由工作經驗豐富的細胞學醫師根據TBS系統報告形式出報告,標本不合格者重新取材及檢驗,記錄陽性、陰性例數;然后利用5%醋酸溶液直接涂抹宮頸表面,肉眼觀察宮頸轉化區內上皮和血管的變化, 分別記錄陽性、陰性病例;所有病例均行陰道鏡檢查,鏡下可疑部位行宮頸活檢;陰道鏡檢查不滿意者使用宮頸管擴張鉗觀察頸管,圖像異常處取活檢,或者頸管搔刮。所有標本送病理檢查。
1.3診斷標準 TCT報告采用TBS分級系統,AUSCUS及以上的病變,即包括ASC-US/AGUS,ASC-H,LSIL,HSIL、 SCC、 AC等[3]為陽性;VIA評估標準:正常:未見宮頸醋酸白色改變;異常: SCI內見隆起或增厚的醋酸白色改變,可有出血、潰瘍或息肉。陰道鏡應用改良的Reid陰道鏡評分診斷[4],≥CIN 1均取活檢;病理組織學為診斷CIN的金標準,診斷包括正常(含炎癥)、宮頸上皮內瘤變(CIN),≥CINI為陽性。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1.5軟件進行統計分析,以病理學檢查結果為標準,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敏感度=實際患病且被診斷為患者的概率,特異度=實際未患病且被診斷為非患者的概率,陽性預測值=診斷陽性者中實際為患者的概率,陰性預測值=診斷陰性者中實際為非患者的概率,Youden指數=真陽性率與假陽性率之差。
2結果
2.1最后病理結果 350例中正常208例、CINI 31例、CINII~CINIII 92例、宮頸癌19例。其中CINII以上的病例年齡在32~50歲80例(72.1%),32~40歲58例(52.3%)、41~50歲53例(47.7%)。
2.2篩查結果 除外宮頸癌19例,VIA、TCT篩查CINII、CINIII的病理診斷病例數分別為:VIA陽性190例中78例(41.1%),VIA陰性141例中14例(9.93%);TCT陽性160例中76例(47.5%),TCT陰性171例中16例(9.36%)。兩種方法聯合,VIA、TCT均陽性125例中CINII~CINIII 80例(64.00%),VIA、TCT任一項或兩項均陰性中12例。其中10例CINII~CINIII患者TCT、VIA均陰性。CINII~CINIII的評價指標見表1。
3討論
CIN常用的篩查手段有:細胞學檢查、肉眼觀察法、陰道鏡檢查和HPV檢測;常用篩查方案有:最佳方案[1,2](薄層液基細胞學+HPV檢測)、一般方案(巴氏細胞學涂片+HPV檢測)、基本方案(醋酸染色后和碘染色后肉眼觀察);診斷步驟為:細胞學-陰道鏡-組織學檢查,組織病理學結果是診斷的金標準[2]。
薄層液基細胞學(TCT)診斷宮頸病變的靈敏度和特異度達到85%[5]以上。大部分學者認為5%醋酸染色、碘染色直接肉眼觀察法其靈敏度與特異度均較低,但也有學者認為它與巴氏涂片、陰道鏡檢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2,6]。岑堅敏等[7]報道,VIA/VILI對宮頸高度病變的檢出率為84.6%,細胞學以ASC-US為指標,高度病變的檢出率為51.6~96.7%,兩種方法在特異性、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以及YOuden 指數均非常接近,因此,VIA/VILI和細胞學均可作為宮頸癌有效篩查方法。田亞麗等報道[8],VIA對宮頸病變的敏感度、特異度分別為46.9%、87.1%,VILI敏感度、特異度分別為62.5%、83.1%。趙昀等[9] 對北京某社區女性行VIA/VILI篩查,VIA 對高度以上病變的敏感性為62.5%,特異性為95.9% ,陽性預測值13.5% ,陰性預測值99.6% ,與傳統巴氏涂片結果接近。
VIA聯合TCT、HPV篩查CIN可提高靈敏度、特異度。岑堅敏、李淑娟[10,11]等報道,VIA聯合高危型HPV檢測可明顯提高CIN篩查特異度、陰性預測值,高達99.0%以上。本文采用肉眼醋酸試驗(VIA)聯合液基細胞學(TCT)行宮頸病變篩查,VIA篩查的靈敏度為84.78%、特異度為53.14%、陽性預測值為41.05 %,陰性預測值為90.07%;TCT篩查的靈敏度為82.61%、特異度為64.85%、陽性預測值為47.50 %,陰性預測值為90.64 %;VIA聯合TCT篩查的靈敏度為86.96%、特異度為81.17%、陽性預測值為66.67%,陰性預測值為94.17 %。VIA與TCT篩查高級別CIN的例數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VIA&TCT組篩查高級別CIN病例數與VIA或TCT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
參考文獻:
[1]黃立冬.宮頸癌及其癌前病變的研究進展[J].右江醫學,2008,36(4):486-488.
[2]虞善芝,馬剛.宮頸上皮內瘤變的臨床研究進展[J].右江醫學,2009,38(4):489-490.
[3]申茹萌,洪穎,金敏.子宮頸癌篩查方法的選擇[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0,26(2):157-158.
[4]張志勝.陰道鏡圖譜[M].第二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73.
[5]王愛武,駱利康,鄭莉萍,等.高級別子宮頸鱗狀上皮內病變97例液基細胞學與活檢病理學診斷對照分析[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0,31(9):1107-1109.
[6]劉愛敏.809例陰道鏡下活檢結果分析[J].醫學信息,2010,23(5):1404-1405.
[7]岑堅敏,錢德英,陳觀娣,等.肉眼醋酸試驗在宮頸病變篩查中的價值研究[J].實用醫學雜志,2010,26(5):794.
[8]田亞麗,白曉霞,龔萍萍,等.肉眼觀察法在宮頸病變篩查中的價值[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0,24(8):48-49.
[9]趙昀,趙超,江靜,等.醋酸白及碘試驗肉眼觀察法在農村婦女宮頸癌篩查中的作用[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2,28(9):681-684.
【關鍵詞】計算機硬件故障分析;維護;處理
計算機的出現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為人們的日常帶來了簡捷高效的生活方式,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進步。當前應用計算機平臺的群體相當廣泛,可以說任何一個行業都和計算機技術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系,比如制造行業、教育機構、科研機構或是醫療機構,計算機對他們都有著一定程度影響力。
1計算機硬件產生故障的根源
就計算機的整個組成來看,其中的硬件系統產生故障的概率相當高,而且解決這些硬件問題也需要付出較大的代價和成本,例如計算機硬件常常會產生藍屏、卡機或是風扇出現異響等情況。從主觀的層面來考慮,各個用戶之間對計算機的需求會有所不同,例如對于普通的電腦用戶,其一般希望計算機可以播放高清晰的視頻或是在搜索某些簡單信息的過程中,能夠得到更好的結果;而對于某些游戲發燒群體來說,他們更希望計算機硬件可以帶動大型游戲,充分體驗游戲的樂趣,那么計算機硬件產生故障的根源就會和用戶的需求有著一定程度的聯系。對于私人計算機硬件產生問題,通常是用戶未能按照正確的方式來操控計算機,或是錯誤下載了一些對計算機有攻擊性的文件,也有可能是計算機的機箱里累積了太多了粉塵,用戶未能對其進行及時處理,導致機箱內部溫度過高,從而使得硬件被燒壞。對于企業用計算機來說,故障發生的原因一般是因為計算機負載過高,需要長時間處理大量的文件和進行過度的計算,當計算機硬件不能承擔這些高壓任務時,便很可能發生黑屏、卡機或是硬件毀壞等問題。當前計算機硬件故障的種類繁多,根源查找比較復雜,有關技術人員應當結合實際情況來對故障進行分析研究,才可以制訂出最合理有效的維護處理計劃。
2查找計算機硬件故障的方式
計算機技術人員可以應用外部觀察法對計算機硬件產生的問題實現診斷,外部觀察法多是指應用某些感知措施來為計算機硬件產生故障的源頭和位置實現大概的一個判別,其中主要形式是用眼睛觀看、用耳朵聽、用鼻子聞、用手觸摸。當計算機出現故障的時候,首先應該通過對其外部的情況進行觀察,這包括看和聽,注意觀察硬件是否出現變形或者是否存在異響;其次是用鼻子聞,這個步驟的關鍵在于查找計算機在工作過程中是否產生異常的氣味,這種方法可以直接找到故障發生的部位。通常來說,計算機的運行應當在干燥和空氣流通的條件下進行,而有些地區的空氣比較濕潤,在一定程度上會給主機帶來傷害,伴著時間的增加,主機內部便會發出難聞的氣味,也就意味著計算機硬件出現了故障;最后,通過用手去觸摸計算機,感受計算機外部的振動頻率以及某些芯片的活動程度,這樣能夠檢查計算機的芯片牢固情況。除此之外,我們還能夠使用插拔診斷法:在正常關機的情況下,拆開計算機的主機,對其內部進行完整的觀察,步步分析,找到最終的問題部位。繼而將故障板卡拔下,打開計算機,假如計算機可以正常工作,那么就表明問題出現在該板卡上。
3計算機硬件故障處理維護措施
3.1電源問題
計算機的電源出現故障是比較常見的問題,這種問題對計算機本身并不會有太大的傷害,然而長期不予解決,計算機其它部分硬件便會因為電壓問題出現故障。對于此類故障,建議采取下面措施:首先為計算機的電源線實行檢測,測試其導電功能是否正常,然后再為電源的插頭實行檢測。當前的部分計算機是通過組裝方式得到的,這相比品牌計算機來講,其品質難以得到保障,而且一些獨立生產的零件質量也較差,這些都會使電源線和插頭產生故障。
3.2處理器問題
計算機的中央處理器故障是硬件故障中最嚴重的問題,甚至會導致整個計算機報廢。在明確故障后,需要先為處理器風扇的排熱性能實行檢測,確保風扇干凈無污漬,轉動速度符合要求,然后再對總體的排熱系統實行檢修和養護。計算機可以做的工作有許多,負載能力也較強,排熱系統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處理器的各種功能與壽命,在需要的時候,應當及時更換新的散熱器。
3.3內存問題
當前階段,計算機已然步入到了一個相當先進的時期,因此許多硬件問題也出現了變化,作為嚴重影響計算機運行能力的內存故障,應當給予足夠的重視和研究。當內存出現故障,計算機可能會出現拒絕開機與工作的情況。計算機的屏幕未能正常出現操作系統畫面,或是屏幕顯示特殊標語,而且機箱會發生異響,那么基本能夠判定內存出現故障。處理內存故障的方法可以使用插拔法,比如拔下內存條,對其進行擦拭清理或者可以對其進行更換,如果問題依然存在,則應當對插槽進行檢測。
4結束語
計算機由許多精密復雜的零件構成,計算機硬件是否健康直接決定了計算機能否正常運行,而就目前情況來看,硬件問題已然成為了計算機最常遇到的故障,不管是私人用戶或是一個企業,計算機不止負擔著大量荷載,而且還需要進行快速數據信息處理、大容量文件儲存等任務,在這種工作壓力下很可能致使計算機的硬件超荷運行,最終導致硬件出現故障,根據這個情況,文章對計算機硬件故障和維護處理措施進行了分析。
參考文獻
[1]李智峰.計算機硬件維護與管理創新研究[J].科技傳播,2014(13):233-234.
[2]聶廷遠,賈蕭,周立儉,李言勝.計算機硬件設計安全問題研究[J].信息網絡安全,2012(10):17-19.
[3]張文平.計算機硬件維護原則與方法問題探討[J].煤炭技術,2012(01):251-253.
[4]陶崇福.試談計算機硬件日常維護及常見故障處理[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11(18):128-130.
【關鍵詞】網絡環境;計算機硬件;安全保障
我國口前網絡信息技術發展較快,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與計算機網絡環境的聯系日益緊密。計算機和網絡環境之間密不可分,網絡環境下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諸多便利,但同時也為計算機硬件系統帶來了相應的安全隱患。本文對當前網絡環境下計算機硬件安全的問題進行探析,并提出相關安全保障以及維護的對策,促進計算機硬件系統的穩定運行發展。
1網絡環境下加強計算機硬件安全的必要性
現階段我國計算機硬件具體指的就是計算機系統中各類機械、電子以及光電元件構成的設備總稱,其代表的是一類物理機構,硬件系統的性能高低對于計算機的整體運行系統以及服務效率都有重要的影響川。當前網絡運行環境較為復雜,計算機硬件的安全運行受到諸多因素的綜合影響。比如空氣中的潮濕度、計算機運行的空間溫度、外界的網絡侵入等。放置計算機的房間也有相應的空間濕度標準,要符合正常的濕度標準才能使得計算機系統正常穩定運行,比如房間內的濕度不能高于80%,不然空氣中的濕度會不斷侵入,從而使得硬件中的電線以及金屬原件受潮之后發生生銹和腐蝕等現象,從而限制計算機的正常運轉。此外家庭相關的微波設備、家用電器等都會給計算機硬件設備的正常運轉造成相應的十擾,使得硬件受到十擾從而導致計算機系統的整體癱瘓。復雜的網絡環境下,網絡黑客的入侵以及網絡病毒都會給計算機硬件的正常運新造成巨大的十擾。
2網絡環境下計算機硬件安全保障及維護對策探析
當前的網絡環境指的是通過通信連接線路將不同地域的具有獨立功能計算機以及相關設備進行有效連接,在合理的通信協議范圍內,實現信息的有效傳遞和資源之間的共享。硬件設備是計算機網絡系統中的重要設備,其自身的安全性能對于計算機網絡系統的穩定運行具有重要影響。所以當前網絡環境下為了使得計算機系統能夠有效運行,就需要使用者管理維護好計算機各個硬件設備的安全性。
2.1處理器的基本維護
當前計算機硬件運行系統中處理器是系統的核心構件,其性能和綜合穩定性對于計算機系統的運轉能力具有重要的影響。此外,處理器也是維護計算機硬件安全的重要部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都會進行相關加密性的操作,使得計算機自身的安全性能得到有效維護。對于處理的基本維護措施來看,外部的環境因素能夠影響到處理器的綜合性能以及使用的穩定性。所以在外界環境溫度較高的情況下,比如在夏季處理器的發熱會更嚴重,如果故熱的能力不夠的情況下,處理器會因為自身溫度較高而影l]向自身的使用壽命。所以當前可以通過研究水冷故熱系統來對處理器進行故熱,此類故熱方式還可以進行循環使用,對于硬件設施具有較好的作用。此外還可以使用專業化的UPS進行降壓,使得處理器能夠穩定運行。對于處理器進行有效的加密也能夠預防外界環境的侵入,提高處理器的安全。
2.2計算機主板的維護
計算機主板在計算機系統中具有重要作用,是連接計算機硬件系統的基礎設備的,也是各個模板進行有效鏈接的主要橋梁,能夠使得各個硬件之間加強聯系操作。當前對主板構成威脅的主要因素是靜電,主板由晶體、芯片等設備構成,在實際運行的過程中會產生相應的靜電,靜電會擾亂主板正常下作的穩定性,更嚴重的后果還會導致主板相關的元件造成損壞。所以當前需要切實做好計算機的接地下作,讓主板在實際下作中產生的電流能夠全部釋放到地面上。此外外界的重力作用也會導致主板發生變形,從而使得主板發生損壞。所以當前在主板的實際安裝過程中需要將其固定到計算機的機箱上,安裝時還需要控制好用力情況,避免用力振動造成主板的損壞。
2.3硬盤的維護
計算機存儲系統中硬盤起到了重要作用,硬盤屬于的外部的存儲器,計算機中絕大部分的存儲數據都記錄在硬盤當中。當前我國許多計算機還是采用HDD硬盤,此類硬盤大多都是機械機構,其內部結構相對復雜且緊密,對于外界的環境因素較為敏感。當其自身受到不同程度地震動時,就會使得盤片被磁頭觸碰到,從而使得磁盤發生損壞,最終影響硬盤的下作效率,導致硬盤中存儲的大量數據丟失。此外隨著當前計算機技術以及硬盤技術的全面發展,SSD硬盤也得到了有效的普及應用,當前SSD硬盤對于實際下作環境的要求較高,主要是為了有效防止靜電對于電路元件的綜合影響,所以需要切實做好接地防護措施。
3結語
自上世紀末90年代末開始計算機科技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與之同步的計算機硬件技術也在不斷順應著計算機軟件系統進行著高速的改朝換代,從而達到匹配其需求的目的。時至今日,隨著人機互動系統的不斷完善與普及,各種新穎的輸入/輸出硬件不斷的刷新市場,這都給計算機硬件組裝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使計算機硬件教學順應計算機科技的發展是擺在計算機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嶄新的課題。
1.當前計算硬件組裝教學上存在的主要問題
由于計算機硬件組裝教學相對于軟件教學來說,教學知識概念比較繁復,而且一些硬件與具有著高集成化的特點,這就是說計算機硬件在教學內容本身上就存在著學習的硬傷,再加上教學時許多問題比較抽象,如果不親自動手操作很難讓學生產生認同感,這就導致了當前學生們普遍的“喜軟(件)怕硬(件)”的情緒。同時,由于許多軟件教學課程實踐中并沒有和硬件產生必要的聯系,這就容易讓一些計算機專業學生產生輕視硬件組裝課程學習的心理。
2.計算機硬件科技發展的背景
從學生的就業形式上來考慮,學生們所學習的計算機硬件組裝知識,必須是計算機產品最前沿的產品,所以制定計算機硬件組裝教學實踐并不是一個靜態的過程,而是要時刻關注計算機市場動態,了解計算機硬件技術的最新發展以及相應配件的換代情況。但這對于計算機學校的財力要求比較高,要盡量協調資源,盡量避免用廢棄教學機或是淘汰落后品來進行計算機硬件組裝教學實踐的情況發生。wWW.133229.CoM同時,從2010年對我國計算機維修市場的調查統計中顯示,只有5%的硬件維修任務是出在硬件實質損傷維修/維護上,也就是說有95%的的硬件故障任務用簡單的更新/更換硬件方法得到解決,粗糙而浪費資源,這客觀反映出當前我國計算機硬件市場急需硬件專業技術人才,這也為計算機硬件組裝教學工作提供了動力。
3.以計算機科技發展為基進行硬件組裝教學的原則
3.1 將理論和實踐操作進行有機結合
首先由于計算機硬件組裝教學所涉及到的教學內容,如:電子電路基礎、各電子元配件(包括電阻、電容等)工作原理、相關硬件的匹配原理等都是具有著極強知識性和極強實踐性的知識內容,需要通過多課時、多層次的實訓教學才能達到理想化的教學目的。因為將理論和實踐操作進行有機結合是以計算機科技發展為基進行硬件組裝教學的首要原則。
3.2 以學生就業需求為教學目的
隨著當前計算機專業學生就業形式的日趨嚴峻,以就業為主導向的職業人才培養教育形式已經成為了專業人才培養的核心思路。同樣的,計算機硬件行業也迫切需要適合計算機科技發展需求的高素質、高聚合性、技能過硬的復合型人才,要達到這樣的人才培養效果,在計算機硬件組裝教學設計初期,就要以學生的就業需求為教學根本原則進行設計。
4.針對計算機科技發展的計算機硬件組裝實訓改革措施歸納
4.1 靈活應用調研/多媒體手段,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欲望
不可否認的事實是,當前學生學習計算機硬件組裝課程時,絕大多數是被動式學習,只能通過機械的反復操作,反復記憶達到一種,“心里沒記住,但手卻記住了”的操作熟練狀態。這種方式很容易造成對計算機硬件組裝學習的厭惡或抵觸情緒。所以在具體教學實踐中,要盡量的多利用多媒體手段,(當然如果能找到硬件實物則更為理想)模擬制作相應的硬件實體課件,使學生產生興趣,主動的作到知識點與實物結合。同時,要盡量用多媒體課件代替相對枯燥的板書教學,讓學生在單位時間內盡量多的獲得信息量,如果多媒體課件制作的工作量比較大,可以進行全體教師的調配,大家分章節制作課件,然后串換使用,這樣用多媒體手段進行的演示操作可以使枯燥的硬件裝機內容盡量生動地展示給學生,有效地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而且還要盡量多安排學生在課余時間做一些相關的硬件信息調研或市場調研任務,這樣學
轉貼于
生在進行實際調研過程中客觀了解到所接觸到硬件的價值所在,有助于學生對硬件的理解和記憶。
4.2 盡最大努力多安排實訓課時
計算機硬件組裝教學最忌諱的教學效果,就是培養出的學生“眼高手低”,所有的操作知識步驟都能靠著反復死背而記牢,但當進行實際操作或是出現一些靈活問題時就變得不著頭緒。因此,要盡學校最大的努力多安排計算機硬件組裝的實訓課程,這樣在學生鞏固所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還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為以后就業工作實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4.3 給學生多提供實踐操作的機會
學校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與專業公司協商,承接一些計算機硬件維修任務。初期讓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完成任務,后期達到獨立完成維修任務的目的。這樣通過具體的問題,學生可以用心的思考所學過的知識技能,并將其用在實處;將課堂上所學到的技能代入到實際存在的故障中,將實訓課程的內容和社會中所存在的相關問題相結合,讓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鍛煉成長。并可以和市場上一些專業公司合作,推薦一些在實踐操作中比較優秀的學生,去該公司進行實習,進一步刺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學習與以后走入社會生存聯系到一起,讓學生對自己的人生提前作出規劃。
4.4 考核體系的完善
在傳統的計算機硬件組裝考核體系中,學生的成績基本都是由實踐操作報告來進行分數評定的,這樣得出的分數與該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有很大出入,因為考核所進行的操作部分題目大多是驗證型題目,學生比較容易通過完成,這樣所得出的分數不能客觀評價學生的計算機硬件組裝能力。因此為了針對計算機科技的發展需求,對于計算機硬件組裝教學的考核體系也應當系統化,比如制定相應的計算機硬件組裝維護考核標準,或是組織學生參加一些國家統一的認證考試,比如:全國計算機信息高新技術考試(即通常說的citt)、信息產業部推出的硬件工程師認證考試等等。
5.虛擬實訓室的建立,符合計算機科技發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