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護理急救演練案例

護理急救演練案例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護理急救演練案例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護理急救演練案例

護理急救演練案例范文第1篇

【關鍵詞】信息時代;基層檔案管理;互聯網思維

1、互聯網時代下的檔案特點

1.1 資源服務社會化

在互聯網體系中,資源管理最主要是為了將信息提供給更多的人,將資源進行共享,推動信息化建設,當前互聯網正是基于此開展,所以要想實現資源優勢的最大化,就必須對互聯網資源服務進行創新和變革,建設具有更加高效的資源共享平臺,為社會大眾提供更加優質的信息服務。

1.2 數據資源共享化

互聯網技術的出現,將雜亂的資源進行了科學有效的收集和整理,數據的取得和分享成為更加方便快捷的模式,網絡技術的進步帶動了人們對資源的利用,所以在網絡中建設數據檔案或者是把信息檔案進行存檔和分類成為當前互聯網資源利用的主要模式,也帶動了數據信息的更高共享。

1.3 信息存取自動化

傳統的信息存儲往往使用的是紙質的載體,而信息化時代信息的存取在根本上出現了轉變,那就是信息存取更多是依托互聯網,信息資源的收集和保管不再需要實體的場地或者是實體的書本資料,在搜索信息時也更加方便,這樣帶動了信息的使用和共享力度加大,大大的提升了對資料管理的工作水平。

1.4 資源開發智能化

在傳統的信息資源管理工作中,對于信息的檢索和搜尋往往會花費很多時間,而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改變了傳統的資源使用模式,管理工作者不再需要從書山中尋找資料,而是在信息檢索系統中迅速的將信息展示出來,這樣大大的減少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也讓從業人員能夠分出身來做一些更加具有效率的工作,比如說對檔案進行整理和歸類,從而不斷提升信息資源系統的層次和水平。由此可見,對資源開發進行智能化設計,可以大大提升資源的使用效率,也能夠更好的為社會大眾服務。

2、互聯網時代檔案管理的工作實踐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進步,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而隨之而來的是檔案管理工作有了新的要求,更多的是往數字化和信息化的方向發展,傳統的檔案管理模式已經不再適合這一時期的工作方式,所以我們必須在實際的檔案管理工作中進行創新,要更多的依據新技術和新模式,使用具有更高效率的引擎來帶動檔案管理的智能化,更好的為社會大眾服務。當前我國已經有很多檔案館在互聯網同步開展數字化信息服務,紙質檔案基本上已經轉化為數字信息,為大家進行資料收集和整理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對于檔案的利用效率明顯提升了。

2.1 互聯網背景下檔案的宣傳

在互聯網背景下進行檔案的宣傳是最近兩年才發展起來的,2015年“國際檔案日”帶動了許多區域檔案館在使用互聯網的基礎上將檔案文化和檔案館工作進行了展示,也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效果,所以越來越多的檔案館開始實施檔案宣傳工作。在2015年,我國國家檔案館為了宣傳勝利70周年,在網站上以專題的形式對事件進行了介紹,讓更多的人認識到這段歷史,進行了良好的愛國主義教育,另外網站還對自身的資源和藏書進行了介紹,讓更多的人認識到檔案管理工作的實質,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宣傳。許多檔案館也紛紛開展宣傳自身的特色和優勢,并且基本上都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2.2 互聯網背景下檔案的利用

為了更好的提高檔案的利用效率,國家和區域檔案館基本上已經開展與互聯網的結合,通過創建具有特色的資源共享系統將信息進行共享,在信息化平臺上將檔案進行整理與分類,讓更多的人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使用信息,沒有時間和區域的限制,所以受到了社會大眾的廣泛好評。另外,一些科研機構為了提高信息的效率也將信息在互聯網上進行整合。

3、互聯網時代檔案管理工作建議

3.1 破除思想藩籬,形成創新思維

傳統的檔案管理思維模式仍然在制約著我國檔案工作工作的開展。我們已經處在新的信息化時代,檔案管理工作不應該嚴格遵循傳統模式,而是從新的方向和新的思路開展自身工作。所以,檔案管理機構應該根據自身的特色和處的區域開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檔案管理,可以通過網站、微博微信等等平臺,將自身的優勢展示出來。另外,檔案館也要將信息資料進行及時的數字化轉化,對檔案進行科學的整理,使用一些創新性的方法,提高檔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也提高檔案服務的水平。而當前的現狀是我國許多檔案館沒有形成創新的思維模式,導致檔案管理工作沒有展現出高效。

3.2 加強數字化建設,進行數字資源整合

我國傳統的檔案管理工作模式已經不適應新時期的發展,因此我們必須從當前形勢出發,不斷將紙質的檔案轉換為數字化信息,進行數字資源的整合。當前信息的不完整性就是因為檔案館在數字整合的力度不夠造成的,我國政府已經認識到數字整合的重要性,所以由政府引導著檔案管理機構建設統一的數字化系統,從而將檔案與互聯網結合起來,將更多的信息和數據納入到統一的系統和平臺,從而更好的為社會大眾服務。當前我國已經建設成“國家開放檔案信息資源共享利用系統”,極大的方便了社會大眾的信息搜集,但是因為系統資源還有欠缺,所以后期還是需要不斷完善。

3.3 建立用戶思維,做好檔案服務

在互聯網思維中,用戶思維是一個關鍵環節。檔案館只有提供一個高效便捷的平臺,用戶才能更加高效的使用檔案資料,也才能吸引更多的客戶參與到檔案系統中來。所以,檔案服務要注重數據的積累,注重針對的人群特征,這樣才能提供具有針對性的特色服務,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的口碑。

3.4 做好互聯網下檔案信息安全防范

互聯網雖然帶來了更高的資源使用效率,但是我們也要看到,信息安全問題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刻不容緩的一個大問題。在傳統的檔案管理工作中,往往是對檔案實體和信息的安全進行管理,而在信息化時代,安全問題主要體現在兩方面:第一,互聯網上信息在保存時的安全問題,因為開放了高效的信息資源使用功能,帶來的是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信息泄露或者是盜用成為常見的問題,而要解決此問題,就必須對檔案使用者的身份進行更加嚴格的辨認,并且要對資源使用的權限進行嚴格的界定,這樣才能不斷完善信息使用制度,才能提高對信息安全的保障。對于我國來說,最好是將檔案信息和身份證結合起來,并且根據公民的信用程度開放相應的權限,這樣可能杜絕一些不必要的信息泄露;第二,因為信息的共享而導致的數據重復,這也是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的一方面。當前我們身處互聯網時代,信息化的蓬勃發展導致在信息整合過程中會有很多資源是重復的、對立的,這就要求我們要有自己的選擇,對于檔案事業來說,也要注重自身的特色和具體的產品或者是特色的服務,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客戶,才能提高檔案館資料的使用效率,促進檔案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閆麗俠,董漢良.互聯網+環境下檔案工作服務模式探索[J].現代情報.2016(06)

護理急救演練案例范文第2篇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我院普通病房臨床護士共248人,均為女性。護理部在5個片區(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骨科)各抽取14名護士,按參加工作時間順序,采用抽簽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35人,內、外、婦、兒、骨科片區各7人,年齡19~38歲,平均28歲;高級職稱2人,中級職稱13人,初級職稱20人;本科學歷22人,大專10人,中專3人。觀察組35人,內、外、婦、兒、骨科片區各7人,年齡20~40歲,平均27歲;中級職稱12人,初級職稱23人;本科學歷23人,大專8人,中專4人。兩組護士的年齡、學歷、職稱構成較均衡。

1.2方法

1.2.1培訓準備2011年底對全院248名病房護士進行培訓需求調查,經統計普通病房護士對急救技能的需求排在所有培訓需求的第1位,占85.3%。我們依據《2011年臨床護理實踐指南》《 2010年心肺復蘇指南》《危重癥護理學》制定培訓考核標準。

1.2.2培訓方法2012年1季度,對照組采用傳統訓練方法,即科室操作示范員在護理示教室統一學習培訓后,護士長和操作示范員按心肺復蘇考核標準組織護士在護理示教室練習。觀察組引入情景模擬培訓:① 醫院操作示范核心組骨干和護士長分專科片區組織護士一起制定急救情景模擬案例,均穿插心肺復蘇環節,報護理部統一考核標準和流程。模擬案例內科片區為上消化道出血救護、外科片區為復合傷搶救、婦產科片區為產后大出血救護、兒科片區為小兒窒息急救、骨科片區為頸髓損傷救護,特殊科室另列。各片區由科護士長和操作示范核心組骨干一起組成訓練小組。② 片區科護士長按護理部下達的演練計劃,組織本片區護士討論、分工,對涉及的基礎護理操作、專科護理操作、搶救技能、急救儀器設備使用等由示范員示教,通過仿真訓練后,進行模擬疾病搶救訓練,由護士分別扮演患者、醫生和護士、家屬,定期角色互換,使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提高護理急救綜合護理能力。③ 片區演練均在醫院大會議室進行并組織觀摩討論。

1.2.3評價方法在病房實地用模擬人突擊考核心肺復蘇,滿分為100分,護理部組織院級操作核心組成員統一考核并及時記錄,結束后回護士站進行評價。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1.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

2結果

觀察組各片區護士的考核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表1)。

3討論

2011年邵雪晴等[1]的研究顯示,骨干護士認為最需要接受的急救操作培訓是簡易人工呼吸器的使用及心肺復蘇術。而基層醫院普通病房現在除了骨干護士外,更多的是低年資護士,故更需提高普通病房護士的急救水平。本文結果顯示,通過急救情景模擬演練,觀察組急救應急能力較對照組顯著提高。我們創新培訓考核方法后,將更多的應急狀態展示在護士的實際工作場所,營造緊張氣氛[2],鍛煉護士實際作戰能力,其急需的心肺復蘇急救技能在模擬急救流程中得到全面提高。

普通病房臨床實際工作中,患者發生心跳驟停等需急救的情況相對不多,個別護士可能從未碰到過實際病例,但突況卻又往往無法預料,所以,要求護士除具有良好的急救能力外,還需要有鎮定沉著的心理素質。演練實地考核,有時也可在夜間考核,有效培養鍛煉護士的心理適應能力,保證其搶救患者時護理技能穩定發揮,提高對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

對模擬流程進行病房現場急救考核,沒有簡單機械執行操作規程,而是在急救操作中,護士獨立思考不同的救護措施和如何尋求幫助,科學分工配合,提高臨床實際綜合急救能力。

通過有計劃的定期演練和不定期病房實地考核,普通病房護士可快速識別、應變、搶救處理,在醫師到搶救現場前盡早實施心肺復蘇等護士可以獨立完成的急救操作,為提高搶救成功率奠定基礎。

4參考文獻

[1]邵雪晴,李麗,付立,等.臨床骨干護士ICU輪轉培訓需求的調查[J].護理雜志,2011,28(1B):18-20.

護理急救演練案例范文第3篇

關鍵詞:情景教學法 心肺復蘇 社區護士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3973(2013)002-185-02

目前社區衛生發展很不平衡,大部分社區護士存在“三低現象”,即年資低、學歷低、職稱低。廖全全等對深圳市社區護士進行調查,有95%的護理人員未參加過正規的急救技能培訓。如何對社區護士進行規范、有效的急救技術培訓是社區護理管理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情景案例教學法是通過創設情景,有計劃地讓學生處于類似真實活動的情境中,以直觀、形象、生動的方式,加深護生對系統理論的深刻理解和對實際操作的感性認識,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為使社區護士能準確、及時的運用心肺復蘇術對心臟驟停病人進行救治,提高心肺復蘇的有效性,筆者對參加2011年12月參加護士培訓的社區護士運用情景教學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取2011年6月和12月參加社區護士培訓班的學員作為研究對象,將6月參加培訓的80名學員作為對照組,12月培訓的101名學員作為實驗組,兩組學生一般資料經x2檢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兩組學員均為同一雙師型教師授課。

1.2 方法

(1)對照組在心肺復蘇的教學中采用教師講解、示教-學生練習-教師輔導的傳統教學方法;實驗組運用情景教學法。實驗組具體實施步驟包括:1)編寫案例和考評標準。課程組教師共同編寫情景案例,案例能反映多樣化,典型化的心臟驟停情景,符合社區工作實際情況。考評標準注重考核學員在急救情景中處理問題的綜合能力,包括病人評估、用物準備、技術操作和護患溝通等工作流程。2)學員準備。教師在教學前1周向學員說明情景教學法的目的,將3-5名學員編為1組,隨機抽取情景案例,隨后學員查閱資料,角色分配,任務安排,情景模擬,教師指導。3)實施和評價。在課堂中學員以小組為單位在事先模擬好的心臟驟停情景中扮演案例,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實施救護措施。任務結束后,全體學員討論,最后教師進行評價、指導。

(2)效果評價方法。培訓結束后對兩組學員進行心肺復蘇理論和技能考試。用問卷調查法了解實驗組學員對情景教學法的滿意度。采用無記名的方式發放調查問卷,當場發放101份,收回101份,有效問卷101份,有效率100%。

(3)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F適料用構成比或率表示m論考試和技能操作考試組間對比用兩獨立丫t檢驗,對教學滿意度評價的問卷調查資料組間比較用卡方檢驗,所有應用SPSS 17.0 軟件包處理。

2 結果

2.1 實驗組學員對情景教學法教學滿意度調查(如表1)

表1顯示,實驗組學員認為情景教學法對提高學習興趣、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理論知識和操作水平及團結協作能力的滿意度較高,情景教學法中的情景案例演練對今后的工作有幫助。

表1 實驗組學員對情景教學法教學滿意度 ()n=101

2.2 兩組學員心肺復蘇考核成績比較(如表2)

培訓結束后對兩組學員進行心肺復蘇理論和操作技能考核,實驗組成績高于對照組,P

表2 兩組學員心肺復蘇成績n=181

3 討論

(1)充分調動學員的學習興趣。社區護士具備基礎護理知識、技能,并有有一定的臨床護理經驗,單純的技能訓練已不能激發其學習興趣,情景教學法創設具有一定的真實感和感染力的情景,符合社區實際工作特點,容易引起學員的共鳴,激發學習興趣。

(2)提高學員心肺復蘇技能。在情景教學法需要學員在課前反復練習單人和雙人心肺復蘇技術和其他的搶救技術,在病例分析和實踐操作的交互中提高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提高了心肺復蘇的有效性。

(3)提高學員的實際工作能力。情景教學法根據不同的心臟驟停情況編制了多種案例,不同案例情景要求學員對人員、物品和技術的管理重點不同,同時注重學員的綜合的處理能力和搶救效果的考核。通過多種情景案例的演練,學員評估病情、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護理能力逐步提升,提高了學員的臨床思維能力。多數學員在模擬情景中的親身體會了心肺復蘇的實際應用,能準確判斷危險場景,應急處置能力增強。另外,在情景教學法中學員以一個搶救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分工,相互配合,共同解決患者問題,學習者群體的思維與智慧可以被整個群體所共享,既能展示學生個人的獨立見解,又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提高了模擬病人搶救成功率。

(4)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直接影響情景案例的質量和情景演練的順利性和有效性。教師必須大量查閱資料,拓展知識,與學員一起反復實踐,起到了教師和學員共同進步的作用。情景教學過程中人員、物資等有可能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教師還必須要有應變能力和管理能力。采用情景教學法可調動教師備課的積極性,有利于做到“以教帶學,教學相長”從而使教學活動處于活躍進取的狀態,不斷推陳出新,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

4 結論

心肺復蘇術是社區護士培訓大綱中的重要內容,也是救治心臟驟停病人時采取的一項時間、知識、技能要求較高的搶救技術。心肺復蘇術的掌握不同于其他護理操作,護理人員不能在真人身上實踐,故容易造成理論和實踐脫節。情景教學法在以往教學方法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能使學員切身體驗心肺復蘇的情景,符合社區實際工作實際,滿足學員學習需要,適合在社區護士培訓中應用。

參考文獻:

[1] 廖全全,張文武,姚似鴻.社區護理人員對急救技能培訓的需求[J].中國護理管理,2008,8(1):33-35.

[2] SIMMONS G.Basic Community Emergency Response Team training to augment medical infrastructure preparedness[J].Am J Disaster Med,2007,2(2):59-63.

[3] 陳小娟,江桂素,鄭秀先.情景模擬教學法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8,5(6):56-57.

[4] 鄧麗瑩,徐海萍.淺析情景式教學法在急危重癥護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1,29(10):109-110.

護理急救演練案例范文第4篇

1、工作量:急診 人次。參加搶救 人次。配合急診手術例。護理留觀病人人次。出車車次。處理突發事件次。2、工作達標情況:急救物品完好率達。無菌物品合格率。病歷書寫合格率。護理綜合滿意度。護理技術操作考核合格率

二 、加強護理人員服務意識,提供優質服務

1、 強化服務理念

全科護士參加醫院組織的優質服務培訓班活動,不斷進行禮儀行為培訓、規范常用禮貌用語及操作過程中的交流用語,并使用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就溝通技巧方面問題進行學習和討論,培養護理人員對糾紛苗頭的預見性,有效處理工作中出現的各種矛盾和分歧,共同構建護患之間互相信任感,全年實現0投訴,綜合滿意度達99.1%。

2、以人為本,充分滿足病人的就診需求

不斷改善輸液大廳的環境,安裝電視等設施,提供紙巾、水杯、無陪人患者床頭一杯水等便民服務。不斷優化就診流程,及時進行分診,對急危重患者采取使用急診優先服務卡優先繳費取藥等措施,減少候診取藥的時間。并通過環境的衛生督促、護理巡視及健康宣教等工作來提高服務質量。重視三無人員的病情處理、基礎護理和三餐飲食、及時了解其情況、幫忙聯系家屬或救助站,今年救助此類病人達人,通過身份證聯系省外家屬人。此舉措受到了患者家屬及其他病人的贊許。對患者的意見及在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整改,不斷提高服務形象

三、科學化、制度化的護理管理,重點監督制度落實情況。

1、通過分組區域管理,進行分組連續性排班,減少交接班次數,有效利用人力資源,通過高年資護士的動態質控,減輕年輕護士的工作壓力和減少護理隱患,保證各班的護理質量。

2、對質控員進行明確分工,專人負責各區域的物品、工作流程等管理,發現存在問題,及時反饋并討論修訂,保證各區域的護理質量。切實履行績效考評制度,如實反饋人員層級能力,使護理質控落實到位。

3、通過一年時間調整,護理隊伍結構趨于合理,根據急診區域劃分,基本上按個人工作能力定崗,基本實現護士層級管理,達到人員的合理分配使用。

4、暢通急診綠色通道,提高了搶救成功率。對于各種急、危、重癥病人就診時,合理利用綠色通道的措施,為搶救贏得了寶貴時間。

5、不斷完善護理工作應急預案包括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

6、制定各區域詳細工作指引及各區域工作告知事項,新入科人員工作注意要點等,系統引導新入人員和年輕護士更好地完成護理工作。

四、急診專業護士崗位培訓及繼續教育

1.全年科室組織業務學習次,病歷討論次,操作培訓項。

2.第二季度組織全科人員按要求完成了急診崗位技能培訓,操作考核人人過關,全科護士業務技能得到進一步提高。

3.全院考核畢業三年內護士急救藥品知識,全部合格,達標率為。新畢業生考核崗位技能操作,全部達標。成績良好。

4.基本完成全年護士進修培訓計劃,安排了護士到icu進修學習危重病人護理,安排年輕護士到兒科注射室進行小兒頭皮針穿刺技術,提高小兒頭皮穿刺技術水平。外派多名護士外出短期學習,并將新的護理理念帶回科室。全年完成了名輪科護士的急診培訓工作。

5.每季度進行三人、兩人配合搶救演練,通過演練不斷加強護士的應急應變能力,反復加強急救技能的訓練。

6.根據護理部要求進行微型培訓,培訓年輕護士的技術操作熟練度及急救儀器的使用能力,要求每組人員利用班上空閑時段進行小組病例討論及護理查房。效果良好。

7.制定急診崗位培訓小本子,組織人員對科室人員層級能力評定,指定輔導老師,實施一對一輔導教育。要求每人每季度完成護理病例個案分析一例,通過案例分析培養護士評判性思維,提高護理人員素質,保證護理質量。

五、護理實習生帶教

學生帶教工作進一步規范,小講課、操作示范、教學查房、搶救配合演練等教學工作的實施,取得了較好效果,尤其是搶救配合演練的教學方法收到全體實習生的一致好評。今年順利完成人次的實習帶教任務六、配合醫療開展專科發展

調整原辦公室建簡易監護病房,留觀病人逐漸增多,護理方面加強落實留觀病人的病歷書寫、基礎護理和健康教育等,同時安排人員到icu進修危重病人護理,腰穿配合、胸腔閉式引流等管道護理。

xx年護理工作方面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不足之處,未能順利完成護理研究課題,個別人員在培訓中存在消極、被動的態度。在為患者服務過程中,個別人員語氣較冷淡、生硬容易引起患者的不滿情緒等。

護理急救演練案例范文第5篇

1.對象:廣東藥學院2010級護理本科生共247名學生,男生54人,女生193人,年齡20~24歲,平均(21.45±1.39)歲,均為全國高考統招學生,學制4年。教材均采用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張波主編的《急危重癥護理學(第3版)》。將247名學生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122人和對照組125人。兩組年齡、入校成績、教育背景及專業基礎課成績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對照組:采用傳統實驗教學方法,以演示教學為主。教師按照教學進程,對每一項急救護理實訓項目先講解示教,然后學生分組練習、教師指導,最后學生回示、老師點評糾錯。學生13~16人一組,每組1個指導老師。(1)實驗組:采用情景式模擬實驗教學方法,對急救護理單項實訓項目進行綜合性模擬多人配合訓練。學生4~5人1組,每3組1個指導老師。①設置情景:教師團隊編寫急救情景,情景包含心肺復蘇術、外傷止血、包扎、固定、搬運技術、心電監護儀的使用、吸氧、吸痰、口咽通氣管的使用、呼吸氣囊的使用、靜脈輸液、生命體征監測等12項實訓項目中3~4項搶救技術。②分組討論:上課前一周將案例發給學生,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案例構思劇情,編寫劇本,自己設置場景,組內學生分別扮演醫生、護士、護生、家屬、病人等,自行在課外進行演練。③多人情景表演:實驗課時,各組學生根據老師給出的案例在模擬病房進行病人、護士、家屬的扮演,進行綜合性模擬多人配合訓練,各小組演習時間20~30min,演習過程要求體現“急病人之所急”、“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理念,強調各小組成員間的協調配合,最后各組間進行互評,教師進行點評、糾錯。

3.評價方法:(1)注冊護士核心能力量表(CompetencyInventoryforRegisteredNurse,CIRN),由劉明等[3]在中國注冊護士核心能力質性研究框架基礎上編制而成。該量表包括7個維度(評判性思維與科研能力、臨床護理能力、領導能力、人際關系、法律與倫理實踐、專業發展能力、教育與咨詢能力),58個條目。量表采用Likert5點計分法(0=沒有能力;1=有一點能力;2=有一些能力;3=有足夠的能力;4=很有能力),總分為0~232分,分數越高,表示能力越強。量表各維度Cronbach'sα系數的范圍分布在0.79~0.86,總體Cronbach'sα系數為0.89,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各維度條目均分>3分,或總分>174分,可認為能力處于較高水平;各維度條目均分在2~3分之間,或總分在116~173分之間,可認為處于中等能力水平;而維度條目均分<2分,或總分<116分,可認為處于較低能力水平。(2)期末理論與技能考核成績:課程結束后,兩組均進行理論與技能考核。理論考試采取出題小組組卷,閉卷考試,操作技能考試均考核徒手心肺復蘇和外傷急救技術。每項操作按百分制計分,將2項操作考核的成績計算平均分作為操作技能考核成績。

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珋±s)表示,兩組學生核心能力比較采用Mann-Whitney檢驗,兩組學生考核成績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1.兩組學生核心能力的比較:兩組學生核心能力比較采用Mann-Whitney檢驗,實驗組評判性思維與科研能力、臨床護理、領導能力、人際關系、法律與倫理實踐、教育與咨詢及核心能力總分均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在專業發展方面經檢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兩組學生考核成績的比較:學生考核成績采用t檢驗,統計分析顯示,實驗組理論成績、實驗成績、總評成績均高于對照組,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討論情景式模擬實驗教學有利于護理本科生核心能力的培養。本研究顯示,實驗組護理本科生的核心能力總分(160.26±5.35)分,對照組的核心能力總分分,均處于中等水平。實驗組評判性思維與科研能力、臨床護理、領導能力、人際關系、法律與倫理實踐、教育與咨詢及核心能力總分均較對照組高(P<0.05)。在急救護理實驗教學中運用情景式模擬實驗教學,教師根據不同的急救項目,為學生設置相應的情境,并提出與操作技能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學生在實施急救之前,首先需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評估,明確患者存在的主要健康問題,然后立即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可培養學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和臨床護理能力。在模擬練習的過程中,教師為學生模擬假想的急救情景,并配合畫面和聲音的刺激,為學生營造一種緊張的急救氛圍,學生成員之間需密切配合,及時溝通,可有效培養學生的人際關系。同時在模擬練習過程中還引入患者家屬的角色,對醫護人員進行刁難與質疑,可有效培養學生的法律與倫理意識及教育咨詢能力。最后教師根據不同病例引導學生進行對比,使學生理解掌握同一急救項目在不同患者身上實施的異同之處,加深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全面掌握和融會貫通,促進操作技能的形成、保持和遷移。情景式模擬實驗教學有利于護理本科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從兩組學生考核成績來看,實驗組學生在理論考核成績、實驗考核成績和總評成績方面均高于對照組學生(P<0.05),這說明情景式模擬實驗教學可有效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情景式模擬實驗教學方式靈活,為了解決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學生需要主動查閱文獻資料、應用不同學科知識,對答案進行歸納、整理;對于個人不能解決的問題,通過小組成員共同探討和合作,尋找問題的答案,明顯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情景模擬練習時,由于每個案例的具體情況不同,學生需根據案例情況進行全面評估,以確定患者存在的健康問題以及應采取哪些急救項目,在這一過程中有效地刺激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而以技能訓練為主的傳統急救護理實驗教學模式,嚴重制約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靈活性。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情景式模擬實驗教學縮短了教學與臨床之間的差距。情景式模擬實驗教學的主要形式是將急救護理的實踐學習設置到臨床真實情景中去。根據患者病情變化,教師設置相應的模擬參數,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根據教師所提供的病例及數據,學生需要快速地評估患者,確定患者存在的主要健康問題,綜合應用既往所學不同學科的知識和技能去解決患者的實際問題,提高了學生分析和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縮短了教學與臨床之間的差距。同時情景式模擬實驗教學為學生提供了急救的場景,學生在接近臨床真實場景中進行急救綜合技能的學習與訓練,他們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就更容易在以后的臨床工作中進行運用。情景式模擬實驗教學將課堂搬到了醫院,與臨床護理工作無縫接軌,讓學生提前認識醫院的醫療環境、工作流程和患者需求,為學生畢業后快速適應臨床護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礎,從而縮短臨床培養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竹北市| 桐庐县| 大荔县| 太白县| 会宁县| 含山县| 天门市| 泰安市| 自治县| 镇巴县| 乌苏市| 和林格尔县| 高青县| 周宁县| 郸城县| 墨脱县| 聂拉木县| 云龙县| 天峻县| 玛纳斯县| 汪清县| 泊头市| 辽宁省| 西丰县| 广丰县| 张家港市| 江陵县| 菏泽市| 兴宁市| 成武县| 柳林县| 娱乐| 台南县| 大关县| 泗阳县| 阿图什市| 云阳县| 历史| 滦南县| 东乌| 中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