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節能減排研究報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作為我國節能減排事業的重要載體,節能服務產業目前整體發展滯后、實力不足與國家要求相去甚遠。因此,總理強調,當前節能減排形勢還相當嚴峻,必須充分認識節能減排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增強憂患意識、危機意識和責任意識,全面落實“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務求取得預期成效。令人欣喜的是,在國家連續出臺鼓勵政策的支持下,一批優秀的創新型節能服務企業開始嶄露頭角,以北京理想偉業節能投資有限公司為代表的一大批節能服務龍頭企業進行積極實踐、科學探索,正在開啟一扇扇綠色革新之門。
合作共贏,
以“龍頭”推動行業發展
實力不足的直接表現是規模的缺失。由國家發改委牽頭組織、數十名專家學者歷經半年撰寫的《中國節能服務產業的發展戰略研究暨理想偉業節能超市創新運營模式研究報告》指出,中國節能服務產業注冊資本低于500萬元的公司占66%,年產值5000萬元以下的公司占78%。
面對規模缺失的被動局面,節能行業已經有了應對之策。據了解,我國一些資金實力雄厚的大企業正陸續涉足節能領域,如上海寶鋼、吉利汽車、神華集團等等。專家指出,這些企業走的是國際知名節能公司規模發展之路,即由傳統制造業轉型,憑借雄厚的資金實力和技術創新占據產業鏈的高端。
北京理想偉業自主創新提出了“中國首家節能超市”的模式,整合國內節能服務產業的節能產品、技術、項目、資金、人才、服務等優質資源,打造節能服務綜合平臺。根據業內專家的評價,“節能超市”提出了增強行業實力的新思路。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組長、首席科學家牛文元告訴記者,“‘節能超市’從實體經濟到虛擬經濟整體提升了節能減排服務的發展前景。”
缺少關鍵技術是制約節能行業實力的另一重大因素。那么,節能服務行業如何進行技術創新,進而提升整體運營實力呢?
業內專家認為,節能企業要在“做專”中“做強”,在“做強”中“做大”。具體來說,就是扶持一批有實力的大型節能服務企業,最大程度地開展節能減排投資項目,以龍頭企業的發展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
北京理想偉業建立了國內領先的節能減排實驗室,并引入中科院研究開發節能技術的專業人員,實現了多項節能減排技術的突破,參與并獲得了數十項節能發明和專利。理想偉業董事長朱彬彬告訴記者,中國的節能服務行業要想做大做強,節能企業必須要有“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合作發展意識,惡性競爭和技術壟斷只會把整個行業拖垮。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張詩雨博士向記者表示,政府應對北京理想偉業、北京神霧、山東勝動等行業示范先鋒企業進行重點扶持,而“龍頭”企業在具體節能服務項目的實施過程中,也要樹立共贏意識,與一些中小企業開展積極合作,盡可能地調動行業內的資源、技術。否則,中國節能服務業的發展很可能會出現“兩極分化”,國家希望“龍頭”帶動行業的初衷更無從談起。
據悉,“十二五”期間,國家將扶持一批大型節能企業,使大型綜合企業和大型專業企業總數達到至少100家的規模。所謂的大型節能企業,年產值要在十億、二十億以上。
自主創新,
讓“洋模式”落地生根
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種雙贏模式,業主可以“零投入”實現節能減排,節能服務公司通過正確評估技術風險、科學實施能源管理,同樣可以獲得經濟效益。而這種產自美國的洋模式,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引入國內后一直水土不服。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部副部長李建偉博士指出,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要想克服水土不服,應該與中國國情和具體應用的市場情況相結合,這就需要在原有基礎上不斷地探索和改善,而不應一味照搬。
據調查,一些節能服務公司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市場推行方面,已經積累了一些值得借鑒的寶貴經驗:
遼寧能發偉業建立了包括客戶識別、項目評價、風險控制、項目實施和運行管理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規范措施,提高了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成功率;山東融世華通過探索,總結出“節能設備融資租賃模式”,成功探索出了一條金融租賃與節能服務產業相結合的創新之路。
最被業界看好的是北京理想偉業的“節能超市”模式。專家認為,這是對合同能源管理的創新和拓展。這一模式將分散的產品、技術、企業、人才、信息、資源等集合、配置、甄別、提純,提供給耗能企業一個“超市式”的選擇平臺,實現系統、多樣、合理、可定制的節能服務,同時又為節能產品、技術廠家提供了銷售渠道和客戶資源,是對這個行業最缺乏的中游平臺的補充。而在產業鏈條中,中游流通的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理想偉業的“節能超市”平臺已整合國內外近50家主要節能減排廠家的600多項節能產品,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成功完成節能項目。憑借創新的經營理念,雄厚的資金實力,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以及高效專業的技術與管理團隊,在成立不到一年的時間內,理想偉業先后獲得了2010年“CCTV年度品牌”、“2011中國品牌節最佳運營模式獎”等榮譽。
2011年7月,理想偉業憑借“節能超市”獨特的創新模式以及強大的資源集成能力,成為進入中美能效聯盟美國董事會的唯一中國企業。在雙方戰略合作簽約儀式上,中美能效聯盟承諾將帶動更多的美國先進資源進入中國,而理想偉業則將攜手國內合作伙伴,與美方進行緊密合作,開展綜合節能減排服務。
鼓勵社會資金進入,
擴大投資融資途徑
資金短缺一直是中國節能服務業需要突破的瓶頸。節能產業想要做大做強,必須有大量的投資和融資。對于項目融資難的問題,《研究報告》指出,在期待設立節能專業基金之外,更要同時構建多層次體系,鼓勵社會資金進入。
目前在節能服務領域內已經有了一些節能企業的成功融資案例。山東融世華租賃有限公司是一家從傳統節能服務公司發展轉型為金融租賃的企業,首創“節能設備融資租賃模式”,與農行、工行等金融機構建立戰略合作,不斷創新融資模式,全面突破了銀行保理的時間限制,有效打破了融資瓶頸;北京理想偉業則借助“節能超市”平臺,為產業建立“資金供給線”,保障集合平臺上的伙伴對資金的需求。此外,理想偉業還爭取到了天使投資基金、低碳基金、私募基金和風險投資機構的認可,目前正與金融機構合作,申請銀行對“節能超市”的綜合授信。
去年以來,在節能服務行業前景日趨明朗的情況下,國內銀行和金融機構開始注意到這個市場巨大的資金需求,并相繼推出資金支持措施。今年4月8日,北京銀行與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達成“全面推動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戰略合作協議”,在未來5年內北京銀行將為包括北京理想偉業在內的多家節能服務企業,提供意向性授信100億元人民幣,以積極推動合同能源管理,解決節能服務企業融資難題。
據朱彬彬透露: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民生銀行已經分別向理想偉業提交了“金融服務方案建議書”,3家金融機構均表示將提供金融支持。
建立行業標準,
設立評估體系
節能減排的服務標準缺失、節能效果檢驗評估標準缺失,是影響節能項目順利簽約的另一重要因素。國家發改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副司級巡視員趙鵬高指出,現在的200多項技術標準遠遠不能滿足節能需要。
雖然今年4月建立了中國節能減排標準化技術聯盟,但目前還沒有一個對節能服務進行評估的完整體系,如果服務對象以未達到預期標準為由拒絕付費,仍難有效避免兩者之間發生分歧。據悉,美國花了近10年時間來研究探索,才建立起一整套評估體系。
《研究報告》建議:建立權威認證機構,形成認證指標體系、資質等級和考核評級程序,形成認證制度;出臺相關監管條例,明確合同能源管理運營規范;建立各領域節能服務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包括準入標準、強制性能效標準、節能技術標準、能源審計標準等。在行業標準缺失時,鼓勵引入第三方服務機構,發揮獨立、公正、權威的評價作用。
今年5月15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聯合多個國家部委及北京理想偉業,發起了《中國低碳功能示范區指標體系研究》國家級課題的研討,以建立符合我國實際的低碳功能區評估機制。
今年8月30日,北京理想偉業和負責倫敦奧運會整體規劃的美國AECOM公司,聯手啟動了代表國際最高標準的低碳示范區,該項目落地安徽省江南產業集中區,將建成首個低碳功能區品牌“Z區”。專家介紹,作為國際標準化的節能低碳項目,“Z區”將為中國低碳功能區和節能行業標準化建立一個規范的模式。
關鍵詞:節能減排,經濟評價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energy saving project economic evaluation of several major evaluation method, the conventional evaluation methods for doesn't take into account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project brings the pollutant emission reduction efficiency, reduce the pollution of the environment is the benefit. So in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project economic evaluation, should complement of emissions reduction benefits related variables.
Keywords: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s, economic evaluation
中圖分類號: TE0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 、引言
據統計資料表明全世界1970年能源消費總量是83億噸標煤,到1995年是140億噸,增長68.7%,預計到2020年將達195億噸,50年增長了1.35倍。眾所周知,能源是不可再生資源,大量的能源的消費不僅帶來能源的日益短缺,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節能減排變得日益迫切。
2、節能項目經濟評價方法現狀
20世紀80年代早期,我國開始重視節能工作,1980年前后,中國能源研究會在國家科委的領導下,組織有關專家對當時中國的能源形勢進行了研究,并編寫了《中國能源政策研究報告》。這份報告作為我國最早的節能政策研究之一。20世紀90年代,我國的節能統計開始注意節能帶來的經濟效益,出現了大量關于環保投資經濟效益評估的研究,采用了多種經濟技術評價方法,并且明確區分了財務評價和國民經濟評價兩套指標體系。1994年出版的《中國能源發展報告》,對節能項目的經濟評價即采用了財務評價和國民經濟評價兩套指標體系。
從企業效益的角度出發,節能項目財務評價的指標有:財務凈現值、財務內部收益率、靜態投資回收期、投資利稅率等指標。其主要計算思路是把未來的現金收益以一個合適的收益率折現,以考慮節能的收益與成本之間的關系.典型的就是對財務凈現值(FNPV)的計算
n
FNPV=∑ (CI-CO)i(1+ic)-i
i=1
其中:CI為現金流入量(主要是節能收入);CO為現金流出量;n為計算期;ic為設定的基準收益率。
當FNPV≥0時,表明項目的獲利能力達到了期望的收益率水平,項目可以接受;當FNPV
對國民經濟評價的指標主要有經濟凈現值和經濟內部收益率;經濟凈現值ENPV反映了項目對國民經濟貢獻的絕對指標,是項目在計算期內用社會折現率R把各年凈效益折算到建設起點的現值之和
n
ENPV=∑ (CI-CO)i(1+R)-i (1)
i=1
當ENPV≥0時,表明項目的獲利能力達到了期望的收益率水平,項目可以接受;當ENPV
由于能源的消耗導致的環境污染由整個社會所承擔,因此在目前提高能源效率的研究中,越來越多地考慮了減少能耗對環境的影響。
3、節能項目經濟評價方法修正
在預測各種環境政策帶來的環境效益的計算中,少繳的排污費用作為節能項目帶來的經濟效益的一部分,但是能否僅把這部分費用等同于減少排放大氣污染物所帶來的全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呢?換而言之,同等的大氣排放物是不是只造成了相當于少繳納的排污費用的社會損失呢?實際上,政府對大氣污染物收取的排放費用,并不能等同于污染物排放所導致的對社會經濟效益的損害,而是遠小于污染物排放所導致的社會損害。
許多環境問題專家已經在呼吁,應將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造成的經濟損失納入綜合決策過程,否則會導致一系列問題的產生,這主要包括:1)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經濟代價沒有納入國民經濟核算;2)在確定環境問題的優先次序方面也沒有發揮評價支持的作用;3)環境費用效益分析沒有在經濟決策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因此從政府角度對節能項目進行評估時,不僅要考慮到節能對國民經濟帶來的利益,而且需要考慮由減排產生的環境效益.在節能項目的國民經濟評價中,理論上應采用能反映資源真實價值的影子價格來計算節能項目產生的費用和效益,從而真實反映節能工作對國民經濟的影響.但這樣評估節能減排項目存在兩個較為嚴重的缺陷:第一,無法確定資源的真實價值,實際中,也往往是用市場價格代替影子價格進行計算;第二,在國民經濟評價中,對環境污染而產生的GDP損失考慮不足.市場價格基本上可以體現資源的真實價值,影子價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市場價格近似反映.這樣使得第一種缺陷對項目評估的影響較小,主要問題是沒有考慮減少環境污染帶來的收益情況。
因此,從國民經濟的角度出發,對式(1)進行修正,加入環境污染影響因素E1和E2得
n
ENPV=∑ (CI-CO+E1-E2)i(1+R)-i (2)
i=1
其中:E1是可以避免的各種排放物導致的GDP損失之和,E2是節能項目本身帶來的環境損失,即項目建設過程中所消耗的各種燃料、動力和鋼材、水泥等物質所帶來的間接排放所導致的GDP損失之和。
k
E1=∑QiPi (3)
i=1
l
E2=∑mjPj (4)
j=1
其中:Qi為第i種減排的污染物質量,mj為因節能項目建設增加的第j種排放污染物質量;Pi為每千克第i種大氣污染物對GDP影響的損失。
將式(3)和式(4)代入式(2)得到
n kl
ENPV=∑(CI-CO+∑QiPi-∑QjPj)t(1+R)-t (5)
t=1i=1 j=1
在目前關于大氣污染物對GDP造成的損失的測算還存在爭議的情況下,可以暫時用各地的排放收費標準(fi)代替各種排放物導致的GDP損失。由于節能項目的生命周期通常較長(約3~10年),從全生命周期的觀點考慮,節能項目從開始建設到運營過程中,雖然消耗一定的燃料、動力和一些鋼材、水泥等建材,間接排放一定的污染物, 但這種排放量和燃煤發電(我國主要的二次能源來源)相比,可以忽略不計。因此式(5)簡化為
n k
ENPV=∑ (CI-CO+∑fiQi)t(1+R)-t (6)
t=1 i=1
3、結束語
節能項目的國民經濟評價,是建設節能項目和可再生能源項目所必須認真研究的問題.節能項目由于有利于優化大氣環境,具有明顯的公共產品特性,需要政府發揮對市場的調節作用.只有對節能項目進行充分的國民經濟評價,與財務評估進行對比,才能有利于發現政府在節能項目中發揮的調節作用。因此,有必要進一步完善對節能項目的經濟評估方法。
參考文獻
(1)中國能源研究會.中國能源政策研究報告[R].北京:中國能源研究會,1982.239
(2)黃振管.效益費用分析法在評估環保科技效益中的應用[J].環境科學研究,1994,.
(3)徐嵩齡.中國環境破壞的經濟損失計量—實例與理論研究[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8.
(4)郭元,周大地.中國能源可持續發展與溫室氣體減排[A].見:中國能源問題研究[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2.
(5)中國社會科學院環境與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環境與發展評論[M].北京:文獻出版社,2004.
國務院辦公廳2010年發文《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意見的通知》,指出節能服務公司與用戶簽訂能源管理合同,為用戶提供節能診斷、融資、改造等服務,并以節能效益分享方式回收投資和獲得合理利潤,可以大大降低用能單位節能改造的資金和技術風險,充分調動用能單位節能改造的積極性,是行之有效的節能措施。2009年,全國節能服務公司達502家,完成總產值580多億元,形成年節能能力1350萬噸標準煤,對推動節能改造、減少能源消耗、增加社會就業發揮了積極作用。
國家電網公司寧夏電力公司為積極響應國家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發展節能服務產業的要求,提出加快公司節能服務體系建設,并作出相應安排。
寧夏節能 大有可為
寧夏“十二五”規劃提出:我區經濟總量小,自我發展能力不強,市場化程度不高,制約發展的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發展方式仍然粗放,科技創新能力弱,經濟轉型的任務十分艱巨。社會事業發展不均衡,區域之間、城鄉之間基本公共服務差距大,山川發展、城鄉發展不協調,貧困面相對較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務十分艱巨。生態環境脆弱,人口資源環境壓力大,節能減排約束增強,推進生態文明和“兩型”社會建設的任務十分艱巨。必須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新跨越的重要著力點。認真貫徹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扎實推進生態建設,積極發展循環經濟、綠色經濟,切實搞好節能減排,促進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寧夏地區工業結構比較簡單,主要以高能耗為主,區內傳統工業(鐵合金、電石、碳化硅、電解鋁)行業用電量占總電量的70%以上。其中鐵合金86家,冶煉容量230萬千伏安;電石42家,冶煉容量166萬千伏安;碳化硅14家,冶煉容量27.5萬千伏安;水泥、化工、造紙、發電等行業也占較大比例,上述行業其生產工藝過程、設備選型、管理水平等都相對落后。加上資金運作方面存在差距,很多節能措施、新技術未在寧夏得到有效推廣,致使我區能耗水平高,單位能耗在全國處于落后地位,承受的節能減排壓力非常巨大。
寧夏電力公司節能服務公司經理楊慧峰舉例說,以余熱發電為例,一臺25000千伏安的電爐,可以配套3000千瓦的余熱發電機組,余熱電廠建廠后一年開機發電以300天計,全年發電7200小時,年發電量2160萬千瓦時,按照寧夏等價熱值1萬千瓦時=3.2噸標準煤折算,每年可節約標準煤6912噸。寧夏現有230萬千伏安的鐵合金電爐容量,如果均建成余熱電廠,僅這一項每年鐵合金行業可節約標準煤近64萬噸。節能效果十分明顯。
電網節能 優勢明顯
為促進自治區節能減排工作,促進地方經濟可持續發展,2011年2月17日寧夏電力公司發文成立節能服務公司籌備組,負責公司組建的前期籌備工作。3月31日,寧夏電力公司順利完成節能服務公司的工商登記注冊工作,標志著寧夏電力公司在節能服務領域邁出了重要的一步。4月15日,寧夏電力公司節能服務公司正式掛牌成立。
與一般節能服務相比,電網企業開展社會節能服務具有獨特優勢:首先,擁有龐大的營銷網絡資源,掌握著準確的用戶用能信息,與用戶建立良好的互動、互信關系;其次,電網企業作為能源供應企業,在用能節能方面擁有深厚技術積累和豐富專業經驗;第三,多年來電網企業實施需求側管理示范項目、開展國際合作,培養了一批專業的節能服務隊伍;第四,電網企業具有較強的資金實力和融資能力,可以實施一般節能服務公司無法完成的特大型節能項目。
寧夏電力公司節能服務公司將開展包括建筑物的整體節能改造(照明系統、中央空調系統等),余熱回收利用技術應用,電機拖動系統節能改造、無功補償與諧波濾波技術應用,配電系統節能改造,熱泵技術應用等多方面的節能服務。
【關鍵詞】節能減排,意義,措施
節能減排指的是減少能源浪費和降低廢氣排放。這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舉措;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必然選擇;是推進經濟結構調整,轉變增長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維護中華民族長遠利益的必然要求。
一、聯通企業在節能減排中面臨的挑戰
首先,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消費水平持續提高,人們對通信業務需求將不斷增長;其次,相較于發達國家而言,我國目前的移動通信普及率較低,未來仍有較大發展空間;再次,目前中國聯通WCDMA,已在全國商用,龐大的3G網絡設備同樣會帶來巨大的電力消耗。因此,對于中國電信而言,未來幾年內用戶規模將持續擴大、業務量飛速增長,尤其是數據業務持續快速發展,使得網絡規模,尤其是服務器、存儲設備和IDC等IT設備進一步擴大,節能工作形勢仍十分嚴峻。
未來隨著互聯網的進一步普及,用戶計算需求不斷提高,新的技術不斷涌現,資源使用成本不斷上升,都是通信行業節能減排需要解決的問題。
電信行業雖然屬于低能耗、低排放行業,但從總量來看,耗電規模很大。據原信息產業部統計,我國的電信業年耗電量達200億度以上,其中基站用空調年耗電量達70億度。隨著用戶規模進一步擴大和業務量迅猛增長,電信業耗電仍將保持較快增長。因此,電信行業的節能減排工作大有可為,節能潛力很大。
二、中國聯通能耗現狀分析
據初步統計,中國聯通能耗主要包括電力、汽油、天然氣、水、柴油等。其中,絕大部分為電力消耗,其占比達87%。而隨著話音業務和新業務的快速發展,網絡規模持續擴大將必然導致耗電量總規模的增長。對中國聯通而言,做好節能減排一舉兩得。一方面可以發揮中國聯通的優勢,為社會、為環境作出更多的貢獻;另一方面也可以節約企業運營支出,實現低成本、高效運營,極大地提升企業效益和價值,實現企業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
三、重視轉變發展方式
二十一世紀必將是一個綠色的時代,根據有關研究報告,全球信息通信技術行業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約占總人類活動排放的2%,但全行業的信息化應用推動其他行業高效節能減排其減排量相當于通信行業自身排量的5倍,成果我們也沒有考證,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我們能帶動社會的減排肯定大于我們自身的排放,當然這個系數可能跟我們的工作是有關系的,我們做的更好一些,可能就不是1:5的關系,可能1:6、1:7,如果做的不好可能就是1:2、1:3了,所以我們的工作很有意義。
四、積極探索和推進節能減排措施
1.推動技術進步。推動網絡IP化和2G系統的3G化,提升現網設備的能力,保護企業投資的長期可持續發展。目前,中國電信正努力推動核心網、傳輸網、無線網和增值業務網的IP化工作。根據IP化相關測試,以核心網MSC為例,相對于傳統TDM設備,根據廠家的不同,能夠實現節電50%~80%,實現節地60%~80%,重量降低60%~80%,資源節約效果十分明顯。
2.空調環境節電。廣泛推進基站節電技術。通過對中國聯通目前耗電情況進行分析可知,基站耗電約占七成。而基站溫度的差異對電力消耗的影響非常大,因此,基站節電潛力巨大。通過使用智能通風換熱設備,利用自然風冷卻基站,可以節電20%~80%;通過使用地溫水循環空調技術,利用地下水冷卻基站,可以節電80%~90%;通過提高基站設備運行溫度,單獨對蓄電池進行溫度控制,室內溫度每提高1度,空調能耗下降2%,若室內溫度提高到35℃,至少可以節電22%。積極試點核心機房節電技術。通過封閉冷通道精確送風方式,即將空調冷風直接輸送至每個機柜,結合智能通風系統排出熱空氣,送入冷空氣,估計可節約空調耗電45%,同時還可以有效解決局部過熱問題。
3.逐步推動節能燈具的使用。在新建局房全面推廣節能燈具,對現有局房,分3年陸續采用節能燈具替換傳統燈具,使局房照明能耗降低30%~50%。
4.綠色包裝創新。綠色包裝是指通過研究,建立一種包裝運輸標準和體系,推進包裝新材料替代和重復使用,減少木質包裝和過度包裝。目前傳統包裝運輸模式的包裝一次使用,資源消耗多;箱體尺寸不一,裝、儲、運均不方便。通過綠色包裝運輸模式優化后,一方面系列化周轉架可循環使用,同時紙包裝后以紙代木,節約資源;另一方面采用尺寸標準箱體,裝儲運方便。
5.其他推進措施。開展員工志愿者活動。面向全體員工發起了“綠色環保,從我做起”的倡議活動,號召大家樹立關愛環境的公益意識,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將員工日常生活中簡單易行的節能環保行為編成朗朗上口的口訣,號召大家樹立關愛環境的公益意識并將其轉化為點滴小事的行動,從我做起。
推動電子廢棄物回收。相關研究表明:一塊手機電池含有的鎘可以污染3個標準游泳池的水。而隨手丟棄的廢舊手機和電池,如果被填埋,里面含有的金、水銀、鉛、鎘等重金屬成分就會直接污染土壤及地下水,嚴重危害人體健康。而如被簡單焚燒,其產生的氣體還會污染空氣,致人中毒。
關鍵詞:節能減排;環境稅;新能源;區域經濟;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CGE)
中圖分類號:F224;F206;X321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構建必要的經濟模型,對中國暨遼寧省的環境政策及其與經濟的關系進行綜合分析。通常用于經濟分析的模型有很多種。比如說宏觀經濟模型、數量經濟模型、產業關聯模型、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CGE: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動態隨機一般均衡模型(DSGE: 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等。本研究構筑能夠反映環境政策以及對經濟的影響進行綜合分析的靜態CGE模型,對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政策及其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進行分析評價。
在Shoven and Whalley(1984)中,兩位作者所提倡的應用一般均衡模型(AGE: Applied General Equilibrium)是一個靜態模型。他們把多個產品市場和生產要素市場,以及市場之間的交易都在模型中體現出來。而且,效用函數、生產函數、預算制約等條件也在模型中得到了明確的表述。所以,該模型在稅制改變、貿易自由化對經濟的影響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本研究所采用的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CGE)與應用一般均衡模型在這一點上是相同的。
另一方面,Kydland and Prescott (1982)不僅把效用函數、生產函數、預算制約條件明確表示,而且是一個動態上最優化的動態模型。該模型甚至更進一步,把按照概率發生的沖擊也引入了動態一般均衡模型。但是,其主要應用領域不是用于評價多部門的產業政策,而是側重于研究隨機發生的沖擊對經濟波動產生影響的實際景氣循環等,經常被用于驗證重要的宏觀經濟假說。
DSGE模型的特征是勞動供給是內生的,而且把隨機發生的沖擊表達了出來。當然,在CGE模型中,像本研究的模型的勞動供給也是內生的,也可以把隨機發生的沖擊明確地表達出來。當然,DSGE模型主要用來進行宏觀經濟的評價,而CGE模型則主要用于課稅以及貿易自由化等產業政策的評價。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構筑對環境政策和經濟關系進行全面評價的分析、評價模型,不僅有預算制約,還需要把資源制約和二氧化碳排放制約明確地表示出來。求解此類問題,CGE模型可以用互補規劃(MCP: Mix Complementary Program)方法。而DSGE模型求解的前提條件是可以微分,所以引入多個制約條件是比較困難的。
本文按照以下的順序構成:2.是社會核算矩陣。3.是靜態CGE模型的構造說明。4.是全國模型及其結果。5.是遼寧省模型及其結果。6.是上述研究結果的分析及政策建議。
二、社會核算矩陣(SAM)
構建CGE模型的首要任務是做成基本的社會核算矩陣(SAM:Socail Accounting Matrix)。本模型使用《2007年中國投入產出表》(135部門)作為基礎數據。而與投入產出表相對應的能源以及CO2排放數據,來自于《2008年中國能源統計年鑒》 ,以及IEA相關數據資料。
(一)部門分類
本模型主要關注的是化石燃料及其CO2排放的問題。根據研究的需要,我們把135部門的數據匯集為27個部門,具體內容如表1所示。
(二)能源分類
在投入產出表中,與能源有關的部門包括以下幾個部門:
煤炭開采和洗選業
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
石油及核燃料加工業
煉焦業
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
燃氣生產和供應業
我們運用《中國能源統計年鑒》中的“中國能源平衡表2007”,把各個中間產業部門以及最終消費中相關項目與投入產出表中的項目加以對照,做成相應的能源數據。
(三)二氧化碳排放系數
全國范圍的CO2排放數據,我們直接采用IEA有關數據。當然,這些數據也要根據投入產出表進行重新劃分。關于遼寧省的CO2排放數據,我們首先結合能源平衡表中的能源利用情況,計算出相應的CO2排放系數。然后在把該系數與遼寧省的能源利用量相乘。本模型中采用的各種能源CO2排放系數如下圖2。需要說明的是,我們的數據中,焦炭和原油的排放系數與其他研究(如財政部環境稅研究報告采用的數據)相比非常低,但是,為了顧及可比較的原則,我們仍然采用下述參數。
(四)27x27部門社會核算矩陣
本研究使用GAMS/MPSGE軟件,把135部門投入產出表,相應的能源數據,以及CO2排放數據輸入有關程序,從而生成了本研究需要的27x27部門社會核算矩陣。
三、靜態模型及其結果分析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構建動態模型,因為通過動態模型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不同宏觀變量以及各個產業部門在整個時期內的變化狀況。與動態模型相比,靜態模型只有終端結果。但是,靜態模型也有其優點,就是比較簡單。只要能夠說明問題,靜態模型也是非常有用的。
我們這里運用GAMS/MPSGE軟件,把最大化的問題,用MCP(互補規劃)來求解。
(一)生產構造
本模型中,我們假定企業的生產函數為齊次線形的多層嵌套CES(Constant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型函數,則1個單位的生產能夠獲得的利潤,用以下的函數可以表示。其中,下角標的j表示產業部門。
上式中, Πj:j產品的利潤,Ρj:j商品的價格, ΡL:工資, ΡK:資本價格, ΡE:能源價格。式中的σKEL,j:勞動與資本能源的替代彈性,σKE,j:資本和能源的替代彈性。
多層嵌套的CES構造,可以用圖1來表示。第1層的勞動、資本、能源,和中間投入是固定關系,第2層的勞動和資本、能源是代替關系,第3層的資本和能源是替代關系,最下層的第4層,電力和幾種化石燃料是替代關系。
模型中重要的參數,是替代彈性系數σKEL,j,σKE,j,σEE,j,CGE模型中一般參考實證分析來決定其大小。如果給出替代彈性值,為了與初期時間的均衡數據,也就是社會核算矩陣相吻合,我們就可以確定σKEL,j,σKE,j等參數的大小。在CGE模型中,這種根據所給的替代彈性,為了再現均衡數據的過程被稱之為標定(Calibration)。
在本模型中,我們參照Okagawa and Ban (2008)等既有研究選定了有關參數,本模型中使用的有關替代彈性的數值如表3所示。根據伴金美教授的有關研究,替代彈性會影響模擬計算的結果,但是并不會改變有關參數的符號,為了計算簡單起見,我們盡量選取了相同的參數。
(二)家庭及政府
我們假定家庭追求效用最大化,其中效用函數的內容包括消費以及余暇,余暇為勞動最大供給量與勞動時間的差。參照有關研究,我們把余暇與勞動的比率確定為0.667。由于余暇和消費都是家庭效用最大化的選擇對象,所以勞動供給是根據家庭的需要而內生決定的。
政府是稅收的征收者,并用以進行各種政府的支出。政府支出是在預算制約的條件下進行的,這一點與家庭是相同的。但是,政府的支出只包含消費支出,政府的投資是與民間投資一起,都是作為投資而處理的。
(三)全國模型及其結果
假定2007年CO2排放量削減20%,我們來看會對宏觀經濟及各個產業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下表4是有關計算結果。我們看到,當CO2排放量減少20%的時候,化石燃料耗費量全部減少,其中煤炭的消耗下降最多,達到22.8%,其次是煉焦18.7%,最少的是石油制品8.2%。因為中國的化石燃料以煤炭為主,所以,煤炭及煉焦業受到的影響最大,而石油天然氣及其產品受到的影響要小一些。
從宏觀數據上來看,GDP略下降0.4%,投資總量沒有變化,但是資本收益率下降了7%。勞動價格略微上升0.4%。消費中公共消費的部分略增1.3%,而家庭消費減少1.7%,反映到效用上,則減少了1.5%。所以整體來說,對宏觀經濟的影響很有限。另外,進口比出后受到的影響稍大一些,分別減少1.8%和1.4%。因為中國的能源消耗增加很快,對國外的依賴也越來越強。所以,進出口會受到影響,但影響較小。
我們要注意到,在二氧化碳削減的同時,ene所代表的能源的耗費量也在減少,而且幾乎是同比下降。所以,節能和二氧化碳減排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同時,如果對二氧化碳排放實行嚴厲的標準的話,需要采取措施,彌補相應的能源不足,比如發展清潔能源等。
表中一個值得關注的項目是PCO2,也就是二氧化碳排放的價格是253.4元/噸。這是一個虛擬價格。當我們不對二氧化碳排放進行限制的時候,其排放價格是零。當我們削減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時候,相當于在需求不變供給減少,所以,就會出現價格上升的情況。其原理如下圖2所示。
關于各個產業受到的影響,首先來看各個產業部門產量的變化率。下圖中正值表示產量的減少率,負值表示產量的增加率。我們看到大多數企業都受到影響而產量減少,尤其是煤炭采選(coal)、電力(ele)、焦炭石油和天然氣(p_g)、石油制品(p_r)等能源相關產業。也有部分產業產量反而少量增加。比如紡織業(tex)、電訊業(cmn)、服務業(srv)等。
由上圖可知,能源耗費和CO2排放減少是呈現相同趨勢的。大部分農業和制造業CO2減排的比率大于能源耗費減少的比率。能源行業基本上相同幅度變化但是,一些服務行業,能源下降比例大于CO2排放下降比率。
(四)遼寧模型及其結果
同樣,我們也在遼寧省假定在2007年CO2排放量削減20%,我們來看會對宏觀經濟及各個產業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我們看到,首先,當CO2排放量減少20%的時候,化石燃料耗費量全部減少,其中煤炭的消耗下降最多,達到22.9%,其次是煉焦20.1%,石油和天然氣及石油制品分別下降6.6%、5.7%,與煤炭及其制品相比,下降幅度要小很多。其原因在于,遼寧的化石燃料以煤炭為主,而石油天然氣及其產品受到的影響要小得多。
從宏觀數據上來看,GDP略下降0.2%,投資總量沒有變化,但是資本收益率下降了3.4%。勞動價格略微上升0.9%。消費中公共消費的部分略增1.4%,而家庭消費減少1.0%,反映到效用上,則減少了1.1%。所以整體來說,對宏觀經濟的影響很有限。另外,進口比出后受到的影響稍大一些,分別減少2.7%和2.3%。因為遼寧的能源消耗增加很快,對國外以及外地的依賴也較強,所以,會受到影響,但影響較小。
我們要注意到,在二氧化碳削減的同時,ene所代表的能源的耗費量也在減少,而且幾乎是同比下降了15.6%。所以,節能和二氧化碳減排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同時,如果對二氧化碳排放實行嚴厲的標準的話,需要采取措施,彌補相應的能源不足,比如發展清潔能源等。
表中一個值得關注的項目是PCO2,也就是二氧化碳排放的價格是117.3元/噸。當然,這是一個虛擬價格。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價格比全國價格要低很多,關于這一點,我們在下一個小節要進一步討論。
再來看對各個產業部門的影響。首先來看對各部門產量的影響。能源產業和重化工業的產量減少幅度較大。其中煤炭(coal)減少最大,達到19.5%,其次是焦炭業(c_p)的15.9%,接下來是電力(ele)11.4%、金屬及非金屬采礦業(mng)10.2%、鋼鐵8.4%。而石油相關產業的減少量相對較小。其中石油天然氣開采業(p_g)7.4%、石油制品業(p_r)為6.2%。
與之相反,有一些產業部門的產量有所增加。比如運輸設備制造業 (teq)為6.6%、紡織業(tex)為4.7%、農林漁業(agr)2.2%、以下是電訊(cmn)以及服務業(srv)。其中運輸設備制造業的增加和全國模型中的減少形成了對比。分析其原因,我們認為這一點正好體現出遼寧省在該行業領域具有的比較優勢。
其次我們來看能源耗費和二氧化碳排放減少的比率。絕大多數行業的能源耗費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都減少,而且減少的幅度差不多相同。尤其是能源相關行業。值得注意的是鋼鐵行業(i_s)的下降幅度僅次于煤炭采洗業(coal)。
有幾個行業的能源耗費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所增加,盡管增加的比例不大。他們運輸設備制造業(teq)、紡織業(tex)、以及批發零售業(trd)。這也可能源于遼寧小省在這些行業的比較優勢。為了彌補全國范圍內的產出量下降,遼寧省本身的產出量反而增加,致使其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有所增加。
(五)結果分析
根據上述研究,我們可以得到一些重要的研究結果:
1.在減排20%的情景下,遼寧省的二氧化碳排放價格為117.3元/噸,不到全國價格水平253.4元/噸的一半。這說明,遼寧省節能減排的成本要大大低于全國水平。
2.從產量變化的幅度來看,全國基本上是減少,而遼寧省的部分行業如農林漁業、食品加工業、裝備制造業等與全國水平不同,反而有所增加。這種情況反映了遼寧省在上述幾個行業在節能減排方面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3.節能和減排基本上具有相同的比率。但是仔細分析,遼寧省和全國平均水平具有一定的差異。我們把各個行業20%減排后能源耗費和二氧化碳排放變化的量占全部變化量的比例進行排序,發現占全國減排前三位的是電力(65%)、消費(11%)、鋼鐵(10%),這三個行業占到了減排總量的86%。同樣占減排總量的86%,遼寧省的行業有四個:鋼鐵(31%)、電力(30%)、煤炭(14%)、消費(11%)。
4.而節能的內容也不一樣。全國前三位內容沒有變,次序和比例數量有所改變。電力(41%)、消費(18%)、鋼鐵(14%)。而遼寧省占前幾位的是:鋼鐵(31%)、電力(23%)、石油煉制(14%)、煤炭(11%)、消費(9%)。
總體來說,中國節能減排的潛力很大。同時,各個地區之間有較大的差異。圖7是人均CO2排放量,可以看到遼寧省屬于最高的地區,遼寧的減排潛力大于全國水平。
我們認為,與全國的平均水平相比,遼寧省節能減排的成本可能更低,而且其節能減排潛在的產業結構也不盡相同。所以,在未來的節能減排上,針對各個地方采取相應的措施是很有必要的。鑒于上述認識,我們有以下政策建議:
1.作為國家低碳試點省份之一,遼寧省要爭取在全國率先開展碳排放權交易的試點工作。遼寧省已經建成了大連、沈陽、營口等多個環境交易所。但是,這些環境交易所并沒有開展實質性的碳交易活動。其根本原是,沒有強制性的碳排放指標限制,僅靠自愿減排是很難實現真正的碳交易。所以,應該盡量爭取獲得在全國率先開展碳交易試點,借機對省內不同地區、不同產業的碳排放量進行細致的普查,確定一部分重要產業、企業的碳排放上限,促使其開展有效的節能減排活動。
2.制定遼寧省節能減排的路線圖。節能減排是一項巨大的系統工程,除了產業,交通、建筑、農業等方面遼寧省都有巨大的潛力。在產業領域內部,鋼鐵、電力、石油、煤炭也需要詳細的減排目標和規劃。我們的研究已經在產業層面上有所體現,但關于進一步企業層面如何實現?需要相應的詳細規劃。在規劃過程中,尤其要重視市場化的手段,不能僅靠強制性的行政手段。
3.充分發揮大連商品交易所的功能和特點,同時積極利用發揮幾個已有的環境交易所的作用。大連商品交易所是我國四大商品交易所之一,在大宗商品的價格發現機制上有比較豐富的經驗,要積極加以利用。大連、沈陽、營口等環境交易所要與大商所錯位發展,比如,大連交易所在石油化工產業等方面,沈陽交易所在鋼鐵、建筑等方面,而營易所在合同能源管理等方面形成各自的獨特優勢。
4.積極鼓勵市場化節能減排活動,培育相關的新興產業的形成。節能環保是我國七個戰略性新型產業之一。制定嚴格的節能環保標準,開展碳交易活動,為大量的中小型節能環保企業提供了重大的機遇。遼寧省的產業結構偏重,民營企業很不發達。通過鼓勵民間企業進入節能環保產業,不僅對已有企業的發展,而且為遼寧省的產業結構調整也會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本文主要是基于靜態模型的研究。靜態模型的好處是便于研究,但對變化過程的特點無從把握。關于動態模型的研究,我們也已經完成。在后續的論文中,我們要探討在動態模型的環境下,碳稅、新能源領域的技術選擇等因素對宏觀經濟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師穎新,丁穎,鄒洋,王宇.采取環境技術選擇的中國CGE模型的開發[R].日本內閣府經濟社會綜合研究所,研究報告,2011.
[2]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2007年中國投入產出表[R],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9.
[3] 蘇明,傅志華.中國節能減排的財稅政策研究[M].北京:中國財經出版社,2008.
[4] 財政部科研所“環境保護財稅政策研究”課題組.環境保護的公共財稅政策研究[R],2003.
[5] 王金南,嚴剛,姜克雋等.應對氣化變化的中國碳稅政策研究[J].中國環境科學,2009,29(1).
[6] 劉強,姜克雋,胡秀蓮.碳稅和能源稅情景下的中國電力清潔技術選擇[J].中國電力,2006,9:19-23.
[7] 何建武.節能減排的稅收政策及其影響――能源稅與環境稅分析[J].國研專稿,2008-7-1.
[8] 王燦,陳吉寧,鄒驥.基于CGE 模型的CO2減排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45 (12).
[9] 鄒驥主編, 中國人類發展報告2009/10――邁向低碳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未來[R].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2010.
[10] 伴金美.「世代地域の源配分をするための學的一般均衡モデルの科學研究研究告,2008.
[11] 大工地管理有限公司.日中合弁大工地15年史,2007.
[12] 日本境本部料.「日本 低炭素社會行畫,2010.
[13] 南介,森口一.表による境荷原位デタブック(3EID): 2005年表(β版), 獨立行政法人國立境研究所地球境研究センタ,2009.
[14] OECD/IEA(2009), 國際能源署,中國潔凈煤戰略.
[15] World Bank(2009), 中新天津生態城:中國新興生態城市案例研究.
[16] Bohringer, C. and T.F. bining Bottom-Up and Top-Down[J]. Energy Economics,2008, 30: 574-596.
[17] Dawkins, C., T.N. Srinivasan and J. Whalley. Calibration[M]. in J.J. Hickman and E. Leamer eds., Handbook of Econometrics 5, 3653-3703, North-Holland,2001.
[18] Kydland, F.E., and E.C. Prescott. Time to Build and Aggregate Fluctuations[J]. Econometrica,1982,50: 1345-1370.
[19] Lau, M.I., A. Pahlke and T.F. Rutherford.Approximating Infinite-Horizon Models in a Complementarity Format: A Primer in Dynamic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 & Control,2002, 26:577-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