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問題解決教學法

問題解決教學法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問題解決教學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問題解決教學法范文第1篇

【關鍵詞】問題解決教學法;教學案例

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是倡導探究性學習,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新課程實施一輪過后,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一直是許多有志于教學改革的教師努力尋求的方向。有效性教學已被廣泛研究,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理論層出不窮,但實際教學中,我們總感到沒有一個得心應手的、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

在教學中應該創設一種讓學生發現新問題、自己找出策略解決新問題并檢驗其正確和否的教和學的方法?!皢栴}解決”教學是一種高級智力活動過程,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有目的地創設問題情境或提出不同類型的問題或任務,引導學生主動發現、積極探索、找出策略、實踐檢驗、解決問題,以便深層理解并掌握和運用基本知識,實現從能力到人格整體發展,成為有效的問題解決者的一種教學模式?!?〕美國創造心理學家吉爾福特說:“每當你碰到不作進一步心理上努力就不能有效地應付情況時,你就碰到了問題?!睌祵W家波利亞認為:“問題,意味著需要找出適當的行動去達到一個可見而不即時可及的目的……,其中困難的程度就含于問題本身中:哪里沒困難,哪里也就沒有問題”。 問題觸發思維活動去尋求解答,而一旦找到完成任務的手段或方法并付諸實施,問題即得到解決。問題解決就是由一定的情境引起的運用一系列的認知操作解決某種疑難的過程,從心理學角度看,問題解決是這樣一種情景摘要:個體想了解某件事,卻不能用已有的知識經驗直接加以處理,因此而做出心理努力的那種情境。學生有了問題,就會開發思維活動去求解,一旦找到完成任務的手段或方法并付諸實施,問題即得到解決。所以問題解決就是由一定的情境引起的運用一系列的認知操作解決某種疑難的過程。早在2000多年前,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和希臘大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蘇格拉底就成功的地運用提出新問題來引導學生學習。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問題解決”教學既為學生創造一個發現、探索、創新的環境,又為教師提供一條培養學生能力的有效途徑。

下面以伴性遺傳“一節的教學設計為例,從問題引入、問題探究、問題拓展”三方面探討“問題解決”教學的應用。

1.問題引入

【情景】以個人的形象和電腦展示色盲檢測和道爾頓圖片。

【問題】

(1)你對老師的印象如何?

(2)從道爾頓發現紅綠色盲的過程中,你獲得了什么樣的啟示?

【設計意圖】

(1)由于是借班上課,老師與學生初次見面,學生有很強好奇心,所以先讓學生回答對老師的初步印象,引出眼光的問題,再用紅綠色盲檢查圖來檢測色覺,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了。這樣有益于消除師生間的陌生感。

(2)講述道爾頓的故事,激發學生的興趣,此時教師適時出示問題,轉移學生的注意,使學生產生對科學家的尊重,并從中接受科學家獻身科學,尊重科學的精神教育。

2.問題探究

【情景】

(1)表1是某地區人類紅綠色盲的調查結果:

(2)圖1是一個紅綠色盲家系圖譜,請分析作答。

表1

調查對象人數患病人數患都父母情況

男性1500100 100例中,96例父母均正常,3例只父親色盲,1例只母親色盲。

女性1500 77例中,父親都患色盲。其中只有1例母親色盲。

圖1 紅綠色盲家系圖譜

【問題】1.控制紅綠色盲基因是顯性基因,還是隱性基因?從哪些親子代可以判斷?

2.假設紅綠色盲的隱性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那么它在遺傳上會有什么表現?

3.性染色體有X染色體和Y染色體兩種,紅綠色盲基因究竟位于X染色體上,還是位于Y染色體上?假設紅綠色盲基因在Y染色體上,它在遺傳上會有什么表現?

4.為什么紅綠色盲基因在X染色體上,而不在Y染色體上呢?

5.紅綠色盲的遺傳特點是什么?

【問題解決】前五個問題學生通過已知的知識和分析圖表獲取信息,可以很快找到答案,第六個問題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點,只憑學生個人不容易解決,最好通過小組合作來完成。為讓學生順利解決這個問題,我把它分解成問題鏈或小任務:第一,寫出男女性的正常色覺和紅綠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現型。第二,參照書本,寫出四種婚配方式(XBXB×XbY,XBXb×XBY,XBXb×XbY,XbXb×XBY)的遺傳圖解。第三,分析所寫的遺傳圖解,特別注意女性患者的父親和兒子有什么表現,正常男性的母親和女兒有什么表現,從中揭示出X染色體遺傳的特點:交叉遺傳(男性患者的色盲基因來自母親,以后只能傳給女兒;女性患者的父親和兒子一定患??;男性正常,其母其女必定正常)。再與白化病類比,因為同屬隱性遺傳病,因此紅綠色盲也有隔代遺傳的特點。第四,歸納出紅綠色盲作為伴X隱性遺傳病的遺傳特點:患者中男多女少、交叉遺傳(母親患病,兒子一定患??;女兒患病,父親一定患?。?、隔代遺傳。

學生圍繞層層鋪設的問題,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然后分小組匯報他們的學習成果,師生共同歸納、完善。學生為自己能發現規律而感到高興,同時又分享了別人的成果,提高了自己的認識。就這樣,把學習的自交回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做好學生學習的設計者、引導者、輔助者、參與者,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原動力,學生當然樂于參與其中。

3.問題拓展

3.1 課堂上的問題拓展。

【情景】紅綠色盲癥和抗維生素D佝僂病都是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遺傳病,其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Y染色體上沒有相應的等位基因。

【問題】你能否通過紅綠色盲的遺傳特點分析抗維生素D佝僂病的遺傳特點?

【問題解決】這個問題對部分學生來說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教師可提示他們運用類比推理的方法,相互討論解決。對于抗維生素D佝僂病,先類比伴X遺傳的共同特點:交叉遺傳;再類比顯性遺傳的特點:一般會代代相傳;然后找出其特有的特點: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3.2 課后的問題拓展。

“伴性遺傳在實踐中的應用”這一內容直接與生產實踐聯系,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之一,關于蘆花雞和非蘆花雞在初級階段的辨別,可以視上課剩余時間來決定是否放在課后完成。最后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就“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一點在生活中尋找某個問題并展開研究,收集資料,整理成文,并在班上匯報。這樣的做法激發了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自豪感,也培養了他們的研究能力。〔1〕

4.小結與反思

本節課以圖片、圖表等手段來創設情境,以相互緊扣或層層遞進的系列問題為載體,以問題的解決為主線,幫助學生主動建構知識,進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采用“問題解決”教學,學生能夠積極思考,踴躍討論,大膽發言,課堂氣氛活躍,學習熱情高漲。師生間、生生間進行熱烈的討論。可見,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好奇心一旦被激發,就如打開了心靈的窗戶,愿意與人分享自己的想法、敢于質疑,并在與人交流中完善自己的看法。只要教師適當給予精心的引導,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實施“問題解決”教學的關鍵是要創設恰當的情景、準確設置有層次的問題以及教師精心的引導;通過不斷創設問題情境,以疑引思,激起學生積極的創造性思維活動;再通過準確設置的問題激起學生探索的欲望,為知識的學習營造良好的氛圍;最后,在教師精心的引導下,把學生成功地引向知識海洋的彼岸。由于學生是在獨立思索,自主探究環環相扣的新問題下進行學習和建構知識體系的,所以一旦被把握,就深深扎根。同時,從根本上提高了學生自己發現新問題,分析新問題和解決新問題的能力,提高了科學探究能力,有利于創造能力的發揮。此外,師生間通過問題進行多向信息交流,使師生雙方關系和諧,相互溝通、教學相長,創設了愉快的教學情景,教師教得有效,學生學得愉快。〔2〕所以“問題解決”教學法在生物教學中不失為一種有效的好方法 。

當然,在采取“問題解決”教學法時還應注意:(1)創設最佳問題情境,教師要善于運用多種手段,對不同的課,不同的內容,不同的學生,不同的時節,不同的地點,采取不同的方法,盡力創設問題情境。(2)充分發揮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大膽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意形成民主氛圍,使學生敢想、敢問、善問。(3)注重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思考,在解決問題中起主導作用。(4)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解決方法,教師應及時肯定學生的探究主動性,并和學生一起探究方法的可行性和優化分析,對學生的思維進行指導性整理和深化。

運用“問題解決”教學法,要求學生要有一定的知識或技能基礎,對于全新內容的引入課(如緒言課),不宜使用。非問題性質的內容也不宜使用。在實際教學中,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作必要的調整,有時需與其它教學模式配合使用?!?〕

參考文獻

[1] 鄧文靜.張松,“問題解決”教學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伴性遺傳”教學設計〔A〕,2006普通高中生物專輯(一)〔C〕, 2006/8(總第22期)

[2] 佚名,當代新問題解決教學法在地理教學中的嘗試〔EB/OL〕, 中小學資源網

[3] 賀文華,談問題解決法教學模式〔J〕。江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1999年,3,1

問題解決教學法范文第2篇

關鍵詞: 問題解決教學法 創新能力 合作學習 化學實驗教學

隨著高校招生規模年年擴大,大學畢業生數量迅速增加,每年有近千萬的高校畢業生進入勞動力市場。現實情況是:一方面不少學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畢業就失業,另一方面不少企業、單位招不到合適的人才。這說明社會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專業理論知識豐富,更要具備較強的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要求畢業生能夠很快適應相應的工作崗位。對在校大學生進行實踐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勢在必行。

分析化學實驗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正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鍛煉實踐操作能力,培養綜合素質的絕佳平臺。因此,為培養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專業實踐操作技能的人才,在分析化學實驗教學中,讓學生在探索及開拓意識、踏實有序而講求效率的工作作風等方面得到鍛煉,培養他們初步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1],我們進行了一系列教學改革探究。

1.觀摩質量測試實際場景,轉變學生學習理念,注重實驗技能的掌握。

在分析化學實驗教學前,學生以小組形式到教學科研協作單位:遵義市質量檢測院、環保監測站化驗室,垃圾處理中心,制藥廠等單位進行現場觀摩質量檢測全過程,現場體驗化學技術在生產、測試產品質量中的具體應用。體會到分析化學技術在化工、機械、醫藥、食品等行業應用非常廣泛,認識到學習化學的目的就是用化學技術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具體問題,用所學的化學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為社會服務[2]。從而激發了學生學習化學理論和實驗的興趣,提高了學生學習分析化學實驗的主動性。

2.重視基本技能訓練,夯實實驗理論基礎,強化創新能力。

在學生觀摩學習中發現,檢測工作是一項非常嚴謹的工作,每一項實驗步驟都非常重要,必須一絲不茍,絲毫的馬虎大意都會導致測試數據不準確,導致檢測工作失敗。在分析實驗學習中,分析儀器選用、洗滌,儀器安裝,儀器放置順序,實驗操作程序、數據的記錄處理,以及對實驗結果分析討論的深度和廣度都要按實驗要求規范練習。教師在實驗指導和考核時,強調實驗場所必須整潔,實驗操作技術必須規范,實驗數據與原始記錄必須真實一致,實驗報告必須完整,使學生在基礎實驗教學中樹立實事求是、規范、準確、認真的工作態度,培養嚴謹的科研作風。

3.改革實驗教學模式,以實際的生產生活實例為基礎,創建分析實驗的解決問題的平臺,培養創新能力。

為了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和創新能力,在學生通過基礎實驗技能考核合格的情況下,加強綜合實驗教學改革,具體做法如下:

3.1打破按教材進行實驗的常規,以具體的生產實踐為實驗項目。

選用藥品、食品、水質、材料、化工產品等具體的生產實際場景作為實驗教學項目,要求學生用分析化學技術解決具體實際問題。

3.2學生獨立設計解決問題的分析方案。

從解決實驗項目中的問題出發,查閱資料,找到多種方法多種途徑解決問題的方案,對比選出最優實驗方案設計,實驗試劑配制,進行實驗,實驗數據記錄,實驗結果分析等,都由學生自己獨立完成整個教學過程,教師只是從方法可行性,操作過程安全性,以及在出現異常的情況下給予指導[1]。

在進行配位滴定實驗教學時,實驗項目設計為:雞蛋殼中鈣含量的測定。學生在實驗前通過查閱資料,首先進行下列工作:

3.2.1實驗項目的意義分析。

雞蛋是雉科動物雞的卵。其外有一層硬殼,內則有氣室、卵白及卵黃部分,雞蛋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及有高生物價值的蛋白質,是人類常食用的食品之一。其蛋殼主要成分的碳酸鈣,鈣含量40%左右,是比較好的生物有機鈣的原料,通過鈣含量的測定學習,能夠掌握食品中鈣含量測定方法,為雞蛋殼中鈣的利用提供依據。

3.2.2雞蛋殼中鈣含量的分析化學方法分析與選擇。

①酸堿法:取一定量雞蛋殼烘干,稱量,用一定量的鹽酸標準溶液完全溶解蛋殼中的碳酸鈣變成鈣離子溶液,用氫氧化鈉標準溶液反滴定剩余的鹽酸,用甲基橙做終點指示劑,根據消耗鹽酸的量可以計算出鈣的含量。

方法分析:這種方法是通過測定雞蛋殼碳酸根的含量測定計算鈣含量,蛋殼中其他金屬離子形成的碳酸碳酸鹽含量會干擾滴定的準確性。此種分析方法測定蛋殼中鈣含量不準確,誤差大,不宜采用。

②氧化還原法:用鹽酸溶液將一定量雞蛋殼完全溶解成鈣離子,用過量的草酸鈉溶液沉淀鈣離子,陳化、過濾、洗滌草酸鈣沉淀,草酸鈣用一定量的硫酸溶液溶解成草酸根離子,然后用高錳酸鉀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溶液呈微紅色),計算出鈣離子的含量。

方法分析:此種方法原理可靠,滴定分析所用儀器簡單,可以作為鈣離子的滴定測定。但樣品的鈣處理成草酸鈣沉淀時,操作步驟較多,草酸鈣陳化時間長,不是快捷的檢測方法。

③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將一定量雞蛋殼用鹽酸溶液完全溶解,過濾出不溶于酸的有機物,配制鈣標準溶液,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儀測定鈣標準溶液及樣品的吸光度值,根據標準曲線計算出鈣的含量。

方法分析:此方法快速、可靠、準確度高,適用于樣品中微量鈣的測定,但儀器昂貴。

④配位滴定法測定雞蛋殼中的鈣含量:

方法分析:該方法使用儀器簡單(滴定管,三角瓶),使用試劑少,對于常量鈣離子的分析可靠性高,是一種經濟、快捷的鈣離子檢測方法。

3.3確定最佳實驗方法。

學生通過鈣離子檢測方法的資料查詢和分析方法的比較,確定了實驗項目中問題解決的最佳方法:用EDTA標準溶液滴定測定雞蛋殼中鈣離子的含量。

3.4完善具體測試方案程序,進行含量分析實驗。

整理出用EDTA法測定雞蛋殼中鈣含量的詳細實驗操作步驟,配制好實驗所用試劑,標定好標準溶液,準備好實驗所用儀器,并進行具體實驗測定。

3.5記錄處理實驗數據按要求寫出實驗報告。

3.6實驗總結,對配位滴定關鍵技術分析。

3.6.1樣品處理技術關鍵:酸法溶樣,用鹽酸溶液將滴定的雞蛋殼完全轉化成鈣離子。

3.6.金屬離子配位滴定法幾個關鍵條件控制:Ca-EDTA穩定形成的酸度和鈣指示劑顏色突變酸度范圍相同,用40g/L的NaOH溶液控制pH=13。

4.結論

通過上述實驗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4.1學生認識到,測定產品質量,每一步實驗操作都必須準確、規范、認真,一絲不茍,不能馬虎大意,這樣測定結果才準確可靠,培養學生嚴謹的工作作風和學習態度。

4.2使學生明白了,今天的實驗就是要解決個人民群眾日常比較關心的問題[2],化學實驗的學習,就是為了將來在實際工作中具體應用。

4.3學生很有成就感,感覺自己所學到的知識派上了用場,解決了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4.4學生在分析方法的選擇中,溫習了理論知識,實驗中彼此交流,合作解決問題,增強了團隊合作精神,培養了獲取信息的能力、學習能力、交流能力和適應社會能力。

4.5通過自主實驗項目確定,分析方法選擇,實驗條件探究等科研式實驗教學,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挖掘了學生的潛能,鍛煉了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也為學生日后進行科學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4.6學生獨立完成分析方法選擇,樣品處理,藥品準備,試劑配制,儀器洗滌,滴定操作,數據記錄,數據處理,寫出實驗報告,經歷了一個完整的分析測試過程。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了極大的鍛煉。

參考文獻:

[1]杭義萍,許琳.構建基于問題解決的分析化學類實驗課程體系[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9,VOL30(9):291-293.

[2]張六一,饒通德,黃怡民.深化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培養創新型人才[J].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12(3)VOL28(139期):125-126.

問題解決教學法范文第3篇

關鍵詞:初中化學;問題解決;構筑;有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10-247-01

問題解決就是以問題為切入口,以信息的獲取、組織、加工為重要認知活動,以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性學習為主要學習方式的探究性實踐活動。問題解決是認知心理學和教學心理學研究的核心問題之一。多數心理學家認為問題包括三個基本成分:給定條件、目標和障礙。當學生面臨一種情境,即學生可以利用的已有知識和經驗與行動目標之間出現空缺時,根據題目的給定條件采取一定的轉換方法克服障礙達到目標,這就是問題解決。例如“粗鹽的提純”這一實驗問題,就是利用“溶解、過濾、蒸發”等一系列轉換手段消除“食鹽中含有雜質”這一障礙,從而達到提純食鹽這一目標。關于問題解決的思維過程,很多學者從事研究并提出了不同的模式。對于化學問題解決的過程,Ashmore等人曾提出問題解決分為四個階段:定義問題、選擇信息、組合信息、評價。根據現代認知心理學的理論,實驗問題的解決過程,就是一個從實驗的初始狀態向目標狀態搜索過程。信息加工心理學強調問題解決者是主動的信息加工者,他不僅能在問題解決過程中不斷縮小初始狀態與目標狀態之間的差距,實現二者之間的有效匹配,而且還能夠對問題解決的過程和結果進行自我監控。

國內外已有的研究都認為問題解決教學具有多種功能,例如教學功能、培養功能、發展功能以及控制功能等。國外教育界認為問題解決教學可以幫助實現理科教學的認知、技能和情感領域的目標,具體表現為: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能夠進行有效的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習熱情;使學生掌握科學的方法,懂得如何鑒別問題,提出問題,找到最優的解決途徑。

那么,初中化學教學如何通過問題解決教學來構筑一個理想的課堂呢?

一、巧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富有情趣和吸引力的化學問題,會刺激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所以在設計教學時要努力創設適合學生發現、創造新知識的問題情境,重視知識的分化點、生長點和交叉點。這些問題就在學生身邊,但是平時很少有學生會想到。這些問題的提出和解答,不但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達到真正的理解、鞏固,而且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初中化學“化石燃料的利用”一節教學時,可設計下列問題情境:某中學化學課外活動興趣小組對熱電廠下游幾十米內河水中魚類幾乎絕跡的現象進行了一次調查,并取得了一些資料:①測定熱電廠使用的燃料煤含硫量為0.0064%; ②了解煤燃燒后的氣體未經處理即排放到空氣中,熱電廠地區出現了多雨;③了解到熱電廠的用水未冷卻就直接排入河中;試分析魚類幾乎絕跡的原因?設計這樣一個與學生生活貼近的問題,將學生置身一個實際的情境中,可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并從該問題中學到了科學調查的方法,可以說對學生是一種全方位的素質提高。

二、提出問題,實施探究

“提出問題,實施探究”是化學問題解決教學的關鍵。在化學問題解決教學中,學生通過對問題信息的組織、加工,便能適時地提出一些問題,這時老師應應勢利導,積極引導和組織學生通過閱讀、觀察、實驗、討論交流等方式,驗證問題的正確性。

例如,在初中化學 “常見的酸”復習教學時,為了能夠幫助學生正確認識濃硫酸,設計了下列三個問題情境:①濃硫酸和稀硫酸的性質是否完全相同呢?下面請同學們用兩支試管分別裝入少量無水硫酸銅,然后分別加入少量濃硫酸和稀硫酸,觀察有何現象?根據現象說明濃硫酸具有什么性質呢?(學生很容易就能歸納出濃硫酸具有吸水性)。②濃硫酸具有吸水性,那么濃硫酸有什么用途呢?(學生很容易地答出濃硫酸可作干燥劑)。③當濃梳酸露置在空氣中,濃硫酸的質量、溶質質量分數會變化嗎?若將蘿卜挖一個洞,在洞里滴入濃硫酸或在濃硫酸瓶內懸持一朵鮮花,你想應該有何現象?給學生留出時間放飛思維,最后啟發學生將其作為家庭探究實驗,然后老師再設問“到此時,你認為區別濃硫酸和稀硫酸有哪些辦法呢?”讓學生的思維回歸到知識點上,而且將該性質與趣味實驗相結合,學生熱情高漲,培養了學生思維遷移能力和綜合能力:甚至把思維活動延伸到課后,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和足夠空間去尋覓去探究,不但激發了學生的探究熱情,而且拓展和鞏固了對知識的理解,激發了他們的思維活動,提升了他們的能力。

三、通曉因果,大膽質疑

化學課堂問題解決教學中的問題既是課堂的起點,又是課堂的終點和歸宿。因為問題解決與結論的形成只是一個階段性過程,在解決前面問題的同時又派生出許多新的問題,這就形成了問題解決的因果鏈。化學問題解決教學為學生提供的正是這樣的學習前提和條件。它不在于學生解決問題的多少,重要的是使學生把握問題的因果聯系,發現并提出更富創新價值的問題,使問題指向更高的研究和開發層面。從而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

問題解決教學法范文第4篇

關鍵詞:問題解決法;高中數學;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1-8437(2015)02-0071-01

1 問題解決法的內涵

問題解決法的教學方式也可稱為“問題式”教學法。顧名思義,該教學法是以問題為核心,以問題解決為導向的一種教學方式。“問題式”教學法是在教師的引導下,以問題為核心,由學生自己獨立思考、搜索資料、討論交流,對所提出的問題進行研究、思考、舉一反三、解決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延伸的過程。“問題式”教學法通過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提出特定問題,讓學生自主進行設計解決問題,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可以讓學生開拓思維,獲得問題解決的技能。目前,“問題式”教學法在高中數學課堂已得到了越來越廣泛地使用。

2 問題解決法在高中數學教學的主要程序

2.1 提出問題

解決問題的前提是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教師要創立合理的情境,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梢栽谡n堂內容上、知識點上、原理運用等處發現問題。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多去發現有意義有價值的問題,誘導學生主動探究。比如在教授《雙曲線的定義與標準方程》內容時,教師可以提出如下問題引導學生去思考:橢圓的含義是什么?之前的學習中我們是如何得出橢圓的標準方程?以此為基礎如何去求出雙曲線方程?針對這些引導性問題,學生就會積極地去回憶之前課程中關于橢圓知識的學習,并舉一反三,思考、討論、交流、獨立探索,這時就會有學生開始對雙曲線的定義有一些感知,教師可以做出適當的鼓勵與贊揚。

2.2 獨立探究,分析問題

分析問題是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有效橋梁?!皢栴}式”教學法強調的是學生獨立自主地分析探究問題,學生需要收集信息、整合資料、研究探索、分析問題。這個環節中教師應該為學生創立一個自主探索的空間并創建一個實踐的活動環境,讓學生能夠手腦并用,自由發揮。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為學生提供一些有利于分析問題的信息資源,引導學生在自己原有的知識架構體系上進行再思考。教師在學生分析問題時要進行適當點撥。

2.3 討論合作,解決問題

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可以靠單個人的力量解決,更多的時候需要與他人合作。因此教師可以采取小組討論的模式,加強學生之間的討論交流。另外教師要對學生的觀點進行去偽存真,還要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進行有效的把控,收集出大家共有的問題、難題、核心問題等,再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匯報,最終形成知識。比如在上述教授《雙曲線的定義與標準方程》過程中,學生針對問題“如何求出曲線方程”,學生在分析后可能會得出曲線的標準方程,這時教師就要適時地提問:橢圓方程是否可以認為是雙曲線方程,橢圓的標準方程與定義式方程之間要經過怎樣的變換等問題。

2.4 實踐應用,深化問題

解決問題的最終目的是要應用到實踐中并以此舉一反三。學生將所學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可以安排一些基本習題,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解決,同時也可安排一些拓展性的習題,讓學生發散性地從不同角度進行解決。

3 問題解決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3.1 創建合理的數學問題情境

教師可以根據數學教學內容與生活實踐和學生已有知識的結合點設計出數學問題,創設合理的問題情境,但切忌好高騖遠。通過創建這樣的問題情境可以激發學生探索的積極性,促進學生自主、獨立、創新、探究學習能力的發展。如在教授冪函數概念時,教師可以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創設情境引入:我們學習過的函數y=x-1,y=x和y=x2有什么不同點與共同特征。這些函數學生在初中階段就已熟知,因此學生比較容易接受。通過學生發現它們指數的不同點和共同特征,教師就可以引進冪函數的概念。在這樣的問題情境下,學生就比較容易接受冪函數的概念。

3.2 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呈現問題

在上述過程中,學生對冪函數還只有一些直觀的認識,深刻了解其內涵還需要進行深入的分析,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在現代信息技術的輔助下去引導學生探索??梢杂秒娔X展示冪函數f(x)=x3的圖像,讓學生有更直觀的認識,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問題:冪函數的圖像是對稱的嗎?然后再用電腦展示y=x-1,y=x,y=x2,y=x4的圖像,然后繼續問學生這些函數的圖像有何特征?這時候學生通過直觀地觀察各冪函數的圖像就可以知道有些函數是關于原點對稱,有些是關于y軸對稱。這時,教師就可以引出關于奇函數與偶函數的概念,學生也容易接受。另外,教師也可以用電腦呈現y=的圖像,讓學生發現它既不關于原點對稱,也不關于y軸對稱,因此也可以避免學生走進誤區,更清楚的認識到并不是所有冪函數都是對稱的。

3.3 層層設置問題,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現規律

問題解決教學法范文第5篇

奧蘇伯爾的認知心理理論認為:“一切新的學習都是在原有學習的根基上產生的,新知總是通過與原有認知結構中的相關知識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后獲得意義的。”以原有的基礎知識為前提,設計不同的問題,激活舊知識的多方面的應用,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全面地分析問題,多方面地思考問題,多角度地研究問題,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和深刻性,這就是變式教學法。

1 變式教學法的定義

筆者認為數學中的變式教學法是對數學知識(概念、定義、定理、公式、法則等)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不同情境來揭示知識發生、發展過程,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由簡到繁,由易到難,但保持知識的本質特征保持不變的一種教學方法。變式教學法包括例題(習題)變式、概念變式、定理(公理)變式等。

現代教育理論的“教為主導,學為主體”是變式教學的教育學依據。變式教學法尊崇層次性、誘導性和參與性的原則。

2 變式教學法在解決復數問題中的應用

眾所周知,復數的加減運算實際上就是合并同類項,乘法運算實際上是多項式與多項式的乘法,除法運算相當于分母有理化,一元二次方程在復數范圍內的解與一元二次方程在實數范圍內的解有很大的相似性。利用這些現有的知識的相似性,進行原型變式,從而使學生更容易掌握這些知識,故變式教學法在復數中的應用顯得格外重要。

例1:設是三個模為1的復數,且

,求。

變式1若,求證:成等

差數列。

從變式的已知條件聯想到: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別式,進而構造關于的一元二次方程

,有兩個相等實根,且根為。易得方程的根為=1,從而原結論得證。

例1分析:直接解此方程,比較繁瑣。根據以上變式的啟發,我們很容易得到:如果知道的值,自然聯想到韋達定理。

我們知道實數的形是數軸,復數的形是復平面,許多有關復數的問題可以變式為復數的形來解決。

例2:若虛數的模為,求的最大值。

變式1:若,求的最大值。

表示以(2,0)為圓心,為半徑的圓,表示圓上的點到(2,-3)的距離的平方,由數形結合易得答案。

變式2:若,求的最大值。

表示以(2,0)為圓心,為半徑的圓,表示圓上的點與點(-3,2)連線的斜率,由數形結合很容易得到答案。

例2分析:?題根據復數模的幾何意義,可知復數表示以(2,0)為圓心,為半徑的圓,同時又根據,聯想到是復數對應點A與原點(0,0)連線的斜率。由平面幾何知識,當OA與圓相切于第一象限時,直線OA的斜率最大(如圖1)。

基礎知識的掌握熟練之后,我們還要重視基本技巧和一題多解的掌握,如在復數的問題的解決中,善于引導學生將復數問題變式為實數問題解決,即“化虛為實”,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融會變通的能力。

例3:復數的模為3,求的最大值。

3 變式教學法運用時注意事項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利用變式教學法,將復數的代數、幾何、向量及三角表示與實數、三角、平面幾何和解析幾何的相關知識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加深了對復數基礎知識、基本運算方法。教師有目的、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從“變”的現象中發現“不變”的本質,從“不變”的本質中探究“變”的規律,學生的學習不在停留于表面,而是自覺地透過現象看本質,對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形成新的知識鏈。學生通過多次的漸進式的拓展訓練,在不斷探索解題捷徑的過程中,使思維廣闊性得到不斷發展,讓學生在無窮的變化中領略數學的魅力,在美妙的演變中體會數學的樂趣,并逐步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密市| 乌什县| 崇信县| 深圳市| 琼海市| 沂源县| 柳江县| 汽车| 水富县| 孟津县| 温宿县| 彰化县| 永济市| 樟树市| 年辖:市辖区| 时尚| 大埔区| 科技| 交口县| 哈尔滨市| 绍兴县| 乐清市| 巴彦县| 突泉县| 梨树县| 昭觉县| 崇州市| 综艺| 壤塘县| 独山县| 永川市| 陆河县| 南召县| 凤台县| 苏尼特左旗| 韩城市| 永川市| 静乐县| 唐山市| 洛隆县| 建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