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常見病的健康管理

常見病的健康管理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常見病的健康管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常見病的健康管理

常見病的健康管理范文第1篇

一、指導思想

構建和完善我校防治常見病、多發病工作的長效管理和應急管理機制,全面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的防治原則,使防治工作科學、規范、有序、高效地運轉,切實保障我校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工作原則

充分發揮防控領導小組的作用,校長親自指揮,從講科學、講政治、講穩定的高度,認識常見病防控的重要性,加強對各項預防措施的落實,并認真檢查監督,扎實有效的開展工作。

三、工作要求

全體教師和學生要高度重視,充分認識常見病問題的嚴重性和緊迫性,服從學校的工作安排和統一指揮,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將工作做到實處。班主任要在教學工作中注重宣傳教育本班學生講究衛生,保持校園和公共區域的環境,及時清理教室,服從大局,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履行請假手續,輔導教育工作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出現抵觸情緒。

四、工作細則

(一)成立學校防控常見病、傳染病、多發病領導小組。

(二)利用多種形式加強防控常見病的宣傳工作。

充分利用科普宣傳材料,板報,櫥窗等宣傳常見病的預防知識,使全體師生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常見病防治工作,正確認識傳染病對人類的危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預防各類常見病的傳播。既高度重視,又不能盲目恐慌,樹立必勝信心。

(三)認真落實預防常見病的各項措施:

1、教室、辦公室要經常通風換氣。

2、圖書室、閱覽室等公共場所要做到通風換氣和5‰的84液擦拭桌面和地面。

3、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是預防本病的關鍵,做到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勤洗手,打噴嚏或咳嗽時掩住口鼻。

(四)加強校園管理:

1、門衛要做好門檢工作,對外來人員進行檢測。

2、常見病、多發病高發期,根據需要,每天對學生進行體溫檢測,此項工作由班主任老師完成并進行登記,衛生室派專人檢查。

3、做好學生晨檢工作,密切關注學生健康狀況。凡發熱在38、5℃以上或有流感癥狀者,應立即隔離患者,并及時通知家長,接回去醫院治療,痊愈后持醫生診斷證明(無傳染性)方可復課。

4、按要求做好對發病學生的情況調查工作,并登記造冊。

5、加強值班,實行24小時值班制,保障通訊暢通。發現有傳染性疾病及時向學校及上級主管部門和當地疾病防控機構報告。

(五)增強師生健康體質,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1、加強體育鍛煉,多做戶外活動(課間操、體育課、課外活動及課間休息)。

2、根據氣溫變化,提醒學生及時增減衣服,注意防寒保暖。

3、合理配餐,加強營養及維生素的攝入。

常見病的健康管理范文第2篇

【關鍵詞】中職學校;學生;常見??;治療

1中職學校學生的幾種常見病及其防治方法

1.1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流感病毒是引起流感的病原體,屬正粘病毒科,系RNA病毒,直徑80-120nm,呈球形或絲狀。流感病毒有三種,即甲(A)、乙(B)、丙(C)三種,主要的特點表現在容易發生變異,其中甲(A)型流感病毒最明顯,也是人類流感最主要的病原,其次是乙(B)型流感病毒,最穩定的要屬丙(C)型,多為散發病例。如果學生感染了流感可使用桑菊感冒片、小柴胡顆粒、三九感冒清熱顆粒等藥物來治療或者把流感消滅在襁褓之中。

1.2痤瘡痤瘡也就是青春期的孩子臉上所長的痘痘,一般最后都難免留下青春的印跡,所以對于中職學校學生來講,長痤瘡粉刺是最頭痛的一件事。其實這種病主要是由肺胃積熱,復感外風,日久熱毒雍滯,搏結于面所致。一般建議大家不要過多地使用化妝品或洗面奶之內的東西,還有就是嚴禁用手擠,這樣會有很多細菌,反而會更嚴重??梢允褂梅里L通圣丸,做到清熱解毒、自然排除毒素,另外還可用桂枝茯苓丸等,并且在痤瘡好了之后最好少用洗面奶,多用溫水洗臉,注意少吃辛辣的食物。

1.3疥瘡疥瘡是由于疥蟲(或稱疥螨)感染皮膚引起的皮膚病。疥蟲寄生于皮膚中,導致感染者皮膚劇烈刺癢。這種病一般發生于冬季,傳播途徑是直接接觸和間接接觸,并且這種病的傳染性非常強,學生中可能一個人得了,其他人都可能被傳染。表現出來的主要癥狀有瘙癢、紅色小丘疹、丘皰疹、小水皰和結痂等等。所以我們要非常注意個人衛生,經常洗曬被褥和被套。還可以使用外用藥物治療,如10%硫磺軟膏、3%水楊酸、10%克羅米通乳膏、撲滅司林霜、10%-25%苯甲酸芐酯洗劑或乳劑等。

中職學校學生的常見病還有痛經、胃痛、胃炎及十二指腸潰瘍、梅尼埃綜合癥、口瘡、肥胖癥等等,這些都需要同學們自己注意衛生和日常飲食,做到愛衛生,講衛生,為自己的身體著想。

2關于中職學校學生幾種常見病的防治體會

2.1學校和社會需共同做好的工作

2.1.1學校要定期組織班會和學校會議,防范宣傳常見病癥狀、危害及其治療方法,提高中職學校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一般中職學校每個月需要組織一次班會,特別是在常見病高發期,更加要加以重視,班會的主題是宣傳學校的衛生工作,讓同學們都引起重視,并且在學習過程中要認真學習,了解常見病的癥狀、危害及其治療方法,可以及時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也可以觀察同學的身體狀況,防止常見病的出現。另外中職學校的教育行政干部學和保健人員要結合本校學生體質的實際情況,講解學校的衛生工作目的和任務,使學生、教師和校醫從思想上認識和貫徹以“預防為主”的方針。

2.1.2學校和社會要加強醫療衛生知識的宣傳,提高中職學生和教師的醫療衛生知識水平和愛護衛生的意識。我們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告訴我們“病從口入”,現在長大了也要著重宣傳這一理念,中職學??梢远〞r出版學校醫療衛生知識宣傳欄,定期開展醫療衛生知識講座,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傳授基本的醫療衛生常識,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學生的自我用品最好是分開用,自己分開洗,這樣就有利于降低傳染率,也就是從源頭把好“病從口入”這個關。

2.1.3學校要建立健全醫療衛生制度,并且實施監督策略。中職學校可以建立健全本校的醫療衛生制度,在日常的教學中進行監督,設置衛生監督部門,定期檢查學生的個人衛生、班級的室內衛生、寢室衛生以及公共區域衛生情況,采取一定的懲罰和獎勵措施,監督學生養成愛衛生、講衛生的好習慣,這也是城市建設的需要。

2.2學校與政府部門需共同做好的工作

2.2.1學校和政府共同出資改善中職學校的辦學條件,增加學校的衛生設施設備,實現美化、綠化和凈化學校環境的目的。學校是人口相對集中的地方,也是細菌滋生的地方,所以需要學校和政府共同努力,拿出一筆建設資金,添置學校必須的衛生設施設備,如植樹、增加垃圾桶、增加垃圾處理的潔凈程度等等設施設備,達到減少學校細菌繁殖的目的,從而從根本上抑制常見病的頻發。

2.2.2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衛生防疫部門以及學校后勤管理部門要共同做好小攤小販的食品售賣管理工作,堅決取締不衛生的食品流入校園,危害學生的身體健康,為學生的健康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2.3家長和學生需共同做好的工作

2.3.1家長要了解中職學生常見病的癥狀、危害和治療方法,還要及時與學校以及其他家長進行交流,了解學生在家里、在學校的衛生狀況,為以后的衛生常識教學提供資料,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2.3.2學生需要對自己的身體健康引起重視,要注意個人衛生以及公共環境的衛生,不隨手亂扔垃圾,亂用別人的私人用品,這也是為自己以及他人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孟昭影.疥瘡治療應注意什么[J].健康向導,2011,17(1):23.

常見病的健康管理范文第3篇

一、嚴抓秋季傳染病防控工作

加強傳染病的管理,建立健全防護體系,嚴格控制傳染病在校內爆發流行,明確職責,落實到人。本學期學校繼續按以往的要求,做好因病缺課登記、晨檢、因病缺課追查登記和傳染病報告等相關工作。仍實行網上報表,在每月的最后一天將當月統計結果填入因病缺課統計報表后,打印存檔一份,并通過QQ群上傳報表。

傳染病報告發現一例報告一例,上報方式實行網上報告,并做好傳染病登記。雖然預防傳染病工作認真的去做了,但本學期我校腮腺炎發病一共有9人,其中有8人是一個班級的,我們做到了發現一例立即隔離,但總結連續發病的原因就是潛伏期很難看出來,以后應加強這方面工作。我們將本班學生接種卡收上來查驗,發現只有一兩個腮腺炎疫苗接種時間沒超過五年,其余都應該繼續補種腮腺炎疫苗,要求學生立即去補種。教育其他學生每天早晚用淡鹽水漱口,服用板藍根沖劑。

在預防秋季傳染病工作上學校利用廣播、宣傳報等形式使學生認識得到提高;學校每天都進行通風,堅持晨檢,每周消毒一次,發現有傳染病的班級,當天就進行了徹底消殺。通過以上努力,我校本學期傳染病情況得到了控制。階段性流感,在班任和保健教師的嚴格把關下得到控制。

二、繼續加強學生健康教育

1、利用廣播和相關節日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好各班衛生員的宣傳和監督作用。

2、繼續向學生進行保護視力,預防各種常見病的宣傳教育,使學生懂得保護視力和預防各種常見病的重要性。還利用午休時間為患近視學生做近視矯治工作,只有兩臺矯治儀器,所以輪班矯治,效果比較好。

3、結合“月20日”全國愛牙日活動利用廣播向全校學生進行了“預防齲齒“的宣傳教育。

4、結合區保健所要求本學期我們在全校開展了眼保健操和讀寫姿勢競賽活動,由主管校長孫志鳳、唐校長和保健教師三人組成評委到各班考核,通過此活動增強了學生眼保健操的準確性和愛眼護眼意識得到了提高。

5、在一年級進行了良好習慣教育,包括讀寫姿勢、眼操,使學生從小就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還在一年級進行了流水洗手活動,本次活動首先由保健教師在兩個一年級進行正確洗手方法的指導,然后進行比賽。通過本次活動,使學生懂得了正確洗手方法,從而有效把住了“病從口入”這一關。

三、認真做好“麻疹”的摸底和接種的監督統計工作

本學期在上級領導的指導下,我保健教師和班任教師積極配合,將麻疹摸底工作在3天內就順利進行完,保健教師認真負責,積極督促學生去接種麻疹疫苗,使我校接種率達到了上級要求。

四、積極進行常見病的防治工作

在常見病的防治工作中,我校始終堅持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原則,本學期將預防近視的發生當作了重點來抓。教育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認真做好眼保健操,并做好眼保健操的監督檢查工作,使學生做操質量明顯提高,學生視力不良患病率穩中有降。

教育學生從小養成早晚刷牙,飯后漱口,睡前不吃零食的良好習慣定期檢查口腔,早發現齲齒早治療,是控制齲齒發生和發展的有效途徑。

常見病的健康管理范文第4篇

【關鍵詞】病因分析;常見??;防治措施

1.牛的幾種常見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1.1傳染病:牛的傳染病很多,主要介紹以下兩種

(1)牛炭疸:俗稱“飛疔”,是由炭疸桿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熱性、敗血性傳染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夏季多發。草食家畜最易感。

癥狀:發病急劇,昏迷、倒臥、呼吸困難,反芻停止,高燒,可視粘膜呈蘭紫色,全身痙攣,臨死時七竅出血。如有此病發生,應嚴格封鎖發病區域,對疫區嚴格實施封鎖,隔離,消毒的綜合性措施,尸體不能解剖,因為這是人畜共患的傳染病,必須進行深埋或燒毀,千萬不能吃。

預防:每年注射一次無毒炭疸芽胞苗或第二號炭疸芽胞苗,可獲得一年以上堅強而持久的免疫力。

(2)牛出?。核追Q“清水喉”,是一種急性、熱性傳染病。其癥狀為高熱、肺炎、急性胃腸炎及內臟出血等。各種年齡的牛均可發生。發病后一般很難治療,所以預防很重要。在加強飼養管理下,每年堅持春、秋兩季預防注射牛出敗氫氧化鋁甲醛菌苗。

1.2中毒病

(1)中毒病。發病時有便秘、腹瀉、水腫等癥狀。黃牛、水牛均可發生,在生產實踐中對牛的危害最大,重者均要死亡。但是只要不在青杠葉林地放牧或割青杠葉喂牛墊圈,一般不會發生此病。

(2)氨中毒:引起氨中毒的原因主要是牛過多飲用含氨物質。如氨化秸稈過多地添加了尿素,碳酸氫銨等非旦白氨源,牛采食未經放氨的氨化料后,吸收過多的氨而引起的中毒病。

癥狀:口吐白沫、呼吸困難,吼叫,松馳,瞳孔散大等。

防治措施:注意不讓牛偷飲尿液。制作氨化秸稈要按操作規程,把好用尿素關。喂料時,一定要進行放氨處理后方可;作好品質鑒定,不喂霉變、氨化不好的秸稈。如發生此病,必須立即灌服食醋或酸菜水1.5―2斤進行解毒。

1.3常見病

牛的常見病較多,發病時只要及時進行醫治,均可治愈。瘤胃膨氣:又名氣脹、肚脹。是牛吃了過多易于發酵、膨脹的飼料、使瘤胃內溶物急劇發酵產氣,導致產氣增多,排氣障礙的充氣性疾病。病牛主要采食了大量的易于發酵的飼料或食入霉爛變質的青貯料和過食新鮮豆科牧草。

癥狀:腹圍增大,腹痛不安,食欲、反芻、暖氣很快停止,呼吸困難、粘膜發紺,食欲廢絕。

發現此病應立即治療,排除氣體,減壓、制酵,除去瘤胃內的有害內溶物和恢復前胃機能。急性膨氣,要進行穿刺放氣,平時應加強管理,不能喂太多的豆科牧草或青草和易于發酵的青飼料;切勿給予發霉、腐爛的飼草、毒草等等。

牛的常見病較多,但只要發病,就及時治療,均可治愈。牛的傳染病因其傳染快,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不易治愈而危害最大,尤其是人畜共患傳染病威脅人民的生命安全、農村養牛業一定要切實抓好春秋兩季預防注射,堅持“預防為主,防重于治”的方針是至關重要的。

2.牛病綜合防治措施

2.1科學飼養管理

加強飼養管理、實行科學養牛,是預防奶牛、肉牛疾病的有效方法。因為許多疾病的發生,飼養管理不良是主要因素或誘因。所以,搞好飼養管理是減少疾病發生的一個重要途徑。

2.1.1分群飼養, 科學配方

按牛的品種、年齡、體況以及產奶量高低進行分群飼養,并制定科學飼料配方,注意飼料的營養平衡,不搞“一料制”,以保證牛的正常發育和生產的營養需要,防止營養代謝障礙和中毒疾病的發生。

2.1.2改善環境, 注意衛生

牛舍要采光充足,通風良好。冬天防寒, 夏天防暑,排水通暢,牛床清潔,糞便及時清理,運動場干燥無積水。要經常刷拭或沖洗牛體,保持牛體、牛床、用具等的清潔衛生,使牛群始終生活在干凈衛生的環境條件下,防止呼吸道、消化道、皮膚及蹄部疾病的發生,并生產出優質的牛奶。

2.1.3充足給水, 適當運動牛每天需要大量的飲水,特別是

產奶牛,每天每頭牛飲水及用水量200千克左右,故必須滿足其潔凈的飲用水,有條件的牛場應設置自動飲水裝置。如由人工喂水,飼養人員必須每天按時供給充足的清潔飲水,特別在炎熱的夏季,供給充足的清潔飲水是非常重要的。同時,應適當給予運動,運動可增進食欲,增強體質,沐浴陽光,有利犢牛的生長發育和母牛的繁殖配種,可減少犢牛的佝僂病、成年牛的繁殖障礙等疾病的發生。

2.1.4定期驅蟲

驅蟲對增強牛群體質,預防和減少寄生蟲病和某些傳染病的發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般在每年春秋兩季各進行一次全牛群的驅蟲,通常結合轉群、轉飼或轉場實施。犢牛在1月齡和6月齡各驅蟲 1 次。驅蟲前最好做一次糞便蟲卵檢查, 查清牛群寄生蟲的種類和危害程度,或根據當地寄生蟲發生情況有的放矢地選擇驅蟲藥物。驅蟲后的糞便應集中無害化處理、防止散布病原。

2.2 嚴格消毒制度

消毒是消滅病原、切斷傳播途徑、控制疫病傳播的重要手段。是防治和消滅疫病的有效措施。設立消毒池和消毒間。場門、生產區和牛舍入口處都應設立消毒池,內置1%~10%漂白粉液,或 3%~5%來蘇兒、3%~5%燒堿液,并經常更換,保持應有的濃度。有條件的牛場,還應設立消毒間(室),進行紫外線消毒。牛舍、牛床、運動場應定期消毒(每月l~2次),消毒藥一般用10%~20%石灰乳、1%~10%漂白粉、0.5%~1%菌毒敵,或百毒殺、84 消毒液均可。如遇烈性傳染病, 最好用2%~5%熱燒堿溶液消毒。牛糞要堆積發酵,也可噴灑滲入消毒液。用2%~3%敵百蟲溶液殺滅蚊、蠅等吸血昆蟲。用具的消毒。用具應堅持每天用完之后消毒一次,一般用1%~10%的漂白粉、84消毒液等。工作人員進入牛舍時,應穿戴工作服、鞋、帽,飼養員不得串舍;謝絕無關人員進入牛舍,必須進入者需要穿工作服、鞋。一切人員和車輛進出時,必須從消毒池通過或踩踏消毒。有條件的可用紫外線消毒5~10分鐘,方可入內。禁止貓、狗、雞等動物竄入牛舍,不準將生肉等帶入生產區和牛舍或煮食肉類食物,不能在生產區內宰殺病?;蚱渌麆游?,并定期滅鼠。

2.3 按時免疫接種

為了提高牛機體的免疫功能,抵抗相應傳染病的侵害,需定期對健康牛群進行疫苗或菌苗的預防注射。目前,我國應用于奶牛、肉牛的疫(菌)苗很多,為使預防接種取得預期的效果,應在掌握本地區傳染病種類和流行特點的基礎上,結合牛群生產、飼養管理和流動情況,制定出比較合理而又切實可行的防疫計劃,特別是對某些重要的傳染病如炭疽、口蹄疫、牛流行熱、牛出敗等應適時地進行預防接種。

2.4疫情控制

發生疫情時,應立即采取有效措施, 制止傳染病的蔓延和擴散,使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

(1)隔離病牛。這是為了防止病牛向健康牛傳播所采取的一項措施。在隔離前,應組織人員逐頭認真檢查,根據結果把牛分為病牛、可疑病牛和假定健康牛三群,然后分別進行隔離。

(2)嚴格消毒。對污染場地、牛舍、工具、用具及飼養員、獸醫人員的衣物都應徹底消毒。牛糞應堆積發酵15~30天,并噴灑消毒液,無害化處理后方可運出做肥料。

(3)病牛尸體焚燒深埋。如果是烈性傳染病,其病牛和可疑病牛均應捕殺,并做焚燒、深埋處理。

常見病的健康管理范文第5篇

2010年11月6日,首屆全國社區衛生服務綜合改革實踐論壇暨鄭州市“片醫負責制”服務模式交流大會在鄭州市舉行,鄭外“片醫負責制”開始向全國推廣。之后,各類媒體紛紛對鄭州開創成功的“片醫”模式進行采訪和報道,許多城市甚至英國、德國、沙特等國家都紛紛派出考察團到鄭州考察學習。

鄭州“片醫”模式

1999年,時任鄭州市人民醫院院長的顧建欽決定,在鄭州市率先由大型綜合性醫院領頭,建立社區衛生服務站,以期拉近醫務人員與社區居民的關系,做好醫療衛生服務。12年前的這一嘗試,成為鄭州市“片醫負責制”的起點。

“片醫負責制”就是把傳統的醫療衛生機構職能“搬”到社區門口。這一服務模式要求每一位責任醫生和護士必須走進自己分管的社區,走進居民家庭,以預防保健任務為主,從傳染病管理、婦女兒童和老年保健、慢性病管理及重點殘疾人康復等方面,向社區家庭的每一位成員提供全程醫療衛生服務。

顧建欽曾在英國諾桑比亞大學學習并獲得公共衛生和社會保健管理碩士,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接受管理培訓。他介紹說,鄭州“片醫”模式,不同于英國的全科醫生模式,也不同于美國的家庭醫生模式,而是融英美發達國家的實踐于一體,且具有中國特色,著力構建“小病在社區,大病進醫院,康復回社區”的新型就醫模式。

鄭州“片醫”模式,每個社區按1000戶~1500戶居民劃分成若干服務區,每個服務區配備1名醫生和1名護士,每3000戶~4500戶居民配備1名防保人員,組成一個“片醫”小組。“片醫”小組負責對轄區內的慢性病患者、殘疾人、精神病人、婦女兒童等特殊群體進行管理,簽訂醫療保健協議,實施一對一服務。居民有個頭疼腦熱,可以就近診治;行動不便者打個電話,“片醫”將提供快捷的上門服務;需要轉院時,“片醫”會幫助預約專家,開辟綠色通道。

十幾年來,鄭州“片醫”模式通過對基層公立醫院、企事業職工醫院、鄉鎮衛生院、村衛生所進行改造、轉型和向社會公開招標等多種途徑,基本完成了鄭州市城區和農村的衛生服務網絡的構建,打造出了中心城區15分鐘社區衛生服務圈。

健康管理進社區

鄭州“片醫”模式,提出了貼近居民的“十進社區”服務:即健康教育進社區、婦幼保健進社區、基本醫療進社區、慢病指導進社區、康復輔導進社區、免疫規劃進社區、中醫中藥進社區、精神衛生進社區、關愛老人進社區、體質監測進社區。

通過這些服務,慢性病患者學會了合理用藥、科學保健,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率,減少了醫藥費支出;殘疾人、精神病人得到了系統的康復訓練;社區居民在各個生命周期里掌握了科學的生活方式和保健知識,享受到了較完善的基本醫療保健服務。

這一模式注重對健康危險因素的干預,實現了從“以疾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的轉變。該模式有望改變長期以來大醫院專家教授95%的精力看常見病、多發病的現狀,保證高級醫療人才在臨床上主要看大病、重病。

顧建欽說:“務實發展是一切工作和事業的根本。醫療衛生機構的工作,更要務實為民。要讓人民群眾看病不再難,感受到政府的關懷,關鍵在做。”

這是一份責任

作為一名衛生行政管理人員,顧建欽對醫療衛生服務改革有著高度的責任、濃厚的興趣且充滿激情。當醫療衛生改革面臨體制性、機制性、結構性等深層次的矛盾時,醫院成為這種矛盾激化的前沿陣地。醫院該給患者什么?真正的醫療衛生服務是什么?現代醫院如何去規范經營、有序管理和科學發展?區域和國家如何成功開創一種醫療衛生服務的全新模式,實實在在地服務于廣大民眾?成為顧建欽深深關注并思考的問題。

鄭州“片醫”模式的探索、實踐和成功的事實,較圓滿地回答了醫療衛生服務該給患者什么這樣一個問題。

全國政協委員、著名心血管專家、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教授葛均波調研這一模式時說:“我在德國行醫時—上午看7個病人,但在上海一天要接待100多位病人。因此,我國迫切需要推廣鄭州‘片醫’這樣的模式,建立一套科學的轉診分流體系,引導患者一般常見病、多發病就診重心下移,讓社區醫師承擔一般常見病的診治任務,改變長期以來大醫院專家教授95%的精力看常見病、多發病的現狀,保證高級醫療人才在臨床上主要看大病和重癥病人?!?/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川| 阿克陶县| 远安县| 图木舒克市| 白河县| 涡阳县| 海淀区| 四子王旗| 石台县| 即墨市| 炎陵县| 绵阳市| 兴业县| 三亚市| 昂仁县| 乌恰县| 杂多县| 曲松县| 都江堰市| 仁寿县| 鹤山市| 金溪县| 肇东市| 大港区| 抚宁县| 潼关县| 阳朔县| 尤溪县| 陈巴尔虎旗| 北海市| 庆安县| 广安市| 乌拉特中旗| 韩城市| 诏安县| 东乡族自治县| 府谷县| 武陟县| 平陆县| 筠连县| 定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