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學生飲食安全常識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學校不僅僅要學生取得學習成績和思想素質的逐漸提高,還要讓學生的健康的成長,這就是學生的衛生安全了,衛生安全也要時刻的注意,衛生安全了,學生才能夠健康的成長。學校衛生安全當然也包括食品安全。
加大學生們的健康意識,防止傳染病的發生,首先要做到人人講衛生。以下是學校2011年衛生工作計劃:
一、 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執行《學校衛生工作條例》要求,加強學校衛生各項工作開展,進一步提高全體師生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知識水平。
二、 工作目標:
建立行之有效的衛生制度,進一步改善校園環境衛生;搞好衛生室建設;以預防為主檢測學生健康狀況,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加強衛生習慣方面的培養;不斷改進學校環境和教學衛生條件;加強傳染病和學生常見病的預防和治療工作;作好學生防近措施,努力控制近視的新發病率;齊全學校衛生基本檔案,迎接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的備查。
三、 工作要點:
1、建立齊全學生健康卡,組織學生進行健康檢查,了解學生健康狀況,積極作好近世、沙眼、蛀牙等疾病的矯治工作。
2、積極開展愛國衛生活動,搞好校園內外公共衛生和除"四害"工作。教室、辦公室要求做到清潔有序,各包干區做到每天早晚清掃和中午突擊掃;保持廁所清潔;綠化美化校園。
3、組織學生學習衛生知識,認真上好體育與保健、生活與勞動、常識學科中的健康經驗課程。及時更換衛生宣傳窗、黑板報資料,采取多種形式想學生宣傳疾病防治的衛生知識,不斷提高學生自我保健意識。
4、認真執行飲食衛生有關規定,加強學生飲食衛生,做好在校學生的午餐管理,確保學生飲食安全工作。
5、開展晨檢活動,堅持傳染病的報告與隔離;堅持對學生的個人衛生抽查;教育學生養成"五要""六不"的行為習慣。五要是:要定時作息;要睡前刷牙;要勤換衣褲勤洗澡;要勤剪指甲;要勤理發。六不是:不喝生水;不吃不潔食物;不吸煙;不用公共毛巾;不亂扔瓜皮紙屑;不隨地吐痰。
6、培養學生良好的坐姿和閱讀書寫習慣,教育學生保護視力,認真做兩操,遵守用眼衛生要求。
四、工作安排:
1、劃分公共場地,落實包干責任。
2、開學大掃除,協助班主任做好包干場地清衛工作。
3、組織學生體檢。
4、落實具體工作,要求做好班級的包干場地清衛工作。
5、"愛牙日"宣傳及口腔病的預防。
6、食品安全教育。
7、檢查個人衛生。
相信只要學校的衛生狀況搞好了,那么學生的健康成長就不成問題了。學生在很好的衛生壞境中成長,自然心情順暢,學習成績和思想成績也都會得到很高的提升的。
【關鍵詞】大學生 飲食行為 營養狀況 營養知識 營養態度 健康狀況
在21世紀的今天,“90后”已成為我國高校大學生的主要群體,作為將來國家之棟梁,這些“90后”肩負著非常重要的使命,與此同時,無論是家長、社會還是學校都時時刻刻關注著“90后”的身體健康。大學生作為優秀的青年群體,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其身體素質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我國未來的發展。因此,為適應未來社會的激烈競爭,大學生們必須具有豐富的營養知識、健康的身體、良好的飲食行為尤為重要。
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選取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一、二、三年級(2011~2013級)大專學生600人,均自愿參加測試。學生年齡19歲~23歲,平均20.1歲,其中男生310人,女生290人。
2.研究方法
(1)問卷調查法
本次項目調查共發放問卷600份,回收有效問卷600份。回收率100%,剔除不合格問卷9份,其中有效問卷591份,問卷有效回收率98.5%。調查包括:學生個人因素、學生飲食行為、學生的健康狀況、學生營養知識狀況等。
(2)文獻資料法
對中國期刊文獻庫查閱與本體相關的文獻資料進行整理分析。
(3)訪談法
根據研究需要,運用關鍵事件技術(critical incident technique),對部分大學生和教師進行訪談調查。
(4)統計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統計處理,差異采用卡方檢驗,對有關數據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
結果與分析
1.學生營養知識知曉情況與營養態度
(1)學生營養知識知曉情況
在問卷中有關營養知識知曉情況的問題,都是與大學生生活密切聯系、基本常識相關的問題。在“健康的飲食習慣對大學生是否重要”這個問題上正確率為98.9%,而在具體的營養知識上回答正確率卻較低,如“如何保持營養均衡”正確率只有32.6%,“吃什么能有益運動疲勞恢復”正確率只有36.7%。見表1。
表1營養知識回答正確率
學生們只是從理論上認識到健康飲食和行為的重要性,但對從實踐上“如何才能保持健康的飲食行為”卻理解得不透不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究其原因,大學生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在現實生活中,“90后”大學生基本上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除對自己所學習的書本知識外,基本上不去關心和了解其他知識,在家長和學習壓力下,也無精力去了解更多知識。
(2)不同學生群體對自身營養知識狀況的評價
通過數據分析,不同學生群體對自身營養知識狀況“不同年級”學生滿意度方面,三年級學生高于二年級學生,二年級學生高于一年級學生,呈逐年增加趨勢。其中一年級到二年級階段學生滿意度增加幅度較大,一年級和三年級相比較有顯著性差異(χ2= 7.06, P0.05) ;說明了大學生在校期間,自身營養知識在不斷完善和豐富;在“生源” 滿意度方面,城市生源高于農村生源,并有顯著性差異(χ2= 8.06, P0.05)。城市學生對自身飲食健康和行為關心更高,這與社會現實“城鄉”差別密切相關。“性別”滿意度方面,男生高于女生,在不滿意度方面,男生低于女生。見表 2。
表2不同學生群體對自身營養知識狀況的評價
2.大學生的身體發育和營養狀況的比較分析
人體的身高、體重、BMI=體質量(kg)/[身高(m)的平方]是我們評價和衡量青少年身體生長發育和營養健康水平最常用的指標。此指標的評價標準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對亞太地區推薦的判斷標準分為三組:BMI23.0kg/m2為超體質量組。如表3,學生的男女身高、體重、BMI指數均低于我們國家的平均值。體重、身高、BMI男女分別比此平均值低4.66%、2.20%;0.09%、0.79%;10.88%、8.95%,產生這樣的結果,筆者認為,一方面高職學院學生大多數來自西北鄉村,其生活及飲食消費略低于其他地區和城市;另一方面,從食物消費支出看,西安的大學生平均月消費支出為315元,在10個省會城市的大學生月平均消費支出中排名最后。
表3學生身高、體重、BMI指數平均和方差
大學生BMI指數情況統計,體質量出現異常的男女大學生中表現為低體質量組的女生比例(36.86%)大于男生的比例(18.61%),而超體質量組男生的比例(25.14%)大于女生的比例(14.02%)(見表4)。女生們的營養不良率明顯高于男生,而男生們超重和肥胖人數則明顯高于女生。此現象與現代社會關于體態美的標準有關,因為現代社會人們大多數人認為女性以瘦為美,因此、女生希望體態苗條、脂肪要少,她們常有減肥的迫切要求,并有意減少和控制飲食;而現代社會大多數人認為男性以強壯為美,由此男生希望有發達的肌肉,健壯的體格,充滿陽剛之氣,所以飲食量普遍較大。同時,男生女生在飲食習慣和行為上也存在差異,大多數女生生活較為有規律,按時適量進餐。而大多數男生不太注意生活細節,經常無規律作息,暴飲暴食。
表4大學生BMI指數情況調查表
3.飲食行為與習慣
問卷調查了大學生的主食及食量、是否注意營養的搭配、食用動物性食物品情況、吃雞蛋的情況、食用水果情況、食用豆制品情況、食用深色蔬菜情況、飲水的情況、早餐的習慣、熬夜的習慣情況、參加體育鍛煉等方面情況,其統計的結果如表(5)。依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1),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們主食以米飯、面條、饅頭為主,基本不吃肉類食物的人56.61%,蛋白質攝入量不足;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雜糧、粗糧(包括薯類)等的攝入量很少;每天能按時吃早餐的人數比例為76.30%;而有熬夜不良習慣的占調查對象的67.32%,挑食和吃零食變成了當今大學生比較普遍的飲食行為,不少大學生甚至成為“零食一族”。大學生飲水不足占到(57.10%),飲水基本滿足占到(38.15%),有4.75%學生飲水超量。有近乎半數的大學生大都不能做到天天吃水果(50.58%),長期不吃深色蔬菜的大學生也占到了(24.75%);有體育運動鍛煉習慣的占(34.30%)。總體看大學生主食以《中國居民膳食指南》要求接近,營養結構、營養搭配不夠科學合理,存在“零食”、“熬夜”、“不愛鍛煉”等不良飲食行為和習慣。
表5大學生飲食行為和習慣的調查結果
結論與建議
1.大學生思想上是高度重視健康飲食和行為,但對從實踐上“如何才能保持健康的飲食行為”理解不透不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2.不同學生群體對自身營養知識狀況評價,在“年級”滿意度方面,隨年級由低到高呈現滿意度上升的趨勢;在“生源” 滿意度方面,城市生源高于農村生源,并有顯著性差異。“性別”滿意度方面,男生高于女生,在不滿意度方面,男生低于女生。
3.大學生男女身高、體重、BMI指數均低于國家平均值。體質量出現異常的男女大學生中表現為低體質量組的女生比例大于男生的比例,而超體質量組男生的比例大于女生的比例。
4.男女生在飲食行為方面,總體是好的,從各項指標來看,女生要優于男生其主要成因是男女性格的差異、喜好不同、生活消費的重點不同。
5.總體看大學生主食以米飯、面條、饅頭為主,肉類食物、禽蛋類食物,豆制品類、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粗糧(包括薯類)等營養物質攝入不足,大多數學生飲水量較少,有體育運動鍛煉習慣的比例低。
6.要加強大學生對營養知識、飲食行為、自身健康狀況的重視,學校應多開展各種形式的營養知識系列講座及有關營養與健康的專題報告,利用校園網、廣播站、開設課程等途徑,加強宣傳和學習,在培養大學生的健康意識同時,學校伙食科也很有必要依據大學生的生長發育特點,合理飲食供應,實施營養餐,滿足大學生的飲食營養與健康發育需要,使他們健康早日成長為建設祖國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陳賢鴻,闕霄.“90后”大學生的特點及教育對策研究[J].浙江工業大學學報,2010,9(9):72-74.
[2]謝佩娜.大學生飲食健康狀況的調查與分析[J].四川體育科學,2002,(3):45-47.
[3]趙,衣,李可基. 中央電視臺有關飲食營養和食品安全新聞調查分析[J].中國飲食與營養,2010,(8):4-7.
[4]Sobal J,RevickiD,Deforge BR.Patterns of interrelationships among health promotion behaviors.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1992,8(6):351-359.
[5]L.Biediger,D.Reed.the Nutritional Environment of United States college campus:A Qualitative Investigation.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2007,A-101:125.
[6]鄧樹勛.大學生飲食行為與營養教育[J].體育學刊,2006,13(5).44-47.
[7]鄒凌燕.大學生膳食營養及人體成分的研究[D].山東:山東大學,2005.
[8]王喜生,殷太安,劉繼鵬.人體營養狀況的評價方法(第 2版)[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57-65.
[9]中國營養學會編著.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1)[M].拉薩:人民出版社,2010,12,01.
一、組織機構:
1、學校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防暑降溫工作領導小組。
2、認真組織學習關于防暑降溫的有關文件,及時通報情況,做到思想到位、組織到位、措施到位。
二、各部門職責:
(一)政教處、教務處
(1)做好高溫期間的值班安排。
(2)如果出現高溫天氣需要臨時停課的要在第一時間通知各班主任。
(3)做好高溫天氣因停電,停課時學生的活動安排。
(4)在高溫期間做好防暑降溫、安全等知識的教育工作。
(二)總務處
(1)在高溫來臨之前,組織人員對學校所有降溫設施進行檢查,如有損壞及時報修,確保在高溫季節正常使用,并將情況及時通報各部門。
(2)做好防暑降溫的細致工作(購買防暑降溫的必要物品,如綠豆)。
(3)做好學校用電、用水(飲用水)、冰塊等防暑降溫必要物品保障工作。
(三)班主任
(1)各班主任要管理好班級的飲用水,確保學生飲用水的質量。
(2)班級的地面要及時灑水,學生要準備一條干凈的毛巾,必要時用水浸濕伏在頭上或頸上。
(3)在炎熱時一定要勤觀察學生的身體反映情況。
三、其它工作:
防暑降溫是一項全面性工作,全校各部門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隨叫隨到。各部門要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結合防暑降溫工作和本崗位的實際情況,對職責范圍工作進行一次檢查,隨時聽候學校防暑降溫領導小組的調遣,共同努力,通力協作,把今年的防暑降溫工作做好。
四、具體措施:
一是做好防暑宣傳。利用校園廣播、主題班會等多種宣傳形式向學生宣傳防暑降溫常識,教育學生積極應對高溫天氣。積極引導師生在高溫天氣里保持平和心態,團結和諧,穩定學習工作。
二是加強飲食安全管理。學校加強小賣部衛生檢查,必須進行消毒,必須打開門窗,保證通風。保障學生飲水衛生,防止感染胃腸道疾病。
學校的安全及校園周邊安全工作事關社會的穩定與發展,是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前提和保證。本期開學以來,我校的各項安全工作已按上級部門下發的有關文件精神和常規要求進行了部署,制訂出各項安全管理制度、成立了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和校園周邊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落實了全體教師的崗位責任,極力消除安全隱患,為確保安全事故發生率為零,學校對校園及周邊環境進行了安全工作自查。現在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確保校園一方平安。
1、召開校園安全工作的會議,傳達教育局有關文件精神,成立以學校校長為組長的校園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領導組,以確定校園安全隱患排查對象,明確排查人員,排除安全隱患人員。
2、學校成立了以校長、教導及班任為主的“校園安全”領導小組。對學校的消防、樓梯通道、電路、電器、教室等及校園周邊環境進行了一次安全大排查。
3、召開班主任會議,讓班主任充分參與到校園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專項活動中來,利用班會課向學生廣泛宣傳校園安全,交通安全常識大力營造宣傳氛圍,我們向學生家長發放了《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向各班班主任下發了校園安全方面的通知。
5、進一步明確責任,層層簽訂責任書,校長分管領導班主任學生家長。
6、進一步明確領導職責,合理分工,做到各處都有人員監督負責,讓各種安全隱患減小到最低程度。
二、科學安排,周密部署,切實做好整治工作。
1、利用每周一學校升旗儀式的講話。向全體學生上好校園安全,交通安全常識。營造人人講安全的積極氛圍。
2、學校門口道路、車輛嘈雜,學生往返途中存在交通安全隱患,為了學生的人身安全,學校要求學生放學離校都要排路隊,實行“值日教師路隊護送”交通安全管理措施,每天有學校領導和教師、學生在校門口路上值班。學校要求學生在上學和放學的路上要注意交通安全,注意來往的車輛,不要路上玩,直接到回家或到校。
3.學校還組織人員對教學樓、樓道、輸電線路等進行全面排查,杜絕安全隱患,清理衛生死角,嚴把食品質量關,嚴禁過期、變質、三無食品進入校園,確保學生飲食安全。為防止學生上下樓道發生安踩踏事件,學校要求學生上下樓梯4、少先隊加強隊學生交通安全教育。學校與學生簽訂了交通安全責任書.7、教導處負責加強教育教學安全教育。對教育教學中危險性游戲、體育活動等因管理不善可能引起的事故隱患,以及學生擅自中途離開教室、學校可能引起的事故隱患,進行調查,加強管理。
8、由學校牽頭,班主任配合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各班科任老師加強對學生的交通安全(尤其是上、放學需要過馬路的同學),吃零食,在樓梯間追逐打鬧,攀爬圍墻,樹木等方面的教育。
9、要求體育教師,每節課必須向學生講明活動時要注意的安全事項,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活動,并且不準脫離教師的視線。
三、校園衛生管理工作
1、學校規定周一、五一大掃,其它一小掃。
2、每日每班的值日生負責當天本班的教室和清潔區的衛生。
3、學校每周一利用國旗下的講話,對班紀律和衛生進行評比并作出強調學校利用各班的課余時間整治學校的環境衛生清潔。
本學期,為進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切實加強對安全教育工作的領導,校長朱俊杰做為第一責任人直接抓安全工作,教師羅勇成為安全負責人,具體抓安全工作,各班主任具體負責本班安全,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并組織實施安全活動,學校還與村委會及派出所民警聯系,取得外界的支持。我們以加強隱患排查整治為重點,進一步明確安全職責,完善工作制度,強化學校安全管理,加強監督檢查,狠抓工作落實,形成了全員參與、群防群治、齊抓共管的學校安全工作格局,切實保障師生安全和財產不受損失,維護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為我校教育事業的順利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安全保障。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不斷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
為了使全體教師樹立“人人都是安全工作者”的思想,主動把學校安全工作與各自的實際工作結合起來,增強“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意識,在思想上建立起一道安全防護線,認真學習貫徹各級有關安全工作的文件精神,把安全工作作為學校第一要事來抓,班會講安全,校會講安全,堅持做到時時講、天天講,“警鐘長鳴”。進一步強化安全工作管理,學校成立了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校長朱俊杰與班主任簽定責任書,落實安全責任制,確保了全校的安全。
二、加強學校安全教育和管理,扎實做好學校安全工作
1、大力加強學生安全教育
學校結合本校實際和季節等特點,對學生進行防溺水安全、校園活動安全、預防冬季傳染病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衛生安全、緊急情況下的疏散安全、受到不法侵害時的安全保護等方面的教育,切實提高了每一個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救自護能力。學校要求家長增強安全意識和監護人的責任意識,同時加強學生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班主任利用班會組織學生學習道路交通安全常識,教育學生節假日期間不乘坐非法營運的車輛。
2、切實加強校園常規管理
學校根據學校安全工作的特點切實加強校園管理。
一是加強了外來人員管理,嚴防外來人員無故進入校園,同時加強對學生上學期間離校進行嚴格管理。
二是加強對校園的值班巡邏,便于及時了解學校各個角落的學生活動,同時加強了維護校內正常治安秩序,嚴防犯罪分子伺機破壞。
三是加強對用電線路和配電設施的檢查,對每個教室及辦公室電路認真排查,嚴防火災事故發生。
四是加強飲食衛生管理,通過學校開展的健康教育課,通過各種渠道多種形式的宣傳預防傳染病和食源性疾病的知識,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經常對學生進行食品衛生方面的教育工作,要求學生不購買三無食品、不購買過期食品等防止學生誤食產生中毒現象,增加廣大師生對公共衛生的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營養早餐的配發由陳端主要負責,把學校衛生飲食安全工作做到了實處。
五是進行櫥窗宣傳,定期出版安全教育內容,舉辦安全知識手抄報,張貼圖片,展示了“預防傳染病知識圖片和明白紙、安全疏散圖片”。有效地提高了師生的安全防控知識和能力。
3、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加強應急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學校進一步完善了防范和處置各類突發性事件的應急預案,對可能發生的突況,對處置工作的每一個每一個步驟、每一個環節,都周密計劃,反復推敲。應急預案制定后,學校緊密結合形勢,積極組織全校師生進行了消防演習、地震逃生演練以及突發事件人群緊急疏散等應急演練,提高學生自救自護的能力。這些活動的開展,大大增強了學生的安全意識,使學生掌握了緊急疏散和自救自護的方法,提高了各類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能力。
4、深入開展學校安全大檢查。
學校每月對安全工作進行了全面自檢自查,確保縱到底、橫到邊,不留死角,確保各類安全隱患早發現、早整治,把各類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對校舍、廁所和校園圍墻等多次進行認真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