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高素質農民培訓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為大力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推進北京市設施蔬菜生產技術水平的整體提高,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先后啟動了秋大棚番茄、黃瓜無公害高產高效栽培技術培訓、推廣及冬季日光溫室高產高效試驗示范工作。他們不僅聘請蔬菜專家對各區縣技術人員和生產大戶進行系統的培訓,培訓結束后為鼓勵大家將學到的技術應用到生產中,還開展了高產競賽活動,并組織大家到各個高產競賽觀摩點進行參觀、考察,學習先進經驗,交流技術難題。在一系列的現場觀摩和技術交流活動中,廣大菜農和技術人員都直接感受到了新品種、新技術的應用效果,極大地激發了大家發展現代農業的熱情。
當前,在發展現代農業的大背景下,不只是北京一個地方,全國各地此類針對基層農民的科技培訓、示范推廣活動正開展的如火如荼??梢哉f,培養大批掌握先進技術、懂得經營管理的新型農民,增強農民自我發展的意識和能力,是完成發展現代農業這一長期而又艱巨任務的核心和保障。
理論探索
發展現代農業,政府是主導,農民是主體。中國政府一直是推動農業現代化進程的主要力量。一直以來,政府為加快農業發展,在農民職業素質教育方面采取了積極的措施。然而在具體的實踐中,處于領導層面的縣(市)區、鄉鎮兩級政府在這方面做的還不夠,還有許多需要加強的地方。北京市順義區專門針對現代農業發展與培養高素質新型農民進行了調研,在發現問題的同時,認真總結了加強農民培訓、培養高素質農民的措施與對策。這些新的探索,對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必將提供許多有益的借鑒與啟示。
積極發揮政府在培養新型農民促進現代農業發展中的作用
申榮文
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是北京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精神的重要舉措,是對北京農業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是推進北京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2007年順義區委區政府明確提出順義必須用工業化理念發展農業,用科技手段支撐農業,用現代設施裝備農業,不斷提高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資源節約率、科技貢獻率、農民就業率和收入增長率,發展高端化、規模化、產業化的都市型現代農業,著力打造產品加工、生態旅游休閑、優質籽種生產和農產品物流四個中心。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它是一復雜的系統工程,絕不可能一蹴而就。培育和造就大批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農民,增強農民自我發展的能力既是都市型農業發展的目標,也是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根本。因此加強農村教育,培育大批新型農民是都市型農業建設的核心,是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治本之策。
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近年來,通過種植業服務中心實施萬人培訓,順義區農民科技素質有了顯著提升,但是與全區經濟快速發展的要求,與加快區現代都市農業發展的要求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存在著諸多問題。
存在的主要問題
1.對培養高素質農民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在加快區全面小康建設的過程中,農村的任務依然繁重。沒有全區農村的全面小康就沒有全區的現代化,而農村全面小康的核心就是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因為農村勞動力的素質對整個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的發展起決定性作用。因此,全面提高農民素質,必須引起各級、各部門乃至全社會的高度重視。
2.全區缺乏統一的并具有一定規模的農民科技培訓基地。現有的培訓只是由農校及農業相關部門小型培訓機構來負責,這些培訓機構目前規模小,師資、設備等培訓資源很薄弱,無法完成大批量、長時間的培訓工作。
3.鎮、村兩級作用在農民科技培訓的組織引導中有待于進一步發揮。鎮、村兩級是農民科技培訓的主要組織者和引導者,農民整體素質的提高,事關鎮、村兩級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原因分析
1.農村勞動力自身文化和技能素質較低,經濟收入普遍不高,加之認識不足,有一技之長的不多,影響和制約了農民科技素質的提升。
2.信息服務渠道不暢。農村從業人員與市場、崗位信息需求不能得到及時的反饋和對接,造成自身知識單一,從而直接影響現代都市農業的發展。
3.農民培訓經費籌措渠道單一,政策措施不配套,資金投入嚴重不足,財政資金落實難度大。
培養高素質新型農民的措施與對策
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是都市型農業發展的強有力支撐。如何把農村豐富的人力資源轉化為雄厚的人才資源,是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問題。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途徑,就是對農民大力開展多內容、多形式、多層面教育培訓工作。
(一)加強宣傳引導,努力營造支持農民教育的良好環境
加強高科技教育,努力開發農村勞動者的智力,全面提高農村勞動力的素質越來越顯得十分迫切而重要。各級黨委政府、農業相關部門應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廣播、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大力宣傳農民科技培訓的重要意義,轉變人們的觀念,動員全社會的力量,為順義區農民素質的提升營造良好的社會氖圍。同時,農業管理部門應對農業龍頭企業、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戶的引領示范作用大力宣傳,使科技興農工作由點到面全面開展,大力培養農村科技骨干,帶領農民盡快致富。
(二)健全農村教育網絡,完善農業教育體系
農民科技教育是以農民為對象,以農戶為中心,以農民實際需要為教材,以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為最終目的的教育培訓活動,主要涉及的部門有農業技術推廣相關部門,以及鎮、村兩級組織,其中尤以農業技術推廣部門為主,其他部門直接或間接地為農民科技培訓服務。因此,應明確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在農民科技培訓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完善的農民科技培訓體系,全力培訓高素質的農民。
(三)開展層面教育培訓,拓寬農民知識面
開展農民教育工作,要體現實用性,切實把他們培養成既掌握一定基礎理論,又具有較強的實踐技能和發展后勁的農村實用人才。在培訓內容、課程設置上,要重點圍繞現代農業建設發展優勢農產品、特色農業,發展現代園藝業、觀光業等為重點進行培訓,要體現和反映區農業發展以及科技進步的需要,要貼近農業實際、尊重農民意原
(四)創新服務方式,增強培訓效果
根據農業生產的特點,培訓方式方法應充分利用農閑季節特別是冬春兩季,按照“切合實際、形成多樣、先進實用、講求實效”的原則,采取現場觀摩指導、遠程教育、田間學校、植保信息平臺等農
民愿意接受的方式進行。2007年種植中心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會議精神,落實科學發展觀,成立“科技入戶宣講團”,開展農業優良品種技術、農產品營銷、科技人戶等一系列培訓;同時,結合農民實際需求發放農業科技知識書籍、光盤及單行材料等,培訓新農民,服務新農村。為進一步提升順義區農民的科技素質及中心科技人員的業務素質,推進區都市型現代農業和新農村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五)嚴密組織,確保培訓質量
農民培訓教育工程涉及面廣、人員多、任務重,不僅直接關系到農村勞動力整體素質的提高,同時也直接關系到順義區推進現代都市農業的進程。為此,建議成立區農民培訓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對全區農民培訓教育工作統一領導。根據培訓內容和培訓方向,設立若干個培訓辦公室,由各職能部門負責落實。切實制定好總體規劃和工作計劃,做到“四個統一”:即統一確定培訓機構,統一編制培訓大綱,統一制定教學計劃,統一目標考核,將農民科技培訓工作列入年度工作目標考核內容,實行目標管理,明確工作職責,獎懲掛鉤,責任到人。
(六)整合教育資源,加大培訓投入,提高培訓效益
嘗試農民科技培訓經費由政府、培訓單位和農民個人共同分擔的投入機制,在充分發揮區農校及農業相關部門作用的基礎上,充實和完善一批教育培訓機構,加強實習基地建設,完善教學培訓條件,擴大培訓規模,提高培訓的質量和效益。建議每年在財政預算中對農業科技培訓增加投入,主要用于聘請農業專家培訓補貼,各類培訓的教材、資料補貼和參加培訓的農民補貼或獎勵等工作經費。在政策的支持下不斷培養高素質的新型農民,幫助農民提高科技本領。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農民增收,加快都市型現代農業的發展。
基層見聞
農業園里涌春潮――涇川縣農業示范園區引領農民發展現代農業見聞
何有軍
初冬時節,寒意濃濃,走進甘肅省涇川縣農業示范園區的座座日光溫室,股股暖流迎面撲來,棚內一行行引進試驗種植的荷蘭迷你黃瓜、日本櫻桃番茄等蔬菜鮮翠欲滴,生機盎然;一盆盆無土栽培的花卉爭相斗艷、競相綻放;前來學習現代農業生產技術的農民絡繹不絕。處處被春天般的溫暖和發展現代農業的濃厚氣息所包圍。這是該園區充分發揮農業示范園區龍頭作用,大手筆譜寫引進新品種、推廣新技術、培育新農民三部曲取得的豐碩成果。
新品種的“試驗田”
“今年我種了5棚番茄,品種都是農業示范園區引進試種成功的日本雪粉、壽星粉王番茄新品種,這種番茄單果個體大、色澤艷、硬度好、口感好、耐貯運,受到了市場和消費者的青睞,5棚番茄總產超過2.9萬kg,批發價毛收入6.9萬元,純收入大約4.2萬元。要不是農業示范園區引進試種,讓我親眼目睹了試驗種植的番茄長勢,我還不放心引種種植哩!要不哪能收入那么多錢?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農業示范園區的大棚已成了我們溫室蔬菜種植戶的‘試驗田’。”已經入駐農業示范園區四年光景,經營日光溫室的菜農崔學良樂呵呵地說。
涇川縣農業示范園區充分發揮新品種示范和輻射導向作用,著力加大農作物新優品種引進力度,2008年園區先后從中國西部航天育種基地、天水綠鵬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引進航天辣椒、茄子、豇豆,日本番茄雪粉,壽星粉王,荷蘭迷你黃瓜,厚皮甜瓜,綠化苗木,花卉等名優新特品種9大類21個,在園區6座日光溫室培育辣椒、番茄、茄子、厚皮甜瓜等優質瓜菜苗120.7萬株,及時向縣內的王村、涇明、羅漢洞、太平、高平等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鄉鎮供應,有力地支持了涇川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并向崇信、靈臺和崆峒等毗鄰縣區提供了瓜類和蔬菜苗,輻射帶動了平涼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
新技術的“推廣站”
走進1600m2的連棟溫室,室內陽光明媚,整潔干凈,一排排、一行行花卉擺放整齊,花兒們姹紫嫣紅,競相綻放,著實耀眼。
“你看,這是利用剪枝扦插無性繁殖技術培育的一品紅花卉,地面鋪的是石子,盆內裝的是基質,花卉生長全靠的是定時定期澆灌的營養液,這里真正實現了無土化栽培的‘工廠化’生產技術。在這座溫室里匯集了營養液澆灌、基質栽培、配方栽培、剪枝再生、生化調控等5項現代農業生產高新實用技術,這里成了名副其實的高新農業技術示范平臺和新技術的‘推廣站’?!闭谥笇Чぷ魅藛T進行花卉管理的陜西長慶園林花卉公司負責人王立卓介紹說。
涇川縣農業示范園區以培育特色高效農業經濟增長點和提高科技含量為方向,著力做好新技術推廣大文章,2008年,園區成功地引進推廣了穴盤育苗、膜下滴灌、生化調控等6項現代農業生產高新實用技術,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有效提升了園區生產的科技含量和經濟效益,同時,通過輻射帶動,使膜下暗灌、多層覆蓋、育苗嫁接等設施蔬菜生產新技術在該縣日光溫室蔬菜種植鄉村普遍使用。截止目前,園區總產各類時令無公害蔬菜1680 t,培育出棚優質菜苗120.7萬株,名優花卉4.2萬盆,繁育優質獺兔仔兔5430只,出售商品獺兔4180只,園區實現農業總產值336萬元。
科技培訓的“大課堂”
同志們:
根據縣委統一部署,我鎮作為全縣黨員大培訓的試點鎮,今天黨員大培訓工作圓滿結束。參加這次培訓的基層黨支部共有x個,黨員x名,其中農村黨支部x個,農村黨員x名。這次黨員大培訓是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礎上,按照“缺什么、補什么,需什么、學什么”的原則,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題,以提高農村黨員素質為切入口,切實提高農村黨員掌握科學種養能力,提高農村黨員帶頭致富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雙帶”能力,為重塑農村黨員形象和發揮農村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此次培訓會,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理論與實踐融為一體,達到了預期的目的?,F將培訓情況總結如下:
一、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確保大培訓活動有效開展
建立健全組織領導體系,確保領導力量到位。為使黨員大培訓工作有效推進,鎮黨委成立了以鎮黨委書記為組長的黨員大培訓活動領導小組,同時制定和完善了具體的工作意見和實施方案,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有效機制。
二、因地適宜、分期分批,確保大培訓活動取得實效
根據各村發展經濟、種、養等不同,以抓好農村黨員和骨干農民培訓為切入點,分期分批分層次抓好培訓工作。
一是組織村“兩委”負責人、黨員學習等會議精神。有效地提高了農村黨員的政策理論素養和政治思想教育,提高了黨員意識和黨性觀念。
二是圍繞主導產業進行實用技術培訓。以我鎮大棚瓜菜、果樹種植、奶牛養殖、黃煙等支柱產業為主導、以涉農部門為主干,分別聘請農業局、林業局、畜牧局、煙草公司等專家進行專題講座,同時將課堂培訓與實踐輔導有機結合,語言、教材簡單易懂,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使廣大農村黨員接受了實用技術的教育培訓,增強了致富能力和帶富能力。
三是加強對農村黨員的法制知識培訓。針對法制意識淡薄,學法用法行為不自覺,造成農村黨員時有違法行為發生的情況,鎮黨委聘請了國土資源局專家,結合我鎮實際,針對土地管理、使用、承包等法律法規進行了培訓,有效地提高了農村黨員的法律意識。
三、活動效果
(一)通過這次黨員集中培訓使廣大農村黨員接受了政治思想和實用技術的教育培訓。提高了黨員意識和黨性觀念,增強了農村黨員的“雙帶”能力;深化了我鎮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促進農村黨員素質的提高,增強我鎮農村基層組織的功能和活力。
(二)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通過黨員大培訓,黨員科學種養能力明顯增強。農民致富路子越走越寬闊,農民黨員比進步,比致富的激情更加高昂。
XX村化技術學校成于XXXX年春季,現有一人專職管理成人教育工作,有專職教師10人,還聘任了一批比較穩定的高素質的兼職人員。今年以來,我村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科教興農的戰略方針,把“著眼農村、服務農民、振興農業”作為工作重點,充分發揮成教職能,努力為本村經濟建設服務。特別是能積極開展科教宣傳,積極開展對農村富余勞動力的轉移培訓,繼續做好實用技術的培訓。一年來,各項工作全面開展,重點突出,成績喜人,得到了社會的較高評價。
一、為了加強對化技術學校的領導和管理,我村成立了村化技術學校校務委員會,在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全體教職工精誠團結,共同努力,為了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通過舉辦各種類型的短期培訓來開展成人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二、初中畢業后培訓扎實有效。
我村認真組織全村的初中畢業后及以下人員培訓,組織培訓420余人,廣泛開展引導性培訓,為返鄉就業創業做好必要的技術技能準備,使他們能夠盡快提高職業素質和工作能力。
三、轉移培訓成績喜人。
做好農村富余勞動力的轉移培訓工作是新時期農村成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務。今年來,我村對農村剩余勞動力培訓工作繼續堅持“培訓為就業服務,培訓與需要結合”的原則,以服務為宗旨,以市場為導向,以技訓為重點,以就業為根本,努力把這項工作作為發展經濟、富裕農民,推進產業結構和生產技術結構調整的重點來抓。我校在組織全體工作人員走村入戶做好富余勞動力狀況摸底工作的基礎上,按照其文化層次和擇業取向意愿,確定培訓轉移項目,以“對口”或“訂單”培訓形式組織培訓活動。今年來,我村舉辦了二期培訓班,培訓人數420余人,完成了鄉鎮下達的培訓轉移指標,受到了縣、鄉有關領導的肯定。
四、實用培訓注重實效。
農民是科技興農的主體,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力軍,切實提高全體農民科技水平和致富能力,是我們工作的著眼點和切入口,按照農民實用技術培訓必須注重“實際、實用、實效”的要求,我們今年年初制訂出臺了全年培訓計劃,組織全體教師走村入戶了解需求,利用黑板報公示培訓內容,同時對他們的培訓要求及時進行反饋,使全年實用技術教育培訓工作得以有的放矢地展開。在實用技術培訓上,我們積極爭取村級培訓涉及的相關單位的配合,始終注重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和實用性,遵循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教什么的原則,全面提高廣大農民科技興農的水平。我們今年以來舉辦培訓班1個,參訓人數428人次。
五、農村教育良性運轉。
今年來,我村進一步重視了農村教育工作。一是狠抓農村教育工作的“四落實”,即領導班子落實,師資隊伍落實,制度建設落實,教學內容落實。我們進一步完善了村、校兩級農村教育網絡,要求組織機構、工作制度等制表上墻。我們要求不斷豐富農村教育教學內容,不斷充實人文知識,增加健身、娛樂活動,將單一型的實用技術培訓轉變為綜合性的農村教育活動。同時,根據教學活動內容及時聘請專、兼職教師,確保教學質量的提高。二是加強了對村級農村教育工作的督查、指導。我們將村成人校的建設和社區教育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做到“兩塊牌子一套班子”。
六、科普宣傳扎扎實實。
我村配合鎮科技協會,開動宣傳工具,認真地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工作。今年我們將收集的科技信息、科普知識,形成文字材料,通過懸掛過街橫幅,張貼標語,出科普知識,召開廣播會等形式,大造科技興農、科技興村輿論氛圍。
關鍵詞: 高職畜牧獸醫 專業人才 素質教育
1.畜牧獸醫事業發展需要高素質專業人員
1.1專業人員匱乏成為制約畜牧獸醫事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畜牧獸醫行業是一項專業性和技術性較強的行業,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農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其發展程度直接關系到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但長期以來,絕大多數人不愿意從事畜牧獸醫行業,尤其是基層一線工作者。在這種潛意識的作用下,畜牧獸醫行業得不到高素質專業人才的足夠投入,從而嚴重影響到這一行業的快速發展。
1.2畜牧獸醫事業的發展需要高素質專業技術人員。目前,我國畜牧業年產值已達到1.2萬億元,吸納農村勞動力達1.3億,帶動相關產業的6000億元,畜牧業占農業總產值的35%,畜牧業純收入占農民純收入的30%左右。畜牧獸醫事業的發展,需要科學技術作支撐,要堅定不移地實施人才興牧戰略。動物科技人員是將本行業科研的智慧成果變為現實生產力的主要轉化者,有助于高層次科研成果和生產實踐的銜接,因此,要建設畜牧大產業,必須牢牢把握人才建設這一關鍵,健全畜牧科技推廣體系,以便促進畜牧業健康、快速和可持續發展。
2.融入素質教育的高職畜牧獸醫專業教育改革策略
2.1確立合理的高職畜牧獸醫專業人才培養定位。根據畜牧獸醫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當中人才培養規格對學生的素質要求: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行為規范及職業道德;具有良好的組織性與紀律性和團隊合作精神;具有較強的口語表達能力及人際交往能力;具有吃苦耐勞、艱苦創業精神。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
2.2建立并完善職業素質教育體系。把思想政治素質教育、專業素質教育、人文素質教育、身體素質教育納入教育體系之中,同時將校園文化、企業實踐、社會實踐等納入該體系之中,使必修課與選修課相結合、課內教育與課外教育相結合、校內教育與校外教育相結合、形成以教書育人和管理育人為核心的“全員育人”職業素質教育新體系。
2.3要將素質教育與能力教育和知識教育統一起來。通過專業課程的教學,打下本專業扎實的理論基礎,同時通過實踐性教學環節,培養實踐創新、獨立思考的意識,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掌握專業理論知識、獲取職業技能,通過實踐性教學環節,培養學生團結協作能力、獨立思考和獲取新知識能力,為適應職業變化打下堅實的思想和理論基礎。
2.4將素質教育融入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社會實踐中。結合新型農民培訓、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等項工作,有計劃、有針對性地組織畢業生進村入戶,深入畜禽養殖場所為農民朋友開展畜禽養殖實用技術培訓、現場技術指導、普及推廣新型養殖技術等,在實踐中鍛煉、在鍛煉中增長才干,不斷提升學生的業務素質和實際操作能力,提高服務“三農”的水平和質量。
3.對提升高職畜牧獸醫專業學生素質能力的建議
3.1加強業務學習。畜牧獸醫畢業生的工作和任務主要是為“三農”服務。熟悉和掌握現代農業知識,服務“三農”是時代賦予的要求,所以應重點圍繞畜牧業產業化、新農村建設、畜牧業現代技術推廣等課題開展專項業務教育和培訓,加強學習和研究,不斷優化知識結構、提升業務素質、打牢服務“三農”的基礎。
3.2強化崗位鍛煉。圍繞提高履行崗位職責的能力,鼓勵學生立足崗位成才,加強崗位鍛煉。引導學生始終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做到在其位謀其政、盡其責、竭其力,杜絕和解決“知不抵位,識不符職”的問題。
3.3提高高職畜牧獸醫專業教師的綜合素質。教師對高職畜牧獸醫專業教育的質量提高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培養一支綜合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生產實踐經驗豐富的高職畜牧獸醫專業教師隊伍是提高高職畜牧獸醫專業教學質量的關鍵,是高職院校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條件。
3.4在學生的管理中融入素質教育。通過組織學生的校園文化節、主題班會、技能大賽等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鍛煉學生吃苦耐勞、團結協作等能力。同時加大校園公德和行為規范的宣傳力度,通過思想情操的熏陶,杜絕一切不文明的行為,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總之,高職畜牧獸醫專業必須加強素質教育,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把畢業生培養成為智力健全、身體健康、不怕吃苦、有創新意識的高素質人才,以便適應畜牧業的快速發展的要求。必須將素質教育作為高職教育的靈魂來抓,將素質教育的內容融合到專業知識和能力教育中去,重視素質教育的系統性和完整性,采用多種形式,使素質教育貫穿學習生活的始終并卓有成效。
參考文獻:
[1]陸秀英.高職學生素質教育初探[J].沙洲職業工學院學報,2004(3).
在農業種子管理的過程中,為了能夠提高管理的質量,必須建立規范化的種子市場,使農民能夠買到放心的種子,但是現有的種子市場還是存在以假亂真、種子經營主體混亂、種子售后服務差的現象,這都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農民的利益。出現這些現象的原因是因為種子管理部門對種子市場的管理不夠,在管理的過程中沒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規范種子市場相關人員的行為。
2改進措施
2.1增強管理的意識為了保證農業科技種
子管理的水平,必須在采取相應的措施之前,首先轉變各部門對種子管理的認識,重視種子管理工作,認識到對種子進行優質管理的重要性。各部門相關人員在管理的過程中能夠遵循一定的法律、法規,不斷增強自身的法制意識,在工作中能夠做到認真、負責。
2.2建立相應的監督機制在農業科技種子管理的過程中,為了使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夠規范、合理,應建立相應的監督機制,隨時監督工作人員的行為,這種監督機制也能促使管理人員在管理的過程中能夠及時地改變自己的工作作風,從保障農民利益的角度出發,不斷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為農民辦實事。
2.3建立一支高素質的管理隊伍在種子質量管理隊伍的建設過程中,應該及時加強管理人員的管理素質培養,不斷提高從業人員對種子的質量檢測能力,實行憑證上崗的制度,組織定期培訓,并不斷強化管理人員的管理意識,端正態度。
2.4規范交易市場在管理的過程中,還應該重視對種子市場的管理工作,建立高標準的市場準入機制,規范市場經營的主體,建立有效的市場管理制度,對種子質量進行嚴格的監控,同時還應該加強種子的售后服務工作,指導農民進行正確播種,及時解答農民在種植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