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孕婦保健指導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孕產期;保健指導;臨床價值
孕產期保健知識也可被稱為胎教,主要介紹了孕期檢查要求、妊娠并發癥的處理和監護以及孕期的生理變化等知識[1]。因為孕產期婦女既要承受分娩考驗,還要有心理以及身體變化的經歷,所以,孕產期保健的工作實施是至關重要的,為寶寶今后的成長奠定基礎。為探究孕產期保健指導對孕產期婦女的臨床價值,本次研究給出以下研究報告。
資料與方法
2014年1-12月收治孕產期婦女96例,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8例。對照組年齡20~34歲,平均(26.1±2.8)歲;觀察組年齡21~35歲,平均(27.2±2.6)歲。所有患者的懷孕時間都不超過5個月。根據上述所述,對兩組一般資料進行比較,經統計學分析,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間數據具有可比性。方法:對照組:給予患者常規指導,孕前可向計劃生育夫婦宣傳妊娠保健知識;產前叮囑患者合理飲食,不宜食用過辣以及過涼食物;產后,給予患者健康指導。觀察組:給予患者孕產期保健指導,具體如下:①做好孕前指導工作:對準備生育的夫婦展開孕產期心理以及生理保健服務工作。醫護人員可以廣播或者報刊的方式,積極宣傳妊娠保健知識,可有效使計劃生育夫婦提高參與度。②做好產前心理指導:由于孕婦在懷孕期間會出現作嘔、胸悶以及出血現象,容易導致患者在產前出現焦慮、不安、抑郁等不良情緒。針對此種現象,醫護人員在與患者交流的過程中,態度要親切,并耐心解答患者的疑慮和擔憂,消除患者的憂慮心理。此外,醫護人員可針對患者的興趣愛好,與其進行下棋、看書等活動,轉移患者的注意力,并幫助患者調整心態,同時,醫護人員可設立保健課程講座,向患者講解保健指導有關知識,并向患者傳授產孕期注意事項,能有效避免妊娠并發癥現象。③做好患者產后保健工作:第一,在飲食方面,醫護人員要叮囑患者多吃些高蛋白類食物,比如雞蛋、牛奶等;第二,在用藥方面,醫護人員要為患者注射縮宮素,能有效增加子宮收縮作用。觀察指標:觀察、比較兩組患者在指導前后對孕產期保健知識的掌握狀況;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抑郁以及焦慮情緒。統計學處理:本研究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統計,計量資料用(x±s)進行表示,采用t進行檢驗,技術資料用%表示,采用χ2進行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比較兩組患者在指導前后對孕產期保健知識掌握狀況:指導前期兩組對孕期營養保健知識、早孕知識掌握程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指導后期,對照組對孕期營養保健知識、早孕知識掌握程度明顯低于觀察組,經統計分析,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抑郁以及焦慮情況做出觀察比較:觀察組的SDS評分(41.2±8.1)分、SAS評分(39.8±8.0)分均優于對照組,經統計學分析,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分娩對孕婦而言是件大事,由于孕婦在分娩期間存在一定的危險性,所以了解孕產期保健知識是非常重要的[2]。根據調查,有40.7%人群了解孕期保健以及營養知識;有49.8%人群了解早孕知識;有59.1%人群了解孕期保健知識。根據所存在的問題,對患者傳授孕產期保健知識,可推進患者與嬰兒的安全,同時也能使患者的保健意識得到提高[3]。因此,對患者加強孕期保健工作的實施尤為重要。孕產期婦女實施孕產期保健指導,可幫助患者了解孕期營養保健知識,以及早孕知識的掌握,消除患者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從而提高臨床指導價值的依從性[4]。此外,孕產期保健知識的掌握,不但能為寶寶今后的成長奠定基礎,而且還有助于母子健康。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在指導后期,對孕期營養保健知識、早孕知識掌握程度明顯低于觀察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SDS評分、SAS評分均優于對照組,經統計學分析,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從結果中可以看出,對孕產期婦女進行孕產期保健指導,可有利于患者提高孕產期保健知識的掌握,因此,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吳紅果.對孕產期婦女進行孕產期保健指導的臨床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15(28):58-59.
[2]蘇蘭英.孕產期保健宣教對產褥期婦女飲食及行為的影響[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9):255-256.
[3]吳曉華.圍產期保健與產后出血相關性的探討[J].醫學信息,2013,26(4):310-311.
隨著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現代文明病患病率日趨增加,諸如肥胖、2型糖尿病、心腦血管硬化、高血壓、高血脂和癌癥等。尤其糖尿病的患病率更以驚人的速度增加,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糖尿病患者已達到4000萬人。糖尿病起病隱匿,2型糖尿病潛伏期可長達10年之久 。一旦發病,多數造成心臟、腎臟、腦、眼、足等器官的致命性損害。降低患者的生存質量,增加醫療費用支出。給家庭、社會造成極大負擔。糖尿病已成為全世界的公共衛生問題,其持續增長的趨勢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因此早期發現糖尿病,早期采用干預措施至關重要。妊娠期糖尿病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因素,據統計,妊娠期糖尿病的產婦在5-10年內33%-60%將發展成為2型糖尿病,其子代患兒童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幾率明顯增加。目前我國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生率在4%-7%之間,其對孕婦及胎兒、新生兒造成的危害日益受到廣大學者的重視。如妊娠期高血壓、羊水過多、感染、宮縮乏力、產后出血增加和剖宮產率高。圍產兒死亡率明顯增加,因此防治2型糖尿病應從源頭抓起,從孕前和孕期保健開始。做好妊娠期糖尿病篩查對于降低成人糖尿病發生,減少傷殘率,具有良好的社會意義。
2 篩查對象
鐵西區內所有孕婦。
3 各級醫療保健機構的職責
各地段婦保醫生負責本轄區內妊娠期糖尿病篩查工作的組織、管理、監督和宣傳、篩查。
區婦幼保健所負責全區妊娠期糖尿病診斷及孕期治療工作的宣傳;每年進行一次關于妊娠期糖尿病相關知識培訓,要求一級網絡接受培訓率達100%。
篩查工作以婦幼保健三級網絡的管理為組織保證。三級網工作職責:一級網(各地段及鄉鎮衛生院婦保科)職責:負責宣傳動員、初篩工作,要求孕婦于建冊時常規做50克葡萄糖負荷試驗(50gGCT)。50克葡萄糖負荷試驗值≥7.2mmol/L時為陽性孕婦。上轉二級網(區婦幼保健所婦保業務指導科)。陰性有高危因素者隨訪至孕24-28周重復篩查。二級網(區婦幼保健所婦保業務指導科、檢驗科)職責:負責對50克葡萄糖負荷試驗陽性的人群進行75克葡萄糖耐量試驗。發現陽性上轉三級網。三級網(市婦幼保健所婦保業務指導科、孕婦糖尿病門診、檢驗科)職責:負責對75克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陽性的人群進行孕期營養指導及治療。
4 篩查、轉診、確診、治療程序
4.1 篩查內容
孕婦于24周時進行常規篩查(即50克葡萄糖負荷試驗)。試驗陽性者填寫《沈陽市妊娠期糖尿病病志》轉診到區婦幼保健所高危篩查門診,進一步做75克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若孕婦病史中,有下列高危因素者,于孕24-28周時需重復做75克葡萄糖耐量試驗。
4.2 高危因素包括
①2型糖尿病家族史,尤以孕婦母親、父親最為重要;②有異常分娩史;③本次妊娠有羊水過多,胎兒畸形和胎兒巨大者;④肥胖超過標準體重的20%或大于90kg者;⑤高血壓;⑥孕婦年齡大于30歲;⑦頑固性外陰瘙癢或反復出現外陰、陰道真菌感染者;⑧孕婦本人出生體重≥4000克者;⑨脂代謝異常,高甘油三脂或高膽固醇血癥。
4.3 50克葡萄糖負荷試驗方法
在婦保醫生指導下,隨機口服50克葡萄糖(溶于300毫升水中,5-10分鐘內服完)。從喝第一口開始計時,于服糖后一小時采指尖血,查血糖。如血糖值≥7.2mmol/L為陽性,則需進一步做確診檢查。轉至區婦幼保健所做75克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檢查〔診斷標準美國ADA(2001年)診斷標準〕。
4.4 75克葡萄糖篩查試驗方法
晨間空腹抽取靜脈血,抽血后將75克葡萄糖粉溶于300毫升水中,5-10分鐘內服完,從喝第一口開始計時,一小時后抽血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測血漿血糖值,再過一小時后抽血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測血漿血糖值。正常值0小時5.3mmol/L、1小時10mmol/L、2小時8.6mmol/L。如三項中有一項大于正常值或前兩項正常,第三項≥6.7mmol/L為陽性,則需轉至市婦幼保健所進行治療〔診斷標準:美國ADA(2001年)診斷標準〕。
4.5 接診程序
①各級地段醫生填寫化驗單,并在《妊娠期糖尿病篩查登記本》上進行登記。②抽血化驗。③如結果正常則按時隨診、復查。異常者由地段醫生填寫《沈陽市妊娠期糖尿病病志》,并將孕婦轉診至區婦幼保健所確診。④市所負責追訪產婦和新生兒及兒童糖尿病發病情況,進行篩查和矯治。
4.5 妊娠期糖尿病篩查診斷治療流程
地段婦保醫生開單、初篩(50克葡萄糖負荷試驗)
【關鍵詞】 出生缺陷;孕產婦保健;圍產兒
作者單位:301700 天津市武清區婦女兒童保健中心 出生缺陷(birth defects)是指出生前已經存在(在出生前或出生后數年內可以發現)的結構或功能異常,其產生原因包括遺傳、環境以及兩者的共同作用[1]。預防或降低出生缺陷兒的出生是提高人口素質和人民生活質量的一項重要措施。分析一下我區2011年度圍產兒出生缺陷的情況。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1年武清區戶籍孕婦及在我區居住1年以上的常住孕婦。2011年11~1231我區共分娩了7984例圍產兒。28周以上分娩至產后7 d,包括活產,死胎,引產,7 d內死亡。共33例出生缺陷。
12 方法 33例均按出生缺陷卡已上報審核通過。并根據缺陷類型、學歷、孕婦年齡、居住地、轉歸等進行分析,
2 結果
21 根據孕婦基本情況進行分析 ①年齡 在20歲以下分娩圍產兒396人,其中出生缺陷1人,占出生缺陷總數的303%,占同期分娩圍產兒總數的025%;20~30歲之間分娩圍產兒5873人,其中出生缺陷22人,占出生缺陷總數的6667%,占同期分娩圍產兒總數的037%;30~40歲之間分娩圍產兒1715人,其中出生缺陷10人,占出生缺陷總數的303%,占同期分娩圍產兒總數的058%。②居住地 居住城鎮9人,占273%;鄉村24人,占727%。③文化 小學4人占121%;初中16人占4848%;高中1人占303%;中專5人占1515%;大專5人占1515%;大本2人占601%④與經濟收入無明顯關系。
22 確診方法及轉歸 22例經B超確診,11例經臨床確診,其中2例B超和臨床同時確診;其中16例是治療性引產,阻止了出生缺陷兒的出生;活產16例(包括1例七天內死亡),17例死胎;圍產兒中男17例,女16例。
23 畸形類型 脊柱裂7例(2例合并腦積水);腦積水7例(2例合并腦膨出);多指畸形5例;心臟畸形5例;唇裂4例(其中2例合并腭裂);單純腭裂1例;外耳畸形1例;唐氏綜合征1例(經產前篩查后羊水穿刺確診);先天性膈疝1例隔離肺、肺纖維瘤1例。我區總畸形率414‰。低于我市的平均出生缺陷率(1075‰)。比我區2010年的54‰。降低了126‰。脊柱裂、腦積水以212%居首位,其次順序為:多指、先心病、唇裂等
3 討論
31 分析我區2011年度的出生缺陷情況 20~30歲之間的孕婦分娩的出生缺陷圍產兒占出生缺陷總數的比率高,但30~40歲之間的孕婦分娩的出生缺陷圍產兒占同期分娩的圍產兒總數比率高。說明優生優育在年齡方面的重要性,育齡婦女選擇最佳生育期孕育胎兒畸形發生率低。
32 居住在農村,文化程度較低的孕婦保健意識相對較差,出生缺陷的發生率高,要通過我市的婦女保健平臺加強對農村婦女孕前、孕期預防保健知識的宣教,真正做到一級預防,認真做好孕前專項疾病檢查(乙肝,梅毒、葉酸檢測),孕早期及時建立天津市統一的《孕產婦保健手冊》按婦保醫生的指導定時規范產檢。及早預防、及時發現出生缺陷。
33 我區的出生缺陷50%通過B超確診,4848%為治療行引產。B超檢查是孕期確診出生缺陷的主要手段,已作為常規檢查。通過婦保平臺把出生缺陷控制在孕期,減少了出生缺陷兒的發生,提高了人口的素質和生活質量,把二級預防做到了實處。
34 我區的神經管缺陷居首位,工作中要把普及增補葉酸知識做為重點,嚴格控制服用依從性,提高依從率。大力宣傳孕育知識,指導孕婦遠離可能的危害。對再次妊娠的出生缺陷孕婦我市已建立出生缺陷高危孕婦管理機制,將她們作為重要管理對象,及時、按時、足量的增補葉酸,必須做產前篩查、做好5次產檢,防止出生缺陷兒的出生。
總之婦保工作看似簡單枯燥、但實際任重道遠。做好出生缺陷三級預防工作,控制和減少出生缺陷,為廣大婦女兒童保駕護航,給她們一個健康寶寶,給寶寶一個健康人生使我們的責任。
【關鍵詞】孕產婦;保健知識;需求探析
孕產婦的情緒、生活狀態與胎兒的發育有著密切關系,研究發現由于心理因素、情緒障礙、緊張等等往往發生難產,圍生期是非常重要的生理階段,對于孕產婦而言,能否順利分娩至關重要,從實踐觀察來看,隨著現代生活的改善以及患者意識的增強,孕產婦對保健知識有著強烈的需求,而進行相關保健知識的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利于圍生期的順利度過,一方面加強相關的健康教育,對孕產婦進行監護和指導是保證胎兒發育、孕婦健康所必須的,另一方面需要通過健康教育使孕婦掌握孕期自我保健知識,促進孕婦更好地分娩,避免并發癥的發生,我院近年來對孕產婦進行保健知識需求調查,并開展積極的針對性的綜合健康教育工作,下面就此應用及體會分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198例孕產婦為觀察對象,年齡22-36歲,平均29歲,包括孕婦124例,產婦75例,所有孕產婦均對新生兒健康表示關注,對分娩過程表示恐懼。
1.2保健知識宣傳現狀有效合理的健康教育可促進孕產婦獲得相關的保健知識,增強成功分娩信心、降低妊娠合并癥及并發癥發生率達到優生優育目的。隨著女性健康意識的增強,生活水平的改善,孕產婦有著迫切保健專業知識需求[1],然而醫院忽視健康教育,加之工作繁瑣,人手不夠,而且知識宣傳上內容狹隘、形式單一,跟不上當前發展,保健宣傳教育需要專業化、人性化的服務
1.3調查方法采用我院自制的孕產婦保健知識需求調查表進行跟蹤隨訪調查。調查表分2部分,第1部分“一般情況調查表”包括孕產婦基本情況及病史回顧;第2部分為孕產婦各類保健知識內容需求度調查
1.4保健知識宣傳措施
1.4.1宣傳對象妊娠開始至產后42天的孕產婦,能接受早孕篩查、產檢查、住院分娩、產后訪視等系統管理的系列健康教育,對象也包括孕產婦的家屬,使其一起接受教育,配合孕產婦建立良好健康行為。
1.4.2基礎性措施進行常規護理治療,加強觀察,進行全方位的綜合健康教育,根據孕產婦不同階段的生理病理特點,進行保健知識宣傳,開展前詳細了解對象健康狀況和各項檢查情況,進行相關準備工作,進行心理疏導,幫助適應角色轉變。
1.4.3方法及內容進行保健知識的灌輸,采取形式靈活多樣,把標準的健康教育計劃落實在產前門診、住院病房、義診咨詢及上門訪視等各個環節,利用授課、專場講座、錄相、健康教育處方箋等形式宣傳孕產期保健和科學育兒相關知識。孕早期教育在婦女受孕后,囑孕婦保持愉快心情,懷孕至12周前是胎兒各個器官全面發育的關鍵時刻,注意預防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如風疹、流感病毒、肝炎病毒等,注意個人衛生,防止傳染病,不去人群擁擠的公共場所,惡心、嘔吐、厭食等早孕反應一般在孕12周后會逐漸消失,孕早期用藥必須慎重,應遵醫囑用藥。避免接觸有害化學物質及放射線,避免,以免引起流產。多吃富有營養的食品,早期普服微量葉酸。孕中期囑咐孕婦衣著要寬,胸罩、褲帶不宜過緊,多吃蛋白質食物、維生素、礦物質,補充鐵劑和鈣劑,定期產檢,觀察胎兒的生長發育和母體健康狀況,孕晚期繼續加強營養,按期產前檢查指導,做好保健,常用溫水擦洗,教會孕婦自我監護,告知孕婦一些異常情況的就診指征及臨產的先兆。通過面對面的交流融洽醫護人員和孕婦的關系,產后進行新生兒哺乳方式教育,進行心理疏導,緩解其緊張,于產后3天、產后7天、產后14天、產后28天分別進行4次產后訪視
1.5效果判定對保健知識宣傳前后孕產婦的睡眠障礙、焦慮情況、并發癥進行統計評定
1.6統計學采用SPSS13.0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χ±s表示,且進行t檢驗,以P
3討論
圍生期對女性來說是一個特定時期.孕產婦本身以及圍生兒很容易受到胎內、分娩過程中及各種因素的影響而患病,相關的保健知識教育可以顯著促進圍生期保健。
孕產婦保健服務可以降低孕產婦、圍產兒死亡率,保障婦女兒童身體健康、提高人口素質,促進經濟發展,構建和諧社會[2]。我們對本組孕產婦開展有計劃、有目的、有評價的健康教育活動,并貫穿于孕產婦系統管理工作的始終,使孕產婦獲得了孕產期保健知識,從結果來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需要調查中,我們發現孕產婦最需要的是母乳喂養和分娩知識,而其它孕期、新生兒相關知識的需求度也較高,總的來看,無論哪種知識,孕產婦都有著較強的獲得欲望。從實踐來看,孕產婦獲得保健知識的途徑是多樣的,這就造成一部分認識上的誤區,得不到科學規范的指導將不利于孕產婦的分娩和產后康復。
綜上,我們對孕產婦進行全方位的保健宣傳教育,在孕期、住院期滿足產婦及家屬的需求,為產婦和家屬提供更多的分娩育兒知識,有效減輕了孕產婦的心理負擔和睡眠障礙,有利于孕產婦保健需求的解決,更好地促進圍生期身心健康,保障母嬰安全,具有積極的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關鍵詞】 孕期保健;母嬰健康;產婦
DOI:10.14163/ki.11-5547/r.2016.04.212
婦女在孕期會出現各種妊娠反應, 需要針對不同癥狀采用及時有效的孕期保健措施以保證孕期安全。本院采用隨機抽樣法選擇2014年4~10月來本院分娩的164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 調查其孕期保健現狀, 并分析其對母嬰健康的影響。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4~10月來本院分娩的164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 年齡21~40歲, 平均年齡(28.6±4.3)歲;初產婦101例, 經產婦63例;初中及以下28例, 高中和大專96例, 本科及以上40例。所有調查對象均了解研究項目內容且自愿參加。
1. 2 方法 研究以問卷調查的形式開展, 問卷內容主要包括產前檢查行為和態度、孕期生活方式及飲食搭配、孕期性健康狀況、對孕婦學校的態度和行為及孕期用藥狀況。問卷共25題, 總分100分。總分≥80分者為孕期保健狀況優良, 總分
1. 3 觀察指標 ①觀察產婦孕期保健狀況和產婦保健狀況對母嬰健康的影響結果。②分析產婦孕期保健狀況與其影響因素的相關性。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 1 產婦孕期保健狀況 孕期保健狀況優良產婦89例(54.27%), 孕期保健狀況較差產婦75例(45.73%)。認為應從懷孕3個月起定期進行產檢的產婦有84例, 占51.22%, 孕期內保持良好生活飲食習慣產婦98例, 占59.76%, 孕期無性生活產婦96例, 占58.54%, 孕期內到孕婦學校或醫院接受過教育的產婦64例, 占39.02%, 孕期內在醫師指導下使用保健藥品的產婦86例, 占52.44%。
2. 2 產婦保健狀況對母嬰健康的影響結果比較 孕期保健優良組新生兒并發癥、低體重患兒及產婦妊娠并發癥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孕期保健較差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 3 產婦孕期保健狀況與影響因素相關性分析 產婦的孕期保健優良率普遍偏低, 文化水平和生育情況是影響產婦孕期護理保健的重要因素。而年齡對產婦孕期護理保健狀況影響不大。見表2。
3 討論
專業化的產婦孕期保健有利于調整孕婦身體心理狀態, 積極預防和治療孕期不良反應[1], 因而產婦孕期保健是降低妊娠并發癥等受孕風險、提高婦女生育質量的重要途徑。
良好的孕期保健可顯著降低產婦的妊娠并發癥和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 在實際工作中應當加強產前檢查、孕期知識教育、生活干預方式及慎重用藥為主要內容的孕期保健教育[2, 3]。對孕期內出現的各種不良反應, 應及時查明原因, 辨明是正常生理反應還是病理狀態并在醫師指導下治療, 切不可聽信他人或廣告而盲目用藥, 產前定期檢查可及時了解孕婦不適癥和胎兒發育情況, 提前采取針對性預防措施, 降低受孕風險和嚴重殘疾兒的出生率。通過專業學校或醫院加強孕期保健知識教育, 告誡孕婦應合理膳食, 戒除煙酒、不規律作息等不良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性生活, 對預防妊娠并發癥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孕婦應當保持開心愉悅的心情, 適當活動, 同時保證充足的休息時間和睡眠質量。此外, 指導患者做好皮膚等保健工作, 及時清洗增加韌性, 預防產后肉頭破裂等并發癥[4]。研究顯示, 文化程度與產婦孕期保健狀況呈正相關關系[5], 這可能與文化水平高的產婦知識結構完整和自我保健意識強烈有關, 經產婦孕期護理保健狀況顯著優于初產婦, 這可能因經產婦在孕育過程中積累相關經驗有關, 與本研究結果一致。這也提示應當針對文化程度較低和初產婦重點開展孕期保健教育工作。
綜上所述, 良好的孕期保健狀況可顯著降低產婦妊娠并發癥的發生率, 提高婦女生育質量, 保證母嬰健康。但目前產婦孕期保健狀況不甚樂觀, 尤其以文化程度較低和初產婦為甚, 故應當針對此類患者重點開展孕期保健的宣傳教育工作。
參考文獻
[1] 邢俊香.孕產婦院前健康教育對母嬰健康的影響.齊魯護理雜志, 2011, 17(8):120-121.
[2] 陳興風.孕產期飲食指導和營養管理對母嬰健康的影響.齊魯護理雜志, 2012, 18(21):68-69.
[3] 鄒芳亮, 張軍, 歐有良, 等. 223例初產婦對孕期性生活的認知與健康教育需求調查.護理研究, 2015, 6(8):942-944.
[4] 孫聰穎, 余向紅, 陳淑群, 等.孕期健康教育對產褥期健康的效果評價.浙江預防醫學, 2015, 2(1):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