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道德與法治教學案例反思

道德與法治教學案例反思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道德與法治教學案例反思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道德與法治教學案例反思

道德與法治教學案例反思范文第1篇

【關鍵詞】高校體育專業 思想政治理論課 多維互動教學模式 實施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10C-0022-04

高校體育專業學生是國家體育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學生的公共必修課,對于學生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為了提高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參與度,增強體育專業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認同感,激發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積極性,課題組成員從2014年開始積極探索高校體育專業思想政治理論課多維互動教學模式的構建,并于2015―2016年在廣西體育高等專科學校各個班級中進行深入的教學改革,將多維互動教學模式運用到教學之中,取得了一定的實效。

一、高校體育專業思想政治理論課多維互動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

多維互動教學模式指的是在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社會之間發生的各種形式、各種性質、各種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響,是一種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課堂和課外延伸為平臺的互動教學模式。多維互動教學模式的實施是各種教學因素相互影響的過程,需要教師從多方面進行精心設計。為了達到預定的教學效果,在本課題中將多維互動教學模式的運用與實施分為五個環節。

(一)結合學生特點,挖掘互動主題。在多維互動教學實施之前,教師必須結合本門課程特點及學生的特點來進行教學設計。首先,教師要熟悉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材,在把握好課程重點、難點及熱點問題的基礎上,尋找挖掘互動教學的主題。其次,要通過與學生進行交流和進行問卷調查摸底等方式來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及認知水平,切實了解學生對本門課程教學的期望及學生關注的話題。再次,要針對學生的特點來設計互動教學環節,從而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參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積極性。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為例,教師在認真鉆研本門課程教材的基礎之上,將課程的內容分為三大模塊:一是入學適應教育模塊(緒論章節);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模塊(第一章至第三章);三是道德法制模塊(第四章至第七章)。在不同的模塊,課題組根據學生認知水平及專業特點設計了不同的互動主題,同時通過對各模塊中的內容進行有效融合,以實現各模塊的教育目標,讓課程內容形成一個既井然有序又有機聯系的整體。如在第一模塊設計了體育專業大學生生活規劃互動主題,在第二模塊設計了奧運冠軍的成長之路互動主題,第三模塊設計了“小悅悅事件”的道德與法律之爭等互動主題。這些互動主題結合學生特點及實際,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參與互動的積極性非常高。

(二)布置互動主題,做好啟動準備。教師制定出互動主題之后,要根據互動主題查閱相關資料,在充分掌握該主題的基礎之上,制作出課堂上所使用的課件,準備好上課所需要用到的視頻、音樂等多媒體文件及相關教具。同時,為了更好地實現互動教學效果,必須給學生留有充足的準備時間,那就是要提前給學生布置好任務,讓學生自主進行課前預習。在課前預習的環節中,學生要明確學習目標,通過自學課本相關內容、分析整理相關資料來達到對互動主題的認識,從而結合自身實際及社會熱點來對問題進行分析。在此環節中,教師要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讓學生知道應該怎樣制訂學習計劃,怎樣在網上及圖書館搜索查閱相關資料,怎樣對搜集到的資料進行歸納整理,怎樣凝練自己的觀點等。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為例,在第三章“領悟人生真諦 創造人生價值”的學習中,教師設計了關于“金錢是不是萬能的”辯論。在進行辯論的前一周課上,課題組把全班同學分成了正方和反方,要正方和反方分別推選出5名同學來擔任辯手,同時,將辯論主題、辯論程序、辯論時間告訴學生,還選出兩名同學擔任計時員。在任務布置下去之后,教師通過QQ、微信等方式跟進學生的自主學習進程,解決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存在的一些困惑。在辯論當天,參與辯論的學生表現出色,整個辯論過程精彩而激烈,時不時引發場下學生的陣陣掌聲。通過布置互動主題,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本次辯論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

(三)實施互動教學,進行合作探究。這一階段是多維互動教學的核心環節。教師經過醞釀環節及啟動環節的準備,已經對課程進行了合理的互動教學設計,同時也把相關的任務交給學生做好課前準備,在這一環節,教師需要靈活采用情境體驗互動、角色扮演互動、案例討論互動、團隊合作互動、問題探究互動、辯題爭論互動、對話互動等互動方式,通過不同的互動方式來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溝通交往能力、表達思辨能力等。這一環節中教師要發揮自身的上課特點及上課優勢,在班級營造出良好的互動氛圍。互動的形式可分為多種,包含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與多媒體設備之間的互動。以“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為例,在第一章“理論的兩大成果”的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能正確認識的歷史地位、時代價值,從而進一步明確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科學內涵,課題組教師先給學生播放了馬克思、恩格斯生平事跡介紹的視頻。課堂上學生看得津津有味,對馬克思、恩格斯產生了敬仰之情。但是仍有很多學生存在著困擾: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為什么還要堅持產生于160多年前的呢?是不是已經過時了?針對學生存在的疑問,教師提出問題:“在當今堅持有沒有其必要性?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學生開始進行討論,他們對于該問題的看法不一,各持己見,在討論的過程中產生了一次次思想的碰撞。

(四)進行相互點評,實現反思提升。相互點評是教學反饋的重要階段,要通過點評對課程的重點及難點進行總結歸納,對學生有疑義和爭論的問題進行啟發引導,對課程知識進行引申、遷移及拓展,強化學生對課程內容的認識與理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及科學思維方式。點評的方式可以分為三種:教師點評學生、學生點評教師與學生相互點評。這三種點評方式都必須在平等的環境與氛圍中進行,雙方要本著客觀、公正的態度來進行點評,切不可輕易地進行全盤肯定或全盤否定。尤其是教師點評學生是最有權威性的一種方式,教師必須掌握好點評的藝術,要多使用鼓勵性的語言來肯定學生的表現,在指出學生的不足之處時必須以理服人,而非教師所說的一切就是真理的高高在上姿態。以“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中“在當今堅持有沒有其必要性?”這一問題為例,學生在對問題進行討論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對雙方觀點進行相互點評的過程。在討論結束之后,教師請各組代表與同學們分享討論的結果,最后教師拿出一本《資本論》的書,說道:“之所以能成為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因為具有鮮明的階級立場,嚴密的科學體系及巨大的實踐指導作用。直到今天,在全世界范圍內還有成千上萬的人在讀馬克思所著的《資本論》,這并不僅僅只是中國人在讀,還包括很多外國人,其中有很多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外國人在讀這本書。這是由于,是深刻察析當代資本主義世界的科學方法,尤其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世界金融和經濟危機,讓大家在全球再一次看到馬克思思想的光芒。我們應當把作為引領當代社會主義發展的科學指南,堅持中國化的兩大理論成果,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教師通過點評,來對課堂討論問題進行總結,既具有權威性,同時也具有說服力,從而加深了學生對的理解與認識,最終實現學生對思想及情感上的認同,而不僅僅是局限于課本字面上的表述。

(五)課后交流聯系,延續教學互動。課后的交流與互動是課堂教學向課外的延續與深入,是對所學課本知識的拓展與延伸,在多維互動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中是一個最為生動的實踐環節。在此階段,教師給學生布置拓展式的作業,讓學生將課本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生活之中去解決生活的實際問題,去分析生活中的社會現象,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過程中,課題組成員設計了學生遵守公德現狀的調查與分析、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態度的調查與分析、學生入黨動機的調查與分析、學生對本校的總體評價及原因分析、優秀學生訪談錄等實踐作業,同時,還組織學生參與清明祭掃革命先烈、“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體育賽事志愿服務活動等。在給學生布置課外作業,組織學生參與課外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微信、QQ、電話等方式與學生進行課堂外的交流,對學生進行拓展作業的指導,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更加暢通、更加有效、更加深入。

二、高校體育專業思想政治理論課多維互動教學模式的實施效果

本課題以廣西體育高等專科學校2014級、2015級體育專業學生作為教學改革對象,涉及體育教育、運動訓練、高爾夫運動技術與管理、體育保健、體育服務與管理及民族傳統體育6個體育類專業。在教學改革實施過程中,將多維互動教學模式運用到“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及“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兩門課程的教學之中。同時,在開學初及學期末對同班次學生發放調查問卷,兩次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360份,收回調查問卷352份,問卷有效率為97.8%。通過對教學改革前后的調查問卷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體育專業學生多維互動教學模式的實施效果。

(一)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認同感增強。在教學改革實施之前,課題組成員對廣西體育高等專科學校體育專業學生對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態度及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喜愛程度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有39.8%的學生認為在體育專業中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非常有必要或有一點必要,有60.2%的學生認為體育專業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完全沒必要(見表1)。由此可以看出,在體育專業學生中超過一半以上的同學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一門可有可無的課程,許多學生上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原因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拿到學分,并沒有真正從心理上重視并認同這門課程。教學改革的實施過程中,教師通過貼近體育生專業實際的教學設計,融入微課、慕課等新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增強了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喜愛程度,讓學生從“要我學”主動轉變為“我要學”。教學改革實施之后,當再次問及這一問題時,學生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認識有了新的改觀,學生開始重新審視這門課程,并對這門課程產生了情感上的共鳴,如表1所示,82.4%的學生認識到在體育專業中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有其必要性。同時,如表2所示,學生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非常感興趣的從8.0%提升至32.4%,一般感興趣的從35.2%提升至59.7%,表示反感的從56.8%降至7.9%。由此可見,教學改革的實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認同感有了進一步增強。

表1 學生對于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態度統計表

您認為在體育專業大學生中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有沒有必要? 非常有必要 有一點必要 完全沒必要

教改前 9.7% 30.1% 60.2%

教改后 38.1% 44.3% 17.6%

表2 學生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喜愛程度統計表

您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喜愛程度如何? 非常感興趣 一般感興趣 反感

教改前 8.0% 35.2% 56.8%

教改后 32.4% 59.7% 7.9%

(二)學生參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積極性提高。在教學改革實施之前,廣西體育高等專科學校體育專業學生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參與度一直很低,學生遲到、曠課、早退的現象較為常見,在課上聊天、睡覺或玩手機的學生也大面積存在。學生對于老師的講課并不關注,對于老師課堂上的提問或布置的作業也不關心。通過對廣西體育高等專科學校體育專業學生在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上發言情況及在課后與老師交流情況進行調查,課題組發現高達89.1%的學生在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上沒有回答過問題或者進行發言(見表3),高達91.5%的學生在課后沒有與老師進行溝通交流(見表4)。在教學改革的實施過程中,通過采用專題討論教學、辯論式教學、情景模擬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盡可能地創設“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環境,讓體育專業學生主動參與到思想政治理論課之中,充分調動了學生課堂內外的積極性。在教學改革實施之后,學生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上回答問題或發言的積極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如表3所示,在課堂上發言的學生由教改前的10.9%上升為59.7%。此外,在課外與思想政治理論課老師進行溝通的學生人數也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在課后與老師溝通交流的學生由教改前的8.5%上升為33.0%(見表4)。

表3 學生在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上發言情況統計表

您在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上回答問題或發言的次數有多少? 沒有 1-2次 3-4次 5次以上

教改前 89.1% 8.0% 2.3% 0.6%

教改后 40.3% 46.6% 6.8% 6.3%

表4 學生在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后與老師交流情況統計表

在課外您與思想政治理論課老師溝通的次數有多少? 沒有 1-2次 3-4次 5次以上

教改前 91.5% 7.4% 1.1% 0%

教改后 67.0% 23.4% 8.5% 1.1%

(三)思想政治理論課對體育專業學生的影響力擴大。廣西體育高等專科學校體育專業學生在教學改革之前,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積極性一直不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十分差。調查結果顯示,有60%的學生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沒有太大收獲,學過就忘記或者對自己的生活沒有太大幫助。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師在教學設計環節根據體育專業學生的特點加入了“弘揚奧運精神 做一名誠信的體育人”、“我為體育競賽添光彩”等專題教學,同時積極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服務社會,積極主動參與到社會實踐之中。社會實踐形式豐富多樣,涵蓋志愿服務活動、“三下鄉”實踐活動、參觀企業、革命老區活動及社會調查等。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改革,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廣西體育高等專科學校體育專業學生中的影響力得以逐步擴大,學生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有了新的體會,有61.4%的學生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加強了自身的道德修養及法治觀念,53.4%的學生認為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50.6%的學生認為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明確了奮斗目標,認為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沒有太大收獲的學生也從60%降至15.3%。此外,課外實踐活動的豐富及多樣性也對學生產生了極大的吸引力,教改后,學生普遍認為參加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社會實踐對自身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68.8%的學生認為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增長了見識,55.7%的學生認為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服務了社會,49.4%的學生認為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將專業知識學以致用,認為參加社會實踐沒什么用處的學生也從33.5%降至10.8%。由此可見,通過教學改革,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學生成長成才過程中的重要性得以發揮出來,思想政治理論課對學生的影響力也日益擴大。

三、高校體育專業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施多維互動教學模式的反思

通過對廣西體育高等專科學校高校體育專業思想政治理論課多維互動教學模式的實施效果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看到教學改革取得的成效是比較明顯的,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認同感增強,參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積極性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對體育專業學生的影響力擴大。但課題組成員在調查中也發現教學改革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如教師對于新興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有待進一步增強、學生參與課堂互動的覆蓋面仍不夠廣、課程考核評價有待進一步完善等。針對教學改革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課題組成員從互動主體、互動管理、互動維度、互動空間、互動平臺及互動評價等方面入手,提出高校體育專業思想政治理論課多維互動教學模式的提升路徑。

(一)注重互動主體的參與性及互動管理的嚴密性。多維互動教學實施的過程是師生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交流的過程,教師和學生作為互動主體要主動積極參與到其中。一方面,要求教師在教學管理上要有高度的責任心。教師必須提前做好專題的設計,在設計過程中要做到內容新穎、題材豐富、過程精密。要積極尋找提高學生參與積極性的切入點,將學生充分動員組織起來參與到課程教學中。另一方面,要求教學活動的組織開展具有高度的嚴密性。課前的設計準備、課中的分工協調及課后的完善總結都必須嚴格進行管理,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各個環節之中。尤其在大班教學之中,教學活動組織開展的嚴密性更顯得尤為重要。

(二)注重互動維度的創新性及互動空間的靈活性。多維互動教學是多種教學因素相互影響的過程,教師、學生、課程、社會、媒體之間進行著多元的信息交流與活動交往。在多種教學因素進行相互作用的過程中,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的創新是影響互動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師應多采用辯論式、問題式、演講式、案例式、情景模擬式等教育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多媒體來創設教學情境,加強學生對課程的理解,拓展課程內容知識,并通過QQ、微信、博客等工具來進行溝通交流。在教學內容的選取過程中,不能一成不變,必須緊跟時展的要求,結合“90后”大學生的性格特征,結合體育專業學生的專業特點,加入一些新的教學案例。此外,教師還要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課堂外的時間,充分利用學校的各種有效資源,加強與各部門的協作及配合,拓展課堂外的實踐方式與途徑。

(三)注重互動平臺的時代性及互動評價的多元性。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課程的互動平臺也變得越來越廣泛。微課及慕課的出現對傳統的課堂教學造成了極大的挑戰,為了加強課堂教學的時效性,教師也應當積極主動地學習新的多媒體技術。此外,簡單的課件制作、圖片編輯、影像處理也是教師的一項基本功之一。實踐表明,圖文并茂、聲像具備的課堂教學更為學生所喜愛,也更容易取得潛移默化的教學效果。在評價方面,必須引入多元評價機制,把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作為課程教學評價的主要內容,不把考試成績作為課程的主要評定依據,更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還有學生在價值觀及情感態度方面的發展。通過調查顯示,62.5%的學生認為平時成績占50%、考試成績占50%是比較合適的成績評定方式,這也表明學生對課程考核的一個新的要求。在進行課程成績評價的時候,必須充分借助評教評學的計算機軟件系統,實行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及教師點評,力求做到考核過程科學,考核群體普及面廣,確保考核結果的公平、公開及公正,通過考核來更好地激發學生參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多維互動教學的過程。

【參考文獻】

[1]歐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多維互動教學的理論與實踐――基于大班教學環境的探討[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1(6)

[2]張梅花.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互動教學模式的構建[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2(6)

[3]程恩富.的當代意義[N].人民日報,2013-03-19

【基金項目】2014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一般A類項目“體育專業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多維互動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研究”(2014JGA283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州区| 雅安市| 永胜县| 汝州市| 鄄城县| 福贡县| 二手房| 民勤县| 睢宁县| 米脂县| 广灵县| 进贤县| 炎陵县| 巴中市| 孟津县| 同江市| 遂川县| 桓台县| 开封县| 阿荣旗| 庆城县| 温宿县| 同仁县| 敦煌市| 内乡县| 高唐县| 永丰县| 赣州市| 诸暨市| 五常市| 子洲县| 永春县| 太湖县| 多伦县| 精河县| 拉萨市| 隆回县| 崇义县| 富平县| 开江县| 山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