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電磁輻射理論

電磁輻射理論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電磁輻射理論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電磁輻射理論

電磁輻射理論范文第1篇

關鍵詞:電磁輻射 電磁爐 電磁場理論

中圖分類號:T L 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12(c)-0-01

電磁波輻射就是將電場與磁場二者互相作用所形成的波動,以輻射形式向空間傳播出去。事實上,由于醫療器械、家用電器等的使用,使人體無時不刻處在電磁波的輻射之中,電磁波輻射對環境及人體健康的影響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關注。國家環保局推薦的《500 kV超高壓送變電工程電磁輻射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規范》(HJ/T24-1998)標準規定暴露磁感應強度的安全值為1高斯(即1 Gs=1000mGs=100 μT,微特斯拉)。1995年美國國家輻射防護委員會(NCRP)提出電磁場暴露導則,在居民區的工頻磁感應強度安全標準為2 mGs(即0.2 μT,微特斯拉)。兩者相差500倍。電磁爐是一種使用安全、清潔衛生、操作簡便靈活的爐具。但在使用過程中,人們對它產生的電磁輻射給人體的影響存有疑慮。以往人們對電磁爐的輻射也有過不少討論,但從科學觀點出發進行嚴密的計算仍較少見。該文基于電磁場理論的安培定律,將電磁爐的核心部分即電磁體,看成是一個磁偶極子的輻射源,產生電磁振蕩輻射到空間。電磁體由圓形導磁盤及在其上單層螺旋繞制的線圈組成。線圈輸入30~50 kHz的高頻電流I。線圈的平面面積S與電流I的乘積,Mm=IS 稱為磁矩。該文推導出一個距離輻射源的空間某點上接受到的以磁感應強度表示的輻射量的計算公式,該文給出的公式正是以磁矩作為基本的計算數據。

1 電磁體產生電磁輻射的機理

圖1為單匝平面線圈在距離R的觀測點G產生的磁感應強度B的機理圖。線圈平面與G均處在X―Y坐標平面上,線圈平面法線與Z軸重合,R與X軸夾角為θ,與Y軸夾角為Ф。線圈回路電流為I,反時針方向,回路半徑為ρ。回路上取無限短的一段長度dl,電流元在G上產生的磁感應強度為。d為微分算符,為向量。電磁場理論中的安培定律的微分形式為

2 計算實例

設某電磁爐的參數如下:工作電壓220 V,功率1~2000 W可調,設計時未加屏蔽或防輻射措施,所用烹鍋底面足夠大,大于設計規定的12 cm,且放置在與線圈導磁盤完全對應的位置上(即沒有放歪);電磁爐盤式線圈最外圈直徑17.5 cm,最內圈直徑4 cm,共32圈;線圈總面積S為各圈面積之和;取最大功率檔1800W計算;取功率因數Cosф=0.75。求得電流 I=1800/220?0.75=10.91 A。θ角取法如下:求公式(1)右端括號內的函數對θ的最大值,可得θ=45 °,得Sinθ=Cosθ= 0.707。當磁感應強度單位用高斯制即以Gs為單位、電流用MKS制即安培單位時,給出的電流值應除以10后才代入計算。磁導率μ取高斯制單位時,其值為4π×10-3GsA/m。r從電磁盤中心點到觀測點G距離變化時,計算結果如表1。結果分析:表中第8點的數據表明,當人體離開電磁爐中心距離0.5 m時,其電磁輻射為2毫高斯(0.002 Gs),即可達到美國NCRP的標準。但如以國家HJ/T241998的1Gs為標準,即使將手放在爐板上也是十分安全的。

3 結語

未加屏蔽的電磁爐在使用中確實存在電磁輻射,并在一定程度上對人體產生影響。影響大小視電磁體線圈電流的大小和人體到電磁爐的距離而定。應該指出,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傷害主要是短波、超短波,而工頻電的波長為10000 m,況且人們使用電磁爐是短時和間歇的,因此,即使有影響也是微小的。近年來市場上出現帶電磁輻射屏蔽裝置的電磁爐產品。不過,其防輻射效果如何還有待研究。

參考文獻

電磁輻射理論范文第2篇

關鍵詞:GSM 基站輻射;輻射污染;輻射監測

一、GSM基站的天線

一般GSM基站的天線都有三個扇區,每個扇區的覆蓋范圍為120度,每個扇區通過向特定的一個方向發射,來覆蓋一定的范圍,這樣三個扇區能對四周進行360度全覆蓋。一般來說,天線有定向天線和全向天線,定向天線可以根據需要調整俯仰角和方位角,以達到覆蓋需求,功率相對較大,全向天線一般用于覆蓋鄉鎮,人比較少的地方。

二、GSM基站的發射功率

GSM基站的發射功率。GSM基站是通過頻分復用和時分復用的方式工作。一個基站它有多個頻率發射,發射功率為15W到20W左右。在城市,除了要保證通話還要支持無線上網等業務,假如以18個頻率為基本配置的話,它的發射功率在270W到360W之間,若配置頻率再多的話,發射功率超過360W。

三、GSM通信基站的發射方式

基站的輻射方式分為連續輻射和脈沖式輻射兩種方式。連續輻射方式是指基站的每一個扇區以一個固定的廣播頻率,每天滿功率24小時連續發射每個扇區的特定信息。脈沖式輻射方式是不固定頻率,只是在通話的時候發射,并可根據通話者的遠近自動調節基站的發射功率。一般的基站即使是微基站在掛上高增益大天線、俯仰角很小并且沒有直接阻擋而且功率開到足夠大的情況下,也可以覆蓋至少5公里遠,理論上可以達到35公里,如果把兩個空中接口信道合為一個的話,可以達到70公里。

四、電磁輻射不等于電磁污染

電磁輻射是指電場和磁場的交互變化產生的電磁波向空中發射或匯聚的現象。電磁輻射在一定限度內時,它是有益于人體、有機體及其他生物體的,它不但可以促進生物體的微循環,還可促進植物的生長和發育。

“電磁污染”是指超過一定的頻率和功率的電磁輻射,它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因此,電磁輻射不等同于電磁污染,更不能與人體的健康直接畫上等號。

電磁輻射還與距離(人或房屋與基站的距離)有關。當距離700米時,輻射峰值約為2W;在1-200米時,輻射峰值約為0.1W;站在基站100米開外的地方,受到的輻射水平可能比用一次微波爐還要低。記者在清華大學的實驗室中曾做過這樣的試驗,將接收天線放置到距離微波爐0.5米(使用微波爐時的大致距離)時,測到的電磁輻射數值約為12伏/米;距離2米遠時,測得的數值為10伏/米。將手機緊貼耳朵時,當手機接通的一瞬間,電磁輻射為4伏/米左右,而當手機距離測量儀為一臂遠時,電磁輻射為0.5伏/米。通過試驗可以看出,放置在半米遠的微波爐與百米開外的基站比,微波爐的輻射值確實有可能大于基站。

五、基站的電磁輻射符合國家標準

根據國家環保局的《電磁輻射防護規定》要求,環境中的電磁輻射的電場強度小于12伏/米。而 衛生部的《環境電磁波衛生標準》要求,電磁輻射的功率密度要小于40微瓦/平方厘米。這兩種要求比歐美發達國家還要嚴格。目前,我國的移動通信基站標準嚴格按照此類標準進行建設。

目前,我國移動通信采取都是微蜂窩技術,它的發出功率和接收功率在十幾毫瓦到二十幾毫瓦之間,這個功率非常低,完全不會造成輻射污染。例如: 25瓦的大功率基站,離基站10米范圍內的微波功率每平方厘米只有2微瓦左右,在5米范圍內功率是每平方厘米是8微瓦,比衛生部規定的每平方厘米17微瓦的標準還要小一半。而且,GSM的輻射頻率約為900兆赫茲,與電視的輻射頻率基本相當。

電磁輻射在空中是快速衰減的。發射功率為20瓦的大功率基站,在天線前10米的范圍內,通過測試發現功率密度僅為每平方厘米0.6微瓦左右,相對于國家標準(每平方厘米40微瓦)的千分之十五,衰減很快。

另外,電磁波穿過不同介質的建筑物時衰減的程度也是不一樣的。例如通過穿過帶鋼筋的墻比一般磚墻要衰減的多三倍左右,分別衰減20dB和6dB左右。因此,GSM基站天線一般建在住宅樓頂或山頂上,基站一般較高,約為35-55米,宅內的居民完全是安全的。檢測結果表明,農村基站天線在塔基地面半徑50米以內輻射功率值大約為0.02~0.08微瓦/平方厘米,在半徑50米以外為0.06~0.14微瓦/平方厘米,遠低于8微瓦/平方厘米的最大限值。城市基站距天線30米外的環境敏感處的功率密度值均低于8微瓦/平方厘米的限值。這些也都在安全范圍之內的,居民可以完全放心。

六、基站的建設符合國家標準

各公司都會被要求在基站的建設過程中,嚴格執行國家基站輻射標準。此外,所有基站在建設和擴容時,都必須委托環保部門和無線電管理局進行電磁輻射環境影響評價,以保證基站不會造成輻射污染,對居民造成危害。

在基站建設和運營過程中,都要嚴格按照環保部門的要求,進行立項、選址、規劃、管理維護等,以確保輻射環境安全。在基站規劃時,基站建設都會預留有一定的調整范圍,要求市區至少50米,要求農村至少一公里,這些是安全距離的數值。安全距離數值是指假設基站天線處于最大功率發射狀態,同時假設正對天線、無阻擋,在室內、外符合環境電磁波容許輻射場強GB9175-88一級強度的最小距離(即安全防護距離)。而現實的情況是,居民或建筑物一般都不會近距離接近天線,更不會正對天線。

同時,手機基站的輻射會隨距離的增加而快速衰減。在實際傳輸過程中,基站受背景輻射、天線架設方式、地形、溫度、濕度及大氣環境等多種因素影響,特別是障礙物的阻擋作用,電磁輻射的實際衰減速率會遠遠大于理論值。另外,在空氣中傳播時,會遇到建筑物、植被的阻擋,通過大氣層時,小液滴、固體小顆粒也會吸收和散射電磁波,都會加劇電磁輻射的衰耗。在實際情況下,天線只有在滿載荷的情況下才會以最大的功率發射(情況很少發生),即使以最大功率發射,持續的時間不會太長,因此,實際的安全距離應比理論距離推算的要小。對于一棟樓房,樓層越低輻射越小,樓層越高,輻射越大。

電磁輻射理論范文第3篇

【關鍵詞】高壓電輸變電;電磁輻射;電磁污染;電磁防護

1.常見電磁輻射污染

1.1電磁輻射污染的種類

電磁輻射環境污染源根據電磁波的頻率范圍,劃分為工頻(50/60Hz)、射頻(又稱高頻103-106Hz)與微波(>106Hz)三個波段。電磁輻射是一種以電磁波形式傳播的能量流,具有“波粒”二象性,環境科學把高于12電子伏特的電磁波輻射稱為電離輻射(放射性),如:x射線和丫射線等;而低于12電子伏特的電磁波輻射稱為電磁輻射。從環境管理和研究角度看,城市環境中的電磁輻射環境污染源主要分為:

1.1.1廣播電視發射設備

輻射特征為大功率定時全向發射。廣播包括:短波廣播、調頻廣播。電視廣播包括:米波電視、分米波電視。我國電視和調頻廣播的頻率范圍是:48.5MHz-960MHz,屬于超短波與分米波頻段。

1.1.2通信、雷達及導航發射設備

通信包括短波、微波發射臺(含通信和探測)、地面衛星發射站、移動通信基站、尋呼通信基站。在城市無線電通信網中,由于移動通信基站增加速度快、分布密集,隨處可見,它已成為城市電磁環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1.1.3工業、醫用高頻設備

這類設備把電能轉換為熱能加以利用,但總有伴生電磁輻射產生并泄漏出去,引起工作場所及環境污染。醫療用電磁輻射設備:主要為高頻理療機、紫外線理療機、高頻透熱機、高頻燒灼器、微波針灸設備等。

1.1.4交通系統電磁輻射干擾

交通系統電磁輻射設備有輕軌和電力牽引車輛,包含有軌電車和無軌電車。

1.1.5電力系統電磁輻射

高壓電力系統包括高壓架空輸電線、高壓地下電纜和變電站。

1.2電磁輻射污染危害

電磁輻射的危害有兩個方面:一是對人體和生物的危害;二是對電器設備的影響。

1.2.1對人體和生物的危害

電磁輻射對人體和生物的危害,多年來國內外一些研究機構作為課題進行了大量研究和實驗,得出了具體結論,主要是熱效應、非熱效應和累積效應。

1.2.2對電器設備的影響

電磁輻射對電器設備來說是一種干擾,如果電磁輻射的頻率與擾設備的頻率相差不大時,干擾的程度就逾嚴重。總的來說電磁輻射可以使測量儀器性能變低;可以使電子開關或繼電器工作失常;可以使無線電接收設備出現噪聲,如電視機圖像聲音變差,收音機信號不好等;可以干擾黨政軍機關的無線電設備;可使病人心臟起博器停止工作,等等。

2.高壓電電磁輻射特性及其危害

2.1高壓電電磁輻射的三種特性

2.1.1磁場特性

磁場強度的大小與電流大小有關,與電壓無關;50Hz或60Hz的磁場能很容易穿透大多數物體(建筑物或人),且不受這些物體的干擾。從理論上講,由于三相交流輸電線中各相電流的有效值相等,相位互差120,所以在距輸電線較遠外產生的磁場相互抵消,近似為零。所以我們平時一般重點研究電場。

2.1.2電場特性

載流輸電線在周圍空間產生電場,有如下特性:電場強度與輸電線相對于大地的電壓成正比;場中的導電物體(建筑物、樹林等)會使電場嚴重畸變,從而產生一定的屏蔽。

2.1.3電暈特性

當導線表面的電場強度超過空氣擊穿強度時,就產生電暈放電。這時,導線表面的電場強度一般達到 30kV/ln以上,只有高壓輸電線路導線表面才有如此巨大的電場強度,因此,電暈放電多發生在高壓輸電線路上。

2.2離壓電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

電磁輻射是指以電磁波形式通過空間傳播的能量流,且限于非電離輻射。電力系統的高壓輸變電中產生電磁輻射,電磁輻射主要是指高壓輸電線路和變電站的高壓電力設備所產生的輻射。

2.3高壓電電磁輻射對通信線路產生千擾

電磁輻射對電子設備的干擾:大量的研究表明,電磁輻射會造成廣播與電視不能收聽、收看,自動控制信號失誤,電子儀器儀表失靈,飛機指示信號失誤或空中指揮信號受到干擾,干擾醫院的醫療器械或病人的心臟起搏器等,從而帶來大量的經濟損失。

2.4高壓線路電暈可聽噪聲

通常情況下,高壓架空電力線路和變電站無線電噪聲的產生有三類根源分別是:在導線及其金屬表面處空氣中的電暈放電,絕緣子承受高電位梯度區域中放電并產生火花,連接松動或接觸不良產生的間隙火花放電。

3.高壓電電磁輻射污染的防護措施

綜合前面高壓電輸變電電磁輻射的原理及特性和高壓電輸變電電磁輻射的危害,可以從四個方面來采取防治措施:加強對電磁輻射環境管理;對人體健康危害的的減緩措施:對通信線路干擾的消除措施;對電暈放電引起的干擾消除措施。

3.1加強對電磁輻射環境管理

我國的電磁輻射環境管理起步較晚。但從1988年以來,先后己了《電磁輻射防護規定》、《環境電磁波衛生標準》等25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了《輻射環境保護導則-電磁輻射環境影響評價方法與標準》等3項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行業標準,了《微波輻射生活區安全限值》等2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軍用標準。

3.2對人體健康危害的減緩措施

避免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影響,線路盡可能遠離或避開居民區、環境敏感區。在線路設計中嚴格按規程執行,適當選用塔型、塔高,以盡量減少路徑走廊寬度及降低線路走廊下的電磁場強度。提高導線對地的高度,雙回路導線逆相布置,高低壓導線分層架設等措施,會獲得降低地面強度的效果。在運行中對工作人員采取局部屏蔽與限制工作時間等防護措施,以減少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影響。作業人員所處環境的電磁場強度超過國標限值或者作業人員所處環境的電磁場強度未超過國標限值,但與此限值比較接近,而作業人員又需要長時間在此環境工作時,都應考慮采用輻射防護用品。選用個體防護產品時,應首先確定電磁輻射的衰減度,然后,參照各種產品說明中對電磁波的衰減參數,確定使用何種形式的防護用品。降低電磁輻射方面的個體防護用品主要包括防護服裝、防護眼鏡及輻射防護屏。

3.3對通信線路干擾的消除措施

對通信線路的影響有靜電感應和電磁感應兩方面。輸電線路正常運行時,在鄰近的與其平行的通信線路產生感應電荷。感應電荷與輸電電壓成正比,還與通信線路與輸電線路的距離及相互位置有關。當通信線上的感應電壓超過弱電設備絕緣的擊穿電壓時,就可能損害設備和人身安全。為了避免通信信號線遭受電磁危險及干擾影響,一般采取:將有影響的通信信號線或輸電線改為電纜,輸電線進行良好的換位,裝設放電管、屏蔽線或中和變壓器。 (下轉第5頁)

(上接第68頁)3.4對電.放電引起的干擾消除措施

電壓越高,電暈放電就越強;導線直徑越大,電暈放電就越弱;導線表面光潔度越高,放電也就越弱。輸電線對無線電與電視的干擾主要是指電暈放電引起的干擾。一般在大于500m處,干擾電場可以忽略不計。無線電雜音的強度受天氣影響較大,一般只在惡劣的天氣條件下電網才會對距它很近且信號很弱的無線電與電視產生干擾。為了避免架空電力線對通訊線的干擾,設計時應從導線選擇和連接等方面考慮,無論是單導線還是分裂導線,均應使導線半徑或等值半徑等于或大于引起電暈的半徑。

【參考文獻】

電磁輻射理論范文第4篇

關鍵詞: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環境影響;環保措施

前言

隨著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當前移動通信工具數量激增,手機成為人們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通話工具。手機通信功能的實現是依靠電磁波來實現信息的傳遞,因此在人們享受移動通信便捷性的同時,也會擔憂移動通信電磁輻射對身體健康的影響。但相較于手機對使用者所帶來的輻射影響而言,移動通信基站的電磁輻射則是針對于周圍環境,這使處于移動基站周圍的小區居民對移動基站電磁輻射影響非常敏感。因此需要對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以此來有效的緩解人們對基站電磁輻射所帶來的不安。

1 電磁環境與電磁輻射

電磁環境即是由不同頻率的電場、磁場所組成,將自然、人為、有源、無源、靜態和動態的電磁現象都包括在內。在電磁環境中,由于變化的電場和磁場交替在空間內傳播,這些通過空間傳播的電磁能量稱之為電磁輻射。在電磁輻射下會對裝置、系統和設備等的性能帶來不利影響,同時還會對有生命及無生命的物質帶來一定的損害,從而造成電磁輻射污染現象發生。

2 移動通信基站的電磁輻射

在移動通訊基站中,其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基站內很大一部分設備都屬于室內部分,只有饋線、收發天線屬于室外部分。室內部分中的各種設備在設計和制造過程中就采取有效的電磁屏蔽措施,這也使其不會對周圍環境帶來電磁輻射污染。但處于室外部分的饋線及天線在運行過程中,則會向周圍環境中發射電磁波,從而造成周圍環境空間內電磁輻射場增高。因此在確保基站周圍環境電場強度要與國家標準要求相符。因此在基站選擇備用電源時,盡可能選拔免維護的密封蓄電池組,避免發生漏液現象,使機房使用過程中不存在廢水、廢氣對環境的污染問題。

在當前移動通信基站運行過程中,其電磁輻射主要由三個方面產生:即發射機本身電磁泄漏、發射天線信號發射及高頻電纜和接頭處等。這其中無論是發射機還是發射天線抽導致的電磁輻射,由于基站建設高度較大,這也使其對地面所帶來的輻射強度較小。對于高頻電纜接頭處通常都有著特殊的防護措施,因此基站電磁輻射對于地面的影響度不大。但對于部分建設在高樓樓頂的發射基站,其對居住在離樓頂較近處的居民所帶來的危害不容忽視。

3 電磁輻射和健康之間的關系分析

電磁輻射作為能量流,其所產生的電磁輻射污染現象會對人體健康帶來較大的危害。在電磁波環境下,不同的電磁波波段會對人們產性不同的生物效應,從而使人們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另外,由于人體自身也具有十分微弱的電磁場,一旦人體內部這個穩定、有序的磁場受到干擾后,則會損害人體的循環功能。因此長時間處于電磁輻射環境下人體各方面機能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引發一些不良后果。可以說電磁輻射和人體健康之間具有十分緊密的關系,其為人們健康的帶來的危害不容小覷。

4 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對環境產生的影響分析

在對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對環境帶來的影響研究過程中,發現具體的影響因素十分復雜,但在通過實踐測量過程中發現:電磁暴露小區的電磁輻射強度明顯高于對照小區,但平均值都在GB9175-88的一級安全范圍內(10μw/cm2);安裝鋁合金防盜網具有良好的電磁場屏蔽作用;同時建有兩個通信基站的小區,兩者所產生的電磁輻射在某一區域范圍可產生電磁場疊加現象,使輻射強度增加;個別與基站天線距離較近(小于20m)、窗戶與基站天線處于同一水平位置和與基站天線主瓣方向一致的居室內,電磁輻射功率密度遠遠超出一級安全范圍,可達到20.44μw/cm2,但也在GB9175-88的二級中間區容許范圍內(40μw/cm2)。

此外研究還發現,天線主瓣方向區域電磁輻射不一定較高,副瓣方向區域電磁輻射也不一定較低。這其實并沒有與理論相違背,因為環境地形、地貌、建筑物鋼筋水泥結構、空中架設的電線等等,都將對電磁波產生反射、繞射、折射、散射和吸收,從而使得電磁輻射強度的分布復雜化。

5 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對環境影響的環保措施

在日常移動通信基站運行過程中,其所發射的電磁波功率密度需要保持在國家規定標準限值范圍內,同時采取必要的措施來有效的防范電磁輻射污染。

對于在樓頂上建設基站的情況,在電磁輻射過程中,隨著時空的延伸電磁輻射會出現衰減的情況,這也表明建設在樓頂的基站對樓頂的空間影響較大,對于周邊建筑內的輻射相對較小。即設置在樓頂位置的基站,其電磁波輻射的最大值則會出現在樓頂,電磁波在傳遞過程中受建筑物阻擋和吸收,因此電磁波輻射也隨著樓層的降低不斷衰減。但在具體基站建設過程中,需要注意天線主波瓣方向要避免居民樓,對于實在無法避開的情況,需要確保與居民樓之間水平距離保持在25米以上。同時還要適當增加天線的高度,并適當的減少天線下傾角,這樣可以有效的降低基站電磁輻射的產生。在保證基站發射天線滿足覆蓋要求的同時,還要盡可能的做到降低天線發射功率。當基站建成運行后,還要加強對基站的監測工作,并對監測到的結果及時向公眾進行公布,有效的消除公眾的不安情緒,為基站的建設和運營商合法權益的保護奠定良好的基礎。

6 結束語

近年來移動通訊已全面普及,成為人們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在使用移動通訊過程中,人們在享受其所帶來便捷性的同時,也越來越意識到移動通信設備所帶來的電磁輻射影響問題。但由于民眾對于移動通訊電磁輻射影響方面的知識了解不多,這也使人們容易由此引發恐慌和不安。針對于這種情況下,媒體需要加大宣傳教育的力度,通信企業要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專業技術人員要加快新技術的研發,提高天線發射系統的標準,有效的減少電磁輻射對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使公眾能夠科學合理的面對移動通信基站的電磁輻射。

參考文獻

[1]吳石增.電磁波的生物效應與人體健康[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9(1).

電磁輻射理論范文第5篇

關鍵詞:計算機電磁輻射電磁場

1概述

任何帶電物體的周圍都存在電場,而周期變化的電場將會產生周期變化的磁場,也就存在電磁波,產生電磁輻射,如果這種輻射的量超過限定條件,那么就會對環境形成電磁污染。和無處可躲的大氣污染、水污染、噪聲污染一樣,電磁輻射同樣無處不在,這使它成為公認的“第四污染源”。

只要存在電場變化的地方就會有電磁輻射。目前,能造成大面積電磁污染的主要有高壓輸配電系統、發射設備、微波設備、家用電器、計算機等等。其中高壓輸電系統的電磁輻射強度最大,對人體的危害最明顯。為了保障從業者的健康,在輻射環境下的工作時間有著嚴格的限定。相比之下,諸如彩電、手機、微波爐、空調機、電冰箱、計算機等等家庭必需的電氣設備所影響的人群更廣泛。在上述常見的電氣設備中,與人們工作、生活息息相關的計算機更值得關注。許多上班族和沉迷于網絡世界的網蟲每天面對計算機的時間往往超過8小時。而計算機本身就是一個不可小覷的電磁輻射源:微處理器、主板、顯卡、聲卡、內存、硬盤、光驅、顯示器、USB接口等主要部件在工作時都會向外界輻射電磁能量。計算機所產生的電磁輻射,對那些長期接觸計算機的人的身心健康有巨大的危害。

2計算機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

計算機已進入現代社會的各行各業和千家萬戶,它給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但“計算機病”也與日俱增,嚴重的影響了人們的身心健康。“計算機病”的癥狀表現為神經衰弱綜合癌(頭暈、頭痛、疲勞、失眠或噩夢、記憶力減退、情緒低落等)、肩頸腕綜合癥(骨骼不適、手指麻等、感覺異常、震顫、有壓痛),以及腰背酸痛、抗病能力降低、易感冒等,發病率最高的是那些每天在計算機旁敲擊鍵盤的專業人員。這些專業人員精神壓力大,大腦處于高度集中和緊張狀態,這是產生神經衰弱綜合癥的根源。流產、面部褐斑、類似紅斑或濕疹等的出現,亦與精神因素密切相關。專業人員連續注視計算機屏幕,長時間近距離盯著閃爍的熒光屏,易使眼睛充血、干燥、怕光,嚴重者還會使眼球視網膜的感光功能失調,晶體受損,暗適應能力降低,造成視力減退,甚至可導致微波自內障、夜盲癥等。如人體受輻射還可導致人體循環系統異常,男性生殖能力下降,人體激素分泌異常等。孕婦、兒童、心臟起搏器佩戴者和老人是電磁輻射的易感人群,而心臟、眼睛和生殖系統等是電磁輻射敏感器官。近年來的畸形兒出生率和兒童的自血病增多,心臟起搏器佩戴者的死亡率增加,電磁輻射難逃其咎。

3計算機輻射的主要來源

雖然微處理器、主板、顯卡、聲卡、內存、硬盤、光驅、顯示器、USB接口等主要部件在工作時都會向外界輻射電磁能量,但幸運的是,除顯示器之外,這些配件都是被裝在具有電磁屏蔽能力的機箱里面,阻擋了大部分電磁輻射。所以,我們通常受到的輻射一方面來自顯示器,而另一方面則來自主機。倘若顯示器在電磁屏蔽技術方面不夠嚴謹,那么用戶可能一周5天、每天8小時都會受到電磁輻射,對健康的危害顯而易見。而機箱同樣如此,設計不良的產品往往臺發生電磁輻射泄漏,如果機箱與用戶之間的距離太近,外泄的電磁輻射同樣會影響到用戶健康。

上述表明,計算機的電磁輻射主要來源于顯示器和主機。其中顯示器又分為CRT顯示器(陰極射線管顯示器)和LCD顯示器(液晶顯示器)。CRT顯示器是計算機中最嚴重的輻射源。CRT顯示器通過電子槍發射電子束實現畫面顯示,對外發射電子本身就會產生嚴重的電磁輻射,盡管厚厚的含鉛玻璃屏幕可在一定程度上阻隔輻射,但仍然有不少電子穿透阻隔層而直接照射到使用者。所以,如何削弱這部分輻射至關重要。

按照物理學的定義,來自CRT顯示器的輻射傷害主要可分為光輻射、低能x射線、無線電場、靜電場和低頻電磁場。其中光輻射為電子槍打在屏幕背后熒光層而發出的可見光和少量紫外線,只有少量的紫外線會對人體造成危害。X射線由電子束碰撞陰極射線管的內部前屏所產生,但因為能量極低,其輻射程度也可忽略不計。無線電場主要從CRT的控制電路部分發出,強度非常弱,經過短距離后基本上就衰減到零。靜電場則是從CRT電子槍內部的加速電場所產生,最直接的體現就是會讓屏幕吸附灰塵。而被認為對人體健康損害最嚴重的應該是低頻電磁場,它主要由顯示器的電源部分(高壓包)和垂直/水平掃描電場所產生,電磁場頻率在5Hz~400kHz之間。

LCD電磁輻射相對低很多。從原理上說,LCD顯示器以液晶材料作為光線通過的開關來控制光線照射屏幕,進而獲得畫面輸出。而這個過程并沒有涉及紫外線、靜電場、高壓電源等容易產生輻射的部件,因此從這個方面考慮可以說LCD正面幾乎是零輻射。另外,LCD和CRT顯示器一樣,機內同樣需要一個高壓電源,只是電源驅動的并不是電子槍,而是LCD背光模組中的冷陰極熒光管。此種熒光燈管其實和我們常見的日光燈一樣,都需要較高的電壓才能驅動,只是點亮之后電壓會迅速回落到較低的水平。因此,LCD的電源只需要維持一定時間的高壓狀態(可達到l000V),然后轉為常壓甚至低壓狀態,而不必像CRT顯示器的高壓包一樣始終得保持高電壓狀態。因此相對而言,LCD顯示器電源部分對外輻射的低頻電磁波會比CRT要弱很多,加上LCD的擺放位置往往貼近墻面.所以不會背對著人體,這種輻射對人的影響可減弱到零。

顯示器之外,第二輻射源就是主機。眾所周知,金屬機箱對電磁輻射可起著屏蔽的作用,但不同材料,不同設計、不同工藝的機箱的防輻射能力并不相同,如果設計不良,主機外泄的電磁輻射仍可能超標。

首先,機箱的材料至關重要,目前大多數機箱都是使用鍍鋅銅板,它可起到良好的屏蔽效果。不少高檔機箱采用更輕的鋁合金材料,同樣具有良好的防輻射能力。材料僅是防輻射要求的基本方面,更關鍵的地方在于機箱制造工藝,只有模具精細,制造工藝好的機箱才會具有良好的電磁屏蔽效果。這方面主要體現在機箱面板、前置接口,后側擋板及其他所有存在任何接縫的地方,劣質機箱與優質機箱在這方面差異甚大,前者的接縫處通常很不嚴密,設計、制造過程中都沒通過輻射實驗室進行嚴格檢測、電磁輻射外泄情況嚴重。尤其是在前置接口方面,電磁輻射很容易就直接影響到用戶。而優質機箱在這些細節都比較嚴謹,基本不存在接縫不夠密合的問題,樣品制造出來后都必項在電磁實驗室中測量輻射是否達標,選標之后方可進行大批量制造。此外,不少機箱為了制造方便都采用雙面噴漆,但內部表面如果被噴漆的話,機箱板就無法直接吸收電磁坡,電磁波會出現四處散射的情況。倘若在機箱接縫處不夠嚴密就很容易因電磁波散射而造成泄漏現象。相較之下,外表面噴漆、內部鍍鋅的做法更值得提倡。鋼板內表面所鍍的鋅(防氧化需要)同樣也是金屬,電磁波射到表面后可以被有效屏蔽而不會出現散射現象,這對機箱整體的電磁輻射屏蔽是很有利的——從健康角度考慮,我們認為多花點預算購買品質優良的機箱還是值得提倡的。

因此,對于廣大計算機用戶來說,選擇LCD顯示器,購買選材合理、設計優秀、屏蔽良好的機箱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證計算機用戶免于受到過度的電磁輻射危害。

除了在購買時選擇符合電磁輻射標準的計算機外,還可以根據情況采取下列措施。①平時飲食應選擇富含維生素類的食品,以降低輻射的危害②有必要選用防護產品,如防護屏、護目鏡、防磁帖防護服等③長時間使用計算機,應注意間隔與調劑,孕婦操作計算機一天不宜超過2h。④人體與計算機,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室內辦公和家用電器的設置不宜過密,不要把家用電器擺放得過于集中,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劑量輻射的危險之中。

4結語

隨著計算機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它給現代人的工作、學習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成為人們生產生活所必不可少的一件工具。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應該注意到,計算機所產生的電磁輻射也給人們的健康帶來了危害。如何有效地防止和降低計算機對人身健康的威脅,是人們生產生活中所應該關心和關注的一個問題。計算機的電磁輻射主要來源于顯示器和主機,選擇LCD顯示器和具有良好防輻射效果的機箱是防止用戶免于過度電磁輻射的關鍵。另外加強維生素的攝入,選擇防護用具,避免長時間近距離接觸計算機也是重要的防護措施。

參考文獻:

[1]胡焱弟,白志鵬等.大學生受電腦電磁輻射的研究.安全與環境學報.2005.5(3).37~41.

[2]劉英杰.電磁輻射與勞動保護.水利電力勞動保護.2002.(1).17~18.26.

[3]吳忠智.關于電源污染及電磁輻射的探討.電工技術雜志.2001.(11).30~31.

[4]張劍.關注健康——從設計的角度看待電磁輻射.微型計算機.2003.(23).112~118.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昌市| 黑水县| 鹤岗市| 崇信县| 兴业县| 临潭县| 衡山县| 武山县| 宝应县| 德州市| 保靖县| 福州市| 长岛县| 泗水县| 卢氏县| 珠海市| 亳州市| 定陶县| 松溪县| 洪洞县| 罗源县| 天津市| 平安县| 敦煌市| 邵阳县| 铁岭市| 报价| 满洲里市| 大姚县| 邵阳市| 娄烦县| 天峻县| 榆中县| 陆河县| 余江县| 西藏| 壤塘县| 磐石市| 融水| 贵州省| 宾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