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棗核教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知識目標:
1.知道樂音和噪聲的區別.
2.知道噪聲的危害和減弱噪聲的途徑.
能力目標:
將課堂上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產生活中的現象分析,鍛煉學生的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情感目標:
從環境保護出發,突出噪聲的危害和怎樣減弱噪聲,聯系實際,提高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和對社會的責任感.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包括三部分內容:(1)噪聲和它的形成;(2)噪聲的等級和危害;(3)怎樣減弱噪聲.
教材首先指出,噪音污染與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固體廢物污染等都是當代社會的四大公害,點明了本節課教學的核心是提高學生的環境保護保護意識.隨后教材從物理學角度出發闡明了噪聲的形成,再從環境保護的角度說明了什么聲音屬于噪聲;緊接著指出聲音的強弱可以用分貝來表示后,文中列出表格,通過大量數據及各種分貝聲音下人的生理或心理反映作依據,闡明了噪聲對人的危害,同時也說明了減弱噪音污染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教材針對聽到聲音的條件,提出了減弱噪聲的三條途徑.教材最后的“想想議議”,目的是引導學生把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改造自己的環境.
本節的重點是從環保角度出發,突出噪聲的危害和怎樣減弱噪聲,聯系實際,提高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和對社會的責任感.
教法建議
1)教學大綱對本節知識點的要求較低,而這節教材的知識點雖少,但涉及到的是現今社會的敏感話題,是現實生活中正在面對的問題.所以,對于本節知識的講解決不能照本宣科,必須聯系實際.課前可讓學生調查和查找一些本地、本校周圍的環境、位置和當地政府的一些規定和采取的措施等.
2)本節的重點是使學生掌握減弱噪聲的幾個途徑.在這個知識的講解過程中,應與第一節教材中相應知識相連系.例如:在第一節中,我們講到人耳聽到聲音所經過的物理過程是:
聲源的振動介質(空氣)的振動鼓膜的振動引起神經反應聽到聲音
①②③
聯系這個物理過程,帶領學生總結出可以從三個途徑減弱噪音污染:聲源處、傳播過程中或人耳處.最后讓學生參與進來,舉出生活中不同的噪聲并自己提出減弱噪聲的方案.
3)根據本課內容,將本課作為閱讀、討論課比較適合.但一定要有充分的準備,擬出閱讀提綱.
教學設計示例
示例1:
教學重點:知道噪聲的危害和減弱噪聲的途徑,提高學生環境保護的意識.
教學難點:知道噪聲的危害和減弱噪聲的途徑
教具:錄音機、錄制好的磁帶
教法:學生閱讀討論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用錄音機放一首學生中流行的歌曲,在演唱進行一半的時候逐漸有了雜音,最后只有建筑工地的敲擊聲或用戶裝修房屋時的電鋸聲.
學生指明這是噪聲.
點明課題:我們這節課將學習有關噪聲的知識.
(二)新課教學
閱讀提綱:
1.從物理學的角度看什么是噪聲?
2.優美的歌曲一定是樂音嗎?(舉例說明)
3.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什么是噪聲?
4.上課時間教室里和教室周圍有無噪聲?如果有噪聲,這些噪聲的來源?
5.你知道城市噪聲的來源主要有哪些?
6.噪聲的等級用什么計量?
7.你知道噪聲對人的身體有哪些危害?(除影響聽覺外的其它危害你還知道什么?)
8.你認為應怎樣減弱噪聲?
9.你知道我國各級政府部門在控制噪聲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有哪些規定?
10.你對學校環境改善有哪些建議?
學生閱讀后,進行討論,討論中不限于課文中已提到的事例.
(三)小結
1.噪聲應從物理學和環境保護兩個角度來認識.
2.噪聲的等級劃分——分貝.
3.噪聲是當今社會的四大公害之一,有損人們的身心健康.
4.減弱噪聲的途徑
示例2:
(一)新課引入
教師提問引入:作為學生,我們經常有這樣的感受“當課堂紀律很好時,我們會對老師所講的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都較為深刻;但是當某一節課由于某種原因而導致課堂紀律較亂時,這節課的聽講效果也就特別差,好象對老師講過的知識沒有什么印象”這是為什么呢?
引出:安靜的環境容易使人注意力集中;吵鬧的環境(噪音)分散人的注意力,由學生的切身體會引入
(二)新課教學
一、噪聲
舉出不同事例
(1)工地機器的轟鳴聲、混凝土攪拌機的轟隆聲
(2)在音樂廳聽音樂
(3)入睡時有人放聲歌唱
問題:上述聲音是否是噪聲?噪聲如何界定?
指出:噪聲應從物理學和環境保護兩個角度來認識.
二、噪聲的等級和危害
指導學生讀表:書第40頁(或用投影儀打出)
一些聲音的分貝數和人的感覺
常聞聲
貝數(dB)
感覺
微風吹動樹葉沙沙聲
耳語
10
20
極靜
靜夜
室內一般說話聲
30
50
安靜
大聲說話
嘈雜的鬧市
70
90
較吵鬧
電鋸
110
很吵鬧
響雷
螺旋槳飛機起飛
120
130
鼓膜震痛
噴氣式飛機起飛
火箭、導彈發射
140
150
無法忍受
通過閱讀表格,讓學生感受到:噪聲是個我們人人必須面對的問題,如果處理不當,回給人類造成很大的危害.對學生進行環保意識及社會公德意識的必要的教育,保護環境要從自身做起.
教師指出:在現代化都市中,噪聲污染與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固體廢物污染等都是當代社會的重大公害,減弱噪音污染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三、噪聲的控制
與第一節教材中相應知識相連系:
在第一節中,我們已經學習過關于人耳聽到聲音所經過的物理過程:
聲源的振動介質(空氣)的振動鼓膜的振動引起神經反應聽到聲音
①②③
聯系這個物理過程,教師指導學生分析:從聲源的振動發出聲音,到鼓膜的振動引起神經反應聽到聲音.
問題:針對上述人聽到聲音的過程,可以從幾個環節減弱噪聲?
總結出可以從三條途徑減弱噪音污染.并分別舉出事例:安裝消音器或隔音罩;植樹造林(重點講解其優越性);帶耳塞等.
學生參與:舉出生活中不同的噪聲并提出減弱噪聲的方案.
請同學提出環境保護的建議.
(四)總結、擴展
教師應通過本節內容的教學,加強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提高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和對社會的責任感.
對于程度較好的學生,應鼓勵他們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社會調查,完成一份調查報告.
(五)布置作業:
閱讀課文,完成書后練習,提出環境保護的建議.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1)【課題】噪聲污染對人體聽覺危害的調查
【組織形式】個人或自由結組
【活動目的】
通過對不同作業環境下人群的健康調查,及查閱資料,寫出噪聲污染對人體聽覺危害的調查報告.
【活動流程】
制訂計劃;查閱和收集相關的材料;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結論;寫出論文;與其他組交流.
【備注】
1、網上查找的資料要有學習的過程記錄.
2、和其他成員交流.
2)【課題】社區(或學校)噪聲污染調查
【組織形式】個人或自由結組
【活動目的】
調查社區(或學校)中噪聲污染的情況和已采取的防治措施,提出進一步防止噪聲的建議.
【活動流程】
制訂計劃;查閱和收集相關的材料;社會調查;綜合分析材料;寫出調查報告;與其他組交流.
【備注】
1、網上查找的資料要有學習的過程記錄.
摘要:“管理、裝備、培訓”三并重原則的制定對于職工培訓和管理有著重要作用,職工培訓管理不僅局限于安全職工培訓,更要從基層進行抓起管區隊業務培訓、安全學習,從上到下形成具有一種“責任”鏈條來進行管理。
關鍵詞:職工培訓管理;“一攬子”制度;現場教學 ;“責任”鏈條;團隊;職教本質安全
引言:一個生產礦井安全形式的好壞不僅有先進的設備和科學的管理方法,職工教育培訓在煤礦安全生產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職工培訓部門不僅有服務礦山安全培訓的職能同時還有培訓管理的職能,職工培訓只講培訓不管理那會導致培訓的形式化過程化,職教管理就如同一個農貿市場一盤散沙,更談不上良好的勞動紀律。根據集團公司的各種職工培訓制度和考核細則并結合工作單位的實際情況,以下是個人對如何加強培訓管理和如何打造職教本質安全人的見解:
一、職工培訓要多樣、系統化
傳統的教育培訓就是室內進行,一本教案、一支粉筆就行了,比較局限,純粹是“紙上談兵”的形式化過程化教學模式,真正起不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培訓不能只講安全樹安全還要讓職工學會對危險的識別,不僅只給職工只講理論知識還要讓職工動手做做,打造職工本質安全崗,所以職工培訓要從以下幾點進行培訓教育:
1、教學課堂教學內容要創新要有吸引力。打破傳統的“教、考”模式,讓課堂 “動”起來活波起來,教師與學員,學員與學員可以進行交流,談安全、談生產、談管理或者把課堂搬進實驗室、搬到生產現場(條件允許)進行,講先進技術現場解決難題。那么,職工培訓會有一個嶄新的局面。
2、說做結合提高教師標準?,F在的職工培訓教師多是剛畢業的大專院校的學生,說是能說但是做起來就缺少實踐知識,這就要求教師要有目標有一種責任感,主動到工作現場參加勞動實踐,不斷總結經驗?;蛘咂刚埬鼙WC正常教學的工程技術人才,或者挖掘基層有一定經驗的職工來充實的教學隊伍中來。有學歷沒能力或者有能力沒學歷,同樣不能提高教學要求,這樣要求教師不斷學習,學歷學習、生產實習,達到“雙師型”和“能文能武”的新標準。
二、健全管理制度加強管理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職工培訓離不開管理,特別是日常管理和培訓管理。特別是職工培訓過程中學員不好管,不服從管理,想著你讓他學習就是耽誤他的時間或者找關系找捷徑不參加學習,你不管他就不理會你,這種風氣必須改正。要想管理好職工和職工培訓,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建立健全可行的勞動紀律
培訓單位要想推動正常工作進行,先從自身建立可行的勞動紀律并有監督有考核,責任劃分明確,做到遇事有人管出事有人負責的局面。區隊培訓同樣有監督考核并落實到人,涉及派出培訓的職工不參加培訓或培訓不及格的有規定有處罰。制度的建立要嚴格執行嚴格按制度辦事,堅決杜絕“一攬子”制度和“眉毛胡子”一把抓現象。如:集團公司下達的區隊培訓“三個一”制度,上級部門要不定期進行突擊檢查和指導,礦區的主管部門和職教單位要長期不懈經常“動”起來進行檢查?!叭齻€一”不能僅限于班前和班后會上進行,要設在車間、工作現場來進行,對出現的問題進行現場動手解決,這樣能加深印象不至于出現問題造成手忙腳亂的局面。
2、加大力度進行動態管理
各種制度的訂立就是約束人和物的,不能隨意進行更改違規操作或出現人情現象。職教部門要肩負著對單位對企業對個人負責的態度,要杜絕不培訓進行發證、考核不及格進行發證現象,職教內部進行的培訓班要逐級安排不定期進行檢查,各類所需資料要齊全經手要有簽字。各區隊大的學習、演練制度要有目的的進行落實,如:每周的“學習日”,每月的“學習周”和“手指口述”,“班組長建設”,各類事故演練單位領導、職工、檢查人員都要態度端正進行對待,堅決杜絕走過程走形式,要從上級主管到下級業務部門制定獎罰制度進行“重獎重罰”。先管好人提高他們的安全業務素質和操作技能水平,再管好物提高操作者按章操作,只有做到上下一心齊抓共管,那才是一個集體一個好班子,企業安全才有保障,但是管理堅決杜絕“老好好”現象。
三、職工培訓重在管理
以往的職工培訓比較隨意性,職工們都有有一個誤區認為工人都是工作憑力氣掙錢,取得一個證就想用一輩子,他們想法來抵制參加培訓。現在安全生產形式不樂觀并且加大了獎罰力度,使得他們對待安全培訓有了明顯的改正但還不端正,為了使得管理人員、職工從“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主動學習的好習慣,那就要有嚴格的制度加強管理,從“第一車間”的職教部門開始到“生產車間”的區隊及“班前班后車間”都要從嚴進行管理,管學習、管工作、管生活。
“管理、裝備、培訓”三并重原則的制定不但對準一個企業,它還在區隊、培訓部門有效。區隊按規定制定符合自己單位的規章制度來管理職工,加大投入緊跟科技,但是也需要有一個懂技術、重安全服從管理的隊伍;職教部門從一個服務職能延伸到管理職能中去,培訓要管、安全生產也要管、區隊業務培訓更要管,先管好教師嚴把教師準入關,加強教師業務技能水平來武裝一個講安全懂技術的管理培訓團隊。
四、本質安全重在管理
不管是管理、生產各個環節“人”起著至關重要的部位,設備再精良再先進,它永遠離不開人來操作這一環節。但是他還是一個不安全因素,各種事故中大部分是人為和操作失誤及檢查不到位而造成的。所以在塑造本質安全人上,應從職工教育抓起,先樹職教本質安全人,再打造崗位本質安全人。
1、規范日常行為,塑造職教本質安全
職工教育重在“教”與“管”,“教”是職教部門的服務職能“管”是職教部門 的管理職能,兩種職能要為礦山服務,那就要塑造職教本質安全,從日常工作、學習中嚴格要求,形成條條框框約束每位教職工和參培人員,使得教學有人教業務愛專研,學員學習積極感覺學習沒壓力積極探討問題解決問題,學習內容逐步與日常生產相結合,從根本上逐步塑造本質安全人。
2、規范學習態度,打造職教本質安全
工學矛盾是職教管理的重點,我們要結合教學的要求來靈活安排學習,如:脫離課堂到生產一線、車間去送教上門,拉長學習時間進行業余學習考試集中等來解決工學矛盾。職教教師要勤學業務掌握技能,先打造職教本質安全崗,把知識傳授給職工為生產解決難題,使得職工成為遇問題愛專研學習、能夠洞察危險源杜絕“違章”,按照規范上標準崗、干標準活,來打造本質安全人。
培訓和管理是相輔相成不可分的,企業、區隊要有完善的、創新管理模式,相互扶持相互約束形成具有一種“責任”鏈條來進行管理,那么不管安全培訓、業務學習、技能訓練都會有力見成效,職工隊伍會成為一個愛學習、愛專研、懂安全、懂技術的團隊。
參考文獻:
[1]《中平化集團2009年文件資料匯編》 人力資源部 2009-4
[2]《白國周班組管理法》 中平化集團 2009-8
[3]《人事培訓工作督導調研方案》 中平化集團 2010
各位領導、同志們:
市委四屆二次全體擴大會議的順利召開,為我市的經濟發展理清了思路,擬定了目標,指明了方向。建設和諧社會是時代的要求,是發展的要求,和諧社會離不開和諧的交通環境。20__年,我大隊將以學習傳達、貫徹落實市委四屆二次全會精神為動力,依法履職,強化管理,常抓不懈,為我市的經濟建設營造和諧文明、安全暢通的道路交通環境。
一、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四屆二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認真做好各項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一是健全工作機制,提高交通事故預防能力。完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機制,推動農村交通安全管理組織體系建設,在解決影響交通安全的突出問題和深層次問題上下功夫,全面排查治理公路危險路段和平交路口隱患,提高事故預防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強化客運企業、客運車輛、客運駕駛人和校車的源頭管理,完善基礎臺帳,建立健全車輛動態和靜態管理的長效機制。二是創新勤務機制,提升交通安全管控能力。認真落實“五定”巡邏機制,創新公路巡邏和區域聯勤工作機制,將警力部署由國省道向縣、鄉道路延伸,提高路面見警率和管事率,強化農村短途客運、鄉(鎮)逢圩日交通安全管控,著力解決縣鄉道路亂點、堵點、事故黑點管理薄弱的問題。三是規范執勤執法,加大交通違法行為查處力度。以“三基”工程為依托,強化隊伍正規化建設,規范民警的執勤執法行為,嚴格依法查處客車超員、車輛超速、無證駕駛、酒后駕駛、疲勞駕駛、逆向行駛、駕乘摩托車不戴安全頭盔等嚴重交通安全違法行為,堅決依法取締無牌無證、假牌假證、挪用號牌機動車上路行駛和低速貨車、三輪車、拖拉機及大貨車載客的交通安全違法行為。四是廣泛宣傳教育,營造和諧文明交通氛圍。落實“十個一”的宣傳工作措施,以中小學生、農村群眾和駕駛人為重點,廣開宣傳陣地,構建多層次的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平臺,深入開展“五進”活動,建設一批交通安全學校和交通安全宣傳教育示范點,切實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交通法制觀念和交通安全意識。
二、深入開展優化發展環境機關效能監察建設,進一步提高服務人民群眾水平。優化發展環境、提高機關效能、服務人民群眾是日常性、長期性的任務。我大隊將以“交警就是服務,共創和諧交通”為管理理念,增強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在解決行政不作為、行政亂作為、辦事效率低、服務態度差等問題上下功夫,廣泛征求意見,虛心接受評議監督,認真整改突出問題,落實各項服務舉措,在服務工作中體現人性化、規范化、制度化:糾正違法先敬禮,處罰之前先告知。深入開展“平安問候,安全提醒”。規范和優化車管、違法處理、交通事故處理“窗口”工作程序,認真落實“首問負責制”、“一次性告知制”和“服務承諾制”,實行“限時服務制”,公開辦事服務的項目、程序、手續、要求。公開各項收費的項目、標準、依據。公開事故處理程序、事故認定結果、損害賠償調解、違法責任處罰、法律法規依據。做到公正執法、公道辦事、文明服務。
三、務實開展工作,全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在今年的新農村建設工作中,我們將在思想認識、資金投入、組織人員、工作措施等方面入手,選派精兵強將,周密組織部署,深入掛點村組,廣泛宣傳教育,因地制宜,注重長遠,認真做好規劃建設工作,以務實的態度、以肯干的作風,為群眾多做實事、多辦好事,全力建設示范性社會主義新農村。
[關鍵詞]成人深覆牙合;平面導板;X線頭影測量
[中圖分類號]R783.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6455(2010)01-0088-03
Fixed bite- plate and stainless steel wire bending T-loops correction of Class I deep overbite malocclusion inpatients
TIAN Mei-yu1,ZHANG Jing1,QIAN Hong1,CHEN Xue-peng2,DUAN Yin-zhong1
(1.Department of Orthodontics, School of Stomatology,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Xi'an 710032,Shaanxi,China;2. The Affiliated Dental Hospit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treatment patterns and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reatments ofpatients with deep overbite.MethodsEighteenpatients with skeletal and dental overbite were treated consecutively with fixed bite- plate and stainless steel wire bending T-loops for torque control. The pre- and post-treatment cephalometric radiographs were used for data analysis. SPSS 15.0 software was used to calculate means and standard deviation.ResultsFavorable overjet and overbite relation,Class I molar relationship.The satisfied occlusion relationships wereachieved.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hange in skeletal pattern. There were significant changes in intrusion of the anterior teeth and proclining of the lower incisors.ConclusionBite-plate for corrected overbite combined with stainless steel wire bending T-loop for torque control wa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the correction of deep overbite in young adults.
Key words:deep overbite in adult;bite plate;cephalometrics
前牙深覆牙合是臨床常見且具有一定治療難度的垂直向錯牙合畸形[1]。許多學者進行了不同的研究,包括不同矯治方法的療效預測,不同年齡階段療效的比較等。當患者處于生長發育期時,具有骨改建的潛力,深覆牙合的矯治相對較容易,但對于成人骨骼發育基本完成,沒有生長潛力的情況下,增加了矯治深覆牙合的難度[2]。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成人深覆牙合矯治的難點和要點,為臨床工作提供參考。
1資料和方法
1.1臨床資料:全部患者來源于2000~2009年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學院門診。安氏Ⅰ類成人患者18例(男8例,女10例),年齡20~30歲,均為非拔牙病例。先在石膏模型上制作平面導板,試戴合適后,粘結固定平導,在前牙區做緩沖,防止前牙唇傾,打開咬合至上下后牙間距約4mm,待咬合基本打開后開始粘結固定矯治器。在矯治過程中,使用關閉曲加臺階關閉間隙同時繼續整平Spee曲,從而更有利于切牙的壓入,或使用反Spee曲保持已經打開的咬合,并繼續整平下頜Spee曲。注意轉矩的使用,盡可能防止下切牙唇傾。療程平均約2年。保持器制作前牙區平導,維持打開的咬合,以達到最后的穩定。
1.2分析方法:所有頭顱側位片均由同一臺頭顱定位儀拍攝。頭影測量參考點由同一位醫師確定。
1.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5.0統計學軟件配對t檢驗。
2結果
2.1骨性分析結果:上下頜骨矢狀向SNA(°)、SNB(°)、ANB(°)的變化無統計學意義,垂直向變化GoGn-SN(°)、ANS-Me(mm) 無統計學意義。
2.2牙性分析結果:上下前牙的唇傾度U1-NA(°)、U1-NA(mm)、L1-NB(°)均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具有統計學意義;下前牙的垂直向高度L1-SN(mm)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具有統計學差異;上前牙、上下后牙的垂直向變化無統計學差異。
2.3軟組織變化:Ls-E(mm),Li-E(mm)的變化有統計學意義。
2.4 典型病例如圖1~2。
4討論
成人深覆牙合嚴重影響患者的美觀及牙周健康,也是正畸臨床醫師面臨的難題,打開咬合糾正牙合曲線是糾正成人深覆牙合的關鍵。近年來,不同的矯治技術已經被用來整平Spee曲線,包括后傾彎、搖椅弓、平面導板等。在打開咬合,整平Spee曲線的過程中常用的有3種方法:①絕對壓低前牙;②相對壓低,借助垂直生長為后牙提供萌長空間,同時防止前牙萌出;③伸長后牙[3-4]。在成人缺少生長潛力的情況下,很難通過相對壓低、伸長后牙的方法來解決深覆牙合。因而有研究表明成人壓低前牙顯然是解決患者深覆牙合的最佳方案。
4.1對頜骨的影響:有研究表明在生長期兒童,矯治深覆牙合過程中磨牙伸長4.7mm,下頜平面角未有改變,在成人深覆牙合患者中,磨牙伸長1.3mm,下頜將順時針旋轉,不能維持原有的下頜平面角。然而,有研究表明在成人深覆牙合的矯治中通過磨牙伸長,增加下面高來打開咬合是不穩定的[5]。本研究結果表明矯治結束后下頜平面角發生輕度后下旋轉,但不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4.2對牙、牙槽骨的影響:本研究表明,在下頜是通過壓低前牙、唇傾下前牙來整平深Spee曲線(見表1)。在整平Spee曲線過程中我們早期使用了固定平面導板,在不影響患者美觀的情況下,起到了壓低唇傾下前牙的作用,縮短了戴用固定矯治器的時間。在成人Ⅰ類深覆牙合患者中,常會發生上前牙唇傾,前牙間存在扇形散隙,嚴重影響患者的美觀,同時關閉前牙扇形散隙有利于改善牙周受力環境和切導的重建。有研究表明上下切牙間角度的增加是深覆牙合患者矯治結束后復發的主要原因[6],于是在上頜內收過程中,我們使用了0.018mm×0.025mm方絲“T”型曲,內收間隙的過程中盡可能控制上前牙的唇傾度,并維持已經打開的咬合,使深覆牙合的矯正更加穩定。下頜使用反Spee曲線繼續打開咬合,它產生一個壓入的力在切牙阻抗中心的前部,可能會引起切牙唇傾,我們最好在前牙區使用轉矩,盡可能控制下切牙的唇傾度。
4.3對面部軟組織的影響:在成人深覆牙合的矯治過程中,對面部軟組織的改變亦有明顯的改變(見表1)。深覆牙合患者往往具有異常肌動力平衡,固定平面導板的戴用,充分利用患者的肌功能活力,使面部肌肉形成一個新的功能類型,有利于矯治后的穩定。
4.4矯治結束后的保持器:我們采用前牙區放置微型平面導板的方式來防止復發,使矯治療效更為穩定。
總之,大量研究表明深覆牙合的復發是目前最難解決的問題[7-8],對于成人深覆牙合矯治的研究還有待于我們進一步去探索。
[參考文獻]
[1]傅民魁.口腔正畸學[M],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252.
[2]AnaMaria Munoz .Correction of a Class II deep overbite skeletal and dental asymmetric malocclusion in anpatient[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2005,127(5):611-617.
[3]Parker CD,Nanda RS,Currier GF.Skeletal and dental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the treatment of deep bite malocclusion[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1995,107(4):382-393.
[4]William R. Proffit,Henry W. Fields,Jr.et al.Contemporary Orthodontics[M],3rd ed Edition.Mosby, Inc2000:228.
[5]Gary Engel,Gary Cornforth, Damerell, J Met al. Treatment of deep-bite cases[J].Am J Orthod,1980,77(1):1-13.
[6]Chen YJ,Yao CC,Chang HF.Nonsurgical correction of skeletal deep overbite and Class II division 2 malocclusion in anpatient[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2004,126(3):371-378.
[7]白瑪德吉,李巍然.影響深覆牙合 矯治后療效穩定性的因素[J].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07,42(4):325-327.
關鍵詞:薩滿教;遲子建;死亡觀
《額爾古納河右岸》這部作品始終貫穿著一個文化核心――薩滿文化,在鄂溫克族的日常生活中,薩滿文化是無處不在的,狩獵、婚嫁、葬禮、治病等各個方面都可以深切感受到薩滿文化的深深烙印。
一、薩滿祭祀文化對遲子建的文化積淀影響
遲子建的故鄉黑龍江大興安嶺是多民族聚居地,長期生活在這里的游牧漁獵民族普遍信奉薩滿教,《額爾古納河右岸》中薩滿文化是貫穿始終的,整個鄂溫克族歷史文化都與薩滿教息息相關,直至消亡。
1、祭祀與崇尚自然
祭祀是薩滿的主要職能,幾乎每個宗教都有為氏族祈福的重要職能。這一職能為遲子建的作品增色不少,作品中有一段描寫薩滿“春祭”的盛況文字:
記得五月春祭時,遠遠近近的薩滿都來了,他們戴著鑲有鐵角的神帽,穿著怪異的服裝,然后在一個空場地上跳神。參加的鄂倫春人騎著馬趕來,馬背上伏著完整的袍子和軒等祭品,將他們擺放在達子香枝條上,薩滿在場地中央跳,而鄂倫春的百姓則在場地四周祈禱。祈禱的神有“太陽神”“月亮神”“火神”“薩滿神”“男人神”“女人神”“孟姓神”“郭姓神”“狐仙神”“小孩神”“灶王神”等等,真是神氣十足,無所不在……
這段文字詳細記敘了薩滿祭神時的盛大場面,在作品中處處可以感受“萬物有靈”這種思想,這種純真的思想,使得遲子建的筆觸也帶有了一種靈性。她透過這些死亡描寫,向世人傳遞出了一種生生不息的活力,讓人們在死亡的陰影中也能找到象征著希望的光明力量。
2、治病招魂的傳奇色彩
薩滿的另一職責就是治病招魂,為部族的百姓排憂解難。薩滿最為神奇的地方就在于此,他們不僅能使血淋淋的傷口迅速愈合,還能使游離在死亡之路上的靈魂回到肉體上。這種奇特的能力深深震撼著遲子建,也使得她的某些作品中增加了不少的神秘傳奇色彩。由此可以清晰的看到薩滿教信奉者的靈魂觀,這種文化的注入,為遲子建的作品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猶如古埃及少女奇幻而美麗。
二、薩滿教死亡觀對遲子建創作的影響
“死亡意識”對遲子建的影響頗深,她的大量小說文本都充斥著死亡,涉及到死亡的篇章有十之八九。她自己曾這樣說道:“我就這樣嗅著死亡的氣息漸漸長大了。它給我稚嫩的生命揉人了一絲蒼涼的色彩,也催我早熟。”“這與我小時候生活的環境和經歷有關。……東北鄉村的葬禮很隆重,我很小的時候就參加了無數次葬禮,葬禮本身就是很熱鬧。那時候,感覺死亡既是很神秘的,也是經常發生的,好像死去的人也只是去了另外的地方。”薩滿文化作為影響作家創造的重要地域文化傳統,也是影響遲子建“死亡意識”形成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也正是因為受著這種獨特文化傳統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得遲子建的文學作品的死亡世界有著極其獨特的風格。
1、披著神秘面紗的喪葬文化景觀
遲子建的小說文本在很多地方都描寫了帶有薩滿文化特征的喪葬習俗,《額爾古納河右岸》《親親土豆》《白雪的墓園》等小說不同程度地描繪了各具特色的喪葬儀式。遲子建對死亡的描寫并不僅僅局限于死亡物態文化的描寫,她還將筆觸伸向更幽深復雜的精神層面,展現出她對死亡的獨特領悟和理解。
2、充滿詩意的死亡
遲子建筆下的死亡被過濾掉了恐怖、猙獰、丑陋等陰暗色彩,換上一種帶著詩意的筆調描繪著凡人的死亡。在《額爾古納河右岸》中尤其明顯,列娜是因坐在馴鹿背上睡著了,靜靜地逝去了;林克雖是被雷電劈中了,但死得卻很安詳,他蜷縮在一顆大樹下,像個嬰兒一樣安靜的睡熟了……這些描寫讓人絲毫覺察不到死亡的恐怖陰深,這種獨特的風格形成與薩滿教文化有很大觀念,死亡不過是生命的另一種形式,遲子建對死亡的態度是坦然、豁達的,能啟迪人們對于生的意義與價值的反思。
3、“死亡意識”下的理性思考
遲子建的諸多小說中都有大量的死亡設置,在《額爾古納河右岸》中就有多達10位以上的人物死亡,但這一些列的死亡設置要傳遞給人們的并不是消極、絕望、陰暗的情緒,相反是在賦予宗教情懷下的帶有理性光輝的思考,啟迪人們反思生的意義與價值,去追尋生命的本質。遲子建長期受到薩滿教文化傳統的影響,潛移默化中,她看待事物的眼光具有了宗教情懷,在這種情懷的感召下,她以一種神圣、敬畏的情感和虔誠的態度去思考對待生命中的死亡,去探尋更深層次的精神內涵,用大量的死亡書寫來彰顯對人類生命意義的終極關懷。
三、結語
雖然有人認為遲子建有美化現實的嫌疑,但她那固有的溫暖質樸的語言一直深深的打動著這個有著蒼涼悲觀的世界。盡管和其他作家的深度與深刻有著不同,在這種特殊中我們看到遲子建從未停止的思考和對人生現實的反思,她的思想不偏激,情緒也沒有大起大落,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寫出自己內心真實的呼喚,不管外界的浮躁與喧嘩。
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