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森林災害防控

森林災害防控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森林災害防控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森林災害防控

森林災害防控范文第1篇

一是強化地質災害防治。分局嚴格按照要求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堅持24小時值班帶班制度。通過開展日常綜合巡查,即把國土資源動態巡查、在建項目監管巡查、地質災害防治、安全生產、規劃執法等工作結合起來,各股室排班每周至少開展一次地質災害巡查,及時消除地質災害隱患。同時,加強因工程建設活動引發的地質災害管控。

二是認真開展森林防火工作。為了做好森林防火工作,近期印發了《魚梁洲經濟開發區森林火災風險普查實施方案》,成立了森林火險普查領導小組,并明確了具體普查任務,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時,組織工作人員參加了森林火險普查培訓,隨后將開展森林及林地火災防控普查。此外,要求相關林權單位和中央生態公園項目部、環島景觀帶運營公司等單位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重點對森林防火和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拉網式排查,做到早發現、早處置。

三是為了防止林業有害生物,分局組織工作人員到魚梁洲環島景觀帶項目范圍內安裝了10個美國白蛾捕獲器,并多次組織人員現場對病蟲害進行監測。

四是嚴格按時間節點向管委會有關部門報送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及打非治違工作情況。

五是強化日常安全檢查。組織工作人員對分局消防設施、電器的使用等情況開展了全面的排查,消除安全隱患。同時,加強常態化疫情防控,每周在本單位組織全體干部職工開展環境衛生大掃除,對辦公區域進行病毒消殺處理,營造干凈整潔的辦公環境。

森林災害防控范文第2篇

一、領導重視,展開排查

我局領導高度重視,6月18日,緊急召集各科室負責人和負責安全生產、綜治工作的同志召開開展安全隱患大排查和“百安活動”安排部署工作會。確定專人負責此次大排查和檢查整治工作。做到了責任落實到人,層層簽訂《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做到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負責抓,責任部門具體抓。

二、明確重點,認真排查

6月18日下午,兩個工作小組深入基層林業站、重點林區和機關單位(護辦和森防站等)對物資庫房、消防和森防的設施設備、生產器具和人員等方面的不安全隱患進行了全面集中大排查。圍繞季節性特點,全面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針對森林防火加大了宣傳、巡護力度,大力宣傳《森林防火條例》、《森林法》等法律法規。全面增強了社會公民森林防火、安全意識,進一步規范林區野外用火行為,嚴禁一切野外用火,有力提升了我縣森林火災防范能力,最大限度減少森林火災損失。把地震災害后易引發次生災害的情況進行全面分析,針對汛期可能出現的雷電、大風、暴雨及高溫等災害性天氣,做好防范應對措施。對受洪水、泥石流、滑坡威脅的林區作業場所、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及其它生產環節等,搞好防控工作,確保按安全無事故。對于地震災區和曾經發生過滑坡、泥石流、尾礦庫潰壩等災害地區,加強與相關部門的聯系,采用先進的手段,做好檢測監控,對一時不能治理消除的,切實加強了防控工作,采取了有力措施,防止了事故發生。

對重點林區和存在安全隱患的重點單位進行逐一排查,做到了三到位,即:工作責任到位,排查隱患到位,整改措施到位。特別是加大力度,加強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和有毒物資的安全隱患檢查,落實專人負責,規范制度,措施到位,整改徹底,確保重點部位重要物資的安全和林業職工的人身安全,做到萬無一失,不留死角。

森林災害防控范文第3篇

【關鍵詞】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要點

0.引言

隨著經濟不斷發展,對外貿易日益頻繁,外來林業有害生物入侵呈現頻率加快、危害加大的趨勢。林業有害生物特別是危險性有害生物具有潛伏性、傳播性和周期性等特點,控制難度大,一旦蔓延,極易造成大面積災害,嚴重威脅森林安全。本文就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要點進行初步探討。

1.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的幾種方法

1.1微生物制劑

微生物殺蟲劑主要有白僵菌、蘇云金桿菌、昆蟲病毒等。我國每年應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蟲的面積較大。我國的微生物制劑,特別是白僵菌的產量及應用面積均居世界前列。但由于絕大部分微生物制劑為土法生產,全國又沒有制定統一的質量檢測標準,制劑質量得不到保證,在應用過程中出現效果不穩定、成本高等問題,致使近年來白僵菌在一些省份應用面積逐年下降,蘇云金桿菌應用面積亦不大。

1.2天敵昆蟲

我國應用較多的寄生性天敵昆蟲有赤眼蜂、腫腿蜂、姬小蜂、蚜小蜂和天牛蛀姬蜂等;捕食性天敵昆蟲有蒙古光瓢蟲、異色瓢蟲等。利用蒙古光瓢蟲防治松干蚧,利用寄生性天敵蒲螨控制隱蔽性害蟲,利用腫腿蜂防治粗鞘雙條杉天牛、青楊天牛,利用周氏嚙小蜂防治美國白蛾,利用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圓蚧,利用天牛蛀姬蜂防治青楊天牛等有明顯效果。但除赤眼蜂外,其他天敵均因未完全解決繁殖寄主、工廠化生產工藝或防治效果不穩定等問題,未在生產中廣泛應用。除人工釋放外,在生產中應注意保護人工林的生態環境,為天敵的繁殖創造條件,從而提高自然界各種天敵昆蟲對害蟲的控制作用。

1.3益鳥

在楊樹人工林中利用掛人工鳥巢的方式招引大山雀、啄木鳥和灰喜鵲等益鳥,可以明顯降低食葉害蟲和蛀干害蟲的密度。

2.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要點

2.1建立監測體系

充分發揮國家級林業有害生物中心測報點的骨干作用,配套完善市、區縣(自治縣、市)兩級監測網點,建成國家、市、區縣(自治縣、市)“三位一體”的監測預警體系。充分發揮基層林業員、護林員等兼職測報員的作用,建立舉報有獎機制,鼓勵公眾參與林業有害生物監測和舉報。探索利用化學信息、航空和遙感信息等先進技術開展林業有害生物災害監測和核查,不斷提高監測預報的科學性、準確性和時效性。

2.2實行科學防控

林業、園林、文化、旅游、煤炭、交通、水利等主管部門必須嚴格執行《植物檢疫條例》、《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的規定,切實搞好重點林業工程項目區、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旅游景區等區域的監測和防治工作。要針對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災害制定防治預案,建立疫情報告、技術合作、聯防聯治的協作機制。對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和重點生態區域的重大生物災害,要實行工程性治理,逐步推行工程承包制、招投標制和施工監理制。大力推行生物防治和無公害防治,嚴格防治措施的監管,確保生態安全和森林食品安全。

2.3嚴格檢疫執法

要嚴格執行《森林植物檢疫登記管理辦法》和《檢疫要求書》規定,加強產地檢疫工作,規范調運檢疫程序。各級森林病蟲防治檢疫機構要嚴把檢疫關,切實加強對轄區內調入的應施檢疫的森林植物及其產品的復檢,經常開展檢疫執法檢查,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項打擊行動。各木材檢查站要依法查驗過往應施檢疫的森林植物及其產品的《植物檢疫證書》,繼續配合森林植物檢疫機構開展檢疫工作。鐵路、民航、交通、郵政等部門要加強本系統的管理,要求承運單位在承運、收寄應施檢疫的森林植物及其產品時,必須查驗《植物檢疫證書》。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積極配合林業部門對貨物集散地、市場進行檢疫檢查。車站、機場、貨場、林產品市場、花木市場及種苗繁育基地、木材加工廠、木材集散地、使用木材的廠礦、建筑工地等重點單位要積極配合森林植物檢疫人員實施現場檢疫。

2.4加強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

各地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積極做好松材線蟲、美國白蛾、紅火蟻、加拿大一枝黃花、刺桐姬小蜂等危險性外來林業有害生物的預防工作,嚴防外來有害生物入侵。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林業部門批準,不得擅自從疫區調運應施檢疫的森林植物及其產品。各級林業部門要向社會公布舉報電話,積極引導和鼓勵機關、廠礦、社會團體、社區和公眾參與疫情查防和舉報。嚴格執行疫情報告制度,新發現重大林業有害生物疫情的鄉鎮,要立即報告區縣(自治縣、市)人民政府,并啟動林業有害生物應急預案。

2.5創新防治工作機制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積極探索與市場經濟環境相適應的林業有害生物防災控災機制,積極推行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由林業部門承擔向社會中介、專業隊承擔轉變,引導、鼓勵不同所有制形式的組織或個人成立除治公司、專業隊、樹木醫院,或以專業戶的形式開展咨詢和除治服務。實行防治方案評審制、防治過程監理制和防治效果驗收制,逐步建立起多種所有制組織共同參與、適應市場經濟要求、靈活高效的新型防治機制。財政局、林業局要在林業農發資金和森林植被恢復費市級集中部分中安排林業有害生物防治補助費,研究制定林業有害生物防治補助經費管理辦法,將林業有害生物防治補助經費分為預防補助和除治補助。預防補助費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對預防工作開展好、林業有害生物災害少的區縣(自治縣、市)和單位進行獎勵;除治補助費主要用于國家(重點)生態公益林災害的除治補助,或者突發性、暴發性、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災害的除治補助。堅持優先治理危險性和潛在危害大以及危害重要生態區域的林業有害生物。堅持“誰經營、誰防治、誰收益、誰投資”的原則,逐步建立起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投入機制。生態公益林有害生物災害和重大危險性有害生物災害治理工作主要由地方政府負責;商品林有害生物災害防控主要由經營者負責,確有困難的,政府給予適當補助。各級政府要安排必要的防治經費,保證行政區域內重大林業有害生物災害的除治需要,確保森林資源安全。

2.6強化防治工作的科技支撐

各地要把營林綜合技術作為科學防控林業有害生物災害的治本之策,以恢復和培育健康森林為目標,積極推廣鄉土樹種和抗病蟲品種,大力營造混交林,嚴禁帶疫苗木造林。加強對現有純林、低效林的改造,不斷提高林分質量。全面開展封山育林,保護森林生物多樣性,增強森林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針對威脅我市森林資源、生態安全的重大林業有害生物災害防治、測報、檢疫工作中的技術難題,積極開展技術交流與合作,開發高新和實用的防治技術,加速科技成果轉化,不斷提高防治工作的科技含量。

3.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前我國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面臨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松材線蟲等外來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對森林資源構成的威脅日益加大,影響林木生長和森林健康的有害生物種類多、分布廣,如果防控不力,極易暴發成災。因此,我們必須圍繞加快發展這個大局,進一步強化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的各項措施,維護森林健康,確保生態安全,為建設生態旅游城市提供有力保障。

森林災害防控范文第4篇

【關鍵詞】林木病蟲害;原因;分類;防控;防治

森林資源是自然資源的一部分,也是我們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物質,人和自然之間需要取得平衡和協調,這是我們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條件。所以對于森林資源應該要進行防護,讓對森林資源有危害的生物防治工作滲透到林業工作當中。

1.林木病蟲害發生的原因

根據對目前林業有害生物調查研顯示,林業有害生物每年均有很高的發生面積,危害嚴重,林業有害生物種類越來越多,加上外來林業有害生物的侵入,使得林業病蟲害越來越嚴重。

(1)林木種植結構不科學,人造純種林的面積過大,樹種單一,且沒有防護隔離屏障,這是有害生物快速蔓延的主要因素,導致受害面積增加,受害程度增加,難以控制。上世紀70年代榆樹是我國的主要樹種,到了90年代,楊樹的面積已經占據了75%以上,因此現在到處都是楊樹,而楊樹蟲害也是最為嚴重的蟲害,很多地區都出現蟲災,產生了“夏樹冬景”現象,這對于林業生態安全來說是及其不利的。

(2)人為的進行傳播導致外來林業蟲害種類上升。目前的國際市場交易,其快速發展讓林業商品也成為了其中的流通商品,林業品種外銷以及內調數量都增加的非常迅速,林業有害生物也呈現出增加的趨勢。在調運檢疫過程中,漏檢的情況存在,導致外來林業有害生物快速增長。

(3)思想意識存在誤差,基礎設施達不到要求,防治方法落后,防控機制存在漏洞等等都是林業有害生物增加的原因。目前各級政府和領導開始對生態環境問題給予重視,部分地方的林業病蟲害防治以及納入政府預算中,可是林業防治的思想仍然比較薄弱,過度的重視造林,而忽略了護林,部分地方對于森林防護機制過度落后,檢疫工作也不到位,常出現大小火災。

2.林木病蟲害的分類

林木病蟲害一般包括生理性病害、傳染性病害和各種蟲害等。

(1)生理性病害:土壤營養元素的缺乏導致林木出現病癥,對其進行營養補給后,癥狀緩解至消失。干旱會讓樹木枯萎,甚至死亡。環境污染容易產生酸雨,對林木造成極大的危害,出現色塊。農藥的不當使用會是子葉枯焦,除草劑的亂用導致苗木死亡。

(2)侵染性病害:一是真菌病害。林木患病部位出現斑點、畸形和潰瘍。畸形處會有霉狀物、白粉或銹粉等等物質。二是細菌病害。患病的地方癥狀和真菌病害相似。三是病毒病害。發病樹木表現為葉片黃化,發皺、畸形,壞死等病狀,但不出現病癥,通過這一點可以與真菌細菌區分出來。四是菌質體病害。靠蚜蟲等昆蟲傳播,發病植株出現黃化,叢枝等癥狀。

(3)林木害蟲:

1)根部害蟲:此類害蟲在林木的土壤中存活,通過食用發芽的種子或林木的根系來維持存活,在莖和幼芽時進入樹根內,多和土壤類型以及水肥管理有關。

2)干部害蟲:林中的被壓木,風倒木和風折木是這類害蟲長期維持一定數量的基本依托,當林分因受葉郎害蟲,風、水、旱災害而生長趨弱時,干部害蟲乘虛而入,導致樹木大面積死亡。

3)枝梢害蟲:一是鉆蛀害蟲,它們影響主梢生長或主干形成,或使主干扭曲,頂梢叢生,降低木材利用價值,甚至引起整株枯死。二是刺吸害蟲,可引起枝葉萎縮和枯黃,或形成瘓瘤,嚴重影響樹木生長,甚至造成枯死。

4)葉郎害蟲:大多數食葉害蟲生活,生殖力大,受氣候,天敵等因素的影響顯著,近老熟時幼蟲食量劇增,因而在發生數量上帶有明顯的爆發性或周期性,遷移擴散速度快,范圍廣,林木健康與否都能受害,林木葉片被吃光后常導致小蠹,天牛等干部害蟲大量發生。

3.防控措施

3.1科學防控林業有害生物災害

強化生產管理工作,完善營林的綜合措施,采用科學防控的方式來治理有害物種。種植要因地制宜,選擇適合當地地情和調節的樹木,多種植鄉土樹種,選擇抗病蟲害林種,種植混交林,以多樣化的營林方式造林。管理時要科學規劃,合理搭配,對純林比例進行調整,營造多樹種的混交林。

3.2加強林業有害生物災害監測

細致的完善國家級中心檢測站的工作,讓其能夠為各林業種植區提供準確的檢測結果,對病蟲害的情況進行認真調查和檢測,提高報告的質量,精確報告的準確度,滿足信息的時效性。

3.3提高林業有害生物防控水平

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應該以防控為主,治療為輔,多開展無公害防治活動,完善防治設備,多引入新的防治儀器,提升檢測能力,利用科技的力量來進行綜合防治。

3.4防范外來林業有害生物入侵

檢驗工作要仔細認真,對于外來的林木幼苗要做好檢驗工作和復檢工作。對引入的種苗和花卉進行試種以及監測管理,根據《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植物檢疫條例)來規范檢疫執法程序,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嚴防外來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入侵,確保林業生產安全。

4.防治方法

(1)樹干涂白法:楊柳樹栽完后馬上涂白,可防天牛,吉丁蟲等蛀干害蟲在樹干上產卵,可預防腐爛病和潰瘍病,延遲芽的萌動期,避免枝芽受凍害,還可預防日灼。樹干涂白劑常用的配方是:水10份,生石灰3份,石硫合劑原液0.5份,食鹽0.5份,油脂(動植物油均可)少許配制而成。涂白高度自地徑以上1-1.5米處為宜。

(2)農藥埋施法:在樹木根部土層挖坑、打孔,施入內吸性較強顆粒劑(氧化樂果,呋喃丹顆粒等),根部吸收后輸送到地上部分的干,枝,葉中,害蟲取食后中毒死亡。此法可防治介殼蟲,蚜蟲,蛀干害蟲等。這種方法不受溫度,降水,樹高等因素的影響,且藥效持久,如呋喃丹,藥效可達3個月,1年只需埋施2次藥劑即可。方法是:在距樹干60厘米以外的根系密集區,圍樹挖3-4個半米深的坑(或孔),每坑(孔)內放70-80克呋喃丹后,將坑(孔)填平灌水,藥水溶后加速根系的吸收,春夏兩次施藥可結合施肥同時進行。

(3)注藥法:注藥法是在樹干周圍鉆孔注藥,此法操作簡便,省工,省藥,不污染空氣,不傷害天敵,防治效果好。可防治難以除治的天牛,木蠹蛾,吉丁蟲等蛀干害蟲和蚜蟲,介殼蟲,螨類等刺吸式口器害蟲。各種食葉害蟲及樹毛氈病。煤污病等病害.注藥的時期在樹木萌芽至落葉前的生長期內都可以進行,但樹木落葉至萌動前的休眠期不能用藥。農藥應選用內吸性較強且對樹木生長無影響的藥劑。注藥方法:采取先鉆孔后注藥的方式,用直徑0.8-1厘米木工鉆或充電電鉆,在距地面15-50厘米的樹干上,呈45度角向下斜鉆8-10厘米深的注藥孔,深度以達髓心為度。在樹干四周呈螺旋上升鉆孔,大樹可鉆3-5個孔,中樹可鉆2-3個孔,小樹可鉆1個孔,將孔中的鋸末掏凈注入藥液。注藥完畢后,孔口要用蠟。泥巴或膠布封閉,注藥孔兩個月左右即可愈合。

森林災害防控范文第5篇

    1.林業有害生物發生的原因

    我國森林資源林業產業,不斷適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林業產業由小到大、由弱變強,已經步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但是和國外林業相比,我國林業既有一定的優勢,也有多方面的劣勢,優勢與劣勢并存。我國植物種類占世界第二位,森林病蟲害的種類繁多,林業有害生物的多樣性、環境條件的復雜性給防控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與有害生物斗爭的長期性與艱巨性,即使是某一種有害生物,雖經長期治理而不能控制,每年都要付出大量的資金、勞力,仍有大面積的森林遭受危害,大面積林木被害致死。究其原因是:

    (1)林業有害生物具有主動傳播或依靠自然動力傳播和強大的繁殖能力,絕大多數個體被消滅,天敵數量也在減少,自身調控能力下降,但剩余個體有害生物通過繁殖或傳播,數代之后又能迅速增長構成危害。

    (2)隨著林業的發展有林面積不斷擴大,特別是大面積人工純林面積的增長,有林面積快速回升。

    (3)國內外林業生產活動交往頻繁,隨著苗木、木材、林產品、繁殖材料的運輸潛帶危險性有害生物,新的有害生物種類不斷增多。為有害生物的傳播提供了有利條件,危害性隨之增大。

    (4)林業有害生物的遺傳特性抗逆能力隨著環境條件的變動,適應能力不斷增強。即使是一些抗蟲病蟲的品種也并非一勞永逸,由于長期適應的結果,遺傳特性逐漸變異或減退,還需要不斷培育新的抗病蟲品種。可見有效地防治林業有害生物危害,是一項長期復雜的艱巨任務。

    2.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存在問題

    (1)林業有害生物發生面積不斷增加,有害生物抗性增強,防控難度不斷大。隨著人工林面積的增加,特別是單一樹種純林面積的增加,有害生物危害加劇。面對這一嚴峻態勢,近年來,黑龍江省開始實行森防目標管理,防控林業有害生物力度不斷加大,治理措施不斷完善,有效的扼制了災害發展勢頭。

    (2)能造成危害的林業有害生物種類增多,危害損失嚴重。全省發生嚴重并造成成災的有害生物種類已由20世紀80年代初的35種增加到50種左右,其中有些是由外地陸續傳入的,有的是本省從未發現過的。

    (3)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潛在威脅增大。黑龍江省是松材線蟲病和日本松干蚧的適生區。這兩種害蟲隨時都有可能侵入我省,特別是松材線蟲病,一旦侵入,很可能使我省大面積的松科林地在短期內就可遭受直至毀滅。

    (4)治理難度不斷增加,突發性災害常有發生。過去危害比較嚴重的松毛蟲、天幕毛蟲、楊扇舟蛾、落葉松尺蛾和青楊天牛等表現相當頑固,抗性增強治理難度大,都具有突發成災的特點,有的幾乎年年于局部地區暴發。

    3.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的措施

    (1)做好預測預報工作。林業有害生物的監測是運用科學的方法監測有害生物發生發展的動態,并把監測的材料結合當時當地氣候條件、林木生長發育狀況,正確預報出有害生物發生發展的趨勢。預測預報是貫徹預防為主的重要措施,測報的組織是以省、市、縣林業局、鄉鎮林場為測報單位,場圃、重點村設測報點,形成群眾性的監測網絡,開展測報活動,群測、群報、群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原市| 克拉玛依市| 永和县| 彭泽县| 临西县| 乐业县| 翁牛特旗| 大渡口区| 彭山县| 尖扎县| 杭锦后旗| 衡东县| 武安市| 芜湖县| 永修县| 淮阳县| 中方县| 灵武市| 祁连县| 敖汉旗| 枝江市| 绵竹市| 彭山县| 沅江市| 天等县| 柯坪县| 海原县| 湖北省| 什邡市| 肇源县| 五常市| 沧州市| 白沙| 土默特左旗| 泸西县| 莫力| 灵武市| 金川县| 广昌县| 东城区| 兴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