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減肥者的心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 消費者心理 商品布局 超市 調查分析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超市已與百姓的日常生活分不開,大到電器珠寶,小到柴米油鹽,超市的變化能反映消費者心理需求的變化。在現代消費時代,消費不再局限于傳統意義上的功能性消費訴求,也是體現倫理道德的一種時尚生活方式,或者說是一種生活的品質。消費的對象不僅是那些被消費的物品,還包括消費的環境、服務以及周邊世界所代表的全部。人們生活節奏加快,空閑的時間少了,購物消費講求一次性購齊,目的性強,同時希望能盡快找到自己所需的商品。合理的商品布局不僅可以大大地節省消費者的時間,還可以提高消費者對企業的滿意度,優化超市內的資源配置,從而提高企業的利潤額。本文的研究是從消費者心理的角度上去考慮如何完善超市內的商品布局,探討建立于消費者心理之上的宏觀商品布局及微觀商品位置擺放,實地對昆明各大超市商品布局進行調查研究,進而比較昆明各大超市由于商品布局對消費者心理及利潤額的影響,提出自己的幾點改進意見,從而達到超市經營者的利潤上漲與顧客滿意度提高的雙贏的目的。
二、研究對象及相關數據來源說明
1、問卷設計
本文采取問卷調查和隨機訪談的方法,即對某項工作、某個事件、某個問題,經過深入細致的調查后,將調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統整理、分析研究,以書面形式匯報調查情況,這是目前國內外學者研究問題所采用的基本方法。
2、樣本選擇、數據資料來源
本文分析所用數據來自筆者2011年9月至12月期間對昆明市各大超市中的消費者及工作人員所做的調查。本次調查采用問卷調查、實地觀察的形式進行即在超市發放問卷調查表并統一回收處理,實地觀察各大超市的商品布局情況并繪制商品布局圖。在綜合考慮昆明超市發展水平、區位要素等因素的基礎上,選擇了位于昆明市區較為繁華地段的三家大型超市進行研究。
3、基于消費者心理的商品布局情況
從樣本數據來看,在“超市貨架擺放”這一問題上,有54.7%的消費者選擇格子式布局(即貨架與顧客通道都呈長方形狀分段安排,而且主通道與副通道寬度各保持一致,所有貨架相互呈平行或直角排列)。其次為島嶼式布局(在超市中間布置成各部相連的島嶼形式,在島嶼中間設置貨架陳列商品)、自由流動式布局和其他,選擇率分別為23.2%、21.8%和0.3%。表明大部分的消費者傾向于格子式的布局。具體情況如圖1所示。
三、結論
1、問題
(1)由問卷調查結果得出的問題。從研究中發現昆明各大超市基本能滿足消費者的基本心理訴求,都采用的是格子式的布局,同時其采用的是同類商品集中擺放的方法。收銀處擺有小件商品,手推車設在收銀處、超市內設有指示牌方便消費者選購商品。但對高低層貨架擺放的商品位置上沒有過多地進行研究,超市內的銷售方式比較單一,超市內的理貨員大多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聊天說笑,缺乏效率。
(2)超市入口布局問題。超市應把入口設在引人注目、人流量大、路順暢、容易進入超市的地方。一般超市門口都會有顯眼且具有自身特色的標志。超市的入口設置與超市內部的布局有著很密切的關系。經過實地調查研究發現,昆明大多數超市均設在地上一層,入口明顯寬敞,并且在入口處設置了一個超市商品分布的平面圖,可以使顧客對超市的整體布局有一個整體、清楚的認識,針對自己想要選購的商品可以快速到達目的區域,減少不必要的尋找時間。
顧客習慣右側入口、逆時針購物路線。賣場的入口設在整個賣場的右側就能暢銷。超市入口設在右側較好的理由:開設超市、大賣場較成熟的美國、法國、日本等國家,大賣場入口都設在右側,因為調查顯示視力右眼比左眼好的人多,而且使用右手的人較多。以右手做主要動作的人,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右側,由右側開始動作,這是為了彌補左手的弱點。實際上進賣場,從右側進超市以后,以左手拿購物籃,右手自由取出右側壁面的陳列商品,放入左側的購物籃。以這種動作前進,然后向左轉彎。如果相反從左側的入口進入超市,左側的壁面陳列的商品以左手很難取出,所以必須轉身用右手來拿。向前前進時右手不能動,向右轉彎時,左手變成無防備因而感到不安。對消費者來說,能自由使用右手的超市,便會成為消費者的第一賣場。超市把顧客的方便置于超市的方便之上,整個超市貫徹這種方針來服務,超市將變成優良的超市。
(3)影響消費者行進路線的因素。通過實地調查發現,昆明大多數超市均將蔬菜,水果攤位設在超市的最深處,巨大的賣場里整齊地碼放著種類繁多、數量驚人的商品,人們被多得不可思議的商品包圍著。行進路徑設置為先入口繞一圈再出口,加大了顧客接觸所有商品的機會。蔬菜、水果攤位設在一樓的最里面,以便顧客在走向賣場深處的蔬菜、水果攤位這些每日必購品時可以更多地選購一些商品。超市盡量延長了消費者逗留賣場的時間,消費者進入超級市場購物,總是比原先預計要買的東西多,這主要是由于賣場布局設計與商品刻意擺放的原因。賣場設計為長長的購物通道,以避免消費者從捷徑通往收款處和出口,當消費者走走看看時,便可能看到一些引起購買欲望的商品,從而增加購買。又如,把體積較大的商品放在入口處附近,這樣消費者會用商場備有的手推車購買大件商品,并推著手推車在行進中不斷地選擇并增加購買。特價商品固定陳列在貨架兩端,利用商品本身的色彩和造型進行無貨架陳列。這些看似平常的賣場布局都能讓顧客有機會更多地接觸到所有商品。顧客廣泛地采用了自助售貨方式,在自由挑選商品的環境下賣場通過通路設計、陳列設計、燈光色彩設計等手段最大限度地誘發顧客的購買欲望。
2、建議
(1)遵守“貨架與消費者眼睛平行”的理論。一般在貨架與消費者眼睛平行的視線范圍內陳列高利潤商品、獨家或經銷的商品。最上層通常陳列需要推薦的商品,因為這類商品較易引起消費者的注意從而彌補貨架位置上的劣勢,而下層通常是銷售周期進入衰退期的商品。要適當地增加商品的銷售方式,例如增加有促銷員講解、銷售的商品柜臺,降價促銷的商品柜臺,商品樣品運行或可以使用的商品柜臺等。
(2)注重超市入口處格局的設計。例如,昆明中商百貨應該調整一下目前的入口處格局,最好還是將超市賣場設在地上一層。若較難實施,電梯右側不可以完全由不透明的墻壁與高高的堆滿商品的貨架遮擋住消費者可以俯看超市的視線,而應該改成玻璃材質透視超市賣場內的商品布局情況。另外,昆明中商百貨的超市賣場的入口應設在整個賣場的右側,而不是設在整個賣場的左側。
(3)注重超市內蔬菜、水果攤位的擺放位置。例如,黃商購物中心最好調整一下蔬菜、水果攤位的擺放位置,將它們擺放在超市的最深處。因為蔬菜、水果攤位是消費者的必經之路,將其擺放在超市的最左側將會使消費者走捷徑從而減少了消費者與更多的商品接觸的機會,不利于超市其他商品貨物的銷售。
(4)應結合商品的特點和購買規律。如銷售頻率高、交易零星、選擇性不強的商品,其柜組應設在消費者最容易感知的位置,以便于他們購買、節省購買時間。
【參考文獻】
[1] 李玲:消費者購買心理八階段[J].WTO經濟導刊,2011(5).
[2] 邱香:超市布局,以人為本[J].商場現代化,2006(19).
[3] 唐赤華、戴克商:消費者心理與行為[M].清華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
[4] 張世君:基于消費者心理和行為分析的百貨商場大類商品布局模式研究[J].商場現代化,2007(1).
[5] 陳立平:商品陳列及其表現[J].中國商貿,2001(11).
[6] 范秀成、張運來:情感影響沖動性購買的機制研究[J].社會科學家,2006(2).
[7] 孫毅、楊建:基于顧客滿意度因素的購買意圖及購買行為密性研究[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06(2).
[8] 王勇:大型超市消費心理透視[J].中國國情國力,2008(4).
消費者信心指數(Index of Consumer Confidence )又稱為消費者情緒指數 (Index of Consumer Sentiment)。此概念和方法是由美國密歇根大學調查研究中心(Survey Research Center)的George Katona在上世紀40年代后期提出的。
在凱恩斯的消費函數理論的基礎上,許多經濟學家研究分析消費者消費的諸多影響因素 ,而作為一個理性的消費者在計劃消費時,不僅僅是根據當前的收入水平,而且還要依據其對未來可能收入的預期。諾貝爾獎獲得者Lawrence Klein在談到1946年美國經濟預測出現的失誤時認為,“顯而易見,預測失誤在于預測中沒有考慮到消費者的預期……”并提出需要改進預測模型,減少外生變量,除了增加消費者的收入信息外,還需要有決定消費者的消費--儲蓄決策變化的經濟和心理因素的信息,以增強預測模型的動態解釋能力。也就是從那個時候 ,密歇根大學開始了對消費者預期的研究,進而發展到現在。
二、消費者信心指數建立的現狀
美國的消費者信心指數的調查開始后,世界各國也都按照類似做法開展信心指數的編制。至今,美國、歐洲各國、中國、日本、澳大利亞等許多國家都編制并了自己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還有一些地區性的組織在研究并地區范圍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如歐盟組織編制的歐盟國家經濟信心指數及萬事達卡消費者信心指數( 由萬事達卡國際組織)。萬事達卡消費者信心指數主要亞太地區消費者信心指數。我國國家統計局也于1997年12月開始消費者信心指數的調查編制。此后,各個地方機構包括一些研究機構也開始陸續對消費者信心指數進行編制研究。北京于2002年率先開始此調查編制工作,另外有首都經貿大學和中央財經大學聯手香港、澳門及臺灣的大學定期兩岸四地消費者信心指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市消費者信心指數,西南財經大學成都市消費者信心指數,山東省,河南省等省級地區的統計機構也了消費者信心指數。
但是各個地區的消費者信心指數的編制方法卻存在些許的不同。我國國家統計局經濟景氣監測中心的消費者信心指數目前主要通過對全國20個主要城市進行隨機抽樣的調查問卷編制而成。調查問卷的問題主要涉及5個方面: 受訪者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判斷、對家庭收入的看法、對目前購買商品時機的判斷、對未來整體經濟的判斷以及對自身收入的評判。而首都經貿大學參與的兩岸四地信心指數反映并量化了消費者對經濟形勢、就業狀況、物價水平、生活狀況、購房和投資6個方面的主觀感受。西南財經大學的成都消費者信心指數與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的類似。上海財經大學推出上海市消費者信心指數主要目的是了解當前經濟環境中消費者對形勢、收入、就業、消費的判斷和預期,分析了經濟形勢、收入、就業、耐用消費品購買意愿4項分指數。從以上論述可看出,我們國家的幾種消費者信心指數的調查編制包含的內容還是有明顯差異的。這與當地的經濟發展,以及消費者習慣有關。至于新疆地區,也應該根據其實際情況制定其研究對象。
三、建立消費者信心指數的理論基礎
(一) 消費理論中的心理預期理論
消費函數在凱恩斯宏觀經濟領域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他的有效需求理論中,試圖從消費者心理因素解釋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原因。受到凱恩斯所處時代經濟數據和數據分析技術缺乏的限制,凱恩斯消費函數的提出主要是基于經驗觀察和邏輯推理,所以凱恩斯的消費函數理論對經濟發展的長期趨勢解釋并不成功。后來的經濟學家的研究成果表明凱恩斯的消費理論存在問題,即“消費之謎”:家庭數據的短期序列研究與凱恩斯的消費理論相吻合,而對家庭數據的長期序列考察卻否定了凱恩斯的觀點。說明了經濟學理論不僅需要研究消費者目前的消費行為,而且需要研究消費者在整個生命周期個階段的消費行為和特點。
(二) 生命周期消費理論和永久收入的消費理論
美國經濟學家佛朗科·莫迪利安尼(F·Modigliani)和米爾頓·佛里德曼(M·Fridman)在他們的生命周期消費理論和永久收入消費理論中都強調了預期在消費者目前消費和儲蓄決策時的作用,提出消費行為具有“向前預期”性。到了20世紀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期,霍爾(Hall)將理性預期引入生命周期和持久收入假說。隨著大量的實證分析拒絕了消費總量等于人的一生的年金收入量的假設, 又有人提出了流動性約束、消費者的短視或拇指法則、收入的不固定等假設。基于這些實證分析和理論, 卡通納補充提出, 耐用品支出是消費者預期改變的非常敏感的信號, 并且對經濟景氣循環影響很大。
四、烏魯木齊消費者信心指數建立的必要性
1.在烏魯木齊市首先建立消費者信心指數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由以外需為主轉為以內需為主,而在內需中,投資比重過高,消費比重過低,投資與消費不平衡,擴大內需,必須提高消費,而提高消費就必須提高消費者信心水平。建立消費者信心指數,正是為了清楚的了解消費者的準確情況,為政策以及社會做出相對應的調整,從而更好的對宏觀經濟做出糾正,促進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
關鍵詞 居家養老 冠心病 健康管理 德爾菲法 社區護理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13)08-0014-05
冠心病是世界人口死因構成比最大的疾病,被稱為“第一殺手”[1]。近年來,我國冠心病患者的發病率及病死率呈迅速上升趨勢[2]。預計到2020年,冠心病將成為全世界最首要的死亡原因和最大的疾病負擔[3]。源于第3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2003年中國35~74歲人群冠心病直接經濟負擔為157.1億元。因冠心病防治知識普及不夠,冠心病存在三高一多現象:即發病率、死亡率和致殘復發率高,并發癥多;居家養老造成的疾病治療管理不利,導致有效生命年的減少,疾病負擔沉重,因此冠心病防控工作已經迫在眉睫。本研究旨在通過德爾菲法進行專家咨詢,構建居家養老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整合衛生資源,減輕患者負擔,達到優化居家養老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的目的。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根據專家咨詢法的特點與研究目的,確定專家入選條件及專業特長。納入標準為:①冠心病專科醫生、冠心病專病護理專家、社區護理專家或二/三級護理管理專家;②具有10年以上工作經驗、副主任護師、副主任醫師以上職稱;③愿意參與本研究兩輪專家咨詢。上海市范圍內15名函詢對象最終入選,其中女13位,男2位;年齡(38.8±6.3)歲;工作年限(19.3±5.4)年,從事管理工作年限(8.3±5.5)年;職稱為正高7人,副高8人;博士2人,碩士3人,本科8人,大專2人。所有專家均認為構建居家養老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非常有必要。
1.2 方法
1.2.1 第1輪函詢
通過查閱國內外文獻和質性訪談結果,由研究組成員初步擬定居家養老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第1輪函詢信。問卷內容包括:①問卷填寫說明及要求。②構建居家養老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模式的問卷。居家養老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中一級管理指標3個、二級管理指標6個,專家對每個條目的贊同程度分為“完全同意”、“修改后同意”、“不同意建議刪除”三個等級,并設有修改意見欄,專家可對條目進行修改、補充、刪減。③專家一般情況調查表,包括專家的一般情況(性別、年齡、學歷、職務、職稱、從事管理工作年限、總體工作年限等)、對居家養老工作和冠心病的熟悉程度與對本研究的判斷依據、對居家養老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必要性的認可度等。結合專家意見和統計學結果對第1輪問卷進行修改、刪減與補充,形成第2輪函詢信。
1.2.2 第2輪函詢
第2輪函詢內容包括:①對第1輪專家意見的反饋。②問卷填寫說明及要求。③構建居家養老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問卷。每個條目的重要性評價標準同第一輪,并附上第1輪的統計結果。讓各位專家參考第1輪的結果反饋再次進行判斷,并進一步提出修改意見。
1.2.3 函詢信發放
采用電子郵件和紙質函詢信相結合的方式發放和回收函詢信,專人進行電話或郵件填寫指導,確保函詢信的有效率。
1.2.4 篩選標準
參考相關文獻[4-5],以重要性賦值均數>3.5,滿分比>20%和變異系數>20%為篩選標準,結合專家意見和統計結果進行條目篩選。
1.3 統計學方法
利用Excel 2010和SPSS 14.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算各條目的算術平均數、滿分、變異系數,各級指標的肯德爾(Kendall)協調系數(W)并對其顯著性進行檢驗,運用專家排序法原理計算各指標的權重。
2 結果
2.1 專家的積極系數
用函詢信的有效回收率表示。本研究第1輪發放問卷15份,回收有效函詢信15份,有效回收率為100%;第2輪發放函詢信15份,回收有效問卷15份,有效回收率依然為100%。
2.2 專家的權威程度( Cr )
由專家對問題進行判斷的依據(用判斷系數Ca表示)和專家對問題的熟悉程度(用熟悉程度系數Cs表示)兩個因素決定[6-7]。這兩項指標值的獲得以專家自我評價為主。計算公式為Cr=(Ca+ Cs)/2。本研究Cr=0.86,一般Cr>0.70為可接受,由此可見專家對本研究具有較好的權威性,函詢結果可信。
2.3 專家意見協調系數及顯著性檢驗[8]
第2輪專家咨詢后,計算專家意見的肯德爾(Kendall)協調系數(W)并對其顯著性進行檢驗,檢查專家對各級指標評價結果的一致性程度(表1)。
2.4 兩輪專家函詢指標修改情況
在第1輪專家函詢中,共修改居家養老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一級管理指標0項,二級管理指標6項。通過第1輪函詢之后的修改和反饋,已經對于一些統計結果不符合篩選標準的指標給予刪除。因此在第2輪函詢后,結合統計結果、篩選標準和專家意見,未進行指標修改。
2.5 居家養老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構成
函詢最終形成構建居家養老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包括冠心病居家養老健康管理小組(包括全科醫師、家庭護士和健康管理師)、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二/三級綜合性醫院3個一級管理指標;上門服務,直接實施治療和護理工作、隨訪管理,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心血管疾病病例進行登記和報告、落實健康咨詢和健康教育以及健康促進工作、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冠心病居家養老健康管理小組的技術指導和培訓,以及落實遠程醫療、遠程咨詢等指導工作6個二級管理指標(表2)。
3討論
3.1 研究結果的可靠性
德爾菲法又稱為專家函詢調查法,是通過采取匿名的方式廣泛征求專家意見,經過反復多次的信息交流和反饋修正,使專家的意見逐步趨向一致,最后根據專家的綜合意見,從而對評價對象作出評價的一種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預測、評價方法。本研究兩輪調查問卷的回收率均在100%,不僅滿足統計學的要求,同時也反映了專家對此項研究的關心和支持。在調查中,專家均提出了多項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反映了專家對此次調查的參與程度。選擇專家是利用德爾菲法進行研究的成敗關鍵,專家應具有較好的學科代表性和地區代表性。選取15名上海市行政區域范圍內的冠心病專科醫生、冠心病專病護理專家、社區護理專家和二/三級護理管理專家,同時要求具有10年以上工作經驗、副主任護師、副主任醫師以上職稱的優秀護理和心內科專家作為函詢對象。經統計,專家的權威系數為0.86,證明專家的權威程度較高。從表1中不難看出,居家養老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各級評價指標的專家協調系數顯著性檢驗均P
3.2 居家養老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基本特征
3.2.1 既滿足居家愿望,又彌補家庭養老的不足
進入21世紀以后,我國人口老齡化水平逐漸升高,冠心病患者數量日益增加,而老人子女卻逐漸減少,因此人口老齡化面臨著雙重挑戰,居家養老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正是為適應這種需要而提出的。它將家庭養老與社會養老進行有機結合,順應了人口老齡化的客觀要求,滿足老人居家的愿望,通過社區服務來彌補家庭養老的不足,同時也利用二、三級醫院的專業診療資源實施遠程咨詢和管理,是解決城市老年人養老的經濟適宜方式。同時,通過有效的健康管理,運用現代的健康風險評估技術,及時發現居家養老冠心病患者的健康危險因素,并采取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協調整合不同級別、不同類型、不同任務的醫療機構資源,從而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的目的。
3.2.2 三級聯動,實現續、動態、全程的健康管理
通過冠心病居家養老健康管理小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二、三級綜合性醫院三個層面的分工協作,共同努力,對為居家養老冠心病患者提供高效、安全、優質、無縫隙的一體化健康和疾病相關服務,從而促進患者的健康,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對冠心病高危人群開展定期檢查和危險因素監測,爭取早發現、早治療;對現有的冠心病患者開展個性化治療、健康教育和定期隨訪,控制慢性病并發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實現對社區居民連續、動態、全程的健康管理。
3.3 居家養老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意義及優勢
3.3.1 充分發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六位一體”功能
即融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為一體的服務模式。運用居家養老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開展防治工作,集中于轉診、保健、康復、健康教育4個方面。不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都針對社區人群開展了冠心病疾病知識的普及教育活動,部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還針對性的對冠心病患者開展了監測和干預實驗,這都充分發揮了社區衛生的六位一體功能,引導社區衛生服務工作模式和運行機制的積極轉變。
3.3.2 提高居家養老冠心病患者的診斷率,減少慢性并發癥
冠心病診斷水平治療技術的提高依賴于高科技手段的運用,大量的資金和人力的投入使冠心病防治科研工作如虎添翼。各種科研突破、創造方法不斷應用于臨床,如放射技術、超聲技術、冠狀動脈造影技術明顯提高了冠心病診斷的敏感性和準確性。運用居家養老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可以充分利用二、三級醫院的醫療資源,開展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例如不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傳遞冠心病的疾病信息、預防方法、開展系列講座或社區義診咨詢為健康教育健康促進的核心內容,促使個體或群體改變不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居家養老冠心病患者的診斷率,減少慢性并發癥的發生,也將對慢性病的管理起到深遠的影響。
4 總結
隨著我國老齡化產生的不僅有“空巢老人”現象,還有“患病空巢老人”現象。這是現今社會醫療和養老模式面臨的新挑戰:養老和治療雙重問題都亟待解決。當然,社區養老和養老機構養老是目前可以解決問題的方式,但這并不能夠解決我國現有的所有患病老人的治療和養老問題。因此多元化的養老方式和合理有效的治療途徑會成為我國養老體制改革的必由之路。本研究單從冠心病居家養老患者的健康管理出發,初步建立了居家養老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希望借此模式的開展,拋磚引玉,將慢性病居家養老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進一步進行發展,從而有效應對養老資源緊缺的現狀,通過國家、社會和個人的共同努力把患病老人養老問題“轉危為安”,在讓老人安度晚年的同時,整合醫療資源,減輕家庭經濟負擔。
參考文獻
[1] 郭燕宏. 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抑郁狀態調查[J]. 護理學雜志, 2005, 20(3): 19.
[2] Moran A, Zhao D, Gu DF, et al. The future impact of population growth and aging o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China:projections from th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olicy mondel-China[J]. BMC Public Health, 2008, 27(8): 394.
[3] 王穗瓊, 廖廣仁, 賴華偉. 冠心病患者二級預防用藥依從性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藥房, 2008, 19(11): 874-875.
[4] 關勛強, 李瑞興, 劉運成. 醫學研究生教育評價研究與實踐[M]. 北京: 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 2001: 80-84.
[5] 郭秀華. 實用醫學調查分析技術[M]. 北京: 人民軍醫出版社, 2005: 35-37, 237-239.
[6] 曾光. 現代流行病學方法與應用[M]. 北京: 北京醫科大學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 1994: 250-270.
[7] 梁萬年. 醫學科研方法[M].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2: 237-238.
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6例肺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回顧性研究。根據入院先后,遵循隨機、對照及平均的分組原則,將96例患者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48例。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干預,試驗組在此基礎上接受舒適護理聯合健康教育。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用藥依從性與護理滿意度。結果:試驗組的用藥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關鍵詞】 舒適護理; 健康教育; 肺心病患者; 護理; 臨床效果
doi:10.14033/ki.cfmr.2016.35.06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35-0118-03
研究表明,在對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應用科學、合理、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與護理滿意度[1-3]。本研究對筆者所在醫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6例肺心病患者進行分組試驗,旨在探討舒適護理聯合健康教育對肺心病患者護理的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根據隨機抽樣的方法,選取筆者所在醫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6例肺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回顧性研究。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咳嗽、咳痰等癥狀,且經過X線檢查、心電圖檢查或實驗室檢查,均被確診為肺源性心臟病。根據入院先后,遵循隨機、對照及平均的分組原則,將96例患者分為試驗組、對照組,各48例。試驗組:男29例,女19例;年齡53~80歲,平均(65.39±11.21)歲;病程3~29年,平均(11.39±2.87)年;合并慢性支氣管炎者20例,合并呼吸功能不全者15例,合并心力衰竭者13例。對照組:男30例,女18例;年齡53~83歲,平均(65.91±10.12)歲;病程3~28年,平均(11.45±3.13)年;合并慢性支氣管炎者21例,合并呼吸功能不全者17例,合并心力衰竭者10例。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的48例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干預。具體包括:(1)生命體征監測。嚴密觀察患者的心率、血壓、呼吸、脈搏及神志等生命體征。(2)氧療護理。常規行持續低流量吸氧,并要注意吸氧的濕化,密切觀察CO2潴留情況。(3)呼吸道護理。對患者的口腔、鼻腔進行定期清潔,定期變換,并給予化痰藥物霧化吸入[4]。(4)飲食護理。肺心病患者的飲食注重易消化、易吸收,可多食用新鮮水果、蔬菜,給予高蛋白、高熱量、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1.2.2 試驗組 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試驗組的48例患者接受舒適護理聯合健康教育。舒適護理措施包括:(1)心理舒適護理。肺心病患者大多數是老年患者,其生活自理能力普遍較差,由于長期受到疾病的困擾,需要長期治療,因此給患者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與壓力負擔,再加上患者對疾病的預后存在疑慮,從而很容易出現焦慮、恐懼、絕望的心理,面對這樣的問題,在對患者進行治療過程中,由專門的護理人員負責陪伴,給予心理支持,并選擇患者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交流與溝通,鼓勵患者放松心情,積極配合治療[5]。(2)環境舒適護理。患者入院后,由專門的護理人員負責熱情接待,并細致地介紹醫院設施、住院環境、主治醫生、責任護士的相關情況,以使患者盡快適應醫院環境,此外,責任護士為患者營造舒適的病房環境。(3)吸氧舒適護理。可應用甘油擦拭口唇、鼻腔滴石油的方法,減輕吸氧患者口腔、鼻腔的不適感,定期清潔、消毒吸氧裝置,以預防感染。(4)氣道舒適護理。為患者選擇合適的排痰措施,可給予建立人工氣道或電動吸痰,以使患者保持呼吸道通暢。
主要通過采取組織座談會、創設宣傳欄、分發健康教育宣傳手冊等方式,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內容包括:(1)疾病相關知識。安排護理人員將肺心病的相關知識詳細地告知給患者,包括肺心病的癥狀體征、病理病因、診斷方法、用藥治療方法、并發癥及預防護理知識等,讓患者對肺心病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并要囑咐患者按規定、遵醫囑用藥,以加強患者的服藥依從性[6]。(2)運動知識。待患者病情穩定后,可使患者適當進行運動鍛煉,如打太極拳、散步、騎自行車等有氧運動,但切忌太強太累或過量運動。
1.3 觀察指標與評估標準
(1)服藥依從性。服藥依從性分為完全依從、部分依從、不依從3個標準,即若患者能夠按時按量用藥,則為完全依從;若患者大多數時間能夠按時按量用藥,則為部分依從;若患者從不按時按量用藥,則為不依從。用藥依從性=完全依從+部分依從。(2)護理滿意度。分發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對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并評估患者的滿意程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3個標準。
1.4 統計學處理
用統計學軟件包SPSS 13.0進行數據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試驗組、對照組的用藥依從性比較
試驗組的用藥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6.745,P
2.2 試驗組、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7.92%,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3.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9.698,P
3 討論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醫療水平、醫療質量的不斷提高,近年來人們對臨床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護理服務工作不再是簡單的技術操作的過程,當今的護理工作更加注重“以患者為本”的護理理念[7-8]。舒適護理是一種以新醫學模式為基礎的新型護理模式,其主要目的在于通過降低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不愉快程度,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會等層面上均達到最舒適的狀態。
肺心病,即肺源性心臟病,是臨床常見的心臟病類型之一,是由肺動脈血管、肺組織發生病變而導致肺組織結構、功能異常,造成肺血管阻力加大、肺動脈壓力上升,進而使右心室逐漸擴張、肥大,合并或不合并右心衰竭癥狀的一種心臟病。肺心病患者大多數是老年患者,其生活自理能力普遍較差,由于長期受到疾病的困擾,需要長期治療,因此給患者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與壓力負擔。基于這樣的原因,在對肺心病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對其實施科學、合理、有效的護理干預,十分有必要。
本研究中,對筆者所在醫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6例肺心病患者進行分組試驗,對照組的48例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干預,在此基礎上試驗組的48例患者接受舒適護理聯合健康教育。結果發現,試驗組的用藥依從性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實踐表明,舒適護理不僅可以使患者感覺身心舒適,還有利于促進患者社會性舒適感的提高。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會性舒適感有效提高之后,就可以在良好的狀態下接受治療,同時其治療依從性也會相應的有所提高。所以說,舒適護理是一種科學、有效的護理模式,能夠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與預后。同時,在舒適護理模式下,護患雙方進行積極的交流與溝通,從而有利于加強患者、護理人員之間的信任感,符合“以患者為本”的先進人文護理理念。
綜上所述,相比較于常規護理干預,舒適護理聯合健康教育對肺心病患者的護理效果更為理想,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及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劉輝,鄭豫珍,楊麗萍,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從醫院到社區無縫隙護理管理模式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12):1061-1066.
[2]劉文君,周艷.住院患者護理滿意度量表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6,51(2):190-195.
[3]周丹,李丹妮,周阿南,等.呼吸訓練對經鼻垂體瘤切除術患者術后呼吸舒適度及焦慮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5,25(12):110-112.
[4]黃月初,韋晚玉,唐美崇.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的舒適護理進展[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2):163-164.
[5]韓海玲,陳曉鵬,韓金濤,等.優質護理聯合健康教育用于神經內科壓瘡治療的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8(34):132-133.
[6]程芳,王玉娟,王薇.^頸部腫瘤患者放射治療期間舒適水平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3):304-308.
[7]陳玲玲,施雁.以患者為基礎的護理結果質量指標及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4):475-477.
風濕性心臟病也被稱為風心病,是一種自身免疫病,病變主要是因為瓣膜的邊緣和基底部發生水腫、滲出,逐漸擴大累及到腱索和肌等。
心臟起搏器是通過發放一定形式的電脈沖,刺激心臟,使之激動和收縮,即模擬正常心臟的沖動形成和傳導,以治療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臟功能障礙。
肺炎是指包括終末氣道、肺泡腔及肺間質等在內的肺實質炎癥,當患者出現意識障礙,呼吸頻率≥30次/分,PaO2
我科于2013年10月收治1例行三尖瓣置換及心臟起搏器置入術后并發重癥肺炎的患者,現報道如下。
1 病情介紹
患者,女,74歲,以“呼吸困難2小時”為主訴,10月11日15:42平車入病房。既往病史:闌尾炎切除術30年,二尖瓣置換、三尖瓣成型術7年,左房血栓消融術6年,高血壓1年,永久性起搏器置入術、三尖瓣置換術1個月。入院時,問答合理,端坐位,精神不振,懶言,面色蒼白,喘息,活動后加重,氣管切開處封閉包扎中,胸骨下段及右腹股溝切口處敷料包扎完好。自院外帶入鼻飼管一枚、右鎖骨下靜脈三腔導管一枚、導尿管一枚。周身水腫,以雙下肢為重,前胸處散在多處水泡及破潰,骶尾部有一2cm×2cm壓瘡。化驗結果回報示:BNP114.85pg/ml,K+3.1mmol/L,PO288.00mmHg,PCO255.50mmHg,PH值7.46。醫囑:一級護理,血壓,心電,血氧飽和度監測,低流量吸氧2升/分。予抗感染,強心,利尿,糾正電解質紊亂,營養支持等對癥治療,10%氯化鉀10mlTid胃管注入。5日后,患者精神萎靡,雙下肢凹陷性水腫加重,化驗結果:K+ 5.5mmol/L, Urea23.01mmol/L,Na+132mmol/L, Cl+87mmol/L。遵醫囑停氯化鉀鼻飼注入,予螺內酯、托拉塞米及布美他尼利尿對癥治療,24h尿量400ml,遵醫囑予NS36ml+多巴胺140mg以3ml/h泵入,NS30ml+呋塞米200mg以2ml/h泵入,持續以8mg/h泵入,10日后,24小時尿量1200ml,一般狀態良好,可平臥,水腫消退,咳嗽、喘息均較前好轉,協助醫生拔除鎖骨下靜脈導管、尿管,醫囑予出院。
2 護理
2.1 嚴密監護:觀察并記錄好患者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有無異常。觀察有無電極脫位及心律失常,正常起搏心電圖是在心電圖上可見一垂直形占葉短的脈沖型號波,如發現異常心電圖應立即通知醫生,及時分析原因,排除故障,保證患者安全。
2.2 :患者內置起搏器,禁止左側臥位,適當限制安裝起搏導線肢體的活動,避免過度外展上舉,以免電極移位。
2.3 予低流量吸氧2L/min,改善缺氧狀況。
2.4 遵醫囑用藥,觀察療效和不良反應。
2.5 遵醫囑霧化吸入,濕化氣道,稀釋痰液,促進痰液排出。霧化每天四次,上午、下午各兩次,先鹽水組后鹽水加特布他林0、5mg組霧化。
2.6 患者床頭備用氣管切開包。
2.7 口腔護理,鼓勵患者經常漱口。胃管一個月更換,每日更換胃管上的固定紗布,觀察鼻粘膜有無異常,及時通知醫生。
2.8 預防尿路感染,導尿管每周更換,尿袋每日更換,膀胱沖洗每日一次,會陰護理每日兩次。及時觀察患者尿管有無沉淀,避免堵管,異常時通知醫生。
2.9 皮膚護理:定時協助更換臥位,予軟墊及氣墊床保護皮膚,患者前胸皮膚過敏破潰,涂賽膚潤保護。每日更換電極片,以減少皮膚刺激。氣管切開竇道處每日碘伏棉簽消毒兩次后予小紗布覆蓋,紗布污染隨時更換。胸骨下段及腹股溝切口處醫生隔日換藥。骶尾壓瘡換藥每日兩次,涂自備潰瘍粉,予小紗布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