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心理治療的技術

心理治療的技術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心理治療的技術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心理治療的技術

心理治療的技術范文第1篇

醫生針對患者的小同病癥和病情階段,以準確、鮮明、生動、靈活、親切的語言分析疾病產生的根源和形成過程、疾病的本質和特點,使患者學會戰勝疾病的力法,鼓勵患者增強同疾病作斗爭的勇氣和信心,充分調動患者治療的能動性,以積極的心態治療疾病。

翻開中國古代醫家的醫著,中醫先哲們從整體宏觀的角度探討了形神即心身間的生理病理關系,構筑起樸素的心身醫學體系。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臟腑藏神、七情內傷的理論和本土化的情志相勝的操作技術,留下了耐人尋味的經典醫案。與現代心理治療的一些力法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情志因素與疾病有著密切的關系,人有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祖國醫學把各種情志活動與五臟功能分屬對應,如《素問天元紀大論》:肝在志為怒;心在志為喜;脾在志為思;肺在志為悲;腎在志為恐。在疾病的發生方面,中醫學認為,心理情志因素是小可忽視的重要致病因素。它可以直接作用于所屬臟腑,使本臟功能活動失常,且可影響其他臟腑而發病,當臟腑發病后,又可出現相應的病理性心理情志反應。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腎。《靈樞百病始生篇》:喜怒小節則傷臟,臟傷則病。《素問臟氣法時論》肝氣虛則恐,實則怒。心氣虛則悲,實則笑小體。肝病者,令人善怒。這充分說明了小同的臟腑疾病可出現小同的心理反應。中醫把強烈而持久的心理因素引起臟腑氣血功能失調,進而傷害內臟致病的機理稱之為七情內傷。如《珍本圖書集成》:人之七情四起,正性頓倒以致大疾纏身。若能保持美好的心理,則百病無從,又可延午益壽。正如《內經》所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小懼是以嗜欲小能勞其日,邪小能惑其心所以能午皆度百歲而動作小衰者,以其德全小危。

日常生活中,如能保持良好的心理情志,小僅可預防疾病,在治療疾病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量臨實證明,心理療法若使用得當,則效若俘鼓,立竿見影。可以預言,不論是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現代,或是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將來,心理治療的運用,愈來愈被更多的醫學工作者所重視,將會吸引更多的醫學科學工作者積極投身于心理治療的研究,因為這種治療手段既經濟又力便,既無痛苦,效果又什。

心理療法也小是一個簡單的治療力法,若使用小妥,也會引起很大的副作用,或加重病情,甚或加速病人的死亡。心理療法須詳辯以施法,首先掌握病人的心理需要和反應,然后根據小同的精神心理因素、病情、剎會環境等,進行全而分析后,再施以小同的心理治療力法。疾病的診斷,實際上就是治療的開始。一般的治療是通過湯藥來實現的,而心理治療則是語言行為直接起作用,故診治態度尤為重要。當醫生出現在病人而前時一舉一動,

一言一行都對病人有很大的影響。醫生對病人既要嚴肅又要熱忱,既要有惻隱之心,但也小能無原則地遷就,如小能動神則心療無效,《素問一疏五過論》說:醫不能嚴,小能動神,外為柔弱,亂至失常,病小能移,則醫事小行,此治之四過也。在臨床上治療疾病時小但要辯證論治而用藥物治療,更應輔以心理治療。

1語言疏導

語言疏通主要是以語言為工具,通過病人的心理進行順勢引導。當一個正常人患病以后,他將從常態的剎_會角色中分離出來而進入病人的角色,同時,也改變了原來的生理狀態和精神狀態,其心理活動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病人首先考慮的是,疾病會向哪方面轉化,是否能治愈,預后如何等內容,繼而出現恐懼小安、焦慮擔憂、害怕孤獨等心理反應,有的則表現為悲觀失望、心情緊張、沉默小語、疑慮重重等。各種心理活動表現的程度隨著疾病的不同階段而有所小同。過度的緊張、焦慮、抑郁等小良情緒,都可干擾機體的五臟六腑的協調運作。此時若運用心理治療以語言開導,或配以必要的藥物治療,則效果卓著。之所以這樣,是由于人們都有著一種健康長壽的美好心理。人之情,莫小惡死而樂生。告之以其敗,語之以其善,導之以其便,開之以其苦,蟲有無道之人,惡有小聽者乎?(《靈樞師傳篇》)如果我們能做到這幾方面的努力,當病人曉得自己疾病發生的原因、危害、后果以及由于心理因素的原因會影響治療時,大多會通情明理,心情愉快地接受治療。即使是沒有道德修養而蠻橫無理之人,也會聽從醫生的。

心理治療的技術范文第2篇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407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9-5199-01

整體護理是一種新興的護理模式,護理逐步確立了“以病人為中心”整體護理的理念,在“生理-心理-社會”提出的同時,新的護理體系逐步完善,整體護理也正被全國護理工作者所接受。對于要手術的患者,由于他所在的環境比校陌生,護士就要以整體護理的模式熱情的接待他,利用語言交流的技巧,廣泛的愛好,加強與患者的心理溝通,才能盡早的了解患者的心理變化。因此,做好手術患者特別是傳染病患者的心態分析及心理護理,降低心理問題的發生率,減少心理因素所致的并發癥,以確保手術的成功,是十分重要的。

1分型

大體上可分為五型:安然自若型、自疑自卑型、恐懼焦慮型、孤獨寂寞型、絕望厭世型。

2心態分析

21安然自若型此患者抱著聽天由命,富貴在天的想法,既來之則安之。能密切配合醫療和護理,情緒比較穩定。

22自疑自卑型此型患者表現為猜疑多慮,低估自己的能力。是一種性格缺陷。手術前當醫生向其親人交待病情或簽字時,他就常常伴有特殊的情緒體現,如坐立不安、憂郁寡歡、失望等,缺乏戰勝疾病的信心。

23恐懼焦慮型此型患者總是憂心忡忡,顧慮重重。既擔心自己的傳染病會傳染給親人,同時又希望看到親人的矛盾心理。特別是手術患者,精神異常緊張,神魂不安,怕疼痛,怕留后遺癥,唯恐自己成為不幸者。

24孤獨寂寞型此型患者常常作繭自縛,孤單寂寞,一旦被診斷為傳染病時,立即產生害怕的心理行為,情緒消沉,常常隱滿病情,生怕親朋疏遠他,同志們歧視他,老師同學們冷淡他,戀人離開他。因此,思想壓力極大,心里非常痛苦。

25絕望厭世型此型患者麻木不仁,心灰意冷,悲觀失望,極度憤怒,嚴重的甚至可能出現自殺的念頭。對醫護人員缺乏信任,患者往往是久病纏身,身患絕癥,子女不孝的患者,對生活和疾病的治療失去信心,對手術的成敗不以為然。

3心理護理

31安然自若型此型患者多見思想素質較好、文化水平較高者。不需要更多的語言溝通,只要對其進行一些衛生宣教,手術前的注意事項,手術后的護理要求即可。

32自疑自卑型此型患者多系臟器傷、臟器穿孔患者及農村患者。由于手術創傷較大,患者心里壓力也大,對手術缺乏信心。所以護士要經常與其溝通,耐心講述有關傳染病手術的相關知識,解除疑慮,使病人消除了自卑心理狀態,使手術順利完成。

33恐懼焦慮型此型患者多為初患者和一部分思維方式有問題的患者。這類患者總是想嘗試一下保守治療,害怕做手術,甚至隱滿病情,喪失手術最佳時機。此時要采用宣泄與疏導與解釋相結合,鼓勵病人盡情發泄、訴說,護士要耐心傾聽,向其講解有關手術前后的利弊,消除恐懼感。以良好的心態配合醫生完成手術。

34孤獨寂寞型此型患者多見久病纏身、年邁多病,處境艱難、子女不孝的患者。這時就要采用同情理解的態度給予耐心疏導,多幾份關心,少一些冷漠。多行語言交流,滿足其心理需要,使其安全的度過難關。

35絕望厭世型此型患者多見嚴重外傷,身患絕癥者。患者處于矛盾之中,瞻前顧后,總想發泄心中的不滿。這樣就要理解患者,讓他們盡可能的發泄,鼓勵他們要用樂觀向上的態度面對人生,要有戰勝疾病的勇氣和信心,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4體會

41掌握患者的心理特征人一旦患病,心理活動也就隨之而來,他們常常主觀感覺異常、被動依賴、疑慮重重、敏感的自尊心、期待的心理、習慣性心理、甚至有焦慮、恐懼,孤獨感。而傳染病手術的患者除具有上述共同特征外,還有挫敗感和自卑感。因此,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是做好心理護理的前提條件,是傳染病手術成敗的關鍵所在,這就要求護士要根據病人的病情。耐心講解傳染病的特點及發病過程及手術后的效果。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從而收到滿意的手術效果。

42重視患者的心理素質健康的定義告訴我們;健康不僅僅是沒有軀體疾病,而且還要有良好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由此可見要想戰勝疾病,首先就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所以要根據患者的心理特征去提高患者的心理素質,消除恐懼感和自卑感。讓患者以良好樂觀的心態對待疾病。因此,要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質,必須做好心理護理,使患者有一個完善的身心去接受手術治療。

心理治療的技術范文第3篇

【關鍵詞】護理;急性心肌梗死;急診介入治療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0)11-0066-02

【Abstract】With the aging population and people’s lifestyle change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has become a threat to human life and health in the 21st century’s “number one killer”; an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s most at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o take away most of life A. In recent years, intervention into area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tervention with less trauma and rapid diagnosis, a significant effect and so 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mortality.

【Key words】nursing intervention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我科自2005年3月開展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診介入“綠色通道”,到2008年6月已對138名患者采取了急診介入治療,治療效果顯著。針對急診的特點,現將我們的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共138例,其中男性102例,女性36例;年齡最大76歲,最小32歲,平均年齡45.3歲;發病時間均在發病1-6小時間內;其中廣泛前壁心肌梗死46例,前間壁心肌梗死25例,下壁、后壁心肌梗死38例,有合并右室心肌梗死29例。

1.2方法: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療主要包括經皮冠狀動脈成形術和冠狀動脈內支架置入術。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療的護理主要包括術前、術中對患者不良心理翻領、心電圖和冠脈內壓力的觀察,與醫生操作及搶救患者的配合,術后病情的觀察、護理及并發癥的緊急處理。

1.3結果:術前患者及家屬均同意接受冠脈介入治療手術。術后有135例患者的臨床癥狀明顯改善。術中、術后發生室顫者4例,急性低血壓2例,拔管時出現迷走神經反射的6例,皮膚出現瘀斑2例,48小時內急性冠脈內閉塞3例。上述并發癥均經及時發現并及時處理,但有1例患者經搶救無效死亡。

2護理體會

2.1術前護理:

2.1.1心理護理:在得知自己患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緊張、恐懼等心理變化,我們可以根據患者的年齡、性別、心里特點等差異,有針對性的向患者宣教介入治療的迫切性、必要性,耐心細致地介紹手術過程和術前、術中。術后的注意事項。以消除患者的緊張、恐懼的心理,積極、從容地配合醫生的治療。

2.1.2術前準備:術前口服波立維300mg,拜阿司匹林300mg。建立靜脈液路于左上肢。完善各種化驗室檢查,常規備皮(雙側腹股溝及會),碘過敏試驗。備齊各種急救藥品,同時將心臟除顫器,臨時起搏器等搶救器械均處于備用狀態,以備隨時應急急救。

2.2術中護理:嚴密并持續觀察心電監護、血壓、冠脈內動脈壓的變化情況,注意有無心律失常及S-T段改變。尤其是當導管、球囊插入冠狀動脈時,當進行球囊擴張、置入支架時,由于機械性刺激導致的冠狀動脈痙攣和病變部位短暫性血流中斷而造成的S-T段和壓力的變化[1]。更應注意的是當球囊擴張、置入支架后,易出現嚴重心動過緩、交界性異搏心律、頻發室性早搏、室性心動過速甚至心室纖維性顫動等再灌注心律失常,嚴重者可導致猝死[2]。因此,護士要嚴密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隨時處于應急搶救狀態。

要用心觀察,用心去感覺患者的不良狀態。手術中患者始終處于清醒狀態,精神往往很緊張,護士要注意傾聽患者的主訴,觀察并了解患者當時的病情,如出現胸悶、胸痛時會出現緊張而恐懼的表情。發現問題后應及時通知術者,配合醫生予以相應處理并安慰患者。

要順應醫生的操作程序,默契得配合醫生的工作,要及時、敏捷地遞送各種器械,要迅速、準確地執行醫生的醫囑。對于患者病情的惡化,要及早發現,迅速配合醫生進行搶救。本組通過心電監護術前發現心動過緩2例,于介入治療前先給予安置臨時起搏器,術中及時發現2例心律失常,診斷為室顫,協助醫生給予電擊除顫;發現2例急性低血壓,立即給予靜脈注射多巴胺5-10mg,多巴胺100mg入液靜點,血壓逐漸恢復正常。這些都為手術的順利進行創造了條件,贏得了時間。

2.3術后護理:

2.3.1心電監護:患者手術后安置在CCU病房,持續心電監護,嚴密觀察有無頻發室性早搏、室性心動過速、心室纖維性顫動、房室傳導阻滯等心律失常,有無S-T段改變,經常詢問患者有無胸悶、胸痛、心慌、出冷汗等心肌再梗死的表現[3]。它是預防和早期發現術后并發癥的重要措施。本組患者有1例患者回病房后20分鐘小便時觀察心電監護突然出現室顫,患者隨即意識喪失,立即配合醫生給予點擊除顫,給予胺碘酮稀釋后靜脈注射,并給予胺碘酮稀釋后微量泵緩慢靜點,患者癥狀緩解,恢復正常。有1例患者在術后50小時出現胸悶、胸痛、冷汗,觀察心電監護示頻發室早,隨即出現短陣室速,很快出現室顫,雖經過積極搶救,但患者仍死亡。

2.3.2嚴密血壓監測:冠脈內支架置入術后易引起血壓的變化,出現高血壓或低血壓的變化。

發生低血壓的主要原因:①低血容量:是術前進食量小、術中發生嘔吐、入量不足、術中造影劑滲透性利尿和失血的結果。②心排血量下降:與心肌缺血、瓣膜返流、冠狀動脈破裂或穿孔及心包填塞和心律失常有關;③血管過分擴張:見于血管迷走神經反應,術后應用擴張劑、鈣離子拮抗劑過量導致。

發生高血壓的原因:主要是原有高血壓未能得到很好地控制,同時由于手術造成的焦慮、緊張情緒引起交感神經興奮,血漿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含量上升,冠狀動脈血流改變,使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如果不及時處理高血壓,可誘發心絞痛,加重病情[4]。

血壓的監護:由于血壓過高或過低均會加重病情,因此術后必須嚴密觀察血壓,發現異常及時處理。術后要求30分鐘測1次血壓,連續測6次,平穩后,平穩后改為1小時1次,之后改為2小時1次,共測24小時[5]。本組有2例出現血壓下降,均由于拔除鞘管時出現迷走神經反射引起,經及時補液等處理后癥狀緩解。有14例出現高血壓,均由于緊張、睡眠差引起,經調整血管擴張劑的速度,給予鎮靜藥物等措施血壓均平穩降至正常。

2.3.3抗凝期間的護理:為防止術后血栓形成,患者術后拔除鞘管后常規根據患者體重給予鹽酸替羅非班氯化鈉注射液或者給予肝素鈉微量泵靜點,口服波立維和拜阿司匹林抗凝治療。但用藥期間易引起出血并發癥,因此應加強抗凝治療期間的護理。根據凝血酶原激活時間的監測及時調整抗凝藥物的用量。仔細觀察穿刺部位有無血腫、瘀斑、牙齦出血等現象;觀察有無尿、大便顏色的改變,及早發現出血并發癥[6]。

2.3.4手術肢體的護理:①觀察穿刺局部有無出血、血腫:觀察穿刺處敷料是否完整,局部有無出血、血腫極為重要。個別病例因壓迫止血不徹底,或因靜脈應用肝素或患者制動不夠發生出血或血腫。故1小時內每15分鐘觀察1次,無異常后每1-4小時觀察1次。如發生出血,易撤掉彈力繃帶和紗布卷,重新加壓包扎止血。壓迫動脈時間一般為15-30分鐘,應采用指壓法,對于肥胖、老年、凝血功能異常的患者應適當調整壓迫時間,確認無出血后,用彈力繃帶加壓包扎,其上用鹽袋(重量約為1000g)壓迫止血,一般壓迫時間為6-8小時,對于兒童及情況特殊的患者壓迫時間應做適當調整。術側肢體保持伸直,24小時內勿彎曲。

②觀察足背動脈搏動情況:如術側足背動脈搏動較非手術側足背動脈搏動弱或與術前比較明顯減弱,應考慮為股動脈血栓形成,同時注意觀察肢體皮膚溫度及顏色是否正常,詢問患者肢體有無疼痛、麻木及刺痛等,如有異常情況及時處理。

③觀察有無下肢靜脈血栓形成:支架術后患者術側肢體24小時不能彎曲,對于某些患者,可因平臥位時下肢靜脈血流速度減慢,加之彈力繃帶加壓包扎影響靜脈回流,可致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特別是術側肢體,患者可有一側下肢腫脹,皮膚略顯紫色。因此,在患者制動期24小時內,應注意對肢體的按摩。但對有下肢靜脈曲張或靜脈炎的患者一定不要用力按壓下肢。

2.3.5觀察造影劑的不良反應:由于造影劑最終由腎臟排泄出體外,使用造影劑對腎臟有一定的影響,所以支架術后,尤其對老人、原有腎功能損害及心衰的患者,應注意觀察介入術后的尿量[7]。

2.4出院指導:急診PCI患者出院后應注意勞逸結合,3個月內禁止重體力勞動,預防感染,保持樂觀的情緒,適當鍛煉,增強抵抗力。合理飲食,以清淡為主,少食多餐,宜食用低鹽、低脂、低膽固醇飲食,多食新鮮蔬菜、水果,戒煙酒,不喝濃茶。

復查:出院后如無不適,半個月來院復查一次,主要是心電圖和凝血情況、血常規、肝腎功能、活動平板試驗。以后1個月、3個月,半年復查,每年作平板實驗。如有心絞痛發作,或運動平板試驗陽性,最好復查冠狀動脈造影。

3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診介入治療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可有效降低疾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通過我科對138例患者的介入治療,我們認為術前護理是基礎,術中護理是關鍵,術后護理是保障。三個環節缺一不可,是一個不可分割的過程。做好這三個環節的護理對于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急診介入治療的成功率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鄭知剛.冠心病醫療面面觀[J].中老年保健,2004,18(4):26-27

[2]楊有利.冠脈球囊擴張并冠脈內支架術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0,35(2):82-83

[3]劉桂芝,朱永杰.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后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01,7(3):167

心理治療的技術范文第4篇

1療養院應把研究疾病治療方法放在首位

醫學影像學及各種實驗室技術的快速發展,使臨床對大多數疾病的診斷準確率得到明顯提升,診斷變得相對容易,結合在療養院工作實踐,如我們現在不必再為究竟是缺血性腦血管病、還是出血性腦血管病而猜測,通過CT或MRI在治療醫院就可以明確診斷。來到療養院的療養員疾病的診斷已不再是主要問題,故重點應放在對治療方法的改進上,如何治療以及如何提高療效、降低療養員痛苦、盡可能恢復療養員功能、提高其生活質量是治療的關鍵。

作為在臨床上常用的治療方法,化學(藥物)方法、物理學(物理)療法已應用很久,兩種療法多為單獨應用,對其療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研究也是分別進行的,到目前為止在我們療養院這種狀況仍無多大改觀。然而隨著“生物-社會-心理”這一新的醫學模式的逐漸形成及推廣,治療方法學也必然會相應轉變,以求與其相適應,對治療方法的綜合性及系統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已是必然趨勢。這種綜合性、系統性的治療方法研究需要多學科工作者的相互協作及共同參與,以團隊攻關方式進行研究。我們認為,只有采取這種方式才能在短時間內做大事情,出大成果。

2物理治療尚有較大的拓展空間

從治療學角度看,如各種介入療法,心臟起搏器、射頻消融、高頻電凝及切割技術、超聲碎石、激光焊接、直線電子加速器、γ刀等等,利用多種物理因子治療技術而發展起來的新技術、新療法極大地豐富了臨床治療學,而且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及地位。不僅如此,理療學科的發展也仍有較大的拓展空間,一是物理療法在治療常見病及中老年慢性病方面的優勢,正被人們所承認和接受;二是化學環境的侵害,藥物的濫用所引發的不良反應,也為人們正視和反思。在這種背景下,對提高物理療法的治療范圍及治療水平可以說是一個難得的契機,尤其是對某些中老年慢性病患者采用物理療法與化學療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治療,并進行系統的、大樣本的隨機觀察。不論進行何種研究都需要相關臨床科室共同研討,相互結合,密切協作。在療效的評定方面也要客觀化,多采用臨床上常用的影像學檢查或實驗室數據作為評價標準。消除臨床醫生對理療的偏見,取得他們真正的認同并融入其中,已成為理療界需優先解決的問題之一。加強同臨床各科醫師之間的合作,爭取將物理療法作為一種常規治療手段,納入到臨床各學科教學中。只有這樣理療才能充分發揮它應有的作用,并擁有更廣闊的拓展空間。

3限制物理治療發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3.1缺乏有深度的協作項目關于物理療法的基礎研究及臨床應用仍處于本學科范圍內,與臨床相關學科合作的項目很少,基本上還是在頸、肩、腰、腿痛或軟組織損傷方面原地踏步,其科研水平較低。

3.2缺少客觀療效評價標準由于多年來理療工作者一直將著眼點放在軟組織損傷這類疾病上,這就迫使我們不得不把患者的主訴及體征變化作為療效判定標準。長久如此,臨床同行就難免對我們產生偏見,對理療效果產生懷疑。認真想來,并不是理療界同仁不想用硬指標,而是我們著眼的那些疾病不易獲得客觀臨床實驗室數據。

3.3臨床學科對理療的偏見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盡管理療學療法歷史悠久,先于化學療法,但在內、外、婦、兒等教材上許多屬于理療適應證的疾病,其治療方案中卻未出現物理療法,當然在臨床科的運用上也就很少有人會想到物理治療。故現在無論大病、小病,也不管是全身性疾病還是局部性疾病,只要不能手術的一味地開藥治療。這不僅是理療學界的遺憾,也是整個醫學界的悲哀,因為沒有物理療法參與的治療學不僅是不完整的,而且還存在著重大缺陷。

3.4行業的不規范行為嚴重影響、甚至損毀了理療學的聲譽隨著醫療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以及在各種利益的驅動下,一些儀器生產廠家為了擴大銷售將同類型低中頻治療儀冠以治療不同疾病名稱(如胃病、腎病、骨質增生治療儀等)推銷給社會、家庭及醫院的相關科室,而部分使用者常不論病情輕重、病程長短,更不知道各種療法的有機配合,只是機械性地生搬硬套,使得療效大打折扣,長此以往就會導致這部分人產生“理療”效果不過如此的誤解。另外在醫院成本核算的經營政策的引導下,臨床科室為追求自身利益跨專業搞理療,這已成為當今某些醫院的“特色”。一般沒有專業醫師的相應指導,大多數只是安排護士按“說明書”操作而已。在適應證、劑量上把握的不好,因為部分操作者認為理療副作用較小,想當然的認為大劑量或長時間治療一定比小劑量、短時間治療效果佳。這樣不僅傷害了患者,也影響了理療學界的聲譽。

4呼吁治療“大協作”時代的到來

心理治療的技術范文第5篇

【關鍵詞】裝備制造業技術創新能力沈陽機床政策建議

技術創新是遼寧裝備制造業企業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是積極參與國際競爭、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基礎,是遼寧完成打造世界一流裝備制造業基地、實現裝備制造業二次騰飛的重要保證。本文通過分析遼寧省裝備制造業技術創新存在的問題,結合沈陽機床集團成功實施技術創新的經驗,探尋遼寧省裝備制造業提升技術創新能力的路徑,對于提升遼寧裝備制造業的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一、遼寧裝備制造業技術創新存在的問題

1.技術創新所需經費投入不足

資金投入是技術創新活動的前提和基礎,目前通常采用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和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對技術創新投入的情況進行評價。通過查閱相關統計年鑒的數據,我們發現2012年遼寧省R&D經費支出為390.9億元,位列全國第9位;R&D經費投入強度為1.57%,較全國1.98%的平均水平低百分之二十左右,與東部沿海其他省份相比差距明顯。以天津市為例,經國家統計局評估審定:2013年天津市全社會共投入科研經費428.09億元,R&D投入強度達到2.98%,比上年提高0.19個百分點,高于全國科研經費投入強度(2.08%)0.9個百分點。與此同時,遼寧省大中型工業企業的R&D經費投入強度也呈現不斷下降的趨勢,從2008年的1.62%下降到2012年的1.07%,技術創新所需經費投入的未來前景不容樂觀。

2.消化吸收引進技術的能力偏弱

產品核心技術的研發能力不足是裝備制造業企業在不斷發展壯大過程中必須面對的難題。引進與消化吸收是企業技術創新的兩種相輔相成的重要手段,不引進無法消化吸收,但只引進而不進行積極有效的消化吸收,企業的自主創新也無法實現。遼寧裝備制造業企業與全國其他省份的企業相似,普遍存在盲目引進而忽視消化吸收的傾向。根據國家統計局網站的信息,2012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引進經費支出393.91億元,消化吸收經費支出156.84億元,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企業消化吸收經費支出至少應達到技術引進經費支出的3倍以上,這也是造成遼寧省裝備制造業技術創新研發能力較弱的原因之一。目前,遼寧裝備制造業企業在技術引進和消化吸收方面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1)二次開發工作重視不夠,消化吸收與國內自主開發銜接不夠,消化吸收工作缺乏應有的技術和資源支持;(2)企業由于缺乏技術開發與創新能力而無力開展消化吸收工作,同時許多企業對引進的技術實行封鎖政策,難以形成技術創新的技術外溢效應。

3.自主創新與新產品轉化能力不足

首先,遼寧裝備制造業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從專利申請數量上來看,2012年全國規模以上企業共申請專利48.99萬個,遼寧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共申請專利9958個,只占全國總數的2%,新產品項目數為8641個,占全國水平的2.5%;2012年遼寧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新產品銷售收入、新產品出口銷售收入金額分別為3194億元和225.7億元,分別占全國水平的2.89%和1%,這反映出遼寧省工業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與全國其他省份相比還存在差距,產品附加值和海外銷售情況不太理想;其次,遼寧裝備制造業企業從新技術到新產品的轉化效率偏低。根據筆者遼寧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05-2012年的數據得出的研究結論,在創新價值鏈的各個環節中,遼寧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在創新源轉化為新產品的效率相對偏低。

4.技術創新生態模式尚未形成

目前遼寧裝備制造業創新生態體系基本具備,但各類要素之間的資源配置效率較低,各種配套機制建設有待加強。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一是企業創新存在多種障礙,主體地位不夠突出。企業作為技術創新活動的核心,是技術創新活動的發起者和受益者,然而技術創新活動的長期性、高成本、高風險使很多企業望而卻步;而對于那些想進行技術研發的企業而言,政府科研基金杯水車薪,企業融資難度依然較大。二是專利技術的保護機制不健全。專利技術的侵權成本仍然較低,而維權成本相對較高,對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仍有待加強。三是科研資金分配不合理、使用效率較低。科研院校擁有大量的科研人才和可觀的項目研究經費,但卻與企業合作交流較少,降低了新技術轉化為新產品的效率。

二、沈陽機床集團技術創新的經驗與啟示

沈陽機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沈陽機床”)是中國機床制造行業的龍頭企業,是遼寧裝備制造業企業的典型代表。沈陽機床于1995年12月通過對沈陽原三大機床廠而組建。主要生產基地分布在中國的沈陽、昆明以及德國的阿瑟斯雷本。2004年機床產銷量突破5萬臺,其中數控機床產銷量突破6千臺,機床產銷量多年來始終居國內同行業首位。2007年經濟規模突破100億元,數控機床產量突破2萬臺,機床產品的銷售收入為中國第一,世界第八位。這家現在看似輝煌的企業也經歷過技術陳舊和產品落后的困擾,而其成功實現產品升級和技術領先的過程和經驗值得其他企業借鑒。

長期以來,我國一直是全球第一大機床消費國,但我國機床制造企業卻一直無法掌握先進機床的核心技術,國外廠商基本不會將核心技術轉讓。沈陽機床在充分認識到技術創新的重要性之后,公司抓住國家大力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的契機,充分利用遼寧省內科研院所眾多,科技基礎雄厚的優勢,由公司牽頭聯合8家企業、6家院所形成了數控機床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組建了包括上海本部在內的多支研發團隊,并把國家機床行業唯一的國家級重點實驗室設在沈陽機床。2007-2011年,沈陽機床累計投入研發經費近20億元,經歷了5年的潛心鉆研,終于掌握了數控系統的關鍵技術。

隨著沈陽機床突破智能數控系統的關鍵核心技術,企業通過轉變傳統制造業國企的經營理念,正在從傳統的制造型企業轉變為綜合服務型企業,從傳統的設備制造商轉變為現代工業服務商。沈陽機床通過研發“中國芯”、制造智能化數控機床、轉型工業服務商“三大戰役”,實現了產品結構革命性變化、生產體系根本性調整、經營模式戰略性轉變,企業經濟規模連續7年高速增長,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2012年,沈陽機床實現銷售收入165億元。2013年實現銷售收入165億元,利潤4.2億元,利稅10億元。目前,沈陽機床在德國建設的世界級設計中心,針對市場需求升級的新形勢,設計具有適用、簡潔、易操作、易維護世界級新理念的機床產品,同時恢復了德國的ASCA知名品牌,將在三年內使集團現有產品完成升級換代,實現一步跨越世界級,最終形成德國設計、沈陽制造、全球銷售的新模式。

沈陽機床成功實現技術創新的經驗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1)高度重視技術創新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以產品核心技術作為突破口,加大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力度。(2)充分利用區域創新系統的共生機制,重視產學研合作的創新模式。(3)通過海外并購實現技術購買,實現產品升級換代,不斷拓展國際市場。(4)建立企業研發中心,實現自主創新。(5)重視產品質量、性能、營銷渠道等方面的管理,使研發投入與產品開發服務較好的結合起來,形成從技術研發到新產品開發、再到實現企業績效提升的一整套完整的創新價值鏈。

三、提升遼寧裝備制造業技術創新能力的建議

針對目前遼寧裝備制造業技術創新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沈陽機床通過技術創新推動企業發展中總結的經驗與啟示,筆者提出如下政策建議。

1.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注重對技術創新的資金投入

企業應首先牢牢樹立自主創新的意識,將自主創新放到企業長期發展戰略的高度;其次應充分認識到加大創新資金投入力度對企業開展創新活動、對企業生存與發展所起到的重要意義,加大技術研發的資金投入;最后要加強與國際先進裝備制造企業的合作交流,加大消化吸收引進專利技術的經費支出,通過技術購買、項目合作等形式,消化吸收國外的先進技術工藝為我所用,提高自身的技術創新能力。

2.加快裝備制造業的整合,實現技術創新的規模效益

通過做大做強一批大型裝備制造業企業,在產業化集聚效應下,集中力量加大技術創新的投入規模和強度,形成以企業內部研發機構為核心、以產學研合作為主的創新體系;對于具有戰略意義的科技攻關項目,遼寧裝備制造業企業可以積極利用國家科技扶持政策,由國家帶頭整合相關部門和資源,加大研發投入力度,爭取實現重大產品關鍵技術的突破。

3.完善金融支持裝備制造業技術創新的政策措施

裝備制造業是資金密集型產業,技術創新的資金投入大,風險高,技術創新活動僅憑企業自身的力量很難完成,因此,要為遼寧裝備制造業企業技術創新營造一個良好的融資環境和高效的金融支持系統。政府可以通過出臺相關的產業和稅收政策,支持金融機構對裝備制造業企業的信貸力度,適當放寬相關的信貸限制;同時,金融機構也可以專門為裝備制造業技術創新設計新型的金融產品,在此過程中金融機構面臨的風險可以從政府提供的其他方式獲得補給。

參考文獻:

[1]王紹媛,李國鵬,曲德龍.裝備制造業技術性貿易壁壘與技術創新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14(3):31 -38.

[2]牛澤東,張倩肖.中國裝備制造業的技術創新效率[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2(11):51-67.

[3]商小虎.我國裝備制造業技術創新績效影響因素研究――來自上市公司的實證分析[J].上海經濟研究,2013(9):71-79.

[4]金仲,宋青瑾,郭瓊,李錦鑫.遼寧高端裝備制造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2013(4):323-326.

[5]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網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定县| 新昌县| 荆州市| 阳朔县| 阿巴嘎旗| 勐海县| 讷河市| 龙游县| 沛县| 山阴县| 莆田市| 孝感市| 若尔盖县| 裕民县| 南和县| 山阴县| 久治县| 卓尼县| 三都| 紫阳县| 甘孜| 武定县| 桓台县| 石台县| 横峰县| 铅山县| 嘉义县| 湟中县| 普格县| 北流市| 乐安县| 杭州市| 敖汉旗| 中宁县| 左贡县| 电白县| 东阿县| 六安市| 顺平县| 静宁县| 岳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