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六年級復習計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班級情況分析
通過三年的科學課程的學習,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素養得到培養,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加強,學生的科學精神得到培養,能用所學的有關知識解答-?-些淺?顯的實際問題,但學生間發展不大平衡,部分學生學習熱情欠佳。六年級的學生平時能自主完成作業,能關心、留意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現象,并試著利用以前學到的觀察方法來觀察這些現象;學生對活動的參與性很高,但對活動的熱情持續性不長;六年級的學生對科學學習有-定的興趣,但學習的主動性仍舊不夠,自覺性不高,可見學生對科學學習還是不夠重視。
二、指導思想:
以科學新課程標準為準繩,以教材為載體,全面系統地復習本冊教材的科學課程知識,鞏固觀察、操作試驗的成果,發揮老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分學習小組注重優差搭配,注重輔差,適時進行評價,努力提高復習效率。
三、復習目標
1、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熟悉理解課本.?上的科學知識。
2、通過復習與練習,使學生融會貫通知識點,學會用科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以致用。
3、查缺補漏,同時學會做題方法。
4、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培養學生做科學實驗的良好習慣。
四、復習內容:
1、科技發展促進觀測工具的發明和改進,觀測工具的改進又促進了科技的發展。從放大鏡到顯微鏡,人類觀察到微小世界越來越多的秘密。
2、我們周圍的物質世界是可以認識的,人類對物質世界的不斷認識,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3、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會產生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物質的化學變化會伴隨各種現象。物質變化與人類的生產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人類可以利用物質的變化解決生產生活中的許多問題。
4、宇宙中的天體是不斷運動和變化的,月相、日食、月食等現象是天體之間的相對運動造成的。大多數天體都有自己的運動模式,都處于規則的可以預測的運動中o庫
5、解決環境問題要用科學合理的方法,追免產生新的環境問題。人類面臨多種環境問題,環境問題主要是人為造成的,環境問題的解決要靠人類自己。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為保護和改善環境作力所能及的
五、復習重點、難點
復習重點:“?物質的變化”、“能量”與“宇宙”
復習難點:“?能量”、“宇宙”
五、復習方法
1、端正學習態度,確定學習目標。課前檢查前節課的作業,有問題及時糾正;課后交流,課堂復習的要點消化的怎樣,進行抽題檢查;平時提醒,碰到該生及時了解復習情況和作業完成的情況。
2、加強思想教育,提高學生對復習重要性的認識,特別是學困生,師生都要特別關
3、認真上好復習課,提高復習效率,精讀精煉,加強小組自主交流,合作學習,取長補短。
4、加強復習間的過程評價,提高后進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全面和諧發展。
六、復習時間安排
(一)、教材的總復習
1.?微小世界。(1課時?)
2.
物質的變化。(1課時?)
3.宇宙。(1課時)
4.環境與我們。
(1課時)
1、?工具和機械。(1課時?)2、形狀與結構。(1課時?)
3、能量。(1課時)
4、生物的多樣性。(1課時)
(二)、專題訓練
1.基礎知識訓練:側重一些概念,?試驗及其結論。(1課時?)
2解決問題訓練。(1課時)
(三)、?針對性練習
教學效果的好壞,除了知識的傳授外,復習也非常重要。復習能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還能進行查漏補缺,使學生順利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能在期中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同時也為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復習不是單單的讀和背。在復習過程中要避免把復習課變成背誦課堂,使復習失去真正的意義而變得枯燥乏味。復習應從學生實際出發,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下面就是我的一些復習計劃。
一、復習目標
1、認讀四會單詞,在學生原有的基礎上增加一定的單詞量,并且按照要求背誦四會單詞。能完成四會單詞默寫,分類的練習。
2、認讀教材中出現的一些詞組的用法。能完成英漢互譯和連線的習題。
3、掌握教材中出現的句型,和一些簡單的與教材內容有關的語法知識。能夠區分教材中出現的句型,運用翻譯補充所學句子。
4、能夠認讀教材中的短文,能獨立完成一些較容易閱讀題。
二、復習內容及要點
1、單詞。單詞是英語的基礎和復習的重點。
1)按詞性歸類復習單詞。
2)按詞匯表復習單詞。
2、詞組。詞組是學習英語的關鍵,它是復習英語的良好途徑,同時又是學習句子的基礎。把詞組歸類,分類掌握。要讓學生學會自己組詞。
3、句子。句子是學習英語的重點,也是本冊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1)
指導學生在語境中復習句子。
2)
根據句子類型指導學生在比較中復習句子,教給學生適當的語法知識。
3)
指導學生在表演中運用句子,這樣的復習課也不缺趣味性。
4、閱讀。閱讀雖然對學生來說很困難,可是教材中已經出現了比較復雜的英語短文。
三、復習方法及原則
1、加強單詞的朗讀和默寫,給學生明確的任務,使他們也能盡自己最大能力過好單詞關。將詞組復習與單詞分類復習相聯系。在復習過程中,要緊緊抓住教材中的短文,做到精讀和導讀相結合,在較短時間內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把單詞、詞組、句子和閱讀作為一個有機整體,在復習過程中將它們緊密聯系起來,合理安排復習內容,提高學生整體運用知識的能力。。
2、以聽說讀寫為主要途徑,讓學生多讀,在復習中培養學生郎讀英語的習慣,在學生多讀多說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聽和寫的能力。聽說讀寫要有機結合,才能相輔相成。學生基礎差,見過的英語習題比較少,教師要從習題入手,讓學生盡可能的做出比較多的習題,這樣在考試中不至于束手無策。
3、注意因材施教,采用分層分類教育,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獲得不同的提高和收獲。學生兩極分化現象嚴重,那么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就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對于成績較差的學生復習重點應放在單詞,句型等基礎知識上。
4、指導學生收集、整理不會和背錯的單詞,在閱讀課文的同時查找生詞的含義,并獨立完成課文的翻譯。增加學生的詞匯量。
總之,緊張的復習工作已經全面展開,我們要以學生為主體,要求從實際出發,讓所有的學生都獲得一定的提高和進步,不但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也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期末復習課時安排:
課時安排
復習內容
第1—2課時
復習第一單元的重點單詞
第3—4課時
復習第二單元的重點單詞
第5—6課時
Recycle
One
第7—8課時
第三單元的重點單詞
第9—10課時
Recycle
One
Two
第11--12課時
[關鍵詞]皮劃艇激流回旋項目;青少年運動員;心理訓練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11)9-0161-02
1 青少年皮劃艇激流回旋運動員心理訓練分析
(1)心理學的重要性。無論你處在哪個年齡階段,無論你從屬于任何職業,良好的心理都是你制勝的必備條件。現代體育訓練更是離不開心理學和教育學的理論指導,一個人的良好心理素質是靠平時的鍛煉所積累的,而在青少年體育運動中,教練的角色更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合格的教練員必須善于運用心理教育這把萬能鑰匙去打開運動員心靈的窗戶,緊扣運動員心弦,正確地引導、教育他們克服心理障礙,保持良好心態,自覺積極地投入練習,以提高訓練質量。
(2)心理訓練的概念和作用。“心理訓練”是指通過各種手段有意識地對運動員的心理過程和本性特征施加影響、使運動員學會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的各種方法。為更好地參加訓練和比賽,爭取優異成績做好各種心理準備的過程。心理訓練是運動訓練的組成部分。在雙方身體、技術、戰術等訓練水平相當的情況下,運動員心理因素往往對比賽勝負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心理訓練的主要作用就在于促進運動員心理過程的不斷完善,形成專項運動所需要的良好個性心理特征,獲得較高水平的心理能量儲備,使運動員的心理狀態適應訓練和比賽的要求,為提高運動技術水平、形成最佳競技狀態和創造優異成績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礎。
(3)心理訓練的內容。心理訓練分為一般心理訓練和準備具體比賽的心理訓練。“一般心理訓練”的目的在于提高運動員與專項運動有關的心理因素,由于在訓練全過程均可安排又稱為長期的心理訓練。
“準備具體比賽的心理訓練”主要是針對具體比賽而進行的心理準備,一般在比賽前兩三個月開始練習,并一直持續到比賽期間。賽前專門心理訓練的目的在于使運動員能在較短時間內掌握和運用自我調節心理狀態的方法,以便形成最佳競技狀態。
2 青少年心理特點及福建省青少年運動員的概況
(1)青少年心理特點:8歲~10歲兒童神經系統有很強的興奮性、模仿性。11歲~12歲兒童心理特點是幼稚向成熟邁步,表現在開始認識自我,但容易對自己估計過高或過低。13歲~15歲的少年在心理上處于半幼稚半成熟階段,半幼稚是指容易沖動,意氣用事,往往出現違規的自我主張。
(2)福建省青少年運動員的概況。目前福建省青少年運動員平均年齡為14.7歲,最小為11歲,最大為17歲,從年齡結構來看我隊青少年運動員的心理特點基本上處于幼稚到成熟的過渡階段,已能認識自我,處于半幼稚半成熟階段。
為了能更好地了解運動員的心理狀態,讓運動員通過“運動員信息及其處理方式”調查卷的形式把自己所想所感寫出來。“運動員信息及其處理方式”具體內容如下:
“運動員信息及其處理方式”答題說明
一、需要你做的事情
1)你在比賽、測驗、唱歌、文化考試等活動中,經常會遇到哪些信息(或事件)?請寫出來。
2)你對這些信息有哪些反應?在每個信息之后,寫出對這個信息的真實反應。
3)你會怎樣處理這些信息?寫出2-3種處理信息的方式。
舉例:
信息:今天訓練一號落差,難度大。
反應:啊,又那么大的浪,怎么劃啊,不要翻艇了。
處理方式1:不要緊張,一定可以成功。
處理方式2:翻就翻,管不了那么多了。
處理方式3:千萬不要啊,我不希望翻啊。
……
(3)心理調查卷的整理與分析。在參加調查的近50名運動員200多條信息中,通過分析歸類,大致可分為以下五種類:
A.在某個場景中心理狀態失衡,過度緊張或者過度放松(7.41%)
B.對某種特定場景產生心理變化(47.22%)
C.對某種結果產生心理變化(0.92%)
D.在特定場景中出現突發狀況(43.52%)
E.在特定場景中因外界比賽條件產生心理變化(0.92%)
必須說明的一點是青少年運動員所能參加的比賽較少,因此將測驗、唱歌和文化考試這三項也列入調查卷的范圍,通過側面制造比賽的氛圍。
這五類所產生的心理變化大致有緊張、膽怯、情緒、意志、自信心等。
(1)心理過度緊張:青少年運動員在投入某種特定場景之前需要一定的心理緊張以便把肌體的各組織、器官、系統動員起來,特別是要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但是,心理過度緊張使大腦皮層對植物神經系統和皮層下中樞的調節活動減弱,呼吸短促、心跳加快,更有甚者四肢顫抖、尿頻,這必然使運動員心理活動失常影響其發揮。
(2)出現膽怯心理:這是每個青少年運動員具有的普遍特征。而對于參加比賽、測驗或者其他需要變現自我的活動中的運動員來說,都有一種強烈的個人和集體榮譽感,對自己估計過高,一心想比賽好,害怕失利,比賽不好同學和教練埋怨,思想負擔重。看起來很鎮靜,往往若無其事,但內心卻顯得比較空虛,通過同學、教練打聽對手實力和成績,這期間有些無心的同學和個別教練把對方成績告知,如果聽說對方發揮很好便會造成心理壓力,背上包袱。
(3)情緒的不穩定:情緒是一種主觀心理現象,也是一種較強的情感,帶有較多的沖動性,并有明顯的外在表現。不同的情緒能引起人體內部一系列不同的生理變化,對人體的工作能力產生不同的影響。積極的情緒能使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血壓升高、血糖濃度上升、肌肉緊張增加,對人體的生命起到良好作用,為神經系統增添力量,動員和充分發揮人體的機能潛力,提高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效率和耐久力。當人的情緒適當高漲時,往往能克服不良的身體條件,作出當時根本無法辦到的事,甚至創造出奇跡來。而消極的情緒一般會給人體帶來不良的影響,對肌體活動具有抑制作用,易導致急躁、緊張、動作不協調,有時甚至會失去理智。
(4)意志品質:意志,這一克服困難的內部心理過程,對于一個運動員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意志堅強可以使條件并不優越的運動員通過艱苦的磨煉登上冠軍的寶座;意志薄弱,也可以使條件好的運動員經不起各種困難的考驗而半途夭折。
(5)自信心不足:能夠取勝的運動員大都在比賽中充滿信心,而失利的運動員則往往信心不足。青少年運動員參加比賽時的自信心主要取決于三個方面:①明確目的、良好的動機,以及對周圍環境和自身情況的正確判斷。②在良好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基礎上,熟練掌握技術動作,是運動員具有比賽信心的物質基礎。實踐證明,平時訓練中成功率很低的動作或一定的高度,比賽時就很難滿懷信心地去完成。即使身心狀態良好,自己感到有信心,這種信心也往往是不堅定的,一旦碰到挫折就會垂頭喪氣。③運動員參加比賽時正常的心理活動是樹立自信心的保證。自信心是心理品質的一種,它與心理活動的是否正常有著密切關系。有的運動員平時訓練很好,一到比賽就精神緊張,平時很有把握的高度也感到信心不足,因而導致失敗。
3 心理訓練的影響因素和提高途徑
(1)心理訓練的影響因素。影響運動員心理素質的因素很復雜,大體可從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進行分析。主觀方面:由于運動員的文化層次和知識結構不同,對所掌握的專業知識、技術水平的理解、消化程度也就不同。智力水平及運動員所屬神經類型的差異,同樣會影響運動員心理素質的發揮。客觀方面:賽場環境、氣候、器材、時差、教練員水平、對訓練的組織安排、訓練的方法手段等也都會影響運動員心理素質的形成和發展。
(2)心理訓練的提高途徑。提高青少年運動員的知識文化水平。知識文化水平的高低已成為制約運動員競技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對高水平運動員更是如此。顯而易見,長期的運動訓練勢必造成運動員接受文化教育時間的限制。如何在有限條件內提高運動員的知識文化水平是亟須解決的問題。提高心理訓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強教練員、運動員對心理訓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加大選材對心理遺傳因素的重視和運用,正確面對在訓練和比賽中成功與失敗的辯證關系。運用一些“勝不驕、敗不餒”的比賽事例激發運動員熱愛集體、維護榮譽、勇于拼搏、積極進取的精神。
(3)多用“激勵評價法”。多給運動員一些獎勵,哪怕運動員在掌握技術動作方面還有不足,教練員都要主要幫助、不過多責怪,要給運動員一種自信和肯定。這對培養運動員的興趣和積極性等心理品質都會產生深遠影響。
(4)訓練計劃多樣性,指導因人而異。訓練計劃安排內容要豐富,指導要因人而異,方法靈活、對每一堂課、每一個人都要明確的要求。使運動員的訓練目的明確。要盡可能的創造條件,多用影像學手段分析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的表現,提高運動員良好的感知能力和分析能力。
(5)提高心理調節能力。心理訓練的目的是盡可能避免運動員產生緊張焦慮情緒的出現,保證隊員能夠按預期目標完成技戰術水平的發揮。教練在安排訓練時,應對運動員可能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對運動員的思想、心理和生理等要做好充分準備。賽場瞬息萬變,各種可能都會發生,因此,賽前切忌過多布置任務目標,同時,運動員不可帶著“想贏怕輸”的思想上場。真正做到“淡化結果,注重過程”。盡可能多安排能夠變現自我的活動,讓運動員參與其中,讓其產生適度的緊張情緒,并讓運動員學會自行調整。
4 小 結
心理訓練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長期性,心理訓練是通過訓練和比賽有意識地對運動員的心理和個性特征施加影響的過程,教練員既要避免運動員在比賽訓練中產生緊張焦慮情緒,又需在其他方面制造緊張焦慮情緒,讓運動員學會調節自己心理狀態,并運用到今后的比賽或訓練中。根據“一般心理訓練”和“賽前專門心理訓練”提高運動員的心理素質。提高運動員的知識文化水平是關鍵,從提高運動員的自身調節能力、分析能力出發,必須充分認識到心理訓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而形成心理障礙―調整―完善、再障礙―多種手段調整下更加完善的心態良性循環。心理素質訓練是運動員比賽取勝的一個至關重要的關鍵環節。教練員加以對青少年運動員的積極引導,使運動員心理素質訓練得到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急性心肌梗死;黏附分子;腫瘤壞死因子-α
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過程中,黏附分子介導的炎癥過程在動脈粥樣硬化發生中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在病變早期,黏附分子主要是促使單核細胞向內皮黏附、遷移,在進展期,則促進已遷移入病灶的單核細胞滾動、T淋巴細胞激活,并增加其他細胞與細胞間的相互作用,隨著病情進一步發展,黏附分子介導更多的細胞進入斑塊,促使斑塊發展,并影響其穩定性。ICAM-1是冠心病患者未來致命性心血管事件最強的獨立預測因子,可溶性E選擇素和ICAM-1水平也與預后有關。而在有名的HOPE研究中則發現,可溶性ICAM-1與未來心血管終點事件顯著相關[1]。在冠心患者群中進行的苯扎貝特預防梗死(BIP)研究發現,基線可溶性ICAM-1濃度與未來冠心病高危事件相關[2]。為了探討可溶性ICAM-1濃度及腫瘤壞死因子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變化,本文對4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30例穩穩定型心絞痛患者和30例體檢健康者進行ICAM-1及TNF-α濃度測定,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2001年9月至2003年2月收集發病后12 h內住院并經臨床確診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8例,男25例,女23例,年齡60~81歲,平均(67.3±5.4)歲;穩定型心絞痛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齡60~77歲,平均(63.2±4.8)歲。另選同期查體健康的老年人30例作對照,男16例,女1 4例,年齡60~80歲,平均(64.8±5.6)歲。
1.2 方法 受檢者于清晨空腹抽取肘靜脈血3 ml,離心分離血清,進行可溶性細胞間黏附分子-1(ICAM-1)、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測定。應用雙抗體夾心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檢測血清ICAM-1。試劑盒購自深圳晶美公司,方法嚴格按操作說明書進行。將待測血清稀釋100倍,加入包被有ICAM-1單抗的微孔板中孵育,以保證標本ICAM-1得到結合,隨后加入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的抗ICAM-1單抗。反應板經洗滌并加入顯色劑,在過氧化物酶的作用下呈現藍色,用1 mol/L H2 SO4終止顯色反應,反應液由藍變黃,酶標儀450 nm波長下比色,標本或參照標準進行復孔檢測,每孔吸光度應控制在復孔(均值±15%)內。根據標準曲線,得出標本復孔吸光度均數所對應的ICAM-1的含量。1.3 統計學方法 本組資料應用SPSS13.0軟件包進行處理,采用方差分析,P
2 結果
見表1。老年心肌梗死組發病第1天血清ICAM-1、TNF-α均明顯高于健康對照組,與穩定型心絞痛組發病第1天比較差異具顯著性意義(均為P
3 討論
細胞間黏附分子(ICAM)通過與整合素的緊密結合,介導白細胞與激活的內皮細胞的黏附,使炎癥細胞黏附于血管表面,并參與白細胞的游出。ICAM-1結構上含5個免疫球蛋白樣功能區,1個跨膜區和1個胞漿功能區,相對分子量為80~110 KD,分布于白細胞和內皮細胞,正常情況下有低水平表達。ICAM-1參與白細胞、白細胞、白細胞、內皮細胞、白細胞、上皮細胞間的相互作用、跨內皮遷移和黏附依賴的呼吸爆發。ICAM-1除了介導細胞與細胞間的黏附,還可通過與纖維蛋白原和透明質酸結合誘導,參與細胞的增生和遷移[1]。ICAM-1屬于黏附分子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員,主要由血管內皮細胞表達,作為白細胞表面淋巴細胞功能相關抗原(LFA-1)的配基,介導白細胞黏附,促進白細胞移行、滲出,參與腦梗死的炎癥損傷。研究發現心肌梗死區心肌組織炎性細胞聚集,梗死區比非梗死區微血管內皮含有更多的ICAM-1,證實ICAM-1參與心肌梗死的病理損傷,并發揮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可溶性黏附分子水平與心血管危險因素如吸煙、高血壓、低密度脂蛋白、高脂血癥、高三酰甘油血癥等相關。高半胱胺酸血癥時亦可導致循環中黏附分子增高、冠心病危險增加[2-4]。本研究結果顯示,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發病第1天血清ICAM-1明顯增高,與健康對照組及穩定型心絞痛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病后2周恢復正常,表明心肌梗死部位存在炎性反應,并為一自然轉歸過程。另外,本研究還顯示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血清TNF-α在發病急性期增高,隨病程進展逐漸降低,與血清ICAM-1的變化規律基本一致,且二者呈正相關,進一步證實血清ICAM-1為一誘導型黏附分子,對于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TNF-α不僅可以作為宿主的防御、免疫以及內環境穩定等生理過程的介質,還是感染、炎癥及損傷的病理因子,因此除腫瘤疾病之外的許多損傷性疾病中,血漿中TNF-α的升高也有意義。目前關于AMI后TNF-α的變化已有報道,多數研究認為AMI后血漿中TNF-α水平增高[5-7],但也有學者觀察到沒有合并癥的AMI,血漿TNF-α與正常組比較無顯著差異[8]。本結果顯示AMI后TNF-α升高在各時間點與正常組比較都是有意義的。正常對照組與AMI組比較,AMI組血清TNF-α顯著升高(P0.05)。說明他們之間的TNF-α水平差異是存在的,提示TNF-α升高與病情發展程度有關。
本文結果提示,監測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 ICAM-1與TNF-α水平,對本病的診斷、判定病程的進展及臨床療效均具有一定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Hubbard AK,Rothlein R.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expression and cell signaling cascades.Free Radio Biol Med,2000,28(9):1379-1386.
[2] Matheny HE,Deem TL,CookMills JM.Lymphocyte migration through monolayers of endothelial cell lines involves VCAM1 signaling via endothelial cell NADPH oxidase.J Immunol,2000,164(2):6550-6559.
[3] Lynam E,Sklar LA,Taylor AD,et al.Beta 2integrins mediate stable adhesion in collisional interactions between neutrophils and ICAM-1 expressing cells.J Leukocyte Biol,1998,64(5):622-630.
[4] O'Brien KD,McDonald TO,Chait A,et al.Neovascular expression of Eselectin,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in human atherosclerosis and their relation to intimal leukocyte content.Circulation,1996,93(4):672-682.
[5] Ghezzi P,Dinarello CA,Bianchi M,et al.Hypoxia increases production of intorleukin-1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 by human mononuclear cells.Cytokine,1996,3(2):189-194.
一、小學六年級英語復習課教學存在的問題
1.復習方式阻礙了有效性教學
有些教師片面地認為復習就是把課本內容按新課教學的方式重新給學生教一遍,這不僅不能讓學生在知識、能力、技巧等方面得到提高,而且使學生有“炒冷飯”的感覺,從而導致學生對復習課漸失興趣,提高復習效率也就無從談起。
有的教師為了追求片面的分數,開展以資料為主要載體的復習教學。這樣的復習方式,不僅違背了語言學習的規律,而且讓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了厭煩心理,從而影響了復習的效果,而且對以后的英語學習也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2.復習準備降低了有效性教學
新課標明確規定每節課必須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復習課也應達到這樣的要求。但是有些教師認為上復習課沒有必要像準備上新課那樣去準備,沒有及時對復習內容進行梳理,不能讓復習課成為小學英語與中學英語的銜接,也就不能對復習課教學進行合理的安排,使教學失去了該有的有效性。
二、如何使復習課有效
1.正確理解復習課的有效性教學,從而提高有效性教學
小學英語復習課是鞏固知識和技能,并能達到與中學英語教學的銜接,做到“溫故而知新”。有效性教學要求教師運用科學的方法和手段,既關注學生目前發展,又關注學生未來的發展,可持續的發展。學生通過復習課的學習,獲得知識、能力、思想等方面的進步。
2.制訂周密、系統的復習計劃,提高有效性教學
周密、系統的復習計劃是保證復習課教學有效性的前提。為了避免盲目的復習及改變“費時低效”的狀況,有必要制訂一個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用以指導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
在制訂復習計劃的過程中,要把單詞、句子、閱讀、聽力和書寫這五方面的復習內容合理安排,做到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使學生在這五方面都有所提高,且要注意因人而異地復習側重點。所以,無論在設計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還是在知識技能的培養方面都要做到胸中有書,目中有人。引導學生對書本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使復習課變得生動、活潑、有效。
3.嘗試改變復習課的固有模式,提高有效性教學
在英語復習中,教師往往會針對復習課本身,而忽略掉學生的學習需要。在復習中補充新的語言知識,滲透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貼近生活實際的英語知識,這樣既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開闊他們的視野,也可以讓學生提前接觸一些簡單的中學英語知識。
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師可以讓學生走出教室復習英語,將復習內容通過游戲的方式來完成,增添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匯總知識點,編成朗朗上口的詩歌等形式,這都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有效性教學。
4.教師及時反饋復習課信息,提高有效性教學
控制論的創始人維納曾說過:“一個有效的行為必須通過某種反饋來取得信息,從而了解目的是否已經達到。”及時地進行教學反饋是提高有效性教學的重要途徑,教師在執行教學計劃的過程中或執行后把真實情況反映出來,從而使學生達到最佳狀態去接受知識信息,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5.激發學生復習興趣,提高復習效率,即提高有效性教學
興趣是提高復習效果的必要條件。教師應結合所復習的相關知識和技能目標,借助實物、圖片幫助學生加深印象;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使學生有興趣參與課堂復習。
教師還可以以教材為依據,運用多種復習方法,使學生始終熱衷于復習課學習,并且通過復習課的學習,增長了知識,對以后的英語學習更加感興趣。
總之,復習課教學也是有計劃、有目的、有交流的師生互動過程。教師要在復習課前做充分的準備,不但準備關于復習課的思維模式,而且要準備復習內容的整理、歸納、概括,使自己胸有成竹,這樣才能上好每一節復習課,同時讓學生在這樣有準備的復習課堂上得到的不僅僅是知識,而且是學習英語的技巧和他們繼續學習下去的濃厚的英語學習興趣。小學英語學習是學生學習英語的起航,而六年級的英語復習課是對四年的小學英語學習的回顧與總結,為他們將來的英語學習奠定一定的基礎。這也要求教師對小學六年級英語復習課有效性教學進行不斷地深思。
參考文獻:
[1]陳琦,劉儒德.教育心理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趙世開.學習外語的漫長道路[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02(05).
[3]鄭新民.變革中的英語教改:探究教師信念與課堂教學之關系(英文)[J].TeachingEnglishinChina,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