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定點幫扶建議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__村共有人口388戶1396人,共有貧困人口143戶461人,(其中,__村234戶848人,貧困人口90戶268人;__村154戶548人,貧困人口53戶193人。這些貧困人數是由鄉政府組織,經村民評選出來的)。兩村人員主要勞動力均外出務工,留守人員中老弱病殘較多,普遍缺少勞動力,部分村民發展意識缺乏,加之村民居住分散,基礎設施較差,制約了經濟發展。
根據__村、__村的自然環境,人居分布狀況,按照一村一策的思路,以鄉村兩級組織為依托,以提升村民發展意識為抓手,以協調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帶動、定點幫扶為重點,分步實施,逐項推進幫扶工作。
(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把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作為解決群眾脫貧致富的首要條件。
1.__村:一是積極會同鄉村兩級組織向市水務局爭取項目資金,修復從__至__組1.6公里水渠(預計資金34萬元)。該水渠修復后可解決__組、過田壩組115畝農田灌溉。二是積極會同鄉村兩級組織向市交通局申請解決__村村活動室至葉家坪2.9公里村道公路硬化項目。該項目已納入十二五規劃,由于未撥付資金而擱置。
2.__村:一是啟動梁子上公路硬化(2公里),用一事一議的方式籌備資金,會同鄉村兩級組織向財政局爭取項目補助資金。
(二)因地制宜發展養殖、種植業。根據兩個村居住分散,缺少勞動力的特點,把發展養殖、種植業作為提高村民收入的突破口。
1.扶持煙葉種植。__村、__村經過村民評選的143戶貧困戶中有15戶在種植煙葉(__村4戶,__村11戶),明年打算繼續種植。對種植煙葉的農戶每畝發放100斤煙葉復合肥(價值120元)以提高煙葉的收成,以此來調動農戶的種植熱情,鼓勵更多的農戶投入種植業。
2.發展養殖業。__是舊院黑雞的主產地,兩個村村民居住分散,地域寬,生態好,適合養殖。對兩個村143戶461位貧困村民,每人發放黑雞幼苗5只(每只15元,共計34575元)。
(三)定點幫扶。在兩個村各抽選勤于勞動又有發展意愿的貧困戶20戶(兩村共40戶),我局將安排40名職工采取1幫1(1名職工幫扶1戶困難戶)的方式,送政策、送科技知識到戶,力所能及地給予支持。
(四)慰問特困戶。兩個村共有肢殘、智殘、五保戶等類型特困戶13戶(其中__村5戶,__村8戶),這些人通過自身能力難以脫貧。一是會同鄉村兩級組織協調民政殘聯等相關部門,在政策許可的情況下,對沒納入低保的人員爭取納入低保。二是我局在年終走訪看望,給予一定的物質和資金幫助。
(一)加強與幫扶村的聯系。全局干部職工要高度重視扶貧工作,把幫扶工作作為2015年的重要工作來抓,主要領導、幫扶小組人員和定點聯系相關人員要定期和不定期到幫扶村幫扶戶進行走訪,了解情況,加強交流,掌握動態,及時解決群眾難點問題,做到有的放失。
(二)加強政策宣傳技術服務。局機關工作人員,要把黨和國家的富民政策及時傳達到群眾中去,要鼓勵群眾用好、用活現有各種優惠政策加快發展,特別要對群眾項目建設和種植養殖方面提供情報和技術服務,要讓群眾心中有數,發展有底氣。
關于報送20XX年社會扶貧工作總結和相關統計數據的通知
各鎮鄉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縣級各部門:
20XX年,我縣的社會扶貧工作,在各級各部門及全社會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緊緊圍繞全縣扶貧工作重點,積極爭取并協調上級對口單位、東西扶貧協作、縣級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幫扶支持、項目資金投入,有效地促進了全縣“整村脫貧、產業發展、農戶萬元增收”等工程的順利實施,取得了明顯成效。為了全面總結2011年社會扶貧工作,客觀、真實反映各級各部門、社會各界的幫扶支持和扶貧成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結上報社會扶貧工作情況
20XX年社會扶貧工作情況總結,縣級各部門主要反映:定點幫扶鎮鄉、街道及整村脫貧村的幫扶工作,發展建設項目及投入幫扶資金,幫助貧困農戶增收和辦實事等情況。鎮鄉、街道主要反映:社會扶貧工作措施和工作重點,上級各單位、部門及社會各界的幫扶和投入情況,取得的工作成效,存在的主要問題、意見建議及2012年工作計劃等。
二、準確填報社會扶貧工作數據
根據重慶市扶貧辦關于報送社會扶貧工作情況及相關統計數據要求,各級各部門開展定點扶貧工作情況及數據統計要分別報送相關部門,作為各級部門年度考核的依據,為此,對幫扶我縣的國家水利部、重慶市委組織部扶貧集團,以及縣級幫扶集團和縣級幫鄉扶貧工作、社會各界幫扶工作進行全面數據統計,準確反映幫扶單位的社會扶貧工作成績。(相關統計數據表見附件)
三、工作要求及材料報送時間
1、各鎮鄉、街道和縣級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落實專人盡快收集各方面情況,對所涉及到各鎮鄉、街道和相關部門的數據統計要認真核實,請及時準確上報各級各部門幫扶情況,縣里匯總后進行情況通報。
2、請各地自行下載并按照表格項目進行統計,確保內容齊全,數據準確。20XX年社會扶貧工作總結材料和有關數據統計報表,請單位領導認真審核后發電子郵件,有關數據統計報表加蓋印章后發傳真,請務必于2011年11月22日前報送縣扶貧辦社會扶貧科。
特此通知
聯 系 人:范昌州 聯系電話:52254212
傳真電話:52259476 電子郵箱:kxfpbsfk@163.com
開縣扶貧開發辦公室
一、領導班子問題清單
(一)“”方面問題
1、形式主義方面
(1)理論學習有偏差。理論學習重形式,輕實踐,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有差距。例如個別領導對理論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忙于日常工作,學習主觀能動性不足,特別是理論學習與聯系實際有差距,不善于用理論觀點認識與解決問題。
(2)抓工作措施不力。對有關會議及任務的貫徹落實措施不力,布置任務多,研究部署不夠,督促落實少,有以材料代替落實現象。如個別同志對完成工作任務不主動思考,不提工作建議,不去具體抓落實,領導怎么說就怎么做,沒能準確把握意圖。
(3)服務企業不主動。在服務企業方面不積極,沒有主動與企業建立良好的溝通途徑和服務方式,協調解決企業問題不力。如大多領導下企業只是為了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東西,不能主動積極深入企業,主動搞好服務,保持經常性的溝通聯系,主動幫助協調解決企業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
2、方面
(1)聯系企業不深入,服務效果不明顯。比如下基層調研有時走過場,走馬觀花,敷衍了事,喜歡閉門造車;服務企業和群眾的觀念意識淡薄,喜歡被動式地聽取意見。
(2)領導干部對職工關心不夠。如主要領導與班子成員,班子成員與其他干部職工交流工作多,沒有經常開展談心交心活動,沒有深入了解干部群眾的實際情況和困難,沒有主動與群眾交心通氣,幫助解決實際困難。
(3)敢于擔當方面還存在差距。個別同志怕擔責任,對工作不敢大膽抓、大膽督促管理,存在怕得罪人、怕擔責任的心態,對工作有畏難情緒,總以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對上級安排的工作沒有按要求落實到位。
3、享樂主義方面
(1)個別領導干部有貪圖安逸思想。例如個別同志艱苦奮斗精神有所弱化,存在“圖安逸”和“差不多”的松懈思想,工作上怕麻煩,出門看天氣,高溫和嚴寒天氣不愿下企業、下農村。
(2)創新開拓精神不夠。習慣以老思想和老方法解決工作問題,不求過硬,只求過關,對工作疲于應付,工作方式方法沒有創新。如個別同志由于在相同工作崗位時間長,安于現狀,有“疲”的感覺,同時認為我縣工業經濟基礎差,重大項目少,存在畏難情緒,缺乏開拓創新了展工業經濟的信心。
4、奢靡之風方面
(1)接待客商有超標準接待現象。如接待客商時,特別是沿海來的客商,有時為了要面子、講排場,認為客商在接待我們的時候標準較高,又熱情客氣,如不好好接待人家既怕沒面子,又怕留不住客商,從而影響招商引資工作。
(2)厲行節約意識不強。如日常工作用紙量大,發了一些可發可不發的文件,下了一些可下可不下的通知,造成紙張浪費,另外還存在一些沒有及時關燈、關電腦、關空調等浪費用電現象。
(3)住宿費報銷有超標準現象。如有時外出招商引資,特別是出差到大城市和發達地區時,不但住宿標準高,其他消費也很高,按標準根本無法找到住宿,思想上認為其他方面已嚴格遵守了各項規定,在招商引資方面又沒有更具體的支出標準情況下,不自覺出現超標準住宿情況。
(二)其他問題
(三)整改情況
自活動開展以來,我局共收集群眾意見建議42條,經梳理共28條,其中:反映“”方面問題的11條;收集到的意見建議經過梳理后,有1條意見建議納入了專項整治;7條意見建議納入制度建設;17條意見建議作為具體問題整改。其中“聯系企業不深入,服務效果不明顯”納入了專項整治。
二、專項整治情況
1、整治項目名稱
聯系企業不深入,服務效果不明顯。
2、采取的措施
組織開展了“一對一”結對幫扶服務企業(項目)活動。主要內容有:
一是選出了20戶重點工業企業(項目),組織局機關每位黨員干部結對幫扶服務一戶重點企業或項目,定期聯系走訪,加強溝通協調,切實幫助解決實際問題。
二是黨員干部當好掛點幫扶服務企業(項目)的“三員”,即“宣傳員”、“調研員”、“協調員”。
三是堅持“四不準”,即:不準影響企業工作,不準參與、介紹工程項目,不準增加企業負擔,不準向企業提不合理要求。
四是具體做到“五個一”。即:每月深入一次掛點幫扶服務企業。及時宣傳政策動向、市場信息、產業動態等,了解掌握企業(項目)的發展情況,收集、協助解決各類困難和問題;每季小結一次聯系服務工作。及時反映工作成效、目標任務進展情況及需提請上級或部門協調解決的事項;每半年召開一次座談會。協調有關部門、股室人員到企業座談,征詢和聽取企業對工業經濟發展和幫扶服務企業(項目)工作的意見,共同分析企業生產經營發展情況,幫助提出合理建議;制定好一套幫扶工作方案。結合企業實際,科學制定幫扶工作目標及工作措施;建立一本工作臺賬。對幫扶服務企業(項目)建立服務臺賬,及時把收集到的問題進行認真梳理、匯總,確定問題的承辦部門和辦理時限。同時,跟蹤了解企業反映困難和問題的辦理進展情況,并及時向企業反饋。
3、取得的成效
自活動開展以來,局機關黨員干部通過上門服務、電話、短信、網絡等多種方式,每位黨員干部平均每周下企業兩次以上,累計已有272次,收集企業意見28條,形成了銷號整改臺帳,已整改26條。
本年以來,在局黨組的準確指導下,我局的對口幫扶工作與落實科學發展觀活動、開展創優活動和統籌城鄉科學發展等有機結合,全局上下工作到位,辦法得力,全年共投入扶貧資金20萬元,對口扶貧工作獲得了新效。
一、領導重視,組織落實
局指導班子非常注重對口幫扶工作,本年已先后5次召開黨組會和局長辦公會研討對口扶貧工作,進一步健全了以局長舒剛同志為組長,副局長機關黨委書記同志為副組長,各相關處室參與的對口扶貧工作指導小組,由局機關黨委和辦公室、人事處負責協調、處理有關扶貧工作,做到了指導到位,組織機構和人員落實。
二、積極指導幫扶規劃并協助落實
本年,我局由局指導率隊先后5次深化定點扶貧村市鎮村開展對口幫扶工作。實時與市相關部分、鎮縣政府深化村一起協商了該村2012年建立反時節蔬菜和無公害蔬菜栽種基地、開展甜葉菊栽種、社區手工制造絹絲花加工項目和重點打造生豬規范化規劃養殖場項目。對養殖場項目標建立、發展進行了充分的查詢研討,賜與了切實可行的意見、建議,實時將項目發展狀況報局黨組研討。經重復論證,黨組決定籌集扶貧資金20萬元,用于我局對村的“新鄉村生態養殖場”的項目建立和發展強大村級集體組織的專項投入,當前20萬元曾經到位,正由村上落實到詳細產業項目之中。我局指導特地到山鎮對扶貧款的運用向鎮村提出要求,要求鎮、村做好產業項目標規劃、建立和監督工作,把每一分扶貧款真逼真切用到強大村集體經濟,提高村老百姓收入上來。為透露表現我局對村上的大力幫扶,鎮、村還向我局贈予了印有“對口幫扶促發展鄉村新貌見真情”的錦旗。依據村計算,至本年10月底,全村人均收入到達5500元,比上一年底人均4800元增收14.58%,到歲尾能圓滿完市委市縣政府下達的扶貧幫扶目的任務。
三、大力開展扶貧慰勞和干部幫戶活動
2012年2月1日,由朱建鄭等指導帶隊深化到村貧窮黨員和貧窮戶家中開展慰勞活動,代表全局全體黨員干部職工奉上了籌集的2400元慰勞金和米、面、油等慰勞品;我局的“干部幫戶”工作采取“支部幫”的方式,機關五個支局部別幫扶對口扶貧村村的一戶堅苦群眾。機關五個支部的黨員代表先到村對接了各自幫扶的堅苦群眾,每個支部的黨員干部應用支部活動時間到幫扶對象的家中進行親熱攀談,具體訊問他們的身體和生產、生活狀況,送去了慰勞金和電熱毯、衣被、米面油等慰勞品,切實協助了堅苦群眾渡過難關。五戶貧窮戶手捧慰勞金和慰勞品心境非常沖動,紛繁透露表現,感激黨和縣政府的扶貧政策,感激市糧食局對他們的關懷。
四、發揚駐村干部效果,增強扶貧基本工作
為進一步做好對口扶貧工作,我局認真貫實市委《關于進一步增強鄉村基層基本工作的意見》(委發〔〕36號)精神,上一年遴派了有較強群眾工作才能的張英同志到對口的村駐村任職,經由一年的辛勤工作,我局駐村干部的工作獲得了本地黨委、縣政府和村民的高度承認,在一年駐村期滿之際,村的村民們聯名寫信激烈要求我局的駐村干部留任。經局黨組認真研討,為進一步落實村加強長效造血機能的扶貧規劃,愈加扎實對口扶貧的基本工作,決定張英同志持續駐村一年。
五、增強科學致富脫貧宣布道育,給村民致富供應強壯的精神動力
為充分發揮“兩代表一委員”聯系群眾、服務群眾作用,密切黨群、干群關系,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將我鄉市、鄉兩級黨代表、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聯系群眾、服務群眾主題活動推向深入,落到實處,特制訂本方案。
二、活動主題和服務對象
(一)活動主體:市鄉兩級黨代表、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
(二)服務對象:鄉群眾
三、活動內容、方式及保障
(一)活動內容
1.積極宣傳政策法規。向群眾宣傳黨和國家各項方針政策。宣傳市委、市政府和鄉黨委政府重大決策部署與措施要求;征求群眾對解決民生問題的意見和建議。了解上級精神在基層的貫徹落實情況;引導群眾增強主人翁意識和民主法制意識,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
2.及時收集社情民意。加強與群眾聯系溝通,主動收集社情民意,了解群眾的所想、所困和所求。及時記錄整理,引導群眾依法有序地反映問題、表達訴求與提出建議,并做好綜合上報工作。
3.幫助群眾代言解困。根據所了解的各項民生工程及相關重點工作以及上級精神在所在村的落實情況,當好群眾代言人;結合自身優勢,在資金、技術、信息上給群眾提供有效幫助,促進共同致富。
4.協調化解矛盾糾紛。接待來訪群眾,聽取群眾訴求,對發現的糾紛隱患要主動介入,提前做好防范化解工作;要當好社會管理觀察員、矛盾糾紛化解員、情報上報信息員、處突事件戰斗員、維護穩定促進人。
(二)活動方式
1.開展結對幫扶。按所在村聯系群眾、家庭和企業,兩代表一委員聯系群眾民意收集點不少于20戶。結對聯系群眾、單位活動每年至少6次,每次不少于半天。
2.開展定點接待。深入村組開展接訪活動,聽取、收集群眾意見建議,做好情況記錄、資料報送、辦理反饋等工作。在鄉政府(一樓司法所)設立兩代表一委員聯系群眾服務群眾工作站,作為兩代表一委員接待群眾窗口,實行每周星期二代表輪流接待制度;各村結合群眾工作組設立兩代表一委員接待群眾窗口,原則上每兩個月至少1次,每次不少于半天。
3.開展入戶走訪。兩代表一委員到所在村的基層組織或家庭、企業調研情況、聽取意見和走訪慰問。實行集中走訪、日常走訪和結對幫扶相結合,對個別基層組織或家庭、企業,可以實行重點聯系,每年每位兩代表一委員在所屬選區走訪不少于4次。
4.開展約請座談。圍繞市委、市政府和鄉黨委政府工作部署,選定主題,邀請兩代表一委員召開座談會集體征求意見和建議。
5.開展為民服務。發揮代表、委員優勢,開展志愿服務,做到思想問題談一談、致富經驗傳一傳、科學知識教一教、項目技術帶一帶、天災病禍訪一訪、紅白喜事幫一幫,真正成為群眾的貼心人。
(三)活動保障
1.建立民意收集機制。兩代表一委員要對收到群眾的意見建議進行歸類、分析、上報,每名兩代表一委員每年至少要報送2份反映情況的意見建議。
2.建立民意調處機制。兩代表一委員對群眾提出的意見建議、情況反映和訴求,能當場答復的,應當場答復;不能當場答復的,了解情況后,再予以答復。對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反映生產生活的實際困難、具體問題的訴求、請求類來信(訪),上報鄉黨委、政府轉有關部門答復、處理、辦理,同時引導群眾依法依規表達訴求、維護權益。
3.建立回復反饋機制。有關建議、反映、訴求的處理情況、解答意見,兩代表一委員要點對點(如書面、電話、短信、郵件等)或面對面(如上門回訪、召開情況通報會等)等及時回復群眾。設立公布欄,及時向群眾公布民意收集情況、辦理內容、時限和結果。對暫時不能解決和確實不能解決的問題,代表要耐心細致做好解釋工作。承辦部門對意見建議要及時辦理,并將辦理情況及時回復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