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加法教案

加法教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加法教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加法教案

加法教案范文第1篇

1.使學生掌握有理數加法法則,并能運用法則進行計算;

2.在有理數加法法則的教學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歸納及運算能力。

教學分析

重點:有理數加法法則。

難點:異號兩數相加的法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導課。

師生共同研究有理數加法法則

前面我們學習了有關有理數的一些基礎知識,從今天起開始學習有理數的運算.這節課我們來研究兩個有理數的加法。

兩個有理數相加,有多少種不同的情形?

為此,我們來看一個大家熟悉的實際問題:

足球比賽中贏球個數與輸球個數是相反意義的量.若我們規定贏球為“正”,輸球為“負”.比如,贏3球記為+3,輸2球記為-2.學校足球隊在一場比賽中的勝負可能有以下各種不同的情形:

(1)上半場贏了3球,下半場贏了2球,那么全場共贏了5球.也就是

(+3)+(+2)=+5.①

(2)上半場輸了2球,下半場輸了1球,那么全場共輸了3球.也就是

(-2)+(-1)=-3.②

現在,請同學們說出其他可能的情形.

答:上半場贏了3球,下半場輸了2球,全場贏了1球,也就是

(+3)+(-2)=+1;③

上半場輸了3球,下半場贏了2球,全場輸了1球,也就是

(-3)+(+2)=-1;④

上半場贏了3球下半場不輸不贏,全場仍贏3球,也就是

(+3)+0=+3;⑤

上半場輸了2球,下半場兩隊都沒有進球,全場仍輸2球,也就是

(-2)+0=-2;

上半場打平,下半場也打平,全場仍是平局,也就是

0+0=0.⑥

上面我們列出了兩個有理數相加的7種不同情形,并根據它們的具體意義得出了它們相加的和.但是,要計算兩個有理數相加所得的和,我們總不能一直用這種方法.現在我們大家仔細觀察比較這7個算式,看能不能從這些算式中得到啟發,想辦法歸納出進行有理數加法的法則?也就是結果的符號怎么定?絕對值怎么算?

這里,先讓學生思考2~3分鐘,再由學生自己歸納出有理數加法法則:

1.同號兩數相加,取相同的符號,并把絕對值相加;

2.絕對值不相等的異號兩數相加,取絕對值較大的加數符號,并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相加得0;

3.一個數同0相加,仍得這個數。

二、新授

應用舉例變式練習

例1計算下列算式的結果,并說明理由:

(1)(+4)+(+7);(2)(-4)+(-7);

(3)(+4)+(-7);(4)(+9)+(-4);

(5)(+4)+(-4);(6)(+9)+(-2);

(7)(-9)+(+2);(8)(-9)+0;

(9)0+(+2);(10)0+0.

學生逐題口答后,教師小結:

進行有理數加法,先要判斷兩個加數是同號還是異號,有一個加數是否為零;再根據兩個加數符號的具體情況,選用某一條加法法則.進行計算時,通常應該先確定“和”的符號,再計算“和”的絕對值.

解:(1)(-3)+(-9)(兩個加數同號,用加法法則的第2條計算)

=-(3+9)(和取負號,把絕對值相加)

=-12.

三、練習

下面請同學們計算下列各題:

(1)(-0.9)+(+1.5);(2)(+2.7)+(-3);(3)(-1.1)+(-2.9);

全班學生書面練習,四位學生板演,教師對學生板演進行講評.

P73練習:……

四、小結

1、這節課我們從實例出發,經過比較、歸納,得出了有理數加法的法則.今后我們經常要用類似的思想方法研究其他問題。

2、應用有理數加法法則進行計算時,要同時注意確定“和”的符號,計算“和”的絕對值兩件事。

五、作業

1.計算:

(1)(-10)+(+6);(2)(+12)+(-4);(3)(-5)+(-7);

(4)(+6)+(+9);(5)67+(-73);(6)(-84)+(-59);

(7)33+48;(8)(-56)+37.

2.計算:

(1)(-0.9)+(-2.7);(2)3.8+(-8.4);

(3)(-0.5)+3;(4)3.29+1.78;

(5)7+(-3.04);(6)(-2.9)+(-0.31);

(7)(-9.18)+6.18;(8)4.23+(-6.77);(9)(-0.78)+0.

3.計算:

4*.用“>”或“<”號填空:

(1)如果a>0,b>0,那么a+b______0;

(2)如果a<0,b<0,那么a+b______0;

(3)如果a>0,b<0,|a|>|b|,那么a+b______0;

(4)如果a<0,b>0,|a|>|b|,那么a+b______0.

5*.分別根據下列條件,利用|a|與|b|表示a與b的和:

(1)a>0,b>0;(2)a<0,b<0;

(3)a>0,b<0,|a|>|b|;(4)a>0,b<0,|a|<|b|.1、另:基礎訓練:同步練習。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有理數加法法則”的教學,可以有多種不同的設計方案.大體上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較快地由教師給出法則,用較多的時間(30分鐘以上)組織學生練習,以求熟練地掌握法則;另一類是適當加強法則的形成過程,從而在此過程中著力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歸納能力,相應地適當壓縮應用法則的練習,如本教學設計.

現在,試比較這兩類教學設計的得失利弊.

第一種方案,教學的重點偏重于讓學生通過練習,熟悉法則的應用,這種教法近期效果較好.

加法教案范文第2篇

教學目標:1、通過熟悉的情境和操作演示活動,體驗加法的意義。經歷把兩部分合在一起抽象為加法運算的過程,初步體會生活中有許多問題要用加法來解決。

2、認識“ ”號,會讀加法算式,會根據直觀圖計算5以內的加法。

3、通過學生操作、演示、表達,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及觀察和運用數學語言的能力。

4、創設生動活潑的情境和游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及合作意識,激發學生學習計算的興趣和對數學的求知欲。

教學重點和難點:1、重點:初步建立加法的概念。

2、難點: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

教學方法:通過觀看課件演示、動手操作、游戲及表演等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加法的含義。

教學準備:1、教具:多媒體課件、智慧星、小紅旗。

2、學具:雪花片、小棒、數字卡片等。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

動畫片“螞蟻搬大米”(出示課件)講故事:

兩只灰色螞蟻找到一粒大米(動作:聞“好

香呀!”用神態表示出來。)可是搬不動怎么辦呢?

又叫來三只棕色螞蟻一起搬走大米。

提問:螞蟻開始搬不動大米,為什么后來能

搬走呢?

根據這個故事填空:(出示課件板書)

“合起來”在數學上我們還可以用加法表示。

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加法。(出示課件板書)

二、新授活動:

1、戴花游戲

剛才小朋友們表現得很好,丫丫他們正在為

你們做花呢!請看圖(出示課件)說一說你觀察

到了哪些數學信息,你是怎么看出來的?(一個

女孩和兩個男孩一起做花;兩朵黃花和三朵紅花

合起來等。)

棒極了!請你親手為自己戴花吧!黃色花片

表示黃花,紅色花片表示紅花。請先展示在桌子

上,左邊一種,右邊一種。接著你怎么做就能表

示:“一共有多少朵花?”(學生自己表現,看誰

是孫悟空,又快又靈,獎勵一顆智慧星)。

請學生自己交流,說一說剛才怎么得到智慧

星的?

我還可以把你變得更聰明、更棒,因為我知

道一種叫加法的算式可以表示“合起來”。(出示

彩色課件板書)

合起來用加法計算:“ ”表示合起來的意思,

這里表示2和3合起來的意思。2和3合起來是5,

就在2 3后面寫上“=”表示“是”的意思,也

就是說“=”兩邊數目相同(同樣多、一樣、相

等)。象這樣的有加號的算式就是加法算式,表

示把2和3合起來是5,讀作2加3等于5。(出

示課件板書)

寫“ ”號時先寫“—”(橫),再寫“|”

(豎),要均勻。

“=”號的書寫是兩橫,因為表示相等,所

以要上下對齊,寬窄空隙要適中。

齊讀:2 3=5

2、奪紅旗競賽

現在我就來考考你:假如,你家請了一位客

人,碰巧又來了兩位同學,家里一共來了多少人?

怎么用學具表示出來?又該怎樣列式計算呢?

分四小隊用自己喜歡的學具表示出來,列出算式

并計算,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體現算法多樣化:

“點數”法、從一個數起接著數、用數的組成知

識等)。哪個小隊完成得又快又好就奪得紅旗。

(插在前排)

3、演一演

你們真棒!可是能做演員嗎?那咱們就來演

一演“螞蟻搬大米”吧!但和動畫片演的不一樣,

要先有3只螞蟻,再叫來2只螞蟻,合起來一起

搬走大米。

請一位小博士拿出卡片表示3和2合起來,

請全班的小老師四人一組判斷小博士表示得對不

對,并用數字卡片擺出算式和得數來,說明理由。

三、聰明的一休闖三關

1、第一關:學學做做(出示課件)

課件演示:3只綠色小鳥和一只黃色小鳥飛

到一起。請學生用學具跟著做并列式計算,讀出

算式,說一說是怎么算的。(3 1=4)

2、第二關:賽龍舟(出示課件)

課件演示:兩條龍舟,一紅一綠。學生相應

的分紅、綠兩隊,看圖列式計算并搶答,對一次

龍舟前進一步,先到達終點的那隊獲勝。(1 1=2、

2 2=4、4 1=5等)

3、第三關:大嘴吃飯(出示課件)

課件演示:小機器人——大嘴,他肚子上寫

著“一共要吃多少飯”,手里拿著一個數字正在吃,

但還沒吃飽,請從盤子里選一個數字放到他嘴邊。

選對了他會說,謝謝你!選錯了,他會說,大嘴

餓了要吃飯!(2 (1)=3、1 (3)=4、

1 (4)=5等)

四、獎勵全班并總結

加法教案范文第3篇

北辰小學:向銀花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筆算整數加減法的算理和計算方法、學習掌握了小數的認識、基本性質以及簡單的小數加減法的計算后編排的。是學生日常生活的需要和進一步學習、研究的需要,理解和把握小數加減法的算理和算法是小學生基本的而且是必備的數學知識、技能與方法。這一教學內容與老教材相比,突出了計算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選擇學生熟悉的感愛好的素材作為計算教學的背景,讓學生感到計算學習同樣是生動、有趣的,使學生在解答用小數計算的實際問題時,理解小數加減法的算理,把握小數運算的基本方法。對于小數加減法,學生并不陌生。教材緊緊抓住學生的這一認知特點,有意不給出小數加減法的計算過程,不概括小數的加減法法則,而是刻意引導學生利用已把握的整數加減法的舊知遷移到小數加減法這一新的情境中。讓學生自主探索小數加減法的寫法,經歷計算的全過程,使學生在已學知識的基礎上,遷移到本課內容上來。

二.教學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最近學習了《蔡林森與先學后教》深深地感到傳統教學的種種封閉壓抑了學生個性的發展,學生迫切需要一種展現自我,發展個性的體驗式學習。我們的教學往往比較注重將教科書上的知識教給學生。在教學中,往往是教師清楚要教什么,為什么這樣教和怎樣教,學生卻不知道自己要學什么、為什么學和怎樣學。學生的學習缺少方向,缺少動力,缺少方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很難得到發揮。因此,教師應以教學方式的轉變來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主體性發展。教師把整個學習過程放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全員參與,共同探究,遵循“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認知規律,讓學生參與知識獲得的全過程。

三.教學目標

1.我根據教材的內容和新課程標準實施要求,并結合學生的學情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創設情境。讓學生探索小數加減法的豎式寫法。

(2)掌握小數加、減法的運算方法,理解小數點對齊的道理。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交流,掌握小數的加減法筆算方法。

(2)能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情感與態度:

(1)通過相互討論、合作交流,養成合作互助意識和團隊精神,提高數學交流的能力。

(2)通過具體情景的創設,培養學生發現數學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激發數學學習積極性。

2.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以及對小數點的處理。

(2)教學難點:①理解小數點對齊的道理;②弄清“得數的末尾如何去0簡寫”的道理。

3.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試一試:將下面的數改寫成兩位小數。

9.510

=(

0.200

=(

7.3

=(

10

=(

我會口算:

2.5-1.3

=(

0.15+0.32

=(

1-0.3

=(

0.5+2.5

=(

2.

豎式計算下列兩題。

475+34

=

385–59=

提問:說說整數的加減法在豎式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師:同學們對整數加減法和一位小數加減法的知識掌握得很好,如果改成兩位小數加減法,會怎么樣呢?這節課我們繼續研究小數加減法的知識。

(板書課題: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設計意圖:教學不能無視學習者的已有知識經驗,而是應當把學習者原有的知識經驗作為新知識的生長點,引導學習者從原有的知識經驗中,生長出新的知識經驗。對一位小數加減法的復習,喚醒學生的舊知,以舊促新。使原有知識、經驗對學習的新知達到正遷移的目的。

(二)探究新知:

1.遷移舊知,探索位數相同的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1)創設情境,引出小數加減法。

①我們每天的生活都要用到水和電,大家知道自己家的水費和電費是多少嗎?

②正南街一號這個月水費和電費是多少?(出示教材第78頁,情景圖)

③你能提出什么一個加法的數學問題嗎?(出示教材第79頁,例1情景圖)

設計意圖:出示日常生活的場面,創設情境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2)根據給出的信息,估算一下正南街一號的水電費大約需要多少元?

(3)嘗試列橫式、豎式算一算這個問題。

設計意圖:教學過程中逐步將信息提供給學生,引導學生對信息進行分析、整理,自主提問,并讓學生在估算中運用小數的近似數等相關問題,進行解決,有利于激發學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和提高獲取信息、整理信息及處理信息的能力。

2.自主探索,感悟小數加減法的算法。

(1)學生獨立嘗試用豎式計算,教師巡視指導。

(2)同桌交流計算過程。

(3)指兩名學生上臺分別板演,并說說計算過程。

生板演:

24.83

+

51.6

=73.43(元)

21.83

+

51.6

73.43

3.觀察比較,歸納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

(1)觀察比較兩位小數加一位小數的筆算過程,進一步感知小數加法的算法。

師:請同學們認真觀察比較這道小數加法算式,你發現了什么?(小數點對齊。師根據學生的匯報情況用紅色粉筆突顯出各題的小數點。)

師:在豎式中的“8”和“6”為什么要對齊?“1”和“1”又為什么要對齊呢?

小數點對齊,就是相同數位對齊。

(2)利用歸納的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解決教材第79頁,算一算,6.27+28.93

學生獨立嘗試計算,教師巡視指導。

板書:6.27+28.93=35.2

6.27

+

28.93

35.20

師:計算結果的小數部分末尾有“0”,怎么辦?是否可以去掉。根據是什么?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用藍色粉筆把豎式中的計算結果“35.20”末尾的“0”分別劃上斜線,并把橫式中的計算結果“35.2”末尾的“0”分別擦掉。

(3)理解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

小數加法要注意什么?根據匯報,歸納出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

小數點對齊(即相同數位對齊);

按照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

得數的小數點,要和上面的小數點對齊;

得數的小數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并把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編成順口溜:

點對點,位對位,小數整數方法同,得數對點要化簡。(出示順口溜)

設計意圖:由于學生已有整數加法和一位小數加法的知識做鋪墊,因此在課堂上先讓學生嘗試用豎式計算兩位小數加法,進一步感悟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接著給予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間,引導學生通過新舊知識的比較,利用知識遷移規律,歸納出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并編成順口溜,朗朗上口,便于學生理解掌握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更便于學生應用方法指導計算,提高計算的準確率。

4.探索位數不同的小數減法的計算方法。

師:剛才所計算的都是小數加法問題。現在請看一道小數減法的問題。

(課件出示教材第79頁,例2情境圖)

(學生嘗試計算)

生板演:

49.5—32.48=17.02(噸)

49.5

-

32.48

17.02

(1)探究小數部分位數不同的小數減法的計算方法,讓學生說說是怎樣計算的?

①師:在豎式中被減數中誰和減數中8對齊相減呢?請你想出理由說給同桌聽聽。(小組討論、匯報交流)

②師:“49.5”百分位上的數是幾?添“0”的依據是什么?

③師:49.50—32.48計算中,百分位上怎么減?

小結:當小數部分位數不同的小數相減,只有把小數點對齊了,才能保證相同數位對齊。根據小數的性質,可以在位數少的小數末尾添“0”,使相減的小數的位數相同。

(2)探究整數減小數的計算方法。

①請同學們觀察這道算式教材第79頁,算一算31—4.27=,你發現了什么?被減數是什么數?

匯報交流:在計算中,你們又遇到了什么問題?怎么解決?

②在豎式中為什么要把“1”和“4”對齊相加呢?

在31的后面先加什么?

再添什么?

34的末尾為什么要添兩個0?

③小結方法:當被減數是整數,根據小數的性質,可以先在這個整數右下角先添上小數點,再在末尾添“0”。

設計意圖:此環節設計了兩個特殊的“例題”,激發學生的挑戰心理,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通過營造自主探究的空間,讓學生主動嘗試與探究位數不同的小數減法和整數減小數的計算方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小數點對齊即相同數位對齊”的道理,同時也很好的突破小數位數不同的兩個數相減以及整數減小數這一教學難點。

(三)鞏固新知:

教材第80頁,課堂活動1。

師生示范,然后分小組活動。

(四)闖關游戲

習題:

1.教材第81頁,練十二,第1題。

50+8.56=

8.1-3.26=

2.教材第81頁,練十二,第2題。

(五)課堂小結

1.請同學們回顧一下,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你愿意把自己的收獲與大家分享嗎?

2.小數是我們生活和學習不可缺少的伙伴,希望同學們平時多留心,多觀察,多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

u板書設計

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24.83

+

51.6

=73.43(元)

21.83

+

51.6

73.43

49.5—32.48=17.02(噸)

49.5

-

32.48

加法教案范文第4篇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建立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機制。強調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分析與反思,建立以教師自評為主,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使教師從多種渠道獲得信息,不斷提高教學水平”。我校教師發展性評價實施方案根據《南樂縣教師發展性評價方案(試行)》精神,遵照民主協商、平等對話的原則,通過引導教師對自己的工作作出客觀評價和有深度的反思,發揮評價的導向、激勵和改進功能文秘站網-,幫助教師真正得到發展。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診斷、激勵、反思、改進發展的功能,促進教師職業道德和專業水平不斷的提升和發展,實現教師的自我教育功能。

二、評價的原則:

1、發展性原則:教師發展性評價是以促進教師專業能力不斷發展為目的的過程性評價,它要求教師根據學校規劃、教師發展計劃以及學生發展的需求,使不同層次的教師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發展。

2、自主性原則:教師發展性評價要充分尊重教師的主體地位,挖掘教師自身發展的潛能,開拓發展時空,發揮教師發展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不斷提高教師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能力。

3、激勵性原則:教師發展性評價改變以往只注重橫向比較的評價方式,要注重教師自身發展的縱向比較,鼓勵教師在不同階段,不同基礎的情況都能不斷獲取成功的體驗,以形成自我發展的動力。

四、評價方法:

㈠自我評價

自我評價可采取多種方法。1、教師可以按照評價內容通過寫自我反思的形式來評價。2、學校可根據評價內容設計有利于教師全面發展的有關表格、數據讓教師自我評價;3、也可通過寫教學日記、階段性工作總結等方式進行評價。總之在自我評價中,學校要從多方面給予指導和鼓勵,并加強自我評價工作的管理,防止自我評價過程中因過高或過低評價影響工作情緒的不良現象發生。

㈡學生和家長評價。

采取每學年兩次的陽光活動月的形式讓學生家長直接參與教師教師評價,讓家長、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直接對每位教師的課堂教學做出自己的評價,還將家長請進課堂,對教師的教學進行評價。通過家長、學生對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的評價。在“很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中選擇自己認為合適的項目進行勾畫,并折算成分數進行評價,同時對教師教學工作提高意見和建議。

學生和家長參與評價的方法還可通過調查、問卷和訪談的方式進行,來收集學生、家長對教師日常教學的評價意見。

㈢同事評價

評價的目的在于發現評價對象的優點和不足,以便取長補短、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在本教研組中開展參與式評課,在聽課的過程中用評價標準衡量評對象的課堂教學,肯定優點,明確問題,進行綜合分析,形成個人對本節課教學的看法,并適時與評價對象交換意見,提高教研水平的同時促進教師自身的發展。

同事評價方法要靈活多樣,但要把握一個原則,評價必須是以調動積極性促進專業發展為目的,切忌在評價中相互鬧矛盾。為了真正做出客觀、合理、有價值的評價,評價結果不應直接與教師的各種利益和名譽掛鉤,避免教師間的摩擦或矛盾。

㈣學校或管理者對教師的評價

學校領導對教師的教研課、學校優質課比賽,及時進時聽課評課,收集教師課堂教學信息,根據評價體系,對學校的每一位教師作出恰當的評價,作為期末評價量化的依據,并從這中不斷發現人才,為優秀教師搭建發展的平臺,促進其向更高水平發展,同時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建設學校的骨干教師隊伍。

五.評價應處理好幾個關系

1.主觀評價與客觀評價相結合

一個人只有對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才能進行自我教育,不斷完善、提高自己。教師在日常工作中,與學生、家長、社會以及整個教師群體都有著廣泛密切的聯系和接觸。在教師自我評價的基礎上,在通過互評,使主客體雙方意見得以溝通,逐步形成一致的價值取向。評價的過程就是教師思考判斷、學習提高的過程,通過這一過程讓教師學會自省,學會自我調節,學會自信。而客觀評價過程,又是教師深化認識,學會理解,學會認同,學會修正,學會恰當評價的學習過程、提高過程。

2.常規性評價與階段性評價相結合

常規性評價是一種過程評價,我們在教學評價方面的做法是每月由教研組、課題組評價一次,教導處、教研室不定時進行抽查,發現典型及時給予表揚,發現存在的問題,及時采取相應的對此。

階段性評價是一種總結性評價,我校在每學期期末進行。對教師學期或學年的工作進性考核評價,注重績效與自我發展評價,同時進行教師自身素質、教育教學能力、科研能力、反思能力和工作績效的考核。

3.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

管理者在對教師實施評價時,不能簡單化。我們在評價過程弄,能量化的則量化,不能量化的則加以描述性分析,為教師提供自我價值的機會和空間,滿足教師的成就感。

加法教案范文第5篇

長期以來,非法生產、銷售煙草專賣品犯罪活動,屢禁不止、屢打不絕。假冒卷煙的大量存在,嚴重危害了人體健康,造成了國家稅收大量流失,嚴重沖擊和擾亂了卷煙市場的正常秩序,破壞了國家煙草專賣制度。根據現有刑法,販賣假煙可能觸犯的罪名主要包括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銷售偽劣產品罪和非法經營罪。筆者通過對所在基層檢察院近5年來受理的涉及假煙的案件進行分析后發現,該類案件逐年呈上升趨勢,且所銷售的假煙均是冒用知名卷煙品牌。針對販賣假煙案頻發的社會現狀,筆者試圖從司法視角提出應對措施。

一、聯合執法,主動出擊。煙草專賣局、工商局、公安局各部門職能不同,在打擊販賣假煙活動中發揮的作用也各不相同。因此,要健全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有機結合,發揮各級職能部門打假的主導作用。一是充分發揮公安、工商駐煙草聯合執法辦公的優勢,定期開展大規模打擊銷售假煙、取締無證經營的執法專項行動。結合本地實際,對公開擺賣或者暗中經營假煙的零售商店、違法大戶、無證經營戶、煙酒回收店等進行清查和監管,并不定時對物流快遞等可能存在運輸、倉儲行為的地方進行突擊檢查,形成整體聯動的打假破網格局。二是對于涉嫌犯罪的假煙的販賣分子,及時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偵查,并一并移送已有證據;對于查處前獲得重大線索的,請公安機關先行偵查,必要時根據案情請檢察機關提前介入到執法現場,收集證據,對重大涉嫌犯罪人員依法采取措施。通過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兩種途徑,嚴厲懲處犯罪分子。

二、追蹤溯源,拉網打擊。如同的販賣,假煙的銷售網絡也多呈金字塔型,而且跨地區作案、產銷一條龍。因此,每一次打擊,都要“查網絡、堵源頭”。對發現販賣假煙的嫌疑人員和違法人員,就要深挖細查、順藤摸瓜,決不放過一點蛛絲馬跡。盡量查清假煙的來源、銷售特點和銷售的上下線,并與涉案地的執法部門建立拉網打擊的橫向協助聯系。

三、構成犯罪,依法懲處。假煙的販賣者一旦涉嫌犯罪,要依法懲處,絕不姑息。根據現有刑法,販賣假煙可能觸犯的罪名主要包括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銷售偽劣產品罪和非法經營罪。對于販賣假煙的行為同時觸犯以上三罪名的,從一重罪處罰,不能同時購成以上三罪名的,按照達到立案標準的罪名處罰。同時法律規定,明知他人生產、銷售偽劣卷煙、雪茄煙等煙草專賣品,而為其提供貸款、資金、賬號、發票、證明、許可證件,或者提供生產、經營場所、設備、運輸、倉儲、保管、郵寄、進出口等便利條件,或者提供生產技術、卷煙配方的,應當按照共犯追究刑事責任。因此,偵查機關、檢察機關要加大追刑力度,對可能涉及銷售假煙犯罪分子的幫助犯,一并追究其刑事責任。

四、加大宣傳,提高認識。打擊假煙販賣,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關。因此,要發動群眾,自覺抵制假煙。一是要加強社會宣傳教育,提高人民群眾對假煙危害性的認識,傳授辨別真假卷煙的方法,動員群眾共同抵制假煙販賣,努力營造公眾打假的社會環境;二是被假冒注冊商標的卷煙廠要增強企業的自我保護意識,在產品包裝上使用防偽標識,設立專門機構負責對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保護,并加強與行政執法部門、刑事司法部門的銜接,一旦發現假冒注冊商標的行為,及時向行政執法部門、刑事司法部門控告和檢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娄底市| 丘北县| 临夏县| 施甸县| 休宁县| 洛南县| 闸北区| 吴川市| 旬邑县| 望都县| 青阳县| 东安县| 德阳市| 陆良县| 榆林市| 天峻县| 都安| 太仓市| 扎兰屯市| 北票市| 富阳市| 扶余县| 饶阳县| 高台县| 彭州市| 新蔡县| 铜梁县| 滁州市| 通渭县| 祁东县| 连云港市| 抚松县| 关岭| 宾川县| 克拉玛依市| 山西省| 胶南市| 西乌珠穆沁旗| 团风县| 南汇区| 台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