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舒適護理在手術室的應用

舒適護理在手術室的應用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舒適護理在手術室的應用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舒適護理在手術室的應用

舒適護理在手術室的應用范文第1篇

關鍵詞:舒適護理 手術室 應用效果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439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2-0298-01

手術治療所帶來的創傷及恐懼對患者的生理活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使其軀體出現不適或心理產生一系列應激反應等。舒適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具有創造性強、有效性高、整體性全面等護理優勢,使人在生理、心理等方面降低不適的程度。以保障患者的最佳狀態,降低應激反應為基本目標。為此,選擇我院手術患者220例,對其采取了舒適護理,臨床應用效果顯著,現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間于我院進行手術的患者220例,男120例,女100例,年齡21~82歲,平均年齡49.5±5.5歲。其中70例氣管插管全麻,140例腰硬聯合麻醉,10例局部浸潤麻醉。普外科手術85例,泌尿外科25例,婦產科手術55例,骨科手術55例。按照隨機性原則將220例患者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各110例。一般情況對比中,兩組患者無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對照組患者采取手術室常規護理,即術前一天訪視,查看病歷,核對患者姓名、性別、年齡、住院號、手術方式、疾病類型、既往病史,術前準備情況,詢問病史,仔細記錄各項資料;囑患者術前清潔皮膚,禁飲禁食,不戴首飾,不穿自己的衣物等注意事項。手術當日再次確認患者身份、手術部位、術前準備情況,無誤后接進手術間,協助患者取適當,認真監測生命體征,配合麻醉,與醫生配合完成手術,手術完成后,認真觀察患者的反應,若有異常情況立即向醫生報告。

1.2.2 研究組。研究組在此基礎上,給予舒適護理干預,具體護理方法如下。

1.2.2.1 術前護理。詳細了解患者的具體情況,與其進行耐心的溝通與交流,減輕患者的不良情緒,做好術前訪視工作。術前1d,由當臺巡回護士對患者進行訪視,查閱病歷,掌握患者的基本情況,以及既往病史、藥物過敏、術中可能發生的情況,并給予針對性的預防措施。手術室醫護人員在與患者溝通時,應對其心理狀態給予細致觀察。向患者耐心的介紹手術中可能引發的不適情況、麻醉時的配合方法,使其在輕松的心理狀態下等待手術,提升手術質量。此外,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咨詢問題,告訴患者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將全程陪伴,從而減少心理顧慮。

1.2.2.2 術中護理。

(1)手術室護士應盡力改善手術環境,提升患者的舒適度。患者進手術前,將室溫控制在25~26℃,濕度55%。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對手術室特殊的環境、氣氛感到恐慌、不安,常表現為全身發抖、血壓上升、心率增快等,巡回護士以親切熱情的態度接待,囑患者做深呼吸、全身放松,通過交談或解釋分散其注意力,緩解心理上的不安與緊張。

(2)手術開始時應避免不良刺激,如醫護人員對話、器械點數發出聲音等,消除患者顧慮和恐慌,可運用轉移、分散注意力的方法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如找一些輕松愉快的話題與患者聊天,為改善術前用藥所導致的干渴與不適,可用蘸有生理鹽水的棉簽濕潤患者嘴唇,協助患者取舒適手術,最大程度暴露術野,同時注意避免壓迫神經及血管。

1.2.2.3 術后護理。手術完畢,及時清潔臉部分泌物和術野消毒劑,采取少量生理鹽水清潔患者皮膚。有效固定引流管,貼好敷料。根據患者情況,整理好衣褲,做好保暖工作,當處于麻醉復蘇期,可輕聲呼喚患者名字,輕撫臉部,幫助其盡早蘇醒。患者清醒后,護送回病房,與病房護士作詳細的交班,如生命體征、意識、出入量、皮膚情況等。巡回護士于術后2~3d進行隨訪,詢問手術后情況,如體溫,切口、大小便情況等,聽取患者及家屬的意見及建議,以便日后加以改進,提升護理工作質量。

1.3 觀察標準。通過自擬調查問卷,觀察兩組對臨床護理的滿意程度及對護理人員的信任程度。

1.4 統計學處理。以SPSS13.0軟件統計與分析,計量資料通過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P

2 結果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研究組患者對臨床護理的滿意程度及對護理人員的信任程度均優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具有差異統計學意義,P

表1 兩組對臨床護理的滿意程度及對護理人員的信任程度對比(n/%)

注:與對照組相比,P

3 討論

手術室舒適護理在臨床的應用與實踐,可以有效提升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加強服務意識及職業能力,降低了護患糾紛,充分體現了護理工作的意義與價值,從而實現了“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對臨床護理的滿意程度及對護理人員的信任程度均優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具有差異統計學意義,P

總之,手術患者通過舒適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提升護理質量,加強護患關系,為采取進一步治療措施做好保障。

參考文獻

[1] 洪小美,陳麗鋒.舒適護理在手術室工作中應用的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3):325

舒適護理在手術室的應用范文第2篇

【關鍵詞】舒適護理模式;手術室;護理

舒適護理(comfort care)模式是1998年由臺灣人蕭豐富先生提出的,又稱“雙C2護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會、靈性上達到最愉快狀態,或縮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而達到的愉悅感受,促進健康及疾病的康復[1]。目前,手術室護理已經由傳統的術中護理發展為術前訪視、術中護理和術后隨訪的圍術期護理,也就是以患者為中心的手術全過程護理,即整體護理。由于舒適護理貫穿整體護理始終,是整體護理的藝術表現過程,其目的又是整體護理所追求的結果[2],故舒適護理的好壞幾乎決定著整體護理的成功與否。我院手術室在整體護理中,將舒適護理運用手術患者,取得良好療效,現介紹如下:

1 臨床資料

對我院2010年8月至2011年4月住院260例手術患者實施舒適護理,其中胃次切除術100例,膽囊切除術90例,闌尾切除術70例,無合并其他疾病。

2 方法

2.1 術前護理 術前1 d,手術室巡回護士根據手術通知單,主動深入病房訪視手術患者,通過主管醫生以及翻閱病歷了解患者一般情況,到病房對患者作自我介紹,面帶微笑且語言溫和地介紹手術室環境、周圍條件,給予圖片觀看;講解術中監測及可能聽到的聲音,如何禁食、禁水、用藥及必要的手術指導;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適時有選擇地介紹說明手術必要性和可靠性,麻醉方式,手術大致過程,交代術中配合要點及注意事項,同時對患者及家屬提出的疑問應認真耐心回答;針對患者不同的緊張焦慮心理給予合理解釋,善意勸導,真誠撫慰,滿足他們的心理舒適。訪視時間不宜過長,以10 min為宜,避免引起患者的緊張和疲勞感[1]。

2.2 術中護理 ①做好生理護理:手術當天,由前1 d訪視的巡回護士到病房熱情迎接患者,親切的稱呼患者,通過言語溝通無形中拉近與患者之間的距離。到手術室門口,與患者一起和家屬告別,讓患者家屬安心等待。患者入室前30 min調節好手術間內的溫濕度,一般室溫控制在22℃~25℃,濕度在50%~60%。保持手術間的肅靜,盡量避免響聲,一切操作做到穩、準、輕,避免給患者帶來任何不良刺激。平穩的將患者搬運到手術床上,手術床單要清潔、無血跡,手術器械遮蓋,根據患者手術部位安置舒適的手術,注意不要過多暴露非手術部位,尊重患者隱私。②做好心理護理:進入手術室后,通過悉心的安慰和體貼,幫助患者打消對手術室的恐懼及神秘感,了解每位患者的不同需求,并盡量予以滿足,告訴患者,整個手術過程有任何不適或需要,可隨時告訴護士,護士會一直陪護在患者身邊;對有孤獨和恐懼感的患者[3],應對他們進行安撫,如握住患者的手,以增加安全感并消除顧慮;手術中可以通過播放柔和優美的音樂,如《回家》、《茉莉花》等,使患者心情放松、神經系統功能得到改善,進一步起到鎮痛、鎮靜作用;對術中清醒的患者,在每一步操作和采取一些措施時都要耐心解釋,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以保證患者心理的舒適,增強患者術后康復的信心,注意不進行與手術無關的交談。

2.3 術后護理 手術結束后,用溫鹽水擦凈患者皮膚上的血液和消毒液,為患者穿好衣褲,蓋好被單,注意保暖;搬運患者時要注意動作平穩輕柔,避免因振動而引起患者的疼痛不適,同時保護傷口和各種引流管及靜脈輸液管道,安全的把患者送到病房,將患者安置在床上后詳細的向病房護士交班,同時向患者及其家屬詳細講解術后需安置何種及有關輸液、保暖等注意事項,鼓勵患者配合護士戰勝術后24 h的疼痛,早日康復。術后2~3 d,巡回護士再次來到病房進行術后隨訪,進行健康宣教,仔細檢查患者傷口滲出情況及有關生命體征變化,耐心向患者交代活動、飲食、休息情況,鼓勵患者早期下床活動,以促進身體各部位機能的恢復。同時了解患者手術中的親身感受,對患者的積極配合表示感謝,并請患者對手術室護理工作給予指導性意見和建議,便于護理工作質量的改進和提高。

3 結果

實施前后260例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的比較:實施前,非常滿意105例,基本滿意110例,不滿意45例,總滿意度82.7%;實施后,非常滿意180例,基本滿意75例,不滿意5例,總滿意度98.1%,實行舒適護理后,患者滿意度有了明顯的提高。

4 討論

4.1 舒適護理的實施改變手術室傳統的封閉式工作模式 作為一種全新的護理理念,手術護士通過對患者實施術前、術中、術后舒適護理的措施,使手術室護士工作擴展到病房,服務于患者,使患者得到極大的受益,充分調動了護患雙方的主觀能動性,扭轉了手術患者以往在手術期間所接受的護理是空白的現象,實現住院患者護理工作的連續性。

4.2 綜合分析評估患者的生理、心理狀態 術中及時給予生理、心理護理,播放柔和優美的樂曲可消除患者緊張的情緒,使患者把注意力集中在音樂旋律中,通過交談縮短患者和護理人員之間的距離,改善護患關系,減輕患者的恐懼、焦慮、被動、孤獨等緊張心理,達到情緒平穩安靜目的[4],同時,使患者在接受手術時充滿信心,感受到舒適及親人般的溫暖,患者的安全感、被尊重感和滿足感明顯增強,患者的滿意度也隨之提高。

4.3 舒適護理強調以患者為中心,而且重視身心護理 實踐證明,人性化護理的實施,對手術患者具有重大意義,手術室護理人員把一片愛心傳給患者,從而護士獲得患者的理解信任,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的工作宗旨,滿足患者的真正需求,適應當今醫學模式的轉變,使護理工作更加周密、完善,手術室護理服務質量也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4.4 對手術室護理提出新的要求 舒適護理是一種整體的、個性化的、創造性的、有效的護理模式,它賦予手術室護理工作以新的內涵。提高護理服務質量,為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圍手術期服務,不僅是社會的要求,也是提高手術室護理業務素質的需求。人性化護理措施應用于手術室護理實踐中不僅可使患者感受到親人般的溫暖,減輕患者的焦慮和恐懼情緒,使其在心理上滿足感和安全感的同時,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或避免軀體上的痛苦,為手術的順利進行及患者的康復創造良好的條件。護理人員要不斷學習,不斷創新,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技術水平和人文素質,以濃濃的愛心和精湛的技術,為患者營造和諧、溫馨、充滿人性化的就醫環境,真正多樣化、全方位體現對患者的人性化服務。

參考文獻

[1] 周雪華, 楊西寧.手術患者實施舒適護理的研究進展.中國誤診學雜志, 2010,10(26):6320-6321.

[2] 楊青敏.實施舒適護理的影響因素與研究進展.上海護理, 2006, 6(2):54-56.

舒適護理在手術室的應用范文第3篇

[關鍵詞] 門診手術;舒適護理;疼痛

[中圖分類號] R47[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7210(2010)05(b)-111-01

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要求的不斷提高以及現代護理技術的不斷發展,舒適護理逐漸得到重視,我院將舒適護理應用于門診手術患者,取得效果良好,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間于我院進行門診手術的130例患者。將其隨機分為舒適護理組及對照組,兩組均為65例。舒適護理組患者中,男36例,女29例,患者年齡21~63歲,平均39.5歲。對照組患者中男32例,女33例,患者年齡19~66歲,平均37.7歲。手術方式均為體表腫物切除術。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舒適護理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施行舒適護理。

1.2 舒適護理對策

1.2.1舒適手術環境的營造門診手術在門診手術室進行,患者在手術室中感覺陌生、恐懼、緊張并缺乏安全感,可影響患者接受手術的心理狀態,影響患者對手術的配合。保持手術室內環境的整潔、空氣流通,營造一種優雅、寧靜、舒適的手術環境,可使患者消除不良情緒,以愉快、積極的狀態接受手術[1]。

1.2.2手術前的舒適護理患者對即將接受的手術本身和術后的恢復情況以及可能發生的并發癥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緊張、焦慮、恐懼情緒[2]。在手術前護理人員與患者進行溝通,主動了解患者術前的心理狀態及對手術的情緒反應。詳細解答患者的疑問,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術前完善相關輔助檢查,詢問患者用藥史及過敏史。女性患者詢問月經史。教會患者使用一些放松技巧,以預防或緩解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出現的不適。協助患者將自己的心態調整到最佳狀態,配合手術順利進行。

1.2.3手術中的舒適護理護理人員協助患者擺好,在不影響手術操作的前提下,保證患者的舒適度。并注意保暖,防止患者受涼。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應端莊、禮貌,以精湛的技術、熟練的操作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3]。手術患者均采用局部麻醉,處于清醒狀態,故醫護人員應保持嚴謹、不任意談笑,以免引起甚至加劇患者的不安全感。影響患者在術中的積極配合。護理人員在術中應注意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面色、神情以及肢體語言,詢問患者的不適并以適當的方式安撫患者[4]。在患者產生疼痛等不適感覺時,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應用術前學到的放松技巧,以緩解疼痛及緊張情緒。使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均能保持一個良好的舒適狀態,順利度過整個手術過程。

1.2.4手術后的舒適護理術后護理人員可安排患者在觀察室休息。協助患者取舒適的。觀察手術切口滲血及疼痛情況。及時將術中切除腫物送病理檢查。告知患者手術結果、手術切口的護理及注意事項、復診的時間[5]。囑患者按醫囑服用藥物,如有不適及時來診。告知患者愉快的心情可促進手術切口早期愈合。

1.2.5 術后隨訪所有患者術后均進行術后回訪,及時了解患者的情況。幫助患者解決患者不能解決的問題。所有患者均進行滿意度調查。

1.3 患者舒適度評價標準

進行自制舒適度問卷調查,舒適:患者對疾病認識較清楚,手術過程中自覺舒適,能愉快、樂觀地接受手術,術后能掌握相關護理知識;不舒適:不能達到上述效果者[6-7]。

2結果

兩組患者經過問卷調查,其舒適度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舒適度比較(例)

對照組患者舒適率比較,#P

3討論

門診手術雖簡單,但是患者仍會感覺到恐懼、緊張、焦慮。運用舒適護理可減輕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患者舒適度,減輕患者痛苦,提高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明顯促進了良好的護患關系的建立,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邱長宜.外科門診手術280 例的舒適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9(26):6459-6460.

[2]韓霞,劉敏.對門診手術患者實施舒適護理干預[J].中國實用醫藥,2009,4(5):201-202.

[3]譚芳.舒適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09,15(20):103-104.

[4]唐靜.探析手術室整體護理中舒適護理的應用[J].現代醫藥衛生,2009, 25(23):3650-3651.

[5]楊紅梅, 聶愛萍, 陳清紅.舒適護理在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 2009,26 (6) :685-686.

[6]莫雪微.外科門診手術200例舒適護理體會[J].齊魯護理雜志,2007,13(24):22.

舒適護理在手術室的應用范文第4篇

【關鍵詞】 舒適護理;手術室護理;應用

舒適護理是一種整體的、個性化的、創造性的、有效的護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會、靈魂上達到最佳狀態,或縮短、降低不愉快程度[1]。2008年3月至2008年9月,為使手術室的工作適應新的護理模式,我們把舒適護理與手術室護理相結合,運用于患者,使其愉快的接受手術,既保證了手術安全、高效、順利,又可提高護理質量。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2008年3月至9月實施舒適護理的300例,男160例,女140例,年齡18~75歲。氣管插管靜脈復合全麻80例,椎管麻醉150例,局部麻醉70例。普通外科手術102例,顱腦外科38例,骨科30例,泌尿外科50例,婦產科80例。

1.2 方法

1.2.1 前舒適護理 術前參加手術的護士進行術前訪視患者,包括了解患者姓名、年齡、性別、診斷、手術名稱、手術方式、既往史、家族史、過敏史;向患者作自我介紹,說明訪視的目的,指導患者晚餐進食易消化有營養的食物,忌吃辛辣的食物,禁止飲水的時間,對失眠較嚴重的患者要告知醫生必要時給促進睡眠的藥物,囑咐患者術前晚清潔全身皮膚,術晨刷牙。穿棉質寬松衣褲和棉襪,不涂口紅,不戴金器和義齒;詢問患者是否有疑問,以親切的語言安慰和引導患者,針對不同的病例講解成功的實例,幫助患者樹立信心,解除思想負擔。告知在手術期間有手術室護士陪伴度過手術期并對其進行護理。傾聽他們說話時專心,回答詢問時認真,盡量鼓勵患者講出心里話,尊重其隱私[2]。努力消解除患者術前恐懼、焦慮的心理,滿足他們心理舒適的要求。

1.2.2 術中舒適護理 ①生理舒適的護理:患者進入手術室后,應熱情、友善地把患者接到手術間,室溫控制在22℃~25℃,相對濕度50%左右;并與患者作簡單的交談,如“我是某護士,昨天我去看過您,還記得嗎?整個手術過程中我會照顧您,有什么需要盡管對我講。”避免不必要的噪雜聲及無謂的閑談;術前用藥常用腺體分泌拮抗藥,患者常感到口唇干燥不適,可用濕棉球濕潤口唇;協助麻醉師擺好,在椎管內置管時,穿刺針較粗,穿刺時后背有酸脹感,這都是正常的,囑咐患者不要亂動,有利于麻醉穿刺成功;平臥時,兩上肢不宜過度外展,以避免損傷臂叢神經,給患者帶來不適,以上肢與身體成70°~80°為宜;在放置前,將所有用來維持的臂撐、頭架、布類護腕均加上襯墊,以減輕患者的不適感;截石位時,請麻醉師和醫師幫助患者雙腿同時抬起,并彎曲放入腳撐,并注意兩腿分開的角度,每隔30 min巡回護士給予適當按摩下肢,以促進血液循環,減輕下肢沉重感,提升舒適度;側臥位時,兩腿間置一大海綿墊,以減輕上面腿的壓力,手術床兩邊安裝撐架,短撐架位于患者背部,長撐架位于前面,用安全帶固定,以利于患者穩定和舒適[2];手術時要注意給暴露在外的皮膚蓋上布單保暖;消毒時,防止消毒液流至眼睛、耳朵;如有嘔吐,囑其頭偏向一側,及時清除嘔吐物,潔凈患者的面部;靜脈輸液時,要力求一針見血,并遵守無菌操作,留置導尿管時,應在麻醉起效以后,方可操作,可以減少插導尿管給患者造成的尿脹、尿痛等不舒適的感覺,插管時動作輕柔,并遵守無菌操作;②心理舒適護理:手術室護士應了解每位患者的不同要求,并盡量給予滿足;如老年人對手術的耐受力有限,常伴有孤獨感、恐懼感。此時,巡回護士應對他們進行安撫,如握住患者的手,以親切和藹的語言并借助術前訪視時建立的關系,激發患者對手術的信心;增加舒適并消除顧慮;如撫摸患兒的額頭,輕握患者雙手,可使患者感到心理舒適;如果患者的術中病理切片結果是不好和惡性的,我們要注意不讓患者知道病情,以免焦慮和恐慌;③增加患者社會舒適感:手術中患者常會感到自己喪失尊嚴,因此在麻醉及術中注意遮蓋患者,同時給予解釋,并做到最小范圍的暴露,保護患者的自尊心,以增加患者舒適感,存有社會不適的患者往往在手術時表現特別憂傷、孤獨、無助等,因此,我們在與患者的交談中,應仔細觀察患者的言行神態,并運用自己的理論知識開導鼓勵他們,使他們舒心度過手術期;

④術后舒適護理:手術結束時,用溫鹽水擦凈患者皮膚上的血跡和消毒液,為患者穿好衣褲,蓋好被單,注意保暖;搬動患者時將推車靠床平穩,注意保護切口及各種引流管,防止導管脫出,平穩地把患者送回病房;在護送途中,密切觀察患者的面色和神志。

1.2.3 術后隨防的舒適護理

一般于手術后第二天隨訪,要求護士儀表整潔,言語親切,溝通講究技巧,通過交談,了解患者術后的心理狀況,鼓勵患者樹立康復的信心。詢問是否下床活動,講解術后下床活動的意義,有利于傷口的愈合,詢問傷口是否疼痛,及時與麻醉醫生和手術醫生聯系,將疼痛降低到最低程度。根據病情鼓勵患者進行早期活動和功能鍛煉,并進行一些必要的衛生宣教,如如何防止并發癥,以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促進機體健康[3]。

2 結果

通過舒適護理的運用,本組患者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均有改善: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血壓升高,心率增快的發生率由2007年的118%下降至0.5%;特殊手術未發生因壓力造成的神經損傷和循環淤滯;成人患者術畢寒戰癥狀減輕;術后隨訪患者滿意度達99.6%。

3 結論

將舒適護理運用于手術室整體護理中,使患者在接受手術時充滿信心,感受到舒適及親人般的溫暖,在心理上獲得滿足感和安全感,為手術的順利進行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減少術后并發癥,促使患者早日康復。在手術室中實施舒適護理提高的不僅是工作效率、患者的康復、社會的滿意,還提高了護士的整體素質,體現出“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的整體護理理念。

參 考 文 獻

[1] 張宏.舒適護理的理論與實踐研究.護士進修雜志,2001,16(6):409.

舒適護理在手術室的應用范文第5篇

關鍵詞:舒適護理;手術室護理;應用價值

隨著醫學技術不斷發展生活習慣和消費水平的改變,有越來越多的疾病可以通過選擇手術方式來達到徹底治愈的目的[1]。雖然傳統的常規護理措施對患者術后的恢復有良好的效果,但為了最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身體和精神傷害,同時,也為了體現以人為本的護理服務理念,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權利[2]。本文分析了舒適護理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的應用價值,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4年5月~2015年7月,我院外科共接診并行手術治療的患者1280例,現隨機選取其中的80例,根據患者意愿和病情,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38例,對照組患者42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手術類型等一般資料方面無明顯差別,無統計學意義,即P>0.05,見表1。參加此次分析的患者均為自愿,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觀察組的護理方法:①一般護理:入院后給予患者充足熱量、維生素、水及蛋白質,如患者意識障礙可行腸外營養。保持室內溫度、濕度適宜,定時開窗通風。保證室內安靜和患者充分睡眠休息。術前告知患者及家屬必要的術后注意事項,手術相關知識,舒適護理干預的護理方法,囑患者及家屬盡量配合。進行必要的心理護理,消除患者的緊張,焦慮情緒。必要時可在術前一夜口服鎮靜安眠藥物。在術前或術中鼓勵患者,適當轉移患者的注意力,注意保護患者隱私,盡量營造人性化個體化的住院氛圍,可適當播放輕松愉快的音樂,提供輕松幽默的電影視頻,盡量保證患者心情愉悅,消除患者的緊張,焦慮情緒。定時對患者進行個人衛生護理。②術前30 min~1 h預防應用口服抗生素,禁飲食6~8 h,在術前行血常規、血氧飽和度、肝腎功能、凝血功能、血糖及心肺功能等檢查。建立靜脈通道,患者取左側臥屈膝位,麻醉成功后。觀察并記錄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的一般狀態,如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騷動情況、手術時間等。同時也要記錄患者術后的蘇醒時間,術后12 h及3個月并發癥的產生情況。③術后護理過程中要注意觀察患者的一般狀態,麻醉清醒后12 h可少量溫鹽水,一般狀態良好者可行腸內營養,禁食流質飲食。一般狀態不佳者,應采取腸外營養,術后3~4 d內盡早恢復腸內營養。術后患者嚴格臥床休息,一般1~2 d后可被動運動,也可適當下床活動。建議盡早下床活動,但要觀察患者的一般狀態,一旦出現出血或生命體征不穩的情況要及時向經治醫師匯報,制定相應的治療措施。囑患者定期來院復查。

1.3療效分析及評價 優:術后手術切口無感染,切口愈合良好,未發生心血管意外,及呼吸系統、泌尿系統感染。患者滿意度高,住院時間3分,術后恢復不理想。患者滿意度差。

1.4統計學處理 兩組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7.0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結果P

2 結果

經統計比較,兩組患者經治療后均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但觀察組患者的的總體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具有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護理工作不單單只是對患者提供簡單的護理服務,更重要的是護士作為醫院衛生服務體系與患者溝通的橋梁,不僅體現了醫院服務的質量水平,而且也影響到醫護人員在患者心中的形象[3]。近年來,舒適護理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通過我們人性化的護理服務,不僅促進了患者術后恢復,同時還可降低心理創傷,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在此次研究中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在術中及術后采取人性化護理措施,體現以人為本的護理服務理念,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權利,較傳統的常規護理措施患者術后的恢復的效果更好,最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身體和精神傷害。兩組患者經治療后總體療效較佳,但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出現并發癥的情況較對照組少。

綜上所述,在普外科開展舒適護理,顯著的提高了護理治療的療效,受到了患者及家屬的普遍好評和歡迎。并且在臨床工作中,我們要善于總結分析護理舒適對于手術室的應用價值,只有這樣才能夠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沙翠萍,劉素珀,宮金良,等.綜合護理干預對普外科患者心理狀態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5,04(25):213-21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田县| 广元市| 昂仁县| 河间市| 石棉县| 乐都县| 迁安市| 河西区| 嘉峪关市| 黄平县| 博爱县| 谷城县| 彭山县| 东辽县| 米易县| 临西县| 黄石市| 湟源县| 藁城市| 山西省| 安远县| 大竹县| 东城区| 绥芬河市| 石河子市| 虞城县| 泸西县| 炉霍县| 尼木县| 鲁甸县| 太白县| 杂多县| 古浪县| 嘉义县| 宾川县| 三穗县| 淮北市| 宁武县| 育儿| 三江| 防城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