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企業信息化服務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低碳紡織;信息化;碳足跡計算;生命周期管理
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及世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出現了溫室效應和資源危機等難題,環境也變得越來越惡劣,霧霾天氣日益加重,沙塵暴頻發,水資源日益減少,這充分說明了世界環境污染的嚴重性,生態環境也變得越來越脆弱。根據最近幾年《紡織工業企業年度綜合數據表》[1],不難得出:我國紡織工業的發展方式仍相對粗放、能耗和排放缺乏約束。當前,紡織行業也受到很多不利因素的影響,如人民幣不斷升值、世界經濟不景氣、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等,因此,為了克服困難不斷促進紡織行業的發展,應該積極開展節能減排工作。為了在經濟新常態下促進我國紡織工作的開展,必須加大研發力度,不斷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經濟效益,降低環境污染,走資源消耗低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倡導和實施低碳制造的理念、技術和方法,才能促進紡織產業的科學發展從而不斷滿足國內外市場的需求,提高競爭力。近年來,伴隨著信息通信技術的高速發展,特別是智能手機、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和應用,為推動和發展面向“低碳紡織”的企業信息化服務提供了強有力的基礎設施支撐。本文從信息化技術的角度出發,將“低碳制造”的相關理念引入紡織行業企業信息化服務之中,對面向“低碳紡織”的企業信息化理論和技術進行深入研究,并以紡織服裝行業企業為例,設計和開發面向“低碳紡織”的企業信息化服務平臺。
1低碳紡織概述
1.1低碳紡織和紡織低碳
2003年,“低碳經濟”的概念由英國人在其能源白皮書中正式提出[2]。澳大利亞、法國、英國、瑞典、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在發展低碳經濟的道路上走在世界的前列。低碳經濟是指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指導,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手段如新能源開發、產業轉型、制度創新、技術創新等,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一些高碳能源資源如煤炭石油等的消耗,以不斷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在發展社會經濟的同時,做好環境的保護工作,取得一種雙贏的局面,這種新的經濟發展形態不斷受到政府及社會的重視。對低碳經濟進行研究,發現其基本觀念主要有兩個:(1)進行低碳化的經濟活動,在生產、分配、消費及交換的各個環節做好溫室氣體尤其是CO2的減排工作,盡量降低其排放濃度,爭取達到零排放。(2)將整個社會生產過程中的能源消耗實現生態化,以確保綠色、可持續國民經濟的發展。在發展低碳經濟的背景下,紡織業的很多大品牌企業都開始進行低碳發展模式改革,開始采用低碳技術,降低碳排放,加大低碳產品的研發力度,引領了低碳經濟的發展[3]。低碳紡織成了低碳經濟發展的熱點關注話題,通過Google搜索“紡織低碳”,出現了100多萬條信息。但是對于紡織行業來說,當前我國還沒有形成具體的碳排放評價指標,一噸棉花、一噸紗線,甚至是一件衣服在生產過程中到底產生了多少碳排放,不得而知。不僅在我國就是在國際上也沒有形成權威的評價標準。因此低碳指標、低碳紡織和低碳服裝一直停留在概念階段。由于我國紡織業服裝的產業鏈較長,其中涉及的相關環節也較多,因此,在對具體的產品進行評價和量化時,工作較難開展。為提高評價與量化準確度,深化低碳意義,必須深入廠家,進行詳細的調查,科學選擇評估方法,準確計算碳排放數據。實際上,紡織低碳是對環境問題的包裝,以往,紡織業將關注重點放于污染與排放上,而目前,則擴大到氣候層面對企業環境進行測評。企業對能源的使用與工藝的更新以及排放等是低碳的最終分析指標,強調的根源即節能減排。這與國家長期倡導的環保及產業優化問題相協調。在國際市場貿易保護戰中,針對紡織服裝業制定的法律與法規非常多。低碳剛好能夠為發達國家構筑壁壘,以碳標簽等形式高額征收進口產品關稅。現實表明,隨著低碳的發展,發達國家的貿易保護政策已產生相應的變化。
1.2低碳紡織體系結構
紡織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均涉及低碳紡織技術,包括作物種植和動物養殖、纖維生產、紡紗、織造、染整、成品生產、運輸、銷售、使用和回收處理等環節,資源消耗與碳排放為其主要內容,同時對技術、經濟等予以兼顧,追求經濟、社會效益的協調與優化[4]。低碳紡織的體系結構如圖1所示。低碳紡織包括一個實現目標、一個過程控制和3項內容[5],而為此實施提供支撐技術的則是面向低碳紡織的企業信息化服務平臺。低碳紡織的目標是在紡織產品的全生命周期過程中,通過利用低碳技術和低碳管理進行碳排放控制,以及對物料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控制,要求在作物種植和動物養殖、纖維生產、紡紗、織造、染整、成品生產、運輸、銷售、使用和回收處理等生命周期中的各個環節,都必須充分利用資源、減少廢棄物和溫室氣體(以CO2為主)的排放,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優化率和減少環境污染。而3項內容指的是利用系統工程的相關理論和方法對紡織產品全生命周期涉及的各個環節中的資源和環境問題進行分析,包括低碳資源、低碳產品、低碳生產、水資源以及廢棄物。其中,低碳資源又包括了低碳原料和低碳能源。典型紡織產品全生命周期過程及其各類投入產出如圖2所示。低碳紡織是一個極為復雜的過程,信息量極為龐大,涉及數據大量而豐富,類型龐雜,數據獲取難,分析更難。因此,企業要有效實施低碳紡織模式,就離不開先進的信息技術和系統,而信息技術系統的架構及其運作方式最為關鍵。本文將以面向低碳紡織的企業信息化服務系統作為支撐技術,從系統集成的角度出發,綜合集成紡織產品全生命周期過程中從事各項活動的人員、技術、管理、物料流、能源流和信息流,從而有效地實施低碳紡織模式。
2低碳紡織產品開發
2.1低碳紡織的發展措施
2.1.1產品層面的措施在產品層面上,低碳紡織的發展措施為:(1)主要采用天然纖維材料,并適度地混用化學纖維材料。(2)服裝生產的優化,服裝企業應緊跟新技術變革趨勢,不斷創新生產工藝,研發新型面料、染色劑、加工工序等,以實現對生產全過程的低碳管控。(3)推行簡易產品的綠色包裝。2.1.2渠道策略產品從生產環節到消費環節的轉化需要通過銷售渠道完成,產品周轉次數越多,由此所帶來的碳排量隨之增大,因此,要實現流動環節上的低碳管控就需要完善銷售渠道,減少產品周轉頻率。2.1.3價格策略紡織品企業應優化產品定價,銷售環節中應該強化產品自身價值及呈現給消費者的效用價值,弱化對價格的敏感性,而且,鑒于低碳消費中消費者存在趨大眾、隨趨勢的心理因素影響,這勢必驅動其內在消費動機,企業可加以引導,刺激先期消費者,以此實現低碳紡織品消費市場的拓展和延伸。2.1.4促銷策略低碳紡織產品的促銷策略主要有:(1)普及低碳消費理念。(2)強調利益點。(3)開展多樣化的促銷活動。通過組織以多元化的產品促銷活動,逐漸向消費者滲透低碳產品的優勢,從而引導消費者進行消費。
2.2產品碳足跡計算
“碳足跡”,或譯“碳足印”,蓋指每個人、家庭或每家公司日常釋放的溫室氣體數量(以CO2的影響為單位),用以衡量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6-7]。它是從生命周期理論出發,分析產品生命周期內直接和間接碳排放數量的一種方法。碳足跡理論一經提出,就備受關注,并得到廣泛的研究應用。因此,它也成為供各組織和個體評價溫室氣體排放對氣候變化貢獻的一種方式。在面向低碳的紡織產品設計時,應基于產品全生命周期過程對產品碳足跡進行估算和預測,綜合考慮經濟目標和減排目標,選擇平衡環境因素和經濟因素的設計方案。為了評價產品生命周期內溫室氣體排放,國際標準化組織于2013年了ISO14067產品碳足跡國際標準(簡稱ISO碳足跡標準)。中國紡織工業開展紡織產品碳足跡的核算和評價,可以參照生命周期評價(LifeCycleAssessment,LCA)理論,重點進行工業階段的碳足跡即工業碳足跡的研究[8]。該標準旨在為產品碳足跡的量化、通報和核查制定更確切的要求,提供清晰和具有一致性的敘述方式,是一項有關碳足跡的評估、監測、報告和核查的國際通行標準。參考該標準,本文將紡織產品碳足跡計算分為4個步驟。2.2.1繪制紡織產品生命周期過程圖紡織產品全生命周期過程圖為產品碳足跡的數據收集和計算提供了基礎,它列出了紡織產品生命周期過程中所涉及的原料、活動、過程和產出。首先我們需要把產品的功能單位分解個各個組成部分,然后確定這些組成部分所涉及的活動,如纖維生產、紡紗、織造、染整、成品生產、包裝儲存和運輸要求等,并通過過程圖表達功能單位的過程及其相互關系。紡織產品過程圖的繪制,需要大量的專業知識和數據,是一個反復更新、不斷完善的過程,直到所有的輸入都被追蹤到可歸因于該產品的碳足跡國際標準排放為止。紡織產品過程圖的繪制過程,需要與產品全生命周期過程所涉及的供應商、分銷商、消費者和管理者進行溝通,協調完成。2.2.2碳足跡核算邊界定義核算邊界的目的是為了確定產品碳足跡計算的范圍。紡織產品碳足跡核算邊界包括時間、空間邊界兩種。時間邊界指的是被核算產品生命周期起始點間的時間跨度,空間邊界指的是被核算產品時間邊界內所包含的全部物質投入和產出。一旦發生邊界變化,就會造成核算結果波動現象,核算邊界一致性是核算結果具有可比性的條件。紡織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時間邊界起始點分別為人造纖維生產、動植物培育與廢舊產品回收處理。空間邊界是要求計算與碳足跡核算相關的物料投入清單,包括生產設備、建筑、人工費用等。一般情況下,人類活動導致的碳排放以及消費者購買產品的交通碳排放可排除在邊界之外。通過估算值和即時獲取的數據,決定一個碳排放源是否可能是實質性排放,并為進一步的數據收集確定優先序。2.2.3收集紡織產品生命周期數據在紡織產品全生命周期中各環節所涉及的材料用量、活動和排放因子等,都屬于紡織產品生命周期數據收集的范疇。為了減少碳足跡計算和評估的偏差和不確定性,所收集的全部數據都要遵守數據質量的規定,并且還要選擇高質量的、能夠獲得的數據。排放因子和活動水平數據是計算紡織產品碳足跡的關鍵數據。活動水平數據是指在紡織產品的全生命周期各個環節中所涉及的全部的廢棄物、使用的能源和材料。排放因子指的是消耗單位質量物質產生的溫室氣體量,主要用于體現某種物質溫室氣體排放特征。通過初級活動水平數據或次級數據可得到這兩類數據。所謂“初級活動水平數據”,指的是那些能夠從紡織產品全生命周期中直接得到的數據。而從產品生命周期所包括的過程中直接測量以外的來源獲得的數據,通常就歸為“次級數據”。次級數據的來源相對較多,包括對同類過程或材料的平均或通用測量數據,以及部分核查屬實且與規范相一致的數據,也可以是經同行評審的出版物的次級數據,以及其他合格出處數據,還可以是相關經驗研究、數據庫、參考文獻、專家意見等。2.2.4計算紡織產品碳足跡紡織產品碳足跡可以看作是紡織產品在其全生命周期中各階段所產生的碳排放量之總和。而各階段所產生的碳排放量從某種意義上,就是該階段所有活動的材料、能源和廢物涉及的活動水平數據乘以其排放因子。因此,從全生命周期的觀點出發,基于紡織產品典型的全生命周期過程,可以構建如式(1)所示的紡織產品碳足跡的量化模型。
2.3低碳紡織產品方案決策模型
纖維生產工藝、紡織工藝、織造工藝、織造工藝、印染工藝等不同決定了紡織品組成材料的不同,與產品結構、成品生產工藝、包裝方式、銷售策略、回收工藝等不同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產品方案。通常,不同的低碳紡織產品方案有著不同優缺點。在對低碳紡織產品進行開發時,產品方案的選擇決策實際上是一個多目標的優化過程,除了需要考慮對資源和環境的影響,還應該考慮產品的功能、質量、開發周期和成本等各種因素。基于綠色設計評價與優化的指導思想,可以建立低碳紡織產品開發方案決策的0-1目標規劃模型,使之在滿足特定約束條件基礎上,盡可能實現各種預期目標。
3低碳紡織企業信息化服務平臺
低碳紡織企業信息化服務平臺框架模型如圖3所示。基于該框架模式,不難看出,低碳紡織企業信息化服務平臺主要包括4層:應用層、生命周期過程控制層、信息系統運作層以及數據層。最底層為數據層,主要由低碳標準庫、低碳材料庫、低碳知識庫、低碳紡織產品方案庫、紡織產品生產過程數據庫等組成。數據層所包含數據庫中的知識和數據需要紡織產品全生命周期過程中所涉及的所有人員,以及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員共同參與,需要他們通過信息化服務系統不斷完善和更新,以保證這些知識和數據的有效性和實用性。在低碳紡織產品全生命周期過程控制層,主要實施的是整個紡織產品生命周期活動過程中涉及的包裝運輸、紡紗織造、印染、銷售使用、纖維生產、回收處理等碳排放數據管理。低碳紡織企業信息系統運作層是以紡織品生命周期過程控制層為基礎的,是紡織企業實施和實現低碳生產的核心層。低碳紡織企業信息系統運作層主要包括4大模塊,它們分別為低碳紡織知識服務系統、紡織產品碳足跡計算和評價系統、紡織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統以及低碳紡織企業信息化服務單元系統。前三者共同為企業的低碳紡織戰略的運作提供保障,而低碳紡織企業信息化服務單元系統則可以支持將企業的低碳紡織戰略有機而系統地集成到企業的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中,從而更為有效地執行和實現低碳紡織。
3.1低碳紡織知識服務系統
低碳紡織作為一種新型的生產模式,企業要實施必然需要與之相關知識。現實表明,實施低碳紡織是一項極為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強大的數據庫、信息庫知識庫為之提供支持。因此,在當今互聯網、云計算技術、大數據技術、移動互聯技術等信息通信技術高度發達和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本文提出并構建了基于Web2.0技術的知識協同管理服務模式,主要包括知識共建、知識有序化和認知導航3種功能。
3.2低碳紡織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統
該系統主要實現對低碳紡織產品全生命周期過程中的輸入和輸出數據進行管理。從廣泛意義上講,低碳紡織產品全生命周期過程包含作物種植(動物養殖)、天然(人工)纖維生產、紡紗、織造、染整、成品生產、包裝運輸、銷售使用、回收處理等,因此參與該生命周期過程的所有企業都應是該系統的用戶,這些輸入和輸出數據的管理有必要讓他們來共同完成。生命周期管理系統的輸入數據包括原料、輔料、電、水、燃料、設備、人員、廠房等,輸出數據包括產品、半成品、廢水、廢物、廢氣等日常產出情況。3.3低碳紡織產品碳足跡評價系統生命周期法是產品碳足跡計算評價最為常用的一種方法。對于紡織產品,具體地講,就是以相關行業標準和規范作為參照評估計算紡織產品整個生命周期過程中的碳排放總量。產品碳足跡計算評估結果是低碳生產的重要參照,它是實現紡織企業低碳生產的核心,評估過程中需要利用多種工具和方法。(1)紡織產品碳足跡評價標準。目前,國際上評價產品碳足跡的計算和方案有很多,其中較為權威的就有國際標準化組織于2013年的產品碳足跡核算標準ISO14067,以及CarbonTrust的產品碳足跡評價系列規范(PAS2050系列規范)。(2)建立低碳紡織的標準、原材料、輸入、輸出、能源使用和化學品信息等數據庫。這些數據既可以是在產品生命周期過程中直接測量獲得的初級活動水平數據,也可以是經同行評審的出版物中的次級數據,以及從其他可靠來源獲得的數據。(3)選擇合適的產品碳足跡評價方法,確定合適的產品碳足跡核算邊界,完成從輸入、輸出數據到潛在影響全球變暖的碳排放數據的轉化。產品碳足跡評價方法主要有生命周期法、投入產出法、混合分析法等。(4)專業的碳足跡計算軟件。基于低碳紡織產品碳足跡理論,結合企業自身的產品特征,開發相關軟件進行紡織產品碳足跡的計算和評價,如繪制紡織產品生命周期的碳熱圖。這可以使過程變得便捷,從而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
4結語
本文從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角度出發,針對目前我國紡織品出口貿易所面臨的日益嚴苛的“低碳”壁壘問題,結合低碳制造技術、信息化技術、現代管理技術等先進技術,對“低碳紡織”企業信息化方法進行深入研究,設計和開發面向“低碳紡織”的企業信息化服務平臺。我國紡織與低碳制造研究還遠未成熟,與國外的研究體系相比存在較大差距。但近年來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理論和技術的快速發展與普及,為我國“低碳紡織”的企業信息化服務研究朝智慧化方向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強有力的支持。
[參考文獻]
[1]王來利,杜沖,吳雄英.紡織產品碳足跡研究進展[J].紡織學報,2013(6):114-118.
[2]楊光勇,計國君.構建基于產品生命周期的低碳足跡供應鏈[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2):65-74.
[3]高秀麗,盧潔瓊,朱進忠,等.棉織物綜合能耗與碳足跡計算分析[J].上海紡織科技,2016(10):63-54.
[4]方精云,朱江玲,王少鵬,等.全球變暖、碳排放及不確定性[J].中國科學:地球科學,2011(10):1385-1395.
[5]劉飛,曹華軍,張華.綠色制造的理論與技術[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6]王玨.服裝綠色設計理論及評價體系的研究[D].青島:青島大學,2005.
[7]王來力,杜沖,吳雄英.我國紡織服裝行業的碳排放分析[J].紡織導報,2011(10):19-22.
1云服務的優點及運用意義
云服務即云計算服務,它是一種新型的計算模式,可以把IT資源、數據等作為服務通過互聯網來進行傳送,同時它也是一種新的基礎構架管理方法,可以把大量的資源管理起來進行統一的服務。它基于互聯網的相關服務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過互聯網來提供動態易擴展且經常是虛擬化的資源。云是網絡、互聯網的一種比喻說法。過去在圖中往往用云來表示電信網,后來也用來表示互聯網和底層基礎設施的抽象。云服務指通過網絡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服務。這種服務可以是IT和軟件、互聯網相關,也可是其他服務。云服務意味著計算能力也可作為一種商品通過互聯網進行流通。云計算服務的出現能夠完美的實現企業內部集約化及網絡化的管理和布局,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例如戴爾公司的云服務就為其發展提高了計算能力,使企業能夠對突況進行合理的計算資源的調配,快速的適應市場的需求和發展,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2云服務在企業中的應用
2.1云計算的主體是充分的發揮計算機的計算
資源,使計算機的利用率能達到最大化并且企業在進行數據的建立時,應該按照實際的業務逐步的進行數據的擴展,建立好自己的動態數據。企業的IT團隊是由內部云的構架包圍的,因為其重要性,所以必須建立在防火墻之內,以免發生公司資源外泄,造成嚴重的損失。例如:應用測試和分段實施“公有云”IaaS(基礎設施服務)服務使企業能夠放棄建造新的數據中心或者擴建目前的數據中心。企業這樣做是因為它把應用開發、測試和分段實施等工作量卸載到了第三方“云”提供商。由于企業可以按照使用情況增加或者減少付費,企業不會增加新的資本開支,并且在應用開發、測試和分段實施活動減緩的時候避開資源閑置的風險。只要“云”提供商擁有滿足企業標準的治理和數據保護政策,外包對于企業CIO(首席信息官)和CFO(首席財務官)來說是一個極為誘人的選擇。
2.2云服務在企業信息化建設中的優勢
云服務通過虛擬化的方式減少企業的人工成本、購買高昂IT設備的成本和降低企業數據中心的應用成本,迅速的為公司獲得利益。云服務可以幫助企業在服務器上實現負載均衡,即企業將數據放在網絡上時,不必擔心數據的丟失和損壞,因為企業的數據信息一般都會被存儲在“云”中,而“云”的一端有著專業的技術人員對信息進行維護和處理,為企業保管數據,他們的任務就是保證你的數據不被破壞,所以,云服務對于公司來說,是一項花錢少,服務效果好的數據管理設備和信息服務設備。例如:臨時處理和存儲需求在假日零售季節等處理高峰期,企業可以從云服務那里“租賃”所需資源以便增加處理和存儲能力。這個好處與應用測試與分段實施很相似。在企業的信息化建設中,云計算服務能夠通過集中管理和集中使用來解決數據中心的能耗問題。通過云服務,能使IT資源得到集中的管理和共享,克服了傳統IT技術重復、低效率的問題,大大的為企業減輕了能源消耗的問題。因此,現今政府對企業運用云計算服務也持有肯定的態度,并將云計算列入到“十二五”計劃中去,由此可見云服務適應時代的發展,會在企業的信息建設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2.3云計算服務通過靈活可擴展的方式為企業提供了資源共享的功能
目前,大多數企業都存在多個數據中心,一方面是內部信息,不能共享,另一方面是各數據中心的資源不能相互調度,但是通過云計算服務的應用可以實現企業系統之間的資源相互調度,實現資源的擴展,從而提高企業效率。同時云服務還兼備了負載平衡的能力,能夠讓資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云服務采用的是自動化管理軟件,企業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軟件、內存、CPU等等,在進行改革或者對現有信息不需要時就可以釋放,再進行新的選擇。這樣可以使企業根據市場的和用戶業務的變化來進行不斷的調整和改革,從這兒可看出云計算服務避免了一次性投資的浪費,能夠保證資源的自由分配和擴展,而不必擔心數據的丟失。例如:虛擬桌面基礎設施(VDI)目前還尚無定論。VDI最初是作為減少辦公軟件許可證費用的一個“熱門的”想法,但是,后來導致了性能和管理的問題。但是,企業CIO仍在考慮使用VDI。
2.4在未來的云計算服務,數據和存儲的融合
現在企業一般都圍繞著虛擬化發展,利用計算機來建造一個有巨大容量的數據中心,并在結合虛擬技術整合數據中心網絡的基礎上,運用交換器、路由器等網絡基礎設施為云服務搭建數據平臺,改善用戶服務體驗。“云”的概念是將IT的資源整合起來,通過分布式的處理方式來向用戶提供服務的一種商業模式。網絡對于“云”來說就像是粘合劑,云服務就是在這個云中或者云端提供給用戶的服務技術。例如:數據存檔,假設云提供商能夠滿足企業治理標準,一些企業愿意把歷史數據從自己的數據中心卸載到云服務中。這個假設是這些數據是不需要用于大數據趨勢分析的并且僅僅用于長期存儲目的。
3結語
關鍵詞:ASP技術;中小企業;信息
中圖分類號:TP311.52
當前,我國企業信息化建設逐步深入,但與大型企業相比,廣大中小企業由于普遍存在資金缺口大、信息化人才缺乏、資金投入使用不合理等困境,加之信息化建設存在投入較大、回收時間較長的特點,多數中小企業信息化仍無收益,因此造成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步履緩慢。基于此,積極探索一種能有效克服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諸多局限,并能帶來一定的效益的新的信息化建設模式,尤為必要,基于ASP模式的信息化解決方案應運而生。本文借助ASP等技術,就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平臺的構建進行粗淺探討,以供參考。
1 ASP模式的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平臺構建模式
ASP服務過程可概括如下:企業將自身生產經營活動的相關數據信息及生產經營特點傳遞給應用服務提供商ASP,由ASP經軟件處理后再傳遞給企業使用。在該模式中,ASP通過局域網或廣域網給企業提供各種應用軟件服務,企業通過互聯網絡與ASP的運行平臺相連接,通過身份認證后,就可以選擇滿足自身應用需求的軟件或服務,ASP負責對運行平臺進行日常運行管理、維護企業應用軟件并提供多種網上服務。
2 基于ASP的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平臺構建設想
2.1 系統功能模塊設計。從多數中小企業的需求角度出發,該系統基本功能模塊可由前臺內容模塊及后臺管理模塊組成。前臺內容模塊主要含企業簡介、企業動態、產品列表、產品服務、論壇、后臺管理員登錄入口等,其主要功能是查看、檢索企業相關信息,并實現與用戶的交互性操作;后臺管理模塊主要含后臺登錄、新聞信息管理、產品信息管理、文件管理、圖片管理、論壇用戶管理、論壇信息管理、管理員賬號管理等,其主要功能是、審核、修改、刪除各類相關信息,及時查看和回復前臺提交的信息,并進行對用戶的管理。企業內部各用戶結合自身不同權限在系統中進行相關操作,實現與系統的交互。
2.2 系統技術方案分析。從本系統的主要建設需求出發,在基于B/S模式的基礎上,采用ASP等技術進行系統開發,網站平臺為Windows平臺,因系統數據種類繁多且數據量龐大,后臺數據庫采用SQL Server2008,并通過技術訪問,開發語言選用平臺可移植性較強的C#語言。
2.3 系統構架。硬件結構采用三層結構,分別為后臺服務器層,應用程序服務層,客戶端層,其優點投資較小,部署簡單且易于維護,并能較好地支持軟件的實現。軟件結構方面也采用三層B/S結構,分別為后臺數據庫服務器層,運行SQL Server2008;前臺為客戶端層,安裝Windows操作系統,運行普通網頁瀏覽器;中間層為Web服務器,運行本平臺,采用此架構,能單獨存放數據,安全性高,且僅Web服務器安裝應用程序,客戶端無需安裝任何與應用程序有關的程序,方便升級與維護。
3 數據庫設計
數據庫設計的好壞是信息管理系統開發成敗的關鍵,SQL Server是目前中型網絡中常用的數據庫管理系統之一,本系統選用SQL Server2008,它能提供超大型系統所需的數據庫服務,滿足最大的數據處理系統和商業Web站點存儲數據的需要。由于ADO具有運行速度快、便于使用、內存空間占用量小等優點,對于大量用戶同時訪問的Web站點而言,優勢顯著,因此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平臺開發中訪問數據庫時大量使用了技術訪問,下面給出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平臺開發中使用ASP利用ADO技術訪問SQL Server2008數據庫中值碼表查詢的部分源代碼:
set mz_rs= server.Create object(″ADODB.Recordset″)
mz_sql=″selet fs_name_small,fi_key_code from t_refe where fi_code_big=21″
mz_rs.open mz _sql,conn
response.write mz_rs(″fs_name_small″)
do while not ma_rs.eof
// 循環顯示字段名
……
Loop
mz rs.close
set mz_rs=nothing
Conn.close
Set Conn= nothing
%>
4 系統實現關鍵技術
4.1 數據庫實現。從提高數據存取效率、降低數據冗余度方面出發,對數據表進行如下設置:admin管理員賬號數據表:(1)存放系統管理員登錄賬號、密碼及管理員級別。(2)headimage頭像存儲表:存放論壇注冊用戶頭像信息。(3)news新聞存儲表:存放企業各相關新聞資料。(4)pictures圖片存儲表:存放企業各產品的圖片,并提供下載功能以供用戶下載。(5)product產品信息存儲表:存放企業產品的各類相關信息。(6)userinfor論壇用戶存儲表:存放注冊論壇用戶的賬號信息。
4.2 產品列表模塊實現。產品是企業的生存的根本,尤為重要。在數據庫中存放產品信息,既可在前臺瀏覽,也可在后臺實行添加、修改或刪除等相關操作。使用的Re-peater控件綁定product表,能將表數據輕易讀出,且以列表形式顯示。
Sub GetListO′獲取產品列表的函數
Dim mysql As Siring
Dim mycon As SqlConnection
mysql=″select*from product order by id desc″′獲取產品列表的SQL語句
Dim connecttionstring As String =Contiguration Manager.ConnectionStrings(″usersCon necfionString″).ToString
Dim mycon As New SqlConnection(eonnecttionstring)
Mycon.Open()
Dim mycmd As SqlDataAdapter=New SqlDataAdapter(mysql,mycon)′執行操作
Dim dt As DataSet=New DamSet′DS表用于保存從數據庫讀出的數據信息
Mycmd.Fill(dt)
If dt.Tables(0).Rows.Count=0 then′判斷數據表中是否有產品信息
Response.Write(″alert(′沒有商品);″)′若無則彈出提示窗口
Exit Sub ′退出函數
End If
List.DataSource=dt.Tables(O)′控件指定數據源
List.DataBind()′綁定數據源
End Sub
4.3 后臺管理模塊安全技術。為保證網站安全,必須確保只有企業管理員方可登陸網站后臺,在管理員成功登入后該系統使用Session來保存管理員信息。每進入一個管理頁面,管理員都需驗證Session是否有效。Session僅在20分鐘有效,若在該時間段內管理員無任何操作,則其會自動失效。此外,管理員賬號密碼也與普通注冊用戶一樣需加密處理。
參考文獻:
[1]陳孟祥.基于的中小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1(4):170-171.
[2]曹國.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ASP模式探討[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9(2):81-82.
[3]陳翕.基于互聯網的中小企業信息化業務平臺探討[J].企業技術開發,2010(11):95.
關鍵詞:企業信息化建設節約型社會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明確指出:“必須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我國土地、淡水、能源、礦產資源和環境狀況對經濟發展已構成嚴重制約。要把節約資源作為基本國策,發展循環,保護生態環境、力l映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切實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這為中國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按照黨的十六大提出的戰略目標,到2020年,我國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到洲2020年人均GDP達到3儀美元,GDP總量達到如伽例乙美元的規模。要達到這樣一個規模,發展節約型社會的戰略是必要的保證。
企業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重視建立節約型社會要緊密與企業業務相結合,筆者通過幾年來企業經營管理的實踐認為,“構建節約型社會,一是要從自身做起,構建節約型企必二是積極重視企業內部信息化的推廣與應用,讓企業成為‘節約’技術和服務的提供商。”應該說,信息技術的興起為節約型社會的建設提供了技術與管理的支持。
實踐中,如何在第三產業(主要指服務業)中協調建設節約型社會,調整企業自身經營策略已成為許多企業界人士所共同關注的課題。筆者認為,第三產業建設節約型社會中,必然要通過推行信息化來達到為社會節約的手段,并且要在做出貢獻的同時,實現企業管理成本、運營成本、服務成本的瘦身以及利潤的增長。重點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立足企業內部廣大員工,從喚起節約意識入手
企業內部達到節約的目的,一靠企業制定符合實際的制度與規定并有效地執行;另外就是員工節約意識的覺醒,把日常節約意識形成習慣嵌入到日常的生活中,促使員工在日常工作中形成節約的行為。其實,每個員工都有的自己負責的工作,在工作流程中,都會有一定的節約空間,比如紙張的使用、休息時電腦顯示器的關閉、室內空調溫度的控制等等。尋找這個空間就需要員工意識的覺醒,有了節約的意識,每一個員工都能成為節約的節點,散落的節點通過公司管理的系統化,就能形成一個節約網絡。如果這個網絡每年可以減少千分之一的非必要支出,對于整個中國社會而言,產生的效益就將是百萬元甚至千萬元的數量級。
據《中國財富》介紹,知名網絡設備制造商思科有關減少隱性成本案例進行介紹。思科公司的每一個員工在月初是都會收到一封郵件,上面寫到:“您上個月電話費是xx、您目前在公司的排名是xx。”這樣的郵件是在提示有關員工,應該節約電話費了,同時鼓勵出色的員工。在這樣的郵件里通常會有個鏈接,告訴員工應該如何減少電話費。
思科很注重對員工節省意識的挖掘,使用的方法也更為有效和人性化,成功實現了降低隱性成本的初衷,很值得我們借鑒。
2立足于內涵的提升,從優化服務流程著手
同樣是思科,還曾有這樣一種說法,如果你購買思科公司的一項產品,產品到家了,你可能連一個員工都沒有看到。這是對高品質服務流程的一種夸張描述。盡管沒有普遍的使用意義,但擁有一個高效高質的服務流程顯然是一個企業節約成本的有效手段,更是一個成功服務型企業必備的素質。
對于第三產業而言,服務流程是貫穿干整個企業運營的鏈條,更是企業的生命線。打造節約型企業,也要從服務流程著手,不斷對其進行優化。對于一線非循環性企業而言,有效實施“流程穿越”,其目的是通過“客戶穿越、崗位穿越、公司穿越”的“流程貫穿”,對現有客戶服務流程進行全新設計和系統改造,以達到增強流程運行效率和提高流程結果品質的目的,隨著“流程穿越”的落實與推進。
隨著OA網上辦公系統的應用和推廣,優化服務流程,重點是抓住信息化這一關鍵環節,通過技術手段來提升效率。如網上辦公、網上服務等,不斷提高企業的服務能力,讓客戶享受了方便快捷的服務,而且大量減少了由此而產生的企業成本和客戶管理、維護成本的支出。
3立足于社會需求,做節約技術和服務的供貨商
廣東省張德江書記曾經說:“信息化好比新的海洋和天空,有無限的開發和使用能力”。可謂一語道出了信息化的廣泛應用前景。
(1)表示層:主要是對數據的顯示和提交,用struts框架實現。
(2)業務層:業務邏輯層主要負責處理應用程序的業務邏輯和業務校驗、管理事物、其他層相互作用的接口管理、管理業務層級別的對象的依賴,用spring框架實現。
(3)持久層:負責把數據存儲到數據庫,也負責數據的檢索、更新、刪除、數據控制、數據操作語句的編寫,實現數據表的映射,采用iBatis框架。
整合框架在企業技術服務信息系統開發中的應用
企業技術服務信息系統中,企業內部信息化技術服務管理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模塊。下面以企業內部的產品信息管理模塊為例,運用以上多層框架實現,以此來說明開發流程及可行性。在系統的“持久層”中,MSETSIS_EIITSM表用來保存的是新產品信息,與之對應的映射類為MSETSIS_eiitsmVO.java;MSETSIS_eiitsmVO.xml文件包含對表的SQL語句,對應表MSETSIS_EIITSM表的增加,刪除、修改、刪除、查詢語句。實現了查詢出的字段名分別和類MSETSIS_eiitsmVO.java中的變量一一對應。接口MSETSIS_eiitsmdao.java定義對表數據的相關操作。
業務邏輯層中業務對象中的Get、Set方法接受的是接口,定義對象實現,然后注入MSETSIS_eiitsmservice.java,其實現類MSETSIS_eiitsmserviceimpl.java包含了對產品模塊的相關業務操作,配制文件applicationContext.xml包含如下內容,實現了控制倒置。
表示層框架采用MVC設計模式,產品信息入庫有三個組成部分,一個是Action的子類MSETSIS_eiitsmAction.java,一個是ActionForm的子類SMSETSIS_eiitsmForm.java,還有一個組成部分是相應的JSP文件,MSETSIS_eiitsmForm.java類用來處理從form表單中提出交的信息,MSETSIS_eiitsmAction.java通過傳入的不同的值,來處理添加、刪除、修改、和查詢等操作。登錄企業技術服務信息系統后,企業可管理自身產品信息,可進入相關產品查看界面,如下圖3所示。
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