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草坪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城市綠化;草坪;應用分析
1 草坪的類型
1.1 觀賞草坪
指專供人們欣賞景觀的草坪,也稱裝飾草坪、造型草坪或構景草坪。一般情況,這種草坪不允許人們活動或踩踏,要求管理精細,草坪綠期長、色澤與質地好的高檔草坪。
1.2 運動場草坪
指專供體育運動比賽的草坪,如網球場草坪、賽馬場草坪、足球場草坪、高爾夫球場草坪等。這種類型草坪的主要特別是建植草坪時以耐踐踏的草種為主外,草種還要具有較好的再生力、耐磨性、耐修建性。
1.3 游憩草坪
指供人們在休憩時間游憩、散步及戶外運動的草坪,如公園、住宅區綠地、廣場和療養院等。游憩草坪允許行人進入,近距離接觸草坪,能夠使人們緩解精神上的疲勞。這類草坪應具有耐踐踏、無危害、軟硬適中的特點,管理較為粗放。
1.4 停車場草坪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私家車的普及,停車場已成為公共場所及居住區的必備配套設施。但普通的草地停車場效果并不理想,尤其在北方干旱地區,植草磚中的草很難成活。在滿足停車需要的同時,創造出景觀優美、除塵降噪的新型停車場。這樣的綠色停車場將會成為城市的亮點。
1.5 屋頂草坪
屋頂被稱為城市建筑的“第五面”,屋頂綠化使整個城市的綠化覆蓋率提高,彌補地面綠化面積率的不足,還能有效調節屋頂溫度和空氣濕度,可使建筑物內冬暖夏涼,減少空調耗能。在用于屋頂綠化的佛甲草表現出較好的抗逆性和穩定的生長,使室內溫度比屋頂平均低 5~8℃。
1.6 車頂草坪
用特殊的設備并運用特定的建植技術,將草種在面積較大,行速有限的城市交通運輸工具上,如公共汽車車頂,是生態種草的又一種模式。目前,車頂草坪多采用無土栽培技術。
1.7 中心島草坪
中心島是設置在交叉口中央,用來組織左轉彎車輛交通和隔離對向車流的交通島,也稱轉盤。經過綠化的中心島,是城市交通中的一抹綠色,能夠緩解人們的視覺疲勞,使人心情愉快,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
1.8 垂直綠化草坪
垂直綠化可通過利用物體的表面,向建筑物等索取綠化空間以達到節約土地、增加綠化面積、提高生態質量、美化生活環境的目的。近幾年,我國的城市建設取得了飛速發展,城市的高速公路與高架橋日益增多,雖使交通得以改善,卻加劇了城市熱島效應。
2 草坪的功能
草坪作為美化環境、凈化空氣、調節氣溫、消減噪音、提供休閑和運動場所,以及保持水土等多種功能的公共綠地,在維護生態平衡、美化生活環境、發展體育運動和交通運輸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1 調節空氣中氧和二氧化碳
綠色植物在光合作用時吸收的CO2量比其在呼吸作用時釋放出的CO2要大 20 倍。大約 25 m?的草坪草就能吸收一個人白天呼出的CO2,從而有效維持空氣中O2和CO2的平衡。
2.2 滯留和過濾沙塵,清新空氣
一般城市由于車輛運行和人的其它活動,給空氣帶來大量灰塵,工礦區則更為嚴重。城市每燒 1 t煤通常產生粉塵 11 kg,這些物質通過人的呼吸道,給健康帶來不利的影響。草坪植物的葉面積指數比其所占的土地面積大 22~28 倍,大量的葉片可以滯留過濾沙塵,其減少效率比裸地高 10 倍左右。
2.3 改善局部地方的小氣候
草坪草光合作用蒸騰水分時吸熱而使地面溫度降低 3~5.5℃,冬天因地面有草坪覆蓋,散熱較慢,比裸地增溫 4~6.5℃。草坪草還有調節溫度的作用,與裸地相比,草坪地面空氣的溫度要高5%~18%。
2.4 有助于調節心理平衡,減少疾病
綠色草坪能緩和陽光輻射,調節視網膜,對人的視神經和大腦皮層有調節作用。現代人在緊張工作、學習之余,來往經過草坪綠地,空氣中的陰離子能促進人的新陳代謝,消除疲勞,舒緩緊張情緒,恢復心理平衡,從而提高免疫能力,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
3 結語
了解了以上的這些草坪應用方式后,還應該知道,為了改善城市面貌,不能不建草坪,但也不能盲目的,違背可持續發展觀,脫離我國國情濫建草坪。第一,在以人為本的前提下,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第二,針對我國國情現狀和建設生態城市的具體需要,因地制宜地篩選及選育更多高抗性的適于城市生長的草坪草,力求在城市中普及“經濟型草坪”,減少水肥的投入,以節約大量建設及養護成本。第三,要避免草坪養護所用農藥及化肥“二次污染”現象。第四,秉承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利用廢棄物或再生資源來建植和養護草坪。
參考文獻
[關鍵詞]地被植物;園林綠化;作用
中圖分類號:S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11-0228-01
在目前的園林綠化中,地被植物的應用較為普遍。隨著地被植物的應用,園林的綠化效果也更加的突出。通過應用地被植物,使得園林綠化更加的貼近自然,同時,采用地被植物,更加可以凸顯出當地的特色,在城市綠化發展中,起到了積極的影響作用。由此就可以看出,在園林綠化中應用地被植物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下面本文就主要針對地被植物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進行深入的分析。
1、地被植物的種類及作用
1.1 地被植物的類別分析
從生活習性這一角度來分析,地被植物的種類主要可以被劃分為多個類別。現階段,我國很多的地被植物的研究還不夠全面,相關人員對于地被植物所具有的特性存在認識不足的問題,這就使得地被植物的應用效果并不理想。為了能夠使得我國的地被植物可以得到良好的應用,現今的相關人員積極的開展對野生地被植物的開發,并積極的認識地被植物所具有的特性。這樣的情況就如同我國對于優良草坪缺乏評斷一樣,只要合理的采用人工馴化的方式以及良性育種的手段,就能夠明確優良草坪的優點,從而可以有效的促進草坪業的發展。
通常而言,地被植物相較于人工養殖的地被植物來說,在環境的適應性上更強,在惡劣的環境下依然能夠健康的成長,由于其所具有的這一特性,使得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更加的明顯。基本上所有的植物都具備適應性強這一特點,受到氣候以及水土條件的影響較低,相較于一些室內植物來說,植物對于生長環境的要求并不嚴格。而地被植物也具有這一特性。但是地被植物的種類相對較為繁多,這也就使得地被植物具有多樣性的特點,其在實際的應用中,所能夠產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也會更加的突出。
1.2 地被植物所具有的作用
雖然地被植物對于生長環境沒有太過嚴格的要求,但是其也具有一定的地域特性,這就表明,不同區域的地被植物都有其各自獨特的種類。在一些區域,地被植物還富含有一定的故事。如果人們對地被植物進行仔細的研究,并將其與當地城市的歷史以及特色聯系在一起,就能夠清楚的了解一些相關的故事。
因此,在進行園林綠化的過程中,有效的應用地被植物,可以使得園林更加凸顯出地方的特色,成為城市具有代表性的景觀。在園林綠化中合理的應用地被植物,可以利用地被植物所具有的吸收作用,來凈化城市空氣,使得環境質量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地被植物并不需要過多的照顧,即使是在沒有農藥、化肥的情況下,也能夠茁壯的成長,這樣就可以有效的減少園林綠化的成本費用,同時也能夠避免因為化肥和農藥的應用產生的二次污染的出現,使得環境的質量可以得到明顯的提高。
2、地被植物的現狀以及應用發展趨勢
我國近年來城市環境受到了極其嚴重的污染,使得我國的城市環境質量明顯下降,嚴重影響到人們的正常生活。為了能夠解決這種環境問題,我國開始積極的進行園林綠化,希望通過園林綠化來使得城市的環境質量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以保障人們的正常生活,使得人們有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從而可以更好的推動城市和社會的發展。
近幾年人們非常地注重環境的綠化,很多地方大都采用了“疏木草地”的做法,在人們居住的環境中草坪發展速度非常快,同時也就出現了不合理發展草坪、不顧及環境條件和生態效應就盲目發展草坪的現象。發展草坪雖然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但是盲目地發展,就會違背生態林園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在現代人們的園林綠化中,植物的配置類型主要是草坪、灌草、喬草、還有喬灌草4大類模式,如果是單純的草坪,生態效益沒有那么的好。其它的3種,觀賞的層次較強,但是由于有些植被有遮陰的特點,會使周圍地方出現禿裸現象,不是很完美。因為我國現在正處于經濟發展的階段,相對來講還是比較落后,要想大面積地引進別國的高檔地被植物是不太現實的。這也就使得我國的園林綠化受到了實際條件的影響,地被植物“物美價廉”,所以地被植物大量地被運用是發展的必然趨勢。
地被植物在我們的日常生活是經常能見到的,現在已經被應用在很多地方,如公園的建設、室內花卉裝飾、花境栽植等等地方,都能見到地被植物的身影。根據相關的調查研究顯示,在北方本土的地被植物種類中,有很多葉形優美,姿態不同的植被,并且現在已經有人將這些的地被植物與當地特色的植被相結合,產生風格優雅,并且富有情趣的花境。它們已經在花境培植中被廣泛的應用。
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總是喜歡接近大自然,在公園中一般都是用花草裝飾的比較多,對花園的裝飾,用地被植物是最為合適的了。第一原因是植被的“物美價廉”。第二是人們熟悉花草,喜歡花草,它們能夠使人們放松緊張的心情。尤其是在森林公園和植物園,以及生態園的設計裝飾中,在景區空曠的地方、林下、山坡或者是在小路的旁邊,亭子的旁邊種植一些像白頭翁、白屈菜、展枝唐松草、裂葉牽牛、落新婦、牛蒡、地膚等的地被植物,可以營造出自然之美,使人們有返璞歸真的感覺。
另外,我國室內花卉的發展比較快,在室內能見到各式各樣的花卉,像金盞花、仙人球等,在室內栽培這樣的地植物,一方面能夠使空氣清新,另一方面能夠緩解心情。像金盞花、蝙蝠葛、玉簪等種類,比較適合盆栽,其中很多植物種類還適合插花用,合理地搭配能夠設計出符合人們心理以及生理需求的美麗花卉。
3、結語
地被植物不僅能夠起到裝飾的效用,同時也能夠作為藥材進行使用,由于地被植物所具有的可開發性和高利用性的特點,使得其在園林綠化的應用中發揮出了重要的作用。地被植物在園林綠化中進行應用,使得園林的樂趣相應的提升,效益也相應的增加。然而,就目前開發和應用的地被植物來說,種類還很有限,很多的地被植物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開發和利用,這就需要相關的人員能夠在清楚認識到地被植物生物特性的基礎上,加大對地被植物的開發和利用力度,同時要對其進行全面的保護,使得其能夠更加合理的被應用到園林綠化中。
參考文獻
[1] 馬潔,韓烈保,江濤.北京地區抗旱草本地被植物引種生態效益評價[J]. 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06(S1).
[2] 宮迎軍.地被植物的價值及利用[J].河北林業科技.2003(05).
關鍵詞:野生花卉;園林綠化;應用
中圖分類號:S731.2 文獻標識碼:A
野生花卉幾乎可以應用在園林中任何位置,比如花壇、花鏡、坡地以及樹林邊緣等,但是不同位置的野生花卉需要注重品種的選擇,比如種植在坡地中,則需要選擇抗風以及根系比較發達的野生花卉,而種植在花壇或者花鏡中,則需要選擇色彩比較艷麗,能夠形成群體效果的野生花卉,因此需要種植人員注意。
一、野生花卉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的優勢
園林綠化是當地非常重要的一項工程,在這一工程中,綠化植物的選擇無疑是最重要的。有關人員在選擇植物時,既要考慮到當地的氣候條件,同時還要注重植物的習性,是喜歡陽光,還是喜歡陰天;是喜歡干燥,還是喜歡濕潤等,總之植物的選擇是園林綠化中十分重要,但是并不簡單的一項工作,為了能夠降低工作的難度以及增加園林綠化野趣,有關人員通常會選擇野生花卉,這主要是因為野生花卉具有如下優勢:首先,野生花卉具有非常強的適應能力,只要當地的環境不過于惡劣,幾乎都可以種植,而且因為野生花卉長時間在天然的環境中生長,不僅具備了耐旱、耐寒等特點,同時還具備了抗病蟲害的能力,所以種植野生花卉之后,后期的管理不需要花費過多的精力。有很多的野生花卉經過人工馴化之后,可以當年種植當年就開花,而且能夠迅速的占滿一片土地,這對園林綠化效果的實現作用非常大。其次,野花養護并不復雜,管理也不需要精細,整體的運營成本非常低。野生花卉因為長時間在生存在自然環境中,因為能夠適應各種各樣的氣候條件,其自身的能夠抵抗很多的災害,所以完全沒有必要對其進行精細化的養護,這樣不僅可以節省人力以及物力,對減少園林養護支出也有積極的作用。以二月蘭為例,此種野生花卉,冬天常綠,通常是在春天開花,當其種子完全成熟之后,直接落到地里,可以自主生長,完全不需要人工管理,既簡單便利,也節省成本。最后,具有十分優良的生態效益,野生花卉類型非常多,花色通常都比較艷麗,而且花期也不相同,其各有各的形態,多選擇幾種野生花卉種植在園林中,為園林可以增添很多的野趣,可以說是園林綠化不可多得的材料。野生花卉的繁殖能力比較強,開始散播之后,一年之后就可以成群或者成片的生長,有關人員再將其與其他的植物搭配種植,就會形成高低錯落等景致,在這其中人們能夠感受到返璞歸真的情趣,這對園林綠化生態效益的實現的確有很重大的意義。
二、野生花卉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
野生花卉的優勢有很多,但是如何的搭配應用才能夠使其獲得最佳的生態效益,一直都是園林綠化工作者十分關注的問題。野生花卉種植在不同的園林綠化位置,其應用方式不同,具體如下:首先,種植在坡地上,園林綠地中有不一部分是坡地,這樣的位置可以種植野生花卉,因為野生花卉具有固土的優勢,同時還能夠形成景觀效果。比如在道路兩旁的坡地上或者是橋梁護坡上等。需要注意的是護坡位置上種植的野生花卉,需要有十分發達的根系,而且還需要具有抗風以及抗污染的性能,這種坡地的風速比較大,污染也比較嚴重。一般而言,野、二月蘭以及馬葡等是坡地首選。坡地上的野生花卉在選擇時,注重穩定固土,這是比較重要的一點,但是同時還需要注意野生花卉的色彩、花期等因素,最好能夠讓坡地每個季節都有不同的野生開放,這樣的坡地景觀更能夠吸引人。其次,野生花卉也可以種植在花壇以及花鏡中,這些位置最好選擇花期比較經濟中,花色十分艷麗,開放之后看起來十分雅致的野生花卉,因為這樣非常容易形成群體效果,也能夠帶給人十分強烈的自然的沖擊,比較迎合應用在此的野生花卉有射干、千屈菜以及唐松草等。再次,野生花卉也可以種植在林緣或者是草坪中最為點綴。這在園林綠化比較常見,野生花卉種植在樹林邊緣或者中草坪邊緣作為點綴,可以起到過渡的作用,這樣喬木或者草坪景觀就不會顯得十分的單調。有關人員可以將樹林邊緣或者草坪邊緣挖成不規則的圖形來種植野生花卉,其趣味性將會凸顯。比如在比較疏松的樹林中種植一些金雞菊等野生花卉。野種花卉具體種植多大面積,這需要依據具體情況而定,因為不同的地貌形態,適應的野生花卉也有不同,一般而言都是盡可能的體現出自然的狀態。第四,在郊野公園中的應用,野生花卉具有頑強的生命力,抗逆、抗熱、抗旱、耐瘠薄能力強,對環境要求不高,適宜大面積種植在郊野公園。二月蘭、波斯菊、青箱子、虞美人、蜀葵等自播力很強,又無需特殊養護管理,花期長達幾個月,盛開時五彩繽紛,景觀效果好。一些郊野的礦坑、采石場等廢棄地可以種植如木防己、何首烏、蘿、三葉木通、菝葜等攀爬野生花卉,能起到很好的護坡作用,葉形美觀,入秋后漿果紅色,觀賞價值高。 最后,在農業生態園中的應用,許多野生花卉具備藥用、觀賞、食用等多種價值,是農業生態觀光園美化、綠化的最佳材料。在平地及坡地,可種植如桔梗、東風菜、野胡蘿卜、蒲公英、蕨菜、腦、野、車前和地膚等。在生態園水系里及坡地,可種植水蠟燭、野芹菜等,不但美化環境,而且其大部分還有食用價值,可以向大眾起到科學普及的作用。
結語
綜上所述,可知對野生花卉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很有必要,因為野生花卉具有很多的優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可以在短時間內形成景觀效果,同時園林綠化效果的實現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而且園林綠化中能夠種植野生花卉,可以增添野趣,吸引人們來觀賞,在其中人們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氣息。
參考文獻
[1]劉杰,楊恒友.野生花卉資源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J].北方園藝,2008,8(03):134-135.
[2]周元,王娟,曹禮昆.常見野生花卉的園林應用[J].南方農業,2009(03):23-26.
關鍵詞:園林綠化;植物配置;問題
園林綠化工程中植物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這些植物之間進行不同的搭配又能起到巨大的作用,具體來說,城市園林綠化通過植樹、種灌、栽花、培草、營造建筑和布置園路等過程,不僅要提高城市的綠地率,也要充分利用立體多元的綠色植被的生態效應,包括吸音除塵、降解毒物、調節溫度、濕度、有效降低城市污染的程度,改善城市生態環境,使城市環境質量達到清潔、舒適、優美、安全的要求,從而為市民創造出一個良好的城市生活空間。 顯然而見,如何搭配出適用的園林綠化已成為業界一直探討的話題。
1 園林綠化中植物配置的原則
下面我們再來看下園林綠化中進行植物配置的主要原則有哪些,一般說來,具體的原則主要由以下幾種:
1)適宜原則,
適宜原則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通常所說的“適地適樹”,二是與四周環境的協調性。適地適樹指植物的特性要與立地條件相適應。立地條件是指種植地的氣候特征、土壤理化性狀、光照強度以及濕度等情況。園林植物的特性包括植株高度、綠色期、開花期、花色、適應性等。目前大多數城市的綠化植物種類不夠豐富,這與對綠化植物的要求太高,過于追求完
美或輕易否定有關。
2)根據綠化性質和功能進行配置
首先要確定園林綠化所要表達的主題,以突出的植物主題,形成獨特的風格。另外,要根據實際需要,恰當地選用不同的地被植物。如在規則式布局中,應選擇植株整齊一致、耐修剪的品種;而在自然式的環境中,則可選擇植株高低錯落、花色多樣的品種,從而呈現出活潑自然的野趣。
3)要遵循自然規律
要根據園林所處的環境、地形地貌特征,自然景觀,城市性質等進行統籌規劃。要注重保護城市的自然景觀、歷史文化景觀,以及物種的多樣性,把握好它們與城市園林的關系,使城市建設與自然和諧,在城市建設中可以回味歷史,保障歷史文脈的延續。
4)經濟適用性原則
經濟原則指的是發展節水型園林,或者是在植物配置中要適當考慮節水的問題。例如有節制地發展草坪,尤其是冷季型草坪,多選擇耐旱節水的草坪品種,可采用冷暖季草混植,或選用耐旱的地被植物,如沙地柏、扶芳藤等。在配置中優先選取較耐旱的園林植物,如銀杏、臭椿、國槐等。
5)遵循生態學原理
符合自然規律和風貌的園林建設,必須重視生物多樣性。因此,園林植物的配置要重視植物群落的多層次性,形成喬木、灌木、草本相結合的、群落層次分明,物種豐富、藝術感染力強的群落結構。同時也要注重植物葉色、花色、高低植物的配置,使色彩和層次更加豐富。
6)遵循美學原理
植物美是構成園林美的主體,在園林綠化中要高度重視植物色彩多樣性、色調的明暗偏色之異。要充分掌握植物的生態學特性,運用它最佳色彩穩定規律,實現科學配置。要善于運用對比色、鄰補色和協調色,形成色彩明確、對比鮮明、
和諧統一的園林景觀效果。
2 植物的具體配置方式
2.1孤植。指喬木的單株種植類型。這類樹要求冠大蔭濃,壽命長、病蟲害少。孤植造景是園林構圖藝術上的需要,孤植樹可作為園林局部空曠地段的主景,同時具有遮蔭功能。
2.2對植。這種造景方式主要用于強調公園、建筑、道路、廣場的入口兩旁、小橋、登道石階兩旁,并配置假山石以增其勢,調節重量感,力求均衡,同時具有結合蔽蔭給人提供休息的作用。對植可分為規則式對植和自燃式對植兩種形式。自燃式在軸線兩邊所載的植物,其樹種、體型、大小完全不一樣,但在重量感上卻保持均衡的狀態。
2.3列植。也稱行列栽植。指喬木或灌木按照一定的株行距成行成排的種植形式。這種造景方式常見于行道樹和綠籬的種植。
2.4樹群種植。其中由單一樹種組成的群稱為純種樹群;以一種為主,配以適量的其它喬灌木組成的樹群稱為混合樹群。在種類搭配上除考慮生態習性、種間關系外,一般采用針、闊葉樹搭配,喬灌木搭配,并注意葉色的組合,形成具有豐富的林貌和四季季相變化的人工群落。
2.5林植。在大面積的園林中表現為風景林。有純林和混交林兩種形式,純林一般具有整齊、壯觀的藝術效果,但景觀單一,病蟲害容易大面積發生。混交林由多樹種組成,林相復雜,景觀豐富。
2.6綠籬種植。成行密集種植喬木或灌木,經過修剪整形或不加修剪使其枝葉銜接形成籬垣。綠籬起源于西方古庭院。綠籬除了傳統意義上的圍護作用外,常用作分隔空間和屏障視線,也可作為花壇、噴泉、雕塑的背景。
2.7垂直綠化。利用攀緣植物綠化墻壁、欄桿、棚架及其它的垂直物。
2.8草坪種植。草坪具有改善環境的作用。可以滯塵、阻止地表徑流、防止水土流失、減少地面的熱輻射等。草坪在景觀上如綠色的地毯,柔美輕快,對其它景物能起著很好的襯托作用。
3 園林綠化植物之間的配置的經驗
1)園林綠化植物種類的選擇:各種園林綠化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態和形態特征。它們的干、葉、花、果的姿態,大小、形狀、質地、色彩和物候期各不相同;它們(尤其是樹木)在幼年、壯年、老年及一年四季的景觀也頗具差異。在植物配置時要因時、因地制宜,使植物正常生長,充分發揮其觀賞特性。選擇園林綠化植物要以鄉土樹種為主,以確保園林綠化植物正常生長發育,并反映出各個地區的植物風貌,同時也應重視對優良品種的引種馴化工作。
2)園林綠化植物配置的方式:我國古典園林及較大的公園、風景區中,園林綠化植物的配置通常采用自然式。但在局部地區、特別是主體建筑物附近和主干道路旁側也采用規則式。
3)園林綠化植物的配置方法:主要有孤植、對植、列植、叢植和群植等幾種。A、孤植主要顯示樹木的個體美,常作為園林空間的主景。對孤植樹木的要求是:姿態優美、色彩鮮明、形態略大、壽命較長而有特色。周圍配置其它樹木,應保持合適的觀賞距離。B、對植即對稱地種植大致相等數量的樹木。多應用于園門、建筑物入口、廣場或橋頭的兩旁。在自然式種植中,則不要求絕對對稱。對植時也應保持形態的均衡。C、列植也稱帶植,是成行成帶栽植樹木。多應用于街道、公路的兩旁或規則式廣場的周圍。如用作園林景物的背景或隔離措施,一般宜密植形成樹屏。D、叢植即三株以上不同樹種的組合.其是園林中普遍應用的方式,可用作主景或配景,也可用作背景或隔離措施。配置宜自然,符合藝術構圖規律,務求既能表現植物的群體美,也能看出樹種的個體美。E、群植即相同樹種的群體組合。樹木的數量較多,以表現群體美為主。
4 結 語
總之園林不能是綠色植物的堆積,不能是簡單的返璞歸真,而是各生態群落在審美基礎上的藝術配置,是園林藝術的進一步發展和提高。現代城市園林綠化的植物配置要體現出城市的形象,文化特征是城市文明程度的標志之一,成功的植物配置所形成的景觀可以作為一個城市的符號或者標志,如同一些城市中顯著的建筑或者雕塑等可以作為傳播城市文化的一件藝術品。所以要通過對城市綠化植物配置的現狀研究,找出問題所在,科學地提出了植物配置的理論和實施方法,更好地使城市園林綠化向著人性化、生態化的園林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吳燕麗.園林設計植物配置研究.安徽農業科學,2010,38(10):5448-5449.
關鍵詞:園林綠化;花卉;應用
1 城市園林花卉的涵義
淺義的花卉指能夠開花的草本植物。本文中所講的花卉是指能夠應用到園林綠化中的具有美化城市功能的植物,包括喬木、灌木、草本、宿根以及水生花卉等。
城市中應用花卉具有重要的意義,它不僅能夠有效地改善生態環境、美化環境,同時還融入了人類的精神文明,是人類精神生活的塑造者。花卉還能夠放松人們的心情,消除人們的疲倦情緒,對于人們的工作和學習有著積極的作用。有些花卉運用得當,還能夠兼顧生態和經濟效益。
2 城市園林花卉的應用
2.1 喬木在園林中的應用
喬木在園林綠化中常作為主景來應用。喬木的應用方式可分為孤植、對植、叢植、群植、帶植。在一些空曠的區域如大草坪、水邊常選擇一些個體形態優美的大喬木如雪松、油松等進行孤植,作為景點中心來搭配,還可栽植在遠點的高山上,豐富天際線。在公園、建筑等的入口常采用樹姿相似、樹種相同的喬木對植。叢植用作于游人休憩的地方、起隱蔽作用的時候,只需要單純的喬木林就可以,但作為主景搭配時則要搭與灌木混交,并要注意季節與色彩的搭配。群植通常只用于觀賞,不供游人休憩,內部層次豐富,可分為喬木、亞喬木、大灌木、小灌木、草本5層,每一層根據環境特征搭配合適的植物,作為主景,整體上天際線要起伏錯落,具有觀賞性,同時每一層要有自己的觀賞特性。帶植則出現在河流、道路兩旁,既有隔離空間的作用,又能防塵防噪。
2.2 灌木在園林中的應用
灌木是園林綠化中應用最多的植物種類。灌木多為密集栽植造景,通過人為修剪造型,體現的是修剪美、群體美。灌木具有管理成本較低、種類多、色彩豐富、節水保墑等優點。在園林綠化中既可與喬木、草本等搭配成景,亦可獨自成景。當灌木與喬木搭配時,可以用于隔離綠化帶;與宿根花卉、草本等搭配時,可用于花壇、花境造景,灌木還可與草坪搭配用于草坪的鑲邊。當灌木獨自使用時,可以將色彩不同的灌木組合成多種色塊和圖案,還可以修剪成“立體草坪”,不僅管理方便,效果也更加生動。
2.3 草本花卉在園林中的應用
2.3.1 宿根花卉。宿根花卉常用作彌補綠地形式單調、色彩不足,能夠豐富群落層次、加強季相變化,展示的是一種群體美。宿根花卉要適地適花。宿根花卉可應用于花壇、花鏡、園林綠地、濱水綠地、基礎栽植、巖石園、邊坡綠化、專類園等。大門口、公共建筑前、主干道兩側、分車綠帶、廣場、公園等都是宿根花卉應用的重要地方。廣場、道路兩側、公共建筑前多設置花鏡、花壇,如四季海棠、景天類的一些宿根花卉可用作模紋花壇,芍藥、鳶尾等則是做花鏡的優選。宿根花卉做地被植物如吉祥草、麥冬、地被石竹等,加強了地被的觀賞性,也是未來地被植物的發展方向。在城市公園中大片種植宿根花卉如郁金香、鳶尾等,能夠作為公園的專類園景觀吸引游客的眼球。在一些蔭蔽的建筑、叢林下則選擇一些陰生半陰生植物如麥冬、一葉蘭等,可以緩沖建筑的生硬感、豐富層次。
宿根花卉因其自身的形態特征、色彩艷麗日益受到城市綠化的追捧。但是要根據它本身的生態習性進行合理地配置才能達到最佳的觀賞效果。
2.3.2 球根花卉。球根花卉是植株地下部分的莖或根變態、膨大并貯藏大量養分的一類多年生草本植物。球根花卉株形美觀、色澤鮮艷,近幾年也受到人們的熱捧。但球根花卉大多用于商品花、鮮切花,大多從國外引進,在園林綠化中使用成本較高。而且在其花期過后進入休眠期,地上部分就會枯死,限制了球根花卉的觀賞期。因此,現在在園林綠化中使用的球根花卉種類還比較少。球根花卉使用的經典使用方式是花壇、花境,風信子、郁金香等堅韌挺拔、花色艷麗,作為花壇花境使用非常理想。近幾年許多大城市如成都、沈陽、武漢等都從國外引進了許多球根花卉做專類園,比如武漢植物園現在每年都舉辦郁金香展,成片的郁金香,色彩艷麗豐富,打破了過去植物園沉悶的色彩,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游客來參觀。
2.3.3 一二年生草本。一二年生花卉培育較其它花卉更為快速、種類也較多。常用作花壇、花池、花臺,擺放于廣場、建筑前等顯眼的地方以及道路兩側。它相較于宿根花卉的優點是溫室培育,可以一年四季提供,但是在管理上比較繁瑣,要經常更換。
合理的植物應用,不僅能夠美化生活的環境,還能夠改造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在創建園林化城市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色彩、季相變化的搭配,更要注重植物的適地適栽原則。在未來的園林城市發展中,要加大本土樹種的應用,同時科學的引進外來植物,努力創建集生態、科學、文化、藝術為一體的現代園林城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