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村莊規劃實習報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大四暑期,在學校要求下,為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我進行了一個月的實習學習。通過實習,對規劃基本建設方面的有關法律和法規、規劃設計整體內容和程序、規劃的審批制度及城市建設管理的規程和方式、不同階段城鎮總體規劃及詳細規劃的工作內容和編制深度等都有所了解,使得自己在專業領域獲得了實際的工作經驗,鞏固并檢驗了自己幾年來本科學習的知識水平。達到了培養自身的職業素質,提高綜合解決城市及環境建設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對我國城市規劃體制的理解和認識的目的。在這個基礎上把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培養實際工作能力與分析能力,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我們是在學校和西安市規劃共同合作下,響應國家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號召,對西安市長安區郭杜鎮五四村進行了規劃。農村發展滯后于城市發展,制約了全面小康社會建設步伐。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符合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律,是統籌城鄉發展,加快推進農村全面小康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加快推進農村全面小康建設的必然要求。然而新農村的規劃設計沒有現成的成熟規劃理論,而它又涉及到農村建設的方方面面,因此,需要從多種角度來考慮,以多學科理論作為其理論支撐,如可持續發展理論、系統科學理論、地理學、生態學理論等。對于這樣的情況,我們的實習既是一次鍛煉,也是一次挑戰,對我們全組實習規劃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我們多查閱資料,多吸取現有規劃成果,并對新農村規劃提出一些自己的觀點。這次實習,學到很多東西,真是受益匪淺。
在資料收集和現場調研階段,我學習到一些資料收集的基本方法,以及對一些資料的來源和收集索要部門都有所掌握。在現場調研的時候,雖然天氣十分悶熱,農村交通等也不是十分便利,當地的居民以及政府也對我們的工作不配合,但我們還克服了各種困難,盡可能的收集到更多的資料,對現場有更多的了解,為以后的規劃提供更多的依據和條件,使規劃更具可行性。我們不光在各部門收集了現有的基本資料,還針對不同人群,做了一些切實的調查問卷,現場進行了調查,從多種渠道獲取信息。調研時候村里不配合,通過我們耐心的解釋,雖然有些資料沒有拿到,但還收集到很多資料,這就鍛煉了我們的溝通能力,養成良好的職業素質。我們對調查問卷的形式以及制作也有了了解學習,調查方法、調查對象、調查深度等都有一定的認識。
調研后對資料進行整理分析,找出現狀問題和預算人口規模,以便確定規劃用地范圍。在現狀分析發現很多問題,五四村的耕地嚴重不足,導致剩余勞動力很多,這些剩余勞動力又沒有技能,知識水平也不高,是村里的一大難題。村莊用地布局混雜,功能分區不明確,三類工業離居住很近,嚴重污染居住區內環境。村里綠化面積不夠,基礎設施不足。這些都是我們這次規劃要解決的問題,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對村莊性質、村里的產業結構、功能布局等很多方面都有了較好的規劃。從這里我更加明白了規劃工作的性質,我們不光是對用地布局的規劃,還要對規劃用地內的產業結構等多種問題這考慮,規劃區內的人們在經濟、文化、生活等方面都能更好的發展。我們的規劃工作不僅要求組內工作人員的相互協作,還要求和其他專業的人員很好的協作,規劃工作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工作。在規模計算上,我們對人口預測等知識進行了回顧,對預測方法也有了很好的掌握。計算工作是很繁瑣的事情,還要求有嚴謹的態度,力求計算結果準確無誤。這很是鍛煉我們的耐心和細心,看來規劃要求很多,做好一個合格的規劃人員要具備很多的品質。
后來的方案設計過程中,我們規劃實習的小組成員各抒己見,有時候還爭持不下,大家都對規劃提出自己的想法,聽取各個同學的規劃思路,對自己也有一定的啟發,也是多種思維的變通。但有時候由于意見不一,組內成員還吵起來,使工作不能正常進行,從這里可以看出規劃工作真的需要很好的協作和與人溝通的能力。后來和老師多次交流溝通,方案修改調整過多次,從這多次的改動中,每次都能發現一些考慮欠缺的地方,從而學到很多東西。老師每次都能認真地指導,畢竟老師經驗比我們多,考慮的問題也周全,在老師的屢次指點下,學習進步很快。看來在實踐中學習的效率更高一些。同時,在實踐中也意識到自身的不足,理論掌握的不夠,對規劃設計有很大的局限性。這將對以后的學習有很大的指導意義,明白自己的不足,學習的時候才能有針對性,學習的動力也會更大,相信學習的熱忱也會有所提高。后來和甲方溝通后,方案還進行了一些調整。在反復調整方案的過程中,不但學習到很多專業知識,在職業素養上也有很大的提高。我們原來在規劃作業的時候每次草圖的時候都畫得不是很仔細,方案調整也不會有很多次,做事情從來都沒有這么大的耐心,經過這次實習,才了解到規劃工作真的需要很大的耐心和嚴謹的態度。
方案確定下來,在以后畫圖的過程就相對簡單一些,在這幾年的學習中,自己對一些畫圖軟件有了熟練的操作,像autocad、photoshop等。這些軟件的熟練掌握,還是在去年暑假實習的時候,看到別的實習同學都能很好的應用這些軟件,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后來不斷練習的成果。現在用autocad畫圖基本用快捷鍵,畫圖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每年的實習由于當時所學知識不同,實習任務和目的不一樣,學習重點也有所不同。但這幾年實習的累積,對自己學習還是有很大的幫助,在后來的運用中就能很明顯的體會到。每次實習之后就對自己知識的掌握有所了解,知道不足之處和需要學習的東西,這樣學習的時候就有的放矢。這次實習有一樣,對今后的學習工作一定有很大的益處。雖說能熟練畫圖,但畫圖量還很大,調整次數又多,每天都很累,要一直畫到很晚。實習的時候還是很辛苦的。
經過我們實習小組幾個成員一個月的辛苦努力和老師的不斷指導,規劃任務最終完成。看著成果擺在眼前,那種成就感悠然而生,覺得所有的辛苦和汗水都很值得。在實習的這段時間里,由于到了大四,專業課程也學習了很多,對規劃有了較系統的了解,實習的時候就有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學習到的東西就會很多,真是受益匪淺。
我們已經對專業知識學習很多,原來也進行過規劃實習,所以對規劃工作的程序及方法都有所了解,這對我們這次規劃實習有很大的幫助。雖然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是一個新的課題,沒有現成的成熟規劃理論和成果,但我們通過多方面的學習和資料收集分析,多次方案調整,與甲方溝通交流,最終順利完成此次實習。
通過這次實習,我們對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課題有了很深刻的學習,做新農村規劃,首先得對村莊類型進行深入地調查研究。村莊基本有兩大類:一是轉型村莊。轉型村莊包括三小類:城市里的“城中村”,村莊完全被城市包圍,但村莊的景觀維持村容村貌,經濟組織仍是農村集體經濟,文化還是宗族文化,社會服務機構和服務體系沒有建立起來,依舊是“自建自管”;二是快速工業化推進的地區、城鄉混雜地區等;三是未來工業化可能推進到的地區。另一大類村莊是自然村莊,這種村莊現在如此,可能未來遠景仍是如此。在經過調查研究后,我們才可能對不同的類型定下不同的規則。總的來說,新農村規劃不在于把村莊建設得更漂亮,而是在于進行制度的轉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社會主義新農村應包括新房舍、新設施、新環境、新農民、新風尚5方面。因地制宜地建設各具民族和地域風情的居住房,房屋建設要符合節約型社會要求;完善基礎設施,道路、水電、廣播、通訊、電信等配套設施要俱全;生態環境良好、生活環境優美,尤其在環境衛生處理能力上要體現出新的時代特征;新農民是指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的“四有農民”;新風尚就是要移風易俗,提倡科學、文明、法治的生活觀,加強農村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這些都與新農村的規劃設計有很大關系。規劃注意五方面的內容:一是建設包括道路交通、信息網絡在內的農村基礎設施,二是治理和保護農村自然環境,三是重點發展醫療、養老等農民社會保障體系,四是支持農業生產,五是發展教育事業。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步伐,要靠合理的規劃設計、適宜的用地布局、有利的產業規劃,靠堅強的基層組織建設。因此,規劃也要要符合改善農民生活條件、實現村容整潔、營造文明村風、適合市民休閑的需要,安排好生活與產業的發展,要從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設和諧村鎮高度進行規劃設計。
【關鍵詞】人才培養 藝術管理 產業化
目前,文化產業在我國方興未艾,文化產業的發展已列入國家發展的戰略規劃,成為我國21世紀最重要產業之一。而藝術產業在這個支柱產業中是最基本、最重要,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組成部分,其繁榮發展所產生的巨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是其他產業不可比擬的,也是至關重要的。在這種背景下,國家和社會急需一大批既有較高藝術修養又懂得經營管理、既具備創新策劃能力又深諳市場經濟規律的藝術管理專門人才。
一、藝術產業化的現狀,造成藝術管理類人才的供給匱乏
自從深圳大芬村由一個原來人口不足 400 人,人均年收入不足 200 元的貧困小村莊,偶然間依靠油畫產業奇跡般地崛起,進而發展成為當今年產值超過5億元的、占領美國油畫市場56%份額的“中國油畫第一村”,中國由此唱響了藝術的產業化之歌。而藝術的產業化在市場經濟的國度里,在知識經濟的時代,在人類社會發展的當今社會,是一種必然的歷史性趨勢和選擇。這種用產業化的方式去生產和制作藝術,不但給藝術生產注入了強勁的生命力,插上了夢想騰飛的翅膀,更使藝術生產獲得了新的活動平臺。特別是近年來我國美術館、畫廊、博物館、拍賣行、社區藝術館、藝術院團等藝術市場日益繁榮,各類藝術機構不斷涌現,使得藝術經紀人、策劃人、節目制作人、劇目管理等一些專業的藝術產業、藝術市場管理人才出現了嚴重匱乏。在文化部的 《關于實施“人才興文”戰略進一步加強文化人才隊伍建設意見》 中指出,當前文化產業專業人才的缺乏影響到了文化產業的發展,應注重加強我國文化產業專業人才的培養,發揮高等院校科研與教學的強大力量,使之成為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助推器和專業人才培養的孵化器。[1]
二、藝術管理人才培養的初步探究
目前,我國高等教育對藝術管理人才的培養主要有兩個思路,一個是以專業藝術院校為代表的傾向于藝術技能培養的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方案,如中央美院的藝術管理課程,美術技能性課程占有相當大的比例;中國音樂學院的藝術管理則直接以視唱練耳、樂理和曲式分析等為核心課程。而另一些省屬綜合性藝術院校,如山東藝術學院、南京藝術學院、吉林藝術學院、云南藝術學院等,在課程設置上則更宏觀一些,更加偏重于對藝術文化理論的學習,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重點放在寫作能力和營銷策劃能力上。[2]但無論在哪一類高等院校開辦藝術管理專業,無論專業方向有什么不同,藝術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都應本著經世致用、產學結合的原則,在充分考慮藝術管理人才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的基礎上,筆者提出以下五種方式以供參考:
(一)在教學方法上盡量采取開放式教學
中國傳統的教育方式多數都是填鴨式的教師課堂理論講授,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學習知識的熱情。而對于藝術管理專業的人才來說,開拓創新的思維方式和推陳出新的行動力尤為重要,因此,開放式的教學方法勢在必行。一方面在教學方法上,教師應讓學生積極互動,通過分析案例,以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討論問題的方式靈活授課,給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鼓勵其積極備課,講述自己對所學內容的見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管理者”的角色;另一方面,允許并鼓勵學生跨專業、跨學院旁聽其他教師的小班課,帶領學生參觀、欣賞其他專業學生的藝術作品展、音樂會、晚會,并做出分析和評論,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和藝術品鑒賞力;最后,建立本專業的學術論壇,定期舉辦學術討論會,可以是外聘專家主講,也可以是本院教師分享自己的學術思想,鼓勵學生積極貯備、講述自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學術見解。這種“開放式”的互動教學,將大大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增進其學習知識的主動性,培養出符合專業需要的人才。
(二)在課程設置上形成一個復合、有機的課程體系
從事藝術管理的工作,需要相關人才通過對藝術家、藝術作品、藝術項目等的價值判斷,運用被市場所接受的方法和模式進行推廣和運作,進而得到受眾的認可和接納,實現藝術品和藝術項目的市場價值以及達到藝術家的理想。這就要求藝術管理人才是既懂藝術鑒賞又懂營銷管理的復合型人才,因此,藝術管理專業在課程設置上應該本著“復合、有機”的原則來進行,即以藝術及其技能類課程為基礎、以管理營銷類為依托、以創意策劃類為重點、以談判交際類為輔助,形成一個相互支撐、互為補充的有機整體。其中,藝術類課程應該包括藝術概論、藝術美學、藝術傳播學、藝術鑒賞等。同時一些藝術技能課程開設也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自身的藝術素養;另一方面也使學生自己的創意思想和方案可以在工作中有效、具體地表達、呈現出來,以供別人執行。可以把素描、視唱、電腦繪圖、設計基礎等列為選修課程。就管理類課程來說,可以開設管理學、藝術管理學、經紀人理論與實務、市場營銷學、藝術品市場營銷以及一些微觀藝術產業,如畫廊、影院、拍賣行、博物館、美術館、藝術院團等的經營管理。創意策劃的能力是藝術管理人才的核心能力,也應是其必備的素質,因此,創意策劃類課程應包括:文化創意、廣告策劃、項目策劃文案寫作、展會策劃、晚會慶典策劃等,此類課程旨在提高學生的創意、創新能力。最后,由于藝術管理人才大多都在從事連接藝術家和市場的中介事務工作,需要與藝術品分銷渠道中各環節的人員打交道,其與人溝通交際的能力和商務談判的能力是此類人才的必備基本素質,所以開設公共關系、商務談判、演講口才類的輔助課程也是十分必要的。
(三)注重教師從業經驗,打造符合本專業需要的高素質的師資隊伍
鑒于藝術管理專業極強的實踐性,為了培養出符合市場需求的專業人才,應整合校內外優秀的教學資源,打造一支高素質同時具有豐富從業經驗的師資隊伍。首先,在教師選拔上,應在注重學歷的同時,關注教師本身的專業從業經歷和經驗,這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書本知識和個人的從業經驗有機地進行結合,深入淺出地進行講解,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使學生能夠積累到相關行業內的從業經驗;同時,還可以實施“請進來”戰略。即聘請包括校外專家、學者、民間藝術家、資深媒體人、策劃人、文化藝術企事業單位的管理人,來學校講學或者承擔一定課時的教學工作,發揮其信息量大、從業經驗豐富的優勢,將其在實踐中掌握的操作技能融入到課堂教學中,為課堂教學引入鮮活案例,開闊學生的視野,以此與專職教師的教學和科研能力形成互補;另外,為打造一支既有專業知識又具備實踐經驗,既懂藝術又懂管理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可以對本專業教師實施“走出去”戰略。一方面要加大經費投入,支持和鼓勵骨干教師參加國內外舉辦的學術研討會,交流、吸取國內外成功的教學理念和經驗,使學生能夠了解到學術研究的前沿信息和案例;另一方面,積極扶持骨干教師外出培訓或者出國深造,豐富專業知識,掌握學術前沿發展動向,全面提升教師隊伍素質;最后,還可以嘗試在國際上尋求一些教育資源,通過與國外大學進行聯系,邀請國外專家學者來校進行短期的訪問教學,汲取國際先進的教學經驗,達到培養優秀人才的目的。
(四)將實踐教學貫穿整個人才培養計劃的始終
藝術管理的最大特點和專業屬性就是具有極強的實踐性。如果學生所學的全部知識不能在實踐中得到系統的操作或演練,那么,所培養人才的實際管理能力將無從談起。因此,藝術管理人才的培養,應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實踐教學在人才培養中的比重。具體來說,實踐教學可以從校內實習和校外實踐兩方面來進行。校內實習部分,可以以學院各個系為依托,與其他各系進行密切合作,比如學生可以為音樂學院的演唱會做晚會策劃、為美術學院的作品展做布展、為動漫學院的作品做營銷推廣、為舞蹈學院的演出做舞臺布置和監督、為設計學院學生的創作拉贊助等,這些實踐活動都可以鍛煉學生的執行力和操作力。同時,學院也可以定期舉辦各種創意大賽,通過比賽,一方面可以使學生獨立書寫項目策劃書、報告書、文案等,對實際書寫能力是一次訓練;另一方面,大賽的全部籌劃工作都交由學生自己來完成,又為學生提供了一次難得的實際演練的機會。就校外實習而言,可以和多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報社、出版社、演出經紀公司、演出團體、劇院以及電臺或電視臺等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項目實踐和實習場所。每次實習完畢,要求學生撰寫實習報告,參加論壇分享實習心得,實現由理論指導實踐,然后總結實踐成果,進而使理論在實踐中得到升華,使學生在實踐中對所學知識有了充分的理解和消化。
綜上所述,對于藝術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特別是在當今藝術產業化的背景下,從起步到完善,將會需要一段比較長的時間。本文探討的一些培養方式,旨在充分調動、整合校內外優勢資源的基礎上,給學生以充分的發展空間,發揮其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為藝術管理人才培養提供一種質量保證。只要行動的方向正確了,藝術管理的人才培養就一定能走出一條堅實、符合市場需求的道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