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骨折病人術后護理措施

骨折病人術后護理措施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骨折病人術后護理措施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骨折病人術后護理措施

骨折病人術后護理措施范文第1篇

股骨頸骨折是指股骨頭下至股骨頸基底部的骨折。股骨頸骨折多數發生于中老年,與骨質疏松導致骨質量下降有關,當遭受輕微扭傷、暴力則可發生骨折。老年人骨折可因平地滑倒,或由床上跌下粗隆部著地,或下肢突然扭轉,甚至無明顯外傷史都可引起,偶有過度過久負重勞動或行走亦可引起骨折[1]。一般骨折錯位較多,血運損傷亦較重。其治療方法多種多樣,但病人的護理至關重要,尤其是心理護理。

心理護理又稱精神護理,是運用心理學的理論和技術,以減輕疾病或促進疾病痊愈的護理方法。心理護理是整體護理的一個重要手段,是調動病人的主動性,取得病人合作的有力保證。所以心理護理在護理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近兩年來,我們共護理股骨頸骨折病人228例,通過護理人員的精心護理,均痊愈出院。

1 臨床資料

自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們共護理各種股骨頸骨折病人228例,其中男96例,女132例;年齡27~99歲,60歲以上165例(老年人占57.9%)。

2 股骨頸骨折病人心理特點

由于老年人各組織器官功能退化,生理功能下降,反應遲鈍,表達病情不清楚,加之骨折后情緒不穩定,對于手術安全性和術后恢復不了解,難免產生恐懼心理、自卑孤獨心理和過高期待心理。護理人員應針對老年人的心理特征、文化水平、職業和對疾病的認知程度,除了向病人介紹手術過程,麻醉方法,術后可能出現的不適,介紹術后功能鍛煉的重要性外,同時要幫助患者建立起積極配合手術的心態,使患者以最佳的身心狀態接受手術治療。

2.1 恐懼心理 股骨頸骨折病人因骨的完整性和連續性遭受破壞,主要表現為疼痛和功能障礙,所以易產生恐懼心理,擔心今后永遠不能站立,留下終生殘疾。

2.2 自卑孤獨心理 股骨頸骨折病人住院,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特別是老年患者因家庭、經濟、子女未在身邊或照顧不周,容易產生孤獨心理,而且病人因生活不能自理,對許多事情心有余而力不足,短時間不能治愈,隨之就會情緒低落,悲觀自憐,對生活失去信心。

2.3 過高期待心理 股骨頸骨折老年病人希望盡快治愈,往往對醫務人員抱有過高的期望,要求用新技術、新藥物診治。一旦醫務人員的診治措施與主觀愿望不符時,便會產生挫折感,甚至對醫務人員的診治措施不理解,進而采取消極態度,被動接受診治或產生抵觸情緒,尤其是療效不佳時,更容易產生此類情況。

3 心理護理方法

3.1 股骨頸骨折引起的疼痛常常使人難以忍受,更會增加老年病人的恐懼感,應盡可能減輕病人的痛苦。對疼痛難以忍受的病人,除給予適當的鎮痛劑外,應根據骨折情況正確安置臥位,在心理上給予一定的語言安慰、心理疏導,告知患者來我科治療的病人都由技術好的醫生親自診治、手術,會用最好的治療方法給予治療,盡量轉移病人的注意力,減輕其疼痛,消除其恐懼心理,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治療。

3.2 護士針對股骨頸骨折的病人,尤其是針對老年人,溝通過程中應格外耐心,事先了解病人的聽力情況,注意說話的語氣、態度、音調,面帶微笑,讓病人感到人格受到尊重、有親切感,讓病人有回家的感覺。在溝通中全方面了解病人的家庭、社會環境、個人信仰、生活習慣,爭取家庭、朋友及單位的合作支持,讓家庭和社會都對病人起到積極的支持作用。

3.3 鼓勵股骨頸骨折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并且對病人進行相關知識教育,幫助病人正確認識和科學評價自己的傷殘程度,樹立實事求是、力所能及的生活目標,調動病人的主觀能動性,使其處于最佳心理狀態,盡快恢復健康,將殘障降低到最低點,使病人早日重返社會,自力更生,這是股骨頸骨折病人治療和護理的最終目標[3]。因此,應將對股骨頸骨折老年病人的心理護理貫穿于護理的全過程,使其在整個康復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

3.4 伴隨疾病的心理護理 老年人體質虛弱耐受力差,應全面觀察其伴隨的慢性病、基礎病的發展變化,詳細評估患者的健康狀況。針對各種慢性病和基礎病,認真做好心理護理,更好地控制血壓、血糖,預防和控制感染,減少并發癥,提高手術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 考 文 獻

[1]王賓堯.人工髖關節外科學[M].第二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18―220.

骨折病人術后護理措施范文第2篇

【關鍵詞】老年人;股骨頸骨折;手術后護理

【中圖分類號】R59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8517(2010)16-104-1

股骨頸骨折是老年骨折的常見病、多發病、骨折病,多需手術治療(即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或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我院自2004年起對97例股骨頸骨折病人進行了62例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及35例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而術前、術后如何指導病人進行正確有效的功能鍛煉,也給我們護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對病人進行了系統的功能鍛煉指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共進行股骨頸骨折手術(人工股骨頭置換術62例及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35例,其中男52例,女45例,年齡60-86歲,平均73歲。

2護理

2.1術前護理

術前護理包括兩部分內容:①向病人講解術前功能鍛煉的方法重要性及注意事項。此期功能鍛煉的重要內容是提高患肢肌力,避免鄰近關節僵硬。方法是進行患肢膝關節的屈伸、旋轉活動,跟關節背伸和跖屈活動,以及進行患肢肌肉按摩拍打。②向病人講解術后功能鍛煉的一般程序、鍛煉方法以及相關知識,使病人認識到術后功能鍛煉的重要性,從而能積極主動配合,自覺按計劃進行功能鍛煉。

2.2心理護理

心理護理貫穿于治療護理的全過程。病人在術前常對手術能否成功,術后能否下地行走等有擔憂心理,針對這些心理反應,護士詳細介紹同病區手術成功的病人現身說法,以減輕病人對手術治療的擔憂。通常病人在術后因為擔心切口裂開、出血、傷口疼痛等原因,不敢進行功能鍛煉。護士除了每日了解病人的功能鍛煉情況外,同時注意觀察病人的心理反應、思想活動,給予解釋、安慰,用鼓勵性語言對病人的每一個動作給予耐心的指導和肯定,使病人樹立信心,自覺地進行學習。同時做好病人家屬的工作,使家屬能夠主動參與病人的功能鍛煉,以利于病人出院后繼續進行功能鍛煉。組織相同疾病和手術的病人進行交流,相互介紹鍛煉感受和經驗,以提高鍛煉效果。

2.3術后護理

2.3.1術后早期(手術當日至術后3日)進行膝和踝關節屈伸鍛煉病人回病房后,抬高患肢,膝關節伸直位,同時防止患肢外旋和足跟受壓。患者平臥,以利靜脈回流,減輕患肢局部腫脹。在病人可以耐受的情況下,指導病人進行膝、踝關節的屈伸鍛煉。先指導病人進行健側股回頭肌等長收縮動作,待病人掌握了正確的動作要領后,再進行患肢股四頭肌等長收縮鍛煉,并指導病人用人背伸和跖屈踝關節,每個動作保持5s,然后放松,重復練習,10-20次/日。

2.3.2術后中期(術后第4日至術后2周)此期鍛煉的首要目的加大關節活動度,其次是肌力恢復訓練[1]①術后第4-10日,進行患肢直腿抬高鍛煉,病人仰臥位,收縮股回頭肌,緩慢將患肢抬起,然后輕輕放下。開始時,病人由于傷口疼痛,緊張害怕等原因,不敢進行鍛煉,護士站在患肢側協助,一手握住患肢的足跟部,另一手托住患肢的窩部,協助病人伸膝位抬高患肢。反復數次后,可放手讓病人自行鍛煉,每日10-20次。②術后第11日至2周,進行患肢膝關節的屈伸鍛煉。開始時,由護士輕輕抬起病人患肢膝關節,形成被動屈伸膝關節活動。反復數次后,可放手讓病人自行鍛煉,每日20-30次。

2.3.3術后晚期,出院后至術后8周①指導患者繼續在床上進行髖膝關節屈伸練習,髖關節內收外旋練習,注意屈髖角度逐漸增加,但應

小結

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或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是老年股骨頸骨折病人治療的有效方法,而術前、術后正確有效的功能鍛煉則是提高手術療效的重要措施。

骨折病人術后護理措施范文第3篇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來糖尿病的患者逐漸增高,而骨折合并糖尿病的人也是越來越多,手術是治療骨折病的一種手段,糖尿病人由于長期代謝紊亂,免疫功能低下,對手術的耐受力差,圍手術期易發生并發癥,應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使病人順利度過圍手術期,我院骨科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共收治糖尿病合并骨折38例,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38例,其中男27例,女11例,年齡64-78歲,平均70.5歲,股骨干骨折11例,股骨頸骨折9例,脛腓骨折8例,肱骨骨折4例,骨腫瘤4例,鎖骨骨折3例,開放性傷口10例,行髖關節置換術4例,帶鎖髓內釘13例,糖尿病神經病變者2例,糖尿病骨病2例,首次確診為糖尿病者8例。

2 護理

2.1 心理護理

患者擔心自己有糖尿病又發生骨折擔心術后傷口不愈合對治療缺乏信心,患者年高體弱,患糖尿病突然外傷導致軀體運動障礙擔心家庭負擔,表現為壓力大,情緒低落,護理措施:(1)向患者耐心解釋,正確對待手術,消除患者的恐懼心理;(2)對于經濟條件有限者,講解手術治療的意義,使患者盡快手術;(3)對患者的疑問耐心解答與患者進行交流,取得信任,幫助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

2.2 骨科疾病護理

2.2.1 術前護理 (1)有效止痛,減輕病人痛苦;(2)觀察患肢皮膚顏色,動脈搏動情況,足趾指端血運情況。

2.2.2 術后護理 (1)抬高患肢,有利于靜脈回流,指導病人做足部主動與被動運動,防止靜脈血栓發生;(2)高齡糖尿病病人組織營養缺乏,術后制動時間長,要經常按摩以防壓瘡。(3)病人抵抗差,術后傷口容易感染及不愈合,注意無菌操作。

2.3 血糖控制

2.3.1 術前各種應激因素的存在容易導致血糖增高,同時飲食減少的影響,有時出現低血糖,血糖值波動較大,因此監測血糖,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10mmol/L時進行手術。

2.3.2 血糖控制好,可以減少術后感染的機會,降低并發癥的發生,而骨折病人由于疼痛造成的應急反應,血糖會普遍增高,需要對患者三餐前和餐后血糖進行檢測,如用胰島素治療就要調整胰島素的用量,讓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內。

2.4 飲食護理

糖尿病一日三餐,三餐要實時定量,圍手術期的患者一定保證病人充足的營養供給,使血糖控制在許可范圍內,不能正常進食者可靜脈營養,避免營養不良造成傷口不愈合。

2.5 糖尿病合并發癥的護理

高齡糖尿病病人合并心腦腎病變者多,本組并發癥者17例,加強心腦腎病的保護可以減少圍手術期的發生,護理措施:①注意出血:凝血功能的監測,防止血栓形成,②保持病房清潔,空氣流通。③觀察血運,動脈搏動及色澤,皮膚彈性。④觀察傷口有無滲出及出血情況,切口有無紅腫。⑤加強口腔護理。⑥鼓勵患者多做深呼吸,擴胸運動,有效的咳痰,以防肺部感染。

3 結果

本組38例圍手術期發生呼吸道感染2例,傷口感染2例,血糖控制不良1例,病人均能積極配合治療,傷口甲級愈合。

4 小結

骨科高齡合并糖尿病病人營養差,免疫力低下,容易發生并發癥圍手術期通過飲食護理,呼吸道護理,骨科疾病的護理,使病人順利度過圍手術期。

參考文獻:

[1] 陳廖斌,顧潔夫,王華多,足 被動對下肢靜脈回流的影響,中華骨科雜志,2009.21(31):145-147.

[2] 陳亞慶,舒紅文,駱玉秋,社區糖尿病病人飲食治療現狀調查,護理研究;2004.17(3A):268.

骨折病人術后護理措施范文第4篇

【關鍵詞】 上頜骨骨折; 營養支持; 護理; 下頜骨骨折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外傷(特別是交通事故)導致的頜骨骨折的病人逐年增多,由此而導致患者的顏面畸形和功能障礙,對此病的治療和護理的研究尤顯重要。我院自2003年6月~2007年6月共收治頜骨骨折病人102例,經采取積極的治療和護理措施后,患者咬合關系、外觀恢復較好,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1 臨床資料

102例患者中,男患者76例,女26例,男女比例為3.4∶1,年齡13~69歲,平均年齡為34歲。其中,交通事故傷占52%,斗毆傷占22%,跌傷占12%,其他14%。急診入院并實行急救措施的39例,在其他科室治療后轉入擇期手術的63例。按外傷的部位分, 上頜骨骨折24例,下頜骨骨折71例,上下頜聯合骨折7例,并發顱腦損傷14例。采取手法復位的3例,牽引復位的34例, 切開復位內固定的65例。96例傷口愈合良好,完全解剖復位,顏面對稱,咬合關系恢復到受傷前水平; 6例切口愈合欠佳,骨折復位差,咬合關系仍有紊亂。

2 治療和護理

2.1 治療方法

新鮮并且移位不大的線形骨折可采取手法復位。手法復位不滿意或已經纖維性愈合的患者可行牽引復位,分為頜間牽引、顱頜牽引、手術切開復位[1]。

2.2 急性期的護理

頜骨骨折的患者常伴有顱腦及全身其他部位的損傷,病情嚴重者,會因為嚴重顱腦損傷而導致死亡。急性期治療的關鍵是搶救生命、包扎傷口、暫時固定骨折、減少出血、減輕疼痛。具體措施是:(1)迅速建立靜脈通道,補充水和電解質,預防休克發生;(2)密切監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注意有無顱腦損傷的表現,如瞳孔改變、神志變化、腦脊液耳漏、鼻漏等,如有上述異常,要立即通知醫生和聯系神經外科醫生會診;(3)因下頜骨骨折及上頜骨橫斷骨下墜移位影響呼吸者,應設法將移位的組織和骨塊臨時復位,對于吸入性窒息,應立即配合醫生行氣管切開術[2];(4)注意觀察有無重要臟器傷和傷口的活動性出血。對39例(21例并發有其他部位及顱腦損傷)急診入院的病人采取了以上的急救及監護措施,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的治療,無一例患者因搶救治療措施不當而出現意外。

2.3 口腔護理及觀察

術前拔除口內的殘根、殘冠、松動的牙齒及不良的修復體。口腔衛生較差的進行全口潔治,術前3 d用 0.5%的氯化鋅溶液或0.1%洗必泰溶液早晚及飯后含漱。

對常規的口腔護理的方法進行了改進:將兒童牙刷進行修剪,形成一排三列(三撮毛刷),用口鏡將患者口唇輕輕拉開后,用此毛刷由上頜至下頜,由左到右分區將口腔內的食物殘渣、軟垢刷下,然后用大橡皮球沖洗,沖洗液為1∶5 000呋喃西林漱口液或氯化鋅溶液。做口腔護理的同時應觀察:(1)牙弓夾板結扎絲有無脫落及斷開移位、有無刺傷牙齦黏膜、咬合關系有無異常;(2)橡皮筋是否完整、方向是否正確、數目是否達到牽引需要的力度;(3)局部傷口有無感染、腫脹或長期有滲出物[3];(4)術后皮膚或黏膜有無瘢痕收縮、夾板輪廓顯露或影響義齒修復,如有異常,應通知醫生及時調整。

2.4 心理護理

針對病人的心理特點,講解手術的必要性和預期結果,幫助端正病人對待疾病的認識,使其具有良好的心理狀態,講解手術的必要性和預期結果,將以往同類病人手術前后的照片對比向其展示并安排其認識已康復的病人,增加病人的信心。

2.5 營養支持

手術期應指導病人進食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的流質和半流質。一般為蛋白質1 g/kg,熱量167~251 J/kg。本組患者均予均漿膳食,其主要成分為奶粉、米粉、豬肝、精瘦肉、雞蛋、紅糖、蔬菜、植物油及小米等,打碎后供患者食用。對口腔內有創面的患者,為減輕創口出血,可先進食冷流質,待傷口滲血減少后再食用均漿膳食。為減少進食時的疼痛,可用0.5%的利多卡因稀釋后含漱,對做頜間固定不能張口的患者,可將一段軟塑料管自缺牙間隙或磨牙后區植入,吸入流質,嚴重的患者可鼻飼流質。流質易饑餓,可每日多餐,每次200~400 ml。如病情需要,可行靜脈營養支持治療。

2.6 術后觀察及健康指導

頜骨骨折患者頜間固定通常為3~4周,4周后應逐漸開始作張口運動訓練,張口度以達到3 橫指為宜,否則可能引起顳頜關節強直、張口困難及骨質疏松。病人出院時,還應向病人及家屬講明出院后的注意事項。

3 討論

頜骨骨折后可導致頜面部腫脹、疼痛、張口困難、 咬合關系紊亂,進食方式和食物結構都受到限制, 影響病人營養物質的攝入,導致體重和營養相關指標的下降[3]。營養的飲食及進食方法,可改善病人的營養狀況, 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和整體機能, 減少并發癥, 促進疾病痊愈。在本組病例中,有84例使用了均漿膳食進行胃腸營養治療,有9例進行了靜脈營養治療,無一患者因為營養不良而影響傷口愈合。

頜骨骨折常并發牙外傷和軟組織損傷,創口與口腔相通,而口腔內滋生著大量病原微生物[4];頜間固定術后,患者不能張口運動,口腔自潔作用差,加之吞咽困難,口內分泌物不能及時清除,易導致口腔發臭,影響食欲及消化功能,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影響骨折的愈合,甚至由于感染導致腮腺炎、中耳炎等并發癥的發生。因此做好口腔護理對預防口腔感染、促進骨折愈合相當重要。單純藥物溶液清洗雖然對患者口腔衛生的保持有很好的作用,但對于牙間隙以及牙弓夾板與齒齦間的食物殘渣、軟垢的清除存在明顯的缺陷,患者出現牙齦炎癥、口臭的比例較高,本組病例采用了改進的口腔護理方法,減少患者因口腔感染而延誤傷口愈合的情況發生。102例患者中,有99例術前使用氯化鋅溶液或0.1%洗必泰溶液早晚及飯后含漱,術后51例張口受限情況較輕的病人仍使用0.5%的氯化鋅溶液或0.1%洗必泰溶液含漱,有11例采用了常規的口腔護理,另外40例采用了改進過的口腔護理方法,只有1名患者因受傷時口腔內傷口太大導致口腔感染而影響傷口愈合。

頜骨骨折病人多由瞬間突發意外事件所致,病人往往對突發的意外遭遇毫無思想準備,失去心理應對能力,極易表現出過度恐惶、驚愕,對突如其來的打擊無所適從[5]。因此,醫護人員應針對病人的心理特點,適時心理疏導。102例患者中有89例進行了心理護理,病人消除了的思想顧慮,積極配合手術治療,術后有 82%的患者對手術效果表現為滿意,14%的表現為較為滿意,只有4%的病人不滿意。

及時有效的急救措施,做好口腔護理、預防傷口感染、營養支持都是治療成功的關鍵[6]。此外,運動訓練也很重要。本組病人經圍手術期的護理及健康指導,督促、鼓勵早期進行張閉口訓練,刺激骨斷端新骨形成,促進骨愈合,預防關節強直,杜絕了因為怕痛而不進行張口鍛煉影響咬合關系恢復的情況發生,使病人面部形態、咬合關系恢復良好。

參考文獻

[1] 邱蔚六.口腔頜面外科學[M].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187-189.

[2] 郭萍.頜骨骨折圍手術期護理及健康指導[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7(4):51-52.

[3] 徐佑蘭.顴骨骨折手術復位的護理[J].護理學雜志,2004(18):34-35.

[4] 陳宏杰,朱翠鳳,劉維娟.頜骨骨折病人圍手術期營養支持治療的療效觀察和護理[J].國際護理學雜志,2006(5):345-347.

骨折病人術后護理措施范文第5篇

【關鍵詞】老年骨質疏松性骨折;影響因素;康復護理

在臨床骨科疾病治療中,在臨床中較為常見和多見骨質疏松骨折病癥,會對患者正常的生活工作造成嚴重影響,如何對其進行有效治療,是當前臨床治療的關鍵。筆者選取我院于2010年7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68例老年骨質疏松性骨折患者,對其臨床治療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我院于2010年7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68例老年骨質疏松性骨折患者,對其臨床治療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男性48例,女性20例,年齡為56-89歲,平均年齡為72±1.5歲。所選取的68例患者中,其中腰椎壓縮性骨折15例,粗隆間骨折24例,股骨頸骨折29例。其中37例患者接受保守治療,其余31例接受手術治療。

1.2老年骨質疏松性骨折的影響因素

1.2.1出現碰撞跌倒的機率較大患者在步入老年后,身體的免疫機能、視力、肌肉的協調以及平衡能力等會有所下降,而這些因素都會不同程度增加患者碰撞跌倒等情況,這是導致患者出現骨折病癥的主要原因。

1.2.2骨質強度降低老年患者的年齡與體內成骨之間是成反比例關系,年齡不斷增長,體內的成骨會相應減少,導致老年人的整體骨質水平下降。相關文獻研究表明,老年患者出現骨質疏松性骨折病癥與低骨是密切相關的。隨著患者骨密度的下降,患者的骨質疏松概率會增加1倍到3倍。如患者年齡為50-80歲,患骨質疏松的概率會增加45%。患者年齡的不斷增長,患者體內的無機質以及有機質也會隨之不斷減少,導致骨質疏松病癥的出現。

2結果

所選取的68例患者經治療后,患者骨折病癥全部治愈,在對患者進行1-2年隨訪,其中62例膝關節活動度達到90°-100°,患者可借助拐杖行走,可自理生活。其中6例患者需要借助拐杖性行走,患者可自理生活。無骨折愈合不良以及畸形并發癥。

3討論

3.1給予患者家屬健康保護教育可對患者家屬進行健康保護教育,告知患者家屬在照顧護理患者時,讓患者家屬注意患者飲食以及在對患者進行護理時應注意一些具體細節。醫生向患者家屬講解骨折病癥的特殊性以及如何實施有效治療,讓病人多層次、多方面了解在對治療以及護理骨折方面的相關健康知識。同時讓患者家屬給予患者足夠的支持,增強患者接受治療的信心。

3.2做好心理護理當患者出現抑郁病癥時,醫生首先應該了解患者出現抑郁病癥的原因,如有必要可以給予患者,可將患者病癥詳細向患者家屬具體講解。其次應該注意給予患者足夠的關心,盡量滿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可讓患者了解自己是被關懷以及受到重視的,可對患者的抑郁病癥起到較好的緩解作用。如患者情緒較為低落,可能會抑郁悲觀,醫生針對這種情況應冷靜下來,對患者進行耐性講解,給予患者足夠接受治療的信心。如患者不滿意醫護人員的工作,甚至與醫護人員發生口角爭端,醫生應克制自己的情緒,不能與患者爭吵,可通過對他們進行思想工作溝通或給予適當的心理輔導,讓患者了解實施臨床治療的有效性,有利于促使患者積極接受治療,并與醫師進行配合提高患者臨床治療效果。

3.3骨折后護理患者出現骨折病癥后,首先應保證臥床休息。但如長期臥床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便秘、泌尿系感染、壓瘡以及墜積性肺炎并發癥。針對患者并發癥,可采取有針對性護理措施,患者應注意做好保暖措施,同時注意保持病房空氣的通暢,盡量做到避光、避風,同時注意做好室內清潔工作,保持室內相對溫度為25℃-28℃。如果醫院條件允許,可使用氣墊床,可以每間隔兩個小時調整患者肢置。鼓勵患者多喝水,保持尿量超過2000ml。其次,還應對尿道口實施酒精消毒。

3.4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的康復按摩護理全面了解患者骨折恢復情況、排便狀況以及機體狀況等,取仰臥,于腹部蓋上按摩毛巾。醫護人員注意在實施按摩過程中應注意保持手部的清潔、溫暖,叮囑患者全身放松,于患者腹部沿順時針方向進行環形按摩,保持患者腹部感覺溫熱。兩手掌交換對臍部進行快速按摩,從腰部位置向腹部中間推去,于對側腰部勾回,按照一定節奏對腰部進行摩擦,直至生熱。四指對合拇指,以指腹著力對患者腹部肌肉以及腰部肌肉進行拿力。順著腸道方向用除拇指之外的四指進行10次環形按揉,持續對患者按摩半個小時。

3.5指導患者適當進行功能鍛煉醫務人員應對患者進行適當功能鍛煉,根據患者具體身體狀況施行可患者身體允許的功能鍛煉,一方面可減輕骨質疏松病癥的惡化,另一方面有利于骨質疏松骨折患者病癥早日康復。

3.5.1腰椎壓縮骨折腰椎壓縮骨折患者,可讓患者平臥在硬板床上,可在患者受傷椎體下放上一個高度適宜的軟枕,利于骨折部位的復位,軟枕應保持干燥平整,防止皮膚受到壓傷。且患者應連續6周堅持對患者給予墊枕。同時耐心向患者講解實施功能鍛煉的作用以及目的,便于患者積極主動配合。

3.5.2股骨頸及粗隆間骨折活動過度極易患者出現骨折病癥,因此患者在鍛煉期間應注意謹慎小心。患者在手術后的一天患者生命體征平穩。關節出現被動活動,按摩患者的股四頭肌,防止患者出現深靜脈血栓病癥。

3.5.3髖部骨折①健側膝關節注意屈伸,屈伸范圍為0°-90°,同時可穿上吊環,屈曲健側膝關節;可使用健足蹬床,在牽引將臀部太高或保持患肢伸直,在手術后可對患者進行協助進行功能鍛煉。②做太高健側下肢直腿運動,可將床面提高超過50°。③每天進行雙側股四頭肌收縮運動20次。④交替雙側踝關節實施旋轉、跖屈、背伸運動;術前患者接受皮牽引,可在牽引下進行患踝跖屈、背伸運動,每次進行15-20分鐘左右。

3.6并發癥預防

3.6.1預防泌尿系統便秘以及感染鼓勵病人應多喝水,保證每天尿量超過2000ml,同時使用0.5%碘伏對尿道口以及會陰處進行消毒,一天2次;多食用一些粗纖維食物,患者定時進行排便,每天對腹部進行3-4次按摩,每次按摩時間為10-15分鐘,促進腸胃蠕動,可有效減少便秘發生。

3.6.2針對深靜脈血栓、壓瘡、墜積性肺炎并發癥預防護理針對可能誘發并發癥的誘因進行有針對性護理治療,術后增加患者活動、給予患者氣墊床,可對患者進行翻身運動,保持室內空氣通暢,定時給予患者排痰、止咳指導。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綜合分析,了解影響老年骨質疏松性骨折因素,并根據這些因素對患者實施有針對性的治療以及護理措施,充分調動實施治療的積極性,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有利于患者病癥健康恢復,提高患者生命質量。

參考文獻

[1]王麗姣,宋彩萍,肖莉.老年骨質疏松性骨折影響因素分析及康復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24):2250-2251.

[2]陳麗.老年骨質疏松性骨折影響因素分析及康復護理[J].求醫問藥(學術版),2012,63(7):872-873.

[3]賈培征,黃東永,黃遠源.老年骨質疏松性骨折手術治療84例臨床分析[J].安徽醫學,2012,16(3):512-513.

[4]Oinuma T,Sakuma M,Endo N.Secular change of the incidence of four fracture types associated with senile osteoporosis in Sado,Japan:the results of a 3-year survey [J].Journal of Bone and Mineral Metabolism,2010,28(1):55-59.

[5]曹燕明,劉訓志.骨代謝指標在老年骨質疏松性骨折后變化的臨床應用[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1,16(1):741-742.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岩市| 丽水市| 嵩明县| 龙游县| 台东县| 永修县| 定边县| 武城县| 广灵县| 阳西县| 那坡县| 苍梧县| 连平县| 太仆寺旗| 西平县| 察隅县| 大姚县| 比如县| 姜堰市| 理塘县| 县级市| 大田县| 庆安县| 垣曲县| 陇西县| 信宜市| 化州市| 涿鹿县| 扎兰屯市| 保定市| 会东县| 永嘉县| 黄骅市| 潢川县| 甘南县| 称多县| 平度市| 香河县| 鄱阳县| 鹿泉市| 西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