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社區治理存在的問題

社區治理存在的問題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社區治理存在的問題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社區治理存在的問題

社區治理存在的問題范文第1篇

【關鍵詞】社區傳染??;防治管理工作;存在問題;對策研究

近年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作為傳染病防控的前哨,在疾病群體防控、傳染源控制及易感人群重點保護等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并為傳染病的有效防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1-2]。本文通過總結和分析目前基層社區在傳染病防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探究出現的原因,并提出相應對策,從而進一步完善與發展基層社區的傳染病防治管理工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間本社區傳染病防控工作檔案及工作記錄,并結合國內外社區傳染病防控工作的相關資料,對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分析。

1.2 方法

在社區各科室人員中隨機組成調研小組,對社區傳染病防治管理工作內容進行分類,對日常傳染病控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總結,最后提出相應方面的對策。

2 社區傳染病防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1 社區人員缺乏對傳染病防控工作的認知和重視

經調查分析,部分社區工作人員尚未對傳染病日常防控工作的性質及地位形成清晰的認識,這主要源于單位日常工作思想培訓開展不到位,工作制度及工作規范尚未針對實際工作性質及影響作出具體的調整,模糊的認知導致部分工作人員日常服務中傳染病預防意識不強,不能充分迎合當代社區傳染病管控工作的基本思想。

2.2 社區經濟與防治管理工作的矛盾

服務和管理水平與經濟效益之間的矛盾是國內社區傳染病控制單位主要的矛盾之一,低收益極大地影響了社區傳染病控制工作的順利開展,難以維持和擴大社區傳染病的防控力度,長期局限于一些能夠實現經濟收益的防控管理服務之上,醫療設備支持不足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服務人員教育培訓工作的深入開展,同時也直接影響了日常疾病管控工作質量。

2.3 社區服務管理人員配置不合理

社區服務管理人員的配置問題主要是基層衛生服務人員數量少和質量低[3]?,F有的部分衛生服務者多為中短期聘用的臨床工作人員,大多數人員并未接受過系統的公共衛生教育及傳染病防治培訓。人員配備不合理會直接導致日常傳染病的防控工作不能有序、規范開展,服務工作者綜合素質不高,則綜合服務質量難以提升。

2.4 防控服務不規范

良好的傳染病預防服務需要扎實的理論作為基礎,還需要貼合社區實踐的服務工作付諸實踐,而社區傳染病控制服務在我國尚屬一項新的衛生服務項目,較短的實踐期間未能為國內社區疾病控制服務工作積累下足夠的實踐經驗,導致日常工作服務不規范。

2.5 服務體系不健全

經研究發現,社區傳染病的防控服務主要偏重疾病治療,進而弱化并忽視了疾病的預防工作。盡管防治管理工作依照衛生服務“六位一體”的模式開展,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醫院的緊密聯系會使日常疾病的防控工作偏重于疾病治療方面。

3 社區傳染病防治管理對策

3.1 重視宣傳教育工作

加大宣傳力度,強化社區服務人員宣傳教育工作[4],系統調查內部疾病防控工作人員總體工作認知情況及服務能力,制定相應的宣傳方案,并針對性制定一對一的服務教育方案,由專人定期為所有工作人員實施教育與培訓; 另外,還應強化社區整體傳染病的防控服務宣傳教育工作,幫助社區群眾建立“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傳染病防控理念,鼓勵社區群眾積極參與到日常傳染病的防控工作中來[5]。

3.2 完善管理體系建設

制定切實際、具體化、科學性強的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機構、專科設置、人員培訓以及采購供應等切實可行的長效管理機制,加強績效管理,制定合理的獎懲措施,充分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3.3提高管理水平和專業素養

設置專業的管理小組,針對傳染病管理設置相應的傳染病管理領導小組、疫情監督小組、應急治療小組等,提高管理效率,并對其定期做專業培訓,明確每位成員工作任務及負責項目,做好相關工作,避免工作中出現錯誤。同時加強“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系統”應用,提高信息化水平,提高疫情報告效率的同時避免了傳統報送中卡片的遺失。

3.4強化醫院感染控制管理工作

加強感染管理工作,并與其他部門高度配合,發揮防治感染的作用,加強醫院感染控制硬件設施的建設,規范社區醫院、鄉村衛生所(室)和個體診所醫療廢物的管理[6],合理處理醫療廢品,減少安全隱患。

3.5 加強衛生監督與法制建設

加強法制教育,定期組織社區醫務人員學習《傳染病防治法》相關知識,增強依法監督意識,提高衛生執法能力,在加大監督力度的同時, 按照監、幫、促的工作原則, 對社區的傳染病預防工作進行技術督導, 真正發揮衛生監督在傳染病防治工作中的監督作用。

【參考文獻】

[1]吳家禹.基層社區傳染病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14,30(19):3026-3027.

[2]趙紅洋.社區傳染病控制工作存在問題與對策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旬刊, 2013, 23(6):1612-1613.

[3]宋萍,羅羽.我國傳染病護理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護理管理雜志,2010,10(5):345-346.

[4]楊國庫.試論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在傳染病防治中的相關問題[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5,15(104):305-306.

社區治理存在的問題范文第2篇

一、切實履行牽頭單位作用,推進“進社區”活動的開展

按照省、和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七進”活動的安排部署,我局作為全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七進”活動的牽頭單位,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建設和諧繁榮的經濟強市的總體目標,按照“清潔化、秩序化、優美化、制度化”的評價體系標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周密部署安排,認真負責“進社區”活動的組織、宣傳、動員、實施、督查等工作。相繼制定并下發了《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進社區”工作方案》(廣民發〔2009〕83號),《關于報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進社區”活動有關材料的通知》(廣民發〔2009〕85號),關于印發《深入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進社區”活動考核細則的通知》(廣民發〔2009〕105),《關于在全市社區開展“除陋習、樹新風”,整潔迎“五一”攻關月的通知》(廣民發〔2010〕14號)等文件,對全市“進社區”活動進行了詳細安排部署。使該項工作層層有組織、有領導、有機構、有措施、有考核、有落實。通過完善制度、狠抓落實,廣泛宣傳、營造氛圍,搞好調查、突出重點,加強督查、確保實效等措施落實,實現了全民參與、強力推進,全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進社區”活動蓬勃開展,社區環境衛生質量明顯改變,社區形象明顯提升。

二、環境綜合治理“進機關”活動常抓不懈,建設優美整潔機關

按照市環境整治辦的安排部署,我局成立了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進機關”活動領導小組,制定和完善相關制度,落實專人負責此項工作的開展,通過懸掛宣傳標語,設立宣傳櫥窗等,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堅持門前包“環境衛生、園林綠化、市容秩序”的三包到位,做到門前無垃圾、無亂堆、亂貼、亂畫、隨地吐痰、亂擺攤點、車輛亂停亂放、植物死缺等現象;辦公室內做到和保持了地板、天花板、墻壁、門窗內無破損、無污跡、蜘蛛網,桌面、窗臺無灰塵、辦公用品擺放整齊,無亂吐、亂貼、亂畫現象。全局干部職工堅持每周清掃責任區,積極參加全市安排的集中治理活動,對此項活動的常抓不懈,提高了全局干部職工的認識和參與自覺性,機關環境衛生狀況明顯改善。

三、存在的問題

經過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開展以來,各社區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然存在以下問題:

(一)群眾參與性不強。雖然群眾對環境治理工作有一定的認知,但對“自家”環境搞得好,參與大環境治理的主動性差。

(二)老小區的問題。老小區環衛設施缺乏、地下管網老化、路面破損,需投入資金多。但老小區居民物管費用繳納低,與小區環境改造資金需用量矛盾突出,是影響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的重要因素。如桂花小區、順德小區。

(三)人力、物力、財力有限。如轄區內存在的建筑垃圾,社區無法清運;“牛皮癬”等反復出現,保潔工作難。

五、下一步打算

﹙一﹚繼續廣泛宣傳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活動的重要意義及作用,深入開展衛生和文明常識普及活動;

﹙二﹚隨時監督檢查。對各社區內環境衛生狀況和環境綜合治理活動的開展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整改,做到衛生不留死角;

﹙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的安排部署,民政局把環境綜合治理“進社區”活動同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相結合,以創先爭優為契機,認真落實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活動的具體要求,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建立健全長效機制,突出重點,狠抓薄弱環節,著力推進城鄉社區環境清潔化、秩序化、優美化、制度化建設。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進社區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現將2010年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切實履行牽頭單位作用,推進“進社區”活動的開展

按照省、和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七進”活動的安排部署,我局作為全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七進”活動的牽頭單位,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建設和諧繁榮的經濟強市的總體目標,按照“清潔化、秩序化、優美化、制度化”的評價體系標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周密部署安排,認真負責“進社區”活動的組織、宣傳、動員、實施、督查等工作。相繼制定并下發了《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進社區”工作方案》(廣民發〔2009〕83號),《關于報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進社區”活動有關材料的通知》(廣民發〔2009〕85號),關于印發《深入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進社區”活動考核細則的通知》(廣民發〔2009〕105),《關于在全市社區開展“除陋習、樹新風”,整潔迎“五一”攻關月的通知》(廣民發〔2010〕14號)等文件,對全市“進社區”活動進行了詳細安排部署。使該項工作層層有組織、有領導、有機構、有措施、有考核、有落實。通過完善制度、狠抓落實,廣泛宣傳、營造氛圍,搞好調查、突出重點,加強督查、確保實效等措施落實,實現了全民參與、強力推進,全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進社區”活動蓬勃開展,社區環境衛生質量明顯改變,社區形象明顯提升。

二、環境綜合治理“進機關”活動常抓不懈,建設優美整潔機關

按照市環境整治辦的安排部署,我局成立了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進機關”活動領導小組,制定和完善相關制度,落實專人負責此項工作的開展,通過懸掛宣傳標語,設立宣傳櫥窗等,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堅持門前包“環境衛生、園林綠化、市容秩序”的三包到位,做到門前無垃圾、無亂堆、亂貼、亂畫、隨地吐痰、亂擺攤點、車輛亂停亂放、植物死缺等現象;辦公室內做到和保持了地板、天花板、墻壁、門窗內無破損、無污跡、蜘蛛網,桌面、窗臺無灰塵、辦公用品擺放整齊,無亂吐、亂貼、亂畫現象。全局干部職工堅持每周清掃責任區,積極參加全市安排的集中治理活動,對此項活動的常抓不懈,提高了全局干部職工的認識和參與自覺性,機關環境衛生狀況明顯改善。

三、存在的問題

經過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開展以來,各社區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然存在以下問題:

(一)群眾參與性不強。雖然群眾對環境治理工作有一定的認知,但對“自家”環境搞得好,參與大環境治理的主動性差。

(二)老小區的問題。老小區環衛設施缺乏、地下管網老化、路面破損,需投入資金多。但老小區居民物管費用繳納低,與小區環境改造資金需用量矛盾突出,是影響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的重要因素。如桂花小區、順德小區。

(三)人力、物力、財力有限。如轄區內存在的建筑垃圾,社區無法清運;“牛皮癬”等反復出現,保潔工作難。

五、下一步打算

﹙一﹚繼續廣泛宣傳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活動的重要意義及作用,深入開展衛生和文明常識普及活動;

﹙二﹚隨時監督檢查。對各社區內環境衛生狀況和環境綜合治理活動的開展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整改,做到衛生不留死角;

社區治理存在的問題范文第3篇

一、開展情況

一是領導到位。成立了××縣蠶桑局環境綜合治理領導小組,由××局長任組長、張卿、××、劉文君三名副局長任組長,各股室負責人為成員。

二是部署到位。在全縣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推進會后,我局對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進行動員、安排、部署,形成了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的強大合力。出臺了《關于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的通知》、《關于開展城鄉環境容貌綜合整治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確保了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各項工作措施更具操作性。

三是責任到位。針對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中社區、社區所在單位、社區各住戶以及社區各小區的聯系單位的職能職責不是很清楚的情況,幫助社區、聯系鄉鎮明確了各清掃保潔范圍,完善了“門前三包”責任管理制度。并把此項工作作為本年度職工年終綜合目標考核。

四是宣傳到位。通過發放宣傳資料、干部帶動、街頭、企業宣傳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城鄉環境整治的目的意義,并組織全局干部群眾參加了縣上組織的“萬人大掃除活動”、每周周末的“文明勸導活動”和每周三的“門前三包勸導活動”。

五是保障到位。在資金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擠出資金2.7萬余元專門用于環境綜合治理。

六是督促到位。邀請縣級領導對我局所負責的新南社區進行現場督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同時,局組織人員對我局所負責的新南社區一小區堅持每天開展環境綜合治理巡查,對整治較為突出的問題,通知責任人實行限期整改。

七是整治到位。我局積極配合社區和所聯系鄉鎮做好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的同時,狠抓了絲綢大院的整治,采取單位出一點,市民出一點,企業拿一點的辦法,共同籌資約5萬余元,集中打造絲綢大院。目前,我局所聯系的社區和鄉鎮的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多次得到了上級領導表揚。

二、下步打算

社區治理存在的問題范文第4篇

關鍵詞:社區管理;社區服務;政府

一、當前我國城市社區治理的基本現狀

從90年代中期開始,我國很多城市在社區治理實踐中都進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創新,至此各地區此基礎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新鮮經驗,基本建立了“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街居治理新格局,初步實現了政府依法行政管理與社區依法自治的有機銜接和良性互動。具體而言,我國城市社區治理的現狀與基本經驗可歸納如下:

1、初步實現了城市公共部門依法治理與城市社區依法自治的銜接與互動。自2011年以來,我國很多城市進行了街居管理體制改革的嘗試,力圖規范街道辦事處與社區的角色職能,讓社區自治組織從行政性事務中解脫出來,全力做好居民自治工作街道辦事處集中做好行政工作。

2、突出了民生導向加快了社區公共服務供給。民生建設是社會建設與社區治理的突破口。近年來,我國城市政府高度重視民生工作,以街居公共服務改革為突破口,城市公共服務向社區延伸和下沉加快。當前,我國城市區和街辦兩級在加快社區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通過設立區、街辦、社區三級公共服務中心和便民服務站,加快了行政和其他便民服務下沉社區的廣度和力度。

3、高度重視社區公共文化建設。社區公共文化是社區治理的軟實力之一,是社區發展的動力基礎,是一個社區區別他社區的本質表現。近年來,我國不少城市在大力打造社區環境文化的基礎,上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通過開展一系列居民喜聞樂見的群眾文化活動,不斷增強社區發展的軟實力。

二、當前國社區治理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在利益沖突與社會矛盾日益尖銳的社會轉型時期,承擔著社會治理使命的我國城市社區,受傳統街居管理路徑和居民素質的影響,在社區治理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這還需要我們以與時俱進的實踐精神不斷地發展與完善。

1、社區承擔了太多社會事務職責,但管理權力卻未得到相應調整。各條線在社區各設一套班子,對社區服務建設總量不少,但因是“小而全”,相互之間沒有實現充分整合。如民政部門重視對老年人口的生活照料服務,衛生部門大力推進社區衛生康復治療服務;文化部門提倡社區文化設施的充分使用,教育部門要求發揮社區教育功能等等。這些社區服務具有很大的共通性和重復性,這其實是舊管理體制條塊分割的矛盾在社區管理體制未得到充分完善時期的表現。對社區服務資源的優化整合,將是進一步完善社區管理體制的重要內容,也是進一步發揮社區服務功能的關鍵問題。

2、政府部門在社區管理中存在“越位”問題。有些政府部門仍在行使本應由社區企業行使的職能,有些政府部門承攬和包辦了許多本應由社會自治組織辦理的事物,街道辦事處直接領導和管理居民委員會工作的現象還較為普遍的存在,街道辦事處還時常干預社會中介組織行使社會職能。

3、社區治理的規章制度不完善。社區治理要發揮合力功能,必須有一系列的規范、制度、秩序與運行機制。既要確定各組織及其成員相互交往和解決問題的正確方式,又要規范對越軌者寬容的限度。我國城市社區治理制度設計的主要缺陷在于:一是對作為區政府派出機構的街道辦事處,還沒有明確界定其行政服務和管理的范圍;二是區屬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分別受各自條條的領導,按條條的指令行事,與街道辦事處之間的關系缺乏有效的政策和法律依據,往往造成在社區事務上相互推諉扯皮;三是社區內的各種社會組織也沒有形成有效的行為規范,讓社區成員來共同遵守。對于社區行為越軌者,社區組織也缺乏行政上或法律上適當而有效的懲罰;四是社區治理的運行機制尚未形成條塊結合的監督機制,有關專業管理部門權力過于集中,對它們的工作質量和一些不正之風難以進行監督與制約。

4、社區管理工作人員隊伍薄弱,整體專業化程度偏低。改革開放以來,由于人力資源“下沉”基層社區的動力基礎與體制機制不夠完善,我國社區社會工作者嚴重不足,社區人才總量缺乏。一方面,城市社區依然存在著不少街居干部由老、弱、婦組成的狀況,已不能適應社區治理的新需要,迫切需要文化層次較高,經過專業培訓,懂得現代社區治理,熟悉市場經濟的社會工作者等各類人才來充實城市的社區治理工作。另一方面許多青年人不愿意到社區工作,即使是那些通過“一居一大”等方式到社區工作的大學生們,也只不過把社區作為自己的“跳板”,很少有安心社區工作的。

三、解決社區管理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妥善解決上述問題,是城市社區治理工作的必然要求。我認為,在社區治理過程中,應著重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

1、深化社區體制改革。深化社區體制改革的重點是認真轉變職能,真正做到“小政府、大社會”,進一步理清和街道辦事處職責定位和相互關系。一方面要努力完善自身職能,依據法律法規的授權,確立街道辦事處對轄區治理負總責的地位;另一方面要從深化“服務”入手,充分調動轄區居民和非政府組織開展社區工作的積極性,使街道辦事處對社區是工作上的指導和監督、資金上的支持和政策上的引導。尤其要徹底廢除街道辦事處隨意向居委會下派任務的制度根源,使街道與社區之間的指導與被指導關系真正落到實處。

2、轉變政府職能。要進行社區治理首先就是要轉變政府職能。轉變職能部門以及街道辦事處的職能,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消除“下改上不改”的現象,社區治理才能取得成效。就馬村街道辦事處的工作實踐來看,各個職能部門還是把街道辦事處看做是自己的下一級政府,想方設法的推卸責任但是卻要攬權。而街道辦事處自己的人員配置都有限,最后就把工作又壓給社區。所以社區治理的頭等大事就是政府部門職能轉變,這也是最關鍵、最困難的一環。

3、建立“權隨責走,費隨事轉”的模式。在下放工作職能的同時,要明確社區工作經費撥付標準,社區為有關職能部門代辦業務時,可以按規定向服務對象開展有償服務。總的看來,權隨責走,費隨事轉存在四種方式:一是政府部門只出人不出錢,政府部門向社區派駐人員完成部門職能。二是政府部門只出錢不出人,政府部門籌資向社區居委會“購買服務”,社區居委會招聘人員完成。三是政府部門向社區居委會放權,社區居完善城市社區治理的對策委會自主管理和自我服務。

4、組建專業化社區工作者隊伍。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社區的需求也出現了多樣化。過去那種以退休老人為主體的居委會成員結構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當前的社區需求。因此,應將社區工作者及相關的社區工作納入到正規的職業范圍,促進社區工作的職業化、專業化和規范化,吸引更多的高素質人刁‘投身到城市社區管理。同時要加強社區工作者的學歷教育、崗前培訓、職業教育和在職培訓,使社區工作者隊伍盡快專業化。

社區治理存在的問題范文第5篇

從實踐“三個代表”的高度大力推進社區建設,是新時期各級黨委政府、社會各界以及人民群眾密切關注的一項系統工程。當前,我市城市社區建設已進入迅猛發展的快車道,發展勢頭喜人。但如何進一步借鑒社區建設中的新思路、新做法和新經驗,真正建設好和諧社區,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尤其是社區建設中的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是建設和諧社區的關鍵一環。本辦參與“和諧社區”主題調研課題,目的就在于協助調研組及時掌握情況,總結經驗、發現問題、提出新的思路,并寫出調研報告,為市委、市政府和有關部門決策提供參考。

二、參與調研內容

(一)社區的基本情況

(二)對近幾年來開展社區治安綜合治理的基本評估

(三)當前社區治安綜合治理情況

(1)社區治安綜合治理的組織體系

社區治安防范組織情況。社區有哪些治安防范組織,各類組織的人數、人員待遇、經費來源情況;

各類治安防范組織如何開展治安防范;

社區警務情況。

(2)社區治安綜合治理的工作方式

創建平安社區的情況;

有效組織開展群防群治的情況;

社區法制宣傳教育的形式、內容。

(3)社區治安綜合治理的工作內容

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情況;

吸毒人員管理教育情況;

對減刑、假釋、保外就醫、監視居住人員的管理安置情況;

對組織的防治、打擊情況;

幫教組織設立情況;

未成年人的法律保護情況;

流動人口登記管理、出租房屋管理等情況進行調查摸底。

(四)社區治安綜合治理的基本經驗

(五)目前社區治安綜合治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六)對今后加強城市社區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三、參與調研方式

在調研組的統一調度和計劃安排下展開調研??偟囊螅{查面要廣;挖掘資料要深;掌握的數據、經驗、主要問題要實;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要新。

1、深入群眾、街道了解情況;

2、召開有關基層機構部門負責人座談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卢龙县| 临泽县| 腾冲县| 赣榆县| 柳河县| 浪卡子县| 驻马店市| 玉林市| 墨江| 当涂县| 蓬安县| 天镇县| 驻马店市| 定安县| 普兰县| 历史| 沛县| 商丘市| 普宁市| 西乡县| 甘孜| 丰城市| 于都县| 常宁市| 新化县| 名山县| 察雅县| 渭南市| 蒙自县| 利川市| 邹平县| 三明市| 仙游县| 绍兴市| 乌兰浩特市| 明光市| 太仆寺旗| 大同市| 雷波县| 永春县| 汾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