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臥床病人如何護理

臥床病人如何護理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臥床病人如何護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臥床病人如何護理

臥床病人如何護理范文第1篇

阜新礦業集團總醫院消化內科,遼寧阜新 123000

[摘要] 當前,我國的經濟水平日益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再加上我國法制體系的日漸完善以及醫療知識的逐步普及,居民對于醫療護理的認知越來越多,要求的也更為嚴格。為了增強護士的法律意識和責任心,強化護患溝通,減少臨床護理工作中不良事件的發生,該文就當前各項告知簽字和對應的警示標識進行了介紹,并就其在實踐中如何進行實施及產生的良好效果進行了探討和分析。

[

關鍵詞 ] 告知簽字制度;警示標識;不良事件;應用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5)01(b)-0127-02

在當前醫療行業有很大發展的前提下,護理不良事件仍有發生,對醫療事業的健康發展提出了很大的挑戰。具體而言,護理不良事件指在病患護理過程中,發生了護理損傷,影響了病患的診療效果,從而給患者造成了一定痛苦,并有可能發生護理事故和護理糾紛的事件[1]。護患糾紛的防范是醫院護理管理的重要內容,特別是在今天這種非常的醫療環境中,如何降低護患糾紛顯得十分迫切,甚至成為了衡量醫院護理質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層面。如何減少護患糾紛,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是廣大醫療工作者不得不深入思考的重要內容[2]。護士為住院的病患提供服務,且服務內容多樣,在某一項出現失誤或紕漏,將會導致糾紛和麻煩。以往我們也有告知簽字制度,但是簽字的家屬不可能保證24 h在病人床旁,其他家屬不能了解簽字的內容或未引起足夠重視,導致問題出現。所以有必要在告知、簽字的基礎上聯合使用警示標識,以此來提醒病患及其家屬,使他們能夠重視該項內容[3]。自2011年以來,該科在告知、簽字的基礎上聯合使用警示標識,患者及家屬的重視程度加強,一些醫療糾紛和事故明顯減少了。現將有關經驗作如下報告。

1 簽字告知,標識警示

1.1明確入院須知

入院須知是病人在住院前必須了解的醫院入院規章,涉及內容廣泛,例如,病患入院必須實名制,不能夠擅自離院,如私自離開,出現的一切后果自負(包括出現各種意外)。又如貴重物品妥善保管,以防失竊等。護士入院時告知患者后,病人和家屬認可知曉后同時簽字,并簽上填寫日期。根據需要我們制作了“請勿離院、貴重物品妥善保管”的警示標識。

1.2特殊情況告知、簽字

對特殊病人如腦血管疾病后遺癥患者和年齡>80歲的高齡病患,主管護士要對病患進行狀況評估,告知病患家屬必須對病患進行全天陪床,在相應的護理記錄單上寫明具體情況和要求,讓家屬簽字;肝性腦病的患者,躁動、幻視、幻聽,我們為其使用床檔、約束帶,交代簽字;還有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需要絕對臥床,在床上大小便。護士也反復交代并讓家屬簽字。對應的我們制作了“24 h陪護、注意安全,小心墜床”和“絕對臥床休息”的警示標識。

1.3健康教育簽字

消化科病種多,患者帶引流管的也不少,帶管的患者護士在宣教相關知識后掛上“注意安全,防止導管滑脫”的標識;低流量吸氧的患者,護士操作后告知并使用“低流量氧療,請勿隨意調節流量”;高齡及不能自行活動的患者使用“注意安全,小心跌倒”的標識;如一些藥物,需要控制滴速,對應的標識是“請控制滴速”;臥床病人如腫瘤晚期患者惡液質狀態,我們使用“按時翻身,防止壓瘡”標識等等。

2 實施

以往我們做完宣教后患者或家屬簽字就可以了,但是消化科患者普遍高齡,家屬更換頻繁,一些患者及家屬理解能力差或對此認識不夠。若出了問題,輕者在大吵大鬧后對醫護人員的滿意度降低,重者投訴到院里。雖然經過解釋沒造成任何直接后果,但是擾亂了醫院正常的工作秩序,降低了護理人員的工作熱情。針對以上困擾,我們討論后自己設計制作警示標識,標識字體字樣規范。例如“絕對臥床休息,24 h陪護,注意安全、小心跌倒,注意安全、小心墜床,請控制滴速,低流量氧療,請勿隨意調節流量,防壓瘡,注意安全,防止導管滑脫”等,共12種。然后在每個病室醒目的位置粘貼上“貴重物品妥善保管”及“請勿離院”的標識。責任護士在對患者進行評估、有針對性的宣教告知后,請患者或家屬在護理記錄及告知簽字單上簽字。然后在床尾掛上相應的警示標識,巡視及交接班中再強化告知。

3 效果

①告知簽字聯合使用警示標識應用在患者安全管理后,護理不良事件明顯減少,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②告知簽字聯合使用警示標識應用在患者安全管理后,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逐年提高。見表2。

4 體會

4.1 醫療舉證責任明確,強化自保意識,維護合法權益

《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于2001年12月6日頒布實施,明確規定,在醫療糾紛中,醫療糾紛事件的發生沒有明確的因果關系,或沒有明確的醫療過錯的情況下,醫療單位負有舉證責任。在告知簽字和警示標識應用以后,一方面告知成為了護士的責任,另一方面卻也通過告知實現了和病人的溝通,而且在某種程度上維護了自身利益。所以,在醫療護理工作中,我們要強化護理管理工作,提高護理人員的防范意識,牢固樹立“安全第一,質量第一”的思想理念[4]。各種簽字告知為我們舉證儲備了條件。

4.2 告知簽字聯合使用警示標識應用在患者安全管理后,護理不良事件得到了有效控制

護理工作開始時,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及時、認真的告知、溝通并使用警示標識,有利于病患的診療,避免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警示標識對醫護人員、患者和家屬都是一種提醒,也使患者感受到醫院的安全文化氛圍。護理質量的目標就是力求為患者提供完美的護理服務。因此,我們需要不斷完善各種工作流程,強化護士溝通能力培養,提升安全管理意識,最終實現患者安全目標,建立促進醫患關系和諧的社會環境。

4.3增進了護患關系

護理警示標識作為一種直接識別方式在臨床上得到廣泛使用,可以讓患者感到被關心、被重視,增進了護患感情,密切了護患關系,同時也是保證病患治療效果的有利途徑,更是提高護理質量的題中之義和發展趨勢[5]。在此基礎上配合護士專業知識的講解,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患者的依從性提高,促使疾病盡快康復,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也明顯提高。因此告知簽字聯合使用警示標識在患者安全管理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

參考文獻]

[1]司麗云.“患者參與患者安全”策略在預防護理不良事件中的應用[J].護理管理雜志,2012,12(12):880-881.

[2]卞紅. 普外科護患糾紛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國美容醫學,2012,8(21):81-82.

[3]張敏,蔣萍,盧綺萍,李建群.護理標識在普通外科病區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管理雜志,2006,9(6):59-60.

[4]李玉梅,趙素梅.兒科護患糾紛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中國實用醫藥,2013,1(8):269-270.

臥床病人如何護理范文第2篇

[關鍵詞]急性心肌梗死;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4-4721(2009)03(b)-101-0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目前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常伴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猝死等嚴重并發癥而危及生命。AM]已成為影響公眾健康的主要問題,醫學診療手段地不斷提高,對AMI的臨床護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護士掌握該病的護理措施,對病人施行及時有效的處理,對治療疾病,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對已經搶救成功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護理措施作了總結,具體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40例患者為我院2006年3月~2008年3月住院患者,均符合WHO的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標準。其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齡32~76歲,平均61.3歲,心肌梗死發生于前壁者17例,下壁者11例,廣泛前壁者10例,高側壁者2例。

2護理

2.1一般護理

包括,①吸氧:病人人院后立即給予吸氧,以改善心肌的低氧狀況,減緩心絞痛程度,以避免梗死范圍擴大。②建立靜脈通路:建立兩條靜脈通路,選擇粗大的靜脈進行穿刺。③疼痛的處理:應用有效的鎮痛劑,對病人的不良情緒反應,做好安慰,解釋工作,使病人克服緊張、焦慮的心理,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④嚴密心電監護:觀察病人心率、心律和心臟傳導情況。⑤臥床休息:在發病24 h內,病情極不穩定,病人應該絕對臥床休息,并減少探視,防止不良的刺激,保證充足的睡眠,必要時給予鎮靜劑。⑥心理護理:AMI病人由于發病急驟,病情重,病人心理非常恐懼,易出現煩躁、焦慮等情緒變化,不良的情緒變化可直接影響疾病的轉歸。因此,在生活中應給予患者周到細致的關懷,言語柔和,操作時動作輕穩,并耐心地講解疾病的病因、發病時的癥狀及預防措施,使患者對疾病有一定的認識,消除其恐懼心理。

2.2生活護理

包括,①戒煙、禁飲含興奮劑的飲料,以防止發生心律失常。②攝低鹽、低脂、易消化、少產氣的食物,少量多餐,避免過飽而增加心臟負擔。養成床上排便的習慣。按摩腹部,必要時給予緩瀉劑或灌腸,以防止因排便用力而增加心臟負擔。③適當活動,逐漸增加機體的活動耐力。④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用藥后可出現頭痛,面色潮紅,血壓低等。因此,囑咐病人服藥時取坐位或臥位,并注意觀察血壓、脈搏的變化。

2.3并發癥的護理

包括,①心源性休克的護理:護士要注意觀察并記錄血壓、脈搏、尿量的變化,護士一定要熟悉各種搶救藥品和器械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主動配合搶救工作。②心力衰竭的護理:嚴格控制輸液量及輸液速度,避免情緒激動,防止便秘、勞累及受涼。抬高床頭,取端坐位或臥位,雙腿下垂,以減少回心血量,氧氣濕化瓶內加50%酒精以降低肺泡表面張力。③心律失常的護理:發生惡性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后的主要致死原因,因此一旦發生心律失常,必須及時消除,護士要密切觀察病人的癥狀體征,利用心電監護監測心律失常,備好各種抗心律失常藥品,做好電除顫和安裝起搏器的準備。

2.4出院指導

包括,①向病人和家屬進行有關衛生宣教,如飲食、活動、情緒、睡眠、預防感冒等。指導病人按照醫囑正確服藥。若發生胸痛,服藥后仍不緩解,不要自己去醫院。應該叫急救車,記下服藥劑量,向病人交待與醫生聯系的方式、隨診時間、地點,指導病人如何減少危險因素,如:囑病人戒煙,戒酒,控制血壓,學會自我情緒調整,保持心情舒暢,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制訂作息時間,保持飲食、排便以及活動的規律性。制訂鍛煉和活動計劃,由小到大,逐漸增加活動量,以不適為度,注意勞逸結合。②活動時還應注意:在飯后2 h開始活動。按照以下步驟進行:熱身活動5~10 min,開始適當活動,結束前5~10 min涼身活動,然后停止活動。每周活動3次,每次10~30 min,根據活動前和活動中、活動后病人的癥狀、心率和血壓來調整活動的量、強度和時間。第1次進行新的活動前,必須測量脈搏,觀察自身有無不適。

臥床病人如何護理范文第3篇

摘 要 目的:對白內障病人進行圍手術期的護理,提高手術的治療效果。方法:對125例白內障病人的術前術后進行知識灌輸,專科護理指導。結果:對125例白內障病人進行圍手術期護理,通過護理措施,取得了滿意效果,加快了患者術后恢復,提高了手術治療的成功率,減少了并發癥,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質量。

關鍵詞 白內障 圍手術期 護理

資料與方法

2005年12月~2006年11月白內障患者125例,男83例,女42例,平均42~86歲,均采取表面麻醉下的白內障超聲乳化加人工晶體植入,因采取及時有效的護理措施,取得了滿意效果。

護 理

做好心理護理,消除患者恐懼感,促進手術順利進行和術后恢復。

術前護理:①了解病人全身狀況,保證手術的安全性,防止術后并發癥。②術前3天剪睫毛,沖洗淚道,開始滴抗生素眼藥水,每2小時1次,以清潔結膜囊,必要時可做結膜囊細菌培養。③讓病人練習眼球向各方向轉動,以利于手術后觀察和治療,教會病人如何控制咳嗽和打噴嚏,即用舌尖頂壓上腭或手指壓人中穴,以免術中及術后突然震動,造成意外。④給予易消化的飲食,保持大便通暢,防止術后并發癥的發生。⑤搞好個人衛生,術前1日剪指甲、洗頭、洗澡、換好內衣。⑥手術當天早晨禁食,避免術中嘔吐,測量生命體征并記錄,有異常情況及時報告醫生。⑦術前1小時沖洗結膜囊,同時開始用美多麗滴眼液散瞳,20分鐘1次,共4次。可根據瞳孔散開情況適當調整滴藥次數,保持瞳孔充分散開狀態,應注意有合并患有青光眼的病人不要散瞳。⑧進入手術室前,應排大小便,患者進入手術室后,護士整理病房,準備迎接術后患者回病房。

術后護理:①安靜臥床休息,活動時間根據手術及病人的病情、醫囑而定。注意限制頭部活動,盡量避免低頭及頭部震動。控制咳嗽、打噴嚏,不能用力揉擦眼睛,防止眼內出血及晶體移位。②給予良好的生活護理,協助完成飲食、排便、洗漱,避免煙酒刺激。③飲食護理:繼續給予易消化、粗纖維飲食,保持大便通暢,必要時可用緩瀉劑;不宜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④病情觀察,疼痛劇烈時可考慮給予一般的鎮靜劑及止痛劑,病情變化時及時報告醫生處理。

術后并發癥的護理:①前房積血的護理:少量積血一般采取保守治療,安慰患者,消除顧慮,尤其重視病人,一般數天內自然吸收,玻璃體有出血少時大多也能吸收,大量出血時只能做玻璃體切除術。②持續性角膜水腫的護理:角膜水腫大多是因為術中超聲波能量給予過大造成的。由于角膜上皮的損害是不可逆的,所以一旦發生角膜水腫,應立即適用高滲劑、角膜上皮恢復的滴眼液,每日應4~6次,術后及時復查,均可在較大程度上減少術后持續性角膜水腫的發生。③術后人工晶狀置異常:保守治療無效時一般均采取手術復位,必要時將人工晶狀體取出或更換人工晶狀體。④術后眼壓增高:大多因殘留晶體皮質過多堵塞房角,粘彈劑殘留堵塞房角所致,玻璃體脫出瞳孔阻滯亦可出現。眼壓升高可造成視神經的永久損害,應及時用降眼壓藥,監測眼壓,加強心理疏導。⑤視網膜脫離:視網膜脫離者應及時手術治療。

出院指導:①囑病人按時復診,正確及時滴用眼藥水,避免用眼過度,造成視疲勞,滴眼藥水前要洗凈雙手,避免引起感染。②術后第2天摘去眼罩,需避免劇烈頭部運動。③如眼睛刺痛、發紅、分泌物增多、流淚、視力減退等癥狀出現,應考慮有感染的可能,應立即回醫院檢查治療。④注意增加機體抵抗力,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定期復查。

臥床病人如何護理范文第4篇

【關鍵詞】雙J管;出院患者;并發癥;護理

雙J管又稱雙豬尾管,因兩端卷曲且形似豬尾而得名,其支架和內引流作用能解除輸尿管炎、水腫造成的暫時性梗阻,防止術后傷口漏尿和輸尿管狹窄等。我院自2008年3月至2011年1月對98例上尿路結石病人進行了手術治療且放置了雙J管。根據手術方式、部位,置管時間為1~3個月不等。由于置管時間較長,所以大部分患者需帶管出院。置管期間,可能出現膀胱刺激征,腎區不適,血尿、感染等并發癥,這些并發癥與病人缺乏相關的護理知識有很大的關系,且置管期間發生以上并發癥勢必引起患者很大的心理負擔。因此,住院期間對病人進行了出院指導,明顯提高手術成功率、減少了結石的復發,對促進患者康復,預防并發癥發生,改善護患關系具有積極的作用。現將體會報告如下。

1.出院指導

1.1留置雙J管的指導

出院前對病人及家屬進行宣教,講解留置雙J管的目的及意義,使病人及家屬理解并配合。留置J管后,由于尿液不斷引流,腎盂輸尿管圓錐失去了充盈刺激,致使輸尿管蠕動明顯減弱或者消失,輸尿管抗返流作用減弱,當膀胱壓力大于腎盂壓力時易致輸尿管返流[1]。留置雙J管期間避免腹內壓增高,保持大便通暢,注意預防感冒,如出現便秘、咳嗽時要及時處理;避免扭腰運動及突然下蹲,指導家長不要讓孩子打鬧及劇烈跑動,以免引起J管移位、脫出。保持排尿通暢,勿憋尿;男性患者最好立位排尿。多飲水,防止尿沉淀物及脫落粘膜阻塞J管,防止感染。在病人辦理出院手續前主管醫生及責任護士再三向病人及家屬講解留置管的意義及留置時間,何時回來拔管,置管期問的有關注意事項,可電話回訪病人情況,于拔管前l~2天通知病人。告知病人如有尿頻、尿急、血尿、發熱、納差、腰部脹痛等不適時,馬上回院就診。凡是留置有雙J管的病人都應建立登記檔案,由指定護士專門負責,定時隨訪,詳細詢問病人出院后留置雙J管的情況,發現異常情況及時指導處理。

1.2飲食指導

告知病人出院后要多飲水,每日至少2000MI以上。同時,食物與營養對結石的形成和預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飲食與營養的搭配非常重要。成人每日蛋白質的需求量為75~90g,大部分可以從主食中得到,因此每日再補充25~30g優質蛋白質即可[2]。動物蛋白和食糖的攝入要適量,因攝入過多蛋白質會增加鈣、草酸、尿酸三種成石危險因素。不宜飲酒,酒會增加尿中草酸含量并引起尿濃縮。高尿酸病人不宜食用動物內臟和菜花、波菜,少食莧菜、竹筍、豆腐,不飲茶或飲淡茶;高尿酸鈣者應限制乳制品。

2.對出院后出現常見并發癥的觀察及處理

2.1肉眼血尿最常見,主要是由于雙J管對腎盂、輸尿管及膀胱的刺激導致粘膜損傷有關,感染、運動可加劇血尿的發生和出血程度,但很少出現大量出血、血凝塊堵塞雙J管的情況。所以術后盡量減少劇烈活動、多飲水、注意休息,及時控制感染,若出血量較多可口服止血藥,經休息、多飲水、大部分患者血尿消失,如血尿量較大且不能控制,應及時指導其回院行檢查,盡早拔除雙J管。

2.2疼痛主要為腰痛,多見脹痛或隱痛,嚴重時有腎絞痛,一般癥狀輕微,多能忍受,以活動及排尿時顯著,是有由于雙J管刺激輸尿管引起輸尿管痙攣、膀胱尿液返流有關,亦可發生在管腔堵塞。此時應減少患者的活動,指導患者學會使用疼痛轉移法,如聽音樂或交談分散注意力。必要時用解痙止痛藥。

2.3膀胱刺激癥狀及腎區不適置管后部分患者有尿頻、尿急、尿痛等癥狀,可能為膀胱內雙J管過長、過硬,刺激膀胱三角區所致;腎區疼痛酸脹等不適可能與輸尿管內尿液逆流有關,少數情況下為異物排斥反應所致。對于輕度尿道刺激癥狀,囑病人不要緊張,可通過自行調整來緩解癥狀。但如果病人同時伴有高熱,血、尿常規檢查無異常,抗生素治療無效,應考慮異物排斥反應,應該及時指導病人回院復診,并考慮在不影響療效的情況下及早拔管。

2.4尿液返流減少引起腹內壓增高的任何因素,預防大便干燥,指導病人站立排尿,定時排空膀胱。對出現腰痛癥狀而排尿后仍不能緩解者,應及時指導患者回院復診,看是否由于雙J管引流不暢所致。

2.5感染與雙J管的異物刺激、每日飲水量

2.6雙J管移位雙J管放置位置正確,一般發生移位的可能性很小,主要是患者活動度太大及置管不到位所致。應指導患者出院后不參加重體力勞動,不做四肢及腰部同時伸展動作,不做突然下蹲動作,以防雙J管向上移動或向下滑脫。一但出現雙J管移位,就必須及時回院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2.7雙J管的脫落雙J管自行脫落排出體外,是置管時為確保進入膀胱而腎端長度不夠,未能放入腎盂,因此在確保雙J管置入膀胱的前提下,膀胱端不易過長這樣可同時減少膀胱刺激癥狀的發生。另外術后囑患者不要劇烈運動,盡量臥床休息。如脫出,及時回院就診。

3.討論

隨著護理事業的不斷發展,如何促進患者健康,提高自我護理。是值得思考的問題。患者住院期間的護理是以護士為主,而出院后護理則由患者或患者家屬按護士的指導進行。患者置管后出院出現并發癥機會較多,因此如何開展更好的出院指導,這對患者的康復是至關重要的。

參考文獻

臥床病人如何護理范文第5篇

【關鍵詞】  造血干細胞

植入綜合征(es)也叫毛細血管滲漏綜合征(cls),是骨髓移植后常見的一組癥狀和體征,其主要表現是發熱、紅皮樣皮疹及非心源性肺水腫。自體骨髓移植后es的發生率為7%~55%,而外周血干細胞移植后es的發生率則高于自體骨髓移植。2008年9月,我院對1例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ra)病人實施同基因外周血造干細胞移植術,移植后出現高熱、紅皮樣皮疹等癥狀,臨床診斷為es,經過積極治療和精心護理好轉出院,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病人,女,33歲,于2008年9月1日以mdsra入層流室行同基因外周血干細胞移植術。病人入院血常規檢查示:wbc 6.39×109/l,hb 68 g/l,plt 148×109/l。次日開始bucy預處理:馬利蘭(bu)0.8 mg/(kg·d),每6 h一次靜脈滴注(移植前8、7、6、5 d),環磷酰胺(cy)60 mg/(kg·d)靜脈滴注(移植前3、2 d)。9月10日回輸其同卵雙胞胎姐姐的外周血干細胞150 ml,單個核細胞數為3.28×108/kg。移植后3 d開始皮下注射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血常規檢查示wbc 0.87×109/l。移植后6 d病人體溫升高至39.4 ℃,輕度胸悶憋氣,腰部出現暗紅色皮疹,伴瘙癢,血常規wbc 0.09×109/l,肝功能檢查示谷丙轉氨酶190 u/l,應用萬古霉素2 g、泰能1 g抗感染治療。移植后7~8 d,體溫波動于39.7~41.2 ℃之間,胸悶憋氣加重,全身皮膚出現密集暗紅色皮疹并融合成片,劇烈瘙癢,血常規示wbc (0.07~0.11)×109/l,肝功能檢查示谷丙轉氨酶159~561 u/l,谷草轉氨酶138~169 u/l,血清總膽紅素27.68~34.25 μmol/l,診斷為es,給予甲強龍40 mg/d靜脈滴注,停止使用gcsf。移植后9 d體溫逐漸下降至38.1 ℃,血清總膽紅素10 μmol/l,谷丙轉氨酶1 217 u/l,谷草轉氨酶138 u/l,繼續應用甲強龍治療。移植后11d體溫恢復正常,瘙癢減輕。移植后16 d皮疹消退,谷丙轉氨酶降至117 u/l,谷草轉氨酶降至14 u/l。移植后22 d血常規示:wbc 3.13×109/l,hb 70 g/l,plt 62×109/l,肝功能恢復正常,好轉出院。

2  護理體會

2.1  心理護理

   

病人入層流室后護理人員熱情接待,詳細介紹病區環境、主治醫師、責任護士、預處理方案以及化療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消除病人對環境的陌生感和化療的恐懼感。指導病人使用可視對講系統與家人交流,減輕孤獨感。護理人員應視病人為自己的親人或朋友,同情關心病人,多與病人交談,給予精神支持,減輕其緊張恐懼心理。es的發生加重了病人悲觀、痛苦的情緒,而且高熱和全身皮疹使其擔心疾病的預后和容貌改變,產生心理失落感及恐懼、絕望心理。護理人員要關心體貼病人,傾聽病人的煩惱,解答疑問,適當講解es的有關知識,告知所采取的治療和護理措施以及一些成功病例,使其調整心態積極配合治療。皮疹瘙癢劇烈時,病人煩躁易怒,這時護士要教會病人如何發泄怒氣,敢于面對現實調整自己的情緒和心態。等病人情緒稍穩定,與其談論感興趣的話題或者聽音樂、看電視等分散注意力。告知病人皮疹會在疾病恢復過程中慢慢消退,減輕其心理顧慮,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

2.2  病情觀察

   

監測病人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及神志變化;觀察并記錄大小便的顏色、性狀及量,準確記錄24 h出入量,準確測量體質量、腹圍,若出入量不平衡,體質量、腹圍增加,應及時告知醫師應用利尿劑。嚴密觀察皮疹顏色變化及消退增長情況,觀察病人的瘙癢癥狀有無減輕;觀察病人皮膚溫度、色澤及血氧飽和度的變化,胸悶、憋氣有無加重,有無呼吸困難等癥狀。聽診呼吸音變化及肺部有無濕啰音,警惕肺水腫的發生。

2.3  對癥護理

2.3.1  高熱護理 

絕對臥床休息,每4 h測體溫一次,體溫升高及時通知醫生,遵醫囑應用解熱降溫藥物,同時給予冰袋或溫水擦浴物理降溫;出汗多及時擦干,更換床單、被套和衣服,減少汗液對皮疹的刺激,增加病人的舒適度;協助病人進食、飲水、大小便等,滿足其基本生活需要。

2.3.2  皮疹的護理 

病人全身暗紅色皮疹融合成片并伴劇烈瘙癢,遵醫囑給予抗組胺類藥物口服及止癢藥物外用。應用5 g/l碘附與爐甘石洗劑每2 h一次交替擦拭皮疹處皮膚。剪短病人指甲,并告知禁止用手抓撓皮疹,以免皮疹破潰引起感染。做好皮膚清潔護理,隔日溫水擦浴,避免用肥皂水、熱水擦浴,更換被服,保證被服無菌、干燥、柔軟、透氣性好,以防刺激皮膚,加重瘙癢。

2.4  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

   

臨床癥狀較重,尤其包括累及肺部的各類es病人,腎上腺皮質激素有很好的療效,同時腎上腺皮質激素副作用也很多。病人處于造血功能恢復期,機體免疫力極度低下,使用糖皮質激素可誘發或加重感染,護理人員應仔細觀察病人有無咳嗽、咳痰、咽痛、尿痛等感染跡象;觀察大便次數、色、量是否正常,定期作大便隱血試驗檢查,預防消化道出血的發生;觀察病人有無胃部疼痛、燒灼感等,警惕胃潰瘍、胃穿孔的發生;觀察心率、心律、心電圖有無異常改變,有無血壓升高、頭痛等癥狀,警惕高血壓、心肌缺血的發生。

2.5  出院指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镶白旗| 黑水县| 晋中市| 谷城县| 崇州市| 清远市| 灵石县| 临江市| 东平县| 惠来县| 美姑县| 鄂尔多斯市| 天门市| 芦山县| 昭通市| 三原县| 浪卡子县| 闻喜县| 本溪市| 庆元县| 遂宁市| 青神县| 利川市| 海安县| 绥中县| 阿拉善盟| 武强县| 阿合奇县| 盐边县| 长乐市| 上虞市| 松溪县| 斗六市| 德令哈市| 剑阁县| 太仆寺旗| 凤翔县| 临颍县| 舒兰市| 封开县| 开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