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術后護理要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卵巢腫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見的三大惡性腫瘤之一,上皮性腫瘤好發于50~60歲婦女,生殖細胞腫瘤多見于30歲以下年輕女性。由于缺乏早期診斷手段,卵巢惡性腫瘤死亡率居婦科惡性腫瘤首位,已成為嚴重威脅婦女生命和健康的主要腫瘤[1]。如何使病人以最佳的身心狀態配合治療,對疾病的轉歸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卵巢腫瘤病人術后的護理就尤為重要。
1 心理護理
1.1 心理問題分析
1.1.1 緊張、恐懼:患者對腫瘤的恐懼心理以及對疾病相關知識的缺乏,導致出現緊張、恐懼心理。這種心理狀況的變化, 可使病人心理狀態失衡,導致神經體液功能紊亂。[2]
1.1.2 焦慮、猜疑:患者十分關心疾病的發展程度以及預后情況,擔心術后化療的安全性及是否成功,化療后的生存年限等。表現出煩躁不安, 敏感多疑, 缺乏自信心。
1.1.3 憂郁:卵巢癌患者根治術后自認為有生理缺陷, 而產生心理障礙, 感覺自己是等死的人,常表現沉默不語,對周圍事物缺乏興趣, 不與人交流,意志消沉。
1.1.4 自卑:尤以年輕患者多見, 思想情緒悲觀, 自我形象紊亂。揣摩丈夫及親人的言行舉止, 猜疑家人的言談, 激惹性增強, 期望得到親人尤其是丈夫的主動關心, 精心照顧和重視。
1.2 心理護理要點:
1.2.1 護患關系:醫護人員要尊重患者,了解患者的性格、職業、文化程度等基本資料,掌握病情。與病人交談時,態度要和藹,語氣親切。病人訴說自己的疼痛、不適或不解時,護理人員要耐心傾聽,盡量詳細、準確解答病人提出的問題, 及時為病人提供精心、有效的護理服務, 為病人排憂解難, 消除病人精神上的壓力, 與病人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良好的護患關系是心理護理的首要條件,有效的心理護理是提高患者生存質量促進康復的重要手段[3]。
1.1.2 知識宣教:向病人介紹疾病相關知識,讓其了解到癌癥不等于痛苦和死亡,隨著醫學水平的發展,癌癥并不可怕。臨床數據顯示,通過積極有效的治療,其生存率也在不斷提高。使病人克服絕望心理,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充分調動機體的潛在力量,增強與疾病作斗爭的信心。
1.1.3 換位思考:護士用換位的想法, 應盡力協助病人生活所需, 開導和安慰患者,給患者予以同情、理解、支持, 使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使其更好地配合化療、護理, 以期早日康復。
1.1.4 家人的關愛:卵巢癌一旦被確診,應及時手術治療,術式多為全子宮加雙附件切除,部分大網膜切除,腹膜后淋巴結清掃術。手術對于發育期的患者來說,意味著性別特征將不再發育或發育后逐漸減退,喪失生育能力;對于已過發育期的婦女來說, 意味著體內雌激素水平驟然降低而產生更年期綜合征,另外還可產生或促進如高血壓、骨質疏松等疾病,從而影響生存質量。使患者認為自己不是一個完整的女人,此時患者需要給予更多的重視和溫暖。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家屬,特別是丈夫,因為丈夫的關愛對病人樹立信心至關重要,鼓勵其對妻子表達愛意、關懷。[4]
一般護理:病人回病房后,去枕平臥6小時,頭偏向一側;注意保暖,因病人意識不清,感覺不靈敏,保暖時要防止燙傷;敷料血性滲出較多,應警惕腹腔內出血的可能,應及時告知醫生做相應的檢查和處理;保持外陰清潔干燥,用0.1%新潔爾擦洗外陰, 1 次/日, 連續3 d,防止逆行感染;定時翻身,血壓平穩后取半臥位,可在床上適當活動,當拔尿管后可酌情離床活動。
生命體征的觀察:病人回到病房,護理人員遵醫囑心電監測,每半小時觀察記錄脈搏、呼吸、血壓一次,共6次。若三小時內血壓平穩,而后改為每一小時觀察記錄脈搏、呼吸、血壓一次,共三次。如血壓下降、脈搏細數、面色蒼白、肢體發涼,敷料血性滲出較多,應警惕腹腔內出血的可能,及時告知醫生做相應的檢查和處理。
引流管的護理:觀察病人的各種引流管(尿管、腹腔引流管、盆腔引流管)是否連接緊密,妥善放置并固定引流管,避免受壓、打折、脫落,保持引流管通暢,注意觀察顏色、性質、量。
飲食指導:術后病人口唇干燥,護理人員給予溫開水潤唇,未排氣前,囑病人禁食。排氣后,進流食或半流食,禁食牛奶及含糖食物, 以減少胃腸脹氣。
參考文獻
[1] 樂杰:婦產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78―282
[2] 胡賤月:卵巢癌的護理體會.中醫藥導報,2007,13(7):83-85
[3] 侯少洋, 羅澤民. 心理因素對癌癥病人生存質量的影響及其護理對策[J]. 中華護理雜志, 1995, 30( 4): 228
【關鍵詞】 踝關節骨折;疼痛;護理要點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4.081
踝關節骨折屬于臨床骨科十分常見的一種骨折類型, 其在運動和生活過程中即可發生。近年來, 人們愈發重視戶外運動的重要性, 而這使得踝關節骨折的發生率逐漸升高[1]。骨折后患者會表現出非常明顯的皮膚腫脹和皮下淤血等情況, 劇烈的疼痛直接影響患者的行走能力, 盡管手術可促使踝關節的解剖結構恢復正常, 但卻不能改善損傷造成的疼痛, 患者經常會表現出恐懼不安、煩躁憂慮等負性心理, 這會對后續康復治療效果和骨折愈合產生嚴重影響, 甚至會對患者遠期關節功能產生影響。所以, 準確評估和分析患者疼痛程度, 并采取針對性護理指導, 對提高治療效果, 改善預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2-4]。本文選取本院收治的60例踝關節骨折患者進行分組研究,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在2015年6月~2016年4月收治的60例踝關節骨折患者進行分組研究, 按照抽簽法分為參照組和觀察組, 各30例。參照組男18例, 女12例, 年齡14~65歲, 平均年齡(36.5±10.6)歲。其中合并不同程度關節損傷者16例。觀察組男17例, 女13例, 年齡16~68歲, 平均年齡(37.7±10.4)歲。其中合并不同程度關節損傷者15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參照組行常規護理, 術后對患者病情變化進行密切觀察, 對其日常飲食進行指導, 并嚴格遵醫囑用藥, 發現異?,F象, 及時向醫生匯報, 并采取相應的處理方法。
1. 2. 2 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規范的疼痛護理。
1. 2. 2. 1 術前健康宣教 踝關節骨折患者并不是十分了解疼痛相關知識, 一般會按照正常情況對待骨折術后的疼痛, 很多患者擔心述說疼痛會降低醫務人員對原發病的關注程度, 再加上對鎮痛藥物的副作用存在恐懼心理, 所以會選擇盡量忍耐的方式。護理人員應向患者講解疼痛的危害性, 并介紹疼痛程度, 通過健康宣教增強患者對疼痛的認知, 使其明確疼痛對心率、血壓、抵抗力的不利影響, 并幫助其了解疼痛與康復訓練和功能恢復之間的關聯。轉變患者的錯誤觀念, 做好并發癥預防措施[5]。
1. 2. 2. 2 鎮痛護理措施 ①基礎護理:術后由手術室護士將患者送回病房, 并與病房護士做好交接班, 為患者提供安靜、溫馨、舒適的病房環境, 對室內溫度和濕度進行調整, 使其可以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休息, 盡可能提升其對臨床護理工作的安全感和信任感。②針對性護理:將熱墊相應的抬高, 控制在15~45°范圍內, 對外固定石膏和輔料的松緊度進行調整, 發現固定過緊時要立即松解。患者服用脫水劑或活血通絡藥物時要對臨床療效進行密切觀察, 同時對尿量、肝腎功能等進行監測, 以免發生不良反應。通過干毛巾包裹冰袋的方式進行局部冷敷, 4~6次/d, 30 min~1 h/次, 以促使神經敏感順應性得以降低, 緩解局部出血和腫脹現象。利用肢體氣壓泵的方式加快末梢血液循環, 減輕腫脹程度, 避免發生血栓等性質較嚴重的并發癥。③心理護理:術后疼痛會導致患者及其家屬出現焦慮、壓抑等不良情緒, 護理人員應與之保持充分的交流溝通, 對其心理狀態進行準確評估, 給予患者充分的理解與同情, 鼓勵其勇敢表達疼痛感受, 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臨床護理工作中去, 及時回答患者提出的有關問題, 使其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 給予其精神寄托和思想安撫, 促使其疼痛耐受力和治愈疾病的信心得到明顯提升[6, 7]。
1. 3 護理效果評價 選擇數字疼痛強度量表(NRS)對患者護理后疼痛情況進行評定, 采用0~10分對疼痛程度予以表達, 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疼痛程度越嚴重。無痛以0分表示, 代表疼痛消失, 輕度疼痛以1~3分表示, 代表完全解, 中度疼痛以4~6分表示, 代表疼痛部分緩解, 重度疼痛以7~10分表示, 代表無效??傆行?(疼痛消失+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總例數×100%[2]。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 χ2 檢驗。P
2 結果
參照組中疼痛消失8例(26.7%), 完全緩解5例(16.7%), 部分緩解5例(16.7%), 無效12例(40.0%), 總有效率60.0%;觀察組中疼痛消失17例(56.7%), 完全緩解10例(33.3%), 部分緩解2例(6.7%), 無效1例(3.3%), 總有效率96.7%, 兩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1.882, P
3 討論
踝關節骨折在臨床中并不陌生, 根據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多選擇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 但保守治療僅適用于病情輕微者, 手術依然是臨床治療該病的首選[8-10]。但術后疼痛作為手術治療的常見并發癥, 會直接影響到手術效果和術后康復。疼痛屬于機體的一種自然反應, 過度疼痛不僅會增加患者的痛苦程度, 導致不良情緒, 甚至會造成心腦血管疾病, 對術后康復十分不利[11-13]。而在常規護理基礎上, 對患者疼痛程度進行準確評估, 并進行針對性疼痛護理, 可顯著緩解疼痛, 減輕病痛, 確保術后康復效果, 加快骨折部位的愈合速度, 增進醫患之間友好關系, 降低醫療糾紛發生率[14, 15]。根據本組試驗結果可知,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6.7%明顯優于參照組的60.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 科學規范的疼痛護理可顯著減輕踝關節骨折術后患者的疼痛程度, 提高治療效果, 這種護理方法值得在臨床中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曉燕. 112例踝關節骨折術后疼痛的護理措施. 中外醫學研究, 2014(3):106-107.
[2] 王麗珍.踝關節骨折術后疼痛的護理要點分析.中國保健營養, 2015, 25(15):169.
[3] 張宏. 踝關節骨折患者術后疼痛護理體會.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6(2):244-246.
[4] 雷楊. 踝關節術后患者疼痛的綜合護理干預. 醫學信息, 2016, 29(14):216-217.
[5] 王華穎. 67例踝關節骨折術后疼痛的護理體會.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4, 8(13):193-194.
[6] 趙茹. 踝關節骨折術后疼痛的護理體會. 醫學美學美容(旬刊), 2015(4):356-356.
[7] 余惠, 劉飛舞. 踝關節骨折患者術后康復鍛煉指導. 中國基層醫藥, 2012, 19(12):1907-1908.
[8] 鐘慶權. 踝關節骨折手術60例治療分析. 醫學信息, 2015, 28(1):101-102.
[9] 張曉艷. 踝關節骨折術后疼痛的護理體會. 云南中醫中藥雜志, 2012(11):80-81.
[10] 馬云, 谷雪蓮, 趙燕. 68例踝關節骨折術后疼痛的護理措施. 中國醫藥指南, 2015(24):260-261.
[11] 王波. 47例踝關節骨折g后療效的隨訪調查. 首都醫科大學, 2006.
[12] 王善濤. 踝關節骨折的手術治療與功能康復. 山東中醫藥大學, 2007.
[13] 李興霞. 護理干預踝關節骨折術后疼痛的臨床效果. 今日健康, 2015(7):236-236.
關鍵詞:胸部手術;術后感染;護理
1.臨床資料
2012-2013年我科共收治胸部患者483例,其中胸外科手術有412例,在這412例患者當中男患者有266例,女患者246例,手術患者年齡在33-81歲,平均年齡43歲。所有手術患者當中,有246例肺癌患者,152例食道癌患者,另外還有10例縱膈腫瘤,4例胸外傷患者。胸外科手術中肺葉切除術34例,其中6例全肺切除手術。。本文就這412例胸外科手術術后護理情況探討肺感染的預防護理要點。
2.護理要點
2.1做好患者的術前心理輔導
在胸外科手術當中術前的心理輔導是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對于擇期手術的肺癌、食道癌等患者,應該戒掉煙酒等不良嗜好,避免吸煙喝酒對患者呼吸系統的刺激導致呼吸道粘膜的抗炎能力下降,同時能夠有效的減少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減少術后肺部感染的幾率。在這一方面護理人員應該盡量做到耐心細致,在護理過程中可以讓患者做一些深呼吸和咳嗽,可以讓患者通過吹氣球的方式增加患者的肺活量,使患者的肺部充分膨脹,以利于手術。對于營養不良的患者應該鼓勵其吃一些高營養的食物,增強患者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2.2患者術后護理要點
2.2.1做好病室環境清潔
胸外科手術的患者術術后應該進ICU病房,護理人員要做好病房的溫濕度控制,其中溫度應該控制在16-24℃左右,濕度控制在45-60%左右,這樣的溫濕度最合適胸外科手術后病人的恢復。ICU病房之后轉入普通病房之前,應該注意開窗通風,保持病房內的空氣新鮮,病房內應該用紫外線每天消毒一次,盡量減少陪護和探視人員的數量,減少病房內外源性感染的機會,為胸外科手術患者術后的恢復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2.2.2術后要注意患者的護理
胸外科手術患者因手術需要,患者術中的被動相對較長,一般來說醫院在手術結合以后在病人麻醉醒來之前如果不對患者的做相應的處理,這種情況下患者醒來的時候會感覺渾身乏力肌肉酸痛。因此,護理人員應該在患者麻醉未清醒前,應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患者清醒后,血壓平穩,可改半臥位,床頭高度應該保持在30°~60°之間,既不能影響病人的呼吸,又能幫助病人順利排出肺部積氣、積液,使患者能夠及時換氣,達到松弛胸腹部肌肉,,減輕刀口疼痛。一般來說術后的6個小時以內患者應該以平臥為主,可以要求其家人或者自己按摩一下患者的下肢、雙側肢體,如一些彎曲、伸腿,這樣能夠有效的環節手術過程中造成的肌肉疲勞現象,6個小時以后墊高枕頭或者搖高床頭,要每過2-3小時幫助患者改變,在這個過程中注意不免拖拉拽,使患者的肢體能夠盡量放松。
2.2.3要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暢
護理人員要指導患者在日常多做一些深呼吸訓練,在深呼吸訓練的指導患者進行深部咳嗽,以便于讓患者能夠及時排出痰液。同時,護理過程中可以給患者多拍背,在拍背的時候患者應該是半臥位,護理人員應該站在患者患側,叩打對側肺部,手掌應該是杯狀,要用上手腕的力量叩擊健側肺葉,力量要適當,不要影響患者傷口的愈合。對于護理過程中患者痰液粘稠不易排出的,可給霧化吸入。霧化應該使用生理鹽水30mL, 8萬U慶大霉素,α-糜蛋白酶4000U,每日3次,每次不低于20分鐘,這樣可以有效稀釋痰液,幫助患者及時排出痰液,同時這些藥物能夠直接進入肺泡,形成殺菌作用減少患者肺部患者的機會。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可以多做一些吹氣球的訓練,通過深呼吸使患者膈肌下降,這樣患者能夠將胸腔內的積氣、積液排出,還可以幫助患者下床做一些活動,增加患者的肺活量,但是應該慎重、注意活動量,防止意外發生。
2.2.4應該做好患者的疼痛護理
胸外科手術術后麻醉過去以后,患者的疼痛感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疼痛會直接影響患者的情緒,對患者術后康復也會產生不利影響。因此,醫護人員應該重視患者的疼痛護理。鎮痛劑是患者恢復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但是要正確使用鎮痛劑,術后應該充分鎮痛,可以使用止痛泵48~72小時或遵醫囑給予止痛劑,必要的時候可以使用50mg杜冷丁即溶注射,這樣可以有效地減輕患者的疼痛感。在這一方面護理人員可以向患者傳授些術后康復的知識,使患者了解疼痛的原因和術后恢復過程,使患者能夠配合做好術后的各種康復治療。進行各在穿刺質量的過程中,醫生應該準確、迅速、輕柔、嫻熟,要避免操作失誤,盡量減少患者穿刺的疼痛感,及時了解患者的疼痛情況,指導患者通過聽音樂等放松方法,分散患者的注意力,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在恢復的過程中能不實用鎮痛劑的就不要使用鎮痛劑,以免影響患者的神經系統。
2.2.5做好患者口腔護理工作
口腔護理是預防控制感染的重要方法,在這里可以采用常規口腔護理的方法,由于胸外科手術術后患者不能坐立,護理人員可以協助病人在床上用牙膏牙刷清理口腔衛生,刷牙以后用“口靈”含漱1~2分鐘,可以有效的減少口腔內的常寄菌,防止細菌下移到肺部嗎,降低肺部感染的幾乎,同時達到清理呼吸道的目的。
2.2.6強化患者的心理護理
由于胸部手術后切口創傷大、各種引流管的限制性可能會導致患者疼痛感增加, 過于疼痛會影響到患者的心情,降低他們抵御疾病的信心。因此,在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應耐心向患者解釋、說明咳嗽對于術后恢復的重要性,使患者的痰液能夠及時主動排出。
胸外科手術患者術后全身機能會下降,自身抵抗力也隨之下降,這種情況下各種有害病原體進入下呼吸道機會增多,氣道黏液清除不暢極易導致患者的肺部感染。通過上述一系列的針對想的措施,本院得60例患者術后恢復情況都比較好。 護理人員在護理的過程中應該給患者講一些常見的肺部感染知識,此外還應該指導患者如何保持自己呼吸道通暢,并向患者講解一些胸外科術后恢復應該注意的問題,防止恢復過程中以外發生。
參考文獻:
[1]郭紅霞 吳曉燕. 舒適護理在胸外科術后患者中的應用分析. 社區醫學雜志.2008年第23期
【摘要】 目的:觀察番瀉葉沖服與開塞露塞肛用于剖宮產術后促排氣的臨床療效。方法:將120例剖宮產患者隨機分為番瀉葉組和開塞露組各60例,番瀉葉組在剖宮產術后6小時開始多次開水沖服番瀉葉3g,開塞露組于剖宮產術后6小時20mL塞肛。結果:番瀉葉組在術后早期排氣、排尿及排便等方面效果均優于開塞露組(P
【關鍵詞】 番瀉葉;開塞露;剖宮產術后;促排氣;療效對比
腹部手術后病人腹脹是常見的并發癥之一。排氣是直接關系到術后各方面恢復的關鍵。為預防術后并發癥,護士必須熟知常見并發癥的臨床表現和有效的護理措施,必要的藥物治療亦很重要。番瀉葉與開塞露用于剖宮產術(子宮下段剖宮產術)后促進排氣,比較臨床療效,以了解哪種藥物療效更好,耐受性更佳。對于產婦來說剖宮產術后早些排氣,不僅有利于胃腸功能的復原,而且有利于整個產褥期的恢復,更有益于支持母乳喂養的成功。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2007年11月至2007年12月期間的剖宮產患者120例,隨機分成2組,每組病例各60例,均為足月妊娠分娩,妊娠在37~41周,年齡在24~38歲,平均年齡29歲,各組孕婦的年齡和孕周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方法均為腹膜外子宮下段剖宮產術,麻醉方法為腰麻和硬膜外聯合麻醉。
1.2 治療方法 番瀉葉組沖服促排氣與開塞露組塞肛促排氣兩種方法均在術后6小時使用,同時由專人測量產后6小時、24小時、72小時的宮底高度,并觀察產婦排氣、排尿、排便和首次下床的時間(距胎兒娩出時間計算),進行比較。番瀉葉組在術后6小時開始給予番瀉葉3g多次開水沖服。開塞露組于術后6小時給予開塞露栓劑(保定市金鐘制藥有限公司生產,規格:20mL/支,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3020952),20mL納入。
1.3 統計方法 兩組檢查結果均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
2 結果
2.1 比較兩種方法對促進子宮收縮(宮底高度)的影響 由專人測量產后6小時、24小時、72小時的宮底高度,從表1可以看出番瀉葉組產后72小時促進子宮收縮療效優于開塞露組(P<0.05)。表1 兩種方法對子宮收縮(宮底高度)的影響比較
2.2 比較兩種方法對產后機體恢復的情況 在促術后早期排氣、促術后拔除導管后早期排尿、促術后早期排便方面番瀉葉組優于開塞露組(P
3 臨床護理要點
3.1 術前知識介紹 在手術前對病人做好各方面關于手術的知識介紹,消除對手術產生的恐懼心理,并告之病人術后可能發生的問題,例如排氣、排便的障礙;尿管留置可以引起尿感及術后解尿不暢;術后腹脹等各方面問題。告知病人行剖宮產術系腰麻和硬膜外聯合麻醉,除下半身麻醉外病人意識完全處于清醒狀態,故應避免講話過多,造成體內積氣增多,引起術后排氣困難。同時告知病人,我們會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協助她早日恢復。
3.2 術后做好認真詳盡的宣教工作 術后應告知患者去枕平臥6小時,禁忌服用各種食物及水,防止麻醉反應引起的惡心、嘔吐,防止窒息及意外的發生。告知病人和家屬,于產后6小時腹部切口上的砂袋取下后可在床上適當翻身,抬高床頭促進腸蠕動,同時還應注意少說話。注意在少量飲水時避免吸管空吸造成咽下空氣過多加重腹脹,另外還應告知病人盡量少,閉嘴用鼻子呼吸。必要時在術后24小時內根據病人疼痛情況和醫囑適當使用止痛針,如杜冷丁、非那根或聯合使用,但盡可能不超過2次。在病人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讓病人做適量的床上活動,對排氣亦是有利的。
3.3 加強術后觀察和基礎護理 術后要保持輸液點滴通暢,根據病人情況調節滴速;保持留置尿管引流通暢,防止因膀胱充盈而影響子宮收縮,造成產后出血,同時觀察尿液的色和量;每半小時測量一次血壓、脈搏、呼吸,測量4次平穩后遵醫囑;每小時按壓宮底、觀察惡露色和量,并詳細記錄。
3.4 注意各類藥物用法 由低鉀所造成的腹脹可以從食物中(橙汁,香蕉)攝入所需的鉀,亦可經補液加氯化鉀來調整。
3.5 產后飲食 產后忌大補,宜清淡飲食,湯汁要濃煎。術后早期忌服產氣食物:卷心菜,豆制品類,奶制品類及含糖高的食物等,多食粗纖維食物(綠色蔬菜類),以促進腸蠕動。
4 討論
番瀉葉成分豐富,含有二聚蒽酮苷類番瀉苷、蘆薈大黃素雙蒽酮苷、大黃酸葡萄糖苷、蘆薈大黃素葡萄糖苷以及少量大黃酸、蘆薈大黃素、大黃酚、黃酮類衍生物等,可對腸黏膜產生刺激作用,增加腸道平滑肌運動,使腸道運動加快,排空全腸道。番瀉葉沖飲,藥液無特殊氣味,操作簡便,效果非常滿意。番瀉葉的主要藥理作用是促進腸蠕動,無明顯不良反應,也不妨礙食物在小腸的消化和吸收,并可促進胃腸道功能恢復,有利于患者術后機體的恢復,從而保證了其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1]。其缺點為口服較苦,有部分產婦術后難以咽下,同時又由于未進食造成饑餓而引起惡心嘔吐。開塞露是一種純天然制劑,含甘油,能腸道引起腸蠕動,使位于口的氣體易于排出[2],主要成分為山梨醇、硫酸鎂或甘油,能并刺激腸壁、軟化大便,使其易于排出。開塞露使用操作簡便,安全。其不足之處在于,由于開塞露栓劑容積約20mL,不能將整個腸內空氣全部排盡,故使效果受到影響。另外,若產婦耐受較差時易污染床單,故有些產婦不愿接受。
術后腹脹主要因術中腸管受到激惹、腸蠕動減弱所致;術后臥床胃腸道內存在過量氣體(與術后頻繁講話咽入大量氣體后不宜被腸黏膜吸收而加重腹脹有關)[3]、積食積糞(剖宮產術前一般不灌腸,食物殘渣積聚)、胃腸功能紊亂(術前術后禁食6小時所致)、低鉀血癥(術中失血鉀離子丟失過多所致)等都可造成術后腹脹[4]。
解決腹脹是產后及各類手術后的一個重要問題,如何正確指導病人早期排氣顯得很重要,番瀉葉和開塞露用于術后促排氣各有其獨特的優缺點。護士應做到及時、正確的指導以幫助病人順利渡過難關:包括術前告訴她們將會發生的不適反應,術后耐心協助,悉心照料等等??傊o士應使用所學知識充分發揮積極主動性,降低術后腹脹的發生,促使病人早期恢復。據有關資料表明:術后產婦提前排氣或排便,不僅能恢復腸功能,而且能促進產婦食欲,利于泌乳,保證嬰兒有足夠的母乳[5],有利于嬰兒生長發育[6]。本試驗結果證實,番瀉葉在剖宮產術后72小時促進子宮收縮方面療效好于開塞露;在促進早期排氣、拔除尿管早期排尿、早期排便等方面均優于開塞露。因此,番瀉葉沖飲的方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靖麗娟,于桂云,張秀鏵.促進剖宮產術后排氣方法的探討[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6,23(10):78.
[2] 燕迎春.剖宮產術后3種促進排氣方法的效果觀察[J].護理研究,2004,18(11):2026-2027.
[3] 鄭修霞.婦產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201.
[4] 孫麗君.剖宮產術后不同藥物促排氣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2006,1(5):308-309.
關鍵詞:大樹;栽后;養護管理
紹興迪蕩區塊綠化提檔升級改造工程主要為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迪蕩新城核心區塊內的云東路、勝利東路等城市主干道進行行道樹種植,對西施山遺址公園、紹鋼遺址公園、親水廣場、迪蕩湖公園等景點進行花木種植。其中大樹移植主要集中在親水廣場和云東路道路綠化,涉及大規格樹種主要有香樟、金桂、紅豆杉、黃山欒樹等。由于移植的大苗規格大、價格昂貴,因此大樹移植后的養護管理工作特別重要,栽后第一年是關鍵。
1 栽后澆水與保濕
1.1 澆水。新移植大樹由于根系受損,吸收水分的能力下降,所以保證水分充足是確保樹木成活的關鍵。除三遍水要澆足澆透外,還應據樹種和天氣情況本著“見干見濕.澆就澆透”的原則進行澆水、噴水霧保濕或樹干包裹等工作。同時在澆水過程中要注意澆水忌水流過急、高溫干旱低濕季節,應對新發芽放葉的樹冠噴霧,宜在上午10時前和下午15時后進行。還應根據樹種不同,對水分的要求也不同,如雪松忌低洼濕澇,雪松雨季注意及時排水。遇干旱天氣時,應增加澆水次數。
1.2 樹根控水。新移植的大樹,根系吸水功能減弱,對土壤水分需求量較小。因此,只要保持土壤適當濕潤即可。土壤含水量過大,反而會影響土壤的透氣性能。抑制根系呼吸,對生根不利,嚴重的還會導致爛根死亡。
1.3 樹體噴水。樹體噴水可以降低移植大樹周圍的氣溫,達到減緩樹冠蒸發的目的。大樹移植初期或高溫干燥的季節,要適時給樹冠噴水以保持樹冠蒸騰的需要。
2 樹干遮陰、支撐與維護
大樹移植初期或高溫干燥季節.要搭制蔭棚遮蔭,以降低棚內溫度,減少樹體的水分蒸發。孤植樹宜按株搭制。要求全冠遮蔭,蔭棚上方及四周與樹冠保持50cm左右距離,以保證棚內有一定的空氣流動空間.防止樹冠日灼危害。遮蔭度為70%左右,以后視樹木生長情況和季節變化,逐步去掉遮蔭物,以免影響樹木正常生長。
其次大樹移植后必須進行樹體固定,一般采用三柱支架固定法,將樹體牢固支撐,以防止風把樹冠吹歪。同時,可以確保根系穩固,有利于樹木今后迅速生長。經過一個四季生長之后大樹根系恢復后就可以撤除支撐。
樹木周圍不得堆物或進行影響樹木成活的作業,臨近建筑工地的移植樹木,應在樹冠外2m,設圍欄保護。3輸液、施肥與病蟲害防治
3.1 輸液。給樹體打針是為了防病治病、補充營養和水分。這種方法具有見效快、效果好、利用率高,節水省工、節約藥、肥等優點。具體方法是:在樹干基部20cm左右處鉆孔,孔徑5cm、孔3-6cm,孔個數由粗度增加而增多1-6個。用專用的輸液器將吊針注射液稀釋至800倍~1000倍,注入樹干。
3.2 施肥。大樹移栽初期,根系吸肥力低,可進行葉面追肥,每半個月左右追1次。用尿素、硫酸銨、磷酸二氫鉀等速效性肥料配制成濃度為0.50%-1.0%的液肥,選擇早晚或陰天進行葉面噴灑,遇降水應重噴1次。根系萌發后,可進行土壤施肥,要求薄肥勤施,慎防傷根。
3.3 病蟲害防治。新栽的大樹因起苗、修剪造成各種傷口,加之新萌的樹葉幼嫩,樹體抵抗力弱,故較易感染病蟲害。由于移植后樹木恢復慢。所以在樹木生長萌發的新芽展葉后要每隔10--15天進行葉面噴肥.噴打0.2-0.5%磷酸二氫鉀,遇降雨應重噴一次。
4 防寒與防澇
4.1 防寒。對所有秋冬季移植的大樹,在澆完第三遍水封埯后一律要在樹干基部培土保護樹干基部。然后先用草繩從樹干基部開始密實纏繞主干、主側干,再用塑料薄膜(在樹木生長期時要解除塑料薄膜。)纏繞一層,以增保暖御寒:再在大樹的西北方向,距樹0.5m處架設風障搭建由無紡布和草席組成的兩層防風帳,防風帳的高度超過樹高30cm以上。這樣能有效地抵御低溫和寒風的侵害。落葉喬木應在冬季草繩或防寒布,樹干涂白等措施進行防寒。
4.2 防澇。特別是在汛期要在樹池提前挖好排水溝,嚴防淹根。
5 修剪與保護新芽
5.1 修剪。以修剪病蟲枝、受傷枝、枯死枝、過密枝為主.保持大樹的自然樹形和樹勢均衡。尤其是落葉樹移植后應根據實際情況去蘗、定芽,成活生長后再逐步改變培養樹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