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急性闌尾炎手術護理

急性闌尾炎手術護理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急性闌尾炎手術護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急性闌尾炎手術護理

急性闌尾炎手術護理范文第1篇

方法:回顧性分析36例急性闌尾炎患者病例的護理資料,歸納急性闌尾炎圍手術期臨床護理經驗。

結果:急性闌尾炎圍手術期的護理主要包括術前護理、術后觀察、疼痛的護理、腹腔引流管護理、胃腸道護理、并發癥護理和健康教育等。

結論:通過對闌尾炎患者圍手術期全面的護理,可以減輕患者的恐懼心理及疼痛不適感,使患者早日康復,有效地減少了并發癥。

關鍵詞:急性闌尾炎 患者 圍手術期 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7-0144-01

急性闌尾炎是外科常見病,發病率居各種急腹癥的首位。

任何年齡都可發病,其中以青壯年最為多見。臨床以轉移性右下腹疼痛及闌尾點壓痛、反跳痛為其典型表現,多數患者粒細胞和嗜中性粒細胞計數增高。我們對急性闌尾炎患者36例精心進行圍手術期護理,收到了好的效果,現將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選擇我醫院2010年1月-12月收治的急性闌尾炎需要手術的患者36例為觀察對象,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齡16-68歲,36例患者臨床表現均有腹痛,其中有典型轉移性右下腹痛者26例,22例有發熱癥狀,有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者18例,有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增高者11例,右下腹腹肌緊張者12例,右下腹麥氏點壓痛及反跳痛者10例。均符合急性闌尾炎的診斷標準。

1.2 方法。

1.2.1 術前護理。急性闌尾炎患者一般急診入院,應常規測體溫、脈搏、呼吸和血壓。術前飲食,急性闌尾炎病人除美氏點壓痛和轉移性右下腹疼痛外,有些病人還有惡心、嘔吐(多為食物)等胃腸道癥狀,繼而食欲減退,在抗炎治療的同時要詳細了解病人的進食情況和飲食習慣.視具體情況鼓勵患者合理進食,并囑患者術前禁食12小時.禁飲6小肘(急診手術患者除外)。給于備皮,操作者動作應輕柔,防止皮膚破損。心理護理:病人術前一般都比較緊張,顧慮較多,常見癥狀如焦慮、失眠等,我們應多了解患者各方面的情況,針對不同的病人進行心理護理是必不可少的,要說明手術的必要性和預后情況。以解除病人的思想顧慮。必要時,術前晚給予肌注鎮靜藥。保證休息和睡眠。術前半小時給予肌注鎮靜、解痙藥,如魯米那、阿托品等,以減少術中呼吸道分泌物。預防胃腸道反應,防止窒息發生。

1.2.2 術后觀察。術后2/3d體溫持續升高或下降后又再次升高,患者感覺傷口漲痛或跳痛,切口周圍皮膚有紅腫觸痛,則提示有切口感染[1]。切口感染多因手術操作時污染,壞疽或穿孔性闌尾炎尤易發生。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患者術前未進飲食,術后禁食,患者營養不良,抵抗力降低,從而造成膈下、腸間、盆腔、切口感染率增高。護理人員可以采取相應預防措施:并隨時關注切口情況,一旦發現切口出現紅、腫時,減去縫線擴大切口排除濃液清除異物并充分引流。當炎性滲出物不多時,可以使用促進肉芽組織生長藥物,加快切口愈合,縮短住院時間,減輕患者負擔。

1.2.3 疼痛的護理。術后疼痛可導致患者心肌缺血、心動過速、高血壓和缺氧[2]。因此要給于患者有效鎮痛。有效鎮痛可減少心肌缺血和肺部并發癥的發生率,還可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患者睡眠不佳,可延緩病情恢復,延長住院時間,增加院內感染的機會。給予度非合劑2ml(鹽酸哌替啶50mg,異丙嗪25mg,因鹽酸哌替啶有較強的鎮痛作用,但可抑制呼吸,而異丙嗪緩解呼吸困難,且具有鎮靜作用)肌內注射后,疼痛緩解入睡,保證了良好的睡眠。

1.2.4 腹腔引流管的護理。對出現腹膜炎及闌尾穿孔癥狀的患者,切除闌尾并在腹腔內放置引流管。手術后要觀察患者的引流管是否通暢,順向擠壓引流管,防止血凝塊阻塞引起感染。注意引流物的顏色、量、性狀等,出現問題時及時通知醫生解決[3]。

1.2.5 胃腸道護理。術后要等到排氣后,才能流食,以米湯、果汁等富含纖維素食物,之后改為半流食及軟食,如雞蛋糕和魚肉等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遵循“少食多餐”飲食原則,每次間隔1h~2h,或感覺口渴時交叉進食米湯、面湯、蘿卜湯、白菜湯等清淡飲食。術后便秘護理患者在術后3~5d出現便秘時,不可使用強瀉劑和刺激性強的肥皂水灌腸,避免增加腸蠕動,導致闌尾殘端結扎線脫落或縫合傷口裂開,可口服輕瀉劑來治療。

1.2.6 術后并發癥及護理。常見并發癥首先的腹腔內出血,闌尾動脈出血均因闌尾系膜結扎線脫落,病人多表現為面色蒼白、伴有腹痛、腹脹、脈急速、全身出冷汗,或伴有血壓下降、休克等癥狀,要立即平臥,鎮靜,吸氧,抗休克、升血壓等靜脈輸液,抽血作血型鑒定及交叉配血,準備手術止血。次之是腹腔殘余膿腫,病人表現術后持續高燒,感覺腹痛,腹脹,有里急后重感,隨后出現中毒癥狀。應注意采取半臥位引流,使分泌物或膿液流入盆腔,減輕中毒現象,加強抗生素治療,控制感染,如果感染未能控制,建議做引流手術。再者是糞瘺并發癥,闌尾殘端結扎線脫落或手術時誤傷腸管等,均可導致糞瘺。糞瘺通常為結腸瘺,形成時感染一般局限在盲腸周圍,無彌漫性腹膜炎的威脅,體溫不很高,營養缺失亦不嚴重。應用抗生素治療后大多能自愈。

1.2.7 健康指導。指導患者注意飲食衛生,避免暴飲暴食、生活不規律、過度疲勞和腹部受涼等因素;及時治療急性胃腸炎等疾?。活A防慢性闌尾炎急性發作或防止手術后粘連性腸梗阻。闌尾周圍膿腫患者出院時.囑其3個月后再做闌尾切除術;發生急、慢性腹痛及惡心嘔吐等癥狀,應及早就診。

2 結果

本組36例患者均行闌尾切除術治療,經過精心細致護理無1例并發癥,均順利康復出院。有效的圍手術期護理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有效地減少了并發癥。

3 討論

闌尾炎手術在最為常見,由于手術時間短,操作簡單,因此,不容易引起醫護人員對術后護理的重視。但近幾年來,通過闌尾炎術后并發癥患者的觀察及護理,我們認識到,對于急性闌尾炎患者,在護理過程中都要重視,無論是在手術前或手術后,都要重視,從而減少術后并發癥發生,使患者康復。

參考文獻

[1] 李云芬.急性闌尾炎病人的護理[J].中國傷殘醫學,2009,17(3):100

急性闌尾炎手術護理范文第2篇

【關鍵詞】護理闌;尾炎手術;效果

闌尾炎很多人都知道,卻選擇忽視,認為這是個小毛病,很多人不知道倘若闌尾炎處理不當或者護理不到位,就會產生一些嚴重的并發癥,甚至死亡。而闌尾炎的常見癥狀是腹痛,它的發病癥狀常常會讓女性朋友誤認為是婦科疾病。闌尾炎是多發疾病之一,很多人都曾有過闌尾部位疼痛的經歷,疼痛較為嚴重時還需要服用藥物緩解,更嚴重的甚至要進行手術,由此可見,做好術前、術后護理相當重要。術后護理很重要,良好的術后護理才能確保患者恢復良好。手術,并不是意味著疾病的結束,只是一場與病魔戰斗的結束罷了。當然,手術也是一個勝利的開始,而手術后的護理及調養更是為勝利保駕護航的關鍵,調理得當才能讓手術后身體恢復的更快。本文筆者旨在探討護理干預對闌尾炎圍手術期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住院治療的闌尾炎患者202例,其中男106例,女96例,平均年齡42.5歲。其中單純性的闌尾炎9O例,化膿性的闌尾炎75例,壞疽穿孔性的闌尾炎34例,闌尾膿腫11例。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1例。兩組患者存年齡、性別、病例類型、臨床表現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術前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尤其是患者腹部癥狀及體征??傮w上,護理人員要發揮主動作用,針對每個患者情況,及時做好準備,增加患者合作意識,減輕患者緊張焦慮情緒,術后要密切監測生命體征,做好并發癥預防及處理,盡量減輕患者不適,達到患者滿意。

1.3 效果評價

比較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患度和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2 結果

觀察組切口感染3例,糞瘺l例,護理滿意率95.1%;對照組切口感染4例,腹腔膿腫3例,糞瘺3例;護理滿意率為81.9%;術后并發癥經觀察組的護理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P

3 討論

當患者出現闌尾炎癥狀應馬上去醫院,接受治療,以免耽誤病情,給患者身心造成嚴重影響。闌尾炎患者由于受病痛折磨身心比較痛苦,情緒波動比較大,此時面對術后恢復期,很多患者比較容易滋生煩躁、擔憂、焦慮、緊張等等不良情緒,面對這種情況,患者家屬和醫護人員應多陪伴撫慰患者,盡量安撫患者的情緒,多鼓勵多陪伴多安慰,努力做好其思想工作,共同度過難關,而患者本人也應適當合理的調節自己的情緒,排除不良情緒,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做好術后療養工作,以利于身心的早日康復;闌尾炎術后應注意日常護理,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飲食起居,首先要保持樂觀的精神。防止不良情志刺激;除此之外,闌尾炎術后恢復期的病人還可以做適量的運動,促進身體康復,但是此時患者仍需要在安靜的環境中療養,應盡量避免喧嘩和吵鬧,患者選擇的運動應比較柔和,運動量和幅度相對平穩,如散步等此時切忌參加劇烈運動,并且要結合切勿使身心過度勞累,反而影響康復;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由于闌尾炎手術之后,患者身體還是比較虛弱的,術后恢復這個階段對于整個手術效果來說至關重要,因此這個時期的病人要注意療養,應該戒煙戒酒,不和濃咖啡和濃茶并且注意飲食清淡,還要保證充足的睡眠,生活規律。飲食上要保持合理膳食,除了要做好術后的護理工作之外,更重要的是營養的跟進。由于患者術后身體和消化器官仍然處在比較虛弱的狀態,還需時間恢復,因此油膩的食物會加重患者的腸胃負擔,不利于術后康復,所以術后飲食上應多吃清淡,易消化,低脂少鹽的食物,多補充魚類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品,富含維生素C及粗纖維的新鮮水果和蔬菜也應該適當多攝入,此時嚴禁長時間暴飲暴食,應當減少食量,盡量少食多餐,只有這樣才能更快更好的得到回復。

綜上所述,只有保證成功的手術,加上完善的圍手術期的護理干預,雙管齊下,方可盡早恢復健康。闌尾炎手術后護理非常重要,一定要遵醫囑,出現不適及時與醫生溝通。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和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均優于對照組(P

參考文獻

[1]于占武,劉順壽,王寒冰等.外科治療老年肺癌4O例的臨床分析[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l1(2):126.

[2]王斌金,趙曉云.人性化護理的歷史背景[J].護理研究,2010,22(11):93.

急性闌尾炎手術護理范文第3篇

關鍵詞:急性;闌尾炎;術后;護理

闌尾位于右髂窩部,形如蚯蚓狀盲管,長約5~10cm,直徑約0.5~0.7cm急性闌尾炎屬于最常見的急腹癥之一,好發于青壯年?,F就急性闌尾炎的病因及臨床癥狀以及在術后護理工作中的幾點體會介紹如下。

1 病因

腸道內各種常見革蘭陰性桿菌和厭氧菌是誘發急性闌尾炎的主要致病菌。除了抵抗力降低外,發病主要與下列因素有關:梗阻闌尾為一細長的管道,僅一端與盲腸相通,一旦梗阻可使管腔內分泌物積存、內壓增高,壓迫闌尾壁阻礙遠側血運。在此基礎上管腔內細菌侵入受損黏膜,易致感染。

其主要感染因素為闌尾腔內細菌所致的直接感染。闌尾腔因與盲腸相通,因此具有與盲腸腔內相同的以大腸桿菌和厭氧菌為主的菌種和數量。若闌尾黏膜稍有損傷,細菌侵入管壁,引起不同程度的感染。少數患者發生于上呼吸道感染后,因此也被認為感染可由血運傳至闌尾。還有一部分感染起于鄰近器官的化膿性感染,侵入闌尾。 其他被認為與發病有關的其他因素中有因腹瀉、便秘等胃腸道功能障礙引起內臟神經反射,導致闌尾肌肉和血管痙攣,產生闌尾管腔狹窄、血供障礙、黏膜受損,細菌入侵而致急性炎癥。

2 臨床癥狀

2.1腹痛 急性闌尾炎最早出現的癥狀是中上腹或臍周疼痛,數小時后腹痛轉移并固定于右下腹。當炎癥波及漿膜層和壁腹膜時,疼痛即固定于右下腹,原中上腹或臍周痛即減輕或消失。因此,無典型的轉移性右下腹疼痛史并不能除外急性闌尾炎。

2.2胃腸功能障礙 單純性闌尾炎的胃腸道癥狀并不突出。在早期可能由于反射性胃痙攣而有惡心、嘔吐。盆腔位闌尾炎或闌尾壞疽穿孔可有排便次數增多。

2.3全身癥狀 早期自覺全身疲憊,四肢乏力,或頭暈、頭痛。病程中覺發燒,單純性闌尾炎的體溫多在37.5℃~38℃之間,化膿性和穿孔性闌尾炎時,體溫較高,可達39℃左右,極少數患者出現寒戰高燒,體溫可升到40℃以上。

3 術后護理體會

3.1一般護理 保持舒適的環境,注意病房的空氣流通,定時消毒,保持病房內的物品清潔、整齊,這對于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十分有利。

3.2臨床生命體征監測 術后48h內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如血壓、脈搏、呼吸以及心率,并做好相關記錄,對于病情不穩定的患者要適當延長生命體征監測時間并增加頻率。

3.3護理 患者在術后麻醉清醒,血壓平穩后取半臥位,防治隔下感染。有利于減輕疼痛以及腹腔積液引流,避免唾液進入氣管,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

3.4早期活動 術后血壓平穩后盡早起床活動,促進腸蠕動恢復,防止腸粘連,增進血液循環,促進傷口愈合。

3.5飲食護理 排氣后方可行進食流質,以易消化溫度適宜的食物為宜,少食多餐,食量逐漸增加,在患者沒有出現腸胃不適或是腹部的其他癥狀時,可逐漸改為普食。

3.6日常活動護理 患者術后24h內應嚴格臥床休息,之后可根據病情恢復情況開展適當的運動,以輕微運動為主。下床運動以保證患者不會產生疼痛,且運動量以不出現疲憊感為宜,術后1個月內患者不得從事重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

3.7腹腔引流管的護理 妥善固定,避免受壓,扭曲或滑脫,并接床旁無菌瓶或引流袋,保持引保管流管通暢,嚴密觀察引流的顏色、性質、量并作好記錄。根據病情變化,在術后48~72h拔除,切口乳膠片引流可于術后24h拔除。

4 并發癥術后護理

4.1腹腔內出血 多因闌尾系膜結扎線松脫所致,常發生在術后24h內,故手術后當天應嚴密觀察脈搏、血壓。患者如有面色蒼白、脈速、血壓下降等內出血的表現,或是腹腔引流管有血液流出。應立即將患者平臥,靜脈快速輸液、輸血,報告醫生并做好手術止血的準備。

4.2切口感染 是術后最常見的并發癥。因為當污染減排和外匯儲備,排水不暢引起的血腫。表現為術后3~5d體溫升高,切口疼痛且局部有紅腫、壓痛或波動感。應給予抗生素、理療等治療,如已化膿應拆線引流。

4.3腹腔膿腫 炎癥滲液積聚于膈下、腸間、盆腔而形成。表現為術后5~7d體溫升高,或下降后又上升,并有腹痛、腹脹、腹部包塊或排便排尿改變等,應及時和醫生取得聯系進行處理。患者持續有發燒、腹痛、腹脹,中毒癥狀,應采用半臥位,以利排水、排污,或盆腔膿腫排水暢通,降低毒性,同時加強抗生素治療建議更好。

4.4腸瘺 多因闌尾殘端結扎線松脫,或術中誤傷盲腸所致。表現為發熱、腹痛、少量糞性腸內容物從腹壁傷口流出。經全身支持療法、有效抗生素應用,局部引流,大多數患者可愈合。

5 健康指導

5.1術后切口疼痛,咳嗽者,要避免,減少空氣、吞入胃腸道引起術后腹脹,避免發生肺部感染。

5.2 指導患者盡早活動,促進胃腸功能恢復,減少粘連。

急性闌尾炎患者圍手術期給予完善、細致的護理干預,不但能夠降低術后并發癥,而且能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具有在臨床中加以推廣的重要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吳雪梅.急性闌尾炎術后的護理[J].護理原地,2010,8(6)174.

[2]崔華.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闌尾炎50例[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09,7(6):117.

[3]李延梅,楊玲玲.急性闌尾炎的手術護理體會[J].吉林醫學,2012,33(17):3797.

[4]張春霞.急性闌尾炎護理分析[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0,2(16):45.

[5]夏燕.急性闌尾炎手術的護理[J].健康必讀(下半月),2011,(6):169.

急性闌尾炎手術護理范文第4篇

【關鍵詞】急性闌尾炎;手術護理;探析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7484(2012)14-0007-01

急性闌尾炎(acute appendicitis)即闌尾的急性化膿性感染,是急腹癥中最常見的病因,約占1/4,是腹部外科常見病。有數據統計近年來發病率呈上升趨勢 西方國家高達10% 我國發病率為8.5%左右,闌尾炎本身并不恐怖,但癥狀多變,并發癥有時也十分嚴重。易發生膿腫形成,內、外瘺形成的并發癥,而局限性或彌漫性腹膜炎是急性闌尾炎常見并發癥,其發生、發展與闌尾穿孔密切相關。有人統計1000例急性闌尾炎中,穿孔占21%。其中7%病例可并發彌漫性腹膜炎,而并發膿毒血癥則易發生感染性休克,有著極高的死亡率。采取手術治療是急性闌尾炎的主要手段,有效的護理配合必不可少,護理方法是否得當是否有效關系著手術的成功與患者的預后,隨著近年來優質護理目標的制定,我院開始對急性闌尾炎手術患者進行相應護理措施,積極把護理程序人性化、規范化地運用到臨床護理中,為患者實施生理、心理、社會性的綜合護理,下面就此護理過程的體會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84例急性闌尾炎手術患者,其中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進行優質護理的42例為觀察組,包括男24例、女18例,年齡16~46歲,平均31歲,包括急性化膿性闌尾炎30例,急性壞疽性闌尾炎12例,就診距發病時間最短10分鐘,最長2個小時。2009年以前進行常規護理的42例為對照組,包括男22例、女20例,年齡18~44歲,平均31歲,包括急性化膿性闌尾炎32例,急性壞疽性闌尾炎10例,就診距發病時間最短15分鐘,最長2個小時。兩組從年齡、性別、疾病類型、發病時間等各方面比較差異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臨床癥狀患者均有轉移性右下腹痛及闌尾點壓痛、反跳痛,部分患者并發腹膜炎、腸麻痹時出現腹脹和持續性嘔吐,大部分患者結腸充氣試驗(Rovsing征)陽性。

1.3手術適應證:臨床上診斷明確的急性闌尾炎、反復性闌尾炎和慢性闌尾炎;非手術治療失敗的早期闌尾炎;急性闌尾炎非手術治療后形成的回盲部腫塊;闌尾周圍膿腫切開引流愈合后。

1.4方法

1.4.1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包括加強基礎護理,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預防褥瘡、呼吸道感染,相關手術護理等等(具體略)1.4.2觀察組進行綜合性的優質護理,具體為:

(1)宣教健康指導對入院患者在盡可能的時間向患者本人和家屬解釋病情、手術及治療過程、講解手術注意事項及術后加強營養的意義,解釋疼痛的誘因,指導采取適當的應對措施。

(2)術前準備護理入院后即令患者禁食水,禁止灌腸以免引起闌尾穿孔,主動和病人交談,針對患者可能的術中心理問題耐心開導,減少對手術的神秘感和恐懼心理[1]。做好器械、敷料與物品準備。術前插入鼻胃管,吸出胃內容物,以防麻醉時誤吸和術后腹脹。并發闌尾穿孔伴腹膜炎的患者,應進行短時間、針對性強的術前檢查,并發感染性休克者術前給予吸氧抗休克處理。考慮輸液量大的可能性,需準備一定量的膠體液以補充血容量。

(3)術中配合護理一般采用右下腹斜切口,根據需要擺放合適,嚴格保護切口預防術后切口感染,協助術者尋找和切除闌尾,注意遮蓋、保暖,合理使用約束帶、軟枕,術中配合穩、輕、準。在手術結束前上調室溫,防止患者發冷。不宜沖洗腹腔以免炎癥擴散,一般不需引流,切口沖洗后一期縫合。闌尾炎癥較重,粘連廣泛,闌尾切除后局部仍有少量滲血、闌尾附近有較多膿性滲液者進行腹腔引流。

(4)術后護理觀察生命體征,手術剛結束時盡量下床走動促進下肢的血液循環,保證腸胃正常蠕動,防止腸粘連,術后6-8小時采取半靠狀態減輕傷口的張力和疼痛,幫助患者引流、吸收。根據不同麻醉,選擇適當臥位,腰椎麻醉去枕平臥6~12小時,連續硬膜外麻醉低枕平臥。

(5)術后并發癥護理 對患者密切觀察,防止并發癥發生。若患者術后3~5日體溫持續升高,傷口疼痛則提示發生切口感染,腹腔內闌尾動脈出血必須立即平臥,鎮靜,氧氣吸入,靜脈輸液,準備手術止血。腹腔殘余膿腫應注意采取半臥位引流使分泌物或膿液流入盆腔,減輕中毒現象。

(6)其它相關護理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對于老年患者按需要給予翻身、拍背,加強安全措施,防止跌倒。手術當天禁食,術后第一天流質,第二天進軟食,在正常情況下,第3~4天可進普食,護理人員積極主動協助打飯,做好飲食指導。

1.5 療效評判方法術后4周對所有患者進行跟蹤隨訪,進行包括住院時間、治愈率、并發癥等方面的統計分析。

1.6 統計學方法數據采用SPSS13.0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且進行t 檢驗,以P

2 結果

3 討論

闌尾亦稱盲腸,是大腸起始段的管狀器官,闌尾為一細長的管道,僅一端與盲腸相通,一旦梗阻,可使管腔內分泌物積存,內壓增高,壓迫闌尾壁阻礙遠側血運,管腔內細菌侵入受損黏膜也易致感染。此外,其發病也和飲食習慣、遺傳有關。

在臨床治療中,急性闌尾炎除黏膜水腫型可以保守后痊愈外,都應采用闌尾切除手術治療去除病灶。而手術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與密切的護理配合呈極大的相關性,有效正確的護理能使病情迅速恢復并有效防止并發癥的發生[2]。2011年,“優質護理服務”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新的護理“革命”,我院以此為契機,對急性闌尾炎手術患者進行更為人性化、綜合化的臨床護理,提供主動、優質的護理服務,強化基礎護理,使患者感受到護理服務的改善,從實踐效果來看,也確實優于常規護理。護理實踐中我們體會到,急性闌尾炎手術的護理關鍵在于術后以及防治并發癥的護理,除上述護理方法外,術后3~5天應禁用強瀉劑和刺激性強的肥皂水灌腸,以免增加腸蠕動,對于術后便秘口患者可口服輕瀉劑,而置有引流管的患者待血壓平穩后應改為半臥或低姿半臥位,以利于引流和防止炎性滲出液流入腹腔。老年患者是防治的重要,在此手術當中亦不例外,術后需注意保暖,經常拍背幫助咳嗽,預防墜積性肺炎。而對于手術時誤傷腸管導致糞瘺的情況,其感染一般局限在盲腸周圍,無彌漫性腹膜炎的危險,在相應抗感染治療后多能治愈。

綜上,優質護理措施全面、綜合,可以顯著改善急性闌尾炎手術患者的預后,提高治療效果、縮短住院時間、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急性闌尾炎手術護理范文第5篇

關鍵詞: 患兒;急性闌尾炎;護理;圍術期

中圖分類號:R4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2)10-0130-02

目前急性闌尾炎在兒科當中也比較常見[1-2]。多數小兒機體的防御能力較弱,并且大網膜的發育也不完全,其盲腸的位置多較高等,導致患兒病情的發展不僅快,而且重。在早期即能夠出現高熱以及嘔吐等臨床癥狀;但右下腹的體征則多不明顯,患兒很少出現局部的壓痛以及肌緊張,所以穿孔率比較高,也容易引起全身性的中毒癥狀。此外由于患兒的年齡較小,并且絕大部分表達能力較差,對臨床的治療以及護理均帶來一定的難度[3]。本文對我院自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以來,于我科治療的26例急性闌尾炎患兒臨床護理資料進行歸納。旨在總結對急性闌尾炎患兒進行圍術期護理的臨床體會。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我院自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以來,于我科治療的26例急性闌尾炎患兒臨床護理資料,其中有男性患兒15例,有女性患兒11例。患兒年齡最小為21天,而最大為12歲,其平均年齡為6.5歲。有7例出現闌尾穿孔,有8例置腹腔的引流管。

2 術前護理:

2.1 對高熱患兒進行護理:由于闌尾炎患兒大多數的病情比較重,并且常出現高熱癥狀,所以需及時進行物理降溫,同時防止患者出現驚厥,潮濕衣物需及時的更換。

2.2 需遵醫囑進行術前的各項檢查,包括心電圖與血尿常規以及配血等,同時檢查患兒各項檢查報告,避免延誤手術治療。

2.3 予以禁食以及補液:需予以抗生素進行治療,禁止給予灌腸以及止痛劑治療。

2.4 密切觀察患兒病情變化:需定時的測量患兒體溫等生命體征,并注意觀察其腹部的癥狀以及體征。當腹痛出現加重甚至高熱,需及時的報告醫師進行合理處置。

2.5 適當保暖:由于患兒的體溫調控能力較差,于治療以及臨床護理的相關操作時,需集中操作,同時注意保暖。如新生兒則需放置在保暖箱內,還需防止患兒硬腫癥或者肺炎的出現。

3 術后護理:

3.1 如患兒麻醉還未能清醒,則予以平臥去枕,將患兒的頭偏于一側,確保患兒頸部平直,可將頭稍向后仰,以防止有分泌物以及嘔吐物的吸入,導致吸入性的肺炎發生。當全麻清醒后,以及各項生命體征均穩定后,需按照醫囑進行半臥位,不僅便于改善患兒的心肺功能,還能夠減輕其腹部的切口張力以及疼痛,也便于進行腹腔引流。

3.2 需保持患兒呼吸道的通暢:應及時的清除患兒口鼻腔的分泌物和嘔吐物等,當患兒出現嘔吐時,則需迅速將其頭偏于一側,或將其口角向下,在必要時則進行吸痰處理,同時將患兒口鼻腔的分泌物吸凈,能夠有效的防止其出現誤吸以及窒息等情況。在術后需遵醫囑進行低流量的持續吸氧。

3.3 對患兒切口進行護理:需觀察患兒術后的體溫變化,在術后三日如患兒的體溫出現發熱情況,即應進行物理降溫。當出現持續性的低熱,則需查看其切口是否呈紅腫,當切口能夠見到滲血以及滲液則需及時的進行切口換藥處理,同時指導家長如何保持其切口周圍的清潔以及干燥。

3.4 對腹腔的引流管進行護理:由于患兒的病情危重以及易穿孔等因素,在術后經常予以腹腔引流管的留置。需加強護理巡視,同時指導家長如何注意保持患兒引流管的通暢,如何防止患兒翻身時致使引流管扭曲以及受壓,患兒下床進行活動時則需保持其引流袋始終低于其引流口的位置,從而防止出現逆行性感染,還需注意觀察患者引流液的量以及顏色和性質等,并且做好詳細記錄,還需每日將引流袋予以更換。

3.5 對患兒進行輸液護理:由于患兒大多貪玩好動,予以靜脈輸液往往比較有難度,目前臨床多選擇淺靜脈的留置針進行處理,不僅能夠減少對患兒進行多次穿刺所帶來的不必要的痛苦,同時也有利于進行長時間的輸液以及及時的搶救等。需按照醫囑以及患兒尿量來合理的調整其輸液的速度與順序,需及時準確的應用抗生素治療以及支持療法等。

4 患兒出院指導:

4.1 需保持好患兒切口部位皮膚的清潔以及干燥,在一周后才能夠洗澡。并積極的預防切口出現感染情況。

4.2 需注意對患兒進行保暖,以避免由于患兒的機體抵抗力在術后下降,引起感冒甚至腸系膜以及淋巴結炎等諸如此類的不良后果出現。

4.3 需保持良好的衛生與飲食習慣,在飲食應食用富含營養以及容易被消化的軟食,并切忌食用冷硬粘的飲食,應少吃多餐,避免腹脹以及腹瀉甚至腸蠕動的紊亂等。

4.4 患兒如果出現腹痛以及腹脹,甚至切口紅腫等情況,則需及時的來院診查。

綜上所述,對患兒進行及時以及正確的診治,實施耐心細致完善的護理措施,對患兒治愈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 余東海, 張文, 馮杰雄, 等. 經臍腹腔鏡與傳統腹腔鏡治療小兒急性闌尾炎的比較研究[J]. 中華小兒外科雜志, 2011, 32(10): 749~752.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川县| 察隅县| 永修县| 万年县| 韩城市| 涞源县| 镇安县| 修水县| 金山区| 临桂县| 巴青县| 肃南| 凤阳县| 博爱县| 石渠县| 东光县| 承德县| 安图县| 东辽县| 朝阳县| 沈阳市| 正镶白旗| 黑龙江省| 马公市| 兰坪| 伊宁县| 庆城县| 彝良县| 萨嘎县| 萨迦县| 志丹县| 永善县| 浏阳市| 南陵县| 青龙| 雷山县| 仁化县| 永春县| 华坪县| 南皮县| 上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