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闌尾炎手術后的護理

闌尾炎手術后的護理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闌尾炎手術后的護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闌尾炎手術后的護理

闌尾炎手術后的護理范文第1篇

關鍵詞:急性闌尾炎;術后并發癥;預防應用;循證護理

急性闌尾炎是臨床較為常見的一種外科急腹癥,發病率較高,任何年齡段人群均可發病,患者主要的臨床特征表現為右下腹固定壓痛、轉移性下腹痛[1-2]。為探討循證護理在預防急性闌尾炎術后并發癥的的應用價值,本文對我院收治的150例患者分別采取常規護理和循證護理的護理效果進行對比分析,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2012年7月~2013年8月在我院門診就診的150例急性闌尾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入選病例均符合第7版《外科學》中關于急性闌尾炎的診斷標準[3],同時應對以下患者予以排除:①患有惡性腫瘤患者。②近期2個月內曾動過手術,具有感染史者。③患有嚴重的肝功能、腎功能不全患者。④合并有嚴重精神疾病患者。⑤孕婦。所有患者均進行外科手術治療,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75例)和對照組(75例),觀察組中男40例,女35例;年齡13~72歲,平均(36.7±4.1)歲;平均發病時間(24.01±2.81)h;其中單純性闌尾炎39例,壞疽穿孔性闌尾炎11例,急性化膿性闌尾炎25例。對照組中男41例,女34例;年齡12-74歲,平均(37.1±4.4)歲;平均發病時間(23.89±2.79)h;其中單純性闌尾炎36例,壞疽穿孔性闌尾炎12例,急性化膿性闌尾炎27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措施,主要包括嚴格按照醫囑執行護理措施,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治療期間出現任何問題均積極采取有效的對癥治療。觀察組患者采取循證護理措施,主要內容如下:

1.2.1確定循證問題,并查找相應依據 建立循證護理小組,組員們應明確循證護理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項,全面評估患者的實際情況,分析、討論日常護理工作中較為突出的問題,根據護理人員以往的臨床護理經驗,護理過程中常見的幾種問題主要包括切口感染、術后疼痛、出血、粘連型腸梗阻、排尿困難、下肢靜脈血栓等。針對以上問題,查閱大量相關的文獻尋找上述問題的科學理論依據,并對這些依據的真實性、有效性以及實用性進行評價,組內人員結合自己的臨床護理經驗專業護理知識制定更合適的新的護理方案。

1.2.2 循證護理的實踐措施

1.2.2.1心理疏導 多與患者交流、溝通,加強患者的健康知識宣教,耐心、詳細的向患者講解急性闌尾炎的相關疾病知識以及外科手術的大致流程、基本內容以及注意事項,重點讓患者了解手術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安全性。幫助患者重建戰勝疾病的信心,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

1.2.2.2 粘連性腸梗阻 急性闌尾炎手術患者術后極易發生粘連性腸梗阻,臨床護理時應對患者采取禁食處理,取患者半臥位,經常對患者進行正確的手法按摩,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多鼓勵患者定期翻身,待病情穩定后及早下床活動,有利于刺激胃腸運動,盡快恢復腸道功能;在飲食方面,建議患者少吃易產氣、不易消化的奶制品等,注意合理飲食,保持水電解質平衡。

1.2.2.3切口感染 由于長時間禁食,極易導致患者營養不良,降低機體抵抗力,加上創口長時間暴露,會大大增加細菌感染的風險,術后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患者傷口變化情況,做好切口的清潔、衛生護理,一旦發生切口紅、腫等癥狀時,應積極采取相應的對癥處理。

1.2.2.4下肢靜脈血栓 由于術后切口需要一定時間愈合,加上術后切口疼痛,患者常常需要臥床休息,患者長時間未活動,導致靜脈血流運行速度降低,增加血液粘度,促進微血栓形成。因此當患者術后8h若病情并無異常時,護理人員應鼓勵患者進行股四頭肌、足背屈伸等收縮運動鍛煉,有利于防止患者下肢靜脈血栓形成。一旦發現患者出現下肢靜脈血栓癥狀,應指導患者臥床,適當抬高患肢,若下床活動時,應建議患者穿彈力繃帶或彈性襪。

1.2.2.5排尿困難 術后患者由于切口疼痛,長期臥床休息,心理緊張、恐懼,身體素質較差等緣故均會存在不同程度的尿潴留、排尿困難癥狀。術后應對患者加強排尿訓練,排尿時應按壓患者切口,盡可能降低患者切口疼痛,必要時可進行局部熱敷處理。同時應加強心理護理,使患者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

1.3統計學處理 選用軟件SPSS13.0對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使用t對計量數據進行檢驗,χ2對計數資料進行檢驗,P

2 結果

2.1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見表1。

2.2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對比 觀察組患者住院治療時間(4.4±0.5)d明顯少于對照組(9.5±1.1)d,差異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循證護理是循證醫學發展而來的一個重要分支,最早出現于20世紀90 年代,是一種突破常規以主觀感受以及臨床經驗為主的全新護理理念,其主要以護理研究為重要依據,為臨床護理實踐提供一定的指導作用,改變了護理人員的常規慣性思維以及行為表現[3]。進一步規范了臨床護理工作,使傳統被動式護理模式轉變為主動護理模式。急性闌尾炎患者術后極易發生粘連性腸梗阻、切口感染、下肢靜脈血栓、排尿困難、術后出血等并發癥,如何提高患者預后,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是臨床相關學者研究的重點[4-5]。本文將循證護理理念應用于急性闌尾炎術后并發癥預防護理中,不僅使護理人員與患者之間建立了友好的護患關系,同時也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工作積極性,提高護理人員的崗位責任感,主動參與臨床護理工作中,有效預防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本組研究表明,應用循證護理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常規護理患者降低了36%,說明循證護理的有效性,與國內外大多數文獻報道相符。

綜上所述,循證護理以眾多學者的理論研究成果為論據支持,針對每一位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的個體化護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同時也可縮短治療時間,減少臨床治療費用。但循證護理的科學性、理論性較強,對護理人員的評判性思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護理人員應不斷提高自我素質,更好的應用循證護理為患者服務。

參考文獻:

[1]王群芳.護理干預對老年急性闌尾炎患者效果的影響[J].吉林醫學,2012,33( 2) : 364-365.

[2]黃清萍.急性闌尾炎術前術后的臨床護理[J].中國社區醫師,2012,14( 245) : 314.10.

[3]葉蘭英.女性急性闌尾炎術后不完全性尿潴留的護理[J].溫州醫學院學報,2010,40(4):357-361.

闌尾炎手術后的護理范文第2篇

【關鍵詞】急性闌尾炎;圍手術期;護理體會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4)2-0245-01

急性闌尾炎屬于臨床非常常見的一種疾病。患者患有此種疾病后,臨床的典型特征主要表現為右下腹疼痛的情況,此外還會合并出現惡心嘔吐等系列癥狀。針對此類患者,臨床主要選擇手術切除方法對其進行治療[1]。為了研究在圍手術期實施護理干預后獲得的效果表現,本文主要將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闌尾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在圍手術期對患者給予護理干預后,臨床獲得了極其顯著的護理效果,現將具體的臨床研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急性闌尾炎患者120例。其中男70例,女50例;患者最小年齡為19歲,患者最大年齡為69歲,患者平均年齡為(45.6±1.2)歲。患者手術切口的類型:屬于麥氏切口的患者90例,屬于探查切口的患者30例;患者臨床病理類型:闌尾炎屬于單純性的患者70例,屬于化膿性的患者30例,屬于壞疽穿孔性的患者20例。

1.2 方法

1.2.1 對患者實施手術前的護理:①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住院后,護理人員要求患者需要長時間的臥床休息,對患者臨床生命體征(體溫高低、血壓高低、脈搏跳動以及呼吸頻率等)表現給予密切觀察。要求護理人員需要每間隔3h對患者臨床的生命體征表現實施一次測量。一經發現患者表現異常,及時通知醫師研究具體方法給予有效治療。②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所有患者臨床主要表現為腹部出現疼痛的情況,又因為住院的環境不熟悉,擔心是否能夠成功完成手術,諸多患者的內心都表現為一定程度的焦急以及恐懼。對此要求護理人員需要與患者之間進行密切溝通,向其介紹醫院的有關情況,并且講解手術的有關知識,成功將患者內心產生的緊張感消除,使其能夠積極配合治療。③對患者實施飲食護理。要求患者需要禁食,防止在對患者進行術前麻醉過程中出現嘔吐或者窒息的情況。與此同時,不能服用相關的藥物(止痛劑或者瀉藥等),以防對患者臨床疾病的診斷造成影響,為患者的灌腸造成阻礙。④對患者進行必要的健康指導。在準備對患者進行手術之前,向患者講解與手術有關的知識,成功將患者的緊張心理以及恐懼心理進行消除,最后使患者能夠積極配合治療。⑤為患者做好手術前的相關準備工作。對患者完成相關檢測并且做好記錄,為患者的手術能夠充分的進行有效指導。對于需要進行手術的皮膚,護理人員需要做好備皮工作,并且確保患者的皮膚清潔,有效避免患者出現切口感染的情況[2]。

1.2.2 對患者實施手術過程中的護理:在患者準備進行手術之前,要求護理人員應該將乙醇、鹽水棉球等相關物品準備好。如果患者出現闌尾穿孔污染的情況非常嚴重或者在患者的腹腔內部包含膿液,手術醫師將患者的膿液切開后,護理人員應該將腹腔引流裝置準備好。

1.2.3 對患者實施完成手術后的護理:完成手術后,需要對患者臨床生命體征給予密切觀察;并對其進行相應的護理;此外需要有效確保患者能夠順利完成輸液;對患者實施必要的疼痛護理;實施飲食護理;實施切口護理并且進行活動護理。患者在出院后,護理人員還需對患者進行必要的出院指導,使患者以及患者家屬能夠有效了解在完成手術后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項,并且使患者意識到均衡飲食以及合理的鍛煉具有重要意義[3]。

2 結果

所有患者全部成功完成手術,住院的時間最短為4天,最長為20天,平均住院為(7.2±4.3)天。全部痊愈出院,在完成手術后均沒有出現并發癥的情況。調查患者的臨床護理滿意度發現,在120例患者中,滿意患者110例,一般患者8例,不滿意患者2例,臨床護理總滿意度達到了98.33%(118/120)。對患者進行為期6個月的隨訪,均沒有出現異常的情況。

3 討論

患者的闌尾管腔發生了阻塞后,往往會導致患者臨床患有急性闌尾炎疾病。而針對患者在對其進行治療過程中,主要采用手術的方法。除了研究具體的手術方法對患者進行治療之外,在圍手術期對患者實施護理干預也顯得至關重要。此外完成手術后鼓勵患者早期下床進行相關活動,并且仔細監測患者在完成手術后是否出現了并發癥的情況。最終保證患者病情能夠在短時間恢復,并且可以早期正常生活,成功凸顯圍手術期實施護理干預的價值與意義。

參考文獻

[1]王紅梅.探討老年急性闌尾炎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中外醫學研究,2012,12(15):225-226.

闌尾炎手術后的護理范文第3篇

急性闌尾炎是比較常見的急性外科病,其判斷方式為右下腹痛或按壓闌尾點時疼痛,其臨床癥狀為持續性劇烈疼痛,伴隨惡心、嘔吐等[1],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治療,不僅會使患者感到強烈的痛苦,而且容易引起多種并發癥,使病情進一步惡化[2],老年患者則更加危險,由于自身身體機能衰退,同時患有多種疾病,且免疫力較差,對于疼痛往往難以忍受,加上不了解病情和相關知識,很容易產生緊張、焦慮、抑郁的情緒,導致患者難以配合治療,術后也容易引發傷口感染,為治療和護理增加了難度。針對以上情況,我院采取的臨床護理方法,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我院于2013年9月~2014年9月接受治療,符合納入條件的老年急性闌尾炎患者,總計76例。年齡55~76歲,平均(61.41±6.11)歲。觀察組患者41例,對照組患者35例,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治療方法 對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法,對觀察組患者采用臨床護理,具體方法為:

1.2.1術前干預 護士在與患者接觸時保持良好的態度,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向患者講解手術治療過程和成功案例,幫助患者了解自身病情,充分了解患者心理狀態,消除患者對自身病情的疑慮,使患者建立治療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

1.2.2術后干預 為患者調整舒適的,盡量滿足患者需求,根據患者術后傷口情況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為患者進行理療、補充水分,如必要可以使用抗感染藥物,對患者出現的濃重部分進行引流。嚴格控制患者進食量與運動量,使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適當播放輕松音樂,使患者保持愉悅的心情。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老年急性闌尾炎手術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痊愈:患者在手術后狀態理想,傷口愈合理想,無感染,無并發癥,10d內康復;顯效:患者在手術后狀態較好,傷口愈合較好,有輕微感染或并發癥,10~13d康復;好轉:患者在手術后傷口愈合緩慢,有感染或并發癥,但已得到控制,13~18d康復;無效:患者在手術后狀態差,傷口愈合狀況差,出現嚴重感染或并發癥,18d以后仍未康復。總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均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平均數(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

2結果

根據觀察組和對照組的臨床護理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相較于常規護理方法,我院采用的臨床護理效果更為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急性闌尾炎通常發病突然,癥狀表現較為強烈,導致治療的難度增加,而且老年患者身體機能較差,血管硬化,供血不足,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救治,很容易引發闌尾壞死[3],危及患者生命,加上老年患者反應通常比較遲鈍,往往延誤病情。因此,針對老年急性闌尾炎患者如何進行有效的臨床護理成為醫學研究者關注的重點[4]。

由于老年患者往往年紀較大,身體功能衰退,反應較為遲鈍,心理承受能力也較差,常常還患有其他疾病,老年患者在發生急性闌尾炎后,由于對自身病情不了解,或者處于對術后的生活方式的擔心,比年輕人更容易產生的緊張、恐懼、焦慮和抑郁的情緒,且情緒波動更大。老年患者對疼痛的承受能力相對較差,因此對闌尾炎和手術傷口的疼痛往往難以忍耐,并由于疼痛產生焦慮、抑郁等消極的心理,給護理增加了難度[5]。此外,老年患者的身體機能較差,血液循環較慢,細胞不夠活躍,因此術后恢復緩慢,且免疫力較為低下,往往引發傷口感染和多種并發癥,導致病情復雜、難以控制,甚至威脅患者生命。

針對老年急性闌尾炎患者的特征,我院采用了臨床護理方法,旨在安撫老年患者情緒,緩解心理壓力,使其保持樂觀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使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遵照醫囑,促進患者康復。該臨床護理方法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值得臨床推廣和使用。

闌尾炎手術后的護理范文第4篇

關鍵詞:闌尾炎;兒童;強化護理干預;并發癥

闌尾炎在兒童中屬于較為常見的急腹癥類型,由于兒童的免疫力較成年人更低下,且盲腸位置較高,因此小兒闌尾炎的臨床表現與成年人闌尾炎有一定的區別[1]。小兒闌尾炎的病情發展通常更快,且病情相對嚴重,發病早期即可出現嘔吐、休克、高熱等癥狀。按壓患兒的右下腹反跳痛不明顯,但穿孔與全身性中毒的幾率比成年人高[2]。本文小兒闌尾炎術后的護理措施進行分析與探討,結果證明采用強化護理干預能夠獲得理想的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闌尾炎患兒共68例,其中男性患兒38例,女性患兒30例,年齡為5~11歲,平均年齡為(8.0±3.0)歲。對患兒的闌尾炎類型進行分析可得,其中單純性闌尾炎共28例,壞疽性闌尾炎共20例,闌尾膿腫共6例,化膿性闌尾炎共16例。所有患兒均接受手術治療,患兒家屬在本文研究開展前已簽署知情同意書。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兒均分為兩組,觀察組34例,對照組34例,比較兩組患兒的年齡、性別分布、闌尾炎類型等基本資料,差異性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患兒 對于對照組的34例患兒,給予常規護理,主要包括術后生命體征觀察、遵醫囑給予藥物、健康教育、出院指導等。

1.2.2觀察組患兒 對于觀察組的34例患兒,在給予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以強化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①傷口與引流管的護理:護理人員應隨時檢查患兒的傷口是否干燥,切口敷料是否出現污染。每日定時更換敷料,并使用TDP燈對傷口進行照射。定時擠壓引流管,對引流液的顏色的和質量進行觀察與記錄。患兒咳嗽時由于腹壓會增加,可能造成傷口裂開,護理人員對于容易哭鬧與躁動的患兒應給予腹帶,避免腹壓過高影響傷口愈合;②排便護理:對患兒出手術室后的第一次排尿進行記錄,若手術后6h仍未排尿,則應立即上報醫生,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導尿處理。對患兒的排便情況進行觀察,若一直未排便者,可給予低壓鹽水灌腸處理;③靜脈輸液護理:兒童相對成人更好動,因此靜脈輸液具有一定的困難性,護理人員可利用淺靜脈留置針來避免患兒的穿刺痛苦,并合理安排輸液速度;④飲食護理:患兒排氣后,首先觀察是否出現腹痛、腹脹等情況,若無上述情況,則可囑咐患兒家屬給予少量流質飲食如米湯、果汁等,待正常排便與消化后,給予半流食如雞湯、米粥、蛋羹等。隨著患兒的逐漸康復,可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幫助其體力恢復與營養供給;⑤心理護理:兒童對于陌生的醫療環境往往容易產生恐懼心理,護理人員應注意將語言兒童化,盡量不使用專業術語,并通過親切的態度、整潔的儀表、溫柔的動作來消除患兒的恐懼感。主動詢問兒童的述求,對于合理的要求盡可能的滿足。

1.3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患兒術后的住院時間與并發癥發生率,并采用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量表對患兒家長進行調查,量表內容主要包含4種等級20個問題:非常滿意、較為滿意、一般、不滿意,總滿意率=非常滿意率+較為滿意率。

1.4統計學方法 本文所有數據使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2 結果

2.1住院時間與并發癥 比較兩組患兒的住院時間可得,觀察組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性有統計學意義(P

2.2滿意度 比較兩組患兒家長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可得,觀察組總滿意率為94.1%,對照組總滿意率為73.5%,兩組差異性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急性闌尾炎屬于兒科常見的急腹癥,具有癥狀不典型、發病迅猛、穿孔率高、全身性中毒率高等特點。由于兒童的自述能力差,在進行體格檢查時容易漏診與誤診,容易導致病情被耽誤,威脅兒童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手術是治療小兒闌尾炎的主要措施,但由于患兒的身體免疫力普遍偏弱,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相對較多[3]。在術后具有針對性的給予患兒加強型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控制患兒并發癥的發生,并提高其康復速度。根據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接受強化護理干預后,其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兒,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患兒(P

參考文獻:

[1]曾俏紅.小兒闌尾炎手術后的臨床護理研究[J].吉林醫學,2013,34(25):5262-5263.

闌尾炎手術后的護理范文第5篇

【關鍵詞】 闌尾炎; 術后護理; 體會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4)7-0103-02

闌尾炎是一種發病迅速、病情緊急的腹部外科常見急性疾病[1]。該病發病率較高,文獻[2]統計近年來發病率呈上升趨勢,且多見于35歲以下的青壯年。闌尾炎發病時腹部劇烈疼痛、惡心嘔吐并伴有全身發熱現象,而非手術治療闌尾炎用時久、效果不明顯且可復發,所以多采用手術治療尚可痊愈。但是闌尾炎癥狀多變,并發癥有時也十分嚴重,極易因膿腫及內、外瘺形成并發癥,嚴重影響手術治療效果,甚至可并發膿毒血癥導致患者出現感染性休克[3-4]。因此,手術治療闌尾炎有效的護理措施必不可少。護理方法是否得當直接關系著手術的成功與患者的預后,術后護理合理、恰當可有效促進患者預后,而術后護理不當則有嚴重危害。經過多年的臨床經驗證實,闌尾炎的術后護理對于該病的恢復有重要意義。因此,為了研究闌尾炎術后護理效果,特選取近一年在筆者所在醫院治療該類疾病的84例患者進行研究,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筆者所在醫院進行闌尾炎術后護理治療的84例患者,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試驗組42例患者中,女23例,男19例,年齡19~34歲,平均(24.2±2.3)歲,發病至住院時間為1~12 h,體溫37.5 ℃~39.7 ℃;對照組42例患者中,女22例,男20例,年齡20~32歲,平均(23.8±2.7)歲,發病至住院時間為1~14 h,體溫37.2 ℃~39.8 ℃。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例類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臨床癥狀

上述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地轉移性右下腹痛及闌尾點壓痛、反跳痛;部分患者并發腹膜炎、腸麻痹時出現腹脹和持續性嘔吐;大部分患者結腸充氣試驗(Rovsing征)陽性。

1.3 手術適應證

臨床上明確診斷為闌尾炎;非手術治療失敗的早期闌尾炎;急性闌尾炎非手術治療后形成的回盲部腫塊;闌尾周圍膿腫切開引流愈合后。

1.4 護理措施

對照組采用闌尾炎術后的一般護理模式。試驗組采用全方位護理模式,手術剛剛結束時應取半臥位以防止唾液流入氣管引發窒息;術后每半小時測量體溫、血壓等常規體征,如有異常應及時救治;手術當日保持空腹狀態,術后1 d可以稍食牛奶等流質食物,術后2 d可以食用粥類等半流質食物,并保證營養。若患者的切口處有少許感染應及時救治,可給予少量抗生素類藥物;為減輕患者疼痛可建議患者服用適量鎮痛藥。對于患者,應適度采用心理護理,減輕患者緊張焦慮、急躁易怒的情緒,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態,若無特殊情況患者在術后一周可以下床適當運動,這樣更利于身體康復。

1.5 觀察指標

對比試驗組與對照組護理后出現腹脹、針眼紅腫化膿等并發癥發生率和切口的感染率的情況,并進行統計分析。

1.6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兩組患者經治療后發現,試驗組患者出現腹脹、針眼紅腫化膿等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試驗組切口感染率亦較對照組低,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闌尾炎是普外科較為常見的急性手術,發病急伴有發燒、腹痛癥狀,無傳染性[5-7]。闌尾炎的病因可歸納為兩點,一是闌尾的結構中包含許多淋巴結,這些淋巴結很容易引起發炎誘發闌尾炎;二是闌尾組織中有梗阻,食物殘渣、體內排出的廢物、細菌等均可以形成闌尾梗阻。部分患者首次手術后,因情緒焦慮、壓力過大會出現反復疼痛的現象。該病術后若不精心護理,易引起腹脹、出血等并發癥或出現切口感染、化膿等癥狀,十分嚴重[8]。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以促進患者預后康復、提高手術治療效果對闌尾炎手術患者至為重要[9]。本研究對筆者所在醫院所收治的部分闌尾炎手術患者予以差別護理,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措施,試驗組則采用全方位護理,以探討一種有效的闌尾炎術后護理措施。

試驗組采用全方位護理可以精心地為患者進行術后護理,首先對患者的血壓、脈搏、體溫等實施嚴密觀察。若術后出現腹脹這類并發癥應保持平躺的狀態,不宜運動;如果腹脹并伴有腹痛,應觀察患者的排便次數,給予靜脈滴注。闌尾炎手術的部位比較敏感,處理不當易發生細菌感染,若患者在一周內體溫不斷升高,切口處紅腫甚至出現化膿現象則用過氧化氫溶液清洗切口處,每天換藥2次,觀察切口感染情況[10]。對于闌尾炎術后患者出現因炎癥導致的闌尾殘株炎,此時要求立即手術切除殘株。術后精心護理對于闌尾炎手術的患者來說尤為重要,對患者是一種心理安慰,可以減輕患者恐懼、緊張、擔憂的情緒[11-13]。護理人員應對其嚴密觀察,降低切口感染率及各種并發癥的發生率,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增加輔助護理,要求患者保證營養以促進切口的恢復,術后一周若無不良反應可加強運動,使身體快速恢復[14]。本研究結果表明,采用全方位護理較采用一般護理的效果更好,選用全方位護理的術后感染率明顯低于選用一般護理的術后感染率;采用全方位護理的并發癥發生率亦較選用一般護理的并發癥發生率低很多,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闌尾炎術后采用全方位護理模式大大降低腹脹、針眼紅腫化膿等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減少術后切口的感染率,并且合理安排飲食,保證了患者所需營養,全過程安全可靠,減少患者痛苦不適,值得臨床上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李維思.闌尾炎術后護理體會[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4(29):135.

[2]曾瑞琳.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對闌尾炎手術患者療效觀察[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10(10):56.

[3]古吉紅,梁大美.闌尾炎術后的護理體會[J].內蒙古中醫藥,2011,30(20):180.

[4]劉殿敏,杜中興.急性闌尾炎外科術后護理體會[J].中外醫學研究,2010,8(24):151.

[5]丁菊翠.護理干預在闌尾炎圍手術期的應用效果觀察[J].醫學信息(中旬刊),2011,25(6):23-24.

[6]周順生.人性化護理對急性闌尾炎患者術后疼痛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5):110.

[7]王群芳.護理干預對老年急性闌尾炎患者效果的影響[J].吉林醫學,2012,33(2):364-365.

[8]楊菲.臨床路徑在急性單純性闌尾炎患者住院中的應用[J].基層醫學論壇,2011,15(11):352-353.

[9]王紅梅.探討老年急性闌尾炎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35):83-84.

[10]周梅,王力云,劉俊立.急性闌尾炎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中華中西醫學雜志,2007,4(51):123-124.

[11]劉曉鳥.單純性闌尾炎臨床路徑的構建及護理效果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17):86-87.

[12]趙一東,王巖,魏微.老年人闌尾炎診治原則[J].河北醫藥,2007,29(6):587.

[13]黨利忠.老年闌尾炎穿孔的臨床特點和處理治療措施[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15):145-14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乐县| 庆阳市| 双鸭山市| 揭阳市| 江油市| 永新县| 汾阳市| 博湖县| 九江县| 丽江市| 安泽县| 石首市| 隆安县| 贵港市| 阜新市| 商河县| 巫山县| 漳平市| 武汉市| 陆丰市| 南充市| 安塞县| 台北县| 宁夏| 鹤庆县| 基隆市| 南投县| 安国市| 绥棱县| 乌兰察布市| 岑巩县| 凌云县| 海盐县| 筠连县| 华容县| 永定县| 新和县| 水富县| 徐汇区| 左贡县| 汤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