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骨科常見疾病健康教育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在信息化時代的背景下,將信息化技術應用于醫學領域已成為目前重要的發展趨勢.在臨床護理質量管理中,移動護理管理系統發揮出了重要的作用。本將結合科室移動護理管理系統的實踐應用情況,對該系統的應用特點以及應用過程展開詳細論述。旨在通過本文的理論概述,為移動護理管理系統的更好應用提供有效參考,提高護理質量。
〔關鍵詞〕
移動護管理系統;護理質量;管理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時代的到來,信息改變了我們這個社會,智慧醫療也在快速發展。醫院信息系統已是大中醫院醫、教、研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現代化工具,移動護理管理系統作為醫院信息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提高護理工作質量有效性和輔助護理管理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移動護理管理系統是利用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對護理管理和業務技術信息進行采集、存儲、處理、傳輸、查詢,以提高護理質量管理為目的的信息系統,是醫院信息系統的一個重要子系統。我院自實施信息化建設以來,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醫院的管理更加科學規范,資源得到有效的共享和利用。實現了護理工作流程最優化,使臨床工作處理達到無線化、無紙化和自動化,提高了護理工作效率?,F將結合科室對移動護理管理系統應用的具體情況,對該系統展開詳細論述。
1移動護士工作站
移動護士工作站是護士工作站在患者床邊的延伸和擴展,它充分地利用了HIS的數據資源,實現了HIS向病房的延伸和擴展,促進了醫院的信息化建設和數字化發展。借助病房無線網絡覆蓋,患者身份、藥品及檢驗標本條形碼識別,采用護理操作掌上電腦(PDA)主動提醒達到護理三查七對規范要求。每位住院患者手腕上都戴著一個二維碼腕帶,每個患者有不同的條形碼[1],病人所用藥物外包裝上也有個二維碼,核對相關信息,每個護士都能有自己的用戶名和密碼,護士在護理及用藥前都要先進入系統進行信息核對,同時系統也會自動記錄下護士相關工作。該系統具有多方面性能如下。核對醫囑:用掌上電腦掃描患者腕帶后掃描藥品條形碼,核對患者與藥品信息。核對檢驗標本采集信息:用掌上電腦掃描患者腕帶后掃描試管上的條碼,自動核對患者信息和采集方法。生命體征錄入:用掌上電腦在患者床邊錄入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等內容,電腦自動繪制體溫圖。護理操作記錄:執行護理操作后用掌上電腦進行錄入。輸入常見疾病健康教育模板,便于護士床邊為患者進行健康宣教。隨時進行護理記錄,并共享成交班報告;瀏覽執行醫囑,醫囑執行完畢后護士只需點擊PDA就可以完成執行者和執行時間的記錄同時提供了一定的輔助功能,如出入量自動累加、體溫測量次數的過濾提醒等。同時結合PDA的使用為實現護士貼近患者[2],貼近臨床,增加護士為患者的服務時間,責任護士以治療車為工作站,將治療車推至在離患者最近、最方便的工作位置,在PDA的協助下完成患者全部護理工作,此舉措徹底消除護士滯留護士站的現象[3],服藥班護士及時將配置好的靜脈輸液藥物送至移動護士工作站,責任護士不用離開病房,保證隨時在患者身邊服務。治療車上配備了可以攜帶為患者所配置的醫囑用藥、消毒及注射用針具等抽屜及雜物盒框。此治療車還可以放置護理操作用物如血壓計、血糖儀、體溫計、PDA等。在車的兩側配備掛籃及消毒液(主要用于手部消毒)。此項舉措方便護士實時記錄患者生命體征信息、床旁監測、床旁護理、護理查房,使護理分工更細致,避免患者到處尋找管床護士跑動時間,減輕護士工作強度與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了體力與精力,避免工作疲憊感,護士整體精神面貌煥然一新[4]。病人稱這一舉措為護士“現場辦公”,得到患者的好評。體現了全程化、連續化的無縫護理,真正讓患者滿意,護士滿意。
2醫護患呼叫對講系統
引進南格醫護患呼叫系統軟件,該系統根據臨床需求進行軟件設計的改進,以全新的理念和方法提供了強大的醫護患信息、通信功能,大大提高了護理工作的自動化、數字化和人性化水平,實現了醫院護理信息管理系統向病房的延伸。該系統主要由床頭分機、呼叫手柄、門口顯示燈、衛生間分機、周郎顯示屏和護士站接聽電話分機組成。在功能上實現了呼叫轉移功能,即將其他病房患者的呼叫轉移到醫護人員所在病房,并進行接聽和對講,定位顯示功能,護士進入病房時,按下門口分機“處置”鍵,護士站和走廊顯示屏顯示護士當前所在病房號,便于緊急情況下能夠及時找到護士;自動顯示相關信息,通過與HIS連接共享信息,在患者床頭分機和病房門口機可自動顯示患者基本信息、護理標識、以及主管醫師和責任護士等信息,床頭顯示屏可隨護士工作站主機醫囑記錄自動更改級別,替代以前手寫的床頭卡,避免手寫床頭卡涂改、遺失等問題,同時方便患者查詢個人信息。創造性地提供了呼叫轉移、護士定位、床頭燈控等大大地提高了護理工作的自動化、數字化和人性水平化,實現了醫院護理信息管理系統向病房的延伸,成為醫院數字化建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3移動護理管理信息系統的成效
3.1優化了臨床工作的流程,提高了臨床工作效率
使原來的護理工作流程中簡單重復、耗時耗力的過程得以優化,流程更加科學合理,使護理工作逐步擺脫繁瑣、低效的工作模式,護士從更多技術含量低、專業特性差的工作環節中解脫出來,節約了護士間接護理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各類信息的共享,提高了信息的利用率和信息的準確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3.2為管理決策提供依據,提高了護理管理的科學性
使用護理信息系統,管理者可隨時便捷地查看全院各護理單元的護理工作量和單位時間內護士的人均負荷,為管理者實施科學合理的護理人力配置提供了可參考的依據,可及時、有效地發揮督導、協調、管理等職能,也可有效避免管理決策的失誤。同時,快速的信息反饋可使科護士長能及時了解和分析護理工作情況,提高效率,改進服務質量。
4小結
移動護理管理系統的使用及功能擴展,是護理工作向信息化方向邁進的一個標志,工作流程的優化為提升護理服務品質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工作效率的提高使護士有更多直接護理的時間為患者提供更加專業的護理服務,真正實現了“把時間還給護士,把護士還給患者”。同時“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信息系統滿足了病人的醫療護理、費用等知情權信息需求,護士設身處地地為病人著想,以患者的整體健康為中心,尊重患者的自,給予患者充分的選擇權,提高患者滿意度。移動護理信息系統的使用可以更好的跟蹤醫囑的全生命周期,提高了護士執行醫囑的準確性和實效性,通過設定提醒功能和備注功能,有效避免了可能出現的遺漏執行、記錄醫囑的執行時間和執行者,提高了護理工作的安全性,移動護理信息系統具有便捷和移動的特性,使護士對患者的床旁護理成為一個連續性的過程,護士減少了不得不回到護士站頻次和實踐,有更多時間留在患者床旁,確保了護理安全。該系統的應用,減少了護理工作簡單重復性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護士床旁護理病人的時間,更好的體現了“以病人為中心”的管理理念和“人性化服務”[5]。
參考文獻
[1]孫一民,李華才,蘇小剛.PDA無線網絡條碼技術在醫院的開發和應用[J].醫療衛生裝備,2005,26(2):65.
[2]彭靜.護士站前移動的做法和體會[J].護理研究,2012,26(17):1613.
[3]范天麗,馬夢暉,楊瓊.流動護士站在骨科病房優質護理服務中心的應用[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5(14):34-35.
[4]盧等彩.流動護士站在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區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2011,18(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