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

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

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范文第1篇

關鍵詞:非公有制經濟 發展意義 現狀 貴州

中圖分類號:F12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25-0159-02

縱觀全國,凡經濟社會發展走在前列、人民生活相對富裕的地區,幾乎都是非公有制經濟比較活躍、非公有制經濟在當地生產總值占比較高的地區。

一、非公有制經濟及其發展意義

非公有制經濟(以下簡稱“非公經濟”)是相對公有制經濟而言的經濟形式,包括個體經濟、私營經濟、港澳臺經濟和外商經濟。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中,中國經濟體制經歷了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非公經濟也經歷了其不平凡的發展歷程,從當初被割的“資本主義尾巴”發展成為促進社會經濟繁榮、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

以浙江為例:1978年,浙江出現第一批農民企業主和民營企業,當時全省個體工商戶僅2 000多家,私營企業幾乎為零,非公經濟增加值僅占全省總量的5.7%。到2002年,全省個體、私營企業178.9萬戶,非公經濟增加值4 065億元占全省的53%;全省GDP從1978年的124億元增加到7 670億元,在全國的位次從第十二位躍升到第四位。到2008年上半年,浙江非公經濟已實現為全省創造70%的生產總值、60%的稅收、76%的出口和90%以上的新增就業崗位。顯而易見,非公經濟是促進浙江經濟騰飛的重要推動力量。實踐證明,沒有非公經濟的發展,就沒有地方經濟的大發展;大力發展非公經濟,對推動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具有積極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貴州非公經濟的發展及現狀

以后,貴州將工作重心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軌道上,非公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1978年,貴州個體經濟僅有1 644人,私營經濟為零;到1990年,全省個體工商戶發展到26.98萬戶,私營企業1 597戶,鄉及鄉以上非公有制工業企業總產值達2.38億元(1980年不變價);2008年初,全省個體工商戶已達50.77萬戶,私營企業54 812戶。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非公經濟創造的GDP占全省的比重由1%左右上升到30%以上,非公有制工業企業總產值占全省的比重由不足4%上升到40%以上,非公有制商業企業創造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占全省的比重由7%左右上升到60%以上,非公經濟提供的財政收入和上繳稅收均占全省總量的1/3還多。

貴州非公經濟的變化是巨大的、成績是顯著的,但是與全國大多省區橫向比較,差距較大。總體現狀是經營規模偏小、發展層次低、整體實力不強。

首先,貴州非公經濟大多集中在商貿流通、餐飲、娛樂等勞動密集型產業,以及醫藥、食品、采礦等優勢資源的初級產品生產方面。產業結構不合理,科技型企業數量少,產品技術含量低下,抗風險能力弱,經濟效益差,發展層次低。2007年,全省965戶規模以上內資私營工業企業研發費用僅為1 841萬元,戶均研發費用只有1.91萬元;96戶規模以上外商工業企業研發費用1 620.8萬元,戶均研發費用也只有16.88萬元。其次,貴州雖然也有像神奇、益佰、老干媽等在全國有一定知名度的非公企業,但是這樣的骨干龍頭企業畢竟為數太少,貴州非公經濟規模仍然偏小、整體實力較弱。2007年,貴州省規模以上內資私營工業企業增加值128.4億元,戶均1 330.57萬元,比全國水平低168.28萬元;資產總值248.81億元,戶均2 578.34萬元,比全國水平低431.88萬元;固定資產原值119.11億元,戶均1 234.3萬元,比全國水平低29.7萬元。規模以上外商工業企業增加值22.89億元,戶均2 384.38萬元,僅為全國水平的50%左右;資產總值101.46億元,戶均1.06億元,比全國水平低3 685.91萬元;固定資產原值47.28億元,戶均4 25萬元,比全國水平低2 419.58萬元。

造成貴州非公經濟整體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身制度不完善、經營理念陳舊、管理水平低等內在因素,也有對非公經濟發展重視不夠、投資環境不佳、服務體系不完善等外在因素。但是,不論是什么因素,貴州作為“欠發達、欠開發”的西部內陸省,要實現跨越發展目標,就必須從戰略的高度大力發展非公經濟,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加快全省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和農業產業化的進程。

三、貴州加大發展非公經濟的舉措

1.解放思想,提高認識,把大力發展非公經濟作為進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切入點。發展的差距源于思想觀念的差距。當前,在非公經濟及發展的認識問題上雖已形成共識,但對于大力發展非公經濟的重要現實意義、對于如何更好地發展非公經濟在貴州不能說已全部認識到位,一些與時展不相符的思想觀念依然存在。所以,貴州要發展、要跨越,就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充分認識非公經濟同樣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同樣肩負著實現工業化、城市化、農業產業化的歷史任務;充分認識非公經濟對貴州實現跨越的重要現實意義。把大力發展非公經濟作為進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切入點,從戰略的高度加大非公經濟發展力度。

2.完善管理體制,提高經營管理者素質。一方面,貴州非公經濟經營理念陳舊,企業治理結構落后;另一方面,各類非公經濟人才匱乏,目前全省非公經濟擁有的各類人才占全省人才總量不足10%。這就導致了企業管理體制不科學,治理結構不完善。陳舊的經營理念使企業注重短期效益和眼前利益,企業缺乏做大做強的長遠規劃,制假售假、欺行霸市、偷漏稅款、逃廢債務等不良行為時有發生,嚴重制約了非公經濟的穩健發展。當前,各級政府職能部門要加快落實相關扶持政策和管理制度,積極引導非公經濟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建立科學的管理體制;建立專門的人才培訓機構,積極引進適用的經營管理人才,把對非公經濟人才的引進與培訓作為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內容,提高經營管理者素質。

3.改善融資環境,化解資金困境。由于主客觀兩方面的原因,非公經濟普遍存在融資不暢的難題。特別是在當前全球金融危機與國家緊縮貨幣政策雙重壓力下,資金短缺使非公經濟的生存發展更加艱難。政府要迅速采取措施,多渠道幫助它們走出資金困境。一是要進一步完善信用評價體系,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改善金融服務,解決貸款難的問題;二是要采取資本投入、貸款貼息、無償資助、設立創新基金、銀企合作、發企業債等多種融資方式,解決融資難的問題;三是要構建多層次信用擔保體系,增強信用擔保能力,解決擔保難的問題;四是由政府投資公司向一些經營管理好、市場前景好的非公企業進行財務投資,幫助企業走出困境、發展壯大。

4.搞好引導與服務,加大扶持力度。要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重點搞好引導與服務。在稅收、土地、戶籍、經營范圍、社保等方面取消不利于非公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積極引導非公經濟順應國家產業政策公平競爭、有序發展;從制度細微處入手,積極引導非公經濟照章納稅、誠實經營、公平競爭,維護良好的發展環境;建立和完善以政府為指導、科研單位和高校參與、市場化運作的,覆蓋全省的技術咨詢服務體系。要用足、用活、用好優惠政策,加大非公經濟扶持力度。把握好國家產業規劃、西部大開發、區域經濟建設、生態保護等重大戰略的實施所帶來的機遇,爭取更多的財政撥款、貼息貸款等資金用于非公經濟的扶持和發展;依托全省各類經濟園區建設,用好、用活園區專項資金;圍繞傳統優勢產業和新興戰略產業,重點扶持發展一批名牌產品、龍頭企業、特色產業,引導非公經濟向產業集群化發展,提高整體實力。

5.拓寬非公經濟發展領域,優化產業結構。除明令禁止的行業和商品外,只要有市場、有效益,就允許非公經濟廣泛參與,拓寬非公經濟發展領域,不斷提高非公經濟在GDP的比重。鼓勵非公經濟參與國有企業改組改制,引導非公經濟進入文體衛及中介服務領域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精細加工、節能環保等高新技術領域。充分給予優惠,大力支持非公企業從事外經貿業務、到境外投資辦廠,與國外大公司、大財團開展合資合作,開拓國際市場。圍繞工業強省戰略,積極調整、優化非公經濟產業結構。引導非公經濟從礦山開采和商貿流通等傳統行業中解放出來,參與到基礎設施、生態保護、高新技術產業以及優勢原材料、能源、裝備制造以及民族制藥、旅游和戰略型新興產業領域上來;鼓勵和支持自主創新、技術改造,加速非公企業專業分工和協作,延長產業鏈,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配合品牌戰略的實施,培育更多有較高知名度、較強競爭力的產品和企業。切實改變貴州非公經濟規模小、效益低、整體實力弱的局面。

6.大力推進以交通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投資環境。可以說貴州落后的現狀很大程度是因為交通閉塞造成的。盡管貴州交通建設近年來取得了巨大發展,但客觀上講仍然很落后?!笆濉逼陂g,貴州公路、水路建設累計投資480億元,是過去五十一年投資總額的2.53倍;全省公路通車里程近5萬公里,87%的行政村通機動車;內河通航里程達3 322公里,打通了北上長江和南下出海的水運通道。但與毗鄰省區相比,貴州交通落后明顯。單從高速公路通車里程一項看:截至2005年底,云南是1 421公里、廣西是1 411公里、四川是1 758公里、湖南是1 403公里,貴州到2010年才達1 300公里,五年大發展后仍不及五年前的周邊四省區。交通落后嚴重制約了貴州改革開放的前進步伐。因此,貴州應舉全省之力大力發展交通基礎設施。加快推進以快速鐵路和高速公路為重點、航空和水運建設跟上互補的現代綜合交通網絡建設;結合綜合交通網絡建設,統籌重大產業項目布局,加快中心城市建設和園區建設建設。通過加大以交通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投資環境,發揮貴州區位優勢,吸引非公經濟前來投資興業,促進貴州與泛珠三角經濟圈及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經濟合作,打開更加廣闊的市場和發展空間,強力推進非公經濟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克忠.非公有制經濟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成學真.困境與出路――西部地區非公有制經濟融資環境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3]陳文玲,王飛.浙江非公經濟發展與制度創新[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3,(6).

[4]王曉芳.關于甘肅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問題的幾點思考[J].開發研究,2006,(3).

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范文第2篇

[關鍵詞]非公有制經濟生產力

非公有制經濟是相對于公有制經濟而言的,它主要包括勞動者個體所有制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以及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非公有制經濟成分。非公有制經濟作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經濟增長、擴大就業、活躍市場、穩定社會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一、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必要性

1.生產力的非均衡增長。正如學者王克忠所說“非公有制經濟的存在,是因為我國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低、不平衡、多層次所決定的。這中主流解說,在今天仍然有著一定的意義”。中國沿海和內地、城市和農村、甚至不同產業等之間的發展水平有著很大的差距,因此,中國需要非公有制經濟去帶動勞動者的積極性,打破過度依靠政府的局面,充分利用地方的特色,發展經濟并提高經濟的效率。

2. 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非公有制經濟的存在。我國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必然會要求非公有制經濟的貢獻自己的能力。這是因為在提倡以市場機制為主要的資源配置機制的過程中,必然會有不同的利益主體,這些不同的利益主體會以自己擁有的經濟資源進行投資,并占據一定的市場比例。非公有制經濟的領域能更好的使市場機制按照市場規律發揮作用。

3. 社會分工的發展要求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馬克思認為,分工和私有制是市場經濟的前提。也就是說,沒有分工和私有制就沒有市場經濟,分工和私有制是市場經濟根據。例如,工業以分工為基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能更好的帶動分工的發展,進而促進工業化、現代化、和經濟社會的發展。

4. 從宏觀層面說,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就是要推進工業化和城市化建設,而工業化和城市化是以分工及其非公有制經濟為重要力量的,所以,推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就要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

二、現階段推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建議

1.政府要保護、推進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

(1)政府要消除對非公有制經濟的歧視。一些地方政府看重國有大企業帶動地方經濟、增加地方收入的作用,把規模較小、發展不完善的非公有制經濟性質的企業看做配角,在政策上、經濟上缺少對非公有制經濟的重視。政府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轉變觀念,消除對非公有制經濟的束縛,放開手腳,大力支持和引導非公制經濟的引導。

(2)完善市場環境。首先,要放寬國內民間資本的市場準入領域,在投融資、稅收、土地使用、和對外貿易等方面采取措施,實現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的公平競爭。其次,如經濟學者李明章說強調的,我們應該進行行政審批制度的改革,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堅決將不符合政企、政事、政資分開原則,妨礙市場開發和公平競爭以及難以有效發揮作用的政府審批予以取締;實現行政審批的法制化、公開化、合理化、科學化。再次,要完善保護非公有制經濟的法律。非公有制經濟作為一種私有制的經濟,在國內并沒有完善的法律保護其發展。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能打消民營經濟人士的顧慮,使得其財產、正當權益能夠得到有效地維護。

(3)政府加快職能的轉變。政府職能的轉變時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關鍵,政府應該轉向宏觀調控,加強公共管理和服務。首先,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建立起企業養老和使用保險制度,強化社會服務,減輕非公有制經濟企業的負擔。其次,實現政府組織機構服務信息的市場化,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提供有效的信息資源。再次,推進金融制度改革和創新,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需要政府督促金融機構降低壁壘。同時應該放寬要求,準許非公有制經濟進入金融市場,允許那些有實力、符合標準的民營企業開辦金融機構。

2.對非公有制企業的發展建議

(1)進行正確的產業定位。作為創業者確定投資方向,首先就是要選擇一個合理的產業進行投資。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說過“很多小企業一開始就注定了自己失敗的命運”,這說明了企業進行產業定位的合理與否是企業經營成敗的決定性因素,對于中小非公有制企業而言更是如此。首先,在發展初期可以選擇一些最佳規模比較小、進入壁壘小的產業。其次可以進行新興產業的投資,這類產業市場需求以及發展前景不確定,具有一定的風險,但是能使得這些非公有制企業探索和開拓市場。

(2)做強企業實力。非公有制經濟要想長久發展關鍵還是要依靠自身實力的增長。非公有制企業可以通過專業化戰略、核心技術戰略等戰略的選擇來提高自身的實力。同時,根據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的調查發現:最成功的企業組織是“學習型組織”,企業只有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進步才能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3)建設企業文化。企業發展出了需要核心技術、生產資料、人力等“硬件”資料,還需要有企業文化這一種軟件實力。富士康悲劇使得大家開始重新審視企業文化的重要性,良好的企業文化使得管理者、經營者、員工形成理解互助的局面。在建設企業文化的過程中,首先是要倡導法治,不是經營者個人意志在企業經營中起主導作用,以法制代替“人治”。其次是倡導平等原則和民主、正義管理,平等、民主能夠激發員工對企業的責任感以及參與企業發展的積極性。。

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范文第3篇

[關鍵詞]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科學發展之路;思考

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要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我國重要的經濟增長點、提供新就業崗位的主渠道、滿足全國人民不斷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需要的生力軍,必須繼續鼓勵、支持、引導它們健康發展??梢姡枪兄平洕媾R著前所未有的歷史性發展機遇,為了抓住這一機遇,使非公有制經濟得到可持續發展,必須對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包括個體開業醫生)進行正確引導,引導他們做合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這已被提到了重要的議事歷程。

1 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簡介

我國的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包括個體開業醫生),是適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需要,在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出現的一個新的社會群體。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構成主體已經由過去的主要以農民和城鎮待業人員為主,發展到包括從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分流出來的行政干部和中高級知識分子在內的龐大隊伍。當前,這支隊伍仍處于不斷發展變化之中。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優越性的一大表現。

2 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作用

2.1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非公有制經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地發展壯大,已成為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共同促進社會不斷向前發展。

2.2催生了經濟和諧發展的新格局:一是在行業分布上從以輕工紡織、普通機械、建筑運輸、商貿服務等領域為主,開始向重化工業、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等領域拓展。二是在結構規模上以勞動密集型企業、中小企業為主的非公有制經濟中已涌現出一批資本密集、技術密集的大企業大集團。三是在組織形式上以個人、家族企業為主向多元投資主體的公司制企業發展。四是在產業布局上由以小規模、分散化經營為主,現已在部分地區形成一批以大規模、專業化經營為特征的產業集群。一些產業集群已成為我國重要的制造業基地,產業占有很高的市場份額。五是區域分布上,現中西部與東北地區的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在加速,比重在提高,與東部沿海地區的差距在縮小,均衡發展趨勢明顯。六是由基本上以國內市場為主,已開始逐步向國際市場迅速擴張等。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在其中發揮了積極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2.3為社會的穩定起著一定的促進和保障作用:非公有制經濟是解決我國就業壓力和發展經濟的“金鑰匙”。人口眾多,勞動力資源豐富,是中國的基本國情。人人有活干是我國目前和今后發展中的最大難題。是靠千百萬人創造就業崗位,還是靠伸手向政府向社會要就業崗位,是解決這一難題的關鍵。而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正好有效地解決了這一難題。

2.4對建立和諧相處的人際關系和社會關系肩負著新的歷史使命:隨著非公有制企業的不斷產生、發展、擴張,非公有制經濟所占社會實力的比重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所擁有的財富也不斷增加,富有階層增多,貧富差距拉大。同時,隨著非公有制企業職工隊伍愈來愈龐大,如何科學地實施勞資相結合的分配原則,直接影響到職工隊伍的穩定和企業內部的和諧。

3 為引導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走科學發展之路

使他們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擬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思考

3.1引導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熱愛祖國、報效國家:“茍利國家,不求富貴”;“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愛國主義作為社會責任意識的升華,是公民的共同價值取向和基本道德規范。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履行社會責任,首先應具有強烈的愛國情懷和崇高的報國之志。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將愛國報國作為最高的社會責任,切實把個人抱負與祖國前途聯系起來,把企業發展與國家振興結合起來,以投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為最大光榮,努力成為國家富強、人民富裕、民族振興的堅定實踐者。

3.2引導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做好企業、做強企業:企業是社會經濟活動的主體。企業越強大,承擔的社會責任越多;承擔的社會責任越多,越需要企業不斷發展壯大。改革開放以來,非公有制企業數量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在推動經濟發展、擴大社會就業等方面擔負著越來越重要的責任。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認真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拓寬視野,轉變觀念,注重企業發展質量,健全現代企業制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努力把企業做好做強做久,成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推動者。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發展是促進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

3.3引導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誠實守信、依法經營:誠信是德也是責,于己是一個品德問題,于人則是一種社會責任。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誠信建設,增強誠信意識,對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尤為重要。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人士遵循市場規則和行業規范,弘揚誠信理念,加強企業行為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守信用、講信譽、重信義,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和公眾形象,努力成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思想道德體系的真誠促進者。

3.4引導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扶貧濟困、服務社會:飲水思源、助人為樂、樂善好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先富起來的一批人,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應傳承這些美德,致富思源、富而思進,回饋社會、造福人民。要引導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將公益當作一項事業,把共同富??醋饕环N責任,積極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參與光彩事業、“溫暖工程”和社會慈善事業等,做到財富取之于社會、用之于社會,努力成為先富幫后富、實現共同富裕的積極參與者。讓他們認識到,只有全社會都富裕了才是真正的富裕。

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范文第4篇

(一)非公有制經濟總量逐步擴大,個體私營經濟是發展的主要力量

2012年,全市非公有制企業達10040戶,比2010年增加2841戶,年均增長18.1%。其中,個體私營企業已達到10006戶,比2010年增加3533戶,年均增長24.3%;私營企業達到920戶數,比2010年增加227戶,年均增長15.2%。依據自治區工商局授權,在二連浩特轄區內參加2011年度網上年檢外資企業(含法人及分支機構)共有15戶,比2010年減少8戶,年均下降19.24%;農民專業合作社19戶,比2010年增加10戶,年均增長45.3%。個體私營企業成為我市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主力軍,總量占非公有制企業總數的99.7%。

(二)產業結構趨于合理,第三產業是發展的主要領域

2012年,我市從事第一、二、三產業的非公企業分別是19戶、388戶、9599戶,比2010年分別增加了10戶、92戶、2738戶,其比例為0.19:3.87:95.94。傳統服務業占絕大多數,從事批發和零售業的有7322戶、住宿與餐飲業的有939戶、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的有853戶、制造業的有355戶。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金融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也有較大增幅。

(三)非公有制經濟拓展了稅源,為地方財政收入做出了重要貢獻

隨著全市非公經濟的快速發展,非公有制企業上繳稅收逐年增加,比重不斷提升。2012年,全市非公有制經濟企業實現稅收18225萬元,比2010年增加8809萬元,年均增長39.12%,占全市稅收收入的46%。其中,實現國稅收入8359萬元,年均增長53.4%;實現地稅收入9866萬元,年均增長29.7%。

(四)非公有制經濟向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等領域拓展,成為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重要組成部門

隨著國家放寬非公有制經濟市場的準入門檻,非公有制資本開始進入供熱、燃氣、基礎設施等領域。2012年,全市非公有制經濟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4億元,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61.5%,比2010年投資增加11億,年均增長35.87%。其中,投資在50萬元以上項目17項,1000萬元以上項目52項,1億元以上項目5項。非公有經濟投資增長的加快,改變了投資結構,從過去主要靠政府和銀行投資的格局逐步轉變為全社會共同投入的多元化投資結構,使民營資本投入成為全社會固定資源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

(五)對外開放成效顯著,非公有制經濟已經成為我市擴大對外開放的主力軍

我市大力推進國內(區外)招商引資力度,引進非公有制企業投資項目,占全市引進項目總數的2/3以上。2012年,非公有制經濟引進國內資金到位額達19.4億元,占引進國內資金總額的70.8%。如龍銘公司投資5億元的機車車輛修護項目和200萬噸鐵精粉選礦項目,中遠亨峰控股有限公司投資1.3億元的奇石文化產業園項目等。外來投資項目的增長,投資資本的擴大,為我市經濟的發展注入旺盛的生機和強大的活力。向北開放戰略成效顯著。一大批非公有制企業積極響應“走出去”戰略,參與蒙俄資源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相繼有22家企業在蒙俄取得18處礦產品、木材等資源開采權,11家進入開采回運期。其中對蒙礦能領域投資企業有9家,這些企業在蒙古國解決了1500余名蒙古國公民就業,累計上繳蒙古國政府各項利稅達11054萬美元以上,向蒙古國各項公益事業累計捐贈超過340萬美元以上。

二、制約我市非公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

(一)對外依存度較高,易受國際環境影響

我市作為口岸城市,企業主要以外向型企業為主,企業所需的原料均由內地供應,市場則以蒙古國為主。口岸貿易易受國際環境影響,如果蒙古國購買力下降,將嚴重影響企業的正常運營。

(二)產業層次低,市場競爭力差

我市民營企業還處于資本積累和發展的初級階段,中小企業居多,設備科技含量低,技術改造相對滯后,導致企業發展后勁不足。產業層次不高,大多從事傳統的批零貿易業、餐飲業和交通運輸業等傳統服務行業,為大產業、基地的配套服務能力不強。

(三)非公有制企業管理落后,人才短缺的問題比較突出

我市非公有制企業多是家庭式企業,管理體制主要表現為“家族”和“親緣化”特征,管理粗放、落后,缺乏約束機制,決策隨意化,現代經營意識不強。企業普遍沒有建立科學、規范的人才引進、留用和培養機制。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不高,企業能力不足,制約了非公制企業的做大做強。

(四)融資渠道不暢,企業資金短缺

企業資金短缺,融資難,一直是制約非公有制企業發展的“瓶頸”,限制著非公有制企業的發展、壯大。由于民營企業規模小,抗御風險的能力低,銀行對其信貸資產保全驗證、防范風險難以落實,導致民營企業進入直接融資或間接融資市場困難較大,致使相當部分企業置身利率高、風險大的民間金融市場,影響了發展。

(五)宏觀服務和指導滯后

目前我市還沒有建立統一協調的非公有制經濟管理體制,統計指標體系和形勢分析監測制度也不健全,難以進行宏觀判斷和決策,政府對非公有制經濟的宏觀服務和指導滯后。

三、促進我市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對策建議

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是促進二連浩特市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關鍵,并直接影響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需要通過各方面的體制、機制創新,對非公有制經濟的制度供給和有效服務,形成良性的制度、服務互補,為其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今后應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進一步優化環境,為加快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提供條件

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主動為民營企業搞好服務,加強對民營經濟的宏觀指導。進一步清理有關政策,在財政支持、稅收優惠、技改立項、發行股票債券等方面,對民營企業給予扶持幫助。努力拓寬融資渠道,改善金融服務,探索建立以政府財力為引導,以擔保機構為主體,以商業銀行網絡為基礎的信用擔保體系。按照組織網絡化、功能社會化、服務產業化、運作市場化的要求,積極培育中介服務市場,形成完善的中介服務體系。

(二)拓寬非公有制企業融資渠道

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難問題需要標本兼治,主要出路和措施在于提升市場經濟體制下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市場經濟的競爭實力、轉換銀行經營機制、優化投資環境等。積極引進地方商業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壯大二連浩特市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實力,增強對非公有制企業的貸款能力。鼓勵商業銀行創新金融產品,大力發展貿易融資等各類信貸業務,鼓勵具備條件的非公有制企業進入資本市場,通過發行企業債券和股票,擴大直接融資規模。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專門的非公經濟中小企業信用評分系統,較好地解決金融機構與非公經濟中小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對企業實行較好的監控。

(三)制定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總體規劃

我市作為口岸城市,主導產業以國際貿易和物流、外向型加工制造、跨境文化旅游等為主,經營主體絕大部分為非公有制企業。為了促進我市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必須從總量與結構、機制與體制、資金與項目、政策與環境等方面進行總體規劃,協調好政府引導與市場調節的關系,形成有利于非公有制企業發展的軟硬環境。

(四)加強非公有制企業人力資源開發的力度,提高企業用人水平

1.加強非公有制企業家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工商聯和行業協會的作用,通過適當的培訓提高非公有制企業決策者的水平。要大力創造條件,組織非公有制企業家參加有關企業經營管理、外貿、法律等知識講座或培訓班,組織企業家外出參觀考察,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尋找差距;要增強民營企業家的愛才、用才意識,實現由家族式管理向現代企業制度轉變,提高民營經濟競爭力。

2.重視人才的引進、培養和有效使用。非公有制企業需要轉變理念,在對待人才方面要采取更開明的態度,采取物質的和精神的手段留住人才、引進人才,并將各類人才的潛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此外,企業還要營造全員的創新環境,采取不同手段激勵廣大員工的創新激情,在注重傳統的物質和精神鼓勵的前提下,積極探索采用創新收益分成這一新的激勵措施。

(五)走創新之路,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

支持和引導民營企業主沖破“小富即安”、“富而不露”的思想束縛,通過引進先進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加快向集約化、規?;较虬l展,形成一批實力較強的民營企業。實現資源共享、信息共享,防止同業之間過度競爭。鼓勵引導那些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管理水平高的企業率先發展高科技產業,實行多種形式的產、學、研聯合,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起開放的穩定的合作關系,吸收消化國際上先進的科技成果,形成自己的技術優勢,不斷推進民營企業產業升級。

(六)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立足國際環境,積極開展國際合作

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范文第5篇

一、非公有制經濟現狀及存在問題

截至2012年底,全區非公經濟主體(包括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113.99萬戶,注冊資本(金)為9066.71億元,其中私營企業14.75萬戶,注冊資本(金)7360.79億元,企業數量和注冊資本(金)分別占全區市場主體總量的12.59%和51.14%;個體工商戶96.72萬戶,資金數額417.28億元,共有361.34萬人在個體私營領域就業。

呼和浩特的非公有制經濟也得到了長足發展。截至2012年底,呼和浩特私營企業戶數達到30439家,居全區第一,注冊資(本)金800億元,居全區第三;個體工商戶達到12.2萬戶,居全區第二;注冊資金超過33億元,居全區第七。全市共有96萬人在各類型非公有制企業就業,占就業總數的80%,新增就業人口90%在非公有制企業,民營經濟占全市經濟總量的80%,財政收入的76.8%來自民營經濟,民營經濟已成為呼和浩特經濟發展的主力軍。

但是,我區的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無論數量還是規模在全國的位次都不高,前者占全國總數的1.36%、注冊資本(金)占2.37%,分別居24位和16位,后者占全國總數2.38%、資金總額占2.11%,分別居19位和18位。和呼和浩特市的非公有制經濟都還存在總量規模偏小、產業層次偏低、創新意識偏弱等方面的不足,相關部門“抓大放小”和非公有制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徹底解決。

二、關于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幾點建議

為實現自治區“8337”戰略,根據王君書記提出的“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加快發展縣域經濟,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重要指示,要在全區范圍內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掀起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新。

(一) 從自治區層面加強對非公有制經濟的支持指導

1.應盡快出臺加快自治區民營經濟發展的文件

目前全區正進入工業化加速、市場化轉型的關鍵時期,民營經濟對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越來越大、作用越來越突出。為進一步拓展民營經濟發展空間,釋放民營經濟發展活力,應結合我區實際,盡快出臺新的進一步加快我區民營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

2.召開高規格的全區民營經濟工作會

我區地域遼闊,各盟市民營經濟發展狀況不盡相同,為切實部署推動全區民營經濟大發展的舉措,統籌研究全區民營經濟發展新思路,近期開一次高規格的發展民營經濟工作會,集中自治區黨委、政府各相關部門和全區大型民營企業,統一思想,協調全局。

3.建立全區非公有制經濟聯席會制度

為加強黨委和政府對非公有制經濟工作的領導,創新有利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體制結構,統籌全區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工作,加快推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建議建立全區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聯席會議制度。會議以電視電話會的形式舉行,初期暫定為每三個月召開一次,試運行一段時間后,每半年召開一次。

(二) 以《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為指導,拓寬民間資本投融資新渠道

1.成立內蒙古“民間資本投資服務中心和民間資本借貸中心”

融資難是多年來困擾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的主要問題。目前,一方面,許多企業缺少資金,而另一方面,龐大的社會游資找不到新的切入點。雖然國家鼓勵非公有制經濟進入原來限制民營資本的領域,但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仍有“玻璃門”現象,變相催生了民間借貸和地下錢莊的畸形繁榮。我區民間資本充足,呼包鄂地區是全區民間資本最活躍的地區。初步統計,呼和浩特地區的民間游資多達500億元,集聚了100多家小貸公司和擔保公司。民間借貸雖然為融通資本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缺少規范運作和風險控制,使民間借貸集聚了高額風險,最終導致鄂爾多斯金融風波的出現。必須建立讓投資者信得過的民間資本投資交易中心,讓民間資本找到安全、合法、有序的投資渠道。呼和浩特工商聯已經和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聯合成立了民間資本投資服務中心和民間資本借貸中心,希望成立全區性質的“民間資本投資服務中心和借貸中心”,進一步完善民間資本投融資服務平臺,助力中小企業發展。

2.發揮股權基金的作用

2011年4月26日,注冊資本1.3億元的呼和浩特總商會內蒙古永安信股權投資基金正式成立。目前已經成功投資2個項目,運作良好。內蒙古永安信股權投資基金為我區民營經濟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股權投資基金是積極落實國家金融政策、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提高我區民營企業競爭力的有利工具,建議在全區及各盟市推廣。

3.建立全區民營經濟扶持基金

民營企業是一個富有活力的經濟群體,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經濟繁榮、就業增加、推動創新、催生產業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然而,融資難等資金問題一直困擾和制約著民營企業的發展。十二屆人大會議上《關于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中提出,“支持設立民營企業產業發展基金,幫助民營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為進一步加強我區民營經濟發展,建議由工商聯牽頭組建全新體制的全區民營扶持基金。

4.盡快組建內蒙古中小企業銀行

成立由擔任自治區工商聯執委的民營企業家出資的內蒙古中小企業銀行,每年確定100-200戶有影響的企業為重點聯系戶,實行重點幫扶和政策支持。

(三)年內舉辦一次全區招商會

2012年3月,呼和浩特市工商聯組織了220位當地知名民營企業家、異地商會、行業商會、行業協會負責人走進土左旗參加“土默特左旗2012年政企合作項目懇談會”。2012年8月成功舉辦“2012全球200家溫州商會千名溫商草原行暨中國呼和浩特市優秀項目對接會”,邀請全球和國內200多家溫州商會1600多名企業家和金融界人士共聚呼和浩特,簽訂合作項目34項,意向協議引進資金978.16億元。2013年2月,內蒙古工商聯、海南省工商聯,呼和浩特市工商聯、海南省鄂爾多斯商會、海南蒙商聯合會聯合舉辦的首屆“內蒙古海南兩地招商引資洽談會”在海南省三亞市召開,這次會議利用春節期間大企業家云集三亞的時機,探索出了招商引資新形式,掀起招商引資新,在非常大的范圍內宣傳了內蒙古投資發展環境,推薦了400個項目。本次洽談會,加上海南方面的項目,共達成合作意向資金270億元人民幣。

這些活動對我區招商引資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擺脫平時招商引資的舊模式,用一種企業歡迎的方式進行招商引資,宣傳內蒙古、宣傳項目、宣傳投資環境,提高了成功率,取得最大的成果。為加大我區招商引資力度,建議2013年舉辦全區有較大影響力的海內外大型招商會。此類活動不但能促進招商工作,更重要的是將進一步加強對外宣傳,樹立開放高效的政府形象。招商會范圍為全國各地蒙商及對內蒙古有投資意向人士,擬邀請人員為:全聯執常委、僑聯代表、全國各大異地商會、全國各地內蒙古商會、全聯各大行業行會。

(四)全面落實《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工商聯工作的意見》(簡稱16號文件)

為了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國家、自治區和我市出臺了很多相關的政策措施,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2010年中央出臺的十六號文件,但在具體落實過程中還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建議今后各級黨委常委會和政府常務會議每年至少聽取一次工商聯工作匯報;在工商聯執委會召開期間行政長官或者主管領導要到會通報本地區經濟工作;每年由地方領導帶領民營企業家到國內外經濟發達地區考察2-3次;以后凡是世界五百強、國內一百強的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和各省區以及省會首府城市的工商聯主席來本地考察訪問都要按照地廳級標準接待;這些措施都能有效提高本地的對外形象。

工商聯作為黨和政府聯系非公經濟的紐帶和橋梁,對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有效促進工商聯工作的開展,應賦予各級工商聯更多職能,如呼和浩特市工商聯2012年增掛職能牌子10塊(呼和浩特市民營經濟服務局;呼和浩特市維護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合法權益領導小組辦公室;呼和浩特市民間投資服務中心;呼和浩特市商會管理辦公室等),有效提高了工商聯的影響力。

工商聯是一個具有自身特點的群團組織,過去一直歸市委口管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形勢的變化,這樣的管理模式出現了一些非人為的弊端,建議要加強政府對商會的指導力度,在每年政府財政預算的時候,考慮到每年的各種接待和公關等支出,適當增加工商聯招商引資專項經費,督促發改委、財政局、社保局、人事局、招商局、科技局等相關部門加強與工商聯的配合力度,每年政府新的項目出臺后,要及時與工商聯進行溝通對接,增大招商引資的成功率。

呼和浩特市作為首府城市,是全國少數幾個沒有商會大廈的政治中心城市,建議自治區政協、統戰部和工商聯主要領導帶隊赴上海和寧波考察,借鑒當地的經驗,由自治區政協、統戰部和工商聯呼吁自治區黨委政府基于提升首府非公有制經濟的形象,在土地、資金方面支持建立呼和浩特商會大廈。

工商聯既沒有行政權力,也沒有剛性任務,實際工作中常常會被安排成輔助力量、成員單位等,因而得不到相關職能部門的重視和配合。在企業利益受到侵害時,沒有直接的手段來維護,沒有一套能夠幫助企業排憂解難的機制,在企業最需要幫助時,許多問題只能通過個人關系或私下協調來解決。因此,建議賦予工商聯一定的職能,比如推薦非公經濟代表人士政治安排的職能,在推薦本界別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時候,要征求工商聯的意見;在調解和仲裁非公企業之間經濟糾紛的時候,邀請工商聯代表旁聽,也要征求工商聯的意見;評選非公有制企業產品質量、信譽等級等方面工商聯要有發言權和一定的決策權,組織非公經濟職業培訓的時候,工商聯要參與。

在工商聯選人用人上力求創新,打破過去傳統,切實解決目前工商聯人員編制上存在的問題,給予靈活的人事政策和固定的經費,由工商聯自身采用聘任制面向社會公開招聘,讓那些熟悉現代經濟和國際商務的人才進入到工商聯,使工商聯為當地經濟整體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南县| 蒙城县| 汕头市| 靖远县| 澄迈县| 昌黎县| 县级市| 固镇县| 叙永县| 桐柏县| 临泉县| 盖州市| 禄劝| 天祝| 丹阳市| 红原县| 开封市| 常山县| 女性| 同德县| 台江县| 沅陵县| 青田县| 仲巴县| 婺源县| 彝良县| 仙桃市| 凉山| 武穴市| 新竹市| 东乡县| 庆城县| 安徽省| 易门县| 葫芦岛市| 泾川县| 城固县| 利津县| 天等县| 晋宁县| 方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