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主體結構工程施工小結

主體結構工程施工小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主體結構工程施工小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主體結構工程施工小結

主體結構工程施工小結范文第1篇

關鍵詞:任務驅動 項目教學法 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 實踐教學設計

一、主體結構施工課程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項目教學法在很多專業課程建設中被不斷應用和開發。在課程改革中,部分專業課程因為與國外一些課程的設置相似,直接借鑒國外的項目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主體結構施工作為傳統的建筑施工類課程,與國外的課程設置存在較大的差別,難以照搬國外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專業教師在探索課程建設的過程中發現,進行工作任務和項目的開發設計存在很大的困難。

1.中外迥異,課程設置須細分

目前國外建筑類課程的設置與國內存在很大的區別。例如,在德國的職業教育中,以砌筑工程、木工工程、鋼筋工程、道路鋪設工程等細化的工種作為一門課程,切入點小,在課程中設計有木制框架的制作、木屋架的制作、木門的制作等可以在一個階段內完成的項目,項目之間呈現階梯式遞進的關系,難度遞增。而國內相關課程的設置范圍較廣,涵蓋專業內容較多,每一門課程中包含較多細化的專業內容,教學過程中工作任務和項目設計的復雜性大,可操作性小。

2.經驗不足,授課教師少實踐

主體結構施工課程建設作為示范校建設中的一個研究課題,在國內中職教育相關課程建設改革中無先例可循,缺少可以借鑒的經驗及相關的指導。

課程的主要內容與學生就業的關系非常緊密,而專業老師大多缺乏在企業工作或實習的經歷,企業的需求與教師的授課之間存在一定的偏差。本課程的建設要求相關的課程開發教師掌握施工現場建筑工藝流程與要求,了解企業對施工類技術人員的基本要求與條件。

3.淺嘗輒止,課程改革無創新

近年來,國內許多中職校施工類課程都在嘗試課改,但是推進的成效一般。也有一部分學校對課改只是淺嘗輒止,并未深入探索挖掘。如:某一版本的《主體結構施工》課本對章節編排和章節的名稱按照項目教學法的要求進行設計,而書本內容未加改動,部分改動也只是停留在排序和排版上,無具體的課改實施內容。課程的建設不能停留在表面,而應聯系實際,積極創新,設置符合市場需求的課程內容。

二、校企合作,中高等學校聯手,建設精品課程

1.基于工作過程的“任務―活動―項目”劃分定義

通過與企業和專家團隊的深入溝通交流,以及課程建設教師進入施工現場實踐學習后,確定了基于工作過程的工作任務與活動項目劃分方式。

(1)任務:根據專家與企業在參與課程建設的過程中,反復提到的讓學生認知理解不同的結構類型的重要性,由此確定了以建筑的主體結構類型來劃分工作任務。主體結構施工是地面以上屋面以下的分部工程,該分部工程最常用的幾種結構類型是混合結構、框架結構、鋼結構工程。因此主體結構施工課程的四個工作任務分別為:結構類型的認知、混合結構砌體工程、框架結構鋼筋混凝土工程、鋼結構工程。

(2)活動:上述工作任務包含較多的細分環節,不利于課堂教學安排,因此需要在每個工作任務下設置相應的活動。例如框架結構鋼筋混凝土施工中設置框架柱工程、框架梁工程、框架樓面板工程三個活動。該階段的活動內容類似于國外課程中的一個項目,能夠在一至兩個月的時間內完成。

(3)項目:目前學校課程課堂教學不能按照周或者月來安排實施,因此以上定義的活動內容對于單次課程的教學內容依舊過于龐大,所以需要在每個活動下設置與活動對應的項目。要按照工作任務的劃分方式,基于工作過程對活動進行劃分,安排相應活動下的項目內容,例如框架柱工程活動中安排有框架柱施工圖識讀、框架柱施工材料準備、框架柱施工方案編制、框架柱施工質量驗收四個項目。

2.借鑒PDCA項目管理理念,積極探索適合中職生的課程項目設計

在完整清晰地劃分任務、活動與項目之后,我們參考同濟等高等院校教師和同等職業學校教師在其他科目課程改革中關于項目設計的成功案例,借鑒項目管理學中“PDCA”質量循環理論的成熟應用,進行主體結構施工項目的設計,以學生為本,注重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

項目的大小以小組合作能順利完成為宜,每個項目任務的設置以滿足兩課時80分鐘、4人一組的課堂學習為標準。例如框架柱活動下的“框架柱的材料準備”。該項目需經小組在兩課時內完成,據此選擇課程校本教材中配套圖樣的某一樓層某一根柱子進行配料,盡量避免學生由于任務量龐大而失去信心或者因任務量過小而懈怠的現象發生。實施過程中如發生提早完成任務的現象,可以要求小組對另一根柱子進行配料;相反完成不了任務的情況下,可以在下階段框架梁的配料中再次進行學習。

(1)計劃(Plan):項目設計時,教師應讓學生明確學習任務,能夠進行自學,參與到課程學習中。因此每個項目應設置一個任務,以任務驅動課堂教學。在明確的任務下,學生可以通過查找資料、自學相關專業知識解析任務,制訂完成任務所需的計劃安排。計劃制訂過程要求團隊進行合作,通過組員之間的意見交流與溝通,確定有利于任務完成的最佳方案。此過程引導學生自學、交流與溝通、優選合適的資源,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決策能力。

(2)執行(Do):根據學生自己制訂的計劃與教師設計的項目完成步驟進行項目的實施。項目的實施步驟與流程包括分工、計劃實施、交流。學生應在計劃安排下做出有利于完成任務的分工,經過組內有效合作完成項目任務,并將完成過程與成果與其他組交流。在任務執行與交流過程中,需要通過分工協調快速準確地完成任務內容,使學生具備一定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3)檢查(Check):通過小組的交流對比發現方案的優劣與存在的問題,在教師的檢查評價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修改完善原計劃,提出能更快更好完成項目任務的實施計劃,培養學生的回顧總結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處理(Action):在項目實施檢查后增加信息反饋機制,包括自我評價、同學之間互評和教師評價,及時了解學習動態。評價信息幫助教師掌握課程教學效果,對課程項目設計做出實時調整與變更,通過同學的表揚鼓勵激發學生積極學習的態度,學生能根據對評價信息中提到的不足之處及時糾正改過,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3.落實項目實踐實訓環節,接軌建筑市場

在企業對畢業生及實習生的工作情況反饋中存在以下共性問題:學生缺乏實踐經歷影響實際工作效率,不能快速適應工作環境,角色轉變較慢。因此在主體結構施工課程建設過程中,我們有針對性地設計適應社會、符合企業需求的實踐實訓項目顯得尤為必要。

在課程建設中,我們設計了框架柱、梁、板的識圖、施工方案編制、施工質量檢查等工程中最為典型的實踐實訓項目。實踐實訓項目設計模擬現場施工情景和工作條件,貼合工作過程,符合企業對畢業生就業實踐能力的要求。在實訓實踐項目實施過程中,學生能表現出很高的積極性,對相關實訓內容有探索的愿望,可以對自身知識缺乏的部分進行求知,學會相互協作共同參與項目實踐,通過努力不斷改進實踐的成果,教學效果遠遠優于課堂教學。經過項目實踐實訓的學生在踏入工作崗位后,能快速進入工作角色,對工作任務有較強的處理能力,受到企業的認可與歡迎。

三、項目建設成果三方共用,實踐效果口碑優良

對主體結構施工課程我們積極探索適應市場、貼合學生的課程建設方案,借著上海市城市科技學校首批示范校建設的背景,對課程建設進行完善和優化,形成《主體結構施工》校本教材、《主體結構施工》項目手冊、《主體結構施工》實踐實訓項目手冊等書籍三冊,完整的教學教案一套,教學用多媒體課件一套,教學用視頻一套,主講老師課堂示范教學視頻若干,精品課程網站展示平臺一個。經過三年使用后,收集學生、同行及企業的三方評價信息,得到較為真實的課程建設效果反饋。

1.學生:良好的學習氛圍及學習習慣的養成

對于改革后的課程,學生對于待解決的任務有求知欲望,進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任務的實施中養成了良好的交流習慣,在對任務完成情況的檢查中培養了發現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實習生反映,進入企業后能很快熟悉工作,能積極主動與同事交流,在企業里得到帶教師傅與同事的歡迎和認同。

2.同行:提高教師自身素養

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建設,對教師自身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課程開發階段教師通過向現場工程人員學習增加實踐經驗,積累教學素材;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按照工作過程要求,需要教師結合工程實踐對教學內容進行安排與設計,提高教師的教學計劃與組織能力;在課堂教學中要求教師對課程以外的相關專業知識融會貫通,與其他專業課程之間做好銜接。多方面都需要教師具備豐富的閱歷與深厚的專業知識。在課程建設過程中,給老師提出挑戰的同時使教師自身業務不斷得到提升。

3.企業:優秀技術人才的及時輸出

在主體結構施工課程建設過程中,我們注重實踐實訓教學。在任務實施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交流溝通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符合企業對畢業生的需求。企業反饋學生具備一定基礎的專業知識,工作入門較快,上下班遵守規章制度,做事認真,有始有終,與同事相處融洽,能為企業所用。尤其是對畢業生在施工方案的理解與應用上,企業給出優秀人才的高度評價。

參考文獻:

[1]李敬軍.淺談中等職業學校教學管理[J].管理與決策,2005(27).

[2]徐素霞.淺談新時期職業學校的發展策略[J].北京教育(普教),2006(10).

[3]嵇靜.激發和培養數學興趣[J].課改探索,2006.

主體結構工程施工小結范文第2篇

泥工班是工程是工程施工中的一支主要勞務隊伍,泥工班的勞務費用也是人工費總開支中的一個大項。根據歷史工程的資料顯示,泥工班的勞務費用一般占總人工費的20%。本論文以一個工程實例來進行分析和測算兩種不同施工條件下的泥工班人工費。

關鍵詞:泥工班 人工費 混凝土

1 工程實例

1.1工程概況

本工程為優聯集團開發的第六大道住宅小區17#樓工程,位于中環線東興立交橋旁河東區津濱大道中段南側,該工程為7層磚混結構。建筑面積4617平米,檐口高度22.6米,層高為2.8米。獨立承臺基礎埋深1.8米,該工程為商品住宅房,每層2個單元,一梯三戶。

1.2施工組織設計

施工組織設計中進度要求為每10天一層,泥工班勞動力高峰期在50人左右。質量根據招標文件要求,該工程的質量目標為合格。

1.3機械配備情況

根據該工程投標階段的施工組織設計,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泵送方式為汽車泵送,這主要是從施工場地、建筑高度、單層面積來考慮。

以上是該工程施工組織設計中與泥工班作業的機械配備情況,但是為了更全面的了解測算方法,我們將對工效測算環節進行多種測算,也就是將混凝土澆搗方式與垂直運輸方式增加一種類型,以多方面角度來進行人工費測算。在這里我們主要是以兩種施工組織方式:現場自拌混凝土+塔吊垂直、水平運輸;商品混凝土泵送來測算。

1.4工程特點分析

本工程屋頂為混凝土坡屋面,且該屋面的坡向與角度較為復雜,混凝土工在進行屋面混凝土澆注作業時有一定的安全風險和技術難度,所以會降低作業工效。所以我們要把屋面混凝土作業工效進行單獨測算。

2 測算前準備工作

2.1熟悉工程圖紙,劃分泥工班承包范圍。

本工程勞務分包方應承擔的合同義務主要是從墊層到主體所有結構用混凝土的澆搗工作;工程基礎分部及主體分部的砌筑工作。在這里我們主要進行混凝土澆搗工作的人工費測算。

2.2計算工程量

在工程量計算過程中,我們對混凝土工程進行了詳細的計算,并進行了匯總。混凝土墊層、基礎248.2 m3;混凝土構造柱188.71 m3;混凝土樓面結構922.65m3;混凝土屋面結構73.35m3。

2.3混凝土澆搗工效測定方法

在這里我們用“虛擬反算法”,這是一種能夠快速、簡便并且能較客觀的反映工人工效測定的方法。

3 測算過程

3.1第一種模式是“人工翻斗車上料+塔吊運輸”的作業模式

3.1.1班組勞動力配備虛擬

3.1.1.1后臺作業人員虛擬

承臺基礎混凝土澆筑時的泥工班組配備人員為:黃砂上料2人,碎石上料4人,水泥上料1人,攪拌機操作1人,機動人員2人。

樓面結構混凝土澆筑時的泥工班組配備人員為:黃砂上料2人,碎石上料4人,水泥上料1人,攪拌機操作1人,機動人員2人。

豎向結構混凝土澆筑時的泥工班組配備人員為:黃砂上料2人,碎石上料4人,水泥上料1人,攪拌機操作1人,機動人員2人。

3.1.1.2前臺作業人員虛擬

承臺基礎混凝土澆筑時的泥工班組配備人員為:混凝土攤布1人,振搗2人,光面2人,機動人員1人。

樓面結構混凝土澆筑時的泥工班組配備人員為:混凝土攤布3人,振搗3人,光面1人,機動人員1人。

豎向結構混凝土澆筑時的泥工班組配備人員為:塔吊放料1人,振搗4人,機動人員1人。

3.1.1.3泥工班組單個工日內人工費組價

工人工資按普工與技術工兩種類別,其工資單價分別為:技術工150元/工日,普工80元/工日,計算結果如下:水平方向結構混凝土施工中小工人數為13人,大工人數為5人,則單個工作日內人工費開支為1790元/工日;承臺基礎混凝土施工中小工人數為11人,大工人數為5人,則單個工作日內人工費開支為1630元/工日;豎向結構混凝土施工中小工人數為12人,大工人數為5人,則單個工作日內人工費開支為1710元/工日。

3.1.2.1班組單日產值確定

班組單日產值確定只能是通過現場實地調查結果,同時綜合考慮機械性能、班組內部管理水平等因素,在“人工翻斗車上料+塔吊運輸”模式下,平均先進水平的管理水平中,泥工班組單日產值為:水平方向樓面結構:73 m3/工日,每工作日作業時間為10h;承臺基礎:76 m3/工日,每工作日作業時間為10h;豎向結構:80m3/工日,每工作日作業時間為10h。

3.1.2.2反算出澆搗每立方米混凝土所需的人工費標準

樓面結構單方混凝土澆筑量人工費反算:1790/73=24.52元/ m3

承臺基礎單方混凝土澆筑量人工費反算:1630/76=21.45元/ m3

豎向結構單方混凝土澆筑量人工費反算:1710/80=21.38元/ m3

屋面結構單方混凝土澆筑量人工費反算:按樓面結構泥工班人員虛擬表中組織配備,單日產值按第一種模式的工效測定中辦法進行確定(即按80%確定)1790/(73*80%)=30.65元/ m3

根據以上4個人工費單價反算的結果,結合工程量計算表中的數據匯總計算得出人工費總計為34230.07元。

3.2第二種模式是“商品混凝土泵送”的作業模式

3.2.1班組勞動力配備虛擬

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的作業模式無需配備后臺作業人員,只需配備前臺作業人員。主體結構(梁、板、柱等構件)的泥工班組虛擬:放料2人、混凝土二次攤布6人、混凝土振搗4人、混凝土光面4人、機動人員1人、泵車維護人員1人。

承臺基礎混凝土澆筑時的泥工班勞動力配備虛擬:放料2人、混凝土二次攤布6人、混凝土振搗4人、混凝土光面2人、機動人員1人、出料口維護人員1人。

3.2.2泥工班組單日人工費組價

工人工資按普工與技術工兩種類別,其工資單價分別為:技術工150元/工日,普工80元/工日,結果如下:主體結構混凝土施工中小工人數為9人,大工人數為9人,則單個工作日內人工費開支為2070元/工日;承臺基礎混凝土施工中小工人數為9人,大工人數為7人,則單個工作日內人工費開支為1770元/工日。

3.2.3班組單日產值確定與反算

3.2.3.1班組單日產值確定

班組單日產值的確定是從工地施工現場的一些統計數據中分析得出:主體結構:250 m3/工日,每工作日作業時間為10h;承臺基礎:320 m3/工日,每工作日作業時間為10h。

3.2.3.2反算出澆搗每立方米混凝土所需的人工費標準

主體結構單方混凝土澆筑量人工費反算:2070/250=8.28元/ m3

承臺基礎單方混凝土澆筑量人工費反算:1770/320=5.53元/ m3

屋面結構單方混凝土澆筑量人工費反算:8.28/80%=10.35元/ m3。結合以上數據得出人工費合計為11333.78元。

主體結構工程施工小結范文第3篇

1.總體進度難以做到有效的控制

根據學校基建的總體目標,需要學校實施和監控整個進度,但各個目標環節難以做到合理的銜接、工作的穿插、統籌平衡。

2.質量難以監控到位

進度和質量在有的時候是相互制約的,幾乎無法達到兩者的同時兼顧;由于學校專業力量的欠缺,很難通過學校管理人員的技術經驗和專業水平去判斷控制工程質量;很難做到讓所有師生對質量觀感的滿意和使用時的一致認可。

3.安全方面較難做到有效方法防范

雖然在安全方面主要由總承包單位去落實,監理單位和學校去不斷的檢查和監督,政府行政主管部門也不時檢查,但是每次檢查都不斷會有安全隱患,并且有時會反復出現同樣的問題,沒有很好的方法做到有效的防范和提前控制。

二、學校工程項目管理要點

1.充分的理解設計和實施有效的技術監督(實現功能、觀感、造價控制平衡)針對學校工程項目管理中的技術把關工作,應著重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處理:

(1)通過對設計意圖的理解和把握,尋求各專業的最佳平衡點

在施工前工程管理人員應對設計作充分的理解,對整個工程項目全面了解和整體控制,整合不同的工程專業,尋找最佳的平衡點,從而實現整個學校的造價控制。例如:某學校圖書館設計為保證樓體幕墻及外立面美觀,增加了外墻干掛,使外墻減少了窗的面積,這樣會損失20%的新風量,但同時也為降低樓體消防等級,樓體中間采用中空試風井設計,樓體開口消防車道進入中庭,這樣不但增大新風量也降低了消防等級,減少造價。另外為保證負壓平衡及降低的消防等級消防報件能通過,在風井通過兩面鋼結構玻璃頂棚交錯式開口設計,使頂棚既不封閉,又能擋雨,新風面積也增加,并保證了消防報件能通過。上述實例在功能、觀感、造價中尋求了最佳平衡點。

(2)外聘專家組織論證設計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

此問題主要發生在施工階段不可預見的情況發生后,調整原方案后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判斷,不同工程服務主體之間的意見分歧,使得設計無法保證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兼顧。作為建設單位的工程管理人員,就是要把握住可靠性方案在學校、設計、施工之間平衡,找到銜接點,使項目得以順利實施,例如:某校圖書館是在開挖后的山體建設,原設計地基采用預應力管樁,樁長大于4米為有效樁,在壓樁施工到70%時開始出現不能有效沉樁的情況,設計院到現場查看,提出了兩個修改方案:方案一、此部分變更為獨立基礎并在部分基礎下設置抗滑移錨桿,此方案造價會過高。方案二、變更為沖孔樁,但由于原地質鉆探資料布孔較稀疏,建議每一個基礎補探明詳細地質情況,此方案需要補勘察,實施時間過長,會出現施工人員窩工。這兩個方案的權衡需要建設單位來總體把握,因此學校通過另外聘請專家與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開專題論證會論證方案的可靠性和可實施性,最終認同方案二來實施,不過多的增加造價,窩工的問題現場通過交叉作業來處理,既能保證設計的可靠性又可以實施。

2.總體進度有效控制

學校基建工程的進度要求,不僅是施工階段的施工進度,而是貫穿于工程立項、設計、報建、招標、辦理施工許可證、工程施工、竣工驗收并交付使用等整個項目開發的全過程,在進度監控過程中,本人認為應把握如下兩點:

(1)做好整體項目的時間進度安排

學校在項目啟動決策后,立即根據學校的總體戰略目標編制詳細的工作時間計劃安排表,并根據不同的工作和時間節點列明具體的工作內容,整理交叉完成的時間安排,并根據以往經驗注明實施時需要注意的事項和難點;完成后根據學校工程管理人員不同分工,分別分配任務實施,在實施時會有不同單位(如招標、勘察院、設計院、監理、施工單位等)分階段介入,做好各單位和各階段工作的穿插配合工作;將設計、招投標、報建、施工、竣工備案等工作的進度同時整合進去,各類工作的介入節點及互銜接。

(2)施工階段的進度監控

施工階段主要分為:基礎及主體工程施工階段和主體工程完成后裝飾裝修及設備安裝階段。根據工程進度計劃表實施監控,掌握關鍵線路和工序,預測可能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如是否使用財政資金、進度款是否能及時支付、需要洽商確認工作、設計變更等),需要提前解決,如發生某一個環節影響造成滯后,必須要求相關單位在下一道工序或施工段將滯后工期搶回來。如進度沒有辦法避免肯定受到影響,需要各單位人員群策群力,在法律、學校制度規定內靈活解決。例如:某校學生宿舍基礎工程由于連續暴雨造成基礎工程延誤,根據學??傮w計劃安排,一定需要提前或按時交付使用,可在下階段的主體結構施工時增加人員和周轉模板,在滿足施工規范的前提下,由計劃的10天一層改為7天一層,把滯后的工期搶回來。在主體結構完成后的裝飾裝修及設備安裝階段,除了總承包單位,還有很多分包單位入場工作,此階段的協調和進度監控工作復雜,主要是統籌、協調,使得進度計劃按照學校的目標正常進行。須協調解決施工過程中因不同工序或不同單位之間交叉作業沖突和技術的問題,使工程正常進行。

3.有效的質量監控和恰當的技術整改

作為學校的工程管理人員,其質量要求主要面向政府工程主管部門和學校師生,主要內容是各專業驗收合格、功能實現、觀感要求,為保證這一目標實現,除了在施工全過程監控并對質量問題及時的矯偏以外,還應該在下面3個階段完成上述三個目標。

(1)基礎及主體結構驗收階段

基礎及主體結構質量涉及到整棟樓的安全使用,在施工過程中的監控是質量管理的重中之重,在施工中的質量控制主要依賴于監理單位及時發現、及時監控、及時督促整改,并及時與政府工程主管部門溝通,以期達到更有效的事前監控。基礎及結構主體完成以后,無論是水電及設備安裝、還是門窗安裝、精裝等工作,均以主體為基礎,其質量的好壞,對后續工作有很大影響。影響后續工作的平整度、垂直度、門窗口方正等方面問題,都要詳細準確的統計,并徹底的逐條整改,如能落實到位,因主體結構產生的質量觀感問題將被消除。

(2)各專業分項驗收階段

在所有工程施工基本完成后,將進入規劃、消防、人防、防雷、環保、供電、工程資料入檔等專業分項驗收階段,此驗收主要由政府各專業主管部門組織,在此項驗收中,主要驗收設備試運行、設備聯調、是否按規劃施工、建筑物形象和環境是否具備使用條件等,在上述各項驗收中將發現問題整改完成達到使用要求,會使項目功能得到最大化的實現。

(3)綜合竣工驗收階段

在項目完全落成并交付使用之前,須進行綜合的竣工驗收及竣工備案,此工作為工程項目開發全過程中最完善、最正式的政府主管部門也參與的、涉及的單位最多的綜合性驗收,對功能實現、觀感質量、資料齊全等方面均起到最后把關的作用。在綜合竣工驗收時,完整而詳細的逐條檢驗,發現問題后逐條記錄,過后整改落實,使得項目情況達到學校的接收標準。

4.工程施工安全控制

對學校工程建設來說,安全生產大過天,一但出現嚴重的安全問題,不但會停工整改,而且會對學校造成嚴重的社會影響。作為業主方的學校,怎樣去督促和幫助監理和施工方去防范并落實安全文明生產問題,如何抓好施工現場的安全控制,未雨綢繆,是學校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核心點。

(1)增強安全意識,開展安全教育

在施工現場無論是受過較高文化教育的管理人員還是施工第一線的工人,都應加強安全教育,對從業人員施工安全教育是增強其安全意識的必要手段。學校管理人員應督促現場項目部定期組織管理人員、管理人員組織班組、班組組工人層層的集中學習和培訓。建筑法中明確規定:“建筑施工企業應當健全勞動生產教育培訓制度,加強對職工安全生產的教育培訓;未經安全生產教育培訓的人員不得上崗作業。”安全生產是開展安全教育的核心內容,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中,安全是人類的基本需求,在發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同時,不但對作業人員本身造成人身傷害,更給社會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

(2)在施工組織設計中做好安全防范

學校管理人員和監理都應在工程開工前對場地及周邊安全條件進行嚴格審查,盡管如此,若要對安全問題從源頭上進行控制還需從施工組織設計入手。該組織設計中是否制訂了符合各專業工種或各施工部位的措施、是否包括了安全技術措施、以及該措施是否切實可行等相關問題。

三、小結

主體結構工程施工小結范文第4篇

關鍵詞: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質量措施

中圖分類號:TU198 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建筑建設是人類生存和發展中的本能,同時建筑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而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現代建筑也有了新要求。在現代的建筑工程建設中,隨著對各種先進施工技術和建筑材料的應用,使得現代建筑的質量和性能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從而為當前的建筑建設創造了有利條件,同時也有效地滿足了人們對現代建筑的要求。在當前的建筑工程中,清水混凝土是一種應用廣泛且技術含量較高的技術,因此,在當前的建筑工程建設中,如何提高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藝的水平就顯得尤為重要。盡管當前建筑施工技術和建筑材料的質量和性能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然而在實際的清水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卻還是不免會出現各種問題,從而影響到清水混凝土施工的質量和效率,甚至還影響到整個建筑工程的質量和性能。在清水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為了確保清水混凝土施工的質量和效率,就必須要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和有關規定進行施工,從而才能夠為建筑工程的后續施工奠定基礎。本文從某工程實例出發,對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藝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然后對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藝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進行了詳細闡述。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使同行相互探討共同提高,進而為我國今后的清水混凝土施工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一、模板構造

(1)在清水混凝土模板施工的過程中,施工單位一般都會采用優質光滑而且強度加固的雙面酚醛樹覆膜膠合板作為主要的使用材料,再利用龍骨、鋼管以及螺栓等材料對其進行緊固。

(2)而在對其模板框架結構進行設計時,施工人員則是采用了HR型門架結合碗扣式鋼管排架體系對其進行施工,從而滿足模板施工的要求。

(3)對框架柱模板進行施工時,施工人員要對其四角的密實性和方正進行嚴格的要求,以確保清水混凝土的質量和美感。

(4)在剪力墻模板施工設計時,要盡快可能的擴大模板的面積,減少現場接縫。而且在對模板接縫處理的過程中,施工人員還要在接縫處留設一條調節帶,避免在模板施工的過程中,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出現收縮膨脹的現象,進而影響整個工程的施工質量。此外,為了保證清水混凝土模板的平整性, 施工人員還會采用專業的膩子進行批刮。

(5)在對平臺模板進行施工處理的過程中,為了方便人們拆模處理和預防節點的設置,施工人員應該嚴格按照工程設計的要求,對平臺模板的強度、尺寸以及設計配置的合理性進行有效的控制。

二、清水混凝土的質量標準

(一)、清水混凝土施工的質量要求

由于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在我國工程施工行業中起步的比較晚,因此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質量標準,而為了保障建筑結構的質量滿足工程施工的要求,人們通常都是以普通混凝土結構質量驗收的標準和外觀要求,來對清水混凝土進行處理。目前,在對清水混凝土水工的過程中施工人員主要是從這幾個方面來對清水混凝土的質量進行要求;①清水混凝土的尺寸要符合工程施工的標準;②清水混凝土線條必須要順直;③表面結構平整光滑,而色澤均勻;④其表面結構沒有黑斑、氣泡等現象的出現;⑤在進行模板接縫施工或者施工縫留設的過程中,施工人員還要保障其清水混凝土結構的規律性。⑥在實際應用的時候,沒有漏漿現象的出現。

(二)、清水混凝土施工的外觀要求

①棱角方正、線條順直,而且其混凝土結構表面光滑平整是人們對清水混凝土的外觀的基本要求,只有清水混凝土結構達到這樣的標準,才能有效的保障建筑結構的外觀美感。②清水混凝土模板在實際應用,還要保障混凝土模板拼縫的整齊和規律性,避免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出現問題,影響建筑結構的外觀。

三、分項工程的施工技術要點及質量控制措施

(一)鋼筋工程

(1)鋼筋翻樣時考慮鋼筋在彎曲加工時的延伸率,實際制作過程中要根據鋼材的特性加以調整,既要滿足錨固長度,又要防止梁柱在墻轉角處因彎起鋼筋頂模板造成局部露筋而使墻角出現銹斑。

(2)按照構造要求,分別將暗梁鋼筋錨入暗柱內、墻的縱向鋼筋錨入暗梁內,有時還要將墻的水平鋼筋布置在豎向縱筋內側。由于這些因素的疊加作用,會使交接處墻筋的保護層偏大 (可達50~80mm),從而容易產生局部混凝土裂縫。其解決辦法是將梁、墻鋼筋在錨入處打彎,坡度≯1/6,并在暗梁上下局部水平增加兩排Φ10mm~Φ12mm的構造筋。預留洞口的構造加強筋綁扎在墻板內側,所有綁線露頭部分逐一甩向內部,防止露頭絲產生銹斑。

(3)15mm厚的保護層墊塊用1∶2的水泥砂漿制作,25mm厚的保護層墊塊用C30細石混凝土制作或采用塑料墊塊。所有墊塊在制作時都要先預埋鍍鋅鐵絲。梁柱主筋(包括焊接、機械連接)接頭的保護層厚度均控制≮25mm,同時保證箍筋保護層的厚度≮15mm。

(二)模板工程施工方案及質量控制

在實施過程中,為確保清水混凝土施工達到預期效果,必須監督施工單位嚴格按照審批的施工方案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測量放線測量

測量放線作為先導工序應貫穿于各個環節,它是保證主體結構外形尺寸滿足設計要求的前提,是使主體結構達到清水混凝土的基礎。

(2)施工豎向精度

a.埋設水準點是豎向控制的依據,要求一個施工場區內設置不少于3 個,點與點間距離50~100m,以利于互相通視和校核,墻上水準點應選設在穩定的建筑物上,以便于保存、查找、引測。b.高程控制網的布設在場區依據業主提供的水準點(由市測繪部門引測),建立高程控制網。

(3)平面軸線投測

平面軸線精度受控,是確保設計軸線和細部線準確的基礎。根據軸線控制樁,將所需軸線投測到施工平面圖上,同一層上所投測的縱橫軸線不得少于2 條,以此作為角度、距離的校核。經校核無誤后方可在該平面上放出其它相應的設計軸線和細部線。在實際施工中需注意:①各樓層的軸線投測,上下層垂直偏差不得超過3mm;②軸線投測后放出豎向構件幾何尺寸和模板就位線、檢查控制線;③施工平面測量工作完成后,方可進入豎向施測;④墻體拆模后,在墻體上測出結構1m 線以供下道工序使用; ⑤每一層平面或每段軸線施測完后,進行自檢,合格后由專職人員復檢,合格后再報檢。

(三)混凝土工程

(1)在材料及澆注方法允許的條件下,應采用較低的坍落度和水灰比,以減少泌水損失,同時要控制混凝土含氣量≯1.7%,初凝時間6~8h。

(2)鋼筋隱蔽、模板支設經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混凝土的澆注。澆注前,要進行書面技術交底,選擇有經驗的混凝土工振搗,并加強對施工的指導和監督管理。

(3)全部采用商品泵送混凝土,由工程技術人員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坍落度。石子粒徑5~25mm,連續級配;選用P?O42.5水泥,摻加高效減水劑和粉煤灰?,F場加強坍落度的測試工作,以確?;炷劣辛己玫暮鸵仔院涂杀眯?。

(4)澆注前,要先在墻底部澆注50mm厚的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漿,隨即分層泵入混凝土,每層澆注厚度≯400mm,確保振搗密實并將氣泡引出,直至表面不再下沉、不泛泡為止。

(四)混凝土的養護

在清水混凝土模板施工的過程中,為了防止清水混凝土模板出現色彩不均勻的情況, 施工人員還要對清水混凝土采取相應的養護工作,將清水混凝土內部的溫度和濕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使得清水混凝土結構的強度和穩定性復合工程施工的標準。此外,在對清水混凝土進行養護的時候,施工人員一定要按照工程設計的標準,對混凝土養護的時間進行確定。

小結

總而言之,清水混凝土就是當前建筑工程中應用最為廣泛且非常先進的建筑材料,然而由于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藝對施工人員有著較高的要求,因此為了確保清水混凝土能夠滿足建筑的要求,就必須要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和相關規定進行清水混凝土的施工。

參考文獻

主體結構工程施工小結范文第5篇

關鍵詞:干掛石材幕墻,工藝流程,質量管理

Abstract: the exterior wall dry hanging stone curtain wall with its unique natural grave, flowery colors style and appearance and respected, it is effective to prevent the conventional facing stone material wet construction method of stone material by post FanJian metope color and empty, drums, fall off, defects, and has shorten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installation of high precision, adornment effect is good, reduce weigh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building etc, and especially those with installation is firm, use safe characteristic, in building outdoor metope adornment are widely used by the owner and the architect's favor. This paper discuss how to carry on the wall hang dry stone material construc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Keywords: dry hanging stone curtain wall, technological process, quality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 TU201.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概述:

外墻干掛花崗巖石材幕墻指由天然花崗石板做面板的幕墻,外墻整體效果美觀、顏色均勻一致并耐久,目前正越來越多地被用于高級賓館、飯店、商業寫字樓、辦公樓等外墻面的裝飾工程。石材幕墻的形式類別、施工工藝、施工材料、施工隊伍近年來也隨之發展迅速。作為一項應用時間較短、發展速度快的新工藝。

二、施工工藝流程:

干掛石板幕墻從施工準備、材料品種選型和檢驗、放樣制作、構件安裝到板材安裝、打膠等的施工工藝及工序比較繁多。因此,必須嚴格按照總體施工工序流程和各細部作業工序予以控制和指導。

干掛石板幕墻的主要工藝流程如下:

1、石材的選擇:墻面分格放線--排樣--挑選石材--石材面板加工、表面保護、編號。

2、干掛工藝流程:檢查預埋件位置尺寸(如果沒有預埋進行后置埋件安裝)--復測埋件及土建主體結構--外墻面基層處理--墻面分格放線--金屬骨架制作、編號--金屬骨架安裝固定--檢查調整驗收骨架平整度及牢固性--金屬結構防腐油漆--石材干掛樣板安裝--大面積干掛石材安裝--石材表面檢查并清理--嵌填密封條及密封膠--裝飾表面清洗--工程驗收。

三、施工質量管理要求:

1、施工準備:

⑴預埋件安裝:

①預埋件應在主體結構澆搗混凝土時按照設計要求的位置、規格埋設。

②為保證預埋件與主體結構連接的可靠性,連接部位的主體結構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20。

③預埋件的錨筋應置于混凝土構件最外排主筋的內側。為防止預埋件在混凝土澆搗過程中產生位移,應將預埋件與鋼筋或模板連接固定;在混凝土澆搗過程中,派專人跟蹤觀察,若有偏差應及時糾正;梁板頂面的埋件,一般與混凝土澆搗同步進行,隨搗隨埋,預埋板下面的混凝土應注意振搗密實。

④澆搗混凝土前,應進行隱蔽工程驗收。驗收內容包括預埋件的規格、型號、位置、數量、錨固方式、防腐處理等。

⑤在已埋入混凝土結構構件的預埋件錨板面上施焊時,應避免高溫灼傷混凝土。外露在結構構件的預埋件錨板表面,在焊接幕墻連接件后,應及時涂刷防腐涂料。

⑥幕墻與砌體結構連接時,宜在連接部位的主體結構上增設鋼筋混凝土或鋼結構梁、柱。輕質填充墻不應作幕墻的支承結構。

⑵測量放線:

①根據幕墻分格大樣圖和土建施工單位給出的標高基準點和軸線位置,采用重墜、鋼絲線、測量器具及水平儀等對在主體結構上定出幕墻平面、立柱、分格及轉角等基準線;并用經緯儀對已施工的主體結構與幕墻有關的部位進行調整校正以及全面復測。復測的內容包括:軸線位置、各層標高、垂直度,混凝土結構構件(梁、柱、墻、板等)局部偏差和凹凸程度等。

②根據主體結構實際偏差程度,繪制測量成果圖。對微小的偏差,可采取調整幕墻的分格和平面位置分段進行消化,避免偏差積累。并且應將施工圖調整意見提交給建設、設計等有關單位,經洽商同意并修改施工圖后,方可進行施工。

③測量放線時,應做好原始記錄,為設計繪制工程翻樣圖提供可靠依據。

⑶預埋件核查及處理:

在主體結構測量的同時應對預埋件的實際位置進行核查,給出預埋件的位置(上下、左右、進出)偏差的數據。預埋件位置偏差過大或未設預埋件時,應制訂補救措施或可靠連接方案(例如采用環氧樹脂化學螺栓處理等),經與建設、設計單位洽商同意后方可實施,并將施工圖調整意見提交給建設、設計等有關單位,經圖紙修改后,方可進行施工。

⑷繪制工程翻樣圖:

以幕墻分格大樣設計圖為藍本,根據現場測量放線和主體結構施工提供的相關資料,按照幕墻的構造要求和相應的標準、規范。從支托結點、金屬骨架或鋁合金骨架、幕墻分格及轉角、邊口、節點構造等進行繪制工程翻樣圖。工程翻樣經相關部門和設計人員認可后,方可進行材料加工和施工。

2、主要材料的選型、加工:

⑴石材:

①石材幕墻的石板,厚度不應小于25mm,為滿足等強度計算要求,火燒石板的厚度應比拋光石板厚3mm。石板連接部位應無崩壞、暗裂等缺陷,其加工尺寸允許偏差及外觀質量均應符合國家標準《天然花崗石建筑板材》(GB/T 18601-2009)的要求,吸水率0.4%,彎曲強度8.3Mpa,體積密度2.8g/cm,干燥壓縮強度160Mpa,應采用同一礦脈且同一顏色石材,表面用有機硅石材防護液處理。

②石材加工后表面應用高壓水沖洗或用水和刷子清理,嚴禁用溶劑型的化學清潔劑清洗石材。

⑵金屬骨架:

石材幕墻的骨架最常用的是熱鍍鋅防腐的Q235B材質鋼管或型鋼,較少采用鋁合金型材。當采用鋼型材時,立柱和橫梁的截面主要受力部分的厚度不應小于3. 5 mm。當采用鋁合金型材時,其截面主要受力部分的最小厚度:立柱和跨度大于1. 2m的橫梁為3mm,跨度不大于1. 2m的橫梁為2. 5mm。

⑶金屬掛件:

采用的是不銹鋼成品類型,采用機械沖壓法加工成型。

⑷緊固件:

鋼結構連接采用不銹鋼螺栓或直接焊接;鋁型材或鋁型材與不銹鋼連接采用不銹鋼螺栓。

⑸結構膠與耐候膠:

①石材幕墻板面嵌縫應采用中性硅酮耐候密封膠,因石板內部有孔隙,為防止密封膠內的某些物質滲入板內,故要求采用經耐污染性試驗合格的(石材專用)硅酮耐候密封膠。嵌縫前應將槽口清洗干凈,完全干燥后方可注膠。

②石板與不銹鋼或鋁合金掛件間應用環氧樹脂型石材專用結構膠粘結,不應使用不飽和聚醋類膠粘劑。

③使用前必須有廠家出具的粘結性、相容性和試驗性報告,且在有效期內使用。

3、連接件焊接與龍骨安裝:

骨架焊接及與結構的連接:按照《鋼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5-95)中的有關規定進行施工,控制重點為焊縫長度和高度;同時對施焊部位的防腐情況作為重點檢查,防止漏刷。連接件采用角鋼與結構預埋件三面圍焊,為保證連接部位的耐久性,角鋼邊緣增加一道焊縫,即實際為四面圍焊。焊接完成,按規定除去藥皮并進行焊縫隱檢,合格后刷防銹漆三遍。連接件的固定位置按連接件彈線位置確定,采取水平跟線、中心對線、先點焊、確定無誤后再施焊的方法。次龍骨與掛件的連接采用不銹鋼螺栓,次龍骨根據螺栓位置開長孔,與石板相互配合實現位置的調整。鋼龍骨的安裝位置必須符合掛板要求。

4、掛件安裝:

待連接件或次龍骨焊接完成后,用不銹鋼螺栓對不銹鋼掛件進行連接。不銹鋼銷釘位置與T型不銹鋼掛件位置通過掛件螺栓孔的自由度調整,板面垂直無誤后,再擰緊螺栓,螺栓擰緊度以不銹鋼彈簧墊完全壓平為準,隱檢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

5、飾面板安裝:

根據圖紙做法干掛板材用掛件連接,自下而上分層托掛。板面原則上大面壓小面,建筑物大角陽角及柱陽角為海棠角。板材開槽寬60mrn,孔深16mm,孔中距板材外表面:磨光板為12.5mm,燒面板為12. 5mm。板材安裝必須跟線,按規格按層找平、找方、找垂直。

掛板時縫寬按二次設計圖要求進行調整,先試掛,每塊板用靠尺找平后再正式掛板,安裝T型掛件前應將結構膠灌入槽內。寬縫板處,不銹鋼掛件與下方已安裝完石材上口之間用高分子聚合物墊實。石板連接部位應無崩壞、暗裂及起砂等缺陷,尺寸、外形、色澤和花紋應符合設計要求;石板開槽符合槽長100mm±12mm,槽深不大于20mm,槽寬6--7mm±1mm,兩槽之間距離不得小于3倍的板厚且不小于85mm、不大于180mm的規定。為防止石板的表面污染和提高其防水性能,采用了涂刷防水膜來進行保護。石板安裝的控制重點是安放平穩、板縫大小均勻,表面平整、垂直。控制的關鍵部位是腳手架孔洞、收口板處、門窗洞口等。

四、小結:

干掛花崗巖是一種新工藝,不論在力學體系、結構連接、質量要求上都不同于一般的幕墻,各項管理驗收制度一定要準確到位,決不能因某環節上出現問題而影響整體質量。筆者從事建筑工程施工多年,在此對干掛石板幕墻工程的施工流程與質量控制措施進行探討,以供諸位同行參考,并請大家給予指正。

參考文獻:

1.《實用裝飾工程施工手冊》中國建筑出版社 2004

2.《鋁合金建筑型材》(GB/T5237)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孜县| 女性| 娄烦县| 杭锦后旗| 宾川县| 遵化市| 招远市| 赤城县| 新绛县| 平湖市| 封开县| 肥乡县| 大兴区| 清原| 万安县| 黔江区| 井研县| 甘泉县| 会同县| 湖南省| 吴川市| 洪雅县| 桐柏县| 平顶山市| 和龙市| 天台县| 黑龙江省| 沿河| 久治县| 西乡县| 江津市| 阳曲县| 大足县| 瓦房店市| 财经| 宜君县| 淮阳县| 闻喜县| 蒙自县| 曲周县| 勃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