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對統計學的評價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高職學院 平面設計 傳統文化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5(a)-0037-01
1 高職學院平面設計專業的教學現狀
當前高職學院平面設計專業的學生只有少數能夠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設計課題和項目時能夠去很好的發掘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海,學習相關傳統文化的素材和文獻,并與市場相關成功范例進行結合應用,既而設計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但還是有大部分學生由于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了解并不深入和具體,無法得心應手的對傳統文化傳承的民族內涵進行發掘應用,既而使得設計的項目作品內容平庸,效果不佳。這些作品項目的質量不佳的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學生對傳統文化不夠重視
高職學院平面設計專業的學生對傳統文化不夠重視也就是說學生對中華民族文化的歸屬感不強,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歸屬感是在有一定的傳統文化氛圍中被不斷感染熏陶既而加深形成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認同和歸屬的感受。然而目前我們國家高職學院平面設計專業的不少學生對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了解和認同感日漸下降,而對國外其他地方的文化更加感興趣。目前學生不少對日本、韓國、歐洲、美國的文化更加喜歡甚至崇拜,而在這些外來文化的沖擊下高職學院平面設計專業的學生對祖國的傳統文化日益疏遠淡化。
1.2 學生的創造力不足
在20世紀90年代初,一些優秀的內地設計師以及港澳臺設計師不斷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元素運用在平面設計的告示、海報、包裝等項目設計上,把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和內涵發揮的淋漓盡致,并進一步推動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在平面設計領域中的弘揚和發展。然而在高職學院平面設計專業的教學內容中雖然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是比較重要的設計主體,但是不少學生的設計作品都比較循規蹈矩,流于形式,創新能力比較差。高職學院平面設計專業的學生目前設計項目和作品都限于模仿的趨勢,由于在高職學院平面設計專業的教學內容中一些優秀作品對學生的影響較為深入,使得學生在作品的設計中往往進入一種模式困境,既而設計的作品會和之前優秀的作品比較近似,模仿痕跡比較多,沒有自己的特色和創新點。高職學院平面設計專業的學生由于局限于教學內容中優秀的作品而使得自己的作品難以形成獨立的思維和創新點導致教學質量難以提高。因此,高職學院平面設計專業的老師應當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要充分掌握,在具備一些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才能在高職學院平面設計專業的教學任務中對具有傳統文化的設計作品進行傳道解惑,使得學生的創作理念和思維模式受到正確的引導和拓展。
2 高職學院平面設計專業教學方法的改善
高職學院平面設計專業的教學現狀使得一些教學方法需要進行改善。
(1)制定中華民族傳統歷史授課內容方案,在我們國家設計歷史內容里重點教授來自原始社會的人們如何同現代的人們比較息息相關的生活工具的設計,隨著歷史的發展進程能夠看到中華民族文化的精彩內容。所以從中華民族的歷史和設計史中體會和掌握平面設計的精髓。當前我們國家高職學院平面設計專業都有著不少的中華民族歷史的課程內容,目標為了加強中華民族歷史對學生平面設計方面的影響和歷史文化的傳承,培養促進學生對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應用。然后在高職學院平面設計專業的課程教授完畢后,很多學生對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課程內容漸漸淡忘,印象也漸漸模糊,這就說明高職學院平面設計專業的授課內容并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自然無法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更無法對學生以后的平面設計作品起到影響。這些高職學院平面設計專業課程中的中華民族歷史內容一般都比較枯燥乏味,教師在教課中也通常是照本宣科,無法引人入勝。所以目前高職學院平面設計專業的教師主要任務就是改進當前傳統死板的教課方法和教課內容,使用不同富有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特色的題材、元素和平面設計機密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提高高職學院平面設計專業的教學質量,加強學生對高職學院平面設計專業中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思考和理解。
(2)教學內容的資料收集和研究對于高職學院平面設計專業的教學內容改善也起著重要作用。在高職學院平面設計專業的課程內容中老師應當有重點的對一些教學知識點進行講述,例如在一些具體設計環節主題的內容中,總課題應當以圖像為主進行講授,將圖像中傳統文化的內涵和深意發掘體現出來。如果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禮”,應當從字的具體意思同傳統歷史進行聯系講解,使得學生通過這些具體內容中發揮出其創新、動手、分析能力,進而更加了解掌握中華民族傳統歷史,提高其傳統文化的素養,并應用在今后平面設計中。
3 結語
經過對高職學院平面設計專業學生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教育教學內容中的問題進行思考和分析,可以總結出提高加強高職學院平面設計專業的學生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內涵和素養需要從各個方面同時進行,使得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有充分的掌握和了解,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求知熱情,發揮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并在今后的設計作品中將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元素相結合,設計出富有創造性和自身特色的作品項目。
參考文獻
[1] 朱孝岳.設計概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
[關鍵詞] 機械通氣;非甲狀腺疾病綜合征;促甲狀腺激素;預后
[中圖分類號] R58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7)06(c)-0068-05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predictive value of plasma baseline thyrotropin levels in nonthyroid illness syndrome (NTIS) patients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 during hospitalization.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5 to August 2016, 188 patients received incubation and had no history of thyroid illness in ICU of Beijing Shijitan Hospital were continuously enrolled. 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NTIS group of 156 cases and without NTIS group of 32 cases according to thyroid function. The morbidity and clinical characters of NTIS patients were summarized. 156 patients with NTIS were divided into two subgroups of low T3 syndrome and low T4 syndrome according to T3 and T4 levels. 156 patients with NTI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subgroups of
[Key words] Mechanical ventilation; Nonthyroid illness syndrome; 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Prognosis
甲狀腺激素是人體重要的應激激素。機體在嚴重疾病狀態下,常常出現甲狀腺激素水平異常,表現為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降低,伴或不伴甲狀腺素(T4)、促甲狀腺激素(TSH)降低,而甲狀腺無病理病變,被稱為非甲狀腺疾病綜合征(NTIS)[1]。NTIS分為低T3和低T4綜合征。患者通常無甲狀腺功能減退的表現。有學者認為它可能反映了疾病的嚴重程度。既往研究提示,低T3綜合征是社區獲得性肺炎30 d預后不佳的獨立預測因子,提示死亡或入ICU風險增加[2]。低T3綜合征提示老年患者短期預后不佳[3-4]。對于機械通氣的患者,合并NTIS的患者與非NTIS患者相比,機械通氣時間延長,預后不良[5]。本研究回顧性總結北京世紀壇醫院ICU合并NTIS的機械通氣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影響其預后的相關因素。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ICU住院期間行氣管插管機械通氣的患者共188例,其中男122例,占64.9%,女66例,占35.1%;年齡43~99歲,中位年齡83歲。本次研究均經家屬知情同意,且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行氣管插管后立即轉入ICU或入院時立即行氣管插管、機械通氣的患者,且呼吸機通氣時間>1 d。
排除標準:已知患有甲狀腺疾病患者、近期服用甲狀腺素或雌激素替代患者。
1.2 臨床指標
基線甲狀腺激素水平(入院時的T3、T4、TSH水平,正常值:T3 80~200 ng/dL,T4 5.1~14.1 μg/dL,TSH 0.27~4.2 μIU/mL,羅氏電化學發光分析儀);入院24 h內指標,包括腦鈉肽前體(pro-BNP,正常值:0~300 pg/mL,羅氏電化學發光分析儀)、降鈣素原(PCT,正常值:0~0.5 ng/mL,羅氏電化學發光分析儀)、C反應蛋白(CRP,正常值:0~5 mg/L,Beckman AU5800分析儀)、白蛋白(ALB,正常值:40.0~55.0 g/L)及鈣離子(Ca2+,正常值:2.10~2.75 mmol/L,西門子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血紅蛋白(Hb,正常值:120~160 g/L,mindary BC5390分析x);機械通氣時間;14 d預后及30 d預后(預后不佳定義為患者死亡)。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正態分布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非正態分布計量資料以M(P25,P75)表示,采用非參數檢驗(兩樣本采用Mann-Whitney U檢驗,多樣本采用中位數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采用COX比例風險回歸模型對預后的影響因素進行單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合并NTI組與不合并NTIS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
將入組的188例患者根據甲狀腺功能分為合并NTIS組(T3
2.2 低T3綜合征組和低T4綜合征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
將合并NTIS的156例患者進行亞組分析。根據T3、T4水平分為低T3綜合征(T3
2.3 不同水平TSH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
將合并NTIS的156例患者根據TSH水平分為
2.4 14 d及30 d預后的單因素及多因素COX回歸分析
在合并NTIS的156例患者中,對14 d預后的影響因素進行單因素COX回歸分析,提示TSH不同分組對預后的影響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328,P=0.026),單因素及多因素COX回歸分析提示, TSH 2.50~
3 討論
NTIS是機體在嚴重疾病狀態下出現的甲狀腺激素水平的異常,根據甲狀腺激素水平的特點分為低T3綜合征和低T4綜合征。NTIS發生的機制目前尚不明確,可能的假說如下[6-7]:缺氧、應激狀態下,兒茶酚胺及糖皮質激素釋放,對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具有負反饋抑制作用;炎癥介質白細胞介素-6(IL-6)等多種因素抑制了甲狀腺的功能;缺氧、應激導致組織利用T3增加。本研究中,ICU住院期間行機械通氣患者,基線甲狀腺功能即表現為NTIS者已達83%,發生率較高,本研究中,合并NTIS患者的PCT、CRP更高,ALB及Ca2+更低,提示全身炎性反應更重,營養狀態更差,這與既往的研究結果一致[8-10]。但是,機械通氣時間、14 d及30 d預后與不合并NTIS的患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有研究提示,在住院期間動態監測甲狀腺功能,合并NTIS患者機械通氣時間延長,預后不佳[11]。這說明,住院早期的甲狀腺激素水平可能是機體調動應激初始狀態的反映,而動態監測甲狀腺激素水平對預后也許更有提示意義。Greet的研究亦提示NTIS是機體對疾病狀態快速且有利的反應,但隨著疾病遷延,NTIS對機體的影響可能展現出不同的面目[12]。
T3是由T4通過5′-脫碘酶的作用轉化而成。以往研究提示,低T4綜合征多發生于相對危重的患者[13]。本研究發現,出現低T4綜合征的患者營養狀態更差,但炎癥指標與低T3綜合征患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提示營養狀態不良在低T4綜合征的發生中可能起到更為重要的作用。
TSH是垂體分泌并對促進甲狀腺激素分泌的激素,目前已證實,除甲狀腺外,TSH在甲狀腺外的多個器官組織如心臟、胸腺、脂肪組織、骨組織等均有表達,TSH參與體內的體液免疫及多個器官疾病的病理生理過程。本研究結果提示,TSH水平受T3水平影響較大,T3水平降低,TSH水平升高,這與Iglesias等[14]的研究一致。Ceresini等[15]亦發現,老年患者TSH在正常范圍低限提示9年全因死亡率增加,而張璇等[16]的研究提示,TSH升高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長期預后不良的獨立預測因子。在本研究中,不同TSH組的年齡組成、炎癥程度及營養狀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SH在0.27~
NTIS的治療存在爭議。有學者認為,大部分NTIS患者不宜激素替代治療[1,17]。但Liu等[18]的研究提示,激素替代治療可以改善腎病綜合征患者的NTIS。Yang等[19]的研究提示,抗氧化劑有利于改善NTIS。Li等[20]發現,腸瘺患者開始使用腸內營養為NTIS改善的預測因子。提示控制原發病是改善NTIS的方法。本研究患者均未使用激素替代治療,需要下一步前瞻性研究進一步探討治療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Ibrahim C,Tolga U,Sertac H. Prolong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ssociated with hypothyroidism after paediatric cardiac surgery [J]. Cardiol Young,2014,24(4):745-747.
[2] Liu J,Wu X,Lu F,et al. Low T3 syndrome is a strong predictor of poor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J]. Sci Rep,2016,6:22271.
[3] De Alfieri W,Nisticò F,Borgogni T,et al. Thyroid hormones as predictors of short-and long-term mortality in very old hospitalized patients [J]. J 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2013,68(9):1122-1128.
[4] Tognini S,Marchini F,Dardano A,et al. Non-thyroidal illness syndrome and short-term survival in a hospitalised older population [J]. Age Ageing,2010,39(1):46-50.
[5] Bello G,Pennisi MA,Montini L,et al. Nonthyroidal illness syndrome and prolong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ICU [J]. Chest,2009,135(6):1448-1454.
[6] Surks MI,Ortiz E,Daniels GH,et al. Subclinical thyroid disease:scientific review and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J]. JAMA,2004,291(2):228-238.
[7] Green KA,Werner MD,Franasiak JM,et al. Investigating the optimal preconception TSH range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IVF when controlling for embryo quality [J]. J Assist Reprod Genet,2015,32(10):1469-1476.
[8] 紅霞.血清甲狀腺激素檢測對COPD機械通氣患者的臨床價值[J].西部醫學,2014,26(1):54-55.
[9] 吳蘇武,張綿鋒,林玉蕓.非甲狀腺疾病綜合征與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預后的相關性[J].廣東醫學,2014,35(12):1926-1927.
[10] 肖敏燁,塵堅,丁雯.老年肺部感染與低T3綜合征的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2):5512-5513.
[11] Satti H,Mafukidze A,Jooste PL. High rate of hypothyroidism among patients treated for 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in Lesotho [J]. Int J Tuberc Lung Dis,2012,16(4):468-472.
[12] Van den Berghe G. Non-thyroidal illness in the ICU:a syndrome with different faces [J]. Thyroid,2014,24(10):1456-1465.
[13] Yang N,Zhang DL,Hao JY. Serum levels of thyroid hormones and 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in patients with biliogenic and hyperlipidaemic acute pancreatitis:difference and value in predicting disease severity [J]. J Int Med Res,2016,44(2):267-277.
[14] Iglesias P,Munoz A,Prado F,et al. Serum thyrotropin concentration is an early marker of normalization of low triiodothyronine syndrome in aged hospitalized patients after discharge [J]. J Endocrinol Invest,2010,33(9):607-611.
[15] Ceresini G,Marina M,Lauretani F,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irculating 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free thyroxine,and free triiodothyronine concentrations and 9-year mortality in euthyroid elderly adults [J]. J Am Geriatr Soc,2016,64(3):553-560.
[16] 璇,王文堯,楊敏.心臟移植患者基礎甲狀腺激素水平對其預后的影響[J].中國循環雜志,2015,30(12):1173-1177.
[17] Farwell AP. Thyroid hormone therapy is not indicated in the majority of patients with the sick euthyroid syndrome [J]. Endocr Pract,2008,14(9):1180-1187.
[18] Liu H,Yan W,Xu G. Thyroid hormone replacement for nephrotic syndrome patients with euthyroid sick syndrome:a meta-analysis [J]. Ren Fail,2014,36(9):1360-1365.
【關鍵詞】 血液透析;組合型人工腎(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瘦素;同型半胱氨酸;甲狀旁腺素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earing effects about hemoperfusion associated with hemodialysis on parathyroid hormone (PTH), Leptin and the plasma homocysteine(tHcy) in chronic hemodialysis patients.Methods: 25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CRF) were received hemoperfusion in combination with hemodialysis (HD+HP). PlasmaPTH,Leptin and the plasma homocysteine(tHcy) were measured in plasma in pre and posttreatment by means of radio immunoassay. Conclusion: blood purification with hemoperfusion plus hemodialysis may decrease plasma PTH, Leptin and the tHcy level more efficiently than henmodialysis performed alone.
【KEY WORDS】 Hemoperfusion;Hemodialysis;Leptin;tHcy;iPTH
全球每年100萬以上慢性腎衰的病人須依賴血液凈化維持生命,慢性腎衰患者體內所產生的各種毒素蓄積體內,造成組織、器官病理損害。由于慢性腎衰患者體內蓄積的毒素分為小分子水溶性毒素、與蛋白結合的毒素、中大分子毒素,因此不同的血液凈化方式可以清除各種不同大小的毒素,現通過血液透析加灌流和單純血液透析治療做比較,研究不同血液凈化方式對Leptin、tHcy、iPTH清除效果,以此指導臨床血液凈化治療的選擇,減少慢性腎衰患者營養不良、心血管疾病及腎性骨病和異位鈣化等并發癥的發生,使病人更好的回歸社會。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4.7~2007.2月在我院血液凈化中心選擇25例常規透析的病人,每周透析2~3次;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齡32~60歲(平均43.2±9.96歲);透析時間為1~5年,且無嚴重的并發癥。
1.2 標本收集
在病人血液透析前后采集血樣標本5mL,并于下次透析時做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治療前后采集相同血樣標本5mL,兩次血液標本都置于2%EDTANa抗凝管內,混勻,30min內分離血漿,置于-20℃備檢,血清Leptin、tHcy、iPTH檢測于1周內完成。
1.3 研究方法
1.3.1 治療方法 每例病人先應用全新日本NIPRO 130G三醋酸膜透析器進行普通血液透析治療,具體操作方法同常規血液透析,治療前后留取血標本。一周后,再接受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治療方式,具體操作方法:HA130型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串連在透析器前,每次吸附時間為120min,之后取下灌流器,繼續進行血液透析治療120min。治療前后留取血標本,聯合治療時也應用與普通血液透析治療相同的全新透析器。兩種治療血流量均為250mL/min,均應用碳酸氫鹽透析液,透析液流速為500mL/min,均用普通肝素抗凝。
1.3.2 對照設置 采用自身對照,將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治療組設置為實驗組,將常規的血液透析治療組設為對照組。
1.3.3 實驗室檢測 兩種治療的當天,在治療前后抽取檢測項目血液標本。抽取的標本半小時內低溫離心,分離出血漿放置于-20℃備檢,一周內檢測。測定采用放射免疫法,檢測試劑及熒光偏振免疫自動分析儀均為美國Abbott公司產品。
1.3.4 統計方法和評價方法 使用SPSS10.0統計學軟件包處理,其中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χ檢驗,檢驗水準為а=0.05。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Leptin檢測結果見表1。
2.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tHcy檢測結果見表2。
2.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iPTH檢測結果見表3。2007年8月孫亦兵:組合型人工腎對慢性腎衰患者血清瘦素、同型半胱氨酸及甲狀旁腺素水平的影響第4期2007年8月河北北方學院學報(醫學版)第4期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Leptin濃度變化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
轉貼于
3 討論
Leptin、tHcy和iPTH在慢性腎衰患者體內都有較高的含量,它們在體內長期處于較高的水平,是慢性腎衰患者發生營養不良、心血管疾病和腎性骨病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它們的清除方法,對減少慢性腎衰病人的并發癥,減少死亡率,使病人很好的回歸社會有著重要的意義。Leptin是肥胖基因的蛋白產物,主要存在于嚙齒動物及人體內的激素,由167個氨基酸組成,分子量為14~16Kda。腎臟是清除Leptin的主要器官之一,Leptin先以原型形式從腎小球濾過, 然后腎小管攝取原尿中的Leptin并對其降解,降解產物隨尿排出。血漿中81%的Leptin 是由腎臟排出的。尿中Leptin含量極微,其生理半衰期為12min。Leptin作用于下丘腦,抑制神經肽Y(Neuropeptid Y, NPY)的分泌,后者有促進食欲,減少能量消耗的作用。當Leptin抑制NPY 的分泌后,食欲被抑制,蛋白攝入減少,能量消耗增加,呈負氮平衡,體重減輕,發生營養不良[6,7]。慢性腎衰竭患者營養不良是普遍存在的問題,既往認為與尿毒癥毒素蓄積有關,但充分透析并不能明顯改善患者食欲,營養不良仍得不到理想糾正,使人們考慮到尿毒癥患者體內可能還存在不能被常規透析清除的物質,即所謂中分子毒素。近來發現,慢性腎衰竭患者血清Leptin水平明顯升高,且常規透析不能清除,因此認為Leptin可能是作為一種尿毒癥的中分子毒素存在,影響機體能量代謝,導致機體出現營養不良。Hcy是蛋氨酸去甲基后形成的一種含硫氨基酸,是一種和蛋白結合的毒素,這種毒素以游離型發揮其生物作用,分子量為12115D。慢性腎衰竭患者合并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很高,且為其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來研究發現慢性腎衰竭患者除有傳統的致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高血壓、糖尿病和/或脂質代謝紊亂(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脂蛋白a 升高) 等因素存在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也是其并發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甲狀旁腺素(iPTH)分子量為9225D,是由甲狀旁腺主細胞分泌的一種內分泌激素, 它是由84 個氨基酸組成的直鏈多肽, 是人體內鈣磷代謝重要的調節激素。過高的PTH 在體內蓄積對機體形成毒性作用, 由于PTH 及其相關蛋白受體存在于多個組織中, 人體幾乎所有器官均為PTH作用的靶器官, 所以慢性腎衰竭患者PTH 的增高可產生各個系統的臨床表現, 可導致腎性骨病、周圍神經改變、皮膚瘙癢、異位鈣化[2]等一系列臨床問題。在我們的研究中,通過對25例慢性腎衰的病例進行組合型人工腎和單純的透析治療,結果表明組合型人工腎可以有效的清除這三種毒素,而單純血液透析卻不能,因此組合型人工腎的治療可以有效預防慢性腎衰各種并發癥的發生,改善生活質量,使病人更好的回歸社會。
參考文獻
1 王恒進.尿毒癥毒素的最新認識\[J\].國外醫學·泌尿系統分冊,2002,22(3):136
2 London GM,Marty C,Marchais SJ,et al.Arterial calcifications and bonehistomorphometry in endstage renal disease\[J\].J Am Soc Nephrol,2004,15:1943
3 Brancaccio D,Cozzolino M,Gallieni M.Hyperparathyroidism and anemia in ure mic subjects:a combined the rapeutic approach\[J\]. J Am Soc Nephrol,2004,15(1):21
4 劉俊,劉志強.血液凈化對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全段甲狀旁腺素的影響\[J\].第一軍醫大學學報,2004,24(2):234
5 Foley RN, Parfrey PS, Samak MJ. Clinical epidemiology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chronic renal disease\[J\]. Am J Kidney Dis,1998,32(13): 112
6 邱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靜脈血栓形成\[J\].國外醫學輸血與血液學分冊,2001, 24(4): 3001
7 余月明,侯凡凡,張訓,等.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J\].中華腎臟病雜志,2002, 18(1): 341
8 Campfield LA,Smith FJ,Guisez Y,et al.Recombinant mouse OB protein:evidence for a peripheral signal linking adiposity and central neural networks\[J\].Science,1995,26(9):546549
9 Young GA,Woodrow G,Kenda US,et al.Increased plasma leptin/fat ratio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a cause of malnutrition\[J\]? Nephrol Dial Transplant,1997,12:23182323
10Haynes WG,Sivitz WI,Morgan DA,et al.Sympathetic and cardiorenal actions of leptin\[J\].Hypertension,1997,30:619623
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對從業者的《衛生統計學》知識有較高要求,不僅包括常用統計圖表的繪制,常用統計原理、統計方法的理解,還包括檢測結果的質量控制和部分多因素分析等。因此《,衛生統計學》是醫學檢驗專業一門重要的必修課。
2高職醫學檢驗專業《衛生統計學》教學改革初探
2.1改革教學內容
2.1.1結合職業崗位需求,精選授課內容:不同的職業崗位對《衛生統計學》知識的需求存在較大差異,教師要對專業崗位需求有清晰的認識,認真研讀該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明確該專業對《衛生統計學》知識的整體需求和知識結構。高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對《衛生統計學》專業知識的需求主要包括常用統計圖表的制作、常用資料的統計描述和統計推斷、相關與回歸分析等,很少用到多元回歸分析、醫學科研設計等統計方法。因此,教師要結合專業特點對教材內容進行合理的梳理和篩選。
2.1.2強調對基本原理、概念的理解,形成統計思維,避免死記硬背:五年高職學生普遍存在邏輯思維能力差、喜歡死記硬背概念、生搬硬套公式等情況,課前不預習、課后不及時復習,很容易把各種統計分析方法張冠李戴。作為教師,應在講清《衛生統計學》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基礎上,講清、講透幾種最基本的統計分析方法,逐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統計思維能力。引導學生把學習重點放在掌握統計方法的基本概念和有關公式的應用條件上,讓學生對統計內容進行對比、歸納,建立統計知識的整體觀。課后讓學生及時復習,以滿足將來職業崗位的需要。
2.1.3結合統計軟件,淡化公式的數理推導和記憶《:衛生統計學》具有理論深奧、概念抽象、數據枯燥的特點,但它不是數學,不像數學那樣著重公式的推導、證明、記憶,并通過大量的習題運算來強化公式《。衛生統計學》的主要特點是邏輯性和實踐應用性強,最終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在理解統計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礎上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合適的統計軟件能使復雜的統計過程簡單化,更容易激起學生學好《衛生統計學》的興趣。利用統計分析軟件,如SPSS等,使學生在學習統計學時不再拘泥于繁雜的計算過程,而是更加注重統計方法的實際應用,讓學生能根據資料的類型,利用軟件選擇合適的統計分析方法,熟練地進行數據分析,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對統計軟件的操作使用能力。
2.2改革教學方法
2.2.1密切結合醫學實例,強調應用能力的培養《:衛生統計學》是一門教師難教、學生難學的應用型學科,多數同學由于對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認識不夠,不能深刻認識《衛生統計學》的重要性,導致缺乏學習興趣。傳統的教學方法多以教師講授為主,輔以實習、案例討論。課堂上教師先講解基本概念、原理、公式和計算等,然后讓學生采用手工法計算相應的統計指標,結果是繁瑣的計算使學生對統計學這門課程越來越不感興趣,對所學的內容似懂非懂,遇到具體問題時無所適從《。衛生統計學》授課時應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如PBL教學法、實踐教學法、應用教學法等,通過應用統計軟件、分析案例避開繁瑣的運算,著重培養學生使用統計學這一工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不僅課堂氣氛活躍,師生交流多,學生印象深刻,還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2.2.2適當拓展課本知識:適當拓展對數據量較大的資料的整理和分析能力訓練,如不同數據庫之間的數據如何相互轉換、導入,不同形式錄入的數據如何整理分析,如何選用正確的統計分析方法等。只有通過具體的資料分析、統計方法的應用訓練,才能讓學生充分掌握理論知識,形成統計思維。
2.3改革教學評價的方式
2.3.1注重從結果性評價到過程性評價:高等職業教育的目的主要體現在應用性和操作性上,為了全面考查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務必摒棄簡單的以期中或期末考試作為終結性評價的做法。應做到全面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和結果,調整考試結構,從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兩個維度進行測試。基本能力的評價要覆蓋課堂考核、課后考核、課前預習、知識掌握、靈活應用程度等方面,以全面考查學生對《衛生統計學》基礎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對具體案例的統計分析能力。
2.3.2從知識評價的單一體系向知識、能力、應用分析等多元評價轉變:目前,多數《衛生統計學》教材和各院校開設的《衛生統計學》課程依然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注重理論知識、公式的推導、運算,很多時間花費在講解基本原理和具體公式上,導致最終的考核評價主要側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而較少側重對于統計思維的養成、具體案例分析能力的考核。為此,對于《衛生統計學》考核的具體評價應該包括課堂知識的掌握、課后的總結歸納、統計軟件的應用、具體的案例分析等多元評價。
2.3.3注重學生對老師的評價,反饋于教學(多元評價主體,多元評價客體):評價主體應多元化,不僅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而且應該包括學生對教師授課內容、授課方法、授課過程中的亮點與不足等進行的定期評價,以期對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起到推動作用。
3結語
一、引言
《統計學》是一門搜集、整理、分析數據并進行推斷的方法論學科,其目的就是探索數據的內在規律性,使人們對所研究的問題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其專業技術性和實踐性都非常強。對于經管類專業的《統計學》課程來說,其培養目標就是使學生能運用科學的統計方法去分析和解決社會現實中的實際問題,為今后從事經濟管理工作打下基礎。因此,經管類專業的《統計學》課程教學應順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和高等教育的新要求,本著“服務專業,突出應用”的原則,加強對學生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應用型經管類人才。但從教學實踐來看,盡管近年來國內院校經管類專業統計教學在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改進,但是,當前非專業《統計學》課程的實際教學效果仍不夠理想,為此,以在杭高校的經管類專業學生為例,通過統計調查探究《統計學》在經管類學生科研創新及實踐中的應用狀況及教學滿意度,并據此提出針對性的意見及建議。
二、經管類專業《統計學》教學現狀分析
為探析經管類專業《統計學》教學滿意度,從教學目標與課程安排、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教學應用與效果評價等多方面設計調查問卷展開統計調查。本次調查總共發放問卷550份,回收521份,其中有效問卷485份,有效率達93.1%。在所有受訪者中,男女同學的比例為36∶64,符合經管類專業學生的性別分布特點,問卷涉及各個專業,具有普遍代表性。
(一)學生對統計教學的基本評價
1.課程設置與本專業目標的符合度較高。調查結果顯示,51.34%的人認為統計課程與本專業培養目標基本符合,26.80%的人認為比較符合,10.10%認為很符合,只有2.89%的人認為很不符合。可知《統計學》課程設置與各專業的培養目標符合程度較高。
2.統計學在以后專業學習中的作用較大。在調查的群體中認為《統計學》該門課程設置基本有用、比較有用和非常有用的人數占63.30%,只有4.95%認為是基本沒用的,可以認為設置《統計學》這門課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3.統計教學的專業針對性不夠強。63.09%的同學更傾向于分專業組織上課,他們認為不同專業對于統計知識的接受程度、基礎知識掌握程度是不同的,增強統計課程學習的專業針對性很有必要。但同時,學生反映當前非專業《統計學》課程主要通過介紹統計學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特別強調各不同專業需要掌握的共性統計理論知識,與專業的融合不夠,導致教學效果較差。
4.男女同學對《統計學》課程的難度、興趣度及實用度等方面的看法存在顯著差異。50.52%的同學認為《統計學》課程基礎實用,29.90%的同學認為課程難度大,24.54%的同學認為統計學枯燥無味,只有11.34%的同學選擇課程是生動有趣的。由此可以很明顯地看出該課程的教學雖然是有用的,但是由于難度較大使部分學生無法接受而且上課的興趣不大。可見,《統計學》教學需要改進以使更多學生對該課程產生興趣,使實用性擴大。
進一步探析男女同學對統計課程的看法差異,運用假設檢驗對課程難度、興趣度、實用度、基礎實用度、生動及抽象程度等方面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男女同學對課程難度(P值為0.018)和實用度(P值為0.002)的看法存在顯著差異。
5.學生對實踐中鞏固統計學知識的意愿較強。學生是否愿意在實踐中鞏固統計理論知識是實現統計學的關鍵。調查結果表明,80%以上的同學愿意在實踐中鞏固所學的統計學知識,可見在課程教育中應增加更多的實踐訓練。同時,在考核方式上,絕大部分學生也愿意增加實踐操作考核。
(二)《統計學》課程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教材主要存在結合案例不足及缺乏趣味等問題。學生普遍反映:教材結合案例不夠(39.18%)、材料缺乏趣味(38.14%)、忽略統計軟件應用(37.73%)以及過于注重數學公式推導(36.49%)等問題是當前統計教材存在的主要問題。
2.教學內容與專業融合度不夠并過于機械化。被調查者認為教學內容主要問題在于與相關專業融合不夠的占57.88%,認為教學內容過于機械化的占40.82%。
3.教學方法和手段過于傳統落后。調查結果顯示,三分之二以上(68.45%)的學生認為統計教學方式多為灌輸式教學,啟發式、互動式、案例式教學不足的問題非常突出。此外,統計實踐教學的缺乏、師生交流過少等問題也不可輕視。
4.考核方式單一,考核內容過于理論化。考核方式中存在的問題最為突出的是考試內容過于理論化(占55.05%),其次是缺少對應用技能考核(占41.65%)。由此可見學生更愿意接受實際操作性的東西,對于理論的內容認為考核中可以少出現。
(三)《統計學》在學生創新研究和實踐中的應用狀況
1.對統計方法的運用認識大多限于統計描述分析,對統計推斷方法的應用價值了解不夠。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學生認為統計調查方案設計(62%的同學選擇了此項)、問卷設計(61.3%)、統計調查方法(49.9%)及統計圖表分析(44.7%)等方法對將來用途較大,其余依次是相關回歸(32.4%)、假設檢驗(29.9%)、參數估計(26%)、統計指數(22%)和時間序列分析(15%)等。可見,當前學生對統計方法的運用認識大多還限于統計描述分析,對于統計推斷方法的應用價值了解還不夠。
2.統計調查和整理方法運用較廣泛,對于統計推斷方法的運用相對較少。調查結果顯示,當前經管類專業的學生曾運用過的統計方法主要集中于問卷設計(70.4%的同學選擇了此項)、統計調查(46.8%)、方案設計(46%)、統計圖表(35.6%)及頻數分析(23.8%)等最基本和最簡單的方法,對于統計推斷方法的應用,除相關回歸(22.8%)和假設檢驗(21.5%)外其余則較少。可見,當前經管類專業的學生對統計知識運用的深度及廣度還遠不夠。
3.學生在各類實踐競賽和創新研究中運用統計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較為薄弱。在大學參與的各類競賽及創新研究中,運用過統計知識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城鄉調查(74.7%)和企業調查(77.8%)中,而其他創新研究及競賽(如大學生科技創新計劃、大學生“新苗人才”培養計劃、課題研究、創業設計大賽等)中應用統計知識和方法的極少。由此需要大力度地提高學生運用統計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統計教學滿意度評價模型構建與分析
(一)教學目標與課程安排對統計教學滿意度的影響因素分析
根據統計教學目標與課程安排所包含的項目評價得分構建多分有序Probit模型分析其對《統計學》教學滿意度的影響,Ordered probit模型擬合結果顯示似然比LR為196.86,顯著性水平小于0.01,表明模型具有顯著性意義;同時輸出教學目標與課程安排對統計教學滿意度的影響結果如表1所示。
表1顯示,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下,教學目標、專業融合、理論課時以及實驗課時因素對于統計教學滿意度具有顯著影響。可見,清晰的教學目標,能夠讓學生明確這門課的內容和要求,了解該課程的應用情況;理論課時與實驗課時的合理分配,能夠讓學生將所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當這些滿意度提高時,能增加統計教學滿意狀況提高的概率,且教學目標的明確性對教學滿意度的影響最大,從系數來看它的提升對教學滿意度等級的提高效應最為明顯。而專業針對性前系數較小且不顯著,說明它對教學滿意度狀況的提升影響相對較弱。
(二)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對統計教學滿意度的影響因素分析
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是影響教學滿意度的重要因素,根據所包含的項目評價得分構建多分有序Probit模型分析其對統計教學滿意度的影響,似然比LR為263.55,顯著性水平小于0.01,表明模型具有顯著性意義。各因素影響結果如表2所示。
表2顯示,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下,教學內容、課程內容、教學媒體、實驗教學方式以及實踐訓練的滿意情況會影響統計教學滿意度。從結果來看,這些影響因素的系數符號與數值大小與實際相符。評價一門課的重要指標就是這門課的教材內容,因此該模型下其前的估計系數最大;此外,當課程內容具體豐富、有實例、教學媒體效果良好時,學生更有興趣學習這門課程,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統計學》教學滿意狀況提高的概率。統計與生活息息相關,好的實驗教學方式與實踐訓練能夠培養學生將其所學到的統計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上,真正做到學以致用,這自然會增加他們對于統計學的好感。而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中的其他因素的系數較小且不具有統計顯著性,因此它們的提升對教學滿意度的提升影響相對較弱。
(三)教學應用與效果評價對統計教學滿意度的影響因素分析
理論知識和實際的結合應用是評價一門課程教學成效的直接因素,也是課程教學滿意度的重要評價尺度。根據教學應用與效果評價所包含的項目評價得分構建多分有序Probit模型分析其對統計教學滿意度的影響,似然比LR的值為222.51,顯著性水平小于0.01,表明模型具有顯著意義;各因素影響結果如表3所示。
表3顯示,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下,影響統計教學滿意度的因素有教師講授技巧、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創新能力培養、統計軟件應用以及課程考核方式。
現實中,老師的講授技巧和實踐教學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該課程的興趣、學生聽課狀態以及吸收知識的情況等。面對枯燥乏味的講課,學生可能對這門課產生厭倦甚至是反感,更可能造成他們的高缺勤率。如今的社會越來越重視創新,當然學生也希望能夠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因此創新能力對于教學滿意度的評定情況具有正影響,且影響較大。此外,課程考核方式也會影響學生的滿意程度,學習認真,統計學知識掌握較好的同學可能會希望通過一定的閉卷考核方式來證明自己的實力,而對統計學略知一二的學生可能更傾向于開卷的考核方式,因此他們對于考核方式的滿意度也是影響因素之一。而教師理論水平以及學評教評價方式前系數較小且不顯著,說明其對教學滿意度的提升影響相對較弱。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分析
調查結果表明,當前經管類專業學生對于《統計學》課程的總體滿意度不夠高,統計教學仍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
1.課程設置與本專業目標的符合度較高、實用性較強,但專業針對性不夠。
2.《統計學》教材結合案例不夠、缺乏趣味、注重數學公式推導且忽略統計軟件應用。
3.教學內容與相關專業融合不夠,內容過于機械化;統計教學方式則多為灌輸式教學,互動式等教學方法應用不足。
4.大部分同學對當前采用的純粹理論考核方式表示不滿意,而更傾向于實踐測評。
5.一半以上的學生認為統計調查方案設計、問卷設計以及統計調查方法對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有幫助;70%以上的學生在城鄉調查、企業調查和專業調查中能運用統計調查和統計整理方法,但對其他統計知識的應用極少。
從教學目標與課程安排的視角來看,教學目標、專業融合、理論課時以及實驗課時的設計對于統計教學滿意度具有顯著影響;在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所包含的因素中,教學內容、課程內容、教學媒體、實驗教學方式以及實踐訓練的滿意情況會影響學生對于統計教學滿意度;教師講授技巧、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創新能力培養、統計軟件應用以及課程考核方式等則是影響統計教學成效的重要因素。
(二)對策建議
1.統計教學內容的調整和創新。統計教學應避免把時間放在講授抽象理論、數學定理等方面,增加趣味性教學內容和案例分析,并根據專業需要調整相應的教學內容,增強統計教學的專業契合度,注重培養“應用型”人才。
2.教學方法和手段的轉變。調查結果表明,教學方法和手段上最突出的問題為灌輸式教育,互動教學不足,所以即由“灌輸式”轉變為“互導式”教學。在統計教學中,既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思考時間。將知識的傳授與能力的培養有機結合起來。
同時,運用統計案例教學,培養學生運用統計思維的基本思想分析、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通過課程案例學,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重視課程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的基本統計業務操作技能和基本統計分析技能。
3.優化考核內容及方式。基于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等改革成效的督促,考核方式及評分標準應隨之進行匹配,將考核方式由記憶性的閉卷筆試改為多樣化的著重考查學生對所學統計知識的應用能力考核,以考查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考核方式應采用綜合考核的形式,根據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程度、期末項目研究報告、上機操作和實踐成績等綜合評定其學習成效。
4.構建統計實踐教學平臺,提升統計實踐應用價值。依托學校實驗中心建成全校大學生基礎實驗設備平臺、統計建模演示與實現平臺、統計調查方案設計大賽仿真模擬等平臺,為統計的創新研究和實踐應用提供更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