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傳統文化的特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回族;風俗習慣;回族傳統文化
[中圖分類號]K892.3.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3115(2012)12-0062-02
回族是我國56個民族中的一員,人口居于全國第三位。由于歷史的原因,廣泛分布于全國各地,主要分布在今天的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云南等省區。回族文化與所有其他民族的文化一樣,成為一種歷史的積淀,帶有民族的傳統和特色。
泰勒認為:“文化,或文明,就其廣泛的民族學意義來說,是包括全部的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作為社會成員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習慣的復合體。” 英國人類學家馬林諾斯基認為:“文化是一個組織嚴密的體系,同時它可以分成基本的兩方面,即器物和風俗,由此可再分成較細的部分和單位。”美國人類學家本尼迪克特提出了文化模式概念,她非常強調民族文化的個性發展,即獨特性。她認為:“人類學把人當作社會的產物來研究。人類學所關注的是一個社群與屬于不同傳統之其他社群的差別處,也就是一個社群的體質特征、工藝技術、風俗習慣與價值標準。”
回族文化以伊斯蘭文化為背景,以中國傳統文化為環境,相互影響而形成一個相對獨特的文化體系。而這些文化都反映在回族的日常生活中,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生產習俗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一個民族的文化生活,必然建立在物質生活基礎上。就回族來說,它形成于元明時期,生產力較發達,因而回族在生產領域呈現出明顯特點:一是他們所從事的主要職業是農業,但對其他行業也都有涉及;二是有相當數量的回族投身于商業活動,并成為回族生產方式或經濟生活中最富有活力和特色的一部分。這一切都取決于回族民族性格和生活消費的獨特要求,通過經商這種專門生產方式,首先,提供了共同經濟生活的條件,推動了回族在全國不同居住區域內的發展;其次,促成了回族對漢語的使用以及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形成,從而維系和鞏固了回族文化,更促進了本民族的成熟和發展。
二、飲食習俗
飲食文化是回族歷經千年所創造的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凝聚著回族的勤勞和智慧,也體現了多種文明的融匯和交流。從整體來看,回族的飲食習俗主要受伊斯蘭教的規定和禁忌的影響,各地回族除了嚴格遵循伊斯蘭教經典中規定的食物禁忌,不吃豬肉、自死動物、動物的血以及猛禽野獸的肉等。由于地理環境和社會文化的差異,北方的回族多以面食為主食,南方的回族則以大米為主食。“青海的托茂人以及蒙古族地區的部分回族以肉食為主。藏族地區的回族則以青稞面做的‘糌粑’為主食, 而且日常生活中也愛喝酥油茶。” “福建泉州民間傳統食品酥油花繭、邑飯,云南的牛干巴、油茶等。”盡管吸收和融合了其他民族的飲食習俗,卻始終保持著伊斯蘭教的信仰和本民族的風俗禁忌,以及民族自我意識,促進了民族關系的改善。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入居城市的回族人口和流動人口在不斷增加,因此推動了回族城市飲食業的發展。為了適應城市中不同階層回族人士的需要,由職業廚工創造或提煉的“清真菜系”開始問世,而在回族聚居的大街小巷,則涌現出多種多樣的回民小吃攤檔。這些都構成了回族文化中不可替代的地域特色。
三、服飾文化
服飾是構成回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傳承回族文化的載體之一,體現出這個民族的文化內涵和審美水準。回族服飾和漢族服飾大致相同,所以歷史上有“漢裝回”之稱,但是二者之間仍有區別。回族的服飾不提倡華麗多彩,講求素雅大方,回族傳統的服飾文化中男子喜愛戴白色圓帽。圓帽分兩種:一種是平頂的,一種是六棱形的。講究的人還在圓帽上刺繡精美的圖案。回族婦女常戴不同顏色的蓋頭。蓋頭也有講究,老年婦女戴白色的,顯得潔白大方;中年婦女戴黑色的,顯得莊重高雅;未婚女子戴綠色的,顯得清新秀麗。也有不少已婚婦女平時戴白色的帶檐圓帽,圓帽分兩種:一種是用白漂布制成的,一種是用白線或黑色絲線織成的。服裝方面,回族青年和老漢愛穿白色襯衫,外套黑坎肩(俗稱“馬夾”),黑白色搭配顯得干凈、利落。婦女穿右衽的大襟衣服,前胸或衣邊繡有精美的圖案。由于社會歷史的發展和回族生存地域的多樣性,也體現了回族服飾文化的多樣性。
))四、婚喪習俗
婚姻習俗是一個民族人生禮俗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婚姻習俗。中國各地回族的婚姻習俗,由于所處地域的不同,在某些方面也表現出一定的差異性。在甘肅、寧夏、青海等地,阿訇念過“尼卡哈”后,親自向眾人拋撒核桃、棗兒、花生等,人們爭先去搶這些象征幸福、吉利的果品。不僅如此,青海鬧房比較厲害, 三天無大小,不僅戲鬧新郎、新娘,還戲鬧新郎的父母。生活在南方少數民族地區的回族,其婚姻習俗中已滲有南方少數民族的某些習俗。因各地風俗人情的不同,回族婚俗頗具生活情趣,同時也反映了回族的生活水平。
回族的喪葬習俗基本上遵循伊斯蘭教的禮制,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無論是回民聚居區還是回漢雜居區,都實行土葬,忌火葬,主張速葬。在西北回族聚居區,有的為了方便,根據地域、家族等情況,分幾個墳地。回族人不信風水,也不看風水,只要干燥、平穩的地方就可作墳地。亡人去世后,最多停留三天,入土前要焚香、傳經、做“都哇”,意為祈禱。對亡人表示懷念或紀念,之后舉行七日、月頭、百日、周年等活動。在處理喪事上,主張薄葬,提倡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
關鍵詞:人物形象設計;傳統文化;運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J2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4)09-0220-01
人物形象設計通過藝術設計包裝促使人物呈現不同的形象特質,隸屬于藝術設計范疇。在人物形象設計中加入傳統文化因素,促使人物形象具有獨特的風格。隨著時代的發展與變化,社會上開始出現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人物形象。目前,中國的藝術設計作品存在著嚴重的抄襲現象,沒有將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充分地展現出來。
一、我國人物形象設計的產生以及發展
在社會不斷進步的同時,人物形象設計這一服務行業也獲得了很大的發展。人物形象設計活動,可為不同的階層人士提供個性化的人物形象設計服務。每個人所從事的工作有所不同,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需要通過外在形象設計來滿足崗位需求,同時還要合理地設計以及搭配服飾色彩、發型等。
我國形象設計在充分吸收了國外精華的基礎上,增加了本土文化元素,使得設計技巧及其熟練程度不斷提升。然而從總體上來看,我國人物形象設計活動仍然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具體表現如下:第一,人物形象設計起步晚,基礎薄弱;第二,傳統文化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難以形成本民族的風格特征。當前全球開始廣泛推廣中國傳統民俗文化,將傳統文化與現念相結合,可以在人物形象設計獲得中,閃爍出民族風格特征。
二、傳統文化因素在人物形象設計中的應用效果
中華文化淵源流長,并具有深刻的內涵。中國文化涉及到的范圍較廣、內容豐富,有繪畫、書畫、工藝以及陶瓷等文化。每個民族都擁有自己的文化,因此我國文化具有多樣化的特征。這些多種多樣的文化現象,為人物形象設計提供了藝術靈感。中國的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其豐富的內涵以及底蘊要求設計師,要汲取收傳統文化的精華部分,設計出獨特的、具有中國特色的作品,并且將作品推向全世界。
(一)傳統文化元素在化妝造型設計上的應用。在化妝造型上主要是以女裝為主,中國女子一直以來都比較注重妝容。在我國歷史上相繼出現了具有江南特色的眉妝、三白妝。在臉部涂抹的時候會使用打粉方式,這些面部修飾吸取了民族傳統色彩圖案,并且將中國古典美體現出來了。在眉筆的勾畫下,完美地展示出了中國傳統藝術的靈動以及意境,最終給人一種美的享受。當前女子的化妝造型設計往往出現在舞臺上,尤其是傳統音樂的伴舞上這些舞蹈者為了將唐代的繁華表現出來,會將舞臺色彩布置成以紅色為主的場景,借用中國紅使得整個舞臺上呈現出熱鬧繁華的景象,并且也增添了中華傳統色彩在人物形象設計上的具體表現。
(二)傳統文化在發型設計上的具體應用。自古以來,中國人非常重視頭發造型。從古代到現代,女子的發型變化多樣,表現出來的形式也是不同的,在發型點綴上還有多種多樣的發飾品。這些出現在古代演繹活動中的傳統發型,影響著現代人的審美觀。大部分中國藝人在國際舞臺上會展示以傳統文化元素為主的頭型,將中國文化推廣到全世界。在中國,朝代不同女子的發飾是不一樣的,并且不同身份的女子她們的發飾也不盡相同,從這些女子的發飾我們可以判斷其身處哪一朝代,也可以判斷出其身份地位的高低。現代設計師開始從傳統的發飾中尋找創作靈感,從而創造出融合傳統元素又具有中國當代特色的發飾。
(三)傳統文化點綴之下的服飾對人物形象設計的作用。我國傳統服飾與文化藝術有著密切的聯系,并且我國傳統服飾將傳統文化中的意境等凸顯出來。其中主要是以圖案為主,傳統文化中的龍紋、鳳紋、祥云等吉祥圖案成為主要的裝飾品。
中國的山水畫是一門風格獨特的藝術,汲取了大自然的精華,畫家將自身對生命的認識以及感悟完美地呈現于畫中。中國山水畫家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促使山水畫獲得很大的發展。現階段,在人物形象設計中開始引入中國山水畫這一元素,例如,采用漸變的方法突出層次效果,并且展現出女性高貴的氣質。
從國際視野來看,中華民族是最早使用色彩的民族之一。“唐三彩”、“中國紅”等傳統藝術,都是以色彩命名的藝術形式。紅與黑搭配是中國人傳統色彩觀,因此現代設計師在設計服飾的時候,都很注重合理搭配紅色與黑色,通過鮮明的色彩對比,展現出中華民族獨特的色彩體系,讓世界各國人們重新認識以及定位中國的傳統文化。
三、結束語
在時代不斷發展的同時,民族之間的交流變得越來越密切。新時期人物形象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人物形象設計活動中,設計師們不僅融入了傳統民族文化元素,而且融入了時尚元素,從而創造出眾多具有中國特色的形象設計作品。
參考文獻:
[1]孫燕,劉曉陽.淺談傳統文化在人物形象設計上的運用[J].戲劇之家,2014.
[2]孫紅霞.探析人物形象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的運用[J].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關鍵詞: 幼兒傳統文化教育 區域活動 可行性策略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浩瀚無垠,博大精深,是我國人民數千年文明智慧的結晶,是人類的寶貴財富。讓幼兒從小接受傳統文化的啟蒙教育,夯實幼兒生命的基礎,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和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擺在每一個幼教工作者面前的一個必要而有難度的課題。那么采用什么方式實施幼兒傳統文化教育,優選哪些內容作為幼兒傳統教育的切入點,以什么教育形式作為幼兒傳統文化教育的載體等成為我們需要深思和探究的問題。為此,我就如何將傳統文化教育延伸和滲透到區域活動中,如何在區域活動中彰顯傳統文化的魅力等問題做了一些思考與嘗試,總結了一些可行性策略,現與大家一起分享與探討。
一、區域活動是開展幼兒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的有效載體之一。
區域活動以相對寬松的活動氣氛,靈活多樣的活動形式,自我學習、自我探索、自我體驗的個性化學習方式,使其成為幼兒非常喜歡的一種學習活動。同時,富有傳統文化特色的區域活動,承載著傳統文化的魅力,以其特有的美和樂趣使孩子們在快樂的學習活動中切實感受到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獲得有益一生發展的知識與體驗,成為幼兒園傳統文化教育有效的、積極的承載方式。
二、以地方特色傳統文化為載體,讓傳統文化教育與區域活動同行。
民族傳統文化是個大的概念,它包羅萬象,涵蓋文學、藝術、體育、建筑等各個領域。因此在3到6歲的幼兒中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時,要找準切入點,從局部入手,從與幼兒生活密切相關的角度入手。據此,我以當地傳統文化特色為切入點,將富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傳統文化滲透、延伸到區域活動中,由表及里、由淺入深,使原本枯燥、深奧,幼兒不易理解的教育內容,變為生動、有趣、幼兒喜愛的自主游戲,讓幼兒在開心、快樂的游戲中,潛移默化地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
1.根據地方文化特色開設特色區域。
在設置區域時,根據當地的文化特色開設富有當地文化特色的區域活動,使整個區域活動與當地傳統文化的內容有機結合,凸顯傳統文化的特色。如:結合山西的飲食文化特點,開設了角色游戲區“三晉拉面館”、“晉南蒸饃房”、“汾酒專賣店”等;結合民間藝術特點,開設了美工區“美麗新娘剪紙”、“小小布老虎”等;結合民俗文化,開設了表演區“小小秧歌隊”、“小小旱船搖”等;結合地產特色,開設了自然區“山西煤炭、礦產自然角”,等等。每一個活動區都賦予了地方傳統文化的新內涵,而使區域活動擁有了新的魅力,極大地調動了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以淺顯的方式扎根在孩子幼小的心靈。
2.把握幼兒興趣點,有選擇地將地方文化特色融入到區域活動中。
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處于幼兒教育階段的孩子領悟其內涵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在區域活動中的滲透傳統文化教育一定要以幼兒的心理特點和幼兒的興趣點為依據,選擇一些形式活潑、操作性強、形象生動、難易適當、幼兒感興趣的內容在區域活動中進行,這樣才能使幼兒參與其中,樂在其中。
(1)可以有選擇地把主題活動中部分內容延伸到區域活動中,如在晉商文化的主題活動中,可以在建構區融入山西特色建筑的活動,孩子們了解山西建筑特色的基礎上,創意搭建,興致盎然。
(2)可以選擇地方傳統文化中的某一特色活動為載體,進行區域活動。如:在山西的傳統文化教育中,“社火”這一民間活動,人物形象豐富,活動形式活潑多樣,色彩艷麗,深深地吸引了孩子們的眼球,極大地激發了孩子們參與、表演、裝飾的欲望。美工區的孩子們興致勃勃地運用自己的想象裝飾旱船;動手區的孩子們用各種美麗的亮片和串珠等材料為秧歌服設計富有創意的圖案;表演區的孩子們隨著秧歌曲盡情地投入表演;角色區的孩子們為所有工作者準備著豐盛的山西面食;建構區在為社火活動搭建舞臺;語言區的孩子們在為社火活動制作宣傳冊……孩子們情緒高漲,在豐富多彩、妙趣橫生、創造性的活動中,在與周邊區域的互動中,感受著民俗活動傳遞的快樂情感,感悟著傳統文化與人民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收到了非常好的活動效果。
3.特色區域的材料投放。
傳統文化特色區域活動材料的投放應做到“三結合”、“四根據”,即結合傳統文化主題教學投放材料、結合傳統節日活動投放材料、結合地方特色活動投放材料;根據特色區域設置的需要投放材料、根據幼兒特色活動的需要投放材料、根據幼兒發展情況有層次地投放材料、根據活動發展情況階段性投放材料。材料的投放應包含圖片、制作原材料、音像制品、成品與半成品等,以支持、滿足幼兒進行傳統文化特色區域活動需求為原則。
三、教師傳統文化特色區域指導策略。
1.只有努力提高自身傳統文化素養,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蘊,才能游刃有余地創設、指導幼兒進行傳統文化特色區域活動。
2.支持幼兒在傳統文化特色區域活動中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同時對外來文化要適當接納,形成客觀、平等的態度。
3.以培養幼兒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探究為目的,將傳統文化中優秀的、積極的內容滲透在區域活動中,展現傳統文化的精華。
4.根據幼兒年齡特點把握好區域活動內容和傳統文化的切入點。
5.傳統文化特色的區域活動要以傳統文化特色主題活動為鋪墊,通過開展各種傳統文化教育活動,豐富幼兒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形成一定的傳統文化知識積累。
6.活動后的小結,教師要將傳統文化特色區域活動從表面的形式提升為傳統文化民族精神傳承的層次,把握這些民族文化的特色和從中折射出的民族精神,在他們幼小的心靈深處播下傳統文化的種子。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作用;環境藝術設計;應用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文化審美程度顯著上升。目前,我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環境藝術設計中應用比較廣泛,并出現了大量極具特色的優秀作品。當前形勢下,我國受西方審美思潮的影響,環境藝術設計向西方趨勢靠攏。為了保護我國的傳統文化,提高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環境藝術設計中應用,我們需要重視研究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巧妙應用。
一、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環境藝術設計的內涵
(一)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內涵
我國作為一個文化古國,具有豐富的文化財富。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指運用在建筑、服裝等領域中的一些意象,其凝聚著中國傳統文化民族性精神,體現了我國的尊嚴與民族形象、符號,具有多樣性、內涵豐富及形式多樣的特點。比如,我國重視中庸和諧的儒家思想與道家的無為而治。
(二)環境藝術設計的內涵
所謂環境藝術設計,其包含了環境、藝術、設計三方面的內容,并形成了一個綜合體。在一定的地理環境條件下,根據對環境綜合承載力、成本等客觀因素的分析,從而進行環境的藝術設計。它包括室內房屋設計、城鎮規劃設計、居住建筑設計等,具有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的特點。另外,環境藝術設計基礎的內容還有美術繪畫、色彩構成等[1]。
二、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作用
對于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巧妙融入,設計者要打破傳統的設計思路及觀念,以我國傳統文化為基礎吸取其精華,結合現代西方設計的理念,巧妙設計出符合現代需求的藝術作品。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賦予了環境藝術設計持久的生命力、增強了中國環境藝術設計的含蓄性及增強了中國環境藝術設計的和諧性,以下呈現的是具體的內容:
(一)賦予環境藝術設計持久的生命力
對于環境藝術設計者,其需要樹立民族傳統文化理念,并在此基礎上,根據現代化的設計手段,在實際的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引入中國傳統文化特色,表達出各個地方的民俗風情及人文特色,以此構建良好的環境藝術設計發展氛圍,從而將環境藝術作品賦予持久的生命力。這種環境藝術設計模式不僅具有中國特色,還符合了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時代需求,有利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弘揚,促進了我國藝術設計事業的穩步發展。
(二)增強了中國環境藝術設計的含蓄性
我國傳統文化元素具有含蓄性的特點,而環境藝術設計不僅是一種形態式語言,還是一種感性語言。在實際的環境藝術設計中,設計者應該借助環境來打動人們的內心,在此過程中避免過于泛濫使用藝術語言,導致藝術設計只有直觀性。應該讓人們對環境藝術設計作品產生聯想及回味,并為充分發揮每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機會,使中國傳統文化得以繼承與弘揚,這就是我國傳統文化元素的含蓄性力量[2]。
(三)增強了中國環境藝術設計的和諧性
我國傳統文化元素蘊含著和諧統一發展的思想,強調了人與自然應該和諧共處。然而,目前我國生態環境不斷惡化,這需要設計者打破傳統的設計觀念,以我國傳統文化為設計理念,并結合現代西方理念,設計出具有現代與傳統特色的藝術作品。
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具體應用
我國傳統文化元素凝聚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神,體現了我國的尊嚴與民族形象、符號,具有多樣性、內涵豐富及形式多樣的特點。對于其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對傳統文化元素復制及仿制、對傳統文化元素的變異及進化、對傳統文化元素的繼承與創新及對傳統文化元素的隱喻及創新方面。這既符合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時代需求,還有利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弘揚,彰顯了現代與傳統藝術的完美結合,以下呈現的是具體的內容:
(一)對傳統文化元素復制及仿制
傳統文化具有象征意義的視覺形態,在環境藝術設計中進行一定的滲透,進而創造出一種全新的視覺形態,表達了一種全新思想、情感等,使環境藝術設計不僅呈現傳統文化元素的形態,還包括其神韻,同時具有其顯著的意味及形式,呈現出某一個民族的氣質、精神及理念。因此,設計人員可以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新的載體之中,在打破傳統的設計觀念基礎上,以我國傳統文化為理念,結合現代西方的一些設計理念,設計出現代元素與傳統文化元素相結合的藝術作品,從而體現出一種全新的視覺形態,使傳統的圖形信息傳達出現代意義。這充分體現了設計者的創造力,以及對傳統文化元素應用的豐富想象力[3]。
(二)對傳統文化元素變異及進化
現階段,設計者通過一定的抽取、轉化及重構的方法,將傳統文化元素巧妙融入環境藝術設計中,使觀賞者在豐富的傳統文化元素下捕捉及發現傳統文化的美,然后根據時代的實際需求,選擇適用的元素作為環境藝術設計的創作素材。設計者可以對這些素材進行充分加工,然后根據設計形象,通過運用現代設計理念,對這些傳統文化元素進行藝術重構與設計,挖掘與闡釋傳統文化的本質與精華,使中國傳統文化得以繼承與弘揚,找出了東西方文化的結合點,賦予環境藝術設計作品新的傳統文化氣息。例如,上海經貿大樓的設計,設計師根據古典的“塔型”結構,以我國傳統文化為理念,吸取精華去其糟粕,結合現代西方的設計理念將中國塔型美與整個建筑比例相融合,將我國傳統文化元素融入現代摩天大樓的設計中,再現了傳統建筑的精神意象,使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理念相得益彰[4]。
(三)對傳統文化元素繼承與創新
目前,對于環境藝術設計,其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元素,還再現了現代審美與形式結構的完美融合。比如,在現代傳統建筑設計中,既表現了對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的繼承性,又凸顯了現代建筑的風格,表現出一定的創新性。例如,蘇州園林的設計,其就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繼承與創新的展現。設計者在兼顧傳統遺產及人文精神的基礎上,以我國傳統文化為理念,吸取精華去其糟粕,通過利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與園林設計的理念,將現代建筑材料巧妙應用于設計中。它再現了蘇州古城的特點,又與古今融合的和諧建筑群相統一。其幾何體造型采用方形、三角形等,運用現代構成的形態特點,使大眾產生一種賞心悅目之感。
(四)對傳統文化元素隱喻及創新
在環境藝術設計中,設計者通常采用隱喻的手法,根據一定的環境構成要素與形式,使環境藝術設計作品呈現出本體以外的全新內容,比如文化內涵、寓意等文化信息。例如,在中國傳統建筑及室內設計中,采用的文化圖案及陳設,體現了深刻的文化內涵,含蓄表達了人們想要的情感。而在目前的社會條件下,我們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多要求對傳統文化元素進行創新,使之符合現代文化的特征,此外,在某個地區還要彰顯該區域的民族及文化特征,這才是優秀的設計作品。例如,孔子研究院的園林設計,主要采用“書院”的方式,在布局上十分嚴謹,建筑群堆土在北面聚集,象征著坐山,而南面堆土,象征著案山等。設計者對整個布局的設計,充分使用了隱喻手法,體現了傳統文化觀及風水說,是對傳統文化元素的隱喻與創新的體現,堪稱經典之作[5]。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對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環境藝術設計中應用研究,了解了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巧妙融合。對于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環境設計中的巧妙應用,應該根據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呈現的特點,結合設計的需求,使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環境藝術設計完美結合,避免生搬硬套。這既符合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時代需求,還有利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弘揚,彰顯了現代與傳統藝術的完美結合,對環境藝術設計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張璐.試論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J].智能城市,2017,(02):10.
[2]劉天執.傳統文化元素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J].工業設計,2016,(11):122-123.
[3]謝勇.試論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J].才智,2015,(23):288.
[4]廖娟.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J].品牌,2015,(06):126.
關鍵詞:平面廣告;廣告設計;傳統文化藝術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如今的企業在宣傳中更多的出現了平面廣告的宣傳形式,這種形式能夠將自己的產品以藝術化的形態展示在人們眼前,提高了產品宣傳的效率。中國作為擁有豐富藝術資源的國家,在長期的發展中積累了深厚的文化藝術基礎。將傳統文化藝術應用于現代平面廣告設計中,不但能夠提高廣告藝術價值,而且能夠同時促進傳統文化藝術的傳承與發展。現代平面廣告與傳統文化的有機相容是平面廣告最為完美的表現形式,它能夠對平面廣告藝術設計直接產生重要的影響。
一、現代平面廣告與傳統文化的內容與特點
任何一個優秀的廣告設計都離不開民族傳統文化的完美融合,傳統文化元素是現代平面廣告設計的靈魂。廣告作品是一種藝術的表達形式,傳統文化是現代平面廣告藝術表達形式的賴以存在的根本基礎,對廣告設計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1、現代平面廣告設計的內容
近年來,經濟的快速發展帶動了廣告行業的迅速崛起,作為一種新興行業,已經全面的超越了傳統行業,成為社會經濟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廣告行業中,平面廣告以其獨有的視覺傳達能力成為了廣告的主要形式之一,設計中具有的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是其主要特點。圖像在信息傳播中具有獨特的優勢,能夠快速的引起人們的注意并將需要傳達的信息準確的表現出來。在進行平面廣告設計的過程中,最常用的表達工具就是圖像,為了使圖像能夠更加準確的表現出想要傳遞的信息,設計者必須在設計時對圖像進行特殊處理,使其更加視覺化,這樣才能夠實現自身的作用,表現出蘊含的信息。如果圖像的視覺化做的不到位,就會影響信息的傳遞與思想的表達。
2、傳統文化的特點
傳統文化是針對文化的傳承而言的,它強調的是文化的淵源和傳承下來的客觀存在的文化遺產。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就是其具有悠久的歷史。并能夠集統一性、獨創性以及包容性為一身。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發展過程中必須實現傳承的重要財富,傳統文化能夠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促進國家和民族的進步。傳統文化與人類屬于相互依存的關系,我們既可以在社會發展中將傳統文化傳承下來,又可以對傳統文化產生各種影響,是傳統文化在現代文化的作用下改變傳統的狀態,使其更加具有時代特色。在社會發展的不同時期,人們都會根據每個時期的不同特點創造出不同的文化藝術。
二、在平面廣告設計中應用傳統文化藝術的重要性
1、能夠傳承并發揚傳統文化藝術
在科技不斷進步的今天,人們在生活中享受著先進科技為我們帶來的便利,在這種快節奏的生活中,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已經越來越淡薄,甚至不再重視他們,導致一些文化藝術瀕臨消失,因此,我們需要保護這些傳統文化藝術。平面廣告設計中應用傳統文化,能夠體現傳統文化的藝術價值,提高了平面廣告設計的藝術水準,同時也使傳統文化藝術得以傳承。與此同時,在設計中將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互相融合,對傳統文化進行現代化的改造,使其能夠順應時代的發展,重新煥發出新的生機。
2、促進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商品經濟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主流形式,各項事物的商業化也逐漸開始被人們所接受。在完成平面廣告設計的過程中,一般會通過設計向人們傳播商品信息,如果這種信息量過度的呈現在人們眼前,就會引發人們產生一種反感的情緒,甚至是厭惡。而將傳統文化藝術運用到平面廣告設計中,就會豐富設計的表現形式,使商品信息變得更加容易讓人接受,不會引發人們的反感,進而提高宣傳效果。這種設計方式要求設計者具有很高的文化素養,了解并能夠熟練的使用傳統文化藝術,選擇適當的素材及表現形式,保證設計在完成宣傳功能的同時又具有一點的藝術價值。
3、促進現代廣告設計的發展
在當前的廣告行業中,競爭十分激烈,一個廣告設計師或設計團隊想要在行業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依靠自已設計的創意和質量來奪取人們的關注。想要完成這種設計,不但要在設計中融入傳統文化藝術,而且需要改變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以保證設計符合現代審美標準。所以,平面廣告設計者必須明確傳統文化的意義,使二者的結合更加和諧。此外,利用這種方式進行平面廣告設計,對現代平面廣告設計的發展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三、現代平面廣告中傳統文化藝術的應用
我國的傳統文化具有風格多變、種類繁多、底蘊深厚等特點,大部分能夠用于進行平面廣告設計,應用這些文化藝術能夠提高設計的藝術價值,增強宣傳效果。在現代平面廣告中,設計的主體是由文字、圖形以及色彩三個環節構成的,在這三個環節的設計中,傳統文化都能夠為其提供豐富的素材,提高設計的藝術價值,增強廣告的宣傳效果。
1、平面廣告文字設計中傳統文化藝術的應用
在平面廣告的設計中,文字的主要作用是介紹商品的基本信息,保證人們通過閱讀文字能夠直觀的了解到商品的相關信息。與此同時,產品的外包裝也是平面廣告的一種,其不僅能夠發揮保護商品的作用,同時也能發揮廣告的作用。在一些具有一定歷史傳統的商品,例如歷史悠久的白酒、知名的傳統食品的包裝上,可以運用傳統書法的文字書寫商品名稱,以體現出其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傳統。與此同時,平面廣告中的企業標志代表著整個企業的形象,這些標志中,文字已經成為一種符號,象征著企業的文化與精神。在企業標志中使用篆刻字體,既能表現出企業的精神面貌,又可以展示出企業的特點。
2、平面廣告圖形設計中傳統文化藝術的應用
圖案是傳統文化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在現代平面廣告的圖形部分使用傳統文化圖案,能夠在設計中體現出更高的藝術價值。在設計中應用傳統圖案,必須要掌握圖案中蘊含的意義,通過新穎的創意設計出優秀的作品,這種設計能夠體現出傳統文化藝術的內涵,需要設計者具有一定的文化修養,能夠體會傳統文化藝術的精華,在設計中發揮自己的優勢。例如,中華民族最有代表性的圖案就是龍的圖案,而龍的形狀可以有多種變化的方式,設計者可以使用龍的圖案形成多個字母或漢子的偏旁,將這種圖案運用在平面廣告的設計中,能夠使廣告具有較強的象征意義,體現出產品的品質與情懷。此外,在我國的傳統圖案中,還有許多適合應用在現代的平面廣告中,例如祥云、魚紋、如意、中國結等,將這些圖案應用在平面廣告中,同樣能夠提高廣告設計的藝術水平。
3、平面廣告色彩設計中傳統文化藝術的應用
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不同的色彩能夠表達不同的意義,現代平面廣告設計中可以利用色彩的這一特性對其進行合理的組合,在展現出不同視覺效果的同時也增加了設計的不同含義。紅色是最能代表中國的顏色,因此在宣傳具有中國特色的產品時,平面廣告的主色調通常為紅色,這種設計方式將民族的代表色用于廣告中,不僅提高了產品的辨識度,而且能夠快速吸引人們的目光。再適當的配以明快的顏色,能夠提高廣告的宣傳效果。
四、結束語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廣告已經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無論是在大街小巷,還是城市廣場,以各種形式出現的廣告設計充實著城市的每一個角落。現代平面廣告發展迅猛,已經成為城市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在現代平面廣告的設計中應用傳統文化藝術,不僅能夠促進我國傳統文化藝術的傳承與發展,而且能夠提高廣告設計的藝術價值,增強宣傳效果。
參考文獻
[1]任小敏.怎樣將文化融入平面廣告設計之中[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0(10)
[2]王巧星.傳統文化在現代平面設計中的應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4(18)
[3]吳芳菲.淺談平面廣告設計教學中的常見問題[J].科技創新導報.2010(03)
[4]蘇毅.中國傳統吉祥紋樣與現代平面廣告設計[J].韶關學院學報.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