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代謝中心護理工作計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文章編號:1003-1383(2013)03-0441-04中圖分類號:R471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3.03.059
健康教育是整體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整體護理就是護理人員在病人入院到出院的整個過程中,除對其進行醫療護理外,還對病人及其家屬傳授相關疾病的醫療護理、預防方法及自我保健的知識,通過宣傳教育和交流互動,提高對疾病防治及自我保健的意識,能夠自覺地行使有益于健康的行為和良好的生活方式,消除影響健康的各種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隨著護理模式的轉變,健康教育方式也在不斷地擴展,為探討適合我國醫療現行體制與有利于健康教育發展的護理健康教育模式,筆者就“教育模式轉變護理健康教育的職能、護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與效果評價、護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及應用前景”等問題作一綜述。教育模式轉變護理健康教育的職能傳統教育的概念是指學校教育,隨著社會的進步,也泛指對社會上一切有教育作用的活動,對受教育者傳授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經驗的知識。教育是有目的和要求的,就健康而言,健康是指機體發育良好,功能活動正常,適應環境能力強,反應敏捷,身心協調的一種精神狀態。健康教育也就是按照這種精神狀態,傳授相關的健康知識,改變不良的衛生習慣,從而達到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劉明慧[1]研究認為,健康教育是一門研究傳播保健知識和技術,影響個體和群體行為,消除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的科學。從護理健康教育評價,其實健康教育是一種干預,它為人們提供改變行為和生活方式的相關知識、技術及服務,使人們有能力作出決策,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敖】到逃币辉~面世之前,我國衛生部門專設有衛生教育所,其職責是衛生宣傳教育,也就是常說的“衛生宣教”,具體執行的部門掛靠衛生防疫站宣傳科?!靶l生宣教”與“健康教育”意思相似,但前者只是面向“普及衛生知識”,教育效果評價無從談起。而后者具有目的和具體操作規程,通過行為干預,達到提高健康認知能力的目的。對于教育模式的轉變,高德彰等[2]認為,從衛生宣教過渡到健康教育,是觀念和工作模式的轉變。不難理解,衛生宣教在于普及衛生知識,健康教育則是建立健康行為,其操作體系是從知識灌輸轉變到計劃的實施。許多疾病與人們的不良習慣有密切關系,對這些疾病不能單靠藥物來治療,還要靠健康教育來改變病人的不健康行為。對疾病狀態下的人群進行與疾病有關的醫學護理知識教育,對普通人群進行疾病預防,增進健康知識的教育,兩者共同構成了健康教育完整的概念[3]。 WHO對健康教育十分關注,提出了新型的“健康”定義,指出心理治療、預防保健、康復咨詢、健康指導是醫院發展的趨勢[4]。隨著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變,醫院的醫療觀念也由“以疾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使醫療服務由單一的醫療服務向醫療—預防—保健—康復轉化,以個體服務向群體服務轉化,以單純的技術服務向社會全方位服務轉化,醫院在諸多的工作中,健康教育展示出舉足輕重的角色,開展各種形式的健康教育已成為提高醫療質量的重要策略之一[5]?,F代護理學賦予護士
基金項目:2011年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廳自籌經費科研課題(合同號:Z2011139)。
作者簡介:陸柳雪(1972-),女(壯族),廣西德??h人,副主任護師,學士學位。
的根本任務是“幫助病人恢復健康,并幫助健康人提高健康水平”,這明確了護士教育的義務,健康教育成為護士的職責。在醫院工作條例中,強調要向患者及其親屬提供面對面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服務,“為病人創造一個整潔、肅靜、舒適、安全的醫療環境”[6]。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護理已不停留在以“患者為中心”的傳統觀念上,而在進一步地向“咨詢—預防—保健—護理—康復”一體化發展,護理健康教育程序也在向“確定目標、制定計劃、實施方法、效果評價”方向拓展,并進入多樣化、科學化、規范化軌道[7]。 護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與效果評價護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較多,學者鐘勤[8]認為,疾病的預防治療、護理和康復知識;器械性治療、臨床檢驗、用藥指導、心理衛生等,都是醫院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林清然[9]報道,美國醫院健康教育內容更具體、更全面,不但介紹護理機構、醫院設施、就醫指南,對疾病相關知識的介紹,具體到解剖、病因、病理、治療、護理、預后、康復、功能鍛煉等。就手術而言,具體到術前準備、術中配合、術后活動、用藥指導、并發癥的預防、康復鍛煉、居家護理、飲食調理等。在教育方法上,王玲玲等[10]認為,健康教育要有針對性,對各類住院病人的不同健康問題,內容要有所選擇,對慢性患者、病情穩定者,重點介紹治療效果、病情現狀、鞏固療效、防止復發,幫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對常見慢性病的病因、發病機理、癥狀、并發癥、生活起居、飲食等進行一系列健康教育。[11]認為,教育形式要多樣化,除采用口頭講解、書面材料、示范訓練等方法,在具體做法上要與護理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行護理操作時邊實施邊講解,這是最直接、最簡便、最有效的方法。溝通與交流是最主要的手段,在向病人宣教時,注意做到少而精,短而明,注意使用通俗易懂的日常用語,具體指出病人應知道的內容[12]。良好的健康教育效果取決于教育的時機,當入院病人處于心情不定、顧慮重重、或正在病重急診、疼痛不安的情況下很難接受教育。此時應讓病人住院,經檢查治療,病情穩定后選擇合適時機,結合病情進行宣教,病人才能專心傾聽,提高認知能力[13]。正如學者鄭維英[14]總結的那樣,做到“適時宣教、按需宣教、反復宣教,”健康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劉建萍等[15]對200例原發性高血壓病人進行高血壓基本知識與服藥依從性的健康教育,通過對照研究,實驗組的健康信念綜合度和服藥依從性分別為61.67%和40.75%,高于對照組的33.00%和15.50%,表明護理健康教育既提高了病人的健康信念,也提高了治療用藥的依從性。在評價指標方面,目前多數醫院單純采用“衛生知識知曉率”指標,我們認為該指標只是其中之一,評價指標應建立在患者掌握知識、轉變態度、改變行為或掌握某些相關技能、促進健康行為形成,提升健康水平等方面。劉斌報道[16],在開展系統化整體護理中,與病人建立一種指導與合作的共同參與型護患關系,通過針對性健康教育指導,解決病人存在的實際問題,病人的滿意率由92.6%上升981%,滿意度得明顯提高。用這些指標的滿意率來評價健康教育效果也許最能夠說明問題。學者溫麗芳[17]在對醫院護理健康教育效果的評價中,指出其近期效應能協調醫患關系,使患者配合治療,從而提高治療效果和醫療質量;遠期效果是增強人們自我保健意識,減少疾病發生,提高健康水平,顯示出醫院健康教育的巨大潛力,肯定護士在健康教育中發揮的作用。護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及應用前景隨著醫院健康教育模式的轉變,如何搞好醫院健康教育工作,一直是醫院領導及醫護人員關注的問題。國內諸多專家、學者都對醫院健康教育的對策作出有益的研究,也探索出一些特色模式和值得借鑒的經驗。陳啟超等[18]認為,要把醫院健康教育工作搞好,還應在管理上將健康教育納入醫院年度工作計劃的議事日程,經常討論。同時建立醫院健康教育考核評價體系,以期從理論上和實踐上給予指導,工作各個環節的指標要做到量化、標準化、制度化。南京總醫院醫務部以健康教育為基礎,在構建醫療質量管理體系中,著重規章制度、組織機構、信息系統、考核系統等四個方面的建設,在患者及家屬、醫務人員、系統幫帶、社區人群等四個群體中,建立立體網狀式的全面醫療健康教育體系[10],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健康教育的模式有計劃性、自主性、護理程序、健康信念等,計劃性健康教育為臨床普遍采用的模式,一般是根據科室護理的特點,制定不同病種標準健康內容,由責任護士實施。范麗鳳等[19]通過有計劃地對糖尿病患者進行教育培訓,結果患者的糖尿病知識評分、飲食、運動和藥物治療的依從性、自我血糖監測、自我管理能力均明顯提高,血壓和糖代謝控制明顯改善。自主性健康教育是讓患者自行選擇,根據自己病情提出相關問題,由護患雙方共同制定,這種模式打破了傳統的觀念,使受教育者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20]。在護理健康教育改革探討中,有提到“優勢內容遞增教育法”,其核心內容是根據患者的需求,不斷激發其學習興趣,以達到自己希望掌握的知識,這其實是自主式健康教育的一種補充,對患者而言,教育效果、滿意度及主動咨詢方面可能優于計劃性健康教育。但有的則認為,計劃性健康教育只是按計劃的教育內容照本宣科,會使聽眾失去學習興趣,教育工作容易流于形式;自主性健康教育模式強調的只是患者主動參與的理念,沒有一個可操作性的系統模式。有人認為護理程序才是一種科學的、邏輯的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理論及工作方法,不僅適用于臨床護理工作,也同樣適用于健康教育,運用其對患者實施教育,是提高健康教育實效的一種有效方法[21]。在臨床整體護理中,護理健康教育又有新的擴展,有不少學者把企業的PDCA管理循環方法應用于健康教育工作并作有益的嘗試。PDCA循環管理是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提出護理質量管理的基本方法,用中文表達是按策劃、實施、檢查、處理的順序循環管理,將每一次循環的起點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并循環不止地進行下去的科學程序。戴莉敏等[22]采用這種循環程序結合全程健康教育形式,對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進行隨訪觀察,并與常規隨訪模式管理對照研究。按既定的時間隨訪觀察,結果全程健康教育形式管理的知識掌握情況、糖尿病自我行為評分、生化指標等均較常規隨訪模式管理優。學者黃敏[23]也把該管理模式應用到乙型肝炎病人的健康教育管理中,經與常規健康教育比較,觀察發現PDCA管理健康教育干預后,乙型肝炎病人的健康行為方式、肝功能指標恢復效果都較常規健康教育好,患者的滿意度非常高。表明循環程序結合全程健康教育形式能提高患者自護行為及生活質量。健康信念模式理論運用于護理健康教育,更充分體現教育行為改變的實質。王井霞等[24]報道,近年來健康教育在我國教育領域更加廣泛,教育過程呈現一體化,教育對象也進一步擴展,形式上研究更加深入,顯示出護理健康教育應用的前景更加寬廣。
綜上所述,護士的根本任務是“幫助病人恢復健康,幫助健康人提高健康水平”,明確健康教育是護士的重要職能;疾病的預防治療、護理和康復知識;器械性治療、臨床檢驗、用藥指導、心理衛生等,都是醫院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教育形式有口頭講解、書面材料、示范訓練等方法,實施教育要與護理活動有機地結合,口頭講解是直接、簡便、有效的方法;效果評價應建立在病人掌握知識、轉變態度、改變行為等指標上;護理程序式是能循序漸進提高認識和解決問題的模式,適用于臨床護理,也適用于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應納入醫院工作計劃的議事日程,以期從理論上和實踐上給予指導。同時強化醫院健康教育技能的培訓,拓寬醫院健康教育思路,逐步將其擴展到全民健康教育中去。
參考文獻
[1]劉明慧.基層醫院健康教育形式及方法探討[J].社區醫學雜志,2010,8(24):6768.
[2]張玥,高德彰,孫月剛,等.病人教育的起源、現狀及發展方向[J].中華護理志,2000,35(6):366368.
[3]李旭,劉箴.腫瘤病人健康教育需求調查分析與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1995,30(12):747749.
[4]鄭海智,曹秀風,白智剛.醫院健康教育的開展與實施探討[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9(14):3486.
[5]張艷萍,韓雪.現代醫學模式下醫院健康教育問題的思考[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0,27(1):4446.
[6]劉麗,胡敏,韓韜.醫院健康教育評估體系建設的現狀與展望[J].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2009,4(增刊):4952.
[7]武美娥,厲兆春,孫清海.淺談醫院健康教育[J].中國醫藥指南,2008,6(5):158159.
[8]鐘勤.社會發展對醫院健康教育的需求[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6):364366.
[9]林清然.美國醫院系統化健康教育的啟示[J].廣東醫學,2008,29(7):12321233.
[10]王玲玲,楊國斌,汪春暉.強化健康教育 促醫療質量持續提高[J].醫院管理雜志,2010,17(1):9395.
[11].基層醫院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實用醫藥,2008,3(9):141.
[12]劉化俠,李蓉瓊.提供有效的病人教育[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1998,17(3):128129.
[13]何永芳.護理過程中健康教育的時機選擇和語言運用[J].中國健康教育,2004,20(3):268.
[14]鄭維英.患兒健康教育模式的探討[J].實用護理雜志,2000,16(1):26.
[15]劉建萍,何曉俐,任曉丹.健康教育對提高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的研究[J].實用護理雜志,1999,15(9):5860.
[16]劉斌.我院實行整體護理模式病房的初步實踐[J].廣西醫學,1999,21(6):5253.
[17]溫麗芳.基層醫院健康教育現狀及對策[J].臨床醫藥實踐雜志,2007,16(12):11971198.
[18]陳啟超,陳清蓉,陸高剛.建立醫院健康教育考核考評價指標體系的探討[J].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2006,17(1):8182.
[19]范麗鳳,陸菊明,田慧,等.全程糖尿病教育模式的構建、組織與管理[J].現代護理,2005,11(8):575579.
[20]張錦玉.我國護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現狀與發展[J].護理雜志,2009,26(1A):3233.
[21]魏碧蓉.基于PDCA循環的護理本科畢業論文過程管理[J].中華護理教育,2010,7(6):264265.
[22]戴莉敏,貢浩凌,方英,等. PDCA循環結合全程健康教育對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隨訪的效果觀察[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10):882885.
[23]黃敏. PDCA管理模式在乙型肝炎病人健康教育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全科護理,2012,10(2):475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