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記者感言

記者感言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記者感言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記者感言

記者感言范文第1篇

【關鍵詞】肝硬化;情緒障礙;心理干預;研究

【中圖分類號】R39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0120―02

肝硬化(hepatic cirrhosis)是臨床常見的慢性進行性肝病,由一種或多種病因長期或反復作用形成的彌漫性肝損害。在我國大多數為肝炎后肝硬化,其早期由于肝臟代償功能較強可無明顯癥狀,后期則以肝功能損害和門脈高壓為主要表現,并有多系統受累,晚期常出現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繼發感染、脾功能亢進、腹水、癌變等并發癥【1】。大部分發病急、進展快,病程遷延,反復發作,如治療不及時和護理不當,會并發失血性休克等,使患者身心受到極大的傷害和威脅,出現較多的不同程度心理障礙和問題【2】。

本文對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肝硬化患者,進行問卷調查和心理干預護理,以期為肝硬化患者的臨床綜合治療與康復護理提供理論依據和指導,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收集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我院的120例肝硬化患者,男65例,女55例,年齡23-75歲,平均年齡48.6歲。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經知情同意后入組,使用漢密爾頓焦慮和抑郁量表(HAMA、HAMD)【3】,進行問卷調查目的和意義的講解后,統一指導語,在患者本人完成問卷調研后,并當場收回。總共發放問卷125份,收回有效問卷120份,有效率96.0%。

1.3 統計處理 應用SPSSl5.0統計軟件包,對資料進行一般描述性統計分析,兩組之間的計量數據采用成組t檢驗,計數資料以頻數和百分比表示。P

2 結果

2.1 根據HAMA評分標準【3】,總分超過14分,表示肯定有焦慮存在,本研究發現,肝硬化患者焦慮發生率達50.3%;根據HAMD評分標準【3】,總分超過20分,存在輕中度以上的抑郁,研究發現,本研究人群抑郁情緒發生率為48.5%,均明顯高于普通人群和其他疾病人群。

2.2 干預前問卷研究得分發現,HAMA平均得分為23.32±4.56,HAMD平均得分為26.65±4.32,顯著高于普通人群和常模,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給予心理干預后,焦慮和抑郁得分均較前顯著下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本研究發現肝硬化患者存在明顯的焦慮和抑郁等不良情緒,與普通人群和其他疾病患者相比,不良情緒發生率均較高。分析其原因,可能與以下原因有關:

3.1 肝硬化本身是一種慢性疾病,目前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久治不愈,且國內大多數為肝炎后肝硬化,部分研究提示乙肝病毒與肝癌發展有相關,因此患者比較擔心傳染給家屬或朋友,甚至可能發展成肝癌,而引起恐懼焦慮等。

3.2 長期的疾病治療,使患者失去原本工作生活的環境和角色,導致社交活動減少,社會功能退縮及認同感降低,加之沉重的藥物診療負擔,給患者帶來較大的經濟壓力【4】和思想包袱,造成患者郁郁寡歡,情緒低落抑郁等。

4 心理干預護理分析

研究發現經給予積極的心理干預后,患者不良情緒得意顯著緩解,與干預前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4.1 積極與患者溝通,確保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消除患者對住院環境的陌生及不安全感,認真聽取患者不僅僅是軀體不適的主訴,還包括疾病感受、家庭問題及個人生活情感等方面的傾訴,積極給予回應、理解和支持鼓勵;

4.2 提供個性化心理護理,準確評估患者情況,根據癥狀、職業、個人的經歷和教育程度,生活環境不同,對疾病的認識范圍和深度不等,給予恰當的準確的護理應對,消除疾病不確定感引起的焦慮和恐懼,同時針對不同的情緒反應,制定系統的護理計劃。

4.3密切做好家屬和親友的社會支持工作,良好的家庭氛圍和好友關懷,能增強患者意志,提高治療信心和決心,良好的社會支持,可使患者得到充足的情感保護,有安全感和歸屬感,促進恢復。

參考文獻:

[1] 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第六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440-443.

[2] Bianchi G,Marchesini G,Nicolino F,eta1.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J].Dig Liver Dis,2005.37(8):564―565.

記者感言范文第2篇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3783(2008)-4-0047-02

【關鍵詞】 慢性乙型肝炎 干擾素水平及其誘生反應

應用微量細胞病變抑制法對9例HBsAg陽性的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患者進行血清干擾素(IFN)活性和外周血白細胞IFN誘生活力的測定。以19名健康獻血員作對照。在首次給患者注射國產聚肌胞(PolyI:C)前、注射后6h、24h的再測定其血清IFN和外周血白細胞IFN誘生活力。其次,對患者血清中有無IFN的抑制物質及抗IFN拮抗物質的問題亦進行了研究,試圖探討機體內IFN系統的變化及其意義。

1 材料和方法

1.1 以新城雞瘟病毒F系(NDV―F)無毒株作為IFN誘生劑:以濾泡性口腔炎病毒(VSV)作為攻擊病毒。

1.2 將NDV置于全血中誘生IFN

1.3 用人二倍體―VSV系統測定干擾素活性。待檢血清及誘生IFN按原倍1:5稀釋,再按2倍系列稀釋。同時設與樣品同稀釋度的IFN標準品(廣州醫藥研究所病毒研究室贈。批號9824,效價12,800IU/ml)對照,病毒對照及細胞對照。37℃培育36~48h觀察結果。用1mlIFN標本測定能保護半數細胞免受病毒損害的最高稀釋度其倒數即為IFN效價單位。

2 結果

2.1血清干擾素活力 獻血員平均為(10.3±2.6)u、除1例在5u外、均在10u以上。慢性乙肝患者平均為(4.4±5.2)u,其中有5例測不到血清IFN活力。慢性乙肝患者血清IFN活力較獻血員明顯低下(P

2.2 外周血白細胞干擾素誘生反應 獻血員平均為(2826±1599u)。慢性乙肝患者平均為(51.1±126.7)u,其中僅1例為160u、2例血清IFN為零的患者其外周血白細胞亦未能誘生IFN。慢乙肝患者外周血白細胞IFX誘生活力較獻血員明顯低下(P

2.3 聚肌胞誘生干擾素的血清活性 患者注射PolyI:G后6h,血清IFN活力平均為(13.3±6.6)u,注射前為(4.4±5.2)u。其活力的提高,前后相比,有明顯的差別(P

2.4 聚肌胞對外周血白細胞干擾素的誘生反應 患者注射PolyI:C后6h,外周血白細胞IFN誘生活力平均為(168.8±93.33)u,較注射前有顯著提高(P

2.5 慢性乙肝患者干擾素低下與體液因素的關系

2.5.1 干擾素抑制物質 慢性乙肝患者血清0.5ml分別加入經NDV誘導的獻血員外周血(2ml)培養中,并以正常人血清對照,分別測定其誘生IFN的活力。檢測結果:正常人血清對照組平均活力為(2389±1321)u,慢性乙肝患者血清組平均活力為(2.048±1.161)u,兩者未見差異(P>0.05)。提示本組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無對白細胞誘生IFN的抑制物質。

2.5.2 抗干擾素拮抗物質 以純化的IFN-10IU/100μl、20IU/100μl、50IU/100/μl,分別與本組9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等量混合置37℃轉鼓作用1.5h然后作加血清組與不加血清組的干擾素效價的測定,結果發現原2例慢性乙肝患者注射PolyI:C24h,無明顯IFN誘生活性的血清,降低原干擾素對細胞變的保護作用;其余7例患者血清則無此變化。因此認為這2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可能有抗IFN-拮抗物質的存在。

3 討論

記者感言范文第3篇

[關鍵詞] CD58;乙肝病毒;肝硬化;肝癌

[中圖分類號] R392.11[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7210(2008)06(b)-098-02

The differences research of the carriers, cirrhosis, liver cancer patients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s and the molecular level of CD58

CHEN Qiu-sheng1,LI Jing2,WANG Cui-xia2

(1.The Institute of Laboratory Medicine of the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 Zhanjiang 524023,China;2.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Affiated Hospital of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Zhanjiang 52402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Comparison of the carriers, cirrhosis and liver cancer patients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s with CD58 on the molecular level, to discuss the Possibility of the CD58 as an indicator of development of the illness.Methods:Normal, The patients of Hepatitis B carriers, liver cirrhosis, and liver cancer were divided into 4 groups; their expression level of red cells’ CD58 and the difference among the groups were detected.Results:There were differences of red cells’ CD58 between 3 groups of patients and the normal group. The level red cells’ CD58 of the liver cancer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other patients groups.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arriers and liver cirrhosis group.Conclusion: The level of red cells’ CD58 is a good indicator to judg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llness.

[Key words]CD58; Hepatitis B; Liver cirrhosis; Liver cancer

紅細胞膜表面存在多種免疫分子,其參與機體識別抗原、清除循環免疫復合物、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和調控淋巴細胞等非特異性和特異性免疫反應,在抗感染、抗腫瘤和免疫自穩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為此,我們測定乙肝病毒感染的正常攜帶者、肝硬化及肝癌患者紅細胞CD58分子的水平變化,以探討其與乙肝病毒感染病情發展的關系。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2007年1~12月廣東醫學院附屬醫院和附屬中心醫院臨床收治的乙肝病毒感染的正常攜帶者、肝硬化、原發性肝癌患者共93例,男63例,女30例。30名健康體檢者作為正常對照組。各組的乙肝病毒檢測表面抗原(HBSAg)均為陽性,性別和年齡無統計學差異。小牛血清購自杭州四季青公司。抗體均購自博士德生物公司。

1.2方法

取受檢者清晨空腹靜脈血2 ml,枸櫞酸鈉抗凝,水平離心2 000轉/min離心5 min以洗滌紅細胞,重復操作3次,以戊二醛固定,最后一次洗滌后加入1% S/BSA(生理鹽水/小牛血清),4℃箱保存。實驗時樣品洗滌后,用PBS配成2%紅細胞懸液,依次對應加入一抗(鼠抗人CD58單克隆抗體)、二抗(鼠抗人CD2單克隆抗體,購自博士德生物公司)及堿性磷酸酶標記羊抗鼠lgG。最后取樣本上清液,以酶標儀405 nm測定,讀取吸光度值,減去對照孔(無抗)值,求得各樣品A值。

1.3統計學處理

所用數據均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統計軟件SPSS 11.5,進行組間差異的統計方法為t檢驗。

2結果

三組患者紅細胞CD58分子數量的表達均顯著低于正常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肝癌組與其它兩組相比較,紅細胞CD58分子數量亦顯著降低 (P

與對照組比較,*P

3討論

一般認為乙型肝炎病毒并不直接損傷肝細胞,而是機體免疫系統在清除HBV時殺傷病毒感染的肝細胞,從而導致肝細胞損傷。因此,乙肝病毒感染者的機體免疫狀態成為當前研究的熱點之一。CD58又稱淋巴細胞功能相關性抗原-3(LFA-3),是淋巴細胞CD2的天然配體。它廣泛表達于血細胞,在紅細胞上呈現高表達[1~3]。謝明等[4]的研究結果表明,CD58可能通過促進T細胞、NK細胞活化,促進Th1細胞分化,進而增強細胞免疫應答等途徑來清除病毒。

我們的結果顯示,三組患者紅細胞CD58分子數量的表達均顯著低于正常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肝癌組與其他兩組相比較,紅細胞CD58分子數量亦顯著降低(P

[參考文獻]

[1]劉險峰. 紅細胞表面分子與紅細胞免疫[J]. 國外醫學免疫學分冊, 2004, 27:221-224.

[2]丁志祥,張樂之,郭峰.肝癌患者紅細胞CD35、CD44s和CD58分子的檢測及臨床意義[J].肝臟,2006,11(1):62-63.

[3]王海濱,錢寶華,張繼利,等.腫瘤患者紅細胞CD44s與CD58分子的定量測定及意義[J].中華微生物學和免疫學雜志,2000,20: 381-384.

[4]謝明,王香玲,紀玉強,等.外周血單核細胞CD58和CD58mRNA表達與HBV感染關系的研究[J].微生物學免疫學進展,2005,33(2):36-40.

[5]Fonseca AM,Pereira CF,Polo G, et al. Red blood cells Promotes survival and cell cycle progression of human peripheral blood T cells independently of CD58/LFA.3 and hemecompounds[J].Cell Immunol,2003,224:17-28.

記者感言范文第4篇

[關鍵詞]眼球摘除 心理分析 護理

眼球摘除適用于眼外傷、眼球惡性腫瘤、絕對期青光眼及眼球萎縮伴有炎癥,有明顯刺激癥狀而無法用藥物治療的一種手術。眼球已無醫治希望,采取此手術為患者解除疼痛和保護健眼。眼球摘除患者由于器官的喪失心理上承受著極大的壓力和痛苦,它嚴重影響患者的心理和外觀。我們針對患者存在的心理反應采取了相應的護理干預,取得了滿意效果。現將我科27例眼球摘除患者的心理分析及護理結果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病例共27例,眼球破裂傷8例,眼球萎縮9例,角膜潰瘍穿孔2例,視網膜母細胞瘤3例,眼內炎5例,其中男18例,女9例,年齡3~72歲。方法:通過護士與患者的交流,觀察患者的面部表情,言語表達,對治療護理的配合程度等進行綜合分析。

2 結果

顯效18例:患者能消除思想顧慮,對治療采取積極態度,能正確對待人生;有效7例:患者能情緒穩定、愿意配合治療及護理,但對今后生活有顧慮;無效2例:患者意志消沉、顧慮重重,對治療或前途缺乏信心。

3 討論

3.1 心理因素分析

3.1.1 自我形象紊亂。患者眼球摘除后必然帶來不同程度的心理缺陷,影響形象,術后恢復期往往更加關注自己的外表,尤其是女性,她們最難適應失去眼球所帶來一系列的變化。

3.1.2 自尊心下降。眼球摘除后日常工作受到影響,女性患者較注重家庭對自己的態度;擔心周圍人對自己的歧視,會影響自己將來的生活,從而感到自己未來的工作、學習甚至擔心自己將來的婚姻以及家庭狀況出現變化。男性患者則更注重病后的社會角色,如社會地位下降、工作能力、勞動力下降,與別人相比沒有任何優勢可言。

3.2 不確定感

3.2.1 焦慮、恐瞑心理。患者往往因眼球摘除,產生極大的精神壓力,幾乎所有患者都擔心失去眼球對今后的生活影響和眼球摘除后造成容貌改變,認為面目丑陋,易產生悲觀心理;把生活看得灰暗,對未來失去信心,心理不平衡,難以接受現實,使病人處于焦慮不安、恐瞑、憂郁。

3.2.2 情緒不穩。出現了煩躁易怒、食欲不振、夜間失眠等情況。

3.2.3 孤獨感。往往感覺自我價值喪失,感到孤獨無助。因此,對醫護人員的言行及周圍環境的變化極為敏感、多疑,期望得到醫護人員及家人的關愛。

3.3 社會適應力改變

3.3.1 性格改變。由于失去眼球造成心理適應發生障礙,表現為沉默寡言、憂郁寡歡,受不了親戚朋友們那種憐憫而怪異的眼光,不愿與人交往。

3.3.2 無助感。眼球摘除后往往感到前途一片漆黑,整天沉浸在悲傷中不能自拔,拒絕治療和護理,破壞物品甚至想自殺。內心感到無助,這種無助來自于個人、家庭和社會。

4 護理分析

眼球摘除患者術后要承受心理上的痛苦,還將承受家庭、社會、經濟等方面的心理壓力,現將護理內容報告如下。

4.1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眼球摘除尤以青、中年男性居多,他們是社會和家庭的主要勞動力,手術將影響他們的工作、生活和家庭,使他們在社會和家庭中的角色發生轉變;他們既承受傷痛的折磨,又承受心理的打擊,心理承受能力降低,加上環境、家庭和社會因素的影響,使他們處于痛苦和矛盾之中。此時,我們護理人員要以高度的責任心、同情心,主動、耐心地與病人溝通,解除病人精神上的各種壓力,緩解病人的緊張心理。對于醫護人員來說,了解患者心理狀態,經常與患者交流,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疾病,接受現實,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使他們認識到雖然失去了眼球,但同樣可以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患者方面,他們對自己的身體需要重新認識,對別人的反應也要重新評價,而且必須適應與接受這些改變,以符合其形象,才能重新適應自我概念。護理人員不僅使病人改變想法,讓其感到親切、溫暖,感到有依靠;還要啟發病人接受事實、面對現實,以積極的態度面對人生。

4.2 創造良好的環境

術后患者的不確定感可影響機體康復和今后生活,降低應對能力,從而影響機體康復和術后生活質量。入院后護理人員應做好術前準備,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責任感做好患者及家屬的心理護理,向他們講明病情的危重、手術的必要性,只有眼球摘除手術才能減輕疼痛和保護健眼,確保生命安全的道理。取得患者和家屬的同意和合作,有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術后為病人提供舒適的環境,讓病人得到充分的休息。醫護人員不但要處處關心體貼病人,滿足病人的需求,還要做好其家屬的思想工作。鼓勵病人家屬、親人、同事、朋友多來探視,帶來溫馨和親情,讓病人時時感受到親人的關愛及尊重,從而消除孤獨、被遺忘感,樹立戰勝疾病的勇氣。

記者感言范文第5篇

[關鍵詞] 醫院感染;老年人;經濟學損失

[中圖分類號] R181.3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2)33-0136-02

目前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截至2009年,全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1.13億,占全國總人口的8.5%[1]。2008年中國衛生服務調查研究顯示,65歲及以上老年人年住院率為15.3%,而其他年齡組的平均年住院率為5.9%[2]。老年人由于諸多的因素成為醫院感染的易感人群已成為共識[3,4],老年患者的醫院感染問題將越來越突顯,而醫院感染給患者和社會帶來的極大負擔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因此,為評估老年患者醫院感染的經濟損失,回顧性調查我科2010年1~12月發生醫院感染及未發生醫院感染患者的醫療費用及住院天數等情況,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科主要收治以神經系統為主合并其他內科疾病的老年患者,回顧性調查2010年1~12月出院老年患者中發生醫院感染病例(感染組)與未發生醫院感染病例(對照組)的醫療費用及住院天數等情況。納入標準:兩組患者的性別相同、年齡相差不超過5歲、入院時間相差不超過1個月、疾病嚴重程度相近(包括基礎性疾病)、出院診斷、住院付費方式相同。死亡病例排除在兩組研究對象之外。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資料的構成比無統計學差異(P > 0.05)。

1.2 醫院感染診斷標準

以衛生部2001年頒發的《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作為醫院感染診斷標準。

1.3 研究方法

利用醫院網絡信息系統,逐一查閱兩組患者的各項資料,調查內容包括患者的性別、年齡、住院時間、感染部位、住院費用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數據的正態性檢驗提示,兩組患者的住院費用、藥費、住院時間均呈偏態分布,故用中位數描述它們的平均水平,兩組的比較采用非參數檢驗中兩獨立樣本Mann-Whitney U 檢驗,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納入標準

2010年1~12月出院老年患者643例,發生醫院感染42例,醫院感染發生率6.53%,死亡病例2例不納入調查范圍。調查研究的40例醫院感染患者中,下呼吸道感染18例,上呼吸道感染4例,泌尿道感染11例,胃腸道感染4例,多部位感染3例。

2.2 醫院感染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

感染組患者醫療費用平均每例人民幣30393.61元,對照組患者醫療費用平均每例人民幣20064.31元,感染組比對照組每例多支出人民幣10329.30元。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u = -4.041,P < 0.01)。見表1。

2.3 醫院感染對患者住院時間的影響

感染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27.5 d,對照組平均15 d,感染組比對照組住院時間延長12.5 d,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u = -5.357,P < 0.01)。見表1。

2.4 不同感染部位所致經濟損失

醫院感染造成的經濟損失因感染部位不同而異,經濟損失由高至低依次為多部位感染、下呼吸道、泌尿道、胃腸道、上呼吸道感染,見表2。感染組不同的感染部位住院時間各不相同,以多發部位感染患者每例平均住院時間最長,住院時間為31.0 d,見表2。

3 討論

醫院感染造成的經濟損失給患者和社會帶來極大的經濟負擔,是全球性問題。據國外研究,醫院感染可使患者病死率增加4%~33% ,其中病死率最高的是院內獲得性肺炎,美國每年約額外支付40億美元,英國額外支出約16億歐元。隨著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減輕患者負擔已刻不容緩。本研究感染組較對照組平均每例多承擔住院總醫療費用為人民幣10329.30元,與易文華等報道的神經系統疾病平均每例醫院感染患者增加醫藥費10783元接近[5],比劉智成等報道的平均每例醫院感染患者增加醫藥費6056.04元高[6],這種差別與醫院所在地區、醫院收費標準、醫院的規模、患者特點等有一定關系。其中感染組患者藥費每例多支出人民幣9143.32元,占醫療總費用的63.7%,兩組患者的藥費比例有差異性(u = -5.921,P < 0.01),多支出的醫療費用主要為藥費。感染組患者的藥費所占醫療費用比例稍低于劉一新等[7]報道的67.4%,與目前國家的政策要控制藥品價格和藥品比例有一定的關系。平均住院日延長12.5 d,比易文華等[5]報道的9.34 d略高。不同的感染部位引起的經濟損失及住院時間的延長各不相同,3例多部位感染病例均是下呼吸道合并其他部位感染,所引起的經濟損失列首位,平均住院總費用每例多支出人民幣23933.74元,住院時間平均每例延長16.0 d;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平均住院總費用每例僅多支出人民幣72.98元,住院時間延長2.5 d,引起的經濟損失較小,考慮與上呼吸道感染病例感染較輕有關。總之,醫院感染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是明顯的,還有患者死亡、缺勤、陪護、患者住院時間延長、降低病床的周轉、醫務人員工作量的增加等等損失本文未行統計,可以說實際損失要更大得多。因此,做好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降低患者和社會的負擔,我們責無旁貸。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2010中國衛生統計年鑒. [2011-03-01]..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2008年國家衛生服務調查. 2009 [2011-03-01]. http:///publicfiles//business/cmsresources/mohwsbwstjxxzx/cmsrsdocument/doc9911.pdf.

[3] 劉曉紅,孫國良,周宏偉,等. 老年人醫院感染64例臨床分析[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3,13(9):831-832.

[4] 季海生,全. 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痰培養前瞻性研究[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5,15(11):1237-1240.

[5] 易文華,張永成,張柔玲. 醫院感染經濟損失病例對照研究[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6,16(10):1140-1156.

[6] 劉智成,李. 我院86例醫院感染腦卒中患者經濟損失的統計分析[J]. 中國醫院統計,2008,15(3):264-265.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原县| 寻乌县| 洛阳市| 即墨市| 乐山市| 荣昌县| 遵化市| 黄龙县| 双鸭山市| 定兴县| 永善县| 莱西市| 卢湾区| 兴城市| 长沙县| 祁连县| 大城县| 赣榆县| 涟源市| 德格县| 琼结县| 泽普县| 太保市| 白沙| 南和县| 衢州市| 太仓市| 安阳县| 通城县| 盐边县| 江安县| 桐梓县| 五华县| 安义县| 富裕县| 芦溪县| 博湖县| 拉萨市| 如东县| 贵阳市| 阿尔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