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春蕾計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基本情況
我市自**年開始實施“春蕾計劃”以來,得到社會各界的熱情關注和積極參與,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取得了一定的關愛成效。截止20*年底,全市共募集資金65萬余元,資助“春蕾女童”1707名。
1、“春蕾女童”的大體分布
我市實施“春蕾計劃”的資助對象,主要是城鄉小學階段的貧困女童。20*年以前,以農村失學、貧困的女童為主要資助對象,從20*年開始資助對象逐步向城市拓展。據統計顯示,受資助的1707名“春蕾女童”,她們大部分分布在農村,農村1328名,占77.8%、城鎮379名,占22.2%;建立了“春蕾女童”檔案,全市建檔人數1628名,建檔率為95.4%,其中當涂縣839名、花山區247名、雨山區403名、金家莊區139名。
2、“春蕾女童”受教育狀況
據調查,登記在冊的1628名“春蕾女童”中,有405名已畢業,占受資助總數的24.9%,其中小學畢業的37名,占已畢業總數的9.2%、初中畢業的298名,占已畢業總數的73.6%、高畢業的54名,占已畢業總數的13.4%、職高(技校、中專)畢業的13名,占已畢業總數的3.3%、大學畢業的2名,占已畢業總數的0.5%;目前仍有1223名“春蕾女童”還在學習,占受資助總數的75.1%,其中讀小學的533名,占在讀人數的44%、讀初中的553名,占在讀人數的45.1%、讀高中的101名,占在讀人數的8.1%、讀職高(技校、中專)的32名,占在讀人數的2.5%、讀大學的4名,占在讀人數的0.3%。據走訪和座談了解,1996年以前資助的春蕾女童大多數已到婚嫁的年齡,有的已成家,生兒育女,正在農村從事農業勞動,對繼續學習無要求。
3、資助資金的來源
實施“春蕾計劃”是一項幫助貧困女童重返校園,提高未來婦女素質的社會公益活動,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資助的資金來源主要是通過廣泛宣傳,利用社會資源積極爭取社會各方的支持和參與。十多年來,從單位到個人,從市級機關到企業、基層,從市領導到普通百姓,從國家公務員到下崗職工,都踴躍加入資助“春蕾女童”的行列,如十七冶離休高級工程師胡世英老人一次性捐款1.67萬元,當涂東門醫院院長王祥多次捐款達1.89萬元。“春蕾計劃”已成為我市“三大”資助的品牌之一。
4、資助方式及金額
資助“春蕾女童”方式由初始的“一對一”資助,不斷拓展為“一對一”資助和開設“春蕾女童班”并存。“一對一”的一次性資助也不斷延伸為“一對一”長期資助。20*年以前我市基本上采取的是一次性資助,即資助方一次性捐款400—500元資助1名“春蕾女童”完成小學學業;20*年以后,采取了分期資助保證“春蕾女童”讀完小學的方式,為了更好地,即受資助的“春蕾女童”每人每學期受到80-120元的資助,直至“春蕾女童”小學畢業。隨著“春蕾計劃”實施的深入,單位或個人捐款數額日益增多,我們對“春蕾計劃”的實施進行了創新,實施了“規模”資助。即在某個學校貧困女童相對集中的某個年級設立“春蕾女童班”并掛牌,每名“春蕾女童”每學期得到100元的資助,直到小學畢業。到20*年為止,我市已開設14個“春蕾女童班”。
5、資助對象的教育和經費的管理
實施“春蕾計劃”的工作重點,要加強“春蕾女童”的教育和資助款的管理和使用。一是做好“春蕾計劃”的基礎工作。建立貧困女童調查摸底制度,“春蕾女童”建立檔案及學習情況信息反饋制度等,對資助工作進行正確引導,使資助方了解相關信息,有選擇資助針對性的對象,也使得婦聯能夠合理配置資助資源,資助人員不重復,實現資助的最大化。二是做好“春蕾女童”的教育。通過舉辦“春蕾女童”演講匯報和表彰優秀“春蕾女童”活動,教育她們珍惜學習機會,通過資助單位將“春蕾女童”接到城里,參觀學習,激勵她們好好學習,勉勵她們要使自己成為有用之才,將來回報社會。三是加強資助經費的管理。我們建立了資助經費管理制度,資助款發放制度,收到的資助款單獨建帳,受資助的女童簽字領款,不允許任何單位和個人借用或挪用資金經費,真正使每一分資助款都用于“春蕾女童”。
二、面臨問題
1、“春蕾女童”受教育的程度不高
人們常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春蕾女童”都有極其相同的經歷——家庭貧困、父母單方或雙方多病或死亡,家中還有讀書的弟妹等。一方面,資助款對于她們是有限的幫助,為了減輕家中負擔,她們在小學或初中畢業后被迫輟學參與勞動,過早承擔起家庭生活的重擔。另一方面因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她們對追求高層次的學習,攫取更多的文化知識沒有迫切需求。
2、資金籌集有一定難度
“春蕾計劃”是一項社會性的公益活動。從實施情況看,它既沒有專項基金,也沒有相對穩定的捐助單位,捐助隊伍不大,再加社會上的各種名目的捐款也不少。實施“春蕾計劃”全靠婦聯廣泛宣傳發動,社會各界的零散捐款,募集的資金非常有限,使“春蕾計劃”缺乏力度和后勁,有待社會各界繼續共襄善舉,使這一“品牌”得以延續和發展。
3、“春蕾女童”創業技能培訓亟待加強
據調查分析,“春蕾女童”的文化素質不高,小學或或初中畢業后,沒有繼續得到因人而異的勞動技能培訓。因此,她們在走上社會以后,缺乏科技致富和勞動力轉移就業的技能,就業和創業存在困難。另外,倡導對“春蕾女童”“扶上馬、送一程”的工作,缺乏手段、渠道和資金。
三、幾點建議
1、加大宣傳,提高認識
實施“春蕾計劃”已經十多個春秋,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逐步扎根于社會。但在不斷深化改革的新時期,實施“春蕾計劃”仍然面臨著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這就需要采取各種形式,向全社會各階層宣傳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優良傳統和社會美德,堅持以人為本,大力宣傳構建和諧社會、貫徹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重要意義及實施“春蕾計劃”中涌現的先進典型,使全社會積極支持和踴躍參與“春蕾女童”資助活動,為構建和諧社會做貢獻。
2、整合資源,建立基金
自實施“春蕾計劃”以來,雖然社會各界慷慨解囊,愛心助學,只解決部分女童的困難,還有一部分貧困女童因資金籌集有限得不到資助。“春蕾計劃”是以幫助貧困失、輟學女童重返校園為宗旨的一項德政工程,需要積極整合社會力量,構建黨委領導、政府支持、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有效機制。政府部門要把扶助貧困女童作為擴大公共服務的一項主要內容,作為社會保障體系的有益補充,加大扶持力度,應通過財政扶持、社會募集等途徑,逐步建立“春蕾計劃”救助基金,為順利實施“春蕾計劃”提供資金保障。
1、阿里“春蕾計劃”是1989年起在全國婦聯領導下,由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發起并組織實施的一項救助貧困地區失學女童重返校園的社會公益項目。
2、“春蕾計劃”已經成為中國民間公益組織促進女童教育發展的最成功、最有影響力的范例。2005年“春蕾計劃”被民政部授予“中華慈善獎”。
(來源:文章屋網 )
江賽春:下半年的投資機會總體來看,仍應是不溫不火,股市投資機會應該比上半年更好,債市投資機會不如上半年火爆,QDII仍然具備配置性投資價值。投資者需要根據自己的投資需求、投資期限,來考慮基金的投資機會。
如果投資期限長于一年,能夠承受階段性投資風險,那么,不妨重點關注股票型基金逐漸好轉的投資機會;如果對收益安全性要求較高,債券型基金仍是較為明確的收益機會來源;如果對流動性要求高,貨幣式基金仍然是投資首選。
投資與理財:銀行加大推出自己的“寶寶”類現金管理工具,你怎么看未來基金類“寶寶”產品的收益狀況?
江賽春:各種“寶”類產品實質都是貨幣式基金,收益主要取決于短期資金市場的利率水平,換句話說,就是市場上錢緊張與否。如果流動性緊張,短期資金市場利率處于高位,包括各種“寶”在內的貨幣式基金收益就會整體上行,反之則收益率下降。
2014年以來,資金市場的整體環境是趨于寬松,央行定向寬松降準,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使得今年貨幣市場整體利率相比去年下半年下了一個臺階。因此,貨幣式基金在老倉位逐漸到期后,收益率普遍出現下行態勢。此外,關于貨幣式基金尤其是“寶”類基金加強監管的因素,如取消協議存款不罰息等政策優惠,也會對貨幣基金收益帶來一些影響。總體而言,下半年貨幣基金收益會保持穩中有降的趨勢,年化收益率3%~3.5%的可能性比較大。
投資與理財:上半年債券走出一波牛市行情,你怎么看今后債券基金的投資價值?
江賽春:上半年債市走勢較好,主要有幾個因素,一是經濟下滑,政策轉向實質寬松,促使資金面緊張狀況大為緩解,利率水平下行,利好債券市場;二是去年下半年債市反常大幅下跌后的修復因素,在今年債市基本面好轉后,快速修復了去年下半年的重創。
下半年債市投資環境總體上保持較為有利的格局,但相比上半年而言,獲利空間將會縮減。經濟基本面下行周期不改,短期內微刺激改善宏觀數據,持續性較差,CPI有提升壓力。整體增長將促使債市由牛陡轉為慢牛,利率仍將下行為主,流動性充裕。
獲利空間縮減原因,一是上半年債市快速修復性上漲,利率進一步下行空間明顯壓縮;二是下半年債市可能出現信用風險事件,對上半年快速上漲的信用債會形成考驗。總體來說,債券基金下半年正收益的可能性很大,但要維持上半年10%以上的年化收益率幾無可能。債券基金的選擇注重投資穩健性,老牌風格穩健的債券基金可以關注,如建信、工銀、富國、南方等旗下債基。
投資與理財:看到很多投資機構都在看好下半年股市投資機會,下半年股票型基金是否有較大的投資機會?
關鍵詞:廣西香椿;類型劃分;差異性
中圖分類號:S792.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13-0005-03
1 引言
香椿(Toona sinensis)是我國特有的珍貴速生鄉土樹種,其主干明顯,材質堅硬,紋理美觀,享有“中國桃花心木”的美稱[1]。香椿具有較高的材用價值、食用價值及藥用價值,是一種發展潛力巨大、應用前景廣闊的速生、豐產、高效的樹種。香椿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主要分布在湖南、山東、廣西等地,其中廣西的香椿種植面積相對較大,集中分布在賀州、百色、桂林、柳州、來賓、南寧、崇左等地,被普遍運用在廣西石漠化治理以及退耕還林方面,為廣西珍貴的鄉土樹種之一[2,3]。
目前,對香椿的研究方向主要以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的研究為主,大多集中在香椿營養成分與品質[4,5]、化學成分[6,7],香椿的儲存及加工[8~10]及香椿葉提取物[11]等方面,對香椿材用價值方面缺乏較深入的系統研究,在香椿類型劃分及生長差異性方面的研究還未見報道。筆者基于香椿的枝葉形態特征、功能性狀指標、種子形態特征指標及生長指標,分析了不同類型香椿的生長差異,為廣西香椿種質資源的保存和利用提供科學依據。
2 材料與方法
2.1 試驗樣地
根據廣西森林資源二類調查資料,樣地選取了廣西香椿人工林主要分布的11個縣:樂業縣、隆林縣、靖西縣、全州縣、忻城縣、鳳山縣、融安縣、隆安縣、天峨縣、東蘭縣和昭平縣的香椿中齡林樣地。
2.2 研究方法
選擇生長良好的中齡林林分設置標準地(20 m×30 m),每調查區設置3個標準地,總計33個。每木檢尺觀察并記錄樹皮、展葉形態特征。在樣地中分別選擇3~5株無病蟲害的樹木,分別從4個方位采集成熟功能復葉50張/株。測定每張復葉長度、小葉對數。每張復葉分別在上、中、下部位各取小葉3對,測量小葉面積、長度、寬度和厚度。在馬山縣香椿人工林中采集香椿果實,用四分法選擇100顆種子計算千粒重,并用游標卡尺測量種子的橫莖與豎莖。
2.3 數據處理
變異系數=(標準差/平均值)×100%。選用Excel 2003 進行數據整理及計算,用 SPSS 2.0 軟件進行方差分析與多重比較。
3 結果與分析
3.1 廣西香椿的類型劃分
通過對廣西香椿人工林的實地調查發現,香椿在木材顏色、冠形結構、樹皮開裂情況、展葉顏色、木材顏色、復葉長度、小葉對數、小葉大小與厚度及種子形態特征等方面都存在明顯差異,但是冠形結構、展葉顏色的差異性不穩定,易受環境等因素影響。香椿作為廣西重點發展的珍貴鄉土樹種之一,則以用材為主,經過調查發現,廣西香椿類型的木材顏色界限十分明顯且穩定,較容易區分,因此,以木材顏色作為區分香椿不同類型的依據,將廣西香椿劃分為紅木類型和白木類型(見表1)。
3.2 不同香椿類型的枝葉功能性狀差異性分析
紅木類型香椿的主枝與副主枝分枝角度小,枝條直立,樹形較為緊湊,通透性較差。白木類型香椿分枝角度低,分枝較多且散亂,樹形分散,冠幅較大。葉片的各項測定指標(葉面積、葉面長、平均葉寬、最大葉寬、小葉柄長、葉片長度、小葉厚度、復葉長度、小葉數量)在各個調查地點差異達到極顯著。白木類型和紅木類型的葉面積、葉面長、最大葉寬、小葉柄長、葉片長度、復葉長度、小葉數量差異極其顯著,平均葉寬和小葉厚度兩個指標中在不同香椿型中差異顯著(見表2)。
3.3 不同香椿類型的種子差異性分析
3.3.1 種子形態差異性分析
白木類型和紅木類型種子豎徑平均值分別為0.48 cm、0.49 cm,橫徑平均值為1.86 cm、1.56 cm。由表3知,兩種類型種子在豎徑上差異不顯著,橫徑差異極顯著。從外觀形狀上看,白木類型的種子為飽滿狀卵圓形,紅木類型香椿種子則呈狹長披針形。
3.3.2 種子千粒重差異分析
由表4知,兩種類型種子千粒重差異極顯著,白木類型的千粒重均值比紅木類型的大,白木類型千粒重為10.70 g,紅木類型千粒重7.43 g。說明白木類型的種子較大,質量較重;而紅木類型種子較小,質量較輕。
3.4 不同香椿類型的生長特性分析
通過實地調查可知,香椿白木類型和紅木類型在萌芽期先后、落葉期、播種苗從播種到出土時間均存在差異。春季萌芽和落葉時間白木類型比紅木類型早7~10 d。在同一時間播種,白木類型香椿幼苗出土在27 d左右,紅木類型的香椿幼苗出土相對要晚10 d左右。
白木類型年平均胸徑為1.6 cm,年平均樹高3.5 m,年平均枝下高3.2 m,年平均蓄積量9.3 m3/hm2;紅木類型年平均胸徑為1.3 cm,年平均樹高2.8 m, 年平均枝下高2.7 m,年平均蓄積量7 m3/hm2。由表5可知,白木類型香椿和紅木類型香椿的年平均胸徑、年平均樹高、年枝下高和年平均蓄積量均達到了極顯著差異。
4 結語
(1)不同香椿類型的在木材顏色與質地、冠形結構、樹皮顏色及開裂情況、嫩葉顏色、分枝角度、種子橫徑、種子千粒重、復葉長度及小葉數量存在明顯差異。
(2)冠形結構、樹皮顏色及開裂情況、嫩葉顏色、復葉長度與數量等指標的差異性受環境影響較大,而木材顏色的特征界限相對穩定,故以木材顏色作為廣西香椿類型劃分的主要依據,可分為紅木和白木兩種類型。
(3)白木類型、紅木類型的香椿年平均生長量存在顯著差異,且白木類型比紅木類型的香椿生長表現更好。
(4)白木類型萌芽時間、落葉時間要比紅木類型提前。
(5)白木類型和紅木類型的表型特征及生長特性存在差異,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環境和種源本身,今后將對這方面有更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 第四十三卷 第三分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6:37.
[2] 彭方仁,梁有旺.香椿的生物學特性及開發利用前景[J].林業科技開發,2005(3):3~6.
[3] 邢莎莎,陳 超.香椿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科學,2010(17):8978~8979,8981.
[4] 王趙改,陳麗娟,張 樂,等.不同采收期紅油香椿營養成分和抗氧化活性分析[J].食品科學,2015(4):158~163.
[5] 魯燕舞,唐 麗,張曉燕.光質對香椿芽苗菜生長和營養品質的影響[J].營養學報,2014(2):188~192.
[6] 王旭波,顧芹英,沈玉萍,等.香椿的化學成分研究進展[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4):396~400.
[7] 邢莎莎,陳 超.香椿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科學,2010(17):8978~8979,8981.
[8] 沈玉萍,鐘雄雄,余筱潔,等.中藥香椿葉的化學成分研究[J].中國藥學雜志,2013(1):22~24.
[9]王趙改,楊 慧,朱廣成.減壓處理對香椿貯藏品質的影響研究[J].華北農學報,2013(6):181~185.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alcohols in the alcohols compound which play great role in the aromatic chemicals industry. They are basic materials for the aromatic chemicals and are also the indispensable main material when blending.
關鍵詞:醇類;脂肪族醇類;萜類醇;縮合反應
Key words: alcohols; aliphatic polymeric alcohols; terpenes; condensation reaction
中圖分類號:TQ0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03-0039-01
1醇類化合物的一般制法
1.1 鹵代烴水解:鹵代烴水解生成醇
1.1.1 RX+H-O-HR-OH+HX
這個反應是可逆的,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必須加入堿性試劑(如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鉛等)以破壞可逆反應。但在強堿存在下,有些鹵代烴常容易產生副反應。
1.1.2 為了使鹵代烴更有效的轉變為醇,在合成香料中,也采用下列方法,即將鹵代烴和醋酸鈉作用成為醋酸酯,然后再用酸或堿來水解醋酸酯,使其成為醇。
CH3COONa H2O
RX――――ROCOCH3―ROH+CH3COOH
(酸性或堿性)
1.1.3 由萜烯制取香葉醇或芳樟醇等萜烯醇,就是通過鹵代烴水解反應來合成的。月桂烯和干燥的HCI反應后得到幾種鹵代烴,這些鹵代烴可以水解成為相應的萜烯醇,月桂烯醇、芳樟醇、橙花醇、香葉醇。
1.2 由烯烴制醇法
1.2.1 與水的加成作用。
H2C=CH2+H2O―H3C-CH2OH
此反應應有催化劑存在下才能進行,過去通常采用硫酸為觸媒,其反應式為:
H2O
H2C=CH2+H2SO4―H3C-CH2SO3OH―H3C-CH2OH+H2SO4
由于硫酸觸媒,對設備的腐蝕性較強,故目前采用H3PO4-硅藻土為催化劑,在設備上僅襯銅就可解決腐蝕問題。
1.2.2 與甲醛的縮合反應。烯烴與甲醛的縮合反應,隨反應中溶液的不同,可得到不同的產物,潑林斯(Prins)對此曾做了系統的研究工作,如苯乙烯與甲醛的縮合反應:
(1)以甲酸為溶劑時,1mol苯乙烯和1mol甲醛反應,如此可得到游離的二元醇―笨丙二醇―(1,3)。(2)以乙酸為溶劑時,如此可得到羥甲基長葉烯,除可用于皂用、洗滌劑、化妝品或除臭劑等香精配方中能起到良好的定香效果外,尚能應用于爽身粉、化纖、棉織品或紙張等加香。(3)以硫酸為溶劑時,1mol苯乙烯和2mol甲醛反應,如此可得到丙位笨丙醇。根據上述反應為例,從乙位蒎烯可制備乙酸諾卜酯的原料――諾卜醇。
1.3 羰基、羧酸及羧酸酯等化合物制備醇
1.3.1 還原部分。具備羰基的化合物,醛、酮、酸、酯可被還原成醇。如:香茅醛還原成香茅醇(又稱香草醇),樟腦還原成龍腦等。
現將上述提到的還原劑情況說明如下:(1)醇鋁法――某些醇鋁常用來還原醛或酮使之成為醇類,例如米文-龐獨夫反應,就是采用異丙醇和異丙醇鋁來還原醛酮的。例如,桂醇即又桂醛經此還原而制得的。(2)氫化鋰鋁法(LiAIH4)――這是一種可溶與乙醚的強烈還原劑,它幾乎能還原各類有機物質,而且得率很高,其中還原醛、酮、酸、酯最為常用。這種還原劑的特點是,能直接還原羧酸生成伯醇,卻對脂肪族化合物中的不飽和鍵不產生影響。(3)鈉硼氫法(NaBH4)或稱硼氫化鈉和鉀硼氫(KBH4),此類還原劑可以還原醛、酮成伯醇、仲醇,同時對酰氯也有作用生成伯醇。單此還原劑不影響其它功能團。
1.3.2 與金屬有機化合物反應制備醇。
(1)與羰基反應。(2)與羧酸及羧酸酯反應;此反應若要制備酮時,格氏試劑(C2H5MgBr)的量要控制,過量時則有叔醇生成。(3)與環氧化和物反應。
上述的反應情況可以看出,當格氏試劑(C2H5MgBr)與醛反應時得到仲醇,與酮、羧酸及羧酸酯反應時可得到叔醇,僅與甲醛或環氧化和物反應才得到伯醇。并且上述的加成反應中均為增加碳原子的方法。反應熔劑在低溫時選用無水乙醚,在高溫時選用四氫呋喃。
2個別醇類的制備及應用過程
2.1 脂肪族醇類
2.1.1 脂肪族醇類化合物,直接被應用與香料工業中,大致有正辛醇、正壬醇、正十碳醇及十二醇(月桂醇)其香氣如下:正辛醇――有強烈的油脂氣,當稀釋后卻有相當愉快的香氣,少量的用于玫瑰型及花香型香精中。正壬醇――具有強烈持久的香氣,稀釋后帶有玫瑰樣的香氣,與香茅醇相似,適宜于配置玫瑰型香精。正十碳醇――具有柔和玫瑰型的香氣,有時極少量的用于香型香精中。十二醇(月桂醇)――具有頗弱而持久的油脂氣息,極有限的用于玫瑰型、紫羅蘭和百合花型的香精配方中。
2.1.2 制備方法。(1)在我國目前對辛醇、十醇、十二醇的制備是利用椰子油在氧化銅、氧化鉻(CuO、Cr2O3)存在下經高溫加壓氫化而得到偶數碳原子的混合醇及碳氫化合物。雖然經過如此分段收集餾分,但并非是相當嚴密的。C8-C10醇餾分中夾有C12醇,此段餾分被香料工業所利用,其它餾分被應用于其它工業中。(2)至于C8-C10醇(夾著C6醇和C12醇)及碳氫化合物,如何將其分開,若采用一般的減壓分餾法是很難分離出純的各個醇,雖然它們之間的沸點有一定的差距,但由于C8-C10醇餾分內夾雜碳氫化合物,故在通常的減壓分餾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可采用硼酸結酯法彌補上述的缺點。
2.2 萜烯醇類化合物
2.2.1 芳樟醇。芳樟醇的主要來源是從芳樟精油減壓分餾而得。經此分餾可以分別得到白油、桉葉油、芳油、松油醇、樟腦及黃樟油素等。但在分餾時不能按其沸程的不同來進行分割,因芳樟醇和樟腦的沸點僅差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