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天蝎計劃

天蝎計劃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天蝎計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天蝎計劃

天蝎計劃范文第1篇

2、早晨,我來到校園,陣陣花香便迎面撲來。恩!花香里還透著一股蜜一樣的甜味,真好聞!仔細觀察月季。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已完全綻開。有紅色的黃色的粉紅色的白色的,還有的花邊是紅色的花瓣是黃色的。花和綠葉經晨光一照,像穿著五顏六色衣裙的少女,有的像蝴蝶翩翩起舞,有的害羞的掩面含笑,美麗極了!

3、院子里的月季花最后盛情開放了,一朵碩大的桃紅色的花兒,讓整個院子倍增許多生機。花香四溢,綠葉相襯。人在花前走過,情緒都會變得異常舒心自然。

4、隔一夜,那幾朵月季花便競相開放了。那花兒樸素大方,花瓣層層疊疊,微微下卷,在陽光的照耀下,花瓣猶如涂上了一層明油,光澤而明亮。

5、它的葉子是橢圓形的,一片片葉子挨挨擠擠,層層疊疊,長得個性茂盛。我發現根部的葉子是深綠色,而頂端的則是暗紅的,葉子的邊緣有很多小齒,真像一把把小鋸子呀!

6、每年四五月間,月季花便進入鼎盛時期,都競相開放。每一朵月季花,都有七八層花瓣緊緊地裹著花蕊,花蕊有桔黃色的粉紅色的白色的……含苞未放時,花瓣緊緊地相互擁抱著;含笑怒放時,花瓣兒則慢慢地舒展開來,在郁郁蔥蔥的綠葉間嬌羞地露出臉龐來,在百花叢中亭亭玉立。早晨,晶瑩透明的露珠兒在花葉間滾動著,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月季花就像是一個戴著珍珠項鏈的美麗的少女在微風中翩翩起舞。一陣陣的清香隨風飄來,沁人心肺,蜜蜂和蝴蝶紛紛飛來,歡快地采蜜和傳播著花粉。月季花的花期很長,除寒冬外,幾乎每月都要開花,故有“百花仙子”之稱,難怪人們給它起了個“月月紅”的芳名。

7、最美的當然是月季花了。花瓣一層一層,緊緊地挨在一起,花蕊是淡黃色的,在花瓣的簇擁下顯得格外美麗。聽媽媽說,月季花的顏色很多,有紅的粉的黃的紫的,還有綠的呢!

8、盛夏,月季花像一個穿著粉紅色衣裙的少女,在綠葉中翩翩起舞;牡丹花開得更加美麗了,她嬌媚艷麗,香氣撲鼻。那幾棵老楊樹也長滿了綠色,像一把撐開的綠絨大傘。

9、早晨,我忽然發現月季的莖上綻出四個小小的花蕾,花蕾穿著一件綠色的外衣。又經過了幾天,花蕾頂破了外衣,露出粉紅色的花瓣。最外層的花瓣向外伸展,里面的幾層花瓣卻還緊緊地合攏在一起,漸漸地,層層舒展,此刻,整朵月季最后展開了!花是粉紅色的,像一個穿著粉紅色衣裙的少女,綠葉紅花被晨光一照,又像一只粉紅色的蝴蝶在微風中撲翅膀。撲鼻的清香灑滿了整個房間。

天蝎計劃范文第2篇

1.秸稈直接還田的作用

秸稈直接還田,主要有恢復和創造土壤團粒結構,固定和保存氮素養料,以及促進土壤中難溶性養料溶解等作用。

1.1改善土壤結構性 秸稈在分解過程中進行礦質化,釋放養分,同時進行腐殖質化。秸稈直接還田有利于新鮮腐殖質在土壤內部形成,可以隨即與土粒結合,促成土壤的團粒結構,克服了腐熟后施用時活性腐殖質可能因干燥變質而失效的缺點。

1.2固定和保存氮素養料 作物收獲后立即將秸稈切碎加以翻耕,在分解過程中,一定程度上會表現出微生物與作物爭氮現象,這是秸稈直接還田時必須注意的問題。但是另一方面,近年來的一些研究結果表明,秸稈直接還田時,能增加土壤的固氮作用,同時又能使土壤中原有的含氮化合物免于損失。新鮮秸稈分解過程中所保存的氮素,大部分易轉化為有效態,可供當季作物利用。

1.3促進土壤中植物養料的轉化 秸稈直接還田較之堆漚腐熟后施用,更能增強土壤微生物的活動。這樣不僅可以加速有機質本身所含植物養料的分解,而且有助于土壤中原有的磷、鉀等礦物質的釋放,從而加速了土壤中“生物小循環”的進程,有利于土壤有效肥力的進一步提高。

據資料記載,秸稈還田后的土壤隨還田年數的不同,有機質可增加0.025%~0.15%,土壤容重降低0.057~0.167克/立方厘米,孔隙度增加2%~6%,土質疏松,通氣性提高,犁耕比阻減少,貯存水分、養分能力增強。

2.機械化作業技術要點

秸稈粉碎還田機械化作業工藝的每個環節都有具體的技術要求,為提高秸稈還田的效果,避免可能出現的有害因素,在這些作業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技術要求。

2.1配合施用氮磷化肥 秸稈直接還田時,作物與微生物爭奪速效養分的矛盾,特別是爭氮現象,可通過補充化肥來解決。通常秸稈的碳氮比約為80~100∶1,為此,應適當增施氮素化肥,對缺磷土壤則應補充磷肥。據試驗,玉米秸稈腐解過程需要的碳、氮、磷比例為100∶4∶1左右,一般每畝還田秸稈500公斤,需施4.5公斤純氮和l.5公斤純磷(或施20~50公斤速效氮或10~15公斤尿素)。

2.2秸稈粉碎與翻埋方法 秸稈粉碎還田機作業時要注意選擇拖拉機作業檔次和調整留茬高度,粉碎長度不宜超過10厘米,嚴防漏切。玉米秸稈不能撞倒后再粉碎,否則既不能將大部分秸稈粉碎,還會因粉碎還田機工作部件位置過低,刀片打擊地面增加負荷,甚至使傳動部件損壞。工作部件的離地間隙宜控制在5厘米以上。秸稈粉碎還田加施化肥后,要立即旋耕或耙地滅茬而后翻耕,翻壓后如果土壤墑情不足,應結合灌水。在臨近播種時要結合鎮壓,促其腐爛分解。若實施夏玉米免耕覆蓋精播機械化技術時,要求前茬作物秸稈粉碎后覆蓋在地表,盡可能減少對土壤的翻動而直接播種,以保持土壤原有的結構、層次,同時也維持和保養了地力、墑情。但一定要在播種之后及時噴灑化學藥劑,以消滅雜草及病蟲害。在作物生長期間,也不再進行其他耕作。

2.3翻埋時間 秸稈直接還田時期,一般在作物收割后立即耕翻入土,避免水分損失導致不易腐解。玉米在不影響產量的情況下,應及時摘穗,趁秸稈青綠,含水里30%以上,此時秸稈本身含糖分、水分大,易被粉碎,對加快腐解,增加土壤養分大為有益。在翻埋時旱地土壤的水分含量掌握在田間持水量60%時為適合,如水分超過150%時,由于通氣不良,秸稈氮礦化后易引起反硝化作用而損失氮素。

2.4秸稈還田量 在薄地、化肥不足的情況下,秸稈還田離播期又較近時,秸稈的用量不宜過多;而在肥地、化肥較多、距播期較遠的情況下,則可加大用量或全田翻壓,注意應避免將有病害的秸稈直接還田。

3.聯合收割機的秸稈切碎裝置

3.1一般構造 聯合收割機(如1065、1075、ESI4等)上的秸稈切碎裝置安裝在逐稿器的后下方,由滑草板、切碎滾筒、定刀以及擴散板等組成。切碎滾筒上銷接有動刀片,呈螺旋線排列。動刀片為長方形,兩邊都有刀口,磨鈍后可更換使用。定刀片固定在定刀座上,定刀座的固定位置有長槽可進行調整,以改變與動刀的重疊量。擴散板為左右對稱的曲面導流片,其導向角度可進行小量調整。切碎滾筒由聯合收割機的發動機皮帶傳動而旋轉,其轉動方向與聯合收割機的行走方向一致。

3.2工作原理 被逐稿器拋出的秸稈經滑草板落在高速旋轉的切碎滾筒上。動刀片把秸稈帶至定刀片間隙處進行切割,將秸稈切成碎段。切碎后的秸稈在離心力的作用下沿擴散板拋出,均勻鋪撒在地面上。調整擴散板的角度可以改變鋪撒幅寬。調節動、定刀片的重疊量可調節切碎長度。這種秸稈切碎裝置工作時為有支承切割,而且秸稈喂入均勻,因此在秸稈含水量合適的條件下,切碎質量好,動力消耗也較小。

3.3正確使用 切碎裝置的切碎質量和所需功率與作物產量、成熟程度以及秸稈中含雜草的多少等有關。當小麥的成熟度高,秸稈含水量低,又無雜草的情況下,功率消耗約為5千瓦,而且切得碎,鋪得勻。當雜草多、作物成熟度差時,功率可達10千瓦以上,甚至更高,而且切碎質量大大降低。因此為了保證秸稈切碎和鋪撒的質量,提高聯合收割機的收獲效率,應盡量在小麥成熟度適宜時進行收割。使用中還應特別注意保持動、定刀片刃口的鋒利,否則也會降低切碎質量和增加動力消耗。聯合收割機上的秸稈切碎、鋪撒裝置結構簡單,維修保養方便,功率消耗較低。與收獲后再次進地進行切碎作業相比,既可減少一道作業,提高了工效,而且切碎質量好。如秸稈量少時,也可不用秸稈切碎裝置,可在聯合收割機尾部加裝一反向旋轉的秸稈拋撒器。當秸稈從逐稿器落下時,直接由旋轉的橡膠條式拋撒裝置將秸稈拋撒在地面上。

4.“L”型甩刀式秸稈切碎機

4.1一般構造 由切碎裝置、機架護罩、地輪、傳動裝置、懸掛(或牽引)裝置等組成。切碎裝置由刀軸、刀座及刀片等構成。刀座按螺旋線排列焊接在刀軸上。“L”型刀片較接在刀座上,相鄰刀片的運動軌跡有一定的重疊量。拖拉機動力輸出軸的動力經切碎機上的變速箱、傳動皮帶傳遞給刀軸,帶動刀片高速旋轉。刀片的旋轉方向與切碎機的行走方向相反。切碎機的主要工作部件為刀片,呈“L”型,刃口朝向前進方向。有的刀片制成雙面刃口,可以換面使用。為了使刀軸和甩刀的銷軸受力平衡,并提高切碎效果,一般“L”型甩刀左右對稱配置呈“Y”型。通過調節地輪的安裝高度可以改變切碎直立莖稈的留茬高度。“L”型甩刀式切碎機的工作幅一般為1.5~2米。刀軸的轉速一般為1300轉/分鐘左右,轉速太低會影響切割質量。

天蝎計劃范文第3篇

關鍵詞:農機作業項目;機械化;根茬還田;根茬粉碎;土壤有機質;培肥地力

中圖分類號:S2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997(2012)18-0031-01

玉米根茬機械化還田技術就是將殘留在田里的玉米根茬,用大中型拖拉機配套的秸稈還田機直接粉碎、拋散于地表,使之腐爛分解作底肥,與傳統的種植方式相比,省去了砍、捆、運、鍘、漚、翻、送、撒等多道工序。它是施肥方式的一次重大改革,是一項省時、高效、環保的先進農機化技術,深受廣大農民的歡迎。

1 玉米根茬還田的作用

1.1 降低勞動強度,保持土壤墑情

由于大量的秸稈尤其是根茬廢棄在田中,既嚴重地影響下茬作業,又使人工除茬成為廣大農民的一大負擔。人工除茬勞動強度大、工效底,還會破壞土壤墑情,影響下茬作物保全苗,因此迫切需要除茬作業的機械化。

1.2 提高土壤肥力,促進糧食增產

由于許多地塊長年不施農家肥,靠多施化肥增產,造成土壤有機質不斷礦化而又沒有新鮮有機質補充,導致地力不斷下降,土壤板結,微生物數量減少,造成減產或產量穩。實施根茬還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提高土壤肥力,促進糧食增產。據測定,每100 千克鮮玉米根茬中含氮0.48 kg、磷0.38 kg、鉀1.67 kg,相當于2.40 kg的氮肥、3.80 kg的磷肥、3.40 kg的鉀肥。產量在6 000~7 500 kg/hm2的玉米,根茬大約為2 700~3 000 kg/hm2(鮮),及時還田后,相當于施用硝銨13.50 kg、過磷酸鈣11.40 kg、硫酸鉀35.70 kg。玉米根茬還田可使土壤有機質增加0.08 %~0.1 %,土壤容量減少0.02 g,1 m3含水率增加1.5 %~2.0 %,大大提高了土壤的肥力,改良土壤結構。如連年還田,成效顯著。

2 玉米根茬還田前的準備

2.1 地塊準備

將割后的秸稈運出地塊,測定玉米行距和壟高,并觀察地塊中有無影響機械作業的障礙物,如有要清除。

2.2 選擇適合玉米根茬行距的根茬還田機

要保證拖拉機輪胎走在壟溝上,工作幅要有足夠的寬度,確保根茬都能粉碎還田。試作調整不合要求的各個部件。

2.3 進行根茬粉碎還田的質量檢查

檢查根茬粉碎的長短、拋撒在地上的均勻情況、行走速度是否合適等作業質量有關的因素,不適合的應調整到合適為止。

3 玉米根茬還田技術的要求

玉米根茬還田作業期可在秋季也可在春季。根茬還田還必須注意農機、農藝的緊密結合,機具要符合農藝要求,農藝也要為機具作業創造適當的條件。

3.1 還田最佳時間

在不影響糧食產量的情況下,趁作物秸稈青綠時及早摘穗,隨即還田,耕翻入土;此時作物秸稈中水分、糖分高,易于粉碎和加速腐殖分解,使其迅速變為有機質肥料。若秸稈干枯時才還田,粉碎效果差,腐殖分解慢;秸稈在腐爛過程中容易與農作物爭搶水分,不利于作物生長。

3.2 秸稈粉碎長度

秸稈還田時,機手要正確選擇前進速度和留茬高度,還田機的刀片(錘爪)與地面的間隙宜控制在5 cm左右,粉碎長度不宜超過10 cm,若發現漏切或秸稈過長,應進行二次作業,確保還田質量。

3.3 增施化肥

小麥生長需要吸收土壤中的氮、磷、鉀等多種元素,僅靠秸稈中的養分是不夠的,因此,在深耕時要增施20~50 kg的速效氮肥,或10~20 kg的尿素,以及相當數量的磷肥(若用復合肥可施450~750 kg/hm2),以便加快秸稈的腐殖分解,使其盡快變為有效養分。

3.4 深耕

秸稈還田后,深耕一般要在25 cm以上,通過深翻、壓、蓋,消除因秸稈造成的土壤棚架,耕作太淺時,作物秸稈覆蓋不嚴,影響播種質量。

3.5 旋耕耙地

土壤深耕后需用旋耕機或釘齒耙整地,其深度一般為10~12 cm,過深時土壤中的秸稈翻出的較多,過淺時土壤中的土塊較多,不利于作物播種。

3.6 播種

秸稈還田后土壤中的秸稈較多,因此在播種時要盡量使用圓盤式開溝器播種機(或高開溝器播種機),以免鉤掛根茬、雜草,造成壅土、缺苗斷壟。

3.7 澆水

有條件的地區,在作物播種前要澆塌壤水,作物生長期間要澆封凍水和返青水;秸稈還田后在土壤中難免有架空現象,腐殖分解過程中需水量較大,如不及時補水,不僅腐解緩慢,還會與作物爭搶水分。因此,澆好塌壤水、封凍水和返青水,既能沉實土壤,又能補足水分,滿足作物生長的需要。

天蝎計劃范文第4篇

關鍵詞:節水種稻 澇洼地 直播 勞動力 機械化

中國是一個淡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國家,人均水資源2300m3,排在世界第121位。由于干旱,中國北方地區江河水持續偏枯,水利工程蓄水嚴重不足,地下水位連年下降,不但擴大水田受到限制,而且現有水田灌溉也難以保證,致使相當面積的水稻田成為靠天等雨的“望天田”,或棄耕,嚴重影響稻谷生產;再者,低洼易澇地、山間浸潤田,長期以來未能合理利用,常年種植玉米等,產量低下,甚至絕產。另外隨著人口生育高峰已過,又出現了用工荒的問題,勞動力短缺,年輕人大多去城市打工,只剩下老人、婦女在家種田,節約簡化栽培勢在必然。

一、發展水稻直播的重要意義

水稻直播通常是在低洼地、缺水的水稻田和小麥田種植,它擺脫了對水層的依賴,靠自然降雨或在生育關鍵時期干旱發生到一定程度時輔以適量灌水的稻作。種植管理形式和小麥相似。

水稻插秧耗水、耗能,且費工費時,直播栽培,省去了育苗這一環節,又不用泡田、插秧,既節省了大量的水資源、能源、勞動力,還保護了墑情,減少了耕層土壤滲漏,減輕了水稻田大量化肥、農藥隨耕層滲漏而對地下水和江河湖泊的污染。水稻直播栽培,前期無需水層管理,耕層土壤處于氧化態,減少了甲烷的排放量,還能在雨季發揮稻田以蓄代排的作用,有利于地下水源補充,使生態條件向良性循環發展,保護了環境。總之,從水資源日趨短缺和低洼地等土地資源條件分析,水稻直播以其高產、低耗及其抗旱、抗病、耐瘠薄等特性,將有一個較大的發展空間,會促進我國農業走向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保障糧食安全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二、水稻直播機械化管理栽培技術

水稻直播機械化管理,通常是指機械整地、機械播種、機械噴藥、機械收獲,生育全程機械化管理模式。這樣既節省了勞動力又降低了種田成本。機械播種能夠保證種子深淺、稀厚均勻一致,苗情整齊;機械噴藥,噴霧均勻、霧量大,土壤封閉效果好,能夠有效控制雜草;機械收獲,田間無壩埂,便于機械大面積作業,效率高、損失率低。

水稻直播栽培的關鍵環節,一是一次播種保全苗,二是防除田間雜草,同時要求各項栽培技術必須配套。

(一)選地

選擇低洼地、山間浸潤田、缺水的水稻田、小麥田或有一定灌水條件的旱田。土壤PH值要求在7.5以下,呈弱堿性。

(二)整地與播種

要求整地質量高標準,達到地平、土碎、無明暗坷垃、無根茬。播種時間在遼寧同當地玉米一樣在4月末、5月初;在黃淮海地區,冬小麥收獲后6月中旬為宜。畝播種量7.5kg左右,播種方式一般采用平作條播,行距30cm,開溝后播種,溝深5cm,播幅6cm,覆土2cm。播種時種子拌藥(包衣種子除外);播種機械一般選用稻麥播種機,一趟播4行;播后用拖拉機帶石磙鎮壓。

(三)施肥

旋地前畝施農家肥1500kg。旋地前,畝施三元復合肥10kg、尿素10kg、硫酸鉀7kg和多元微肥3kg作底肥,播種時隨機械畝施10kg復合肥作種肥,視長勢酌情追施尿素10kg,種子與化肥不宜直接接觸,需用土層隔開。

(四)土壤水分管理

除利用天然降水和低洼地的地下水外,在遇旱時要進行人工輔助灌水,灌水次數和水量,視土壤含水量和旱稻需水情況而定。除因播前土壤干旱應灌底墑水外,一般苗期不灌水。分蘗后,土壤含水量低于18%稻株受旱卷葉或萎蔫時,應及時補水。穗分化期、抽穗期、灌漿期需水量大,對水分敏感,也是決定產量的重要時期。全生育期的灌水次數,因各地土質和水源條件不同而異。據試驗,灌水次數與產量呈正比。要提高其產量,應注意增加灌水次數,特別是關鍵生長期不應缺水。除降水較多的地區,一般整個生育期灌水3-5次,畝用水300m3左右,比育苗插秧節省用水60%左右。

在灌水技術上應掌握“頭水輕、二水跟、三水緊”,逐步建立水層的原則。開始時緩灌,淺灌“過趟水”,復水應在頭遍水的3-4天后灌水,以使稻苗從旱生狀態逐漸適應水生的新環境。

(五)防除雜草

旱稻生產成敗的關鍵是防除田間雜草。視雜草種類和基數選用不同除草劑配方,一般施藥2次。第一次為藥劑封閉土壤,即在播種后出苗前畝用丁草胺0.3kg、仲丁靈0.4kg、二甲四氯鈉50g(二甲四氯鈉用量不可超過),兌水75kg噴霧(土干時必須加大水量,這是決定藥劑封閉效果重要一環,應高度重視)。第2次為雜草莖葉處理,出苗后當稗草2葉時選晴天消露后畝用丁草胺0.2kg、殺稗王25g,二甲四氯鈉50g,兌水40kg噴霧,必要時,輔以人工除草。如有三棱草、闊葉型雜草,可以加兌“殺闊丹”。噴藥時,一般拖拉機選用固定檔位后,先噴一次清水,計算一下面積,然后再進行兌藥噴施。

(六)防治病蟲

用種衣劑包種或用甲基異柳磷拌種,防治地下害蟲(低洼地更應注意防治地下害蟲)。在稻穗破口前畝用DT粉100g加水40kg噴霧防治稻曲病。分蘗期和破口期各噴一次稻瘟靈和井岡霉素混合液防治稻瘟病,注意防治二化螟、稻水象甲、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危害。

天蝎計劃范文第5篇

2014年的目標任務是:全市秸稈機械化還田面積70萬畝,秸稈機械化還田率達到51.9%。建立200畝以上秸稈機械化還田示范方900個,建成秸稈機械化還田整體推進示范鎮3個。

二、工作路徑

(一)科學制定方案,做好前期準備。市農機、農業、財政、水利、環保、發改等部門要抽調技術人員組成秸稈還田技術小組,深入充分調研,征求各方意見,學習先進經驗,形成符合特點的秸稈還田技術路線和作業標準。同時按照省農機局、省財政廳《關于編制2014年秸稈機械化還田實施方案的通知》,結合我市實際情況,編制全市秸稈還田實施方案,明確工作原則、建設目標、操作程序、時間安排以及工作職責。各鎮(街道)也要結合當地實際,制定詳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各鎮(街道)要圍繞各自目標任務,以村或組為單位,盡快落實有作業能力的服務組織和大戶認定作業面積和具體田塊,籌備必要的機械設備,確保秸稈機械化還田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二)廣泛宣傳發動,強化技術培訓。要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和發放資料等手段,加大宣傳力度,做到禁燒和還田一起宣傳、市鎮兩級同時宣傳、實施過程全程宣傳;要印發《禁燒和秸稈還田至農民朋友一封信》、《秸稈還田技術路線和作業標準》、《秸稈還田操作實施辦法》等資料、小冊子和彩頁,提高農民群眾特別是農機手的政策知曉率。要通過舉辦培訓班、現場會、技術咨詢、發放“明白紙”等多種形式,開展對市鎮村工作技術人員、實施者以及第三方核查機構的技術培訓和指導,督促農機手嚴格按作業標準實施作業。要加大農機與農藝結合力度,加強田間管理,抓好技術服務,確保秸稈機械化還田各作業環節技術執行到位。

(三)加大財政扶持,提高補貼效能。今年市財政在上級秸稈機械化還田作業補貼的基礎上,對秸稈機械化還田作業再給予每畝5元的補助。鎮級財政也要根據財力情況,積極予以補貼。要用足用活各級補貼資金,提高補貼資金效能,重點扶持秸稈機械化還田作業、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大戶和秸稈還田類新機具推廣。嚴禁挪用各級補貼資金,確保專款專用,

(四)創新實施主體,推進合作共贏。各鎮(街道)要著力培育農機合作社和農機大戶,充分發揮他們機具集中、技術全面、操作熟練等優勢,開展收、種、還田等作業“保姆式”、“一條龍式”服務。鎮村要支持引導農機服務組織和農機大戶與農民良好對接,拓展服務范圍,擴大服務面積,實現規模化服務,提高綜合效益。要使農機專業合作社和農機大戶感受到政策上有扶持、工作上有支持、收入上有保障,以此促進秸稈機械化還田工作良性發展。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行政推動。市政府成立了全市秸稈機械化還田工作領導小組,市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成員為環保、財政、農委、農機、水利、農資、安監、公安、發改委、農工辦、監察等單位負責人,負責全市秸稈機械化還田工作的統籌協調、調度推進、督查考核。各鎮(街道)也要成立領導小組,抽調精干人員組織一套工作班子,主要領導要親自主持召開動員會,關鍵環節親自調度督查,確保補貼資金扶持到位、還田面積落實到位。市政府把秸稈機械化還田工作納入對各鎮(街道)的年終考核,與各鎮(街道)簽訂責任狀,獎優罰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潭县| 巴青县| 青阳县| 阳东县| 中超| 都兰县| 常熟市| 丽江市| 常山县| 贵南县| 昌图县| 景德镇市| 阿克苏市| 开化县| 苍山县| 广安市| 峨边| 喀喇沁旗| 咸丰县| 惠东县| 永平县| 保定市| 运城市| 朝阳市| 岢岚县| 尉犁县| 禄劝| 旅游| 家居| 同德县| 青川县| 江北区| 五大连池市| 绥宁县| 蕲春县| 田东县| 醴陵市| 平舆县| 安远县| 拜泉县| 河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