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歷史的進程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如果用大歷史的眼光看,近十年來的中國城市化進程,可能會成為21世紀影響最為深遠的社會經濟事件之一。1998年中國城鎮化率為28%,從那時開始加速,按國際經驗估計,到2020年前后接近70%,也就是說大約到2020年,有近10億中國人集中在城鎮生活。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時間里,全球人口最多國家的大部分人口的生產生活模式,數千年來第一次出現如此巨大的變化,這應該可以定義為重大歷史事件了吧。
一個世代務農的莊稼漢,突然有一天到城鎮靠務農經商討生活,其內心世界變化之大可以想見。如果數億中國農民以及他們的后代,短期內積聚到城鎮換另外一種方式生產生活,所遭遇的心理沖擊之大,也是不言而喻的了。目前探討中國城鎮化進程的諸多問題,學界人士多側重于城鎮規劃發展與城市管理對策方面,而市場分析人士多關注其帶來的諸多盈利機會,少有人關注城鎮化進程加速引發的社會問題與矛盾。
譬如近期有媒體報道,有四川留守婦女不堪子女撫養重壓,讓三個親生孩子和自己一起喝農藥自殺。還有農家子弟進城打工屢遭傳銷、招工詐騙,絕望之下捅死黑中介的新聞報道。此前更有進城農民工因失戀瘋狂殺戮幼兒園孩童的報道,此類喪心病狂者,可說不堪城鎮化巨大壓力后“成魔”。至于富士康近年來的員工跳樓事件,已經層出不窮到讓我們麻木了。中國近年來的自殺人口增長數據,盡管有關部門三緘其口,但中國的心理疾病患者,有社會報告顯示其規模單位是千萬。
中國社會在如此大規模的高速城鎮化加速過程中,出現集體心理不適癥狀,個別失敗者因此陷入癲狂,也是情理之中。其實這不是中國的特有現象,歐美各國在城市化過程中,心理集體不適也是常見。迪爾凱姆在其著作《自殺論》中就分析了城鎮自殺率高于鄉村的緣由:鄉村中人群聯系雖然錯綜復雜但多靠血緣親族維系,每個人都知悉自己在群體中的位置,并有相應的價值觀和倫理體系呵護內心健康;而到城市討生活,原有的親族血緣維系的價值觀與社交網絡被完全破壞,如果在短期內不能構建新網絡和價值觀,人會很快陷入迷惘困惑與沮喪當中,一旦遭遇挫折,不禁自我拷問生存意義若何,死腦筋的跳樓,壞心眼的不但自殺,死前還要找個墊背的。
一般而言,在自由結社權利得以保障的現代社會中,城市社會會出現諸多社團以滿足城市人群的諸多內心需求。它們當然不是萬能的,但對構成現代都市人的心理盾牌和價值觀倫理體系,防止個別失意者和失敗者被城市化黑暗層面徹底吞噬,會起到一定的作用。
【關鍵詞】膠濟鐵路;近代城鎮;延續與再生
1.坊子的形成及發展進程
1.1李?;舴铱疾焐綎|半島
1868~1872年間,德國著名地質學家、地理學家李?;舴覂啥葋碇袊M行考察,其足跡遍及中國18個省中的13個,對其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地質學、地理學調查。今天的“絲綢之路”就是由李希霍芬在中國考察活動中最早提出的。1869年3月至5月間,李?;舴铱疾炝松綎|半島及其內陸地區,并在其著作中描述了山東半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自然礦產資源。藉于李希霍芬的影響,德國一直覬覦山東半島的膠州灣一帶。
1.2膠濟鐵路的修建
1897年,兩名德籍傳教士在山東巨野被殺,史稱“巨野教案”。德國以此為借口遂武力奪占膠州灣。
1898年3月,德國駐華公使海靖與清廷代表李鴻章在北京簽訂《膠澳租界條約》,德國強租青島99年,條約中《第二端鐵路礦務等事》之第四款日:“于所開各道鐵路附近相距三十里內,如膠濟北路在濰縣、博山縣等處;膠沂濟南路在沂州府、萊蕪縣等處,允準德國商人開挖煤井等項及須辦工程各事…德國商人及工程人,中國國家亦應按照修蓋鐵路一節所云,一律優待…”[1] 之后,德國即開始在山東地區進行大規模的探采取樣,同年,德國工程師在坊子地區發現煤層。
1899年6月,膠濟鐵路開始勘測。9月23日從青島正式動工。1901年4月9日,青島至膠州段修成。1902年6月,修至濰縣。1904年6月1日,修達濟南,全線通車。膠濟鐵路干線全長394.06公里,沿線有大小車站55處。[2]
1901年,德華山東礦業公司在坊子的首座大型煤井建成,取名“坊子豎井”,井深252米,直徑4米,此為坊子近代機械化采煤的開始,原本也并不存在工業小鎮坊子,因為開鑿的大型煤礦的礦井附件有一間名為“坊子”的店鋪而得名。
2.坊子的價值研究
2.1科學價值
建筑是一座城市歷史的活化石,建筑文化遺產負載的歷史信息對多門學科的發展具有重大的學術意義,涉及到文化史、民俗史、政治史、軍事史、經濟史、建筑史、技術史等多個學科的研究,而且也是具有教育作用的直觀課堂。目前,坊子已經成為濰坊市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2歷史價值
建筑文化遺產是直觀而物化的歷史信息載體,當建筑的某一特征同某一層面某一部類的重要歷史事實相吻合時,它便具有了歷史價值,同時反映著某一城市發展時期的狀況。涉及到文化史、民俗史、政治史、軍事史、經濟史、建筑史、技術史等多個門類的發展變遷。坊子是中國近代重要歷史事件的發生地和相關地。1898年,《膠澳租界條約》簽訂,德國獲得了在山東境內修建鐵路與礦產的開采權,富藏煤礦資源的坊子作為膠濟鐵路沿線重要的礦區之一,成為了具有半殖民地性質的鐵路附屬地。一戰期間,日本奪得了德國在山東的特權,《凡爾賽合約》也成為了“”爆發的導火索。這些重要的歷史事實,都使坊子具有了重要的歷史價值。
2.3藝術價值
坊子作為一座近代鐵路沿線工業小鎮,它的城鎮規劃、建筑風格都代表著當時的工藝水平或者藝術思潮。比如德建建筑中折射出的工藝美術運動、新藝術運動思潮等的影響。建筑文化遺產本身就是人類社會史中多種藝術成就的集中體現,反映了當時的審美欣賞。
2.4文化價值
在時間賦予的歷史意義基礎上,建筑文化遺產還因承載人類世代生活積淀而成為文化空間的坐標與人類文化的產品。涉及重大事件、重要過程、突出成就、特殊意義、廣泛影響等,具有弘揚民族文化與民族精神的政治影響,更有凝聚地域文化與場所精神的社會作用。
坊子是近代膠濟鐵路沿線工礦小鎮的一個縮影,它代表了近代依靠交通而發展起來的工業小鎮的發展歷史,同時也是濰坊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保存好這份珍貴的歷史記憶,在歷史與現實間架起一座很好的橋梁,對于濰坊的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和市民精神的寄托都是很好的。
3.坊子地區發展方法研究
⑴鑒于坊子是重要的歷史事件發生地,它的存在完整的折射了中國由封建社會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過渡,可通過某些建筑的改造將其作為濰坊乃至山東地區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如德建軍營,日建領事所,可將其改造為展覽館,作為德軍日軍侵略中國的文化設施。
⑵鑒于坊子是一座依托近代交通產生的工礦小鎮,建立近代工礦鐵路歷史博物館,以便更好的展示其發展脈絡。坊子因膠濟鐵路而生,鐵路是近代坊子重要的組成部分,1902年建造的坊子火車站現在還保存完好,是德國二級標準建筑,站內附設電報大樓、鐵路檢車段、站臺倉庫等。如果將其改造為近代膠濟鐵路沿線有代表性的歷史博物館,將具有重要的的文化意義,這在國外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比如在日本,各地的鐵路博物館不勝枚舉,僅在北海道就有36處鐵路博物館;京都的梅小路鐵路博物館則把整個扇形車庫保存下來,配合十幾種各式各樣的動態保存的蒸汽機車,構成日本最為珍貴的文化財產。[3]
⑶鑒于坊子作為濰坊市重要的文化旅游區域,將建筑再利用以完善坊子的社區服務功能。將某些近代建筑再利用為與文化旅游相關的購物、住宿、展示等商業和文化設施,在展示其文化性和歷史性的基礎上,實現它的商業性。比如德建學校的改造為酒吧的案例就比較成功的實現了功能上的融合。
【參考文獻】
[1]《膠澳租界條約》(1898年3月6日,光緒二十四年二月十四日,北京).引自青島市檔案信息網:http:///.
[2]莊維民.近代山東市場經濟的變遷[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2000,86.
新《廣告法》今年9月1日起將開始施行,而這也是廣告法實施20年來首次修訂。明星代言各類生活用品、男星代言女性用品、童星代言藥品……在新廣告法中這些情形將受到限制。其別規定,“未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不得代言”。(《華西都市報》8月31日)
童年,一個如詩如畫的年齡,一個充滿夢想和自由的季節。遺憾的是,在商業化大潮的夾裹下,在“出名”、“造星”、“獲利”等目標的刺激下,童年這片凈土也在不斷失守。一些孩子或者過早參加“兒童選秀”、“兒童模特”,或者參加影視拍攝,游走于“兒童名利場”,比如新聞中提到的“天天、森碟、王詩齡等小童星人氣火爆,代言廣告電視上一天能見好幾回。”這些孩子看似得到了所謂的“歷練”、“風光”,卻也容易滋生潛在的“危機”和“隱患”。
在市儈和庸俗化的環境中浸泡日久,孩子們的天真面孔變成了“老人精”、“小大人”,讓原本純凈的人格多有“灰色”和“霧霾化”,形成不良污染。一些孩子還過早呈現“焦慮”“高壓”狀態,沒了無憂無慮的“心”,失去了天真活潑的本性,是一種不必要的催熟,而早熟本身對孩子就是一種無形的傷害。瑞士籍著名兒童心理學家愛麗絲?米勒認為,童年有傷痛記憶的人,靠著麻木自己,適應了甚至是最難以描述的殘酷經歷,而這種童年的殘酷經歷對于成人人格心理有著極大的負面影響。美國心理協會的調查報告《“小大人”現狀》更讓人心驚,“他們的抗挫折能力、個性并不成熟,這經常會造成他們更注重表面的東西,更容易產生拜金、追求物質享受等行為”。
最為重要的是,“什么年紀就該去干這個年紀的事”,本該無憂無慮地成長,快樂地認識世界的他們,少了讀書的機會,這個季節一旦錯過,長大以后,童年不在了,將會造成終身的“缺課”,形成文化斷層,文化素養不高,怎么去涵養未來呢?某知名童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在我不懂得演戲,不懂得名利為何物時,就擁有了童星的頭銜?!任议L大了,找我的導演越來越少了,我才真正意識到什么叫‘可怕’!如果能重新選擇,我情愿從小不當童星,去好好學習?!边^早涉足娛樂行業,對孩子而言絕對是弊大于利。有人說,“過早成名是一架巨大的夢想發動機,也是一架巨大的夢想破壞機?!贝搜越^非虛妄。
新《廣告法》的“禁止童星代言”,可謂用心良苦。孩子的成長環境,本就應該屬于純真和浪漫,不應屬于霓虹閃爍的演藝空間。孩子的發展,本來就有其自然規律,成人不應拔苗助長,代替孩子選擇。全社會有責任為孩子提供這種沒有污染、沒有干擾、沒有雜音和功利誘惑的本真環境。對于《廣告法》而言,這種做法彰顯了法治精神,增加了人文色彩;對孩子而言,是將本屬于他們的成長權益,還給了他們。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規定:“每個兒童有固有的生命權,各國應最大限度地確保兒童的生存與發展?!薄胺ㄍ?、福利機構或行政當局在處理兒童問題時,應將兒童的最大利益作為首要考慮事項”,任何人都不能剝奪,也無權剝奪。
當然,為了把剛性的法治精神,轉化為具體而微、發自內心的行為,家長們尤其要多一些平常心,少一些急功近利。要留住純真的底線,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注入持久的、有益的能量。
1、南京:南京市,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是江蘇省會、副省級市、特大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
2、杭州:杭州,簡稱“杭”,古稱臨安、錢塘,是浙江省省會、副省級市、杭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浙江省經濟、文化、科教中心,長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
3、寧波:寧波,簡稱“甬”,浙江省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長江三角洲南翼經濟中心。截至2019年,全市下轄6個區、2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
4、昆山:昆山,江蘇省轄縣級市,由蘇州市代管,自秦代置縣以來已有2200多年。昆山是“百戲之祖”昆曲的發源地。2010年9月,昆山與維也納、新加坡等五城市獲該年度聯合國人居獎。
Abstract: Proceeding from a comprehensive definition of the rational value, the writer commen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modernity. It is noticeable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ity is a process in which the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expands while the rational value loses. Having the whole world in view and basing on the reality of China, the writ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gradual loss of rational value from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spects, to establish the theoretical premise for rebuilding the rational value.
關鍵詞:價值理性;現代性;現代化;工具理性
Key words: rational value;modernity;modernization;instrumental value
中圖分類號:C9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1)25-0294-02
0 引言
啟蒙運動以來,人類開啟了現代化進程。而引領這一進程的精神理念則是現代性。啟蒙現代性在其歷史展開的過程中演繹了一部工具理性高歌猛進、價值理性黯然失色的歷史,從而引發了人類的生存困境與發展危機。由于價值理性在現代化進程中呈失落態勢,人類面臨著“現代性危機”的困惑。因此,在現代化進程中,對價值理性進行反思進而尋找價值理性失落的原因就成為當代哲學的重要使命。
1 價值理性的定義
按照馬克思的理解,理性產生于實踐之中,同時也指導實踐,從而使實踐充滿著主體的意圖、欲求、目的和價值判斷,使實踐成為人的主體,使實踐創生活動成為人的本真存在方式。正是理性的參與才使人類實踐具有合目的性,從而使人“懂得按照任何一個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并且懂得怎樣處處都把內在的尺度運用到對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規律來建造?!盵1]人類實踐的合目的性表征著人類能夠運用實踐來創造人的價值世界和意義世界,從而使人類理性中的價值理性得以生成。
馬克斯?韋伯指明,價值理性是人“通過有意識地對一個特定的舉止的――倫理的、美學的、宗教的或作任何其他闡釋的――無條件的固有價值的純粹信仰,不管是否取得成就”。[2]因此,價值理性所表征的是人對價值的自覺追求。從馬克思哲學的實踐視域來看,價值是通過人的實踐活動得以彰顯的,人的存在就是一種價值存在,理性則是人的行為依據和行動指南。鑒于此,我們認為價值理性就是“作為主體的人在生活實踐中形成的對價值及其追求的自覺意識”[3],這種自覺意識是在理性認知的基礎上對價值及價值追求的自覺理解與把握。
2 問題意識:現代化進程中價值理性呈失落態勢
作為人類最根本維度的價值理性在現代化進程中呈失落態勢,從而構成價值理性反思的問題意識。
2.1 價值理性的失落使現代性啟蒙理想成為悖論 現代性是在啟蒙思想的推動下最終形成的時代特質。啟蒙的用意就在于高揚人的理性和主體性,使其取代宗教權威成為真理與正義的最高法庭,以為實現人類的自由和解放開辟道路。然而在現代化進程中,啟蒙理想卻并未兌現成現實,而是向其反面發展:作為啟蒙以來現代性之總原則的“主體性”,由于主客二元對立走向了絕對化,主體性變成了統治性,人的解放變成了新的奴役,“主體性的凱旋”走向了“主體性的黃昏”;作為現代性支柱的理性主義,正在異化為工具理性的獨斷,從而使關涉人生意義的價值理性失落。
從社會歷史的角度看,現代性的啟蒙理想是近代資產階級思想革命與政治革命中提升出來的時代精神,它對人的自由和解放的追求,反映了上升時期資產階級的思想愿望與政治訴求。然而,啟蒙現代性畢竟是資產階級啟蒙時期時代精神的概括,總有著那個特定時代與階級的歷史局限性,它在資本主義現代化模式中并未兌現啟蒙理想的承諾,反而走向其對立面,成為新的異化、壓制與蒙昧。
2.2 價值理性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也呈失落態勢 價值理性失落不只是西方經典的原生現代化進程中的個性問題,它也是世界現代化進程中的共性問題。因此,當代中國也面臨著價值理性失落的困境。
目前,國內學界對當代中國價值理性危機的態度存在分歧,大體形成三種看法。第一種是肯定價值理性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呈失落態勢,認為“在發展市場經濟和推進現代化的過程中,我國社會的確出現了工具理性崇拜,工具理性擠壓價值理性,價值理性邊緣化的問題”[3],因此,當代中國需要用價值理性規整工具理性。第二種是否定價值理性在當代中國的失落,因為“我們擅長價值理性,卻不擅長工具理性”,“在我國價值理性、人文精神有著濃厚的歷史傳統歷來都是受到人們十分關注的,工具理性則是相對缺失的?!盵4]因此,中國當前最重要的是發揚工具理性的作用,解放思想,發展生產力。第三種是價值理性無所謂失落,因為價值理性失落是現代化進程中的必然趨勢,解放思想和啟蒙本身就意味著價值理性失落。
之所以存在上述爭論,是由中國現代化的復雜性引起的。由于生產力和經濟發展在地區間的不平衡,中國從整體上兼容前現代性、現代性和后現代性。這是導致上述爭論的根本原因。針對此,我們認為,在發展市場經濟和推進現代化的進程中,從已經走向現代化的發達地區和正在走向現代化的地區所呈現出來的現代性問題(人為物役、道德危機、意義喪失)來看;從市場經濟的功利性、商品經濟的消費浪潮以及娛樂、藝術的商業化、大眾化所引發的非理來看;從網絡時代所呈現出來的虛擬化、距離感淡化來看,中國確實出現了價值理性失落的態勢。但是我們決不能把問題歸因于工具理性本身從而對工具理性采取排斥的態度。中國作為后發展國家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欲實現跨越式的發展,必須弘揚工具理性。我們在此反對的不是工具理性本身,而是工具理性異化以及工具理性的話語壟斷。就此而言,在推進現代化的進程中,我們必須加強價值理性建設,以發揮價值理性對工具理性的規整、制約作用。
3 現代化進程中價值理性呈失落態勢的原因探析
立足于現實世界來探尋價值理性危機呈現的原因,應該站在立場上,既要從理性自身的發展中尋找原因,也要從理性的實踐運用中探尋原因。
3.1 從理性內在的邏輯發展角度來分析原因 其一,傳統實體主義思維模式在近代的解構,導致傳統實體主義價值理性的崩盤。傳統實體主義思維方式的實質是在現實生活世界之上構筑一個理想的價值王國,然后在這個價值王國中設定一種絕對超人的價值實體作為超越感性、通達理性的根據和保證,并以此作為終極的價值規范。文藝復興喚醒了人的主體性,使人們不再關注那種超感性的不切實際的價值規范,從而使傳統的價值王國崩潰。
其二,文藝復興運動興起,啟蒙理性出現,理性開始同人的主體性經驗相結合,開辟了主體主義的思維模式。主體主義的理念必然會導致主客二元對立,從而把人類置于中心位置,以自身的價值與尺度來衡量一切,這就在觀念上引入了人類中心主義,在實踐領域引向對自然萬物的征服主義。人更多地轉向改造客體并研究客體的價值以為主體所用,而忽視了對其自身價值的追求和眷注。
其三,近代以來,對科學技術和科學方法的盲目信仰,特別是實證主義對科學理性的推崇導致了理性的工具化。伴隨著現代科學技術(自然科學)的進步,人們的主體性力量得以逐漸確證,于是就出現了一種對科技無批判的樂觀主義,導致工具理性的普遍化,從而使工具理性成為不受價值理性制約的絕對原則。
3.2 從理性的實踐運用角度來分析原因 其一,從心理根源上來看,工具理性本身也有價值,并且發展至今的人類依然處于“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5]這一社會階段,這就決定了人們對工具理性的依賴。近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工具理性觀念的確立保證了人的主體地位,人們開始對工具理性無限信任和依賴,最終使它變成新的“神話”,從而排擠了價值理性的發展。其二,從社會根源上來看,資本主義社會是價值理性失落的社會根源。在資產階級階級利益的推動下,資本利潤的最大化是其最切實的價值目標。而科學理性的程序和方法正適合資產階級追求利潤最大化的需求。于是,他們撇開對人的價值和意義的眷注,把工具、手段、技術當作目的,當作最高的價值來追求,于是科學理性被工具化為工具理性和技術理性,從而使價值理性失落。
必須指出的是,資本主義社會制度是價值理性失落的社會根源,并不能說明,我們資本主義制度,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就可以使價值理性順利回歸;同時,我們也不能因為社會主義中國存在價值理性的失落態勢,進而認為社會主義制度也是價值理性失落的社會根源。對此,應該做辯證的分析。
我們認為,價值理性在當代中國的失落不僅存在與世界現代化相一致的共性原因,也存在其個性原因。從共性來看,無論是當代資本主義國家還是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都處于“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5]這一階段。在這一階段,人類需要通過工具理性加大主體性的發揮來使“自然”為人所用,提高對付自然的能力。這就使工具理性對價值理性的排擠成為可能。從個性來看,我們在借鑒西方現代化經驗的過程中滲入的落后思想觀念對中國價值理性的失落有直接影響。同時,在發展市場經濟的過程中形成的過度“世俗化”的傾向,使我們出現了一種“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的存在主義的焦慮”[6],從而使精神信仰迷失,人文精神缺失。
4 小結
由于價值理性危機所引發的是人類的整體性危機,這就迫切要求我們在哲學上對其進行反思。立足于中國的國情來重建價值理性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價值理性的合理運行必須依賴于發展理念的轉變。當前“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的提出,調整了片面追求經濟增長和“以物為本”的發展方式,為價值理性在中國的科學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社會主義社會制度在中國的實現,杜絕了價值理性失落的社會根源,創造了一個公正、合理、有序的社會環境,為價值理性的良性發展提供了現實依據。在思想觀念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確立為價值理性的合理運行起了價值導向作用。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中國的確立與成熟,更進一步發揮了價值理性對工具理性的規整作用,在生產力逐步發展的基礎上,中國必將創造一個能夠推進人的自由與全面發展的和諧社會。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7.
[2]馬克斯?韋伯.經濟與社會上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56.
[3]徐貴權.論價值理性[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9(5):13.
[4]哈斯塔娜.工具理性是現代化不可或缺的支撐[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4(7):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