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預防交通事故預案

預防交通事故預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預防交通事故預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預防交通事故預案

預防交通事故預案范文第1篇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年全國預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會議精神的要求,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各負其責、綜合治理”的原則,充分發揮“政府負責,相關部門各司其職、社會各方面聯動的預防道路交通事故”新機制的作用,加強交通安全源頭管理,廣泛開展交通安全和交通法規宣傳,從嚴整治影響交通秩序安全的違章行為,增強科技手段,提高科學預防道路交通事故的水平,最大限度地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創造安全暢通的道路交通環境。

二、總體目標

進一步完善“政府負責、相關部門各司其職、社會各方面聯動”的預防交通事故新機制,形成齊抓共管、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格局。省縣道交通事故多發點段和安全隱患點段得到有效治理,公路嚴重交通違章得到有效遏制,初步建立起以“交通安全村、社區、學校”為載體的基層交通安全宣傳教育網絡。全縣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增加幅度力爭穩中有降,機動車萬車死亡率繼續下降,實現縣政府下達的安全目標,杜絕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交通事故。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強領導,建立和完善預防道路交通事故新機制

1、為加強對全縣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領導,縣成立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協調領導小組,下設預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辦公室,縣公安局具體負責全縣預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的協調。縣預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辦公室的主要職責:每季度召開一次例會,通報道路交通安全形勢,分析研究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規律和特點,了解各部門預防工作開展情況,協調各部門相互配合,研究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安排下一階段預防工作任務,對各地預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提出獎懲意見報縣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協調領導小組批準實施。

2、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成立相應的道路交通管理工作辦事機構,定期研究道路交通安全的重點、難點和突出問題,及時制定對策、措施,明確各相關部門的職責和任務,并切實加強督促檢查,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3、安監部門要認真履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積極做好道路交通安全的指導、協調工作,督促有關部門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責任。要嚴格按照國務院令第302號和《重慶市人民政府貫徹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的實施意見》(渝府發[2001]64號)的有關規定,對造成群死群傷重特大交通事故的直接責任人和負有領導責任的人員依法追究責任。

4、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認真研究分析本轄區道路交通安全形勢和問題,提出建議和對策,定期向政府匯報,并匯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和交通部門認真總結預防道路交通事故、強化交通安全整治方面的先進經驗和有效做法,促進預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的深入開展。同時,要以實施暢通工程和創建平安大道為載體,大力開展交通安全秩序整治工作,將源頭管理和路面執法結合起來,相互配合,相互促進,提高整體管理效能。

(二)大力開展行車秩序專項整治,消除交通事故隱患

根據我縣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的規律和特點,加強機動車不按規定讓行、越線超車、違章超速、超載、酒后駕車、違章掉頭、摩托車違章等7項嚴重違章的日常治理。充分利用信息系統、攝像機、測速儀、酒精檢測儀等科技手段實施執勤執法,依法嚴格取締交通違章。

從9月上旬至12月31日,全縣要集中時間,集中力量,開展交通安全秩序專項整治行動。一是在全縣統一開展摩托車違章專項整治行動。整治重點:無牌無證、假牌假證摩托車上路行駛、摩托車不戴頭盔、超速和違章載客2人以上等行為。加強路面巡查,對摩托車交通違章依法從嚴從快處理,迅速掀起整頓,組織交通民警、派出所民警、交通執法人員和鄉鎮干部成立整頓小組開展聯合執法,確保整治工作取得實效。二是在全縣繼續開展客運車輛交通安全秩序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查處客運車輛超載、超速、違章超車、疲勞駕車、以及客運車輛進入不具備安全行車條件路段行駛等違章。充分運用各項管理措施的管理手段,始終保持對客運交通違章嚴管、嚴查、嚴糾、嚴處的高壓態勢。三是繼續深入開展“兩反一降”為主題的鄉村道路交通安全整治。鞏固2002年鄉村道路安全整治工作成果,繼續保持整治力度不減,把集中整治與日常嚴管相結合,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勤務管理機制,使工作長久保持下去,切實消除不安全因素。

按照市公安局、市安監局的部署和要求,進一步鞏固和深化我縣創建平安大道工作,推動我縣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朝著規范化、正規化、科學化方向發展。我縣潼瀘路(大郵路、中塘路)、渝隆路(成渝公路)和城寶路為行車秩序整治示范路段,各有關職能部門要進行認真研究,及時調整、完善創建工作措施、規范創建標準,狠抓落實,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強化管理,投入足夠警力,加大綜合執法力度,不間斷地開展集中整治,確保示范路段各類交通違章明顯下降,交通秩序明顯改觀,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有所下降,務求年底前取得實效。

(三)科學組織警力,加大路面日常管理力度

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要集中警力、物力,把預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作為重要工作來抓,采取有效措施,保證民警上路的執勤時間,提高上路率和管事率。要進一步發揮一警多能的作用,精簡機關警察,保證三分之二的警力上路執勤,認真落實管段民警責任制,提高路面監控能力,實現公安部交管局提出的“見民警、見警力、見警燈”的要求。要科學調配警力,兼顧省縣道、城市主干線與鄉村道路,兼顧路面日常整治與節假日重點控制,實現對轄區路面的全方位管理。

要認真研究加強鄉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辦法和措施,防止鄉村道路失控。緊緊依靠當地黨工委、政府(辦事處),充分發揮農村地區基層組織的作用,明確職責,落實責任,采取有效措施,加強鄉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要積極推行“一警一段,分片包干”的警務機制,將轄區省縣道路和鄉村道路分段落實到人,由責任民警全面負責路面監控、事故預防、源頭管理和宣傳教育,最大限度地發揮管理效能,積極構筑覆蓋鄉村道路的安全防范網絡。要把推行“交警趕場”的工作方式與各公路巡警中隊聯勤管理結合起來,針對鄉鎮趕場天客運流量相對集中,交通違章突出的特點,局部集中警力,加強趕場場鎮及場鎮周邊道路的管理控制,嚴格查處各類嚴重違章行為,提高管理的覆蓋面。

(四)建立交通事故緊急搶救聯動機制,把事故損害降到最低程度

由交警大隊牽頭,加強與衛生部門的協作配合,建立“110”“122”報警服務與“120”急救服務聯勤聯動機制,提高交通事故信息傳遞、現場急救和急救轉運等方面的綜合能力;要加強交通民警急救常識和技能的培訓,提高民警在交通事故現場正確處置傷員能力;要在加強機動車強制保險工作的同時,積極引入商業保險機制,與保險公司合作,大力推行“機動車駕駛員人身意外傷害救助卡”,籌集“全縣駕駛員人身意外傷害綠色救助基金”,確保事故傷員搶救費用及時到位,保證快速搶救機制長期、穩定、有效地運轉。

(五)充分借助民力資源,加強協勤隊伍建設,切實解決警力不足矛盾

由交警大隊牽頭整合全縣義務交通管理組織(含義交隊員和鄉鎮交通安全員),對“義務交通管理協勤隊員”實行統一管理,統一著裝,統一培訓。建立和規范交通協勤隊員招聘、錄用、培訓、管理、考核等制度,引入競爭機制,實行優勝劣汰,提高協勤隊員整體素質。根據交通管理實際,明確義務交通管理協勤隊員的職責和任務,科學安排崗位,充分發揮義務交通管理協勤隊員在維護秩序、宣傳教育、信息收集、科技工程等方面的作用,與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共同維護交通安全。

(六)提高預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的科技水平

一是建立預防道路交通事故專項組。聘請縣內外有關交通安全、道路工程方面的知名學者和抽調有關專業骨干,成立預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專項組,組織開展技術培訓和課題研究,為全縣預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提供技術咨詢和指導。二是建立重特大交通事故案件評析制度。發生一次死亡2人以上的重特大交通事故由事故專項組組織評析。通過評析制度,進一步查找管理工作上的漏洞,完善管理措施,提高預防減少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能力。三是加強重點區域預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的指導。根據人、車、路、環境以及預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情況,確定省縣道路為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的重點區域。預防道路交通事故專項組要切實加強對重點區域預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的針對性指導,幫助分析交通安全形勢和交通事故的原因、規律,提出科學有效的解決方法,促進交通安全形勢的好轉。

(七)加強車輛和駕駛員源頭監督管理

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要加強車輛和駕駛員源頭管理,結合**年機動車和駕駛員年檢審工作,對機動車和駕駛員特別是大型貨車、大中型客車和客運駕駛員,要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標準,嚴把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關和駕駛員資質關,把“誰檢驗、誰負責”和“誰簽字、誰負責”的原則落到實處。堅持把強化公路客運安全管理放在突出位置,嚴格執行公安部、交通部、國家安監局《關于加強公路客運交通安全管理的通告》,促進源頭管理責任的落實。對三級以下公路(含三級)達不到夜間安全通行要求的山區路段,嚴禁客運車輛通行。強化對客運站點和有車單位監督檢查,督促健全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及時發現和堵塞管理漏洞。

(八)高標準、嚴要求,積極開展創建平安大道活動,以創建平安大道促進事故預防工作

將創建平安大道和事故預防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按照公安部、國家安監局和市創平辦《創建平安大道標準》和《平安大道評價體系》,積極開展等級評價,以評價促進創建工作;大力推進和加快公路監控系統建設,提高科技應用水平。要積極爭取有關部門的支持,充分利用公路收費站已有的電視監控點,發揮電視監控系統在交通違章取證、追緝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等方面的作用,提高公路交通治安防范的科技水平和快速反應能力。

(九)加大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的力度,為預防道路交通事故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緊緊圍繞預防交通事故中心工作,以“銘記安全,珍惜生命”為主題,認真開展“交通法規進萬家”大型系列宣傳教育活動。結合開展全國安全生產宣傳月、全國交通安全宣傳周活動,掀起“銘記安全,珍惜生命”的全民宣傳教育,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體和宣傳渠道,以及在道路沿線廣泛懸掛、張貼宣傳橫幅和標語等方式,增強宣傳工作效果,在全縣范圍內形成立體式、多角度、全方位的交通安全宣傳教育陣勢。通過大張旗鼓、長期反復地宣傳,讓“銘記安全,珍惜生命”的宣傳警句深入人心,家喻戶曉,切實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交通安全意識。要按照全縣交通安全秩序整治行動的統一部署及交通違章的特點,對經常發生事故和有嚴重違章行為的駕駛員進行有針對性的宣傳教育,促使駕駛員自覺遵守交通法規,減少路面違章。

全面推進交通安全村、交通安全社區建設,在鞏固擴展和完善提高上下功夫。按照市公安局、市安監局聯合下發的《交通安全村和交通安全社區建設指導意見》的要求,結合實際,制定統一規范、科學有效、符合實際的創建內容、工作目標和評價標準,重點抓好省縣道、事故多發路段、行車秩序示范路沿線農村和城鎮社區的創建工作。力爭在60%的村鎮建成“交通安全村”,70%的城鎮社區建成“交通安全社區”。并迎接市里組織的檢查驗收和評選活動。

充分依靠地方黨政基層組織,發揮村民委員會(居委會)的作用,建立健全交通安全管理網絡。今年年底前所有的街鎮鄉都要設立交通安全辦公室,由一名領導擔任辦公室主任,牽頭組織鄉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同時,要將駕協組織向社區、鄉鎮延伸,凡有10臺以上機動車的行政村社、社區要設立駕協小組。交警大隊、交安辦和駕協辦事處要加強對街鎮鄉交安辦和駕協組織的指導,建立起農村、社區管理組織能夠自我運行、自我組織交通安全宣傳的長效機制。

預防交通事故預案范文第2篇

為了使學生了解交通事故發生時的應急避險知識,掌握應對交通事故發生時采取的防護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交通事故帶來的損失,從而普及交通知識,認識交通安全標識,確保學生交通安全,提高學生緊急避險、自救自護和應變的能力。

二、演練安排:

1、參加對象:全體師生

2、演練時間:2019年12月10日下午

3、地    點:各班教室及操場

4、演練內容:

演練包括交通知識學習和交通事故疏散兩個內容。通過交通安全演練,在學生中開展普及交通知識,認識交通安全標識。注意交通安全。學生按村編排路隊,在路隊長帶領下,認識交通標識,正確通行。

三、演練步驟:

演練活動基本程序:

1、交通知識教育主要內容(30分鐘)

主要講解交通常識、交通標識、交通避險常識、自救互救常識、交通次生災害常識、應急疏散注意事項等。

2、主要學習方式

各班在班隊會上組織學習。

操場上集中學習。

3、應急避險(1分鐘)

當演練總指揮發出“車輛撞機”的口令,全體師生立即就近找到堅固的隱體避險。

3、人員疏散(3分鐘)

當演練總指揮發出“應急避險”的口令,全體師生立即有序快速地到指定疏散集合地點。到指定地點后,全體師生應蹲下繼續做護頭動作。

4、演練總結(6分鐘)

當演練總指揮發出“演練結束”的口令,各班集合學生,由總指揮總結。總指揮總結后,各班主任將學生有序帶回班級進行演練小結。

四、 演練機構

總 指 揮:同志

副總指揮:樊文濤

成    員:王雅妮  陳金虎  各班班主任  

五、管理人員職責:

管理人員及老師應做到:

1、明確職責,負起責任,演練開始前要到達所負責的崗位,每層的樓梯口、疏散路線每個拐彎處等,都要有人負責。

2、各相關人員安排:

王雅妮——負責警報信號        

樊文濤——負責巡視

段航航——負責攝影

各正副班主任——負責本班教室、操場上的安全

夏敬武——負責教學樓樓梯間的安全

黃  輝——負責疏散路線的安全和疏散學生到指定地點報頭蹲下。

3、嚴肅認真,而不是一種游戲。

4、及時糾正學生不正當的動作。

5、當發生意外事故時,要及時作出處理。

6、集合后及時清點人數。

六、演練結束校長總結演練情況.

中心小學交通事故應急預案一、指導思想:

交通事故是學校人身傷亡事故的一個重要方面。從交通事故的傷害程度來看,如果搶救及時、方法正確是極有可能使傷者獲救的。編制“學校交通事故應急預案”的目的是,盡最大努力把受傷者從危險線上搶救出來。

二、交通事故應急機構:

1、學校交通事故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

組員:

主要職責:

(1)對學校師生宣傳交通法律法規,加強交通安全教育。

(2)健全交通事故應急小組,明確職責,強化工作責任心。

(3)遇交通突發事故,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組織各方面力量全面進行救護工作,把事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點。

2、通訊組。

組長:

組員:

主要職責:

(1)在第一時間,將事故發生的情況第一時間通知教職工家屬或學生家長。

(2)迅速和醫療機構及學校校醫取得聯系,并引導救護人員進入現場實施緊急搶救。

(3)及時與交通部門取得聯系,做好調查取證工作。

(4)負責對上、對外聯系及時上報。

3、救護組。

組長:

組員:

主要職責:

1、利用就便器材對傷病員進行緊急搶救,聯系當地醫院送救。

2、保護現場不遭到破壞,配合交通部門做好高層調查取證等工作。

3、做好老師或學生的醫療保險報銷工作。

三、應急行動。

1、各班主任要經常在班內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提醒學生進出校園和經過馬路要注意交通安全,特別是對走讀生經過馬路要經常提醒,防止交通事故的發生。

2、教職員工如遇在校外馬路發生交通事故,要對肇事車輛進行記錄(記清肇事車輛的型號和牌號),要及時撥打電話(110)報警,并自行或向行人求助做好緊急處置,第一時間打電話給120醫院,并通知家人和報告給學校領導。

教職員工如遇學生在校外馬路發生交通事故,要對肇事車輛進行記錄(記清肇事車輛的型號和牌號),及時撥打電話(110)報警,對發生傷害的學生進行緊急處置,第一時間打電話給校醫和120醫院,派車將受傷學生送往最近醫院救治,還要報告給學校領導、班主任和家長。

3、學生一旦在馬路上發生交通安全事故,學校教職員工都要負責地保護好現場,電話報警,通知交通警察到現場勘察,并配合交警部門做好調查、取證、事故處理等工作。

4、一旦發生交通事故,經過現場的教職員工要對學生做好疏散工作,保證交通的暢通與安全。

5、學校門衛要對學生進出校門的情況進行現場監督,對違反交通安全規定的學生進行批評教育,對不聽從教育的學生及時報告給相關的年級主任和班主任進行處理,嚴重的交學校大隊部和校長室處理。

6、學校門衛要在學生放學和上學時間維持學生過馬路,在馬路上擺上警示牌,教師、學生騎自行車進出校門要下車。

預防交通事故預案范文第3篇

縣公安局 縣交通局 縣農業局

縣教育局 縣安監局

為堅決預防重特大交通事故發生,切實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為我縣的經濟發展創造一個穩定的道路交通環境。根據《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公安廳等五部門關于全省預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的通知》(浙政辦發明電〔20__〕159號)精神,決定從9月1日開始至年底,在全縣范圍內組織開展預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專項行動。

一、工作目標

(一)全年道路交通事故三項指數實現“零增長”,專項行動期間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與去年同比減少,不發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特大交通事故,確保不突破市政府下達的控制指標。

(二)全縣公路機動車超速、貨車超限、客車超員、騎乘二輪摩托車不戴安全頭盔、騎乘二輪摩托車3人以上、酒后駕駛、違法超車、無牌無證駕駛、違反交通信號,拖拉機、三輪汽車、正三輪摩托車違法載人等交通違法行為明顯減少,其中超過規定時速50%以上的超速、醉酒駕車、客車超員20%以上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得到有效遏制,霞泉收費站卡點對9座以上客運車輛檢查率達到100%。

(三)在年內,被省里確定的10處臨水臨崖高落差特別危險路段的整治啟動率達到100%,并完成臨水、臨崖、高落差等特別危險路段的整治。

(四)重點車輛和駕駛人(客運車輛、校車、危化品運輸車輛)全部實現戶籍化管理,其中重點車輛和駕駛人的信息采集率分別達到100%。一年內駕齡的駕駛人“實習標志”發放率達100%。

(五)公交車、出租車、客運班車營運規范、文明、有序,杜絕非營運客車的非法營運。

(六)拖拉機營運管理達到規范、有序、適量的工作目標,外籍拖拉機臨時檔案建立率達100%,涉及拖拉機的各類交通違法行為得到有效查處。

(七)學校交通安全防范措施得到落實,學校周邊交通安全設施得到健全和完善,學生接送車得到有效監管,中小學生專門接送車輛標志牌發放率達到100%,學校周邊交通安全秩序得到整治和規范。專項行動期間力爭不發生一起涉及學生的死亡事故。

(八)全民交通安全意識、文明交通意識得到進一步提高,交通違法行為得到有效控制。加強政府機關、事業單位駕駛人的管理和教育,專項行動期間政府機關、事業單位駕駛人力求不發生交通違法行為。

二、組織領導

為切實加強對專項行動工作的領導,成立由副縣長張為華為組長,縣政府辦公室副主任鄒云、公安局副局長肖永平為副組長,政法委、宣傳部、發改委、安監局、公安局、交通局、農業局、水利局、民政局、教育局、衛生局、監察局、

司法局、建設局、工商局、質監局、殘聯、人保公司以及各鄉鎮(含開發區,下同)領導為成員的全縣預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專項行動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縣交警大隊內),由公安局分管領導兼任辦公室主任;各鄉鎮、相關職能部門也要建立具體的工作班子,加強對整治工作的領導,抽調專門人員,落實專項經費,確保專項行動有序向前推進并完成預定目標。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強化路面交通安全管理。

1.堅持從嚴的原則,嚴厲查處交通違法行為。公安、交通、農機、安監等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嚴格依法管理,加大對交通違法違規行為的執法力度,形成高壓管理態勢。要重點查處機動車超速、貨車超限、客車超員、騎乘二輪摩托車不戴安全頭盔、騎乘二輪摩托車3人以上、酒后駕駛、違法超車、無牌無證駕駛、違反交通信號,拖拉機、三輪汽車、正三輪摩托車違法載人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要加大對車流量大、事故多發的路段、時段的巡邏和管控力度,進一步發揮6F測速儀和電子監控等科技手段的作用,不斷加大現場執法和非現場執法的力度。要嚴肅查處各類農村道路上的交通違法行為,農機管理部門充分發揮公安駐農機聯絡室的作用,加大農村道路的巡查,同時要積極聯合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和交通運管部門,嚴厲查處拖拉機載人、無證駕駛和脫檢等嚴重違法行為。進一步加大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力度,專項行動期間,縣公安局、縣交通局要集中組織開展“藍盾”和“天網”行動,堅持“五個一律”的嚴管措施,嚴厲打擊超速、客(校)車超員、非法營運、酒后駕駛、無證駕駛等嚴重交通違法違規行為。對限速70公里/小時(含)以上路段超過規定時速50%以上和限速60公里/小時(含)以下路段超過規定時速70%以上的超速違法行為,一律給予吊銷駕駛證處罰;對酒后駕駛機動車的,一律依法給予暫扣駕駛證3個月的處罰;對無證駕駛汽車和醉酒駕駛機動車的,一律依法予以行政拘留10日以上;對醉酒駕駛機動車的,一律給予暫扣駕駛證6個月的處罰;對無證駕駛摩托車的,一律依法予以行政拘留。

2.在霞泉收費站設卡,實行24小時勤務制度,公安交警要在卡點各抽調4人以上,對9座以上客運車輛逐車檢查登記,切實加大路面管控和查糾力度。對超員的客運車輛一律扣車查糾、卸客轉運;縣內客運車輛超員20%或違反規定客貨混載的一律停止營運,超速行駛超過50%的,一律吊銷駕駛證。嚴格出租車日常監督管理,堅決查處拒載、違章組客、異地經營等行為。

3.加強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充分發揮鄉鎮交通安全工作站的作用,各鄉鎮要積極牽頭本轄區公安、交通、農業等部門開展交通安全基礎工作排查與交通秩序整治工作,要充分發揮和調動村級信息員在交通安全基礎調查、安全隱患排查、交通安全宣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時各鄉鎮要對本轄區中小學校的交通安全負總責,落實中小學校校長道路交通安全責任制。

4.對交通違法行為形成有效監督。進一步推進客車超員、拖拉機、三輪汽車、正三輪摩托車載人等交通違法行為有獎舉報制度的落實,集中處理曝光、點評一批嚴重交通違法行為的駕駛人。

(二)強化車輛和駕駛人的源頭管理。

1.切實落實重點車輛及駕駛人“戶籍化”管理措施。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要將重點車輛和駕駛人戶籍化管理工作真正落實到位,切實掌握車輛底數、車輛安全技術狀況、駕駛人安全行車等情況,做到一車一檔、一人一檔、見車見人,不漏登、不漏管。要采用統一的登記卡,將車輛和駕駛人有關信息及時錄入戶籍化管理系統,并實行各部門信息共享。充分發揮重點車輛GPS管理系統的作用,加強對重點車輛的監控,從嚴查處重點車輛的交通違法行為。

2.嚴把駕駛人培訓和考試關。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要進一步把好駕駛人考試關,特別是摩托車駕駛人考試,確保考試質量,堅決防止不合格學員取得駕駛資格,做到監管重點前移、關口前移、預防在先。

3.交通部門要認真履行行業管理職責,加強客運企業的監督和管理,督促企業責任主體加強交通安全生產,從嚴落實“三關一監督”制度(市場準入關、從業人員從業資格關、車輛技術狀況關、場站現場監督),確保客運安全。

(三)加強道路危險路段和交通安全防護設施整治工作,全面消除交通安全隱患。

1.由安監局牽頭并會同公安、交通等部門開展交通事故危險點段的滾動排查,及時發現各類事故隱患,落實整改單位和責任,制定整改措施,實行限期掛牌整改。

2.落實危險點段整改時限。交通、建設部門對排查出的公路、城市道路施工維修路段安全隱患,做到發現一處立即整改一處。

3.由公安會同交通部門組織開展臨水、臨崖、高落差等特別危險路段的排查工作。在今年年內,全面啟動已被省里確定的10處臨水臨崖高落差特別危險路段的整治,并完成臨水、臨崖、高落差等特別危險路段的整治工作。

4.由各鄉鎮人民政府負責,縣交通和公安交警部門指導配合,組織開展鄉道及康莊工程道路的交通安全設施整改工作,力爭在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鄉道及康莊工程交通安全設施的設置、健全和完善工作。

(四)有針對性地加強交通安全宣傳、努力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識、法制意識和交通文明意識。

組織實施“保護生命、平安出行”為主題的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程,不斷深化“五進”宣傳,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宣傳媒體,進一步大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辦法》。要根據交通事故的特點和原因,以客車、危險品運輸車、學生接送車駕駛人,駕齡在3年以下駕駛人和公路沿線的居民、進城務工人員和中小學生為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以機動車駕駛人“十不違”為主要內容的交通安全宣傳活動,組織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安全法〉辦法》、觀看《保護生命、平安出行》動漫光盤教育片,通報轄區道路交通事故情況,剖析交通事故典型案例等,進一步掀起交通安全宣傳。專項行動期間,要在縣主要新聞媒體上設立“事故警示欄目”,對機動車駕駛人超速、無證駕駛、酒后駕駛、客車超員等嚴重違法行為實行公

開曝光和點評,加大輿論監督力度,營造廣泛的社會輿論監督氛圍。

(五)加強督促檢查,狠抓工作落實。

縣安監部門要發揮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綜合監督管理作用,督促有關部門、單位、鄉鎮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牽頭并會同公安、交通等部門對事故多發點段和危險路段進行排查和綜合分析,確定重點整改的事故隱患,制定整改措施,明確整改責任單位限期整改。專項行動期間,縣里將組織專項行動督察組,分赴各鄉鎮、各部門對專項行動進行督促指導。12月下旬,將對專項行動進行認真總結,凡在專項行動期間發生一次死亡5人以上特大交通事故的,實行“平安鄉鎮”一票否決,對工作不落實,管理不到位的,將嚴格追究有關單位和責任人的責任。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迅速行動。這次“全縣預防重特大交通事故專項行動”,是我縣創建“平安暢通縣”,實施“保護生命、平安出行”為主題的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程,落實市、縣人大安全生產執法檢查整改意見,加強基層基礎建設工作的具體行動和主要措施。各部門、各鄉鎮必須居安思危,堅持預防在先的原則,充分認識開展預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專項行動的重要意義和極端重要性,在縣政府的統一領導下,迅速行動,精心組織,周密部署,認真制定方案,確保專項行動取得實效。

預防交通事故預案范文第4篇

關鍵詞: 大學校園道路交通事故 頻發原因 特點 預防對策

近幾年來,發生在大學校園內的道路交通事故呈現上升態勢。例如,2010年10月16日晚,河北省李啟銘在河北大學醉酒駕車肇事,并口出狂言:“有本事你告去,我爸是李剛。”事件被報道后,引起了眾多媒體的關注。在一個視頻網站上有一段名為“2006年以來華中科技大學部分交通事故”的4分鐘視頻,該視頻記錄了華科校園內的十多個十字路口,從2006年到2009年3年間發生的35起大小車禍。[1]河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校園發生的交通事故只是冰山一角,如何預防大學校園內道路交通事故的發生?怎樣對大學生進行有效的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認真思考。

一、大學校園道路交通事故的界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簡稱《交通安全法》)第119條第5項的規定,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車輛在道路上因過錯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事件。同時,《交通安全法》對“道路”的含義也做了解釋,即包括公路、城市道路和雖在單位管轄范圍但允許社會機動車通行的道路,還包括廣場、公共停車場等用于公眾通行的場所。從道路交通事故的概念分析,發生在大學校園內的道路交通事故在地域上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屬于在高校單位管轄范圍,并且允許社會機動車通行的道路,發生在該區域的交通事故與一般的交通事故沒有差異;另一部分屬于在高校單位管轄范圍,但不允許社會機動車通行的道路,如在校園內一些特定路段有“校外車輛禁止入內”的標牌,發生在該特定區域的道路交通事故叫“道路”外交通事故,根據《交通安全法》第77條的規定:“車輛在道路以外通行時發生的事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接到報案的,參照本法有關規定辦理。”

二、大學校園道路交通事故頻發的原因

道路交通是由人、車、路、交通環境四個要素構成的統一體,當大學校園內的這幾個要素沒有協調發展時就會發生沖突,容易引發交通事故。

(一)車的因素。隨著高校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與社會的開放與交流活動日益頻繁,許多私家轎車已經步入高校教師家庭,學生騎自行車、電動自行車、摩托車的很多,開汽車上學也已不再是新聞。這使校園內人流量、車流量成倍增長,致使大學校園內的交通環境日益復雜。

(二)路的因素。大學校園道路建設缺少人性化設計:一般大學校園內的道路通常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車道沒有進行隔離,交叉路口沒有信號燈管控,道路交通安全設施有缺少或設置不合理的現象,大學校園的停車場規劃也不盡如人意。

(三)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因素。許多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認為在大學校園內的交通環境是比較安全的,因而缺少了對自己交通行為的約束。在這種不安全交通心理的支配下,許多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在大學校園里注意力不集中。例如,行人邊走路邊看書邊聽MP3,或者左顧右盼、心不在焉。行人或非機動車駕駛人在隨機的位置任意穿越馬路現象嚴重,行人的異常行為比較多。交通行為細節決定交通安全,正是這些不起眼的交通行為,卻往往蘊涵著道路交通安全隱患。

(四)機動車駕駛人因素。由于大學校園內沒有交通警察的現場指揮,沒有非現場執法設備進行監督,此外,許多大學校園內道路的基礎道路安全設施設置不合理或者缺失,在缺少交通警察監督和管理的情況下,造成許多機動車駕駛人放松了安全駕駛的警惕性,有盲目僥幸心理,超速駕駛、酒后駕駛等違法行為在大學校園內比比皆是,因此導致交通事故的概率大大增加。

三、大學校園道路交通事故特點分析

(一)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發生側面相撞、同向刮擦的交通事故形態居多。

(二)無信號燈控制的平面交叉路口是交通事故多發地段。平面交叉路口是道路網絡的基本節點,在這個有限的空間內,匯集著各種不同流向的交通流,致使交叉口的交通非常錯綜復雜。[2]當兩股不同流向的交通流同時通過交叉路口時,就會產生交通沖突,這是產生交通事故的根源之一。

(三)當事人主觀過錯造成的交通事故多。主要包括:疏忽大意、過于自信、操作不當,或是機動車占用自行車道行駛、突然靠邊停車、車輛行經交叉路口超速行駛沒有觀察t望等。

四、預防大學校園道路交通事故的對策

(一)進行大學校園慢行交通系統規劃。

慢行交通(Non-motorized Traffic)通常指的是步行或自行車等以人力為空間轉移動力的交通。[3]長期以來,人們對大學校園內步行和自行車系統的規劃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混合交通嚴重,造成大學校園交通事故頻發。對大學校園內步行和自行車系統進行的規劃包括:第一,要注意在空間上對非機動車與機動車進行隔離,同時注意自行車道的寬度設計;第二,注意校園內交叉路口的交通組織與規劃。在交叉路口要預防交通事故,涉及到交通規劃設計、出行者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識等多方面因素,只有將各個方面配合起來,才能達到預防交通事故的目的;第三,設計滿足行人通行要求的人行道;第四,科學設置行人交通安全設施,例如,加強設置行人過街指示標志,必要時采取機動車道路封閉設施;第五,合理規劃非機動車停車場。

(二)加強大學校園機動車管理。

1.加強大學校園機動車停車秩序管理。

第一,要合理利用經濟杠桿適當設置收費停車場;第二,重點進行大學校園內飯店、賓館、學術會議中心等對外開放部門的機動車停車場規劃,停車場規劃應與大學校園總體規劃協調一致,提高停車場的使用效率;第三,加強機動車停車場出入口的交通管理,防止出現交通混亂。

2.加強大學校園機動車行駛秩序管理。

第一,合理控制機動車行駛速度。例如:《上海大學校園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辦法》(2007年1月22日實施)第11條規定:“進入校園的機動車輛須限速行駛,出入校門限速為5公里,校本部道路限速為20公里,延長和嘉定校區道路限速為10公里。”

第二,嚴格控制校外車輛隨意進入校園。對教師車輛、部分走讀學生車輛和學校有業務往來的車輛要辦理校園車輛通行證或經過校方許可后方能進入校園;劃分社會機動車完全禁止進入區域范圍;對校園內使用機動車(包括學校的通勤車等公務車)情況進行摸底備案,利用校園內的監控設備等對大學校園機動車的各類違法行為或發生的交通事故進行抄告制度,并與教師和其他職工評先進等掛鉤。

第三,制定大學校園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辦法:各高校可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結合高校自身實際制定相關的大學校園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辦法。

第四,聯合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對校園內機動車使用者進行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

(三)強化大學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

通過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改變交通參與者的交通行為,是一項綜合性、社會性的系統工程。[4]高校大學生對生命教育知識包括人身安全方面的教育需求比較高,但目前高校相關部門對交通安全宣傳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組織形式單一,缺乏創新思路,對交通安全管理也缺少有效的績效考核標準。由于發生在大學校園里的交通事故的受害者絕大多數是大學生,因此有必要強化大學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在高校設立大學生道路交通安全專門管理結構。

在高校設立大學生道路交通安全委員會,委員會的負責人由高校的校長或副校長兼任,該機構負責高校園區內的道路交通安全設計與改造,停車場的規劃與建設,高校道路交通安全方面規章制度的制定與執行監管,協調高校具體的教學部門對課程的設置、教師的聘任進行考核和評價。

2.單獨設立或開發《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課程。

高校應當及時開設《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課程,有條件的還可開發相關的網絡課程,將其設置為選修課或必修課,課程將不單純以學科為中心組織教育內容,而是從大學生的交通安全需求出發,科學分析交通安全宣傳教育的內容,編寫具有針對性的教材,積極研發和開展具有特色的模擬教學、現場教學、案例教學、網絡教學,推廣啟發式、研究式、討論式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使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貼近于大學生實際。

3.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的師資建設。

普通高校的教師一般對交通事故發生的規律、特點認識不深,對交通事故典型案例的分析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理論與實際相脫節現象,致使授課內容缺少針對性。所以,有必要加強普通高校教師與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既有實踐經驗又有授課水平的警察、公安院校交通安全方面的教官進行雙向交流,從而實現師資共享。

4.廣泛發動大學生反對交通陋習,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交通文明行動勸導活動,做新時代交通文明的先鋒。

(四)加強校園交通事故多發地段的排查與分析。

大學校園交通事故多發地段的形成往往是人、車、路、交通環境等綜合因素作用的結果,高校負責交通安全的管理部門要組織或聘請專門人員對校園交通事故多發地段進行認真的排查與分析,及時對校園交通事故多發地段的成因進行鑒別并對其進行改善,重點對校園交通事故多發地段的人、車、道路和交通條件、道路交通安全設施、校園周邊的社會環境進行分析,反思自身在預防校園交通事故的管理措施方面是否科學和合理,進而制訂預防對策和防范措施,例如,對于已發生交通事故的多發地段,應在其上游根據事故成因或安全隱患類型設置相應的警告標志或者有針對性的禁令標志,以便機動車駕駛人提前作好防范;[5]或者在大學校園內增設減速壟和減速帶,以降低大學校園內機動車的車速;或者采取設置阻車器、路障、道路反光鏡等措施,從而達到預防道路交通事故的目的。

(五)編制校園交通事故應急預案。

一套完整的高校校園應急預案一般包括總預案和專項預案。總預案是闡明應急整體框架結構及應急的基本原則;專項預案是根據總預案的要求,在危險分析的基礎上,根據事故的種類、現場區域位置等因素,確定的子預案。[6]高校交通事故應急預案可以作為高校校園預案的專項預案進行編制,編制時要注意具有可操作性。

我國大學校園道路交通安全問題已逐漸被社會各界所關注,因此,研究大學校園道路交通事故的規律及特點,科學地預防和控制大學校園道路交通事故是政府、高校相關的管理機構和社會各界義不容辭的責任。和諧構筑夢想,平安造就未來。讓我們行動起來,共同為構建和諧的高校交通環境作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中國經濟網.網絡視頻曝光華中科技大學校園內3年35起車禍[J].http:///xwzx/shgj/gdxw/201004/21/t20100421_21304735.shtml.

[2]徐曉慧,王德章主編.道路交通控制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5,37.

[3]李曄.慢行交通系統規劃探討――以上海市為例[J].城市規劃刊,2008,3.

[4]楊鈞,李江平,王京等.道路交通科學管理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8,219.

預防交通事故預案范文第5篇

關鍵詞:GIS;WebGIS;路網影響;交通事故;交通預案

DOIDOI:10.11907/rjdk.161922

中圖分類號:TP319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7800(2016)010011503

0引言

近年來,隨著車輛保有量和高速公路里程數的不斷增加,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發生數量不斷攀升,與一般交通事故相比,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危害程度更大、損失嚴重,若處理不當,很可能導致二次事故及嚴重交通擁堵,因此必須有效合理地處理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降低事故影響,減少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目前,國內外科研機構針對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成因、事故黑點、事故緊急交通組織等作出了很多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頻發的現狀,但是它們或是針對交通事故信息系統,側重分析交通事故成因、評價事故等級和探索事故空間分布等,而未能對交通事故影響進行預測分析顯示,或是針對交通事故管理系統,遇到突發事件時進行交通信息采集、和誘導,而對交通管控的范圍和程度未作深入分析研究,不能針對事故特性提出科學有效的交通組織方案,并針對事故影響范圍及時進行緊急交通組織。因此,將交通事故影響和交通組織管理進行深度整合,將事故發生后的損失降到最低顯得尤為重要[1]。

1基于GIS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影響預測系統

基于GIS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影響預測系統在獲取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基本信息(事故地點、事故類型、車流量等)的情況下,通過既定模型計算出其對周邊道路的影響范圍和影響程度,在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黑點的預案基礎上快速提出交通組織方案。其采用SuperMap Deskpro作為

交通地理數據處理平臺,SuperMap Objects作為交通事故路網影響預測及黑點智能鑒別的開發平臺,Super Map 作為交通事故影響范圍及管制信息的網絡地圖平臺,VISSIM作為交通仿真優化平臺。

1.1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影響預測

以下將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影響預測分為事故延遲時間、路網影響范圍兩部分進行研究。

事故延遲時間預測是整個交通事故影響預測的基礎,為路網影響范圍提供依據。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延遲時間是個不可控制的變量,它不僅取決于交通事故本身的類型,還依賴于事故路段的交通狀況,很難進行精確預測。因此,借用華南理工大學劉偉銘教授的決策樹法對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延遲時間預測進行研究,通過對大量精準的事故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建立基本能反映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延遲時間的預測決策樹:車輛相撞(45min)、撞上物體(52min)、車輛故障(55min)、人員受傷(59min)、車輛起火(68min)、人員死亡(111min)[2]。

交通波模型是運用流體力學基本原理,將交通密度的變化簡化、抽象為交通波。交通波生動形象地描述了兩種不同交通狀況的轉化過程,當車流的交通密度發生變化,將會產生交通波,通過對交通波的傳播速度和傳播方向的分析,得出交通三參數與排隊長度的關系。由交通事件引起的交通擁堵蔓延過程中所體現的車流波稱為集結波,擁堵蔓延速度即波速。在交通波理論基礎上,考慮駕駛行為及道路物理屬性的影響,建立擁堵蔓延速度模型,能夠合理地描述由交通事件引起的道路擁堵蔓延特性[3]。

路網影響范圍預測是通過建立事故條件下的交通波模型,基于事故延遲時間預測事故對交通流的影響,并根據構建的交通波模型計算出事故發生后可能的最大排隊長度和達到最大排隊長度所需的時間[4]。基于交通波模型對交通事故下道路擁堵的蔓延特性進行分析,可以得到廣州市各等級道路的擁堵蔓延速度時變規律數據庫,結合SuperMap GIS平臺中路網的各路段屬性以及路段之間的連接性信息,輸入交通事件發生路段、交通事故類型、發生時段、影響時間,使道路擁堵在GIS地圖上按照既定步長以一定速率向上游方向蔓延,得到直觀的擁堵蔓延規律圖譜,以此作為交通預案制作的部分條件。

1.2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緊急交通組織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影響范圍按照影響程度可劃分為保護區和緩沖區,一般將事故現場及為保護事故現場而設置的警戒過渡區稱為保護區,將事故保護區的邊界到事故上游影響范圍邊界稱為緩沖區。保護區、緩沖區兩者的交通組織方式根據不同路網環境與天氣情況、不同路段及事故本身的特點而采取不同的交通組織方案。

保護區的交通組織方式如下:一是對事故現場進行警戒,拉警戒線或采用其它警用設施,如反光桶、反光錐對現場進行封閉,并由交警在事故現場維持秩序,疏導交通;二是過渡區管制,過度區長度由行車速度決定。緩沖區可采取的交通組織方式有排隊等待、交通誘導、交通控制或利用對向車道。根據事故占用車道、車流密度、通行能力和交通量之間的關系等對控制區交通組織措施進行決策,一般情況下可利用主線及進口匝道前的可變情報板顯示交通擁堵信息。當事故時間較長或事故上游交通量遠遠大于事故路段通行能力時,需要采取交通控制措施從事故點上游可分流的出口分流,并利用無線電廣播事故信息及解決方案[1]。

1.3基于GIS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黑點智能鑒別

根據高速公路近1~3年的道路交通事故進行事故黑點(路段)智能鑒別,對所有的交通事故黑點制作交通事故預案庫,為交通事故發生后的快速響應和處理打下基礎。

1.4基于WebGIS的交通事故影響范圍及交通管制信息

基于WebGIS的交通事故影響范圍及交通管制信息流程如下:用戶訪問交通事故影響范圍及交通管制信息網站客戶端,瀏覽器向Web服務器發出請求,如果請求需要地圖服務,Web服務器將地圖服務轉移到GIS服務器,由GIS服務器處理該請求并產生相應結果,最后以地圖切片或數據流的方式回傳給客戶端程序[67]。

2系統功能模塊

基于GIS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影響預測系統主要提供以下功能:①交通信息功能:包括基于WebGIS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影響范圍、交通管制信息、高速公路及周邊主干道實時路況查詢等;②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黑點智能鑒別:根據最近1~3年的道路交通事故信息,通過GIS緩沖和疊置分析,根據交通事故的當量死亡人數,智能鑒別事故黑點;③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影響范圍預測:輸入交通事件發生路段、交通事故類型、發生時段、影響時間,使道路擁堵在GIS地圖上按照既定步長以一定速率向上游方向蔓延,從而得到直觀的擁堵蔓延規律圖譜;④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緊急預案組織及仿真:根據不同區域,結合不同路網環境與天氣情況及事故本身的不同特點,采取不同的交通組織方案,根據事發地點及交通事故情況不同,設置不同參數,輸出仿真視頻并優化。

3系統整體架構

基于GIS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影響預測系統整體架構分為以下3個結構層次,如圖1所示,包括:①應用服務層。主要面向公眾提供交通事故影響范圍及交通管制信息服務,并面向管理者提供交通事故仿真分析;②服務提供層。主要采用SuperMap Objects作為交通事故路網影響預測及黑點智能鑒別開發平臺,采用Super Map 平臺交通事故影響范圍相關地圖信息,VISSIM作為交通仿真優化平臺;③數據服務層。采用Oracle等數據庫管理和提供GIS-T地理數據信息和道路交通事故相關信息。

圖1平臺總體架構

4系統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解決措施

在進行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影響預測時,根據影響時間、空間的先后順序,將影響過程進行更詳細的劃分,以便得出更準確的預測;在進行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緊急組織時,將交通事故影響區域進行更詳細的劃分,以便更有針對性地進行緊急交通組織,控制事故蔓延[8]。

5結語

基于GIS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影響預測系統,先對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影響程度和范圍進行精準預測,然后針對

不同影響區域及影響程度給出不同的交通組織措施[9],建立龐大的交通組織預案庫,包括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黑點(路段)發生事故后不同影響區域及不同影響程度的預案。將交通事故影響和交通組織管理進行深度整合,針對事故特性提出科學有效的交通組織方案,針對事故影響范圍及時進行緊急交通組織,疏導交通,以預防二次事故發生,并利用VISSIM對交通事故的影響進行仿真優化,從而提高了高速公路的管理水平,促進高速公路管理邁向現代化。

參考文獻參考文獻:

[1]任其亮.時空路網交通擁堵預測與疏導決策方法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07.

[2]張晶晶.路網環境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影響傳播分析[D].西安:長安大學, 2010.

[3]郝媛,徐天東,孫立軍.城市快速路常發通擁擠分析[J].交通與計算機,2007(2):9194.

[4]臧華,彭國雄.高速道路異常狀況下車輛排隊長度的預測模型[J].交通與計算機,2003,21(3): 112.

[5]張廣新.道路交通事故多發點智能排查系統地研究[D].吉林:吉林大學,2006.

[6]李少偉,宋潔華.基于的交通信息實時[J].海南師范大學學報, 2010(9):338342.

[7]北京超圖軟件股份有限公司.Super Map 2008開發手冊[M].北京:Super Map Press, 2008.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宁市| 阳原县| 抚顺县| 黑水县| 墨江| 大丰市| 萨迦县| 子洲县| 蓝田县| 禄丰县| 会东县| 罗江县| 紫金县| 治多县| 宁远县| 年辖:市辖区| 静宁县| 秦安县| 信宜市| 乐安县| 文成县| 池州市| 建水县| 桐柏县| 灵石县| 襄垣县| 嘉荫县| 肥城市| 武夷山市| 绥棱县| 普格县| 徐州市| 新建县| 英吉沙县| 元氏县| 且末县| 自贡市| 集贤县| 阜康市| 齐齐哈尔市| 顺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