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急性腸胃炎的治療措施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婦產科急腹癥診斷治療方法
婦科急腹癥是婦科急診的常見臨床表現,其病因多樣,且易與內外科疾病混淆,因此必須提高急腹癥的鑒別診斷水平,減少誤診[1,2]。2011年1月~2012年1月對婦科急腹癥患者的臨床治療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本組患者53例,年齡22~47歲,平均35.4±3.2歲,已婚42例,未婚11例。均以腹痛為主訴就診,其中伴停經26例,不規(guī)則陰道出血14例,盆腔包塊11例,休克5例。經手術證實其中異位妊娠23例,黃體破裂2例,急性盆腔炎8例,卵巢腫瘤蒂扭轉7例,卵巢腫瘤破裂2例,急性闌尾炎6例,脾破裂1例,急性腸胃炎4例。
治療方法:手術患者45例,非手術治療患者8例,手術患者均采用全麻插管,在腹腔鏡下行手術治療。根據不同的術式采用頭低臀高仰臥位或截石位。于臍輪上緣切開皮膚10mm,穿刺氣腹針注入CO2氣體,壓力維持在12~14mmHg,在腹腔鏡監(jiān)視下,左下腹穿刺直徑為10mm Trocar,右下腹穿刺直徑為5mm Trocar。23例異位妊娠者有3例行病側輸卵管切除,20例行病灶清除,保留輸卵管;2例黃體破裂行黃體囊腫剝除術;2例卵巢宮內膜異位囊腫破裂行囊腫剝除術;7例卵巢畸胎瘤扭轉中有5例行囊腫剝除術,2例行一側附件切除。
結果
所有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無一例死亡。45例手術患者均在腹腔鏡下明確診斷并順利完成手術,無一例中轉開腹。手術時間30~120分,平均45.2±10.5分。術中出血10~49ml,平均17.3±6.2ml,患者均無術中、術后并發(fā)癥,切口愈合良好。
討論
婦科急腹癥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的婦女,其中以生育年齡組最為多見,亦有報道兒童患病者僅見于卵巢腫瘤扭轉的病例。異位妊娠、黃體破裂、卵巢囊腫蒂扭轉及急性盆腔炎為主要的婦科常見的急腹癥,特別是異位妊娠與急性盆腔炎,異位妊娠是導致早期妊娠婦女死亡的主要原因,以往發(fā)病率約為1%,近15年來世界各國的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急性盆腔炎發(fā)病率也不斷上升,有調查報道其在婦科急腹癥中占第一位,而且是引起輸卵管性不孕的主要原因[3]。婦科急腹癥起病急、病種多,要求婦科醫(yī)生在短時間內作出正確的診斷和治療,遇疑難問題需多科會診、協作,提高診斷準確性。及時恰當的診斷治療措施,對減少并發(fā)癥、后遺癥的發(fā)生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該病癥具有發(fā)病急、進展快、病情重、表現多等特點[4]。通過對本組病例歸類分析,可以總結這類疾病具有以下共同特點:①該疾病多發(fā)于育齡婦女,年齡多為23~35歲;②絕大部分婦產科急腹癥病例由內生殖器損傷及盆腔出血引發(fā),病情來勢兇猛,發(fā)展迅速;③大多數急腹癥患者表現為急性中下腹撕裂樣疼痛數小時,或表現為緩起中下腹隱痛變?yōu)橥蝗患又兀话阍诨顒訒r突發(fā)疼痛或疼痛加劇等;④絕大多數病例中患者表現有中下腹部壓痛,反跳痛,肌緊張,部分患者伴有陰道流血。
婦科急腹癥的治療選擇中,腹腔內出血疾病應以手術治療為主,感染性疾病應以保守治療為主[5]。但對輸卵管妊娠破裂或流產型、黃體破裂、出血性輸卵管炎內出血300ml、生命體征異常者,應及時改行手術治療。對于腫瘤并發(fā)癥、外傷性內出血均應盡早采取手術治療。急性盆腔炎可在靜滴抗生素的同時,行后穹隆穿刺抽出膿液,并注入藥物治療,可避免開腹引流術,抽出膿液應送細菌培養(yǎng)加藥敏試驗,針對性使用抗生素可獲最佳療效[6]。
總之,婦科急腹癥起病急,病情變化快,短時間內可以導致嚴重的后果,甚至引起生命危險。婦科急腹癥應根據患者起病緩急,下腹痛部位,持續(xù)時間,性質及放射部位,腹痛伴隨癥狀,體征等決定婦科急腹癥的病種,同時應與外科急性闌尾炎鑒別,采取有效措施,及早診斷治療,挽救病者生命。
參考文獻
1吳在德.外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596-600.
2徐統蘭.超聲顯像在婦產科急診中的應用[J].醫(yī)用放射技術雜志,2002,2:42.
3劉光清,張建輝,黃利,等.超聲對常見婦產科急腹癥的診斷[J].海南醫(yī)學,2008,23(3):468.
4樂杰.婦產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109.
【關鍵詞】 急診內科 急性腹痛 診治體會
【中圖分類號】 R256.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1-8801(2014)03-0395-01
急性腹痛,是急癥內科的常見急診之一,它的發(fā)病特點是發(fā)病突然、病情發(fā)展迅速,病情嚴重,一旦診斷延誤,治療不合理,就會給患者帶來嚴重的危害,甚至導致死亡。它是急診內科的常見急診患者主訴之一,同時,急診患者也在急診病例中占到很大比例。急性腹痛的發(fā)病原因較為復雜,可能是消化系統、循環(huán)系統、內分泌系統疾病引起的牽涉痛、其他全身性疾病的臨床癥狀,或者腹腔內臟器引起的腹部疼痛。因此,其在臨床的誤診率和漏診率較高,而誤診、漏診對患者的危害非常嚴重,所有提高對急性腹痛的確診,給予患者及時、合理的治療意義重大。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自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間于我院急診內科就診的急性腹痛患者715例,其中男性患者443例,女性患者272例,男女比例1.62:1。年齡15~68歲。平均年齡47歲。在715例子急性腹痛患者中,其中屬于內科系統疾病患者476例,包括急性腸胃炎282例,潰瘍病79例;外科系統性疾病患者210例,包括急性闌尾炎95例,腸梗阻61例,胃十二指腸穿孔17例,急性膽囊炎、膽石癥66例;婦科系統疾病29例,包括宮外孕7例,附件炎10例,子宮內膜炎6例等,還包括其他疾病100例。
1.2 方法
臨床診斷主要依據:醫(yī)生在接診后,詳細詢問患者基本資料和病史,癥狀發(fā)生時間,癥狀出現的順序等;進行全面詳細的體格檢查。必要的時候進行輔檢查,包括X胸片檢查,病理學檢查,螺旋CT檢查,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檢查,肝功能和其他生化指標檢查。若經確定不是消化系統疾病的腹痛癥狀,及時與相關科室進行會診,采取治療措施。診斷不明確的留診觀察,全面檢查配合影像學檢查后確診入院治療。確診病例直接住院治療。對急性腹痛癥狀嚴重的患者給予各類止痛藥,緩解疼痛癥狀。確診患者治療狀況好轉者,給予出院。
2 結果
在715例急性腹痛患者中,578例患者能及時作出診斷,正確診斷率為80.8%。誤診、漏診共計72例,誤診率10%。誤診、漏診中包括輸尿管結石25例,心肌梗死2例,腸胃穿孔18例,急性闌尾炎23例,尿毒癥1例,附件炎2例,潰瘍病1例。
初診的確診率為77.1%,在輔助影像學檢查的幫助下,確診率為13.41%。急診科的最終明確診斷率為92.6%,并最終在各科內診斷明確,使所有患者都得到了有效的治療,癥狀有了明顯的緩解。
3 討論
由我院收集整理的資料可見,在急性腹痛患者中,內科系統疾病患者超過50%,主要為急性胃腸炎、胃潰瘍等胃腸道疾病;其次為外科系統疾病,其中以急性闌尾炎最多見。婦科疾病引起的急性腹痛較少見,其中以宮外孕和附件炎較多。以上數據顯示,急性腹痛的診斷,應該以診斷胃腸道疾病、腹腔外疾病為主,降低誤診率[1]。醫(yī)生在診斷時,應以多發(fā)病、常見病為主,進行全身檢查;其次再診斷是否為普通外科、婦產科、泌尿科等,最后再確診是否為罕見疾病[2]。
急診內科作為急性腹痛患者到醫(yī)院就醫(yī)的首診科室,其診斷的結果準確與否都、診斷是否及時與及時緩解患者疼痛、最佳治療時間和患者本身的安危密切相關。綜述所述,急診內科應該擔負起更多的責任,掌握各個相關科室的診斷技術,以確保準確、快速的判斷引起急性腹痛的根本原因,并將患者送至相應科室進行進一步的診治,提高診斷效率和確診率[3]。
診斷急性腹痛患者的思路應該以全面掌握患者資料,年齡、性別,以往病史的基礎上進行,并配合必要的檢查來明確病因,以達到明確診斷的目的。此外,由于腹腔外系統疾病引起的急性腹痛并不太常見,比較容易被漏診、誤診,所以我們在詢問患者病史時,要特別考慮是否為腹腔外系統疾病引起的急性腹痛。還要特別注意患者的年齡,我院的就診數據顯示,急性腹痛的患者平均年齡在47歲,以中年人、老年人為主。老年患者到急診內科就診,情況通常較年輕人更嚴重,因為老年人新陳代謝緩慢、器官功能衰退,恢復能力較差,因此更需要及時診治[4]。老年人急性腹痛的原因多為內科系統疾病,醫(yī)生在診治時應特別注意。在對待女性急性腹痛患者時,還需要仔細詢問月經史和性生活史,區(qū)分經期疼痛引起的劇烈疼痛和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腹痛。只有充分結合患者的年齡和既往病史,才能更加準確的診斷病因,達到明確診斷的目的。通過對誤診、漏診病例的研究發(fā)現,誤診原因主要包括,醫(yī)生憑借主觀經驗進行判斷,忽略患者自身的差異性。未能將急性腹痛癥狀與其他牽涉痛、神經反射性疼痛進行區(qū)分。沒有經過全面檢查而被患者的既往病史誤導,進行診斷。以及醫(yī)生經驗不足,診治粗心等原因。癥狀不明顯,不典型,也會引起醫(yī)生判斷失誤。當患者還伴隨有炎癥、結石等刺激時,復雜的疼痛也會使急性腹痛病因的判斷變的困難[5]。
參考文獻
[1]梁旭日.內科急性腹痛的診治體會[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0,8(016): 128-129.
[2] 陳劍華.急診1500例急性腹痛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5(14): 241-233.
[3] 崔濤,關曉輝,楊志平,等.對腹痛患者的臨床診治體會[J].中國城鄉(xiāng)企業(yè)衛(wèi)生,2011年12月(6):46-47.
患兒盧xx,男,10歲,患兒盧xx,女,13歲,于2008年10月5日上午9時同時急診入院。入院時患兒男神志不清、抽搐、口唇及面色蒼白、口鼻出血,查體:雙側瞳孔散大,光反射遲鈍,T36.8 0C,P細速數不清,R:28次/分;BP:0/0 mmHg。患兒女口唇及面色蒼白,神志不清,煩燥,口鼻出血,查體:雙側瞳孔散大,對光反射遲鈍,T360C,P細速數不清,R:34次/分;BP:0/0mmHg。患兒父親代述:兩患兒系姐弟倆,于入院前2天因是星期天,姐弟倆上臨村的外婆家玩,然后到附近山里玩耍,采來蘑菇(外婆描述采來的蘑菇是白色細頸)讓外婆給炒了吃了。當晚姐弟倆住外婆家,出現腹痛、腹瀉、惡心、嘔吐,急在村診所以"痢疾"給與輸液治療,病情未見好轉且上述癥狀加重。次日凌晨,外婆急通知孩子父母來接,倆孩子已腿發(fā)軟不能走路。倆孩子被父親接到家后,男孩除嘔吐,腹瀉嚴重外,出現煩燥、神志不清、并口鼻出血。女孩頻繁嘔吐,腹瀉加重、大便有血、精神差。又急送兩孩子到鄉(xiāng)衛(wèi)生院診治一天,病情未見好轉且更加惡化,出現抽搐,口鼻出血,大量膿血便。故急轉來我院就診,收住兒科。經追問病史,初診為毒蘑菇中毒。立即進行搶救治療。因食入已達48小時之久,毒素吸收,并有消化道出血,故無法進行早期救治措施:催吐、導瀉、洗胃。立即給予解毒劑、鎮(zhèn)靜、止血、利尿,抗休克,激素,輸液、輸血等治療措施。并組織專人護理,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和出血情況。在搶救治療過程中,兩患兒口鼻出血愈來愈厲害,呈噴擁狀出血,并,尿道都有血性分泌物流出,出血情況以致到無法控制的程度,大量的血液輸進去又吐出來。患兒極度煩燥、頻繁抽搐、面色蒼白、心律失常,血壓為零。經緊急會診,考慮兩患兒已出現多臟器損害,失血性休克,終因搶救無效,在入院的當天夜里,于19:47分和凌晨4:25分,男女倆患兒先后相繼死亡。
2討論
2.1毒蘑菇中毒概述
毒蕈俗稱毒蘑菇,由于某些毒蕈的外觀與無毒蕈相似,常因誤食而引起中毒。毒蕈的種類較多,其主要有毒成分為毒蕈堿毒素,毒蕈溶血素、毒肽、毒傘肽及引起精神癥狀的毒素等。因食入毒蕈所含的毒素種類和分量不同,且患者年齡,體質不一樣,故毒蕈中毒的癥狀也比較復雜,臨床表現各異。我國所見的毒蕈約有80余種,分布范圍很廣,以毒性很強的紅色捕蠅蕈及白帽蕈為多見,誤食者死亡率甚高。
2.2臨床表現
不同毒蕈所含的毒素不同,引起的中毒表現也各不相同,但一般可分為以下四類,其臨床表現為:
2.2.1胃腸炎型
此型患者進食蘑菇后10分鐘~2小時出現無力、惡心、嘔吐、腹痛、水樣腹瀉。恢復較快,預后好。產生此類癥狀的蘑菇很多,如:紅菇、乳菇、牛肝菌、橙紅毒傘、毒光蓋傘、月光菌、臘傘、環(huán)柄菇等。
2.2.2神經精神型
進食后10分鐘~6小時除出現胃腸炎型癥狀外,尚有瞳孔縮小、唾液增多,興奮、幻覺、步態(tài)蹣跚等。
2.2.3溶血型
潛伏期6~12小時,除胃腸炎表現外,還有溶血出血表現,可出現貧血、肝腫大等。此型中毒經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及輸血治療多可康復,但需早發(fā)現、早排毒、早治療。
2.2.4肝病型
進食后10~30小時出現胃腸炎型表現。部分患者可有一假愈期,然后出現以肝、腦、心、腎等多臟器損害的表現,但以肝臟損害最為嚴重,部分患者可有精神癥狀,一般病程2~3周,病死率高。
2.3緊急處理
因為蘑菇中毒的潛伏期較長,而且部分蘑菇中毒的癥狀一旦出現就迅速惡化,所以進食可疑有毒蘑菇后要及時到醫(yī)院診治。出現癥狀者盡快到醫(yī)院搶救。
2.4診斷依據
一般毒蘑菇中毒有明確的誤食野蘑菇史,故誤診率并不高,結合病史及臨床特征,毒蘑菇中毒診治并不困難: ①采食野蘑菇或進食干蘑菇史;②多人同食,同時發(fā)病;③某些具有特殊的臨床癥狀和體征;④剩余食物或胃內容物檢出毒蕈。
2.5治療原則
催吐、洗胃、導瀉;靜脈輸液、利尿;解毒治療;對癥支持治療;用藥原則。
用藥原則:①阿托品適用于含毒蕈堿的毒蕈中毒,凡出現流涎、惡心、腹瀉、多汗、瞳孔縮小、心動過緩等均應及早應用。②巰基絡合劑適用于白毒傘,毒傘,竭鱗小傘等肝損害型毒蕈中毒。③當出現急性中毒性肝病,中毒性心肌病,急性溶血貧血時應及早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④晚期重癥患者應加強對癥支持治療及控制感染。⑤嚴重出血時應予以輸血。
3病案分析
①根據患兒外婆描述,兩患兒是誤食了毒性大的致命毒蘑菇-白傘菇而中毒。②由于不在自己家,父母不在身邊,外婆無知不懂,送醫(yī)院就診延遲而耽誤了早期的排除毒素的救治。③毒蕈中毒的嚴重性取決于毒蕈的種類、毒素的性質及進食量等。④兒童及老人對中毒的耐受力較低,后果也較嚴重,一般說來腸胃炎型、神經精神型及溶血型中毒如能積極治療死亡率不高,唯中毒性肝炎型毒蕈中毒死亡率可高達5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