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蟲鼠害防治總結

蟲鼠害防治總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蟲鼠害防治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蟲鼠害防治總結

蟲鼠害防治總結范文第1篇

關鍵詞 楊樹;蠟蚧科害蟲;防治;豫西地區

中圖分類號 S433;Q969.36+8.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1)21-0204-01

1 形態特征鑒別

1.1 槐花球蚧(Eulecanium kuwanai kanda)

槐花球蚧雌成蟲半球形,表現為2種類型:一種表現為體光滑,體長為12.5~18.0 mm,寬為11.0~15.0 mm,高為9.5~11.0 mm;體壁紅褐色,產卵前灰黑色背中帶和鋸齒狀綠帶間有8個灰黑色斑,并覆蓋毛絨狀蠟被;產卵后體背硬化,棕褐色,斑紋和蠟被均消失。另一種表現為體壁被縮,體長和寬均為6.0~6.7 mm,高5.5 mm左右;淡黃褐色,產卵前花紋較明顯,產卵后體壁明顯皺縮硬化,呈黃褐色。二者顯微特征相同,觸角7節;氣門路由20個五格腺組成,體緣有大管腺形成的寬帶;臀裂淺;肛板2塊,長三角形;肛環有孔紋,肛環毛8根左右。雄蟲頭黑褐色,胸腹部褐色;腹末有2條白色長蠟絲;體長1.8~2.0 mm;觸角10節;單眼5對;前翅膜質乳白色;后翅小棍棒狀,端部有2條彎鉤狀毛;器細長。卵長圓形,乳白色或粉紅色。若蟲初孵若蟲橢圓形,紅色,體長0.3~0.5 mm,寬0.2~0.3 mm;觸角6節;足發達;臀末有2根長刺毛;氣門刺各3根;氣門路五格腺各4~5個;肛環毛6根。固定后的若蟲扁平,革履形,淡黃褐色,體長為0.60~0.72 mm,寬0.3~0.5 mm;體背白色透明蠟質。2齡若蟲橢圓形,黃褐至栗褐色,體長1.0~l.3 mm,寬0.5~0.7 mm;體被1層灰白色半透明呈龜裂狀的蠟層,蠟層外附少量白色蠟絲,體綠的緣刺被蠟層覆蓋呈白色。2齡雄若蟲體背1層污白色毛玻璃狀蠟殼。雄蛹預蛹近梭形,體長為1.5 mm,寬為0.5 mm;黃褐色;觸角、足、翅芽雛形。蝸體長為1.7 mm,寬為0.6 mm;觸角和足可見分節,翅芽和器明顯[1]。

1.2 棗球蠟蚧(Eulecanium gigantean)

棗球蠟蚧成蟲雌半球狀,長8.0~18.8 mm,高14 mm,狀似鋼盔。成熟時體背紅褐色,有整齊的黑灰色斑紋,1條中縱帶,2條緣帶鋸齒狀,帶間具8個斑點排成一亞中或亞緣列,此時體向后傾斜,體背具毛絨狀蠟被;產卵后體呈半球形.硬化后黑褐色,花紋、絨毛狀蠟被均消失,僅留個別凹點。喙1節位于觸角間。觸角7節,第3節最長。足3對,小、分節明顯;脛跗關節無,跗、爪冠毛均細尖。氣門大,氣門路由5格腺組成,每條氣門路呈一不規則列,約20個五格腺。氣門洼與氣門刺不顯。體背具小刺及盤狀孔,體毛僅在腹面。雄體長2.0~2.5 mm,橙黃褐色。前翅發達白色透明,后翅特化為平衡棒。觸角、足發達。器針狀較長。卵長橢圓 形,長0.4~0.5 mm,初淺黃至淺粉紅色。孵化前紫紅色,附有白色蠟粉。若蟲初齡淺黃白色,扁長橢圓形,大小(0.50~0.60)mm×(0.25~0.30)mm。眼黑色;觸角6節,細長。上生6根長剛毛;第2、3、5節各1根,端節3根。足發達。腹端中部凹陷,中央及兩側各具一刺突,中、側刺突間生一長尾毛,略與體等長。繭白色,綿狀。雄蛹淡青黃色。

1.3 日本龜蠟蚧(Ceroplastes japonicas Guaind)

日本龜蠟蚧雌成蟲后體背有較厚的白蠟殼,呈橢圓形,長4~5 mm,背面隆起似半球形,中央隆起較高,表面具龜甲狀凹紋,邊緣蠟層厚且彎卷由8塊組成[2]。活蟲蠟殼背面淡紅,邊緣乳白,死后淡紅色消失,初淡黃后現出蟲體呈紅褐色。活蟲體淡褐至紫紅色。雄體長1.0~1.4 mm,淡紅至紫紅色,眼黑色,觸角絲狀。翅1對,白色透明,具2條粗脈,足細小,腹末略細,性刺色淡。卵橢圓形,長0.2~0.3 mm,初淡橙黃后紫紅色。若蟲初孵體長0.4 mm,橢圓形扁平,淡紅褐色,觸角和足發達,灰白色,腹末有1對長毛。固定1 d后開始泌蠟絲,7~10 d形成蠟殼,周邊有12~15個蠟角。后期蠟殼加厚雌雄形態分化,雄與雌成蟲相似,雄蠟殼長橢圓形,周圍有13個蠟角似星芒狀。雄蛹 梭形,長1 mm,棕色,性刺筆尖狀。

2 發生規律

2.1 槐花球蚧

槐花球蚧1年生1代,以2齡若蟲在一至二年生枝條上或芽附近越冬,翌年春季寄主萌芽時開始危害,進行雌雄分化。4月中旬至5月初雌蚧蟲體膨大成半球形,體皮軟,并開始流膠,5月初雄蟲羽化,進行,可行孤雌生殖。5月中旬雌蟲開始產卵,6月上旬開始孵化,初孵化若蟲喜集中固定在葉背面主脈兩側吸食汁液,體表分泌蠟被,發育極慢。9月中旬至10月上旬若蟲遷至枝條下方固著越冬[3]。

2.2 棗球蠟蚧

棗球蠟蚧1年發生1代,以2齡若蟲固定在一至二年生枝條上越冬,翌春4月越冬若蟲開始活動。4月中下旬危害最烈,4月底至5月初雄蟲羽化,5月上旬出現卵,5月底至6月初若蟲大量發生,若蟲6—9月在葉面刺吸危害,9月中旬至10月中旬轉移回枝,回枝后重新固定,進入越冬期。

2.3 日本龜蠟蚧

日本龜蠟蚧1年發生1代。以受精雌蟲在一至二年生枝上越冬。翌年3月下旬越冬雌蟲開始發育,4月中旬迅速增大,5月底或6月初開始在腹下產卵[4-5]。6月下旬至7月底孵化為若蟲,后期若蟲,雄性蠟殼僅增大加厚,雌性則分泌新蠟,形成龜甲狀蠟殼。

3 危害癥狀

主要以雌成蟲、若蟲于枝干上刺吸汁液造成危害。

4 防治方法

4.1 人工防治

在雌成蟲產卵前刮除枝干上的蟲體。從11月至翌年3月,可刮除越冬雌成蟲,配合修剪,剪除蟲枝。

4.2 化學防治

休眠期在果樹萌芽前噴灑5 °Bé石硫合劑或45%晶體石硫合劑30倍液,或95%蚧螨靈100倍液。生長季節,若蟲從母體介殼爬出后,噴灑48%樂斯本2 000倍液防治。若蟲大發生期噴40%氧化樂果+40%水胺硫磷1 000~1 500倍液,間隔7~10 d噴1次,連噴2~3次。

4.3 物理防治

嚴冬時節如遇雨雪天氣,枝條上有較厚的冰凌時,及時敲打樹枝振落冰凌,可使越冬蟲隨冰凌振落。

5 參考文獻

[1] 秦廷奎,GULL P J.貴州蠟蚧—新種(同翅目:蠟蚧科)[J].昆蟲分類學報,1991,13(1):21-24.

[2] 牛步蓮.注意防治棗龜蠟蚧[J].山西果樹,2010(1):49-50.

[3] 趙云霞.日本龜蠟蚧無公害防治技術[J].河北果樹,2010(3):56.

蟲鼠害防治總結范文第2篇

現就上半年的工作做以下總結:

一、造林與管護

1、認真開展春季造林工作:今年市上給我鎮下達的造林任務是130畝,在春季造林期間,在市局工作組的指導下,全鎮各族干部職工齊心協力,鎮領導親臨造林現場指揮,全身心投入到這項工作中。共完成造林面積130.8畝,超額完成0.8畝,四旁植樹2.85萬株,義務植樹12.3萬株。

2、認真做好管護工作:結合去年的管護經驗,在劃分片區后仍將新造林進行承包給集體或個人管理,并簽訂了管護合同,有效保證了苗木的正常生長。栽止到6月20日,完成當年造林澆水130.8畝,共2遍水。部分新造林已澆3遍水。老林帶和退耕還林于5月底已全部澆灌了一遍。

3、在造林期間,順利開展“村村綠”工程,上報驗收的四個村隊共完成198戶。

4、認真做好退耕還林不合格地塊的補植工作:我站對去年各驗收不合格的退耕還林戶進行說服教育,今年共完成補植面積16.2畝。

二、種苗管理

1、在今年的春季造林工作中,我站加強苗木產地檢疫和復檢工作,繼續全面推行“兩證一簽”制。我鎮今年造林所需苗木80%出自林業站苗圃,共實施苗木產地檢疫和復檢7畝,檢疫苗木5.3萬株。苗木產地檢疫和復檢率都達到了100%。在苗木出圃時,工作人員嚴格實行造林苗木分級制,全部供應1-2級苗木,對不合格的苗木全部銷毀在苗圃內。

2、今年春季我站共出圃用于造林的苗木3萬株,育苗8畝,其中新育苗3畝。

三、森林病蟲害防治

1、認真做好預測預報和防治工作:在今年3月初,我站設立了四處測報點進行了有效測報,預測我鎮春尺蠖預計發生面積150畝,實際發生145畝,防治145畝。預測鼠害發生面積110畝,實際發生103畝,防治103畝。監測準確率達到了94%,防治率和防治效果都達到了100%,森林病蟲鼠害發生率都控制在0.2%以下。

2、大力推廣生物防治技術:今年我鎮共發生森林病蟲鼠害248畝,在森林病蟲鼠害防治工作中,,主要采用了生物防治法,共用生物殺蟲劑bt乳劑和溴敵隆60公斤。生物防治占100%,防治費2800元。

四、護林防火

今年三月我站認真開展護林防火宣傳工作,牧場與各站所、村隊簽定了護林防火責任狀,并成立了護林防火工作領導小組,劃分了責任區,制訂了工作制度,為這項工作有效開展奠定了基礎。

五、資源林政

1、認真做好采伐調查工作:在今年農戶申請采伐林木后,我站工作人員到達需采伐林木現場進行認真調查,填寫調查表并上報。并在采伐時做好監督工作和伐后督促工作。

蟲鼠害防治總結范文第3篇

1.開展鼠密度調查共3次。對航站樓、場區、貨運區布放捕鼠板826張,布粉塊223處,捕獲褐家鼠2只,黃鼠3只,綜合鼠密度0.29%,鼠情控制平穩,處于國家標準B級以上。

2.航站樓部分餐飲及食品經營單位開展蟑螂密度調查及滅蟑工作,噴灑滅蟑藥劑32L,消殺面積約5000平方米。

3.開展機場區域大環境滅蠅殺蟲,對場區、航站樓區、貨運區綠植噴灑滅蟲藥劑48噸。

4.開展場區生活區防鼠設施整理檢查,針對毒餌盒標識變色、移位問題,更換陶瓷毒餌盒300處。

蟲鼠害防治總結范文第4篇

       XX年上半年的工作已經本結束,××林業站在市林業局和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工作中,樹立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觀,實施科教興林和依法治林,堅持服務于林業改革、發展和穩定的大局,服務于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切實做好“三北”四期、森林分類經營、退耕還林等重點工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現就上半年的工作做以下總結:

       一、造林與管護

       1、認真開展春季造林工作:今年市上給我鎮下達的造林任務是130畝,在春季造林期間,在市局工作組的指導下,全鎮各族干部職工齊心協力,鎮領導親臨造林現場指揮,全身心投入到這項工作中。共完成造林面積130.8畝,超額完成0.8畝,四旁植樹2.85萬株,義務植樹12.3萬株。

       2、認真做好管護工作:〔結合去年的管護經驗,在劃分片區后仍將新造林進行承包給集體或個人管理,并簽訂了管護合同,有效保證了苗木的正常生長。栽止到6月20日,完成當年造林澆水130.8畝,共2遍水。部分新造林已澆3遍水。老林帶和退耕還林于5月底已全部澆灌了一遍。

       3、在造林期間,順利開展“村村綠”工程,上報驗收的四個村隊共完成198戶。

       4、認真做好退耕還林不合格地塊的補植工作:我站對去年各驗收不合格的退耕還林戶進行說服教育,今年共完成補植面積16.2畝。

       二、種苗管理

       1、在今年的春季造林工作中,我站加強苗木產地檢疫和復檢工作,繼續全面推行“兩證一簽”制。我鎮今年造林所需苗木80%出自林業站苗圃,共實施苗木產地檢疫和復檢7畝,檢疫苗木5.3萬株。苗木產地檢疫和復檢率都達到了100%。在苗木出圃時,工作人員嚴格實行造林苗木分級制,全部供應1-2級苗木,對不合格的苗木全部銷毀在苗圃內。

       2、今年春季我站共出圃用于造林的苗木3萬株,育苗8畝,其中新育苗3畝。

       三、森林病蟲害防治

       1、認真做好預測預報和防治工作:在今年3月初,我站設立了四處測報點進行了有效測報,預測我鎮春尺蠖預計發生面積150畝,實際發生145畝,防治145畝。預測鼠害發生面積110畝,實際發生103畝,防治103畝。監測準確率達到了94%,防治率和防治效果都達到了100%,森林病蟲鼠害發生率都控制在0.2%以下。

       2、大力推廣生物防治技術:今年我鎮共發生森林病蟲鼠害248畝,在森林病蟲鼠害防治工作中,,主要采用了生物防治法,共用生物殺蟲劑bt乳劑和溴敵隆60公斤。生物防治占100%,防治費2800元。

       四、護林防火

       今年三月我站認真開展護林防火宣傳工作,牧場與各站所、村隊簽定了護林防火責任狀,并成立了護林防火工作領導小組,劃分了責任區,制訂了工作制度,為這項工作有效開展奠定了基礎。

       五、資源林政

       1、認真做好采伐調查工作:在今年農戶申請采伐林木后,我站工作人員到達需采伐林木現場進行認真調查,填寫調查表并上報。并在采伐時做好監督工作和伐后督促工作。

       2、認真做好四旁樹采伐的建檔工作:對于需要采伐的四旁樹,農戶申請并由我站開出證明后,我站工作人員親臨采伐地進行監督采伐,落實采伐株數。

       3、認真做好林政案件處理工作:今年我站加大了對林政案件的查處力度,凡是有破壞林木的現象發生,我站根據情節輕重,認真處理并上報市局。

       六、站內建設

       1、今年我站籌建的新辦公室已于五月初開始動工,原料由林業站供應,站上又購置了一輛二手小四輪拖拉機用于原料運輸,全站職工都投入到籌建工作中。所有的沙石料都是由本站職工裝卸的,這樣就為我站節省了很大一筆開支,工程計劃于6月底完工。

       2、苗圃地今年留床苗3畝,新育苗3畝,在本站職工的管理下長勢喜人。

蟲鼠害防治總結范文第5篇

關鍵詞:水稻 高產創建 栽培管理

瀘水縣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南部,地理座標為東徑98°34′~99°09′,北緯25°33′~26°25′之間,全縣轄九個鄉鎮73個村民委員會,農業人口13.8144萬人,耕地面積1.28hm2,人均耕地0.092hm2。其中水田面積0.3hm2,占耕地總面積的23.4%。由于受地質構造和河流深切割的影響,形成世界少見的高山峽谷地貌,境內海拔738~4161.4m,高差達3423.4m,立體氣候差異明顯。境內氣溫特點是南北差異小,垂直差異大,海拔每上升100m,氣溫降低0.65℃,年平均溫度21.1~8.73℃。年降雨量為1150~1400mm,集中分布在5~10月份。年日照數為2071小時,日照時數常年的分配特點為:2~10月份1411~1481h,占總量的65~68%,11月份至次年1月份為590~660h,占總量的32~35%。太陽輻射達127.2千卡/平方厘米。豐富的自然資源為瀘水縣農業生產創造了優越的條件。水稻是瀘水縣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2008年至2011年都被云南省列為水稻高產創建活動項目區之一,先后開展了7個百畝核心區,累計完成面積886畝,平均單產698.7千克,7個千畝展示區,累計完成面積0.72666萬畝,平均單產641.88千克。其中百畝核心區單產較瀘水縣前三年平均單產419.92畝增221.96千克。通過水稻高產創建活動的實施,瀘水縣水稻單產取得了較好的成效,栽培措施如下:

一、選用優良品種

選擇內香8156、宜香2292、岡優527、Ⅱ優58、Ⅱ優63、滇屯502等豐產性好、抗逆性強的優質良種。

二、采用旱育秧、培育適齡壯秧

農諺有“秧好一半谷”之說,培育適齡壯秧,是水稻高產創建取得成效的主要措施之一。

1.苗床的選擇與培肥

按大田所需秧田面積雜交稻10~15m2,選擇地勢高、背風向陽、土質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塊(最好是菜園地)作苗床地,在播種前30~50天,按1∶100倍的過磷酸鈣與有機肥料(最好是豬糞)充分腐熱,待播種時備用。

2.施肥作廂

苗床按床寬1.2m,溝寬0.4m,廂長8~10m開墑作廂,清除雜草,整平廂面,每平方米施堆制好的有機肥3~5公斤,過磷酸鈣100克,尿素10克與廂面10cm的表土層充分混合,以達到床土培肥。

3.澆透苗床底水

播種前分兩次澆透床土水,使苗床出現兩次水分飽和狀態,充分滿足種子發芽所需的水分,避免出現干芽現象。

4.播前種子處理

精選種子,并在播種前將種子日曬1~2天,打破其休眠,然后將精選的種子在清水中浸泡12~24小時,將浸好的種子撈出,用清水沖洗后,瀝至稻種不滴水即可用“旱育保姆種衣劑”進行拌種,每袋“旱育保姆種衣劑”(350克)拌稻種1~1.2公斤。

5.播種、除草及蓋膜

根據秧齡的長短和大田移栽期確定播種量,按每平方米干谷60~70克(芽谷100~120克),將種子均勻地撒于廂面,播種后用木板輕壓種子,使種子三面入土,與土壤緊密接觸,蓋上一層0.5~1cm厚的過篩細土,再用清水噴于廂面,同時按每平方米0.02克農得時兌水2~3公斤均勻噴施秧田床進行化學除草,最后蓋膜保溫。

6.苗床的管理

苗期管理主要包括溫度調控、水肥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等方面。

6.1控溫

播種后3~5天出苗后,白天兩頭透風降溫,傍晚蓋膜保溫,現綠后采取晴天揭膜,夜晚蓋膜進行煉苗,三葉期后全揭膜。

6.2肥水管理

根據苗床的水分狀況和秧苗的生理缺水情況進行澆水1~2次,并噴施一次1%的尿素。

6.3防治病蟲鼠害

1.5~2.5葉期秧苗易感病,每平方米用敵克松2~2.5克1000倍液噴霧防治立枯病;長降雨或土地溫度過大時,每平方米用15%多效唑0.2克700~800倍液噴施防止秧苗徒長,培養矮化壯苗;每平方米用25%撲虱靈或10%吡蟲啉0.04~0.05克兌水1~1.5公斤噴霧、防治稻飛虱、稻葉蟬;投放磷化鋅、溴鼠靈等慢性殺鼠劑或用膜圍嚴秧田四周防止鼠害。

三、淺插稀植

1.大田整地

移栽大田整地做到兩犁兩耙,耕深20cm以上,做到田平土細。

2.測土配方施足底肥

移栽前結合耕地,在最后一次犁耙田前畝施農家肥1000~1500公斤,過磷酸鈣25公斤,復合肥25公斤,尿素10~15公斤作底肥。反復犁耙于土層內,達到全層施肥之目的。

3.適時移栽

移栽適宜秧齡為4.5~5.5葉(有條件的地方可在3.5葉移栽)。

4.薄水淺插

要求大田整田做到面平整,呈薄水現泥狀態,秧苗栽插深度為2cm,最多不能超過3cm,一般插稻不倒為宜。

5.合理密植

水稻產量是由單位面積上的穗數、穗粒數、結實率和粒重等因素組成,這些因素的形成及相互間的合理組合都受基本苗數的影響。合理的基本苗數就是要充分發揮各個因子對產量的增產效應,爭取高產創建活動達到最高產量水平。根據瀘水縣的茬口、管理水平及土壤肥力情況,移栽規格一般株行距為0.4尺×0.7尺,0.4尺×0.8尺,每畝栽插1.5~2萬叢,或移栽規格(0.4尺+0.9尺)×0.4尺,(0.4尺+1尺)×0.4尺,每畝栽插2.1~2.3萬叢。雜交稻每叢一苗(不包括分蘗),常規稻2~3苗。肥水條件好,管理水平高的可以按0.5×0.9的規格進行移栽

四、大田管理

1.測土配方施肥

1.1早施分蘗肥,水稻前期是根、莖、葉迅速生長期,對各種肥料的吸收量大,吸收能力強的時期。因此,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追肥要早要速,保證禾苗生長和分蘗有足夠的養份。追肥要求在移栽后3~5天內畝施尿素10公斤,鉀肥10公斤。

1.2施好保蘗肥,曬田前3~5天(插秧后40~50天開始曬田),每畝施尿素3公斤,鉀肥2公斤,鋅肥1公斤

除草。移栽后5~10天后,每畝施用“金稻龍”藥肥7公斤。

1.3巧施穗肥,看苗追穗肥,每畝追尿素5公斤,鉀肥4公斤。

1.4四是補施攻粒肥,每畝用施可富(硼鋅鐵錳)100克兌水150~200公斤進行葉面噴施,以提高結實率,增加粒重。

2.除草

旱育移植由于前期空間大,有利于雜草生長,因此移栽后5~10天后,每畝用農得時20克拌細土50公斤進行化學除草,并進行中耕除草1~2次

3.科學管水

栽后保持寸水管理,到30~40天,進行曬田3~4天,控制無效分蘗發生。齊穗期到黃熟期實行干干濕濕,以濕為主的灌溉方法,水稻臘熟后進行撤水。

4.病蟲害防治

在抓好秧田病蟲害防治工作的基礎上,根據田間調查和病蟲情報,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對口農藥,及時防治稻瘟病,稻白葉枯病,細菌性條斑病,稻曲病和水稻螟蟲,稻飛虱等病蟲,將病蟲危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確保優質高產,成熟期如發現鼠害就及時投放鼠藥。

4.1稻瘟病

在分蘗期、孕穗期和始穗期視發生情況進行防治。畝用20%三環唑75~100克兌水50公斤噴霧,也可以用硫三環懸浮劑、多茵靈、稻瘟散、甲基托布津等其它農藥防治。

4.2白葉枯病

于發病初期,畝用20%葉枯寧(葉青雙)可濕性粉劑100克兌水50公斤噴霧,也可以用70%葉枯凈(殺枯凈)膠懸劑每畝100克兌水50公斤噴霧,或用其它農藥農用鏈霉素、敵枯寧等。

4.3稻曲病

始穗期畝用50%的井岡霉素100~150克或25%粉銹寧50~60克兌水50公斤噴霧。

4.4 水稻螟蟲

根據當地預測預報,在關鍵時期,畝用25%殺蟲雙水劑150~200克兌水50公斤噴霧,畝用50%殺螟松乳油50~75克或5%銳頸特乳油30~50克兌水50公斤噴霧。

4.5 稻飛虱。在若蟲發生盛期,畝用25%撲虱靈可濕性粉劑20~30克兌水50公斤噴霧,畝用10%吡蟲啉10~20克兌水50公斤噴霧,或用康福多、敵敵畏等其它農藥防治。

五、適時收獲

水稻成熟后,要及時進行收獲,做到九黃十收,顆粒歸倉。

參考文獻:

[1]劉漢學、夏緯萍、葉勇《水稻旱育稀植》,云南科技出版社、1996.

[2]云南省糧油作物栽培實用技術手冊.

相關期刊更多

中華衛生殺蟲藥械

統計源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無錫聯勤保障中心衛勤處

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

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中國媒介生物學及控制

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改则县| 建宁县| 宽甸| 留坝县| 盐津县| 杭锦旗| 泾阳县| 桓仁| 石嘴山市| 施甸县| 饶平县| 南涧| 静安区| 当阳市| 滨海县| 金秀| 大城县| 丹巴县| 柞水县| 岫岩| 马尔康县| 通江县| 叙永县| 万盛区| 佛山市| 缙云县| 兴和县| 乃东县| 黄冈市| 文登市| 翁牛特旗| 会东县| 临泉县| 神池县| 沙洋县| 邯郸市| 昌邑市| 达孜县| 乐亭县| 平顶山市| 康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