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中秋節作文400字作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我最喜歡過中秋節了。因為每當這時,在外地的親人也會趕回來團圓。全家人圍在一起,一邊賞月,一邊吃著香甜的月餅,別提多開心了!
2、這不,今年又到了農歷八月十五,我盼望已久的中秋節又到了。早上五點多鐘我便興奮得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覺了。一大早,人們也為節日忙活起來了。
3、在我們家鄉,中秋節的重點節目是晚上的祭月活動。雖然今年天氣不太好,但是人們祭月的心情仍然沒有改變。剛到傍晚,家家戶戶就響起了噼哩啪啦的鞭炮聲。許多人家還放起了焰火,它們升上天空,如同一朵朵盛開的鮮花。晚上,祭月活動開始了,家家戶戶都擺上了豐盛的供品。我們家也不例外,爸爸請出斗香點燃,還把桌子搬到走廊上。我幫媽媽把月餅、西瓜、蓮藕、菱角、石榴、蘋果等供品放到桌子上。看著各種美食,我口水都快掉下來了,我問奶奶能不能先拿兩個吃吃,奶奶一本正經地說“不行,那是給月亮婆婆的”,還擋回了我那準備去拈東西吃的手。一切準備好以后,我們一家人有說有笑吃團圓飯,媽媽還給我講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啊,原來那些供品是為嫦娥準備的。
4、夜深了,圓圓的月亮升起來了,皎潔的月光照在我窗前。我早已進入夢鄉,我要去飛上月亮,請求嫦娥婆婆,多留點好吃的給我……
(來源:文章屋網 )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后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托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又一個中秋節的來臨,月有悲歡離和,人有陰晴圓缺,此時此刻,正是全國各地的全國各族人民全家在一起團圓的好日子,讓我們一家高高舉起月餅,共同暢飲這一杯高興的月餅吧!
此時我希望臺灣同胞能早日回到祖國的懷抱.我還想:邊疆的叔叔為了保衛祖國而不能回到家團圓,為了病人康復的醫生~護士,維護交通秩序的警察叔叔們,還有跟隨爸爸媽媽一起遠離家鄉外出打工的孩子們,此時,他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是多么思念親人啊!
愿大家在中秋節過得開心,過得快樂!
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對,是——中秋節。
幫媽媽擺好水果、月餅等食物后,我向那茫茫的天空望去,胖乎乎的月亮姐姐穿著金色的禮服,從朦朧的薄霧中探出了腦袋,將一束束光輝投向人間。它像一個小姑娘,剛剛從東天邊升起,又羞答答地躲入云彩媽媽的懷抱,又好似是與我們玩捉迷藏。人們常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但今年不是,十五的月亮就是十五圓。我仿佛看見了月亮上,美麗的嫦娥正向我微笑呢!
中秋節又叫“團圓節”,不錯,遠在張家口的妹妹也千里迢迢趕回來了。我欣喜萬分,當時的心情無法用語言形容。妹妹沒有變,還是原來那么的活潑,那么的友好。我們倆姐妹在一起,談天說地,她向我談談生活情況,我向她敘敘學校見聞,我們一起做游戲,一起寫作業,形影不離。盡管我們在兩個不同的地方,但我們心中對彼此的思念沒有變,那條無形的絲帶永遠將我們連在一起,姐妹情深,是用什么都改變不了的。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大詩人“蘇軾”在《水調歌頭》中這樣寫道。
中秋節的下午
二年級 尹凱杰
下午,我和老師來到剡湖邊。我看到一棵柳樹彎著腰,好像在歡迎我們。我看見了一棵雪松,它好像圣誕節的圣誕樹,就是沒有禮物。我還看見了藍藍的天空,天上還有白白的云。我看見了湖水,湖水在太陽底下發出了光芒,真像發光的大寶石。
我看到了綠綠的草地,我一坐下去軟軟的,真像塊綠綠的地毯鋪在地上。老師叫我拍照,第一個我拍,老師把照相機給了我。我看見照相機有很多很多的按鈕,我看了心里就很煩。我叫老師教我,老師把我教會了。我幫同學拍了一張,老師說我拍得很好,我心里很高興。第二次別的同學來拍我,我不會擺動作,心里想了好久才想出來。接著,老師叫我們來一個合照,我們都坐在一塊石頭上。照完相,老師說這里有蘑菇,叫我們找找,我以為會找到蘑菇的是我。我們找呀找,第一個找到蘑菇不是我,是別的同學找到了蘑菇。我對自己說:不能自私。老師還給我們玩老鷹捉小雞,最后,我捉到了一只小雞。玩完了,老師叫我們回去上課。
如果每天都去湖邊,那會多開心呀!
沒有月亮的中秋節
今年的中秋節很特別,因為它是一個沒有月亮的中秋節。
這天一早我和爸爸、媽媽就來到了鄉下的爺爺家。除大姑一家有事外,叔叔一家,二姑一家和我們一家都到齊了。孩子回來了,爺爺、媽媽可高興了。他們給我們準備了好多水果,有柿子、蘋果、梨、香蕉、葡萄、棗子、桔子、石榴,還有板栗呢,我都快吃不過來了。這天,大人們聊天聊得很起勁,我和哥哥、姐姐也沒閑著。我們玩了好多游戲,第一個游戲是“打氣球”,我們把氣球吹上氣,用羽毛球拍來打。氣球太輕了,我老是接不到,只有哥哥很“輕松”。我們還玩了撲克牌游戲——“爭上游”。雖然我是新學的,可我卻很幸運,每次都是我上游,所以我得了很多獎品——板栗,而姐姐老是下游,一個板栗也沒得到。吃過豐盛的午餐后,我們又玩了“老師學生”的游戲,哥哥當數學老師,我當英語老師,姐姐當語文老師。在我的倡議下,我們還冒雨舉行了滑板車比賽呢!
天漸漸黑了,放過鞭炮,吃過月餅后,我們才戀戀不舍地離開了爺爺家。今年的中秋節雖然沒有月亮,但我仍然過得很開心,下雨絲毫沒有影響到我們的團聚。
壽縣實驗小學四(4)班 齊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