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切口妊娠

切口妊娠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切口妊娠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切口妊娠范文第1篇

【關鍵詞】剖宮產切口;疤痕妊娠;治療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2-7045-01

剖宮產切口疤痕妊娠(CSP)是一種比較特殊的異位妊娠[1],種植于剖宮產疤痕部位的肌層,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并發癥,如早期未及時發現治療,可能會引起子宮破裂或難以控制的子宮大出血,導致子宮切除,喪生生育功能。因此早期診斷保守治療,對保留患者生育功能至關重要。本文通過對收入我院的16例GSP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1年6月――2013年7月收入我院我科的16例CSP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患者平均年齡(27.2±2.2)歲,均有1次剖宮產史,其中12例曾有過人工流產史。停經時間平均(45.6±1.7)天,停經后均出現陰道不規則流血。12例訴無明顯腹痛,4例出現輕微下腹部脹痛。

1.2輔助檢查入院當天生化檢查示血β-HCG明顯升高,為1578-5887mIU/ml,平均為(2548±179.2)mIU/ml。B超檢查提示:子宮下段切口疤痕部位探及孕囊回聲(直徑約0.8-54mm大小)的10例,8例見到胚芽,5例見到心管搏動。包塊附著于子宮下段前壁肌層,其周邊探及豐富的血流信號者12例。16例患者經B超檢查均確診。

2結果

入院后完善各項相關檢查,各項指標均無治療禁忌。16例患者中,7例患者單用甲氨蝶呤(MTX)75mg/d 5d肌內注射,4例5天后隨訪血β-HCG較治療前下降約55%;3例下降不明顯,復查B超仍有強回聲,繼續予MTX75mg/周×2肌注治療,1周后再次復查效果滿意。8例患者予口服米非司酮50mg/d,日2次×3天聯合肌注甲氨喋呤75mg×1次,6例復查效果滿意,2例繼續予MTX75mg/周×2注治療,再次復查效果滿意。16例患者均經藥物治療后,復查血β-HCG均下降>50%以上,B超提示包塊周圍血流減少,孕囊縮小,在B超引導下清宮,胚胎及妊娠物完全清除。術中出血量50-120ml。

3討論

剖宮產切口疤痕妊娠是一種罕見且特殊的異位妊娠。Jurkovic[2]等研究報道其發生率僅約為1:1800,近幾年,剖宮產人數逐年增加,疤痕妊娠的發生率也隨之增長。目前CSP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有學者認為[3-4]。可能剖宮產術后切口愈合不良,疤痕部位出現與宮腔相連的通道或微小縫隙,再次妊娠時受精卵穿過通道或微小縫隙在此處著床;也可能因刮宮等子宮手術,子宮內膜破損絨毛細胞入侵肌層,引起肌內妊娠[5]。本研究16例患者中12例曾有過人工流產史,因此考慮子宮手術可能是CSP形成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

CSP無特殊的臨床表現,本文16例患者均停經后出現陰道不規則流血,其中12例訴無明顯腹痛,4例出現輕微下腹部脹痛。容易誤診,因此早期明確診斷非常關鍵。陰道超聲(TVB)常作為首選診斷。本文16例均經B超檢查明確診斷。血β-HCG也可作為早期CSP的輔助診斷,本文16例患者血β-HCG入院時均升高,2d后上升60%有區別,這與國內有些研究報道相似[6]。

CSP只要診斷明確,立即停止妊娠,對于其治療目前尚無統一治療標準。本文16例患者采用藥物保守治療,再在B超引導下行清宮術,取得成功,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主要藥物采用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主要利用甲氨蝶呤干擾DNA合成,阻礙滋養細胞的分裂,減少組織供血,致使胚胎停止發育死亡;利用米非司酮阻斷孕酮活性,同時引起妊娠蛻膜壞死,導致子宮收縮和宮頸軟化,從而終止妊娠。

通過本研究,我們可以看出早期診斷,及時藥物保守治療取得很好療效,保留育齡婦女生育功能。然而很多研究報道,保守治療后也可能會發生陰道大出血最終摘除子宮,因此我們在臨床診斷治療中時刻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Flystra DL,Pound-Chang T,Miller MG,et a1.Eetopic pregnancy within a cesarean delivery scar:a review[J].Obster Gynecol Surv,2002,57(8):537-543.

[2]Jurkovic D,Itillabyk,Woelfer B et a1.First trimester diagnosis and mail―agement of pregnancies implanted into tower uterine segment cesarean section sear[J].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2003,21(3):220.

[3]李曉菁,廖湘玲.9例剖宮產術后子宮切口部位妊娠終妊處理方法探討.醫學臨床研究,2006,23(1):72-73.

[4]羅紅艷.剖宮產術后子宮切口瘢痕妊娠臨床病例分析.現代婦產科進展,2006,15(2):151-152.

切口妊娠范文第2篇

關鍵詞:切口妊娠;超聲誤診

子宮下段剖宮產切口疤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 CSP 簡稱切口妊娠)是指孕囊種植于有剖宮產子宮下段原切口處,絨毛與切口處肌層粘連甚至植入穿透子宮,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異位妊娠,是剖宮產遠期并發癥之一,機制可能是受精卵通過剖宮產疤痕處微小通道或缺損進入子宮肌層[1]。根據北京協和醫院的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其發生率為1:1221的正常妊娠,主要病因多種,主要與剖宮產后有關[2]。WHO在醫學權威期刊《lancent》曾發表報告中說,在2007年7月~2008年5月,中國的剖宮產率高達46.2%,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上限的3倍以上,是迄今文獻報告中剖宮產率最高的國家,且11.7%沒有明確手術指針[3],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隨著剖宮產率的增加,切口妊娠呈上升趨勢,超聲首診誤診率也隨之增加,尤其在基層醫院。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患者7例 ,均為2010年1月~2013年7月婦科收治的患者,年齡27~45歲,停經時間39~75d 均有剖宮產史,HCG均升高,停經后均有陰道不規則流血,3例子宮全切除的均為基層醫院超聲首診誤診為難免流產行清宮術后大出血而轉院,失去保守治療的機會,4例超聲首診誤診為滋養葉細胞疾病,未行清宮術,保守治療成功。

1.2方法 應用Voluson 730,GE Voluson E8,GE-P3超聲診斷儀,探討頻率3.5~7.0MHz,經腹、經陰道,檢查子宮、雙側附件及盆腹腔的情況。

2結果

7例誤診病例表現為宮腔內未見妊娠囊回聲,子宮腔內見不規則的云霧狀暗區(積血),子宮下段體積增大,子宮下段宮腔及切口前壁肌層內混合性腫塊,內部回聲不均勻,團塊與子宮肌壁分界不清,混合性腫塊越大,向外突出明顯,相鄰的子宮肌層內見大小不等的液性暗區,CDFI: 混合性腫塊及相鄰的肌層內血流信號豐富,呈五彩花色血流狀,記錄到高速低阻力血流頻譜。依據符元春等對子宮切口妊娠的超聲分型[4],均為不均質腫塊型,此型易誤診為難免流產,在基層醫院盲目清宮治療。

3結論

①子宮切口妊娠早孕期可能有特異的超聲聲像,但隨著妊娠的進展及臨床癥狀的出現,超聲聲像變化多異,造成誤診原因主要是對子宮切口妊娠認識不足,對于早孕診斷過于輕視,對切口妊娠的警惕性不高。②主要容易與下列疾病相混淆:其中3例誤診為難免流產,難免流產超聲表現為宮腔內非均質回聲區域見豐富的血流信號,部分可見變形妊娠囊,4例誤診為滋養葉細胞疾病,其超聲表現為子宮肌壁內不均勻異常回聲,與相鄰肌壁分界不清,異常回聲內顯示豐富的血流信號。因以上疾病的超聲表現與子宮切口妊娠超聲表現重合度高,極易造成誤診。

子宮切口妊娠是非常危險的妊娠類型,目前依據剖宮產史及超聲檢查可為剖宮產切口疤痕處妊娠提供重要依據,但是超聲首診誤診率高,2010版中華婦產科曾報道,該病首診誤診率達到76%[5]。尤其在基層醫院的首診誤診率極高,所以在診斷未明確情況下盲目清宮,是基層醫院導致剖宮產切口妊娠患者陰道大量出血甚至危及生命原因之一。

參考文獻:

[1]Fylstra DLi, Ectopic pregnancy within a cesarean scar pregnancy:a case report chin Med J(egnl)117:16,2004.

[2]Jiao LZ, Zhao J, Wan XR. et al. Diagnos and treatmeat of searean pregnancy chin Med Sci J 2008.23:10-15.

[3]Lumbiganganon P. Laopaiboon M. Gülmezoglu AM. et al. Method of delivery and preganancy outcomes in Asia:the WHO global survey on maternal and perinatal nealth 2002-2008[J]lancet.2010 Feb6;375(9713).

切口妊娠范文第3篇



【摘要】 目的 探討剖宮產瘢痕妊娠(CSP)的臨床診斷和治療方法。方法 對2003年7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26例CSP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26例患者中, 24例經陰道超聲明確診斷;對26例患者分別行甲氨蝶呤(MTX)治療加清宮術;子宮動脈明膠海綿微粒栓塞治療,開腹病灶清除術及子宮修補術等,1例患者行經腹子宮次全切除術。結論 陰道超聲是診斷剖宮產瘢痕妊娠(CSP)的主要依據;孕囊注射甲氨蝶呤后行病灶清除,可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子宮動脈栓塞治療用于CSP大出血處理安全有效,開腹清除病灶適合大出血且生命體征不穩定的患者。

【關鍵詞】 子宮切口妊娠;診斷;治療



子宮切口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 CSP)是指妊娠受精卵或胚胎著床于前次剖宮產切口瘢痕處,是剖宮產遠期并發癥之一。隨著剖宮產率增加,CSP的發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趨勢。由于CSP臨床表現上與正常妊娠相比無特殊,且CSP的治療無統一標準,處理不當可能導致陰道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報道近年我院收治的26例CSP病例,以期提高對本病的認識水平。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6例均系我院2003年7月至2011年12月期間的住院患者。全部為育齡期婦女,年齡:23~40歲,平均(3173±027)歲;孕次:2~7次,平均(427±019)次;都有藥物流產或人工流產史1~6次,平均(246±004)次;其中2例剖宮產次數為2次,平均(108±004)次,末次剖宮產距本次發病時間1~15年,平均(427±2)年,手術方式均為子宮下段橫切口術式;停經天數41~98 d,平均(6308±219)天,血βHCG 687~7796200 mU/L,平均(575342±299827)mU/L,陰道超聲結果:16例切口處雜亂回聲,其中1例肌層切口不連續;8例切口處可見妊娠囊結構,其中5例肌層切口不連續,2例“宮內孕、難免流產。

26例CSP患者全部有停經史,其中13例以停經后不規則陰道流血為首發表現,占50%,9例患者有腹痛,占346%。全部患者中,17例首診于外院,其中15例誤診為早孕或難免流產,并行藥物流產或人工流產而出現陰道大出血急診轉入我院,另2例因人流未刮出組織再次超聲檢查可疑子宮切口妊娠來我院就診;9例首診于我院患者中,2例誤診為難免流產,于門診人工流產時出現陰道大出血急診入院。(見表1)

12 治療方法

121 甲氨碟呤(MTX)治療加清宮術 ①肌內注射MTX 50 mg qd×1。②超聲引導下孕囊穿刺注射MTX 50 mg。待血βHCG下降至300 mU/L以下且超聲監測孕囊局部血流不豐富后,再行清宮術。

122 子宮動脈栓塞術或加經腹或經陰道清除病灶 經股動脈穿刺行雙側子宮動脈造影、MTX注射及選擇性明膠海綿栓塞術,HCG下降后清除病灶。

123 手術治療 ①經腹子宮切口妊娠病灶清除及修補術:陰道超聲示病灶大,血流豐富,子宮肌層連續性差采用病灶清除及修補術。②子宮次全切除:對于術中大出血者行子宮次全切術。(見表2)

2 結果

21 藥物治療+清宮術治療4例,肌內注射治療的2例患者中,1例用藥后陰道流血增多,3 d后查血βHCG無明顯下降,陰道超聲示病灶增大,即行子宮動脈栓塞術,術后3 d超聲監測下行清宮術;另1例肌內注射2次MTX后,血βHCG明顯下降,陰道超聲示病灶縮小不明顯,一周后在超聲監測下行清宮術。孕囊穿刺注射治療2例,72 h后復查血βHCG明顯下降,在超聲監測下行清宮術。

22 行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7例,全部患者在栓塞術后陰道流血停止。其中2例72 h及1周后復查陰道超聲均示宮內無殘留。 4例3~7 d復查陰道超聲示宮內包塊縮小,血流不豐富,行超聲監測下清宮術;1例在栓塞治療后5 d,血βHCG降至200 mU/L,要求觀察,1個月后,因陰道多量出血行清宮手術。

23 子宮動脈栓塞+手術治療7例:4例因在院外清宮大出血急診轉入,行介入治療后一周,其中3例βHCG下降不理想,局部血腫較大,行手術清除病灶:3例因復查陰道超聲提示子宮下段切口病灶處僅有漿膜層覆蓋,均行經腹子宮瘢痕處妊娠病灶清除及修補術,術中見子宮切口部位呈紫藍色凸起,局部僅有子宮漿膜層覆蓋,清除局部病灶時無活動性出血。

24 單純手術治療8例:有5例因外院行鉗夾術中大出血轉入后急診手術;2例術前超聲提示有胚芽及心管搏動,子宮漿膜層與包塊之間正常肌層缺失;另1例因外院反復宮腔操作4次未刮出孕囊,病灶局部血腫過大,行子宮動脈結扎后仍出血不止,出血量約2000 ml,最后行子宮次全切除術。

15例手術治療患者中,10例有不同程度的子宮下段切口瘢痕與膀胱粘連,術后病理檢查均在子宮肌層切口緣組織中查見絨毛。26例患者中有5例接受急診輸血治療。經MTX治療或子宮動脈栓塞治療后再行清宮或開腹手術的患者,術中出血明顯減少。

3 討論

31 CSP早期診斷

文獻報道,CSP的發病率為1∶1800~1∶2216[1,2]。由于CSP臨床表現與普通妊娠或先兆流產無差異,首次診斷很容易誤診而盲目行吸宮術,造成難以控制的大出血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目前,CSP的診斷可通過腹部超聲、經陰道超聲及核磁共振來明確,但大多數學者建議選用經陰道超聲診斷[3]。經陰道超聲作為診斷CSP首選檢查手段,其診斷的敏感性為864%[4],本文26例患者中,有17例非我院首次檢查,其中15例因腹部超聲誤診而行人流或清宮術,出現陰道大出血轉入。我院首診的9例患者,經陰道超聲檢查后7例診斷為CSP,避免了盲目清宮而致陰道大出血。故對于有剖宮產史的早孕患者,特別是出現了先兆流產的癥狀時,術前常規行陰道超聲檢查,以減少誤診率,從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32 CSP治療

CSP的治療目前無統一標準的治療方案,故每位醫師面對患者可能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案。目前治療CSP常見的方法有以下幾種:氨甲喋呤局部治療或肌內注射后行請宮術、子宮動脈栓塞術后行清宮術、經腹部或腹腔鏡手術行病灶清除或子宮切除術、宮腔鏡下病灶清除。我們報道的26例患者中,15例院外有宮腔操作及陰道大出血史,故再次手術因根據患者入院時的身體狀況選擇子宮動脈介入治療或經腹病灶清除。

對于首診即確診為CSP的患者應盡量避免刮宮術已成共識。我院有2例首診時誤診為難免流產,門診人流時出現陰道活動性出血,量均在200 ml以上。給與縮宮素宮頸注射及靜脈滴注出血無減少,立即用卵園鉗鉗夾宮頸上唇出血部位,陰道流血停止后行子宮動脈介入治療。

采用超聲監測下局部注射甲氨蝶呤及經陰道子宮切口妊娠病灶清除,可使CSP的并發癥降到最低[3,5]。本文有2例患者選擇孕囊局部注射甲氨蝶呤后在超聲監測下行刮宮術,無并發癥出現,支持學者觀點。

7例選擇性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后經腹手術的患者的,術中行局部病灶清除時局部出血很少,提示對這7例患者可在宮腔鏡下或超聲監測下清除妊娠組織。另7例選擇性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后有2例未行清宮術5例清宮取得滿意治療效果。以上結果提示子宮動脈栓塞術后應首選超聲監測或宮腔鏡下清宮術。但術中謹慎操作避免子宮穿孔及臟器損傷,因CSP患者局部子宮肌層變薄或缺如,且緊鄰膀胱。對于要求保留子宮的患者,這種手術安全可行,但子宮動脈栓塞術對卵巢功能可能有影響[6],有生育要求患者要慎重選擇。

傳統開腹清除子宮切口妊娠適合大出血且生命體征不穩定及無條件做介入治療的患者,本文有5例患者屬于這種情況;對于切口部位肌層缺如的患者可于手術中修補;在上述各種方法處理無效時行子宮切除手術。

切口妊娠范文第4篇

【關鍵詞】 子宮切口妊娠;清宮術;大出血;護理干預

子宮切口妊娠(CSP)是臨床上較為罕見的異位妊娠, 有統計顯示, CSP僅占異位妊娠的0.15%[1]。這種異位妊娠胚胎著床于剖宮產瘢痕處, 如不進行及時處理, 易導致子宮破裂, 部分患者甚至會出現大出血, 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近年來, 受多種因素的影響, 我國的剖宮產率呈現出較為明顯的上升趨勢, 子宮切口妊娠患者也隨之增多[2]。這種疾病發病時特異性較高, 易漏診和誤診, 首診誤診率更是居高不下。患者行清宮術后大出血的可能性很高, 需及時進行治療和搶救, 同時經有效的護理干預后可有效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本院對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CSP患者進行了治療和護理, 現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的病例均為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CSP患者, 共18例, 年齡20~38歲, 平均年齡(26.4±2.3)歲。本組患者均有剖宮產史, 產次1~3次, 孕次2~5次, 距上次剖宮產最早6個月, 最晚4年。其中有2例患者出血量達2200 ml, 7例患者出血量介于800~2000 ml之間, 另9例患者出血量

1. 2 方法

1. 2. 1 搶救 密切觀察和監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及陰道流血情況并做好相應記錄, 視患者具體情況給予呼吸支持, 若無自主呼吸, 應及時使用呼吸機;若患者處于休克狀態應留置尿管并對尿量進行觀察, 有異常情況及時向醫生報告, 及時進行處理。

1. 2. 2 快速建立靜脈通道 及時建立2~3條有效的靜脈輸液通道, 口徑要大。如患者情況緊急, 可建立中心靜脈通道保證輸液及輸血通暢, 及早輸入濃縮紅細胞和血漿[3]。實時監測中心靜脈壓, 預防感染和并發癥。

1. 2. 3 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 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和監測患者的血壓、脈搏、微循環系統、血氧飽和度、皮膚顏色等情況, 患者血壓較低、面色蒼白、四肢冰冷且中心靜脈壓監測顯示其

1. 2. 4 調整及給氧 如患者處于休克狀態, 應將其頭部和軀干適當抬高, 使患者的呼吸道保持通暢, 同時為增加回心血量, 應將其下肢抬高15~20°[4]。按4~6 L/min給氧, 濃度為40%~50%, 以改善其組織缺氧狀況, 緩解其心臟負荷。

1. 2. 5 保暖 大出血后易導致血容量不足, 交感神經也處于興奮狀態, 患者會有四肢冰冷、面色蒼白等臨床表現。這時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其自覺癥狀, 如出現寒戰則應及時進行保暖;如出現休克, 則嚴禁加溫。

1. 2. 6 術后護理 術后應密切觀察患者的體溫、血壓、脈搏等生命體征, 出現異常情況時及時向醫生報告;術后回病房時如患者尚未清醒則應讓其保持平臥狀態, 清醒后可加枕頭。觀察尿液的顏色、性狀等, 保持尿管通暢和會清潔。如患者腸功能恢復較好, 可適當進食, 協助患者有效咳嗽和活動, 預防褥瘡、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等并發癥。施行子宮動脈栓塞術止血的患者術后宜平臥, 觀察傷口敷料附近有無皮下血腫和滲血情況[5];囑患者術后72 h內避免做劇烈運動和下蹲,同時觀察有無低熱、惡心、嘔吐等栓塞綜合征, 如出現上述癥狀應給予對癥處理[6]。

2 結果

經治療和護理干預后, 本組患者均搶救成功, 7~16 d后治愈出院, 未發生術后并發癥及栓塞綜合征、甲氨蝶呤過敏等嚴重不良反應。

3 小結

對于子宮切口妊娠清宮術后大出血患者來說, 除視患者給予針對性治療外, 系統的護理干預可預防術后并發癥, 提高搶救成功率, 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在搶救和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 同時努力做好心理疏導, 促使患者及其家屬配合治療, 以提高治療及護理效果。

參考文獻

[1] 陳朝霞, 楊麗君.子宮切口妊娠清宮術后大出血的護理.中國醫學創新, 2013,10(21):62-63.

[2] 朱逸博, 李宏田, 張亞黎, 等 .1993 至 2010 年中國部分地區單胎初產婦剖宮產和孕婦要求剖宮產率變化趨勢.中華醫學雜志, 2012, 92(25):1734-1737.

[3] 勇霞. 異位妊娠導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護理體會.廣西醫學, 2009, 31(6):909-910.

[4] 趙紅.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剖宮產術后切口妊娠的臨床觀察.中國醫學創新, 2012, 9(1):18-19.

[5] 湯濤, 張業玲, 鮑霞 .7 例宮頸妊娠患者介入治療的圍手術期護理. 中華護理雜志, 2007, 42(3):248-249.

切口妊娠范文第5篇

【關鍵詞】超聲診斷; 剖宮產術后切口妊娠; 早早孕型; 胚囊型; 不勻質包塊型

【中圖分類號】R445.1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4-0170-01

剖宮產術切口處妊娠 ( ca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 是指受精卵、滋養葉細胞種植在剖宮產后子宮瘢痕處并在此生長發育[1]。剖宮產術切口處妊娠是一種異位妊娠,是孕婦行剖宮產的遠期并發癥之一。隨著剖宮產率的不斷上升,該疾病的發病率也呈現上升趨勢。剖宮產術切口處妊娠若不及時確診并進行恰當的干預,很可能導致孕婦出現大出血、子宮破裂、切除子宮乃至危及孕婦生命。因此,在臨床早期確診剖宮產術切口處妊娠對于提升臨床療效、改善孕婦預后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2]。研究顯示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是診斷子宮切口妊娠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旨在通過回顧性分析我院過往經超聲診斷確診為剖宮產術切口處妊娠患者的臨床資料,明晰此類患者超聲圖像的特征,提升我院超聲診斷剖宮產術后切口妊娠的準確性。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8年7月至2013年12月期間在我院治療經多普勒超聲診斷為剖宮產術切口處妊娠患者26例,年齡介于26~3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2.27±4.38歲,過往均有剖宮產史,距離上次剖宮產時間為6月~5年。所有患者均由停經史,停經時間為40~87天,平均停經時間為65.18±10.37天。患者血、尿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檢查結果均呈陽性。

1.2 診斷方法

本研究所采用的儀器為Philips IU22,Philips HD 15 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經腹超聲所用探頭為 C5-2 ,頻率為2~ 5 MHz,經陰道超聲所用探頭為 C8-4V,頻率 2~ 8 MHz。醫技師主要注意觀察子宮、宮腔、雙附件區以及盆腔情況,尤其需要重點注意子宮內是否存在孕囊,子宮峽部剖宮產切口部位形態及內部回聲。若確診為剖宮產術切口處妊娠,則需進一步仔細觀察妊娠物的回聲、大小、形態、內部回聲及血流分布等情況,瘢痕妊娠處的子宮肌層厚度,以及宮腔、宮頸的情況。

2 結果

2.1 超聲診斷結果

經手術或者病理證實,共有25例患者確診為剖宮產術切口處妊娠,準確率為96.15%,誤診1例,誤診率為3.84%。其中早早孕型4例(16.00%,4/25),胚囊型18例 (72.00%,18/25),不勻質包塊型3例(12.00%,3/25)。

(1)早早孕型:該類型患者的超聲圖像特征為患者宮腔內無孕囊,可在患者宮腔下段處發現小孕囊回聲,且無法明確界定與剖宮產切口邊界,孕囊直徑約在5~9cm之間,且在孕囊內未發現卵黃囊、胚芽及心管搏動,且切口處肌層明顯變薄,同時患者宮頸內口已關閉,其能在孕囊及切口處發現點狀血流信號(詳見圖1)。(2) 胚囊型:該類患者的超聲主要特征為患者宮頸形態正常,且在宮頸關內未發現妊娠聲像,妊娠囊著床在子宮峽部前壁處,孕囊直徑>9cm,胚囊內未見卵黃囊、胚芽及心管搏動,且著床處肌層明顯增大并突起,宮頸內口及外口緊閉,彩色多普勒超聲顯示瘢痕肌層內血流信號豐富并探及滋養血流頻率(詳見圖2)[3]。(3) 不勻質包塊型:該類患者的超聲圖像特征為部分患者子宮增大,所有患者宮腔下段剖宮產切口處發現不均質包塊,且無法明確界定與剖宮產切口邊界,切口處肌層明顯變薄,回聲不均勻,彩色多普勒超聲顯示瘢痕肌層內血流信號豐富(詳見圖3)[4]。

2.2 臨床治療

25例患者19例采用藥物治療,6例采用手術治療。藥物治療患者局部使用局部用甲氨蝶呤及口服米非司酮,超聲影像顯示患者病灶逐漸減少,血流影像逐漸減弱,血β-HCG 值逐漸降低并恢復至至正常。手術治療患者超聲影像顯示患者病灶消失,血流影像消失,血β-HCG 值逐漸降低并恢復至至正常。

3 討論

研究表明,多普勒彩色超聲能夠清晰顯示宮腔、宮頸及子宮切口處肌層的形態、回聲及血供情形,還能夠清晰的反應子宮切口瘢痕部位與孕囊的關系,是子宮切口瘢痕妊娠切實可靠的診斷依據。現在臨床認可的子宮剖宮產切口處妊娠的超聲診斷標準包括以下幾點:①宮腔內未見孕囊; ②頸管內無孕囊; ③孕囊生長在子宮前壁下段切口處; ④孕囊與膀胱間的子宮肌層薄弱[1,5]。本研究中25患者彩超圖像均符合上述診斷標準。

剖宮產術后切口妊娠患者臨床早期多無明顯癥狀,多普勒彩色超聲能為臨床診斷提供準確可靠的依據,已經成為臨床剖宮產術后切口妊娠診斷的首選方式。且該方法可及性強,能夠讓患者及早接受治療,可以廣泛應用與臨床。

參考文獻

[1] 施華芳,皮丕湘.經腔內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早期診斷剖宮產后切口妊娠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1,14(23):2691-2692.

[2] 陳基強,劉欣友,李運芳,等.彩色多普勒超聲對剖宮產術后子宮切口妊娠的診斷及臨床價值研究[J].醫學綜述,2013,19(14):2654-2655.

[3] 金社紅,解左平.三維超聲診斷剖宮產后子宮切口瘢痕處妊娠的臨床價值[J].浙江創傷外科,2012,17(01):120-12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泌阳县| 汝城县| 裕民县| 泸水县| 宣恩县| 台南县| 古交市| 聂拉木县| 喜德县| 赤峰市| 江津市| 本溪| 武邑县| 金华市| 麟游县| 五寨县| 如东县| 齐河县| 新兴县| 扶风县| 梅州市| 资中县| 安岳县| 扎鲁特旗| 化州市| 鹤峰县| 石门县| 宝丰县| 惠东县| 庄河市| 德阳市| 团风县| 开封市| 徐水县| 汕头市| 临颍县| 满城县| 河池市| 平顺县| 顺义区| 凤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