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抗腫瘤藥

抗腫瘤藥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抗腫瘤藥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抗腫瘤藥范文第1篇

【主題詞】抗腫瘤藥物用藥分析費用

【中圖分類號】R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0)08-0-01

抗腫瘤藥物在腫瘤綜合治療中占據著主導地位。合理利用藥物資源,指導臨床規范用藥,為患者選擇安全有效經濟的治療藥物,是臨床藥劑師的職責。現對該院2007年~2008年抗腫瘤藥物應用情況進行統計分析,以期為臨床用藥提供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本文資料來源于陽城縣腫瘤醫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抗腫瘤藥物的藥品名稱、數量、劑型、規格、銷售金額的實際使用量。

1.2 方法

將抗腫瘤藥物按6大類,即代謝類、抗生素類、激素類、天然類、中藥制劑類、其他類進行數量及金額排序、計算構成比。由于臨床多為聯合用藥,同一藥物不同用藥方案及療程不同,難以用限定日劑量和用藥頻度排序原理進行統計,采用金額排序法進行回顧性分析[1]。

2 結果

共銷售抗腫瘤藥物6大類36個品種,藥費金額360萬元,占總藥費的36.8%。抗腫瘤藥物以注射劑為主,其金額占83.0%。與鐘錦堂[2]比較,用藥金額比例相差不大;但與郝志英[3]比較,用藥金額比例相差懸殊很大。

中藥制劑類藥物以苦參注射液為主,用藥金額達32.2%;其次是康艾注射液,用藥金額達12.0%;參芪扶正注射液的金額占9.3%。抗生素類藥物以表柔比星為主,用藥金額達3.3%;其次是多柔比星和吡柔比星;絲裂霉素雖然用藥金額比例不大,但用藥數量卻不小,達1230支。代謝類藥物以5-FU為主,用藥金額為2.1%;還有吉西他濱和亞葉酸鈣。天然類藥物以紫杉醇為代表,用藥金額達6%;長春新堿和長春瑞濱用量都較少。烷化劑和激素類藥物近年來用量較小。口服藥物多為門診病人用藥;以貞芪扶正膠囊最多,用藥金額占2.3%;平消片和5-FU位居二、三。

口服劑應用前五位藥品名稱見表1;注射劑應用前十位藥品名稱見表2。

3 討論

住院疾病譜決定了用藥的范圍,該院住院病人以食管癌、胃賁門癌、宮頸癌為主。過去抗癌藥作為一種輔治療手段和晚期病人的姑息性治療,近年來的綜合治療增加了抗腫瘤藥物的用量。如近2年來上消化道腫瘤手術后的預防性治療多以化療為主,術后化療病人明顯增加。

中藥抗癌制劑既有抗腫瘤作用,又有扶正止痛等效果,在臨床治療中占據了重要地位。如復方苦參注射液不僅對腫瘤有直接殺傷作用,還可誘導某些腫瘤細胞向正常細胞分化和促進調節,對B淋巴細胞和T淋巴細胞的免疫功能有增強作用,并有止痛、止血、升白等作用[4];因此,無論是在使用的數量上還是在金額上都占第一位。康艾注射液是新型的既有免疫調節作用又有抗腫瘤作用的新藥[5],在數量和金額上均占據第二。參芪扶正注射液則為第三。貞芪扶正膠囊作為院外姑息性治療口服藥用量最大,其次是平消片。含鉑類抗癌制劑因其抗腫瘤范圍廣,被認為是治療腫瘤的主藥,大多數一線化療方案均有含鉑藥物。用藥主要是卡鉑、順鉑、奧沙利鉑。激素類藥物近年來已很少應用。

在臨床用藥上,住院醫師既要考慮療效,還要看病人對藥費的承受能力,因此,像環磷酰胺和絲裂霉素這些價格低的藥物用量就大。一些晚期腫瘤失去根治機會的病人,則應用貞芪扶正膠囊和平消片等作為安慰治療。

在基層腫瘤專科醫院,臨床醫師以臨床療效肯定,又經濟實惠的抗癌藥為主;對于一些新藥,或是臨床Ⅱ、Ⅲ期臨床試驗藥物,療效還不能完全確定的根本不用;這也因條件限制,有些臨床試驗的指標無法觀察所致。更有某些腫瘤病例太少,也使一些新藥的應用受到限制。近年來一些分子靶向治療新藥的應用擴大了抗腫瘤藥物的范圍,如西妥昔單抗是首個經證實和化療聯合能延長所有組織學亞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生存期的靶向藥物[6],因此臨床醫師應根據需要積極應用新藥,擴大用藥范圍,提高臨床療效。

參考文獻

[1]李永霞,姚靜玲,丁國武.我院2005~2008年抗腫瘤藥及抗腫瘤輔助藥利用分析[J].中國藥房.2009,20(17):1295-1297.

[2]鐘錦堂,黃紅兵,林子超,等.我院1996-2005年抗腫瘤治療用藥分析[J].癌癥.2006,25(8):1052-1058.

[3]郝黨英,楊文廣,陳海金.腫瘤專科醫院抗腫瘤藥物臨床應用分析[J].腫瘤研究與臨床.2008,20(10):706-707.

[4]王建文,孫娟.復方苦參注射液治療Ⅳ期非小細胞肺癌60例[J].腫瘤研究與臨床.2009,4.21(6):413-414.

[5]姬發祥,王麗娟,李進章,等.康艾注射液聯合化療治療晚期消化道惡性腫瘤89例[J].腫瘤研究與臨床.2008,20(8):553-554.

[6]程剛.西妥昔單抗聯合化療延長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生存期[J].腫瘤研究與臨床.2008,20(8):505-506.

抗腫瘤藥范文第2篇

1 山西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山西省太原市 030001 2 山西晉城煤業集團總醫院藥劑科 山西省晉城市 048006

【摘 要】腫瘤是人類常見的多發疾病,對于惡性腫瘤通常采用住院化療的方法進行系統醫治。抗腫瘤化療藥物均具有選擇性差、不良反應強、用藥不合理會造成多器官損害的特點。就目前而言,在不合理用藥醫囑中常出現溶媒選擇不合理、溶媒劑量配置不合理、藥物劑量配置不合理、給藥順序不合理、給藥時間控制不合理等問題,因此,本文以具體實例為分析對象,總結常見的抗腫瘤藥物靜脈配置不合理用藥醫囑問題,并提出合理配置方案,望有助于醫護人員規范藥物使用及注射行為。

關鍵詞 抗腫瘤藥物;靜脈配置;用藥;PIVAS

抗腫瘤藥物靜脈注射是腫瘤疾病治療的主要方法之一,因此,各大腫瘤醫院都建立有靜脈用藥調配中心(PIVAS)。靜脈用藥調配中心為合理配置和使用藥物進行統一管理,提高了患者用藥的合理性,但是,PIVAS 配置的抗腫瘤靜脈輸液醫囑中仍存在一些不可以醫囑問題,所以客觀的總結不合理案例,完善用藥記錄,合理使用藥物和不良反應防治是保證抗腫瘤靜脈用藥安全、有效的保障。

1 常見不合理用藥醫囑現象

1.1 溶媒選擇不合理現象

針對住院患者腫瘤病情,主治藥物的正確性對于病情的治療具有關鍵性的作用,而對于主要與溶媒的配伍相容性、藥物之間的理化性和藥物的代謝特征沒有準確掌握是不合理用藥醫囑的主要問題。譬如:奧沙利鉑(Oxaliplatin for Injection) 是輔助治療原發性腫瘤完全切除的主要藥劑,在其使用說明中明確規定不要與堿性制劑使用,一些醫生習慣性的采用氯化鈉注射液進行配伍,而導致患者在患者出現手腳麻痛,有蟻走感現象。因此,在奧沙利鉑配伍溶媒的選擇上應選擇5% 的葡萄糖為注射液。

1.2 溶媒劑量配置不合理現象

如果溶媒劑量與藥物之間的配伍劑量和濃度不合適會達不到最佳治療的效果。而在臨床中,溶媒劑在量的配置上不合理現象比較常見。譬如:依托泊苷(EtoposideInjection)是細胞周期特異性抗腫瘤藥物,因為其作用于DNA 拓撲異構酶Ⅱ,而依托泊苷與DNA 拓撲異構酶Ⅱ作用具有可逆性,如果依托泊苷濃度過高與嚴重的骨髓抑制不良反應。所以依托泊苷濃度需要低于0.25g/L。

1.3 藥物劑量配置不合理現象

藥物的劑量配比對于發揮藥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反之會達不到療效甚至會出現刺激性和副作用。藥物劑量配比不合理用藥醫囑的現象非常常見,譬如:某女性患者白血病復發,采用阿糖胞苷(Cytarabine for Injection)進行靜脈注射,該患者身高1 米58,體型偏瘦,醫囑為2000mg/ 次,一天三次。這是該藥物大劑量范圍內注射,鑒于患者身材與體型顯然劑量過重。阿糖胞苷具有較強的副作用,如果用量過大會導致用戶肺部水腫、呼吸衰竭,因此,需要根據用戶實際情況選擇中劑量進行注射。

1.4 給藥順序不合理現象

按照正確的給藥順序進行藥物注射對于腫瘤患者的治療是非常必要的,因為抗腫瘤藥物多為刺激性藥物,正確的給藥順序能夠有效降低藥物對人體的刺激性和副作用。譬如:紫衫醇(paclitaxel)與表柔比星(Epirubicin)配合治療植物性腫瘤,紫衫醇具有破壞腫瘤細胞有絲分裂期(M期)和DNA合成后期(G2 期)的正常分裂,如果先用紫衫醇會殺滅M 與G2 期的細胞,在用藥后DNA 合成期(S 期)還會有腫瘤細胞分裂出來。因此,先用表柔比星增加紫衫醇的抗破壞力。

1.5 給藥時間控制不合理現象

藥物注射時間根據不同藥物的溶解、降解等物理及化學變化不同,在時間控制上不同。如果藥物容易溶解和降解則需要快速注射,如果藥物相對穩定,刺激性強則需要緩慢注射。然而在藥物注射時間控制上很多大夫沒有進行醫囑。譬如:多西他賽(Docetaxel)是治療乳腺腫瘤和卵巢腫瘤的主要藥物,其具有較高的溶解性,并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因此,在與氯化鈉注射液進行配伍注射時,濃度要保持在0.74mg/ml 以內,注射時間要控制在1 小時。然而在在該藥點滴注射中,醫護人員對時間控制并沒有嚴格的要求。

2 住院患者抗腫瘤藥物靜脈合理配置

2.1 調劑、配伍環節合理配置

靜脈用藥調配中心(PIVAS)在腫瘤患者用藥的一關鍵環節就是醫囑審核。PIVAS 中心的藥劑師要謹慎審核每一次出藥,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配伍。常用抗腫瘤藥物靜脈注射審核內容如表1 所示。

2.2 給藥方式、順序、時間合理安排

醫護人員在對患者進行給藥時,要嚴格按照藥劑師所明確的用法進行給藥,并能夠注意使用時間間隔、順序、滴注時間和其他注意事項。如:間隔24 小時使用甲氨蝶呤可增加甲氨蝶呤的抗癌活性。依托泊苷與順鉑用藥時,應先使用依托泊苷再使用順鉑,如果順序相反,會產生骨髓抑制。根據臨床試驗研究,正常細胞的生長高峰在下午16:00,而腫瘤細胞的生長高峰在上午10:00 和晚上22:00-23:00。因此,在患者在進行化療的時間為上午和晚上最佳。

2.3 不良反應防治

抗腫瘤藥物雖然具有化療抑制腫瘤擴大的作用,但是其刺激性和毒性副作用較大,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往往會因抗腫瘤藥物引發其他的病狀。由于每一位患者的病狀和體質不同,在使用抗腫瘤藥物中,藥物的作用和用量會對患者產生不同的效果。譬如:表柔比星具有刺激心機和肝臟的副作用,因此,在使用表柔比星出現不良后,可口服維生素C、E。再如紫衫醇過敏會導致患者嘔吐或者是體液潴留,可在進行注射紫衫醇前預服地塞米松或肌注苯海拉明或靜注西咪替丁。

3 結語

在對住院患者抗腫瘤藥物靜脈配置不合理用藥醫囑臨床干預中,首先要明確藥劑師的責任,藥劑師要嚴格審核經手的藥物,并與醫生和護士進行及時溝通,了解患者的真實情況,防止不合理醫囑給藥。其次,加強全體醫護人員合理用藥、正確操作的意識,不按照自己意識進行工作,要嚴格按照藥物使用說明和實際情況進行藥物配伍,按照正確施藥方法進行操作,減少人為失誤。

(通訊作者:程景民)

參考文獻

[1] 倪美鑫, 徐艷艷, 陸勤美, 馮平, 郭小紅. 藥師借助靜脈配置中心平臺開展腫瘤專科藥學服務[J]. 藥學與臨床研究,2012(06).

[2] 楊婷, 楊樟衛. 淺析靜脈用藥調配中心醫囑及藥師審核醫囑工作現狀[J].藥學服務與研究,2012(03).

[3] 周陳西, 劉孟娟. 化療藥物配制的溶媒選擇及其穩定性研究[J]. 中國藥房.2012(14).

[4] 李娜. 靜脈配置藥物溶媒選擇及溶媒量控制[J]. 海峽藥學.2011(09).

[5] 吳寒寅, 孟德勝. 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常見不合理醫囑分析[J]. 醫藥導報.2011(04).

抗腫瘤藥范文第3篇

【關鍵詞】舒尼替尼;甲狀腺功能減退;促甲狀腺素;轉移性腎細胞癌;胃腸間質瘤

【中國分類號】R979.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44-5511(2011)10-0181-02

舒尼替尼是一種口服的小分子多靶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能抑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1、-2、-3(VEGFR-1、-2、-3)、血小板生長因子受體-β(PDGFR-β)、干細胞因子受體(KIT)、FMS樣酪氨酸激酶-3(FLT3)和神經膠質細胞衍生的神經營養因子受體(RET)等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從而特異性的阻斷這些信號傳導通路達到抗腫瘤的效應[4]。目前已被批準用于治療轉移性腎細胞癌及格列衛治療失敗或不能耐受的GIST[5],而其在非小細胞肺癌、神經內分泌腫瘤、黑色素瘤、乳腺癌等腫瘤中的應用也處于研究中[6]。舒尼替尼不良反應輕微,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疲乏(可達50%),腹瀉、惡心、嘔吐、腹痛、便秘、高血壓、手足綜合征等。嚴重的不反應包括溶血反應、肺栓塞、高血壓、急性肝衰竭等,其別需要注意的是舒尼替尼可能誘導甲狀腺功能減退。為了更好的研究舒尼替尼對甲狀腺功能的影響,本文收集了2008.5-2010.12在本院服用舒尼替尼治療轉移性腎細胞癌和格列衛治療失敗的GIST的患者,檢測這些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甲狀腺功能變化,并對這些結果進行討論。

注:基礎TSH水平:患者開始口服舒尼替尼前檢測的TSH值。TSH*:患者治療過程中檢測到TSH最高值。

1 資料與方法

本文收集了25例2008.5-2010.12在本院服用舒尼替尼治療轉移性腎細胞癌或格列衛治療失敗的胃腸間質瘤(GIST)患者(12例男性和13例女性,年齡范圍:35-72歲,轉移性腎細胞癌患者11例和格列衛治療失敗的GIST患者14例),檢測這些患者的甲功全套,包括:促甲狀腺素(TSH)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ree T3,FT3)、游離甲狀腺素(free T4,FT4)、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甲狀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舒尼替尼推薦劑量為50mg/日,每日1次,連續口服4周,休息2周,6周為1個周期。隨訪時間為2.5-24.5月(中位時間為15.3月)。這些患者既往無甲狀腺疾病史,無使用影響甲狀腺功能的藥物及其他治療史。

2 結果

期間1例患者在服藥開始12周內死亡,3例患者為治療不滿12周停藥。在21例可接受評估的患者中,本研究根據甲狀腺功能將其分為3組(Table.1):第1組患者為TSH水平升高,發生甲狀腺功能減退,共10例(編號從A1-10),第2組患者的TSH在正常水平的上限,未檢測到TSH的激增和FT4的降低,共5例(編號從B1-5)。第3組則為在整個隨訪期間TSH在正常范圍,甲狀腺機能正常的患者,共6例(編號從C1-6)。本研究顯示:在服用舒尼替尼后,有47.6%(10/21例患者)的患者發生了甲狀腺功能減退,如果包括第2組患者,則比例上升為71.4%(15/21例患者)。同時我們還觀察到:有61.9%(13/21例患者)的患者出現了甲減的亞臨床癥狀和(或)體征,主要表現為疲乏、嗜睡、記憶力減退、畏寒、厭食等。其中4例患者接受了L-甲狀腺素鈉(L-T4)治療,3例患者上述癥狀大部分獲得了改善。

本研究還顯示:在大部分患者中,我們觀察到了TSH的波動,主要表現為:在服藥的第4周末,患者的TSH高于其正常水平,但休息2周后,TSH又恢復到正常。我們還觀察到:在患者服藥的第4周末,后一周期的TSH水平較前一周期有所升高。在部分患者中,TSH變化較為劇烈,可達正常水平的4-6倍。

同時,我們還檢測了患者血清中FT4、FT3、TPOAb、TGAb、TG水平的變化,可以看出:患者的FT4處于正常范圍之內(0.94-1.25ng/dl),但部分患者的FT3低于正常水平的下限(1.79-2.45pg/ml), 而TPOAb、TGAb、TG則變化不明顯。

3 討論

從本組病例我們觀察到:舒尼替尼引起47.6%的患者發生了甲狀腺功能減退,如果包括TSH上升到正常水平上限的患者,則該比例上升到71.4%。同時,有61.9%的患者出現了甲減的亞臨床癥狀和(或)體征,未出現甲減的典型臨床型表現。我們還觀察到:在口服舒尼替尼期間及休息期間,TSH出現了上升及下降的波動;同時我們也發現:在口服舒尼替尼期間,后一周期的TSH水平較前一周期有所上升。Rini等[7]的文獻報道顯示,甲狀腺功能減退常發生在第2周期后,大多數為I/II級,III/IV級少見,患者可表現出疲乏為主的亞臨床表現,通過補充L-T4大部分癥狀可改善,這些都與我們在本組病例中觀察到的相似。

關于舒尼替尼引起甲狀腺功能減退的機理,目前有多種說法。Desai J等[8]的文獻報道顯示:這可能與舒尼替尼對甲狀腺的直接損傷有關,但是尚未有試驗室的數據或生物學上的變化支持該觀點。而Deborah Mannavola等則通過對患者進行甲狀腺攝碘131試驗及彩色多普勒提出:這可能與甲狀腺碘攝取障礙有關, 而與舒尼替尼對甲狀腺細胞的直接毒性及引發甲狀腺自生免疫性病變無關。

當患者停止口服舒尼替尼后,我們還觀察到大部分患者的TSH在大概2月后恢復到正常水平,提示舒尼替尼引起甲狀腺功能減退的時間比較短暫,這與Faivre S等觀察到舒尼替尼引起毒副反應具有時間及劑量依賴性相關也比較相符[9-10]。

同時我們也發現:血清T3可降低,主要可能為本組患者患有嚴重腫瘤,伴發糖尿病及高血壓等疾病慢性消耗引起。

通過本研究,我們希望了解:舒尼替尼引起甲狀腺功能減退在年齡、性別、腫瘤類別、腫瘤分期中有無差異,但到隨訪結束,我們都未能發現明顯的差異。

舒尼替尼在2006年1月被FDA批準用于治療轉移性腎細胞癌及格列衛治療失敗或不能耐受的GIST,其應用時間雖短,但在以后的抗腫瘤治療中的應用會越來越廣泛,這舊需要我們充分了解和掌握其毒副反應,制定合理的藥物監護計劃。從本研究我們了解到,在患者接受舒尼替尼治療期間,我們應密切監測患者甲狀腺功能狀況:在口服療程結束時常規進行甲狀腺功能測試(TFT),如發現TSH水平降低,可予以觀察、減量、停藥或補充L-T4等處理。同時,如果發現患者出現疲乏、嗜睡、記憶力減退、畏寒、水腫等疑似甲狀腺功能減退的癥狀和(或)體征時,應立即進行甲狀腺功能測試,以便及時而正確處理相關不良反應,指導今后的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Reichardt P, Reichardt A, Pink D. 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Curr Cancer Drug Targets. 2011 May 23.

[2]Timofeev IV, Demidov LV, Petenko NN. [Use of sunitinib in metastatic renal cell carcinoma patients with poor prognosis]. Vopr Onkol. 2011;57(1):50-4.

[3]Ishikawa T, Kanda T, Kosugi S, Yajima K, Hatakeyama K. [Sunitinib as a Second-Line Therapy for Imatinib-Resistant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an To Kagaku Ryoho. 2011 Jun;38(6):916-921.

[4]Papaetis GS, Syrigos KN. Sunitinib: a multitargeted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in the era of molecular cancer therapies. BioDrugs. 2009;23(6):377-89.

[5]Theou-Anton N, Faivre S, Dreyer C, Raymond E. Benefit-risk assessment of sunitinib in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urs and renal cancer. Drug Saf.2009;32(9):717-34.

[6]Socinski MA. Multitargeted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ion: An antiangiogenic strategy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ancer Treat Rev. 2011 Jun 3.

[7]Rini BI, Tamaskar I, Shaheen P, Salas R, Garcia J, Wood L, Reddy S, Dreicer R, Bukowski RM. Hypothyroidism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renal cell carcinoma treated with sunitinib. J Natl Cancer Inst. 2007 Jan 3;99(1):81-3.

[8]Desai J, Yassa L, Marqusee E, George S, Frates MC, Chen MH, Morgan JA, Dychter SS, Larsen PR, Demetri GD, Alexander EK. Hypothyroidism after sunitinib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Ann Intern Med. 2006 Nov 7;145(9):660-4.

抗腫瘤藥范文第4篇

關鍵詞 抗腫瘤藥物 不良反應 腫瘤細胞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010

腫瘤治療中尚缺乏特異性治療藥物,治療中往往在對腫瘤細胞進行殺傷的同時,對正常細胞產生一定的傷害,進而產生在合格藥品正常使用情況下患者出現與用藥目的無關的有害反應,抗腫瘤藥物不良反應因其種類繁多,不同種類藥物藥理不同,對患者體內器官和系統的影響各異,而呈現出差異性。對常見抗腫瘤藥物的不良反應的詳細了解和掌握,有利于針對腫瘤患者的個體情況而搞定適宜的治療方案,提高療效的同時使不良反應降低。為深入了解抗腫瘤藥物使用安全性,對2009年6月~2011年5月各科上報的抗腫瘤藥物不良反應報告實施了回顧分析,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收集匯總2009年6月~2011年5月各科上報的110例抗腫瘤藥物不良反應報告,采用統計軟件SPSS10.0對其中涉及的患者情況、不良反應用藥種類及嚴重程度、給藥途徑、累及器官等進行統計分析。

結 果

一般結果:本組110例抗腫瘤不良反應報告中涉及男57例,女53例,年齡15~81歲。性別差異不大,各年齡段中,以年齡60歲以上的老年患者不良反應較多見,見表1。

產生不良反應的藥物種類及構成比:110例不良反應報告中涉及7大類抗腫瘤藥物,其中聯合用藥59例(53.64%),單一用藥51例(46.36%),抗腫瘤植物藥、抗代謝藥及抗腫瘤抗生素引發的不良反應較多,見表2。

不良反應累及器官和系統:110例不良反應報告主要集中在消化系統(63.41%)、神經系統(13.82%)和皮膚及皮下組織(7.32%),較隱蔽的器質性病變發現較少,見表3。

討 論

抗腫瘤藥物研究發展近年來取得了較快發展,但目前尚無特異性治療藥物,主要依靠化療以及藥物治療,但大多數藥物在殺傷或抑制患者體內腫瘤細胞時,也會將機體內部分器官、正常組織損害,甚至產生毒性作用,而導致不良反應在臨床治療中出現頻繁,由于藥物種類繁多,不同種類的藥理不同,對患者體內器官和系統的影響各異,而使不良反應呈現出差異性。對常見抗腫瘤藥物的不良反應的詳細了解和掌握,有利于針對腫瘤患者的個體情況而制定適宜的治療方案,提高療效和藥物使用安全性的同時將不良反應降低。

由于腫瘤細胞在不同增殖期內對抗腫瘤藥物呈現不同的敏感性,因此,臨床中將不同作用周期抗腫瘤藥物的聯合使用,以達到提高化療療效的狀況比較普遍,本研究中110例不良反應報告中聯合用藥59例(53.64%);單一用藥51例(46.36%),也說明了此點。但藥物相互作用也會引發不良反應,國外相關報道顯示[1],藥物不良反應中約22%是由多種藥物相互作用產生,藥物品種越多,不良反應發生的幾率越高,因此,應盡量減少聯合用藥的種類和數量,在聯合化療時應選擇無交叉耐藥和毒性重復的藥物[2],在增加療效的同時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另外使用中應對患者用藥后實施密切觀察,必要時將藥物治療方案調整,以確保用藥安全[3]。

目前臨床治療中仍然偏重于療效的追求,而對不良反應為引起足夠的重視,不良反應多由患者發現并反饋給醫護人員,本院110例不良反應報告主要集中在癥狀明顯的消化系統(63.41%)、神經系統(13.82%)和皮膚及皮下組織(7.32%),隱蔽的器質性病變發現較少也證實了此點。植物用藥不良反應較多可能與其近年來在臨床廣泛使用,且不良反應往往是較容易發現的顯性癥狀有關,也與中成藥的藥理、毒理方面作用機制不明確有關。老年患者多出現不良反應則與其機體功能減退,藥物代謝能力下降有關。

綜上,抗腫瘤藥物種類和不良反應繁雜,臨床應用中要多加了解和掌握常見抗腫瘤藥物的不良反應狀況,在提高療效和藥物使用安全性的同時降低不良反應的產生。

參考文獻

1 賈公孚,謝惠民.藥害臨床防治大全[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2.

抗腫瘤藥范文第5篇

1給藥劑量

藥物不同劑量產生的藥理作用也不同。一般來說,在一定范圍內劑量越大,藥物濃度越高,作用越強。但有些藥物超出一定范圍以外,藥物作用不但不會繼續增強,反而毒性增大。抗腫瘤藥物鉑類衍生物的腎毒性多呈劑量依賴性,小劑量單次使用腎毒性很小,大劑量或多次應用的腎毒性加大。如順鉑腎毒性與劑量呈正比,單次劑量5Omg/m少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常規劑量(50-100mg/ m)時即可出現腎功能不全。隨著劑量增加,腎毒性相應增加。卡氮芥150-200 mg/ m即有腎毒性,更大劑量還可產生肝毒性和肺纖維化。目前將化療藥物經動脈導管灌注病變部位,取得了很好的治療效果,尤其在肝癌的姑息治療中,但藥物的劑量與肝纖維化的形成及加重有關,過大劑量化療藥物對肝細胞形成直接損害。肝細胞損傷是肝纖維化的重要啟動因素,損傷或壞死細胞對周圍非實質細胞不斷刺激導致體內膠原纖維合成亢進,而降解被抑制。另外,藥物的作用還促使各種細胞因子增加,促進了膠原纖維的形成。在不明顯影響抗腫瘤作用的情況下,適當減少化療藥物的用量可能不會影響預后,還能夠較好的保護肝臟功能,明顯的降低術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有研究表明部分傳統的化療藥物在小劑量、反復多次的給藥方式下,反映出很強的阻止血管生成作用,起到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的作用,有學者就把這種小劑量、高頻率的給藥方式稱為小劑量化療(節律性化療)或者抗血管生成化療。這是因為化療藥物的作用機制是通過殺傷或抑制增殖中的腫瘤細胞DNA合成和干擾微血管的正常功能,對腫瘤細胞和內皮細胞均起到作用,內皮細胞具有較高的修復能力,在較長的化學藥物治療間隔期內,內皮細胞可獲得修復。而采用小劑量、高頻率的給藥,可以有效抑制血管內皮細胞的修復、增殖,同時也可減輕化療藥物的骨髓抑制、肝腎功能損害等毒副作用。蔥環類抗腫瘤藥物多次給藥較單次給藥心臟毒性反應發生率要低。因此在使用抗腫瘤藥物時不應單純追求通過劑量來達到效果,而應嚴格把握劑量盡可能達到既有治療效果,又能減小不良反應發生。

2給藥途徑

抗腫瘤藥物最常見的給藥途徑有靜脈給藥、肌內注射、口服。大多數化療藥物有極強的刺激性,長時間靜脈滴注可導致靜脈炎。常用于治療乳腺癌治療的多柔比星、表柔比星、吡柔比星有很強的心臟毒性,靜脈推注會加重其毒性,通常以靜脈滴注給藥。為了提高腫瘤所在部位的藥物濃度,降低全身性藥物毒副反應,抗腫瘤藥物注射劑還可采用一些特殊的給藥途徑,如腔內給藥、鞘內給藥等,臨床大都依據患者情況、腫瘤發生部位、化學藥物的理化性質等因素來制定化療方案和給藥途徑。如治療胃癌常規化療藥物的常規給藥方法,極大限制了藥物的治療作用。應用緩釋藥物系統以及采用腹腔灌注給藥的方法,不僅對腫瘤組織產生靶向作用,而且能夠控制藥物釋放的速率,縮短藥物到達腫瘤組織的時間,延長藥物與腫瘤的作用時間,使藥物幾乎完全釋放,最大程度發揮對腫瘤的治療作用,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因此對給藥途徑的選擇也十分重要,選用不當既達不到治療效果,甚至出現藥物不良反應。

3聯合用藥

抗腫瘤化療中極為常用聯合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化療藥物,其目的在于增加療效,降低毒性以及消除和延遲耐藥性的發生。聯合用藥有使用幾種不同藥物的序貫療法,也有同時采用幾種藥物的聯合療法,但并非所有的聯合用藥都比單種藥物治療為優,如奧沙利鉑有著一定的血液毒性。單獨用藥時,可引起貧血、白細胞減少、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當與5-氟脲嘧啶聯合應用時,中性粒細胞減少癥及血小板減少癥等血液學毒性呈顯著增加。對消化系統,可引起惡心、嘔葉、腹瀉。這些癥狀有時很嚴重。當與5-氟脲嘧啶聯合應用時,這些不良反應顯著增加。因此聯合應用化療藥物應遵循以下原則:從抗腫瘤作用生化原理考慮,從藥物的敏感性考慮,從細胞周期增殖動力學考慮,從藥動力學關系上考慮,從藥物的毒性考慮。

3. 1多種化療藥物聯合應用有報道多西他賽和順鉑聯合應用,在減少順鉑用量的情況下,化療有效率及中位生存期均明顯優于單用足量順鉑,其原因可能為:順鉑用量的減少也減輕了其不良反應,患者更容易耐受化療,營養狀況也更容易得到改善,從而使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另外,多西他賽可能有抑制腫瘤細胞清除順鉑2DNA復合物的作用,增強順鉑對腫瘤細胞的殺傷作用,對順鉑起到協同促進作用。姚宇鋒等報道:多西他賽聯合洛鉑作為晚期乳腺癌的挽救化療,取得較好的效果。多西他賽為紫杉類藥物,通過促進微管雙聚體裝配成微管,同時防止去多聚化過程而使微管穩定,阻滯細胞于G2和M期,從而抑制癌細胞的有絲分裂和增殖。而洛鉑為鉑類衍生物,其作用主要通過阻止腫瘤DNA復制,阻止細胞分裂而起到作用。兩者聯用既起到較好協同抗腫瘤作用,還使鉑類衍生物特有的腎毒性,耳毒性及對造血系統的影響等不良反應,明顯降低。

3. 2聯合用藥的順序兩種及以上抗腫瘤藥物聯用時,除增加療效外,有時藥物之間還可能產生較嚴重的不良反應。任海霞等網報道,順鉑與異環磷酞胺合用時,環磷酞胺的骨髓抑制、神經毒性和腎毒性等不良反應會大大加重,如果必須聯合應用,應先用異環磷酞胺再用順鉑。順鉑與紫杉醇聯合應用,順鉑可使紫杉醇的排泄減慢,故應先用紫杉醇再用順鉑。

4相關代謝酶

藥物代謝都是通過轉化為無活性物質,也可能從原來沒有藥理活性的物質轉變為有活性的代謝物,也可生成不同活性的代謝物或有毒物質。這類過程均是由于肝微粒體混合功能氧化酶或非微粒體酶的作用。抗腫瘤藥物也是通過代謝活化途徑,代謝解毒途徑來起到化療作用。

4. 1抗腫瘤藥物的代謝活化抗腫瘤前體藥物在體內通過藥物代謝酶代謝為具有抗腫瘤藥理活性的代謝物。如細胞具有選擇性活性的口服抗腫瘤藥物,卡培他濱本身無細胞毒性,但可在腫瘤組織中通過腫瘤相關性血管因子胸腺磷酸化酶的作用轉化為具有細胞毒性的52氟脈嚓吮(52Fu),具有能夠模擬持續輸注52Fu的抗腫瘤作用和潛在的腫瘤部位優先活化的特點,使腫瘤組織中的52Fu濃度高于正常組織,一方而明顯提高了療效,另一方而最大程度降低了52Fu的不良反應。環磷酞胺和異環磷酞胺也是進入體內被肝臟或腫瘤組織內存在的過量的磷酞胺酶或磷酸酶水解,變成活化作用型的磷酞胺氮芥而起到抑制DNA的合成,也可干擾DNA的功能。

4. 2代謝解毒途徑肝臟是藥物的主要清除器官,肝臟清除分成肝臟代謝和膽汁排泄兩種方式。肝臟富含藥物I相代謝和II代謝所需的各種酶,其中以細胞色素P450酶最為重要。細胞色素P450酶是由各種各樣的P450酶所組成的一個酶體系,根據其結構不一及氨基酸的排序的相似性,可以分為不同幾個大類,每個大類又可以細分成幾個小類。在人體中最重要的藥物代謝酶有CYP1A2, CYP2A6, CYP2B6, CYP2C8,CYP2C9、CYP2C19、CYP2D6, CYP2E1、CYP3 A4和CYP3 AS。P450酶存在有明顯的種屬差異,藥物在動物和人體內的代謝途徑和代謝產物是不同。多態性是P450酶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導致藥物反應個體差異的一個重要原因。P450酶具有可誘導和可抑制性。即P450酶的量和活性會受到藥物(或其他外源物)的影響,可能會影響藥物本身的代謝,并可能會引起代謝性藥物相互作用。此外經CYP3 A4代謝的抗腫瘤藥物還有替尼泊貳、環磷酞胺、異環磷酞胺、他莫昔芬等。烷化劑環磷酞胺(CAP)、異環磷酞胺(IFO)在人體內主要通過CYP3 A4和CYP2 B6兩條途徑代謝,經CYP3 A4代謝產生4主經基活性代謝產物發揮抗腫瘤作用,而CYP2B6使其N位脫氯乙基化形成具有神經毒性而無抗腫瘤活性的代謝物。CYP1A2參與抗癌藥他莫昔芬的代謝。CYPl A2具有多種單核普酸多態性(SNP) ,但是這變異體對酶活性的影響尚待進一步研究。研究表明,男勝肝臟CYPl A2的活性比女性高。他莫昔芬是激素依賴的乳癌治療的主要藥物。除了CYPl A2外,CYP2A6,2B6,2D2E1及3 A4也參與他莫昔芬的代謝[00。其中CYP2C8催化紫杉醇的6班化。CYP2 C9參與替加氟、他莫昔芬、托瑞米芬、伊馬替尼、環磷酞胺、異環磷酞胺等的代謝。

5時辰藥理學

時辰藥理又稱時間藥理學,是研究藥物與人體生物周期性相互關系的一門學科。同一藥物同等劑量因給藥時間不同,作用也不一樣。應根據機體對藥物反應的節律性等因素來制定最佳的給藥時間和劑量,真正做到按時給藥,合理用藥,以提高療效,減少不良反應。周期調節的節律是抗腫瘤藥物時辰藥理學的關鍵所在。腫瘤細胞與正常細胞有著不同的生物鐘,腫瘤細胞在0:00- 4:00時生長旺盛,生物活性最強,藥物對其殺傷力最大,而對處于睡眠狀態的細胞幾乎沒作用。針對其特點在這個時間段用藥,既能殺滅腫瘤細胞,同時也避開了對白天生長較快的正常細胞的傷害,更好起到了化療作用。有資料顯示30余種抗腫瘤藥物在不同時間給藥,藥物療效以及藥物不良反應都不同,有非常明顯統訓一意義回。除細胞生長時間外,患者不同時間段身體狀況都會對抗腫瘤藥物產生不一樣的效果。除烷化劑外,無論抗代謝類抗腫瘤藥,還是抗生素抗腫瘤藥或植物類抗腫瘤藥都有非常明顯的時辰效應。如氟脈嘧啶、甲氨蝶吟、氟脫氧尿普、阿糖胞普、琉吟等,患者對上述藥物的在夜間或睡眠期有著較好的耐受性最佳。長春瑞賓的血液毒性及臨床療效與其用藥時間有密切關系,以19:00毒性為最低,7:00毒性為最高多柔比星18:00給藥毒性最小,而腫瘤抑制、緩解率均比別的時間給予同劑量要高。對肺癌患者靜注依托泊普研究,血藥濃度在9:00時明顯要比21:00高其他有時辰藥理學用藥特點的有順鉑、卡鉑、草酸鉑、伊立替康、米托蔥醒、腫瘤壞死因子、干擾素等。順鉑在6:00給藥對胃腸道及腎毒性較其他時間小,療效較好,如腫瘤抑制率、完全緩解率和治愈率均比當日內其他時間點給同樣劑量時高。

相關期刊更多

腫瘤防治研究

統計源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湖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

現代藥物與臨床

統計源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天津市委

藥物不良反應

CSCD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山市| 达日县| 靖安县| 铜鼓县| 大足县| 苗栗县| 彩票| 白玉县| 迭部县| 霍城县| 股票| 灵寿县| 新闻| 加查县| 昌宁县| 亚东县| 乌什县| 合水县| 顺平县| 漾濞| 桑日县| 齐河县| 博兴县| 龙海市| 木兰县| 麻阳| 城口县| 通州市| 河东区| 天水市| 双江| 夏津县| 科尔| 五华县| 阳信县| 临潭县| 明光市| 乳源| 大余县| 武清区| 博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