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螞蟻報恩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江山實驗小學三(5)班姜奕爍
有一只無家可歸的小螞蟻口渴了。它爬到一個很深的河里去喝水,不小心掉進河里,它拼命掙扎:“救命!救命……”就在那節骨眼上,一只剛剛和朋友們玩的小鴿子看見了,趕緊飛來了。它連忙銜來一根樹枝扔到河里,大聲地對小螞蟻說:“快抓住這根樹枝!”小螞蟻靠著樹枝爬上了岸。它不停地向小鴿子道謝:“謝謝你,要不是你,我早就淹死了。以后,我一定會報答你的。”
“不用謝!”
后來,小螞蟻看到有一個獵人用槍瞄準了小鴿子,在獵人正要發射子彈的那一刻,小螞蟻鼓起勇氣在獵人的腳上咬了一口。獵人忽然感到一陣巨疼,他大叫道“哎喲!”鴿子聽見了獵人的叫聲,嚇了一跳,連忙飛走了。
過了一會兒,小鴿子又飛回來了,她對小螞蟻說:“謝謝你,小螞蟻。”
大象與螞蟻
從前有一只大象它自以為自己身強力壯不需要別人的幫助。
有一天,大象在森林里面散步突然聽到有一種極小的聲音在喊救命。大象聞聲趕來,看見一只螞蟻被一根樹枝壓在了下面。螞蟻用微小的聲音呼救:“大象兄弟幫一下我,求你了。”大象回答:“好的,軟弱的小東西!”說著,大象用長長的鼻子把樹枝卷了起來。螞蟻得救了!螞蟻感激的說:“謝謝你,大象兄弟!”“我會報恩的”,螞蟻說。大象說:“舉手之勞!”大象嘴上說的好,心里想,你個小東西怎么能報恩,自不量力。
有一天,大象不小心掉到了坑里。大聲呼救:“救命啊。”大象喊到了晚上還沒人來救他,大象心里說,我也有今天啊,我不該自不量力呀。大象正在自責自己的時候。忽然,聽到了一種聲音。“大象兄弟,我是被你曾經救的一只螞蟻,我帶著我的兄弟們來救你了!”螞蟻說。說著和它的兄弟們用嘴啃泥土,從坑底到坑上啃出一條寬寬的斜坡。大象沿著斜坡出了坑,大象說:“謝謝你們救了我!”
螞蟻說:“現在明白了吧,誰都有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大象說:“我明白了!”
明天,你可否看到那山崩的瞬間,多少人化為泥土?你可看到那海嘯時人們眼里驚恐而絕望的眼神?明天,你是否看到那人們喝了被污染的水后,痛苦不堪的表情?你是否看到那違規礦區塌陷時,一聲聲慘叫和哀嚎透徹云天?明天,你是否......
那生活在叢林深處的陰慘的生物們,漸漸直起了脊椎,走出了森林母親的懷抱,開拓了一片新的天地。又是數千萬年后,人們回來了,母親看到人們,以為他們來報恩,不料,這些內心陰暗的人,竟抬起了他們罪惡的雙手,將掠奪的目標對準了他們的母親,虐殺著多少脆弱的生命,荼毒著曾經相濡以沫的生靈,人們被血迷上了雙眼。
終于,無休止的殺戮和劫奪,令自然憤怒了,她向人們,這些紅了眼的強盜發起了攻擊。于是,數十萬人死在了那場聲嘶力竭的海嘯中,這慘死生靈是日夜哀嚎令天地為之動容。而在那地動山搖,山河崩裂的汶川地震中,多少受之于父母的一腔熱血,遍灑在這仍搖搖欲墜的土地上.....
我思考我所擁有的一切,我的韶華,我的思想。然而在你眼中,它只能如同螻蟻一般渺小,你的鳳凰涅??的大智大慧,令我崇仰,敬仰。然而,明天,你可否告訴我?人類為何因欲望而無休無止?
我深邃的眼睛看不清人類的欲望,那發生在幾年前的大劫持 ,令無數家庭招致毀滅性的打擊。三日的劫持毀滅了三百多個生命。明天,你告訴我,那些孩子有什么過錯?人類的欲望怎可變態到如此的天地?
關鍵詞:閱讀教學;問題導向;創造想象;自由開放
關于語文教學的研究,源遠流長。幾乎所有的語文教育學者都將研究的視野聚焦在閱讀這一板塊,并為此貢獻了許多經典性的灼見與智慧。現代教育學有一個核心的理念,那便是強調“以人為中心”的教育觀,并且它所闡釋的是一種具有“全人概念,完滿人性”的教育觀。為此,閱讀教學若要培植學生的美好人性,就必須倡導學生是閱讀的中心。學生個體閱讀的價值以及對生活、生命的感悟要想得到凸顯,教師應該心甘情愿地做學生主體閱讀中的組織者、討論者與引導者。為了確保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中心地位,應該重新構建閱讀教學的新模式。
模式之一:基于“問題導向”的閱讀
曾幾何時,閱讀教學總是在“我教你學”的模式中打轉轉。如何跳出這一圈子?嘗試以問題為導向的研究性閱讀,不失為一種有效的策略。所謂的“問題研究”閱讀,是指以問題為中心組織閱讀教學,即以問題為整個閱讀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當然,問題一定要深淺適度,貴在精粹。優秀的教師設置的問題總是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學生生命的真正需要出發,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問題“菜單”,在學生的心靈深處,點燃起一簇簇諸如“精神、道德、信念、情感”等美麗的火花。
比如:一位教師在執教《赤壁之戰》時,臨下課時拋出一個問題:“曹操從華容道倉皇逃走,當他回到北方,回首此次大戰,黯然長嘆,他會嘆些什么呢?”這樣的問題一石激起千層浪,多側面、多維度地牽動學生的思維觸角。細節決定成敗,過程決定結果。在這樣的發散思維問題中“熏陶”出的學生,奠定的是人文素養、創新意識、探究能力。
模式之二:植根“創造想象”的閱讀
教材是什么?說到底,教材無非是一個既定的藍本,一如中國傳統山水畫的作者的有意“布白”。這就意味著,對它的處理是雙重性的——既要緊扣教材內涵深化,又要跳出教材拓展延伸。兩者都是為了將作者所呈現的或故事或姿態或情致在課程的穿越中不斷復活。這就要求師生要構建以“創造想象”為基點的課堂模式。因此,在新的課程視角下,確立以創造想象為本體價值的模式,進而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想象,對文章行文布局的想象,也許能使學生掙脫單純以接受知識為主的束縛,從大量機械重復的練習中解放出來。的確,現在我們需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途徑將優秀詩文的精髓進行再現和升華,形成“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局面,讓孩子在動手、動口、動腦中進行創造性的閱讀。
一位教師在執教《為了他的尊嚴》時,引導學生多方面盡情想象:面對報恩,我們應該干些什么?還比如:列夫·托爾斯泰的經典名作《窮人》中的多處省略號,正是讓學生主動想象閱讀對象的內涵與外延的絕佳范例。可以說,有意義、有價值的創造性想象其實是一種重新發現、重新創造,將把我們的期望帶往更高、更遠。大量的閱讀告訴我們,正是這些創造性想象的閱讀藝術,才使得課堂教學,也使得老課文更具有歷久彌新的力量。
模式之三:立足“自由開放”的閱讀
以往“讀什么”“怎么讀”的權力都在教師或家長手中。教師或家長的這種“霸權”現象,無疑使孩子失去了自由閱讀的前提,甚至喪失了自由閱讀最基本的底線。我們都要捫心自問:孩子們的閱讀是否真正意義上觸動了情感或心靈之弦?孩子們是被動地“只只螞蟻捉上樹”,還是主動地“只只螞蟻爬上樹”?閱讀的本身是一件自由的事,是對文本的輕松的“自由呼吸”,如果一旦被擠壓在以考試為基準的狹小空間中時,則閱讀必將喪失應有的鮮活與豐富,從而也使得閱讀的應有價值滑入了一種褊狹和失范的誤區。基于此,我們強調:孩子們想讀什么,就讓他們讀什么。如此,隱藏在文本其間的亮光才不至于被老眼光(也許就是老師和家長的眼光)所層層遮蔽,相反,必將在一種更為豐富、更為自由的熠熠光輝里逐一呈現。
倡導“自由開放”的閱讀,其實就是注重學生對文本諸多因素的個性挖掘,說到底,是在力圖喚醒學生對文本的自主自由的“呼吸”。這樣的“呼吸”與學生真實生命的一次次拔節更加合拍,更加真實多姿。這樣的“呼吸”其實一方面是兒童與長者進行自由的心靈對話,另一方面則意味著與過去相比,消去的是冰冷的“判官味”,增添的是濃濃的“人情味”。
兩個男子,患難時結拜為兄弟,境遇好轉后卻出現齟齬。一個以恩人自居,一個背負著沉重的報恩的包袱。終于有一天,兄弟翻臉,恩斷義絕。那個所謂的恩人,因此心態失衡,演了出圖窮匕首見的鬧劇。
患難中結為兄弟
五年前,雜技演員王勇生從老家吉林到天津發展。經過一年多的摸爬滾打,他在當地站穩了腳跟,并跟來自河南的雜技演員姚云組建了小家庭。
此時,王勇生對當地演出市場比較熟悉了,決定自己做老板。他物色了幾個雜技演員和二人轉演員,開始在天津走場演出。
不久,王勇生在演出中結識了許平和馬芬夫婦,兩人都是二人轉演員。許平比王勇生小幾個月,兩人聊得很投機,姚云和馬芬也一見如故。此后,他們在演出中相互照應,相處得非常愉快。
這年春天,王勇生覺得在天津跑場不太掙錢,便決定帶團到北京發展。臨別之際,王勇生特意對許平夫婦說:“我們先到北京闖闖路子,你們要是來北京發展,一定來找我。”
王勇生夫婦帶團到北京后,經過一年的艱苦打拼,終于打開了局面:有了固定的演出場所,演出任務排得滿滿的,效益也挺不錯。那年夏天,姚云生下了一個女兒,便專心撫養女兒,不再參加演出了。
王勇生在北京事業發展得很順利,而許平在天津的情況卻很糟糕,演出一直是有一茬沒一茬的。眼看支撐不下去了,許平就給王勇生打了一個求助電話,說:“王哥,我想去北京找你,行嗎?”王勇生爽快地說:“沒問題,你們來吧。”
2005年初夏,許平夫婦來到了北京。王勇生夫婦熱情地將他們接到了自己所住的旅館,安排他們住在自己的隔壁。當晚,王勇生夫婦還特意為許平夫婦接風洗塵。席間,許平對王勇生說:“我剛到北京,一切仰仗王哥了。”王勇生舉起酒杯,豪爽地說:“咱們這是緣份,以后有我一口飯吃,就有你吃的。”
從此,王勇生只要有演出,就盡可能地帶上許平夫婦。如果他參演的場地不需要二人轉演員,他就介紹他們去別的場子。在王勇生的妥善安排下,許平夫婦倆每天都有演出機會,收入自然也有了保障。許平很明白事理,也深知行內的規矩,每次王勇生幫他介紹演出,他都會拿出一部分作為提成返給王勇生。因為行規使然,王勇生一般也不推辭。
一天,許平突然接到老家的電話,說父親病重住院,急需用錢。許平急得不行,可他手上根本沒有多少積蓄。王勇生得知后,立即拿出5000元錢交給許平,讓他趕緊給家里匯去。許平感激不盡……
一個月后的一天晚上,許平夫婦正準備去演出,可這時馬芬的肚子卻劇痛起來,無法起身。許平焦急不已,為了不失信于人,他只得讓妻子在家休息,自己臨時找了一個演員救場。留在家中的馬芬肚子越來越痛,上吐下瀉。她掙扎著去敲王勇生夫婦的門,門剛敲開就昏倒了。王勇生見狀,馬上從家里拿上錢,背上馬芬就去了醫院。經醫生檢查,確診為食物中毒。經搶救,馬芬脫離了危險。醫生對隨后趕到的許平說:“幸虧送得及時,否則,你妻子就有生命危險了。”
許平感激地握著王勇生的手說:“王哥,謝謝你,你是我們的救命恩人啊。”王勇生說:“說這些干什么,大家都在外面混,都不容易,誰有難幫一把還不應該嗎?”許平聞言哽咽了:“王哥,你真是好人啊。遇到你,是我的福份。”
王勇生對許平夫婦的相助,讓兩家的感情拉得更近了。王勇生的女兒還認馬芬為干媽。兩家還約定,如果以后馬芬生了兒子,兩家就結為親家……
一天,許平夫婦請王勇生一家過來品嘗剛上市的大螃蟹。那天,兩家人邊吃邊聊,氣氛非常溫馨。許平舉起酒杯敬王勇生說:“王哥,如果你不嫌棄,咱們就結拜為兄弟吧,以后小弟大事小事都聽你的。”王勇生急忙端起酒杯:“好啊,我認下你這個弟弟了。”兩人一飲而盡。
隨后,許平拉著馬芬站起來,給王勇生深深地鞠了一躬,說:“大哥,我們夫婦永遠不會忘記你對我們的恩情的。”王勇生急忙說:“看你們,又說這些見外的話了。以后咱們就是兄弟了,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來,接著喝酒。”
那天,兩人在兄弟情誼中都喝醉了……
“報恩”的包袱太沉重
許平夫婦一直牢記著王勇生對自己的恩情,也盡可能地回報他。王家只要有什么事讓他們幫忙,他們二話不說,放下自己的事全力去幫他。對于許平夫婦的報恩舉動,剛開始王勇生還感到不好意思,但時間一長,他覺得很受用,漸漸也就習慣了。
由于演出市場的變化,許平夫婦的二人轉很受歡迎,演出機會越來越多;而王勇生以雜技為主的演出團卻不太受歡迎了,演出越來越少。為此,王勇生常常愁眉不展。
為了幫助王勇生,許平私下找了兩對二人轉演員,再加上他們夫婦,6人一起加入了王勇生的演出團,由王勇生安排演出。這樣,王勇生就可以從中提成了。
事實上,按照當時二人轉的行情,許平完全可以自己組團演出,自己當老板。但他是真心地感激王勇生,因此毫不猶豫將自己和朋友的命運維系在王勇生身上。然而,此時王勇生的心態卻發生了變化,他覺得自己對許平夫婦是有恩的,也期盼著他們能一直報恩。于是,他毫不留情地克扣許平夫婦及另兩對二人轉演員的工資。每次演出的錢都由王勇生從歌廳老板那里收取,然后再分給他們。此時二人轉的演出價目已經大幅上漲了。剛開始,許平他們對價目上漲的情況不太了解,王勇生給多少,他們就拿多少。一天,許平和一家歌廳的老板聊天,他無意中問老板:“我們演一場你給每個演員多少錢啊?”老板說:200塊。許平一聽,心里不禁“咯噔”一下:如果老板真給了這個數,那么王勇生給自己100塊也就太少了。看來王勇生從中克扣了他們不少錢……
許平回家跟妻子說起此事,妻子說:“不會吧?王哥能做這種事?”許平說:“我開始也不信,可這是千真萬確的啊。”妻子便勸他說:“算了,王哥對咱們有恩,咱們還是別計較了。”聽妻子這么一說,許平也沒再提此事。
不久,另兩對演員也知道了行情,他們找到許平,讓他找王勇生說說,要不就加價,要不他們就走人。無奈,許平只好婉轉地對王勇生提出了工資的事,表示自己沒這意思,讓他把另兩對演員安撫好。于是,王勇生立馬給另4人加了價,卻不理許平夫婦的茬。
對于大哥厚此薄彼,許平夫婦并沒有計較。他們想以前沾了王勇生太多的光,現在吃點虧只當是還情。可慢慢地,許平發現王勇生占便宜的胃口還不止是在錢的方面,他對馬芬似乎也打起了主意。好多次,許平都發現王勇生看馬芬的眼光有些不對頭。有時,王勇生還借開玩笑的機會,不是拍拍馬芬的肩膀,就是摟摟她的腰。
事實上,許平的猜測沒有錯,王勇生確實在打馬芬的主意。自從姚云生完孩子后,體形變得很臃腫,人也不再愛打扮,而且還動不動就對他發火,王勇生對她一點興趣也沒有了。而馬芬雖然與姚云年齡差不多,但她沒有生過孩子,又是演員,身材保持得非常好,還會打扮,性格更加溫柔。兩個住在隔壁的女人一對比,王勇生不由得對馬芬動了心。于是,他專找許平不在的時候往他家跑,對馬芬動手動腳。有一次,他還強行抱住馬芬,想和她親熱,被馬芬掙脫了。馬芬對他說:“你和許平是兄弟,你不能做這種事。”可馬芬越反抗,就越勾起了王勇生的占有欲……
一天晚上,許平被幾位朋友叫去打牌,回到家里已經是晚上12點了。他在樓道里就聽到自己房間的電視聲音開得很大,深感意外的他緊走了幾步,迅速打開了門,赫然看到王勇生死死地將妻子壓在沙發上,外褲已被拉下的馬芬正邊哭邊死命掙扎。許平氣得沖上去,一把拽起王勇生,狠狠地朝他的臉上揮去一拳。
王勇生被打得鼻孔流血,他一把抹去血跡,先發制人地喝道:“你敢打我,我看你是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誰了。不就是動了一下你老婆嗎,你又欠我多少人情?值得你動手嗎?”許平聽了這話,生生把要揮出的第二拳縮了回去。他臉色鐵青地指著門吼道:“你馬上出去,以后再也不準碰我老婆。”王勇生訕訕地摔門而去。
王勇生走后,許平責問馬芬:“這么晚了,你怎么一點犯范的心都沒有,還讓他呆在這里?”馬芬委屈地哭道:“我幾次提醒他太晚了,該回去了,可他非但不聽,還不停地跟我說黃色笑話。我又不好說他,誰知后來他就撲了上來。”聽妻子這么一說,許平的怒火再度升起,他恨恨地說:“我們明天去告他,讓公安的人來教訓他。”馬芬惴惴不安地勸丈夫:“算了,別把事情鬧大了,這個圈人多口雜,到時讓我怎么出去演出?”許平想想,妻子說得也有理,只怕沒告倒他,妻子的名聲還被沾污了。
誰知第二天一早,王勇生一臉無事地來敲他們的門,讓他們快點準備去河北演出。礙于從前的情面,許平夫婦還是跟著團往河北趕。在路上,許平有意地問王勇生:“這次演出我們能掙多少啊?”王勇生說:“一共演出兩場,一場400元。”此前,許平曾仔細打聽過,在河北的演出,除去王勇生的提成,演出一場他和妻子可以得到600元。許平心里非常窩火,本來他就為昨晚的事耿耿于懷,可王勇生不但沒有半點廉恥之心,還這么狠心地克扣自己的演出費。許平再也忍不下去了。到達河北后,趁休息時間,他帶著妻子悄悄地返回了北京。
回到北京,王勇生氣憤地問許平為什么不辭而別,把他耍了。許平平靜地說:“我有急事,沒來得及告訴你。”王勇生氣哼哼地說:“你騙誰啊,你別忘了,我當初是怎么幫你的,這個人情你還得完嗎?”
許平沒想到,曾經在自己落魄時幫了一把的恩情,卻在王勇生的心目中大于天,似乎要他用一輩子來還!這份所謂的“恩情”像一副沉重的枷鎖,壓得他喘不過氣來。更重要的是,他害怕妻子會出意外。于是,許平帶著妻子悄悄地從這家旅館搬走了。
一對曾經的患難兄弟,就這樣分道揚鑣了!
恩斷義絕后顯露殺機
許平夫婦搬走后,就再也沒有和王勇生來往。有時,他們偶爾在演出時遇到,也互相裝做看不見,扭頭避開了。王勇生多次對妻子說:“許平這小子太沒良心了,再怎么樣,我也對他有恩啊,他竟然這樣對待我。”一直蒙在鼓里的妻子勸他說:“算了,過去的事就別再提了。”王勇生轉念一想,你許平不擅搞人際關系,是個只會唱二人轉的窮演員;而自己八面玲瓏,在北京演出市場認識很多人。憑著這些人脈,他完全可以封殺許平夫婦,讓他們沒戲可演。于是,他開始暗中使壞,唆使一些歌廳的老板打壓許平夫婦。然而,有著過硬技藝的許平夫婦,在北京很受歡迎。盡管王勇生和許多歌廳老板打了招呼,但那些老板當面應承了他,過后還是照樣請許平他們演。
2006年春節,因為演出繁忙,許平夫婦萌發了自己組團的想法。于是夫妻倆四處游說零散的二人轉演員入團。他倆的為人在圈內有口皆碑,再加上他們和多家演藝廳的老板關系熟絡,很快就組織起一個精干的演藝團。由于許平夫婦和手下的團員敢于大膽創新,因此他們表演的劇目大受觀眾熱捧,各大演藝廳的老板紛紛與他們簽定了長期合同,劇團的效益更是蒸蒸日上。許平信奉有錢大家賺的思想,從不克扣團員的演出費,處事公平、透明。團員們都對他心服口服。一些二人轉演員聽說后,紛紛過來投奔他。僅僅半年時間,演出團就壯大到20多人。
這時,王勇生也在和妻子商量著,準備按照市場的變化,對他們的演出團進行調整,想再找幾個二人轉演員,讓老演員帶新演員。靠著他的人際關系,他很快招到了8個演員。可是這些新演員還沒帶熟,一次演出后,4個老演員卻不約而同地提出家里有事,想請假回去一趟。王勇生考慮到有演出,堅決不準假。可第二天,這四人全都不辭而別。
幾個主力一下子都走了,王勇生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他越想越不對勁:“為什么這么巧,他們家里同時出了事?”于是,他找人去打聽,反饋回來的消息是,4個人根本沒回老家,而是搬到了許平夫婦住的旅館,跟著他們團一起演出了。
雖然他們的離開與許平并無關系,但氣急敗壞的王勇生卻認準了許平是故意要拆自己的臺。他越想心里越氣,一個勁地大罵許平恩將仇報,不得好死。
王勇生的演出團迅速衰落。他想再招一些二人轉的新演員,可竟然沒有演員愿意投奔他。王勇生只好帶著現有演員,接一些小演出,勉強維持生計。到了春天,他到方莊一家賓館去聯系演出,事情沒有談成。他沮喪地往外走,卻看到許平春風得意地走進了老板的辦公室。他恨得直咬牙,心里斷定是許平搶了他的地盤。頓時,“新仇舊恨”一起涌上心頭,他發誓一定要好好教訓一下許平。
王勇生將過去認識的一個河南混混約到一家酒樓,讓他出面教訓一下許平,并承諾事后付給他2000元。河南混混答應了。
河南混混給許平打了個電話。他自稱是“肖哥”,想請許平夫婦第二天晚上去某賓館演出。一聽有演出,許平當即答應了。
河南混混找了幾個老鄉,一起去教訓許平。他們開著車,提前趕到了賓館。
過了一會兒,許平夫婦坐的車來了。一幫河南混混直沖到他們身邊,掄起鎬鈀就朝走在后面的許平打去。馬芬聽到身后的動靜,急忙回頭看,發現丈夫已經躺在地上了。兩名男子用鎬鈀瘋狂地向他頭上一陣亂打。馬芬急得大聲向過往的行人喊“救命”。一個河南混混上來,狠狠地朝她腰部打了一鎬,馬芬當即疼得癱倒在地。這時,過路的群眾圍了過來,一幫河南混混見狀,匆忙開車逃跑了。
等到警方趕到,許平已因重度顱腦損傷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