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英文字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O是家里的小廚師。這天,O像往常一樣,第一個起床。她來到廚房,準備為伙伴們做早餐,可是她看見餐桌上放著一些山珍海味的剩菜,想起每天晚上為了第二天能早起床給大家做早飯,她很早就誰下了。O恍然大悟,原來伙伴們晚上偷偷的吃好吃的。這時,其它的25個英文字母也都起來了,他們看見O在廚房里呆呆地站著,正想跟她解釋。O一氣之下沖出了家去,她猜想,伙伴們一定會出來找她,然后把她請回去。可是25個英文字母并沒有出來找她,而是在家忙碌著。這可把O給氣壞了,她要看看,他們晚上到底要干什么。
夜幕降臨了,天空中群星閃爍。O來到窗戶下,她看見了意想不到的情景:25個英文字母正在喂10只小貓吃魚。原來,這10只小貓是H在買菜回來的時候發現的,好像是走丟了的,H看它們可憐,就把它們帶回家來。大家都知道O最怕貓,她連獅子、蛇都不怕,可她就是怕貓,所以大家伙等O睡下后,就開始喂貓了。原來這一切,都是O誤會他們了。
O走了進去,她低著頭,向伙伴們道歉:“對不起,是我錯怪你們了。”A走過來,拍著她的肩膀說:“沒關系,我們已經原諒你了。”這時,從A身后突然蹦出一只小貓。“啊”一聲尖叫,O又一次沖出門去,大家哈哈大笑起來。
從此以后,26個英文字母又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了。
關 鍵 詞:現代英文字母標志 設計原則 基本方法
在國際交通便利、信息交流頻繁、文化相互滲透、經濟快速增長的今天,世界上應用頻率最高、范圍最廣的文字——英文,它的作用顯得更加突出。在目前這樣一種國際現狀下,文字類標志中的英文字母標志,自然成為應用最廣的一種形式。
一、現代英文字母標志的基本特點
英文字母標志是以英文字母的基本形象為設計要素設計的標志,標志中的字母造型必須保留傳統標準字體中的主要形象特征,要易于辨認與閱讀,因字母仍具有文字的傳達功能;字母具有比單詞與短語更簡略、易記、醒目的特點;標志中設計的字母形象保留傳統基本特征的同時,還要具有現代美感、個性;字母標志的整體形象具有現代圖形簡潔的基本特征。
二、現代英文字母標志設計的基本原則與要求
由于現代英文字母標志具有文字與簡略現代圖形的雙重形象特征,所以,在設計中我們必須遵守以下基本原則與要求。
1.字母選擇要準確。設計英文字母標志時選用哪一個或哪兩三個字母,要根據標志名稱中的重點單詞來決定。一般來說,標志中出現的每個字母都是特定單詞的縮寫,具有特定的含義。所以,在設計過程中,不能因某種設計方面的原因,出現隨意改、換選定字母的情況。
2.字母形象要易認。標志中的字母,因具有文字的作用,所以不論怎樣設計與變形,均要讓人易于辨認。也就是說,標志中設計的字母形象要具有傳統標準字體中字母的主要形象特征。若在標志設計中對字母形象過分變形或讓字母之間進行復雜的穿插,那將會出現一個已失去字母基本特征、沒有文字傳達作用的、無意義的線型美觀圖形的現象。
3.字母排序要恰當。用兩個以上字母設計標志時,字母的排列在視覺上要有前后順序,也就是要符合英文語序。因為標志中字母的排序是由標志名稱中單詞的前后順序決定的。當然,有時由于藝術表現形式上的需要,可用特殊藝術手法改變字母常規的從左向右的排列順序,可變為從前向后、從內向外等方式。
字母組合要巧妙。用兩個或兩個以上字母設計標志時,要應用一些特殊的藝術表現手法(如連接、重疊、鑲嵌、借用、互襯等),巧妙地組合字母,使設計的標志成為一個美觀的統一體。
字母造型要美觀。傳統標準字體字母的形象設計是非常美觀的。所以,我們在現代字母標志設計中,對傳統標準字母形象做必要的變形處理時,要充分運用設計美的法則,使設計應用于標志中的字母形象具有新特征的同時,還必須具有現代美感。
字母組合要整體。用兩三個字母構成標志形象時,一定要設法尋找出能使標志形象成為一個整體形象的各種內在因素,并用現代標志藝術設計的方式和方法,使設計的標志形象成為一個極具整體感的藝術形象。
三、現代英文字母標志的基本類型及基本設計方法
現代英文字母標志的類型,一般分為單個字母型、字母組合型、多字母型、單詞型。
1.單個字母型標志。在現代英文字母標志中,用一個字母為形象設計的標志是較多的。
①標準體字母設計的標志:設計這類標志時,我們可直接將選擇的某個標準體字母,放入或放在一個有限的、具有某種形狀的空間或形中。最常見的是放入一個線條粗細適中、大小比例恰當的正圓形或圓角正方形的外框中,或放在一個正圓形或圓角正方形的背景上。這類標志中具有代表性的國際通用標志有:停車場P、注冊商標符R、價格符C、詢問處i(僅在歐美及英語國家和地區使用)、地鐵標志M和網絡中用的@符等。
②裝飾標準體字母設計的標志:這種設計只是對標準體字母的形象進行適當的裝飾,但其設計的難度在于使裝飾后的字母形象出現新穎的視覺效果。一般來說常用的手法有:在字母形外加邊線;給字母加投影;字母形上加裝飾性小形象、漸變線、肌理效果、加橫線等,如美國“IBM公司”標志。
③使字母變形設計的標志:在保留字母基本形象特征、能夠識別字母的前提下,對傳統標準字母形象做巧妙的變形,使其形象更加獨特,引人注目,如美國“摩托羅拉公司”標志。
④使字母變形并進行裝飾設計的標志:根據某種構思,使字母形象適當變形;然后,再根據標志的含義,對字母進行裝飾(如圖一:日本“哥拉菲克精密機械公司”標志)。
⑤對字母進行象形性處理設計的標志:在這類設計中,一般來說是根據標志的內容,先選一具有代表性的具象物,然后在盡可能保留字母主要形象特征的同時,使單個字母的形象、或字母的局部形象、或字母的組合形象,具有某種具象物的主要形象特征。這類標志的特點是具有雙重形象的特征(如“芬蘭航空公司”標志,將字母F形做了巧妙的變形設計,使字母形本身保持F形的同時,又具有大型客機的主要形象特征;美國“Q墨水設計公司”標志,將字母Q形中的空間形,巧妙地設計成了墨水滴形)。
轉貼于 2.字母組合型標志。在此特指用兩三個具有特定含義的字母,巧妙組合成一個整體形象設計的標志。在設計中具體應用怎樣的構成方式、對稱形式,這要根據字母的多少、字母本身的形象特征和具體的表現手法來決定。
①字母分離排列設計的標志:用字母分離排列的方式設計標志時,首先要根據不同字母的形象特征,決定選用何種方向的分離方式(如左右、上下和斜向);然后,根據字母線條的寬度,恰當地留出字母之間的間隔。字母之間的間隔與線條的寬度要形成一定的比例,也就是所留空間不要太寬,也不能太窄。否則,整體形象會出現松散或組合太緊的不良視覺效果。分離排列設計的標志,最好在視覺上具有字母形象明確分離,但線條之間氣脈貫通、標志形象具有整體感的視覺效果(如“桑塔納汽車”標志)。
②字母連接設計的標志:將字母中的某些線條巧妙連接,使設計的標志形象更加緊密與整體(如圖二:國外“纖維制品公司”的GREEN標志)。在具體設計中,是否應用連接的手法,要根據不同字母的形象特征來決定。字母之間線條的連接一定要自然,不要出現勉強連接的感覺。
③字母前后重疊設計的標志:字母的重疊可以是從正前方向正后方,也可以是從前向后某種斜線方向。此類標志的特點是由于兩字母前后巧妙重疊,標志形象具有前后的深度空間感或立體感,如“中國交通銀行”標志。
④字母鑲嵌設計的標志:用此法設計標志時,所選用的兩三個字母在鑲嵌組合的部分,均要有某種共性的結構特征(如均為直線、折線或弧線等),這樣才能用此法進行設計。此類標志的特點是結構整齊、嚴緊,極具規律(如圖三:國外“TPR”標志)。
⑤局部借用或重疊設計的標志:一字母借用另一字母的某段線條或一字母的某段線條重疊于另一字母的某段線條上。其特點是減少了重復的線條,使標志形象更加簡練,組合更加緊密,更具藝術性,如“中國移動通訊”標志。
⑥襯托共存法設計的標志:用一個字母形作為背景來襯托出另一個字母形,最后達到兩字母形共存的目的(如圖四:國外“i k”標志)。用此法設計標志時,要設法使底層字母的外形特征明確,使人易于辨認。不然,看標志時會出現只看到了頂層字母,而沒有注意到背景也是字母的現象。此法的特點總是用暗色底(較大的字母)襯出亮色圖(較小的字母)。此類標志中的兩字母有時會產生有趣的、圖底反轉的藝術效果。
⑦適合法設計的標志:在設計中將字母的外形控制在某種幾何形(如國外某屆“電影節”標志,兩個小寫字母a組合設計的整體形,適合于正圓形的外形),或直接設計成簡略的某種具象形(如圖五:國外某“出版社”的標志,將大寫字母E的造型設計成了打開的書籍形)。在此要注意,有些形狀的外形并不適合一些字母,硬性設計后會造成字母結構與形象發生太大的變化,出現對字母辨認困難的現象。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可將外形改為其他形,如圓形不能用時,可改為方形、圓角方形、三角形或菱形等,這樣效果將會出現明顯好的變化。
⑧象形法設計的標志:用兩三個字母構成的標志整體形,除具有其本身的字母形象特征外,還具有明顯的某種具象物的形象特征。這種標志是典型的雙重形象標志,其同時具有文字與圖形表達的含義(如“中國建設銀行”標志,從字母看是前后重疊放置的兩個C,是China和construction的縮寫;從圖形看是中國的古銅錢形。圖六:美國“國際紙業公司”標志,用代表“國際紙業”的I和P字母,構成了幾何狀松樹形)。
3.多字母型標志。是指用四五個具有獨立含義的單個字母設計的標志,其特點是字母變形不大,排列比較規范,裝飾手法統一。具體講,用此法設計標志時,常使各字母本身的形象設計具有統一的規律(如字母高度相等、線條粗細一致、線條形象相同、裝飾手法相同或近似等)。其目的是讓多個字母構成一個完整統一的整體形象。當然,有時還根據字母代表的內容,可對字母進行分組處理(如“MACH旅游公司”標志);有時還可根據某種需要,在不影響整體感的情況下,對其中某個字母進行特別的處理,使整體形象更加具有簡略的圖案感(中國“中央電視臺”新標志CCTV)。否則,由于字母過多,讓人感覺是英文單詞,而不是具有獨立含義的多個字母。
1.
概述
漢語象形文字,英語是拼音文字.英語共有26個字母,這些字母按一定的順序排列在一起便組成字母表,英語中稱之為“Alphabet“,
這26個字母可以組成千千萬萬個單詞,英語字母是學習英語的基礎,所以對英語字母的學習與掌握非常重要:
1)
英語字母共26個,每個字母都有大、小寫兩種形式;
2)
書寫形式有:印刷體和書寫體;
3)
讀音形式有兩種:升調和降調.
2.
2.
字母的讀音
英語26個字母按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就構成了英語字母表.詞典里的詞就是按字母表的順序排列的.
26個英文字母及發音音標如下:
A
a
[e?]
B
b
[bi:]
C
c
[si:]
D
d
[di:]
E
e
[i:]
F
f
[ef]
G
g
[d?i:]
H
h
[e?t∫]
I
i
[a?]
J
j
[d?e?]
K
k
[ke?]
L
l
[el]
M
m
[em]
N
n
[en]
O
o
[??]
P
p
[pi:]
Q
q
[kju:]
R
r
[ɑ:]
S
s
[es]
T
t
[ti:]
U
u
[ju:]
V
v
[vi:]
W
w
[′d∧blju:]
X
x
[eks]
Y
y
[wa?]
Z
z
[zi:][zed]
以上我們可以看出,英語字母中有一些含有共同的元音音素.如:
1)含元音音素[e?]
字母:
Aa
Hh
Jj
Kk
音標:
[e?]
[e?t∫]
[d?e?]
[ke?]
2)
含元音音素[i:]
字母:
Bb
Cc
Dd
Ee
Gg
Pp
Tt
Vv
音標:
[bi:]
[si:]
[di:]
[i:]
[d?i:]
[pi:]
[ti:]
[vi:]
3)
含元音音素[e]
字母:
Ff
Ll
Mm
Nn
Ss
Xx
Zz
音標:
[ef]
[el]
[em]
[en]
[es]
[eks]
[zed]
4)
含元音音素[ju:]
字母:
Uu
Ww
音標:
[ju:]
[kju:]
['d∧blju:]
5)
含元音音素[a?]
字母:
Ii
Yy
音標:
[a?]
[wa?]
英語國際音標表(48個)
元音(20個)
長元音
/ɑ:/
/?:/
/??:/
/i:/
/U:/
短元音
/??/
/?/
/?/
/?/
/?/
/e/
/?/
/e?/
/a?/
/??/
雙元音
/??/
/e?/
/??/
/??/
/a?/
輔音(28個)
輕輔音
/p/
/?t/
/?k/
/f/
/θ/
/s/
濁輔音
/b/
/d/
/g/
/v/
/e/
/z/
輕輔音
/?/
/?h/
/ts/
/t?/
/tr/
濁輔音
/?/
/?r/
/dz/
/d?/
/dr/
鼻音
/m/
/n/
/?/
半元音
/?j/
/
w/
邊音
關鍵詞:字母詞;文化背景;漢語規范
中圖分類號:H1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04(2012)01-0125-03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不斷涌動和我國改革開放的持續深入,語言接觸和文化交流越來越頻繁,傳承了幾千年的漢語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現代漢語中夾雜使用英文字母詞的現象,在新聞媒體、網絡語言中已日趨流行,甚至在行政機關的公文中也時常出現,如GDP、WTO、APEC、NBA等,這種現象引起了語言學界的激烈爭論。以羅慶銘、曹學林、劉涌泉等為代表的贊成者,認為英文字母詞簡潔醒目,表意準確,符合經濟原則,便于對外交流,豐富了漢語的表達形式,可以創造性地運用語言,因此應當支持其存在和繼續發展。而以慧生、方夢之、李國文、徐道一為代表的反對者則認為,在漢語中使用英文字母詞有如米飯之中的沙子,是對漢語純潔性的破壞,是對漢民族文化的污染,因此應嚴格控制甚至杜絕英文字母詞的使用。筆者認為,英文字母詞雖然屬于詞匯的范疇,但不能僅僅從語言學本身去研究它,在文化相互碰撞激蕩、意識形態領域斗爭日趨復雜的國際背景下,應當注重從文化的視角去研究它,對待它。
一、英文字母詞不僅具有工具性,更具有文化性
根據語言學理論,語言具有突出的工具性特征。幾乎所有的語言學教科書都在強調語言的工具性。葉蜚聲、徐通鏘所著的《語言學綱要》說:“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王德春所著的《語言學概論》中說:“語言……是人類思維的工具,也是社會上傳遞信息的工具。”周一民在2007年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現代漢語》中說:“語言是人們傳遞信息進行交際的工具,也是思維的工具。”
語言也具有文化的屬性。“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對文化起著重要作用。”“語言反映一個民族的特點,它不僅包含著該民族的歷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蘊藏著該民族對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語言是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又能成為文化的載體。”
在與西方文化碰撞中,外來詞大多采取了音譯、意譯、音譯兼意譯的方式,具有漢化色彩。而字母詞則是外來詞的一種新形式。劉涌泉在《談談字母詞》一文中把字母詞概括為“漢語中帶外文字母(主要是拉丁)或完全用外文字母表達的詞,前者如B超、卡拉OK等,后者如CD、UFO等。它是一種新形式的外來語”。字母詞可以分為四類:一是英文字母詞,指一個詞語全部采用英文字母,主要是英文詞匯的縮略語,如CEO(首席執行官)、MBA(工商管理碩士)等。二是漢字字母詞,是由字母加漢字構成的詞,如A股、C語言等。三是拼音字母詞,是來源于漢語拼音的字母詞,如GB(國標)、HSK(漢語水平考試)。四是數字字母詞,是數字加上字母構成的詞,如3D電影、MP3等。根據沈剛的統計,在這四類字母詞中,英文字母詞占總數的92%,漢字字母詞占6.8%,拼音字母詞占0.4%,數字字母詞只占總數的0.8%。可見英文字母詞占據絕對多數。由于它們保留著英文的原貌,所以承載著豐富的西方文化信息。也就是說,英文字母詞不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載體。
語言是沒有階級性的,是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工具,但語言的文化性是有民族性、階級性的,語言承載的文化信息對人們潛移默化的影響是無法估量的。英文字母詞的過度使用,會使其使用者不斷親近西方的文化和傳統。正如國家語委副主任、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司長王登峰在《2010年度北京市語言文字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所說:“一個人說什么語言、寫什么文字,就浸染了這一語言文字所承載的文化。我長期在高校工作,大學里學外語的學生,差不多在校園里一眼就可以認出來,而且基本上可以說出來他學的是哪門外語,因為學哪一門外語,他的言談舉止就帶有這種語言所承載的那個文化的特點,因為學這種語言就受這種文化的影響。我們所有學校差不多都在學英語,學英語的結果不僅僅是學會了英語,同時還潛移默化地接受了英語所承載的西方價值觀。最近新加坡的心理學家進行了一項研究,他們研究新加坡的華裔大學生,把他們分成兩組,一組是喜歡漢語的,一組是喜歡英語的,然后再看這兩組大學生的價值觀。同樣都是華裔大學生,喜歡漢語的特別重視中國的文化傳統,而喜歡英語的就特別重視西方的價值觀。所以人們在使用一種語言的時候,其實也在不斷受到這種語言的文化熏陶。如果中國人說漢語越來越少,那么我們離自己的文化也將越來越遠;如果中國人說英語越來越多,必須用的時候用,不必須用甚至不應該用的時候都用,那勢必也就會不斷親近西方的文化和傳統。”
許多國家和民族在面對外來語言的沖擊時,都在努力維護自己語言的民族性、文化性。法國為了維護法語的純潔性,曾強烈抵御強勢語言入侵。韓國把他們的首都“漢城”改成了“首爾”。客家人有“寧賣祖宗田,不賣祖宗言”的古訓,才使他們沒有在粵語包圍中失去自我,成為了今天獨具特色的七大方言之一――客家方言。《中國教育報》曾就字母詞問題登載了題為《用科學態度維護祖國語言文字》的文章。文中指出:“一個國家的法定語言或官方語言就像這個國家的國旗和國徽一樣,是國家和尊嚴的象征,也是國家身份和民族認同的主要紐帶,因此,要從維護中華文化的高度建立祖國語言文字的意識,自覺維護祖國語言文字的,自覺抵制霸權主義和優勢語言的侵犯。”這段話對語言文化性的強調無疑可以作為對英文字母詞運用的正確導向。
二、英文字母詞的使用不能任其自然,而要規范引導
對于英文字母詞,“任其自然”的觀點十分流行。一種表現是“詞競眾擇,適者生存”。從社會語言學的觀點來看,不同年齡、性別、職業、地域、階層的人群,由于種種不同的原因,可能會選用適合自己的語言符號,這當然是語言使用者的自由,無可厚非,也無法限制,他們可以說“再見”、“CU”或“See you”,他們可以說“E-mail”、“E郵件”、“電子郵件”或“伊妹兒”。正如語言學家胡明揚所說:“這個問題最終還得由使用漢語的廣大群眾來作抉擇,他們的裁定是最終的裁定,語言學家沒權說三道四。”另一種表現是漢語具有超強的自我調節能力。“我們的母語――漢語是世界上最發達最富有表現力的語言之一,它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并不是那么弱不禁風,那么脆弱的。”“語言”具有“自我調節”的能力,“比某些人為的規范還奏效”。
在英文字母詞的問題上,完全遵從語言使用者的意見、過分相信語言的自我調節能力顯然是不合適的,應該有必要的規范和引導。對此國家有關部門已經從戰略的高度作出了明確的規定。2010年4月7日,國務院辦公廳秘書局下發了《關于加強對行政機關公文
中涉及字母詞審核把關的通知》,針對近年來行政機關公文中出現的使用字母詞增多、影響公文嚴肅性的情況,提出了規范行政機關公文用字的四點意見。一是強化在公文中依法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意識,在制發公文時自覺使用規范漢字,為全社會做出表率。二是制發公文時一般不得使用字母詞,確需使用字母詞的,應在文中首次出現時以括注方式注明已經國務院語言文字工作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審定的漢語譯名。三是切實加強字母詞的翻譯審定工作。國務院語言文字工作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制定外語字母詞的譯寫規則,對新出現的字母詞及時翻譯,定期向社會推薦規范譯名及漢語簡稱。四是加強對公文中涉及字母詞的審核把關,發現不符合規定和要求的,應及時予以糾正。
教育部、國家語委高度重視國辦文件在教育系統的貫徹落實工作,及時向各省級教育和語言文字工作部門、部屬各高校、部內各司局、各直屬單位轉發了文件,并提出具體要求。一要將國辦文件精神傳達到省級教育部門機關、各單位及各地(市)教育部門,高校各行政部門及各院系,并以此為契機加強國家語言文字法律法規宣傳,增強依法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慎用字母詞的意識。二要對本地區、本單位公文進行一次全面的自查自糾,建立落實國辦文件要求、嚴格規范使用公文中涉及的字母詞的規章制度。三要有效行使管理本地區、本單位語言文字使用的職責,遵照國辦文件精神,加強對本地區、本單位其他政府機關公務活動、各級各類學校教育教學活動、媒體宣傳及公共服務行業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指導、監督、檢查,對不符合要求使用字母詞的情況予以糾正。
政府有關部門之所以規定“一般不得使用字母詞”,是“為進一步維護祖國語言的規范和健康發展,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增強民族自信心、民族認同感”。
三、英文字母詞要減少直接借用,應盡快合理漢化
有不少學者認為,英文字母詞簡潔醒目,如“NBA”、“APEC”等,因而主張直接借用英文詞形,當然主要是英文縮略詞形。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對于語言使用者來說,如果不知道該縮略語的英語來源,是最難懂的。比如“WTO”,在剛開始時,曾有領導干部不知其為何物,在大會念作“wu ti ling”。后來通過新聞媒體、各種講座的大力推廣,人們才明白它是“世界貿易組織”的意思。類似這種詞語的簡潔性,是以大量宣傳和語言使用者的大量時間投入為代價的。
外來語民族化,是世界所有語言的共有規律。英語是擁有50萬個詞匯的強勢語言,但是它在吸收外來語言成分時,卻十分注意將它們轉化為自己的語言。例如在英語中,我們看不到英語文字中夾雜漢字的情況,因為英語在吸收漢語時無一例外地將它們轉化為自己的語言形式。如漢語中的“功夫”、“麻將”、“太極拳”、“磕頭”等,英語分別轉化為“kung-fu”、“mah-jong”、“taiji-boxing”、“kowtow”等。
外來詞語漢化也有歷史的依據。漢語歷史上幾次大規模地吸收外來詞的時期,如漢唐時期、五四時期,都是運用傳統的音譯、意譯、音意譯結合的方法,使外來語言成分漢化,用本民族的語言元素表示,使外來語言成分都“只用漢化的方式進入我們的詞匯系統”。漢化的方式既保持了漢語的純潔性,又豐富了漢語語言的表現力。
從改革開放后的情況來看,許多英文詞漢化之后甚至成了生命力強大的詞綴。如英語“bar”,漢語譯作“吧”,并組成了“酒吧”、“吧女”、“吧臺”、“泡吧”、“氧吧”、“陶吧”、“書吧”、“畫吧”、“琴吧”、“聊吧”等。再由“taxi”音譯而來的“的”,形成一系列的詞語,像“打的”、“的哥”、“的姐”、“摩的”、“面的”、“飛的”、“轎的”等。
乍一聽,挺懸的,首先想到的是CCTV這個稱呼及臺標怎么辦?是不是又得恢復成原來的“中國中央電視臺”?咱就看CCTV這個臺標最后的下場,就能知道此次廣電總局的號令的執行效果了。廣電總局最喜歡各種規定、指令、通知,仿佛沒有了這些,大家就不知道它的存在一樣。
但要命的是,廣電總局又是對自己的這些規定、指令、通知的執行監督得最不力的機構。舉例如下:不準在電視劇播出中間插播廣告,咋還越插越兇呢?電視劇倒成插播的了;不準播出低俗的電視購物節目,咋播出照舊呢?“侯總”的兄弟姐妹們一刻也沒消停;還有那個關于集數的“限播令”,不知道今年“五一”之后,能否令行禁止;據說廣電總局正在醞釀有關電視劇播出的新限令,即很有可能將每部電視劇的首輪衛視數量限定在3家以內,真是管得越來越具體了。而這次的這個“改口令”,是說在節目中“不要使用外語以及外語縮寫詞”,其目的是為了提倡使用漢字,為更多觀眾能看得懂、聽得懂電視廣播節目。
的確,動機是美好的,效果嘛則是渺茫的。媒體的功能之一不是傳播先進文化嗎?屏蔽英文縮寫的意思是,英文是落后文化的產物?那全民為什么還要如火如荼地學英文呢?是擔心不懂英文的人不明白什么是NBA?實情卻是,喜歡NBA的人未必都知道這是哪幾個英文單詞的縮寫,而懂得這是哪幾個英文詞縮寫的人又未必喜歡看NBA。所以,思維仿佛陷入了一個怪圈,廣電總局意在半封殺英文,還是全追捧母語?在這樣一個“沒有最雷,只有更雷”的社會里,從電視到平面媒體,屏蔽幾個英文縮寫真的不算太出人意料。但是這種毫無實際意義的屏蔽到底出于什么樣的雷人目的?
說實話,當代中國人最喜歡簡化語言,考研究生就要說成“考研”,公務員考試叫成“公考”,凡此種種,不勝枚舉。目前中國媒體上確實有英文縮寫泛濫的趨勢,這是借著與國際接軌的東風行事。媒體要么是偷懶,要么是以為自己的節目或報道都是給熟悉英文和專業俗語的人看的,所以,每當看到GDP、CPI這些縮寫充斥新聞報道時,我也會有這樣的疑問:難道連“三農”是什么都還沒弄清楚的中國人,這么快就都弄懂了什么叫GDP和CPI?但這并不是什么大問題,平面媒體的做法通常是在縮寫第一次出現時加上注釋。電視呢?其實也可以采用在字幕上加注釋的方式。況且,這還能激發咱的學英語熱情呢,遇到這種縮寫詞的時候,云里霧里的時候,就看誰是有心人了,有心自然就弄得懂。
話說回來了,漢語的強硬地位也不是你屏蔽幾個英文縮寫就能鞏固的。可口可樂、麥當勞、肯德基這些洋玩意兒,還不都乖乖入鄉隨俗了,都有了自己相應的中文名字了,而且大多符合中文思維習慣,“信、達、雅”的翻譯水準均表露無遺。不說別的,就連艾滋、甲流這些疾病名稱也都比它們原來的名稱顯得言簡意賅,足見中文的強勢與精煉。
所以,種種跡象表明,屏蔽英文縮寫號令虎頭蛇尾在所難免。下一步難道是禁止中國的電視臺使用英文縮寫的臺標,禁止中國的網站使用英文域名嗎?如果不是,選擇性屏蔽的終極意義到底在哪里呢?如果英文縮寫需要屏蔽,那漢語拼音縮寫呢?
作繭自縛的結果往往就是以尷尬收場。
鏈接
全民被拗口 屏蔽英文縮寫引發的IT笑話
有了這個規定,我們就找了一些IT業界經常遭遇的問題,希望日后大家在瀏覽文章的時候,不要對下面一些奇怪的中文翻譯產生疑惑,其實我們也不得不要將它們的中文名字告訴大家的。
最廣受眾面
IT從業人員以后就要改成“信息科技從業人員”,再全一點的就是“對電子處理和設備貯存和發送各類信息的研究和利用的從業人員”。
最拗口
“新的內置GPS的iPhone3GS,采用了比GSM更先進的WCDMA技術”會變成“新的內置全球定位系統的蘋果第三代移動通信手機,采用了比全球通信系統更先進的寬帶碼分多址移動通信系統”。
最陌生
“我剛買了一部動態影像專家壓縮標準音頻層面3(播放器)”,其實是在說“我剛買了一個MP3”。最杯具IBM不得不從頭開始宣傳自己的全稱――“萬國商用機器公司”。最無奈日后去賣場買硬盤,就不要說買WD硬盤了,要說購買“美利堅合眾國西部數據國際有限公司的硬盤存儲器”。
網友評論:
■可否給AC米蘭起一個可愛的名字叫醋酸根米蘭?可否把MP3叫母屁三?中國推行英語那么多年,居然仍有大部分人不識英語,這是教育的失敗。
■“磚家”同志,MP3、AC米蘭、GSM、CDMA、3G……請給大家漢化一下。
■不贊同屏蔽英文縮寫,純屬夜郎自大,完全是拒絕與世界接軌的做法,別扯國情。跟你說接軌,你說國情;跟你說國情吧,你又說接軌!合著咋說你都有理是吧?
■不叫英文縮寫?!中文字都簡化了,動輒省略幾個字說話,這么多年不也沒礙什么事兒嗎?難道這是向美國奧巴馬政府的一次有力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