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白露節氣養生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秋風吹盡心意;白云輕浮,稻香彌漫,漣漪心河泛泛;攜手祝福,送你歡樂,人生從此不惑。白露時節,愿你幸福每一刻。
已然白露,秋意漸濃。天轉涼,問候掛心上。雁兒飛,葉兒黃,莫忘添衣裳。楓葉紅,菊飄香,晨風撫清涼。寄浮云,托流水,送你秋日好時光!
白露漸漸涼,感冒要預防,適量加衣裳,經常曬太陽,筋骨強如鋼,寒從腳下生,白露不露身,寧可一身寒,不裹一身汗,保持好心情,疾病去無蹤,生活要適度,精神要大度,愿你白露樂悠悠。
落葉輕飛,給歲月攢一筆好運的寶藏;秋風又起,給心情加一件快樂的衣裳;輕霜晶瑩,給季節添一道美麗的風光;白露已至,給朋友訴一回真誠的衷腸:祝君安康!
白露蒼蒼,金桂飄香;秋風送爽,倍感清涼;關懷傳遞,送上溫馨;好運甜蜜,相依相偎;煩惱少少,快樂抱抱;心情好好,美麗綻放。祝白露幸福熱鬧!
露重飛難盡,風多響易沉。秋雨朦朧醉,秋色入畫闈。神清氣更爽,暇思入天際。白露攜明月,此節最相思。佳人在水一方,白露與你共賞。白露快樂!
白露駕到,養生有道。秋色美妙,心情歡笑。潤肺養胃,愁思敗北。健脾補肝,疾病下班。防燥養陰,快樂生津。養精蓄銳,健康相隨。
丹桂朵朵飄香來,白露時節又到來,片片表思念,心中常把你掛念,露珠顆顆都晶瑩,生活事業你雙贏,短信條條送祝福,愿你如意又幸福,白露節,愿你開心快樂。
菊香點點情切切,楓葉漫漫愛折疊。秋色浩淼與夏訣別,又是一年白露時節。丹桂朵朵風中搖曳,傳遞我的關愛如河,霜花點點夜里明滅,把我的問候通透照射:白露時分,關愛自己。
白露時節,支氣管哮喘發病率很高,因此要做好預防工作。此時常有不少游客在旅游期間出現類似感冒的癥狀,其實不一定是感冒,可能是花粉熱。
立秋熱、白露涼。日不短、夜不長。應把事業多忙忙,拼搏健康兩不忘。飲食多酸少辛辣,潤肺益胃生津強。成功向你閃光芒,愿你天天都吉祥。
白露時節要防止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氣管病的發生。體質過敏者,平時少吃或不吃魚蝦海腥、生冷炙燴腌菜和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
在白露時節,為了防止秋燥侵襲人體,專家建議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如銀耳、蜂蜜、黑芝麻、梨、藕菠菜、鴨肉、牛奶等。少吃燥熱的牛羊肉。
白露天涼雨未停,夜空繁星亮晶晶;健康莫惹哮喘病;關注飲食和衛生;通風透氣常開窗;心情靚麗喜洋洋;莫讓疾病進鼻腔;多做運動保健康;少吃油膩益處大,人生冷暖多變化;白露時節發信息,祝福關懷記心里,好運!
預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適當地多服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食品,也可選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如人參、沙參等,對緩解秋燥有良效。
處暑以后天氣還熱嗎
俗話說:“暑氣至此而去”,經過了炎炎夏日之后,市民迫切希望秋日的涼爽早點來到。從歷史資料看,夏季往往要延續到九月中下旬,那時候天氣才會真正涼爽起來。不過,進入處暑節氣后,晝夜溫差將漸漸拉大。一般要到白露節氣氣溫開始轉涼,民間流傳“白露身不露,赤膊當豬玀”的說法,說明在白露日以后還有人赤膊。
白露是九月的頭一個節氣。露是由于溫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體上凝結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實際上是表征天氣已經轉涼。這時,人們就會明顯地感覺到炎熱的夏天已過,而涼爽的秋天已經到來了。
因為白天的溫度雖然仍達三十幾度,可是夜晚之后,就下降到二十幾度,兩者之間的溫度差達十多度。陽氣是在夏至達到頂點,物極必反,陰氣也在此時興起。到了白露,陰氣逐漸加重,清晨的露水隨之日益加厚,凝結成一層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稱之為白露。
俗語云:“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處暑仍熱,每天須用一盆水洗澡,過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了,以免著涼。
處暑后養生注意事項
多吃清熱安神食物
處暑之后,早晚溫差大,腸胃接受不了忽冷忽熱的刺激,導致胃酸分泌增加,胃腸發生痙攣性收縮,抵抗力和適應性就會隨之降低,這時候容易出現一些腸胃病,患有慢性腸胃病的患者,往往會出現反酸、腹脹、腹瀉、腹痛等癥狀。
所以,大家對于飲食要引起重視,此節氣適宜進食清熱安神的食物,如銀耳、百合、蓮子、蜂蜜、黃魚、干貝、海帶、海蜇、芹菜、菠菜等。此外,要少吃或不吃煎炸食物,這些食物會加重秋燥的癥狀。
避免過早添加衣物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春捂秋凍”,大家在春天不要急于脫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剛見冷就穿得太多,適當地捂一點或凍一點,對于身體的健康是有好處的。人的體溫總是保持相對恒定,一般在攝氏37℃左右。如果體溫太高或太低,都會使人體生理功能受到損害。
調節作息化解“秋乏”
隨著天氣轉涼,很多人會有懶洋洋的疲勞感,早上賴床不起,白天不愛動,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春困秋乏夏打盹中所指的“秋乏”。
正因為如此,大家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改掉夏季晚睡的習慣,爭取晚上10點前入睡,以比夏天增加1小時睡眠為好,并保證早睡早起。另外,適當午睡也利于化解秋乏。
建議晚上22:00前入睡,早晨6:00左右起床即可。當然,如果能再早一點入睡的話,就更好了。
注意腹部保暖
處暑節氣過后,天氣漸涼,人們也開始從防暑降溫逐漸過渡到防寒保暖上來。大家都知道寒從腳下生、養生先養腳的道理,卻較少注意到肚臍也很容易受寒。肚臍部位的表皮最薄,皮下沒有脂肪組織,但有豐富的神經末梢和神經叢,因此對外部刺激特別敏感。
如果晚上睡覺沒有蓋好腹部,或者一些女性在秋季仍穿露臍裝,寒氣就很容易通過肚臍侵入人體。輕則發生急性腹痛、腹瀉。時間長了,寒氣積聚在腹部,還會導致泌尿生殖系統的疾病,如男性的慢性前列腺炎,女性的痛經……處暑后還熱嗎處暑后還會熱嗎處暑后天氣還熱嗎
多開窗少開空調
只要室溫不高就盡量少開空調,多開窗,讓空氣流動,讓秋殺之氣蕩滌暑期熱潮留在房內的濕濁之氣。
另外,室內可以養些植物,如盆栽柑橘、吊蘭、斑馬葉橡皮樹、文竹等綠色植物,可以調節室內空氣,增加氧含量。
要堅持運動
無論是哪個季節,簡直運動絕對是沒有錯的。入秋之后鍛煉的好處在于,在逐漸降低溫度的環境中,經過一定時間的鍛煉,能促進身體的物質代謝,增加產熱,提高對低溫的適應力。
1、白露時節甚蒼涼,晨練夕談添衣裳。早睡早起精神爽,按時作息體健康。未寒添膘加營養,每餐四菜一熱湯。難能可貴心舒暢,笑口常開一簾香。白露祝福,康樂富足!
2、今朝白露短信送祝福,一祝涼爽秋風消酷暑,再祝開心愜意煩惱無,三祝事業成功薪水足,四祝夫妻恩愛家和睦,最后祝你今生今世永幸福!
3、我蹀躞在這潔渺的雨中,許細的白露雨在微風中,象傘形的薄公英花絮,飄在天空,象無數繾慵的眼波,明眸善瞇,象千百萬戀人相聚盛會,傾吐喁喁的情話。白露節氣到,愿天下有情人幸福長伴。
4、當野開遍山坡,當枯瘦枝頭掛滿碩果,當漫山紅葉紛紛飄落,當大雁南飛引吭高歌,當湛藍長空放浪遼闊,當四野稻谷盡染金色,當滴滴白露綴滿草叢,美不勝收啊,是無限的秋色!白露時節,我用七色露珠,串起祝福,折射出你生活的美好。愿你日子珠圓玉潤,前程熠熠生輝!
5、白露時節,秋風自北向南吹遍大地,吹來黃金給你糊墻糊窗;吹來珍珠磨粉當作面霜;吹來美元是讓你請客吃飯;吹來衣裳讓你保暖御寒!
6、露從今夜白,惦念意切切。水天共一色,微光潤紅葉。絲絲縷縷意,秋風吹不歇。問候暖人心,消融塞外雪。關愛催你笑,羞煞天邊月。白露時節,保重身體!
7、藍天白云飄,一派好風景;朋友短信聯,一份真感情;情誼字間露,一顆思念心;問候來傳遞,一聲暖人心:白露時節到,好好照顧自己,沒事多多聯系。
8、天氣漸涼到白露,瓜果遍地豐收露,收獲時節笑容露,五谷豐登富裕露,勤快勞作健康露,心情愉悅平安露,開心快樂甜蜜露,吉祥如意幸福露。白露節氣好事露,祝君心花怒放滿臉露。
9、夏日炎炎酷暑退,涼風嗖嗖白露至。燕子南飛過冬日,祝福問候心相系。無論千山萬水,無論天涯海角,都阻隔不了心底那抹永無止盡盡的牽掛。朋友天涼了,出門記得添衣,晚上蓋好被,莫讓友人再惦記。
10、以白鷺為朋友,放飛夢想,展翅翱翔。以百祿為目標,持之以恒,堅持到底。以白露為起點,乘風破浪,勇往無前。愿人生一帆風順,事業馬到成功。白露節氣,祝你萬事如意。
11、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齊,惦記是情誼,心河泛漣漪,秋風吹心意,白云浮真摯,思念屬于你,祝福送給你,幸福伴隨你,快樂攜手你,祝你秋風更得意。
12、床前明月光,白露桂飄香。夜深滿地霜,天氣漸轉涼。秋風頻送爽,別忘添衣裳。朋友思念長,關懷暖心房。白露短信響,祝君體安康。
13、白露時節秋意涼,短信祝福訴衷腸,孤身在外多注意,有事沒事多聯系;我在遠方為你祈,祈求好運在你旁,愿你秋日幸福長,好運常伴心美滿。
14、白露滿地紅黃白,秋風涼爽吹好彩,心情愉悅送關懷,好運幸運雙雙來,秋月不管世塵埃,梳理友情在窗臺,萬種風情訴心懷,愿你秋日樂開懷。
15、當白露打紅了楓葉,當秋風吹落了暖陽,當北雁帶走了又一季夏天,我的關心不變,思念不改,牽掛仍在。遠方的朋友,天冷了,記得多加衣服哦!
16、蒹葭蒼蒼白露霜,思念皎皎明月光。牽掛無語秋水長,問候有情暖心房。白露祝福隨風揚,一條短信情意藏:天涼莫忘添衣裳,快樂幸福伴身旁。
17、白露為霜,時刻懷揣好夢想;沾露欲干,生活處處要保鮮;白露節氣當時,祝福轉發在今日;遲早溫差變小,人生如此多美好;天黑委婉變涼,諸事猶如夢一場;一日會涼功一日,悉心看透天下事;天涼記得多添衣~
18、節氣到白露,早晨草葉間滾動著顆顆露珠,每顆露珠都是我對你的一份祝福。露珠晶瑩剔透,我的祝福情真意厚;露珠消散,我的祝福卻伴你天天。
【2016與立秋節氣相關的諺語匯總】
立秋洗肚子,不長痱子拉肚子
立秋的蕾,白露的花,十年就有九白搭。
立秋的蕾,白露的花,溫高霜晚收棉花,溫低霜早就白搭。
秋旱接伏旱,棉田還得灌。
棉田再旱,不能漫灌。
大背開溝,細水慢流。
追肥日期到下限,再向后拖不沾賢(指棉)。
氮肥追得多,貪青晚熟光發棵。
杈耳繼續抹,邊心統統掐。
邊心所有捋,四門落上鎖。
立秋管蔥,快把土壅。
立秋播種,處暑移栽,白露曬盤,秋分攏幫,寒露平口,霜降灌心,立冬砍菜。
立秋摘花椒,立冬打軟棗。
七月七,生瓜梨棗都中吃。
立了秋,蘋果梨子陸續揪。
立秋溫度高,果梨灌漿飽。
立秋溫度高,果子著色好。
不立秋,六月二十頭。
白露身不露,秋后少游水。
立秋之日涼風至。
早上立了秋,晚上涼嗖嗖
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
立秋過后,還有‘(秋)老虎’在一頭
秋前秋后一場雨,白露前后一場風
立秋下雨人歡樂,處暑下雨萬人愁
立秋處暑有陣頭,三秋天氣多雨水
秋前北風馬上雨,秋后北風無滴水
立秋無雨秋干熱,立秋有雨秋落落
雷打秋,冬半收
立秋晴一日,農夫不用力
立秋無雨是空秋,萬物歷來一半收
秋不涼,籽不黃
立秋十天遍地黃
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結頂
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
立秋蕎麥白露花,寒露蕎麥收到家
立秋摘花椒,白露打胡桃
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軟棗
七月立秋慢溜溜,六月立秋快加油
立秋拿住手,還收三五斗
頭伏芝麻二伏豆,晚粟種到立秋后
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
立秋種芝麻,老死不開花
立了秋,便把扇子丟
一場秋雨一場寒
十場秋雨要穿棉
【立秋由來】
每年8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35°時為立秋。立秋的“立”是開始的意思,“秋”是指莊稼成熟的時期。立秋表示暑去涼來,秋天開始之意。是一個反映季節的節氣。
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斂也”。立秋不僅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也表示草木開始結果孕子,收獲季節到了。古人把立秋當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一直很重視這個節氣。
我國古代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是說立秋過后,刮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此時的風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熱風;接著,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產生;并且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
立秋的主要習俗有:立秋節、摸秋、秋忙會、貼秋膘等。立秋節,也稱七月節。時間在公歷每年8月7日或8日開始。民國以來,在廣大農村中,在立秋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預卜天氣涼熱之俗。還有以西瓜、四季豆嘗新、奠祖的風俗。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陳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飲等風俗。
摸秋,夏歷八月十五日,是為中秋節。這天夜里婚后尚未生育的婦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摸秋。
貼秋膘,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因為人到夏天,本就沒有什么胃口,飯食清淡簡單,兩三個月下來,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想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在立秋這天各種各樣的肉,燉肉烤肉紅燒肉等等,“以肉貼膘”。
立秋的氣候是由熱轉涼的交接節氣,也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時期,是萬物成熟收獲的季節,也是人體陰陽代謝出現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因此秋季養生,凡精神情志、飲食起居、運動鍛煉、皆以養收為原則。
秋內應于肺,肺在志為悲(憂),悲憂易傷肺,肺氣虛則機體對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憂之情緒,所以在進行自我調養時切不可背離自然規律,循其古人之綱要“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
立秋的飲食養生
立秋,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涼爽的秋天已經來臨。然而,立秋以后的天氣并非立即變得涼爽怡人,常常連日天空晴朗、日照強烈,重新出現暑熱天氣,人們感到暑氣難消,炎熱難耐,被人們稱之為“秋老虎”。
我國民間有“立秋貼秋膘”的習俗,即在立秋這一天要吃些肥肉以增加人體的脂肪,但從當今的現代營養學來看是錯誤的,應該提倡清淡飲食。秋季飲食養生的總原則是:①葷素搭配,清淡為主;②適量飲水;③適量地補充蛋白質和礦物質;④多食寒涼的蔬菜水果,如黃瓜、西紅柿、冬瓜、百合、白蘿卜、胡蘿卜,梨,蘋果、葡萄、荸薺,甘蔗、柑橘,香蕉、柿子、菠蘿、羅漢果等。
百合銀耳粥:鮮百合50克,銀耳10克,大米100克。將百合洗凈切碎,銀耳用溫水發開后,洗凈切碎,與大米同煮為粥。百合,味甘,性微寒,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的功效;銀耳,味甘淡,性平,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功效;大米益氣健脾。三者同煮為粥,具有潤肺養陰、健脾生津的作用。
處暑的飲食養生
處暑,也就是說炎熱的暑氣已接近尾聲,涼爽的氣候即將開始。處署后的天氣主要表現在晝夜的溫差逐漸增大,人們應該注意適當地增減衣服以防受熱或受涼。
中醫認為,處署時節后的養生重點是預防“秋燥”。由于秋天空氣中的水汽含量小,其相對濕度下降,特別是空氣的相對濕度低于30%時,人們就會感覺到皮膚干澀粗糙,鼻腔干燥疼痛或口燥咽干,大便干結等,需要及時地采取預防措施以避免發展為疾病。
飲食養生保健方法對“秋燥”有很好的預防效果,除要求飲食葷素搭配、品種多樣、營養豐富外,也要多吃一些寒涼的蔬菜水果。飲食上要盡可能少吃花椒、辣椒等辛熱食物,更不宜吃燒烤食品,以加重秋燥的癥狀。
預防“秋燥”的飲食要適當地增加水的攝入,提倡“五一二”飲水方法:“五一”的意思是5個1杯,即早晨起床后半小時喝1杯白開水,早餐時喝1杯豆漿,午餐時喝1碗湯,晚餐時喝1碗粥,睡前半小時喝1杯牛奶;“二”的意思是上,下午各喝兩杯茶。
銀百秋梨羹:銀耳10克,百合10克,秋梨1只,冰糖適量。將秋梨洗凈去核切小塊,加入水發銀耳及百合、冰糖,放入碗中在火上蒸1小時后,食梨喝湯,有滋陰潤燥、止咳化痰的功效,適用于秋燥咳嗽、干咳少痰者。
白露的飲食養生
白露,是由于這個節氣的夜間氣溫較低,空氣中的水汽在樹木花草上凝結成白色的露珠,故有“自露”之稱。從氣候規律說,白露時節,涼爽的秋風自北向南已吹遍中原大地,日平均氣溫降至22℃以下,是真正金秋的開始。此時炎夏已逝,署氣已消,我國大部分地區天高氣爽,云淡風輕,非常涼爽舒適,讓人感覺十分愜意。此時的人們胃口大開,飲食量增加,適度的進補用于機體的需要。
花生大棗豬蹄湯;花生米100克,大棗10枚,豬蹄2只,鹽少許。將花生米、大棗先用水泡川、時,撈出;將豬蹄去毛和甲,洗凈,剁開,鍋置火上,放入適量清水,加入花生米、大棗、豬蹄。用旺火燒開后文火燉至熟爛,放入精鹽調味即成。具有益氣養血、滋陰潤燥的功效,適合于體質虛弱,陰虛有熱者食用。
秋分的飲食養生
秋分,陽光幾乎直射赤道,晝夜各12小時,幾乎相等。自秋分以后,才算是真正進入了涼爽的秋季,一股股南下的冷空氣,與逐漸衰減的暖濕空氣相遇,產生一次次降雨,氣溫也隨之一次次下降,故有“一場秋雨一場寒”的說法。此時的天氣,涼風習習,碧空萬里,風和日麗,秋高氣爽,丹桂飄香,蟹肥菊黃,是秋季中最美好宜人的時節,而該節氣期間的“中秋節”更是我國人民合家團圓,舉杯賞月的重要民俗節日。
秋分之后氣溫逐漸下降,飲食養生需要適當地增加溫性食物以補充人體的能量,如荔枝、龍眼、杏、栗子、大棗、胡桃仁、南瓜、姜、韭菜,小茴香、鱔魚、鰱魚、淡菜,蝦,海參、雞肉、羊肉、鹿肉、火腿。秋分以后正是吃螃蟹的好時節,古人有“秋高菊黃食蟹時”的說法,因為此時的螃蟹肉肥黃多,肉質鮮嫩,滋味鮮美,營養豐富。但螃蟹味成性寒,為了避免其寒涼性質對人體的影響,用溫熱性的辣椒、花椒、姜等食物制作的香辣蟹,可解除其寒性。
香辣蟹:河蟹或海蟹500克,花椒碎末10克,辣椒油15克,芫茜(香菜)5克,小紅辣椒三四只,鹽10克,姜5克,料酒10克,熟芝麻5克,芡粉5克。將蟹洗凈,用刀將蟹身切成兩刀四塊,并將蟹鉗拍破,置入盤里,加入辣椒、蕪茜、姜及料酒、鹽等,放入蒸籠里先蒸8分鐘,關火。另起鍋,放入辣椒油,同時將花椒、小辣椒碎末倒入,以慢火炒出香味,然后將蒸過的蟹及蒸出的湯水全倒入,煸炒4分鐘,勾一個芡,撒上芝麻,即可出鍋。
寒露的飲食養生
寒露,是指過了此節以后,氣溫下降更為明顯,地面上的露水不但更多,而且更為寒涼,故稱“寒露”。民間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和“吃了寒露飯,不見單衣漢”等俗語,說明寒露以后溫度降低,需要注意腳部的保溫,適當地增添衣服以保暖。
寒露的飲食養生要注意:①飲食要適量。由于寒露后氣溫低,胃口好,食欲旺盛,要注意控制飲食,不要因攝入熱量過多而發胖。②少食生冷。天氣變涼以后,不宜多吃生冷的食物,以免造成腸胃消化不良,引發各種消化道疾患。③少吃辛辣食物。寒露時少吃一些刺激性強、辛辣、燥熱的食品,如辣椒、胡椒、花椒等,以免其辛溫發散之性,耗傷陰液,加重秋燥的癥狀。
蓮子大棗銀杏粥:蓮子50克,大棗10枚,銀杏(白果)5~10粒,大米100克,冰糖適量。將蓮子、大棗、銀杏洗凈,與大米同煮成粥,加入冰糖稍燉即可。具有健脾益氣、斂肺止咳平喘的功效,適合于體質虛弱、咳喘的慢性支氣管炎者食用。
霜降的飲食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