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嘗試作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去年冬天,我放學回家,要和一個同學一起玩,她拒絕了,說:“媽媽生病了,我得回家照顧她。”我聽了,想起了我的母親:媽媽也生過病,我為什么沒有照顧她呢?我又想起媽媽因為我,頭發又增添了幾根銀絲,額頭也長出了皺紋……我心里一動:我也該為母親做點什么了。
就這樣,我開始了第一次嘗試。就在這個寒冷的冬天,我想:媽媽每天上班都很累,回到家里總是氣喘吁吁地。我為什么不在她勞累的時候,給她一份“安慰”呢?真是一個好主意!媽媽終于下班回家了,我悄悄地走近媽媽,用我給媽媽的禮物--圍巾蒙住了她那疲勞的眼睛,甜甜地說:“媽媽,您上班辛苦了。”媽媽看見禮物,臉上現出驚訝的神情,連聲說:“我們家的小公主知道疼人了?”她揉揉眼睛,像是不太相信似的。一會兒,媽媽欣慰地笑了,笑得那么燦爛,那么動人,好象年輕了十幾歲。這時,幾滴眼淚從媽媽的臉上滑落下來。我明白了,原來愛別人是這么美妙的一件事啊!
后來,我又想:從小到大,我每天都把衣服弄得臟兮兮的,媽媽總是毫無怨言地幫我洗衣服,為什么我就沒想到幫媽媽洗洗小衣服呢?我還要進行一次新的嘗試,讓媽媽知道:女兒深愛著她。
新年的鐘聲伴隨著人們無盡的喜悅傳來了。又是新的一年到來了,人們自然要熱烈慶祝一番。放鞭炮是人們為慶祝新年到來的一種最常見的習俗。小孩子是最愛玩鞭炮的了,當然,我也不例外。
不過,我從沒有親自嘗試過去放工鞭炮,因為我的膽子特別小,每次哥哥姐姐在放鞭炮的時候,我都只有在一邊站著眼巴巴的看,既羨慕又害怕,難道他們就不怕鞭炮炸著手?
我渴望放一次鞭炮的想法越來越強烈地牽動著我的心——今年,無論如何,我也要嘗試一次。
不愧是“大地紅”,聲音響亮而熱烈,為新年的到來增添了無限喜慶氣氛。我在響聲結束后立即沖過去找那些未炸的鞭炮,姐姐見了我就說:“多找點,找了給我,反正你又不敢玩。”我一哼:“誰說我不敢玩,今天就玩給你看。”于是,我向哥哥要了一支帶著火星的木條,又從鞭炮中找了一個引信最長的。不知為什么,我的心猶如一只小兔,撲通撲通地跳個不停。姐姐故意激我:“你不敢就別逞強了,還是給我吧。”我一聽這話,心一橫,豁出去了。我右手拿著爆竹,左手拿著木條,小心翼翼地接近引信,不知是怎么的,我兩只手總也不聽使喚,火星剛要觸到引信的一剎那,手就鬼使神差般的抖動,總也無法接近引信。這一次我終于恨了心,帶著視死如歸的決心,將火星觸到了引信,我一揚手就把鞭炮扔了出去。咦,怎么沒有反應?我仔細一看,唉,引信根本就沒有點著。我又重新試了幾次,每次都在引信點燃之前就扔了。這時哥哥走過來教我:“你不用怕,看到點燃之后再扔也不遲,關鍵是要沉住氣,千萬不能慌。”說完他又親自示范了一遍。這次,我平靜下來,照哥哥教的方法做,只見引信冒出了火花,并聽到“嗤”的一聲,我不慌不忙地把鞭炮扔了出去,只見它在空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后炸開了花。我成功了!
從這次嘗試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自信”+“勇于實踐”=“成功”。我的心變得舒服多了。明年再見,我親愛的爆竹!
那次,我正在津津有味地看書時,一道題目吸引了我:如何讓雞蛋在水里浮起來?嘿,這可是個新鮮事兒,我摩拳擦掌,準備一展身手。
一番翻箱倒柜之后,雞蛋、水、盆子這三“巨頭”被我“威逼利誘”到了這里。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我把水裝進盆子里,然后小心翼翼地放入雞蛋,果然不出我所料,雞蛋在水里“一落千丈”了。
這可如何是好?我愁眉苦臉地苦思冥想著。突然我想到了死海,死海不就是因為鹽分多而能讓人浮起來嗎?依此類推,只要往里面撒鹽,雞蛋不就能浮起來啦?
說干就干,我拿來了鹽,一匙一匙地往里面倒,剛開始,雞蛋“無動于衷”,依然“我行我素”地躺在里面。但我沒有灰心喪氣,繼續撒鹽。
過了一會兒,奇跡出現了!雞蛋像個醉漢似的,搖搖晃晃地浮了上來,我激動得一蹦三尺高,圍著水盆又叫又跳,十分興奮。
某人回來說,股票行情好起來了。尤其是他自己關注的一只股票,更是扶搖直上,還說自己如果有錢,就進去那一只股票里面玩玩。
當時,我還說,得了吧。我可不跟你一起玩,我這人好像天生就不是玩股票的料,玩一次賠一點,玩一次,賠一點,不甘心卻也不得不信。更何況,自己也沒錢,玩信用卡里的錢,怕會死的很慘。
某人聽了我的話,倒也沒再說什么。只是,因為里面還放著去年自己就放進去的幾百塊錢,所以還是會時不時的關注著點,今天打開軟件一看,發現昨天某人說的那只股還真的漲了五塊多,因為是一直近200塊錢的大股票,某人說,昨天要買進去的話,今天會掙500多。
我看了也確實心動了。畢竟在股票里面,會玩兒的人,還是能掙點錢的。所以,就從信用卡里掏了錢,買了100股。
小時候,我生活在農村,而家中的田地比較多,閑暇之余,我總是與爺爺一起去田間勞作,也許正是因為生活在這樣的一個環境內,我成了一名驕傲的田間小農手。那年秋天,我家的玉米比以前增產了一成之多,不過,田里的人手少得可憐,為了不讓爺爺奶奶辛苦,于是,我向爺爺苦苦哀求,這才得到去田里幫忙的“特權”。
一路上,我像一只無憂無慮、翱翔于天空的小鳥,不僅僅是因為自己又可以學到一門新技巧,還因為我可以幫爺爺奶奶了。我興高采烈地向田間走去,像禿頂老翁的枯樹笑吟吟的,仿佛在向同伴們說:“快看哪,這位小女孩可能干了,小小年紀就能夠幫大人做事了!”我心里美滋滋的。我唱著歌兒,奔跑在田間小路。不一會兒,就來到了田里。田里已是碩“果”累累,玉米秧盡管被身上的果實累得彎下了腰,但還在與同伴比試誰身上的果實結得多呢!
我連忙拿起一個大麻袋,進入田中掰玉米。每一棵玉米秧上都結了碩大的玉米,我雙手緊緊抓住玉米,口中發出口號:“一、二、三!”我使出吃奶的勁兒要把玉米掰下來,可是,那個玉米還在秧上,耷拉著頭,仿佛在嘲笑我:哼,你根本不會掰玉米,干嗎瞎逞能?疼死我了!我生氣極了,當時真想把玉米秧連跟拔起,誰讓它小瞧我呢!可轉念一想,我是來幫忙掰玉米的,把它拔了,不是幫倒忙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