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地球環保資料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3月21日是世界森林日,為迎接節日的到來,增強學生愛護環境的意識,我班將開展 “環保宣傳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關注森林資源的科普教育。
一、活動主題:我和綠色有個約會
二、活動時間:3月20日“校本”課
三、活動內容:
1、課前收集相關資料。
2、通過圖片、視頻、多媒體等多種形式了解我國森林資源的現狀及保護森林資源的重要性,了解它的來歷等相關知識,了解它與人類息息相關,讓孩子紛紛以實際行動投身到護林活動中。
3、開展“與生命共存”為主題的書畫比賽。
四、節日活動實施
1、讓學生欣賞我們美麗的地球、美麗的森林,并知道沒有森林的家園變得不再美麗。
2、森林故事:以紀錄片形式真實而完整地回顧森林的歷史,引起幼兒更多的關注和思考;樹的故事,以欣賞、圖文并茂的形式讓孩子感受樹木真好!
3、教師講解森林與人類、動物的關系,鼓勵學生動手制作大樹媽媽。
4、植物角:小小盆栽讓孩子感悟生命最初的感動,在城市中讓體驗一片綠意。
5、變廢為寶:紙盒、紙張循環利用,親眼見證廢舊包裝盒如何轉變為環保時尚手提袋;感受廢舊紙張變紙屑,親手體驗紙張的制作過程。
6、環保小衛士:學生擔當環保宣傳員,向家長們宣傳環保的小知識,倡導大家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節約資源,為森林貢獻一份力量。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為我們的家園做出一點小小的貢獻!
一、活動背景:每年的3月21日,是世界森林日。地球是我們人類共同的唯一家園,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經濟規模的擴大,人類懶以生存的地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有資料顯示全球已有30%的土地因人類的活動遭致退化,還有數不清的生活垃圾。森林面積以每年約1700萬公頃的速度消失,平均每天有140種生物消亡等,這代表了人類在破壞地球,地球只有一個,我們要好好的善待地球,保護環境。現今時代,我們需要一個怎么樣的地球呢?發展與生態是否不能畫上等號呢?通過宣傳,讓別人了解怎樣改善地球,了解現在的環境問題,從而提高環保意識。
二、活動主題:人與自然和諧才能擁有美好的明天!
三、活動目的:提倡環保,提高人們環保意識,減少對地球的污染。
四、活動口號:保護地球,人人有責。
五、活動時間:20××年3月21日
六、活動地點:公園(未定)
七、活動人數:40人(包括2名攝影人員,2名記者)
八、活動單位:
主辦單位:院團委;
承辦單位:____青年志愿者服務隊;
九、活動安排:
一、指導思想
節能減排是我市2012年環保重點工作,在世界地球日組織開展節能減排宣傳活動,讓節能減排意識深入社區、家庭、企業,形成人人了解節能減排,人人參與節能減排的良好社會氛圍。
二、主辦單位
哈爾濱市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哈爾濱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哈爾濱市環境保護局,哈爾濱市婦女兒童聯合會,哈爾濱日報報業集團
三、活動內容
在中央大街開展節能減排宣傳活動,分大會會場、宣傳活動區、成果展示區等三個區對我市節能減排工作進行全面展示和助推。
四、活動地點
中央大街防洪紀念塔、北環至大安街。
五、活動安排
19日,以“節能減排、企業責任”為主題的企業環境責任展示、企業節能減排成果展開幕;
20日,舉行紀念大會,開展宣傳活動。
(一)主會場
上午9點在防洪紀念塔廣場召開世界地球日紀念大會;領導發表紀念講話,表彰市政府環保先進單位先進個人、綠色創建單位、綠色學校、創建綠色學校先進教師,頒發節能減排之星獎項;啟動環保布袋進綠色社區活動。
(二)宣傳活動區
設置環保布袋簽字墻,群眾在墻上簽字后,可發放1個布袋作為紀念品。發完為止。
中央商城前小舞臺進行市婦聯組織的知識競賽;
中小學生、大學生、群眾表演健美操、街舞、秧歌等現場文藝節目。
節能減排妙招板:公布征集到的妙招。
手工藝品現場制作區:現場進行手工藝品制作和傳授活動。
我給地球涂顏色活動:設置地球墻,由到場兒童現場涂色。
環保志愿者咨詢臺:設置專門的環保志愿者義務服務臺,并招募環保志愿者。
(三)成果展示區
舉行企業環境責任展示、企業節能減排成果展等活動。
六、活動分工
市節能減排辦公室、市發改委負責活動的指導、協調工作,組織媒體提供版面配合本次大型活動,開展宣傳報道;
市環保局負責活動策劃協調工作,組織組織布袋發放工作、開展各項宣傳活動,組織地球涂顏色等群眾性互動活動,并組織開展環保志愿者咨詢服務活動;
市婦聯負責手工藝品展覽和手工藝品現場制作、知識競賽。
七、實施步驟
3月上旬,活動預熱階段。主辦方和相關部門實現對接,整理相關資料進行匯總;
3月中旬到4月上旬,活動調整階段。到現場調研,安排場地;
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工業廢料和生活垃圾的日漸增多,地球有限的自凈能力己難以承受日漸沉重的壓力。為了保持地球家園的清新宜人,大家要從我做起,如果你是企業家,請在今天撫心自問,你的工廠排污達標嗎?如果你是普通市民,請在今天自省其身,你曾否隨意吐痰、扔果皮、丟包裝袋、煙頭……,如果你不原意或沒有時間參加環保公益活動,起碼要做到潔身自好,不制造垃圾、不亂扔垃圾、教育家人及親友愛護環境,共同維護地球的清潔。建議政府部門在當天配合佛山環保創模組織開展環保公益活動,以提高市民的環保意識,環保模范城市的創建與維護畢竟離不開廣大群眾的參與和支持。如果你不原意或沒有時間參加環保公益活動,起碼要做到潔身自好,不制造垃圾、不亂扔垃圾、教育家人及親友愛護環境,共同維護地球的清潔。
節日的由來
“世界清潔地球日”是聯合國舉辦的全球性清潔活動,由澳大利亞的國際環保組織發起,時間定在9月的第三個周末,現已成為全球重要的環境保護活動之一,每年全世界有超過125個國家、4000萬人參加這個活動。有參與組織和個人把每年的9月14日作為活動時間。
1987年,澳洲人伊恩基南駕單人帆船環繞地球時,看到漂浮在海上的垃圾,深深覺得應該做一些事。回到悉尼后,他在朋友的幫助下發起了“清潔悉尼港日”。這個活動召集了4000名志愿者清理廢舊汽車,白色垃圾,玻璃瓶,煙頭等。伊恩和他的委員會認為既然一個城市可以行動起來,整個國家也行,于是發動全國人民一起動手,最后在1990年有30萬志愿者參與了新一輪的清潔澳大利亞日。迄今為止,清潔澳大利亞日已成功辦了XX年。后來,伊恩又把眼光放到全世界。在得到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支持后,“世界清潔地球日”活動在1993年第一次舉辦。自此,“世界清潔地球日”成為全球性社區活動。節日當天,人們會開展社區清掃活動;推動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的建立,并宣傳如何用積極正確的行為保護改善環境。
人人行動起來
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家園。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工業廢料和生活垃圾的日漸增多,地球有限的自凈能力已難以承受日漸沉重的壓力。為了保持地球家園的清新宜人,我們捫心自問,該為地球做些什么呢?
曾經有這樣一則報道讓人為之感動,55歲的英國人威廉·林賽呼吁世人保護長城。作為一個外國人,他已經為中國長城義務工作了20余年。
1987年,威廉·林賽第一次登上長城時,被眼前的雄偉景象深深地震撼了,可大批參觀游客留下的垃圾讓他十分揪心。他與家人利用業余時間為北京周邊長城“洗臉”,一袋一袋地撿垃圾。1998年,他與妻子先后6次組織志愿者和游客在長城撿拾垃圾。XX年開始,他在北京懷柔雇用6位農民維護一段8公里長的長城,堅持了XX年。XX年,他組建非營利組織“國際長城之友”,義務為長城工作。如今,他出名了,幾乎每次進城,都會有素不相識的人問:“你是不是那個長城上撿垃圾的老外?”
今年“世界清潔地球日”幼兒園的孩子們圍繞“為什么要開展世界清潔地球日的活動?如何愛護地球?”的主題,動動小手搜集了很多資料,并制作“世界清潔地球日”的宣傳畫。在制作的過程中,孩子們認識到了各種污染在損害自然資源之余,也在危害人類,引發小腦袋去思考人與大自然的關系,讓他們明白了,即使年紀小,我們也可以為環保盡一分力,知道了要養成不亂扔垃圾,分類放垃圾,多用手帕、少用紙巾,不破壞綠化等良好習慣。
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從小樹立“熱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環保意識,了解一定的自然環境知識,懂得一定的保護自然環境的方法,為保護環境,美化家園,做出自己的貢獻。
二、活動準備:
1.組織隊員學習有關自然環境的科學書籍。
2.對隊員進行環保教育,通過觀看錄像、閱讀書籍、聽專題講座等了解環保知識和方法。
3.根據學校和隊員的實際,結合環保排練小品。
4.準備有關海洋、植物、珍稀動物及酸雨、大氣污染等方面的圖片、資料。
三、活動過程:
(一)、隊儀式
集體整理隊伍。
報告人數。
出旗。
唱隊歌。
中隊長講話,宣布活動開始
甲: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地球是我們人類共同的家園,它和人類的關系是息息相關的。
乙:地球存在已有幾十億年的歷史了,如果把這幾十億年時間算作一天,那么人類在地球上生存的時間還不到一秒鐘哪!
甲:到了二十世紀末,地球上的人口可能會達到80多億,人們需要食物、水、居住的空間和驅動車輛的能量。
乙:這樣一來,其他動物和植物的食物和空間就會越來越少,生態環境就會出現許多問題。
甲:像什么全球性變暖啦、酸雨啦、臭氧層窟窿啦等等,這僅僅是其中的幾個問題。
乙:因此,我們要保護我們的地球,保護我們的家園。
甲:這就需要我們大家了解我們的生存環境,了解我們地球上的氣候、動物、植物。
乙:了解大自然,做環保小衛士。
合:這樣我們的地球就會越來越潔凈、美麗。
(身穿綠袍,頭 戴博士帽的“綠娃娃”上)
綠娃娃:哎,小主持,我也來參加你們的隊會,歡迎嗎?
甲、乙:請問,你是誰?
綠娃娃:嗨,我是大名鼎鼎的綠娃娃呀!今天,我還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新的朋友。
(實物投影:出示綠色食品標志)
綠娃娃:(簡介綠色食品標志),大家喜歡這位朋友嗎?為什么?(隊員們說綠色食品的好處)
甲、乙:既然大家這么歡迎你,就請你綠娃娃和我們一起主持隊會吧!
綠娃娃:(跳起來拍手):太好了!太好了!
(二)設置情境:
(一位導游裝扮的同學,匆匆上來)
小導游:主持人,你們打算從什么內容開始?
甲“小導游,你有什么好的建議?
小導游:當然,我是小導游,今天我們學校來了這么多客人,而我們學校的環境建設和環境教育都做得很好,我想應先讓客人了解一下我們的學習環境,對嗎?
乙:(拍腦門),對,對!應該的,應該的!
甲、乙:就讓我們的隊會從學校環境介紹開始吧!
(小導游、綠娃娃一起介紹學校環境建設和環境教育情況)
甲:你們表演得很好,可是了解我們的環境不應僅僅局限于學校。
乙:我們還應在大自然中了解一些動植物,還有天氣、海洋等等。
小導游:(急忙打斷乙的話),您別著急,這個我們早就想到了,自從學校開展環保教育以來,我們中隊就成立了幾個自然資源考察小組,我給他們做導游,進行了實地考察,他們正在整理有關資料,待會兒,就可以給大家做匯報了。
(三)環保知識小競賽
甲、乙:綠娃娃,現在就讓我們來考考大家,看大家的環保知識學得怎么樣?
綠娃娃:這個主意不錯,我來給大家做裁判,優勝者還會得到我給大家的獎品呢!
(競賽開始,分組搶答)
1、世界環境日是哪一天?
2、海洋占地球上多大面積?
3、野生動物有哪些瀕滅臨絕?
4、酸雨、臭氧層是怎么回事?
5、我們應該怎樣從我做起,保護環境?
(四)考察報告
小導游(競賽完之后上):小主持,我們的考察隊員準備好了,現在開始給大家做匯報。
海洋資源考察小隊做匯報
(介紹海洋有關動物及自然常識的同時,表演小品:《保護海洋資源》,由學生分別扮演螃蟹公公、螺獅爺爺,珍珠魚、海底小動物等,通過表演唱、快板、朗誦等形式,介紹海洋被污染的情況,以及人類該對海洋如何進行保護,激發孩子們保護海洋資源之情。)
(學生分別由七、八人組成以上環保小隊,利用色彩鮮明的圖片、生動的錄像、電腦演示及一些有關雨林、動物、植物等方面的小故事,以報告形式輪流上臺向大家介紹各方面的環境知識及環境措施,并就臺下學生提出的有爭議問題進行答辯)
(五)、活動總結:
甲、乙:聽了這么多同學的精彩報告,大家有什么感想?
(小記者即興采訪老師、同學)
甲:大家的收獲真不少!
乙:歡迎輔導員講話。(鼓掌)
輔導員語:隊員們,今天的隊活動搞得很好,祝賀大家,老師從你們的匯報中,也了解了許多自然環境的情況,希望大家從小樹立環保意識,好好學習,掌握先進技術,將來長大后,用我們的知識,解決環保中的難題,把我們的地球建設得更美麗!
甲、乙、綠娃娃合:同學們,讓我們牢記輔導員的話。
集體: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做環保小衛士。
關鍵詞:生物教學滲透環保教育環保意識
環境污染作為一個重大社會問題,已經困擾了人類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隨著環境破壞造成的危害越來越嚴重,人類越來越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在教學中滲透環保教育,讓每一個學生都了解環境破壞的現狀,主動關心環境保護方面的大事,使學生逐步形成“保護環境,保護人類的生存空間”的環保意識,并且能夠落實到行動上。《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稿)》突破了傳統的學科體系,構建了人與生物圈的知識體系。可以看到,實驗教材中各單元的內容處處突出了各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尤其注意突出了人類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對生物圈的影響,更加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
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的新課程理念,提出了“具有關心、保護環境的意識和行為是九年義務教育重要的培養目標”。因此我們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應該有意識地滲透環境保護教育,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發展能力、拓展思維的同時培養環境保護的意識和責任感,形成關愛環境的態度,在重大環境問題上能夠形成自己的觀點,能夠對一些問題作出正確的判斷。
如何在教學中使學生逐漸形成環境保護的意識,并且能夠落實到行動上,真正使他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保護環境、美化家園作出貢獻,是每一位生物教師都應該思考的問題。我在教學實踐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1讓學生形成“生物圈是人類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園”的基本觀點
在世界各國倡導“保護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今天,仍然有許多人認為“人類是地球的主宰”。認為人類可以肆意從環境中索取一切需要的物質,正是由于這種錯誤思想的存在,使人類在歷史上出現了數不勝數的破壞環境的行為,“生物圈是人類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園”是所有人都應該具備的基本觀點之一,在生物學教學中讓學生具備這種基本觀點是具體開展環保活動的重要前提。
在初一學生入學之初.我就注意培養學生的這種觀點。在學習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生物學》(以下簡稱新課標教材)最后一個單元“生物和生物圈”時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通過學習形成對生物圈的整體認識。在整章學習之前,我是這樣設計新課導入的:首先,我先給學生展示了一幅地球的太空照片,給他們一種直觀的感性認識.然后問學生:“地球上不同顏色的色塊分別由什么構成?”待學生七嘴八舌地討論完后,我說道:“正如大家所說,在太空中我們看到的地球是一顆表面有許多種顏色的美麗星球:如果我們能夠到太陽系以外看我們的地球.它只不過是一顆極不起眼的小行星,但我們這顆星球卻有著與眾不同之處,哪位同學知道是什么使我們的地球變得與眾不同?”反應快的學生脫口而出:“地球上有生物。”我隨即引入正題,“正是如此,在地球上有著數以萬計的生物,正是這些生物使我們的地球充滿了生機:包括我們人類在內的各種生物在這里生息繁衍,地球表層的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環境構成了生物圈,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從今天開始,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我們的這個家園。”如此導入第一單元自然順暢,而且讓學生有了“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的意識。在結束這個單元的學習時我又結合教材出現的關于DDT對環境的污染的例子和生物圈Ⅱ號的資料告訴學生:“我們的生物圈是不能替代的,是人類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園,我們作為生活在生物圈中最高等的生物更應該珍惜我們的生存空間,更應該有意識地保護我們的生物圈。”這樣既能夠使學生形成對“生物與環境”的整體認識,又能夠讓學生形成“生物圈是人類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園”的基本觀點,認識到生物圈的不可替代性。
2讓學生了解在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上人類對環境的破壞情況和我國目前面臨的環境問題,讓學生具備保護環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人類在發展過程中有許多因為對自然界認識不足,過度放牧,過度砍伐森林,掠奪性開采自然資源,隨意捕殺野生動物,不適當引人物種以及大量排放污水、廢氣、固體廢棄物等使生態環境或生物圈遭到破壞的事例,如日本的水俁病事件,倫敦煙霧事件,我國科爾沁草原因為過度開荒變成沙漠,我國長江、黃河中上游因為亂砍濫伐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許多野生動物因為人類的捕殺而滅絕,我國引入的水葫蘆造成過量生長,太空中垃圾數量不斷增多以及噪聲、光污染,等等。在教學過程中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將這些人類自己做的傻事、釀造的苦果甚至是自己一手制造的悲劇告訴學生,可以讓他們深切體會到自然界中的資源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讓他們認識到人類如果過分注重自身利益,不加節制地從自然界中索取各種資源必將破壞生態平衡,人類也最終會受到自然界的報復。
近年來我國環保方面的宣傳力度不斷加大,在環保方面做了許多工作,但我國生態環境的局部改善,并沒有從根本上緩解總體惡化的趨勢。國民經濟仍處于高投入、高消耗的發展階段,資源浪費驚人,水土流失嚴重,土地荒漠化面積不斷擴大,森林面積大量減少,草地退化、沙化和堿化面積逐年增加,水體污染使水資源短缺矛盾加劇。大氣污染、海洋污染、臭氧層破壞、溫室效應加劇、各種污染造成的生物多樣性銳減等問題,還沒有得到有效的遏制。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把這些問題結合課堂內容告訴學生,可以讓他們切身感受到存在于身邊的環境污染問題,使他們真正具備保護環境的責任心。
3讓學生具備關心環境動態的意識
當今社會各種媒體非常先進,差不多每天都會有關于環境保護方面的報道,如世界各國保護環境的新舉措、當今社會人類活動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人類所面臨的各種重大問題等方面的消息。應該提醒學生主動通過報刊或網絡關注環保動態,定期了解這方面的信息。這對于學生來講是很有必要的,可以使他們了解發生在身邊的有關環境保護的大事。同時我們還應該鼓勵學生對某些問題形成自己的觀點,發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建議。這都有利于環保意識的形成。
4讓學生具備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保護環境的意識
僅具備環保意識還是不夠的。“保護環境”并不是一句空話,也并不只是少數科學家或科研機構的專門工作,而是所有公民都應該具備的基本觀念和意識,并且每個人都可以從身邊的一些小事做起,為環境保護作出貢獻。我們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的教育,不能僅停留在讓學生明確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上,還要通過教育讓學生能夠真正視環境保護為己任,在平時的生活過程中能夠自覺自愿地留意身邊的小事,留意自己的言行,盡量減少對環境有不良影響的行為,并且能夠向身邊的親友宣傳環保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像節約用水、不亂扔廢舊電池、垃圾分類放置等這些行為不過是舉手之勞,只要稍加注意,就是在進行保護環境的工作。我們就是要讓學生具備這種日常生活中的環保意識,能夠自覺地在行動上得以體現。只有這樣,我們的環保教育才是卓有成效的,才真正落到了實處,對于學生個人將來一生的發展,對于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對于保護我們唯一的生存空間,都有著重要的作用。環境與我們每一個地球公民的切身利益相關。我們應該從自身做起,從每一個行為出發,真正保護生物圈,保護我們所生活的環境。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應該注意以下教育環節,采用不同形式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
4.1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
我們在教學中可以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形式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
4.1.1利用教材已有的資料對學生進行教育。
在教材中有不少環境污染的例子,如新課標教材七年級下冊中廢舊電池、廢紙、廢玻璃對環境的影響。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完全可以充分利用這些資料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讓學生意識到:保護環境,保護生物圈,是關系到每個公民切身利益和子孫后代長遠發展的偉大事業,每個公民應該從身邊的事做起,從自身做起。
4.1.2結合教材的內容進行適當拓展。
在教材中有些內容與環保有關,但并沒有具體的例子,而且篇幅也不夠大,我們可以做適當的拓展,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如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一章第一節中廣水域環境的保護”的內容。在講授這部分內容時,我除了講清楚水域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之外,還列舉了現在世界人均水資源占有量是,我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是2292m3,而我國青島市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給學生以直觀印象,同時告訴學生如何節約用水,如洗澡時盡量洗淋浴,洗手時在打肥皂時應該將水龍頭關掉,用淘米水澆花,用洗過衣服的水沖廁所,等等。這樣既使學生了解了目前我國和我市水資源缺乏的現狀,又使學生知道了應該如何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節約水資源。
4.2通過布置不同形式的作業強化學生的環保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