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門靜脈高壓癥

門靜脈高壓癥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門靜脈高壓癥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門靜脈高壓癥

門靜脈高壓癥范文第1篇

肝硬化食管胃底及結腸靜脈曲張為門靜脈高壓癥所致,前者在大多數的消化內鏡圖譜中均能見到,但曲型的門脈高壓性結腸病變鮮有報到,為彌補其不足,我將在臨床中所遇到的1例作簡要介紹,以饗同道。

    

病歷資料

    

患者,男,47歲,因“全腹脹滿、咽下困難1個月余”,于2009年6月12日來我院診治,行胃鏡、腸鏡檢查表現如下。

    

胃鏡所見:距門齒20cm起,食管見四條曲張靜脈,至中下段食管靜脈明顯增粗呈串珠樣,直徑>5mm,曲張靜脈表面黏膜局部未見紅色征,無糜爛。胃底可見2段迂曲擴張的靜脈。

    

胃鏡診斷:食管、胃底靜脈曲張,門脈高壓性胃病。

   

腸鏡所見:回盲部、升結腸、結腸肝曲、橫結腸、結腸脾曲、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黏膜充血水腫,呈暗紅色,接觸易出血,且可見多發散在出血點。肛周見多個內痔團塊。

    

腸鏡診斷:門脈高壓性結腸病變。

    

討  論

門靜脈高壓癥范文第2篇

脾切除加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是目前治療門靜脈高壓癥的常用術式,但術后再出血率為4.1%~17.3%[1]。1997年以來我院對該術式進行了改進,即在賁門周圍血管離斷的基礎上結扎并切斷胃左動脈和胃冠狀靜脈主干,由于根部離斷,故我們也稱賁門周圍血管離斷加斷根術。1997年3月至2007年3月臨床應用于42例患者,經臨床應用及護理觀察,效果滿意,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臨床資料

1.一般資料

本組42例,男32例,女10例;年齡23~57歲,平均43

(2)呼吸道管理:術后有效的咳嗽、咳痰對預防肺不張、防止肺部并發癥非常重要。由于手術創傷及疼痛的影響,呼吸運動度減弱,應協助患者取坐位或半坐臥位,鼓勵并幫助患者咳嗽、排痰,作腹式呼吸運動。常規給予沐舒坦、慶大霉素霧化吸入,每日2次,以稀釋痰液,易于咳出。常規吸氧,必要時間斷加壓輔助呼吸,改善缺氧狀態。注意雙肺呼吸音情況,觀察呼吸動度及頻率,注意有無肺炎發生。本組肺部感染2例,經治療后痊愈。

(3)各種引流管的護理:吻合口出血多發生在術后24 h內,而胃黏膜病變多發生在術后一周左右,因此胃腸減壓應保持通暢,注意胃管及腹腔引流管引流液的顏色,一旦發現有出血征象,應及時進行相應的處理,并密切注意引流液的量及生命體征的變化。

(4)肝衰及肝性腦病的防治:由于肝臟的排泄、解毒和合成功能減退,加之手術的創傷,手術后易出現腹水、出血、肝功能衰竭及肝性腦病。本組3例術后有腹水, 1例術后5天死于肝功能衰竭。采取護理方法有:①術前加強護肝治療,糾正低蛋白血癥,改善營養狀況和肝功能;②測量并觀察患者的體重、腹圍并準確記錄;③密切觀察患者精神狀態,有無黃疸、尿少,限制鈉水的攝入;④檢測肝腎功能各項指標;⑤胃腸外營養支持,糾正電解質紊亂,輸新鮮血、白蛋白、凝血酶原復合物、支鏈氨基酸、精氨酸等,重者可輸注肝細胞生長因子。

(5)門、脾靜脈血栓形成的防治:脾切除后,脾靜脈內膜受損,血流變慢,血小板逐漸增加,易形成血栓并可延伸到門靜脈主干和腸系膜上靜脈干內,導致大面積腸壞死[2]。由于門靜脈系統血栓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故漏診率較高[3],因此臨床上護士觀察到患者出現不規則性或持續不明原因的發熱及腹水增加且消退較慢、腹痛、腹脹、惡心嘔吐、便血、腹膜刺激征、脾區叩痛等癥狀和體征時,要警惕門靜脈血栓的可能。術后動態監測血小板總數、凝血酶原時間、纖維蛋白原以及常規彩色超聲檢查是預防術后門靜脈系統血栓的有效方法。本組1例術后2個月出現門靜脈血栓形成,血小板反應性增高達504×109/L,及時抗凝、溶栓治療后血栓消失。

(6)術后感染的防治:本組患者術后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2例,左膈下積液2例,臨床表現為高熱、感染中毒癥狀,白細胞計數明顯升高。全組患者術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發熱,體溫37.5℃~39.8℃,大多數脾切除術后發熱是有具體原因的,而所謂的脾熱僅占少部分[4],所以對發熱患者應積極查找原因,給予針對性處理,如及時換藥、充分的引流、大劑量應用抗生素、霧化吸入等措施。當體溫升高至38.5℃時,給予物理降溫,如溫水擦浴、冰袋降溫,必要時藥物降溫。保持衣服被褥清潔干燥,出汗多時,及時更換內衣,床單等使皮膚清潔舒適,并注意適當補充液體。本組感染患者及時處理和護理后感染均得以控制。

(7)出院指導:改良式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只能止血并不能解決肝硬化,肝功能不全及肝昏迷的危險仍然存在,故需長期加強保肝治療措施。囑患者按時服用保肝、護胃、利尿藥。遵循飲食治療原則,合理安排營養食譜。注意勞逸結合,避免各種誘發因素,定期復查。護理體會

正常情況下脾靜脈血流量只占門靜脈血流量的1/4,肝硬化脾亢進患者其比例明顯升高,脾胃區廣泛的靜脈交通形成和開放是食管、胃底靜脈破裂出血的解剖基礎,同時脾臟因長期靜脈瘀血和脾動脈的高灌注充血而使脾竇擴張,脾臟體積增大。改良式賁門周圍血管離斷手術治療肝硬化門脈高壓癥能短期內降低門靜脈壓力,改善脾胃區高動力循環狀態,既能急診止血,又能延長再復發出血的時間,是一種操作簡便、安全、有效的新方法。術前加強心理護理、飲食指導,改善和糾正肝功能,術后繼續護肝治療,積極預防和護理并發癥,做好出院指導是斷流手術成功的患者盡早康復的關鍵。

參考文獻

[1]黃金蓮.改良聯合斷流術治療門靜脈高壓癥病人的護理[J].護理研究,2003,17(93):400-401.

[2]徐均耀,楊 鎮,王雄彪,等.門靜脈高壓癥斷流術后并發癥的防治[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04,19(3):133-135.

[3]王茂春,李 澍,朱繼業,等.門靜脈高壓癥外科手術后門靜脈系統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防治[J].中華外科雜志,2004,42(5):269-271.

[4]劉亞光,牛力春,嚴琦敏,等.門靜脈高壓癥斷流術時機與并發癥的預防[J].普通外科雜志,2005,20(10):672-673.

.2歲。均為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按分級A級25例,B級12例,C級5例。術前均有上消化道出血、脾腫大、脾功能亢進病史,B超檢查顯示:肝臟彌漫性損傷,門靜脈增寬,脾臟增大。30例行X線鋇餐造影,25例行電子胃鏡檢查,均提示有中、重度食管靜脈曲張。均行脾切除加改良式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其中急診手術9例,擇期手術33例。

2.結果

41例患者痊愈出院,1例術后第5 d因肝、腎功能衰竭死亡。術后有并發癥9例。其中,門靜脈血栓形成1例,腹水3例,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2例,左膈下積液2例。無腹腔內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等短期并發癥。平均住院時間19.6 d。術后隨訪3~48個月,獲得隨訪資料36例,無再出血和肝性腦病,食管X線鋇餐檢查:食管下端曲張血管明顯減輕8例,完全消失28例,1例手術后2個月B超檢查顯示有門靜脈血栓形成。

護理措施

1.術前護理

(1)加強心理護理:由于患者均有手術及反復出血史,病程長、病情復雜,加之多次住院治療,心理負擔、經濟負擔均較重,對治療疾病缺乏信心,因此做好心理護理至關重要。要主動關心體貼患者,向其講解手術的重要性及安全性,消除緊張、恐懼、焦慮等不良心理,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主動配合治療。

(2)加強飲食指導:術后再次出血與飲食不當、肝功能及營養狀況差均有密切關系。因長期患病,肝功能及營養狀況差,并伴有不同程度的低蛋白血癥,因此,加強營養支持治療,糾正內環境紊亂很必要。對擇期手術的患者應向其講解飲食治療的重要性,指導患者選用低脂、高熱量、高蛋白(肝性腦病除外)、高碳水化合物、高維生素的易消化低鹽飲食。切忌食用有刺激性和粗糙堅硬的食物,以免引起食道靜脈破裂出血。嚴禁飲酒,以免增加肝臟負擔。必要時給予腸內營養及腸外營養支持,提高機體抵抗力。

(3)改善肝功能:加強護肝、改善肝功能以增強機體免疫力及耐受性。對肝功能異常的患者,應注意保肝治療,改善凝血機制,糾正貧血、低蛋白血癥及水電解質紊亂,預防胃黏膜病變,防止出血。治療時盡量選擇對肝臟毒副作用小的藥物,術前避免使用魯米那。

(4)呼吸功能訓練:從入院開始即指導和督促患者進行呼吸功能訓練,包括腹式呼吸、縮唇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咳痰的訓練。良好的呼吸功能訓練有利于拓寬氣道,使呼吸運動度加深,增加肺活量和腹肌力量,增加咳嗽力度,有助于痰液的及時排出。術前教會患者積極有效的咳嗽和深呼吸,能夠有效地預防肺部感染。

(5)口腔護理:囑咐患者每天早、中、晚漱口刷牙,術前3 d用1.5%雙氧水或口泰漱口液漱口,4次/d,特別注意齒垢及舌苔的清潔。

2.術后護理

(1)常規護理:術后24 h嚴密監測生命體征及心電圖變化,定時測量血壓、脈搏、呼吸及血氧飽和度。疼痛、缺氧、血容量不足均可引起血壓、心率變化,對使用止痛泵者要特別注意有無低血壓和呼吸深度、頻率的改變。密切觀察肺部情況,發現異常及時通知醫生予處理。

(2)呼吸道管理:術后有效的咳嗽、咳痰對預防肺不張、防止肺部并發癥非常重要。由于手術創傷及疼痛的影響,呼吸運動度減弱,應協助患者取坐位或半坐臥位,鼓勵并幫助患者咳嗽、排痰,作腹式呼吸運動。常規給予沐舒坦、慶大霉素霧化吸入,每日2次,以稀釋痰液,易于咳出。常規吸氧,必要時間斷加壓輔助呼吸,改善缺氧狀態。注意雙肺呼吸音情況,觀察呼吸動度及頻率,注意有無肺炎發生。本組肺部感染2例,經治療后痊愈。

(3)各種引流管的護理:吻合口出血多發生在術后24 h內,而胃黏膜病變多發生在術后一周左右,因此胃腸減壓應保持通暢,注意胃管及腹腔引流管引流液的顏色,一旦發現有出血征象,應及時進行相應的處理,并密切注意引流液的量及生命體征的變化。

(4)肝衰及肝性腦病的防治:由于肝臟的排泄、解毒和合成功能減退,加之手術的創傷,手術后易出現腹水、出血、肝功能衰竭及肝性腦病。本組3例術后有腹水, 1例術后5天死于肝功能衰竭。采取護理方法有:①術前加強護肝治療,糾正低蛋白血癥,改善營養狀況和肝功能;②測量并觀察患者的體重、腹圍并準確記錄;③密切觀察患者精神狀態,有無黃疸、尿少,限制鈉水的攝入;④檢測肝腎功能各項指標;⑤胃腸外營養支持,糾正電解質紊亂,輸新鮮血、白蛋白、凝血酶原復合物、支鏈氨基酸、精氨酸等,重者可輸注肝細胞生長因子。

(5)門、脾靜脈血栓形成的防治:脾切除后,脾靜脈內膜受損,血流變慢,血小板逐漸增加,易形成血栓并可延伸到門靜脈主干和腸系膜上靜脈干內,導致大面積腸壞死[2]。由于門靜脈系統血栓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故漏診率較高[3],因此臨床上護士觀察到患者出現不規則性或持續不明原因的發熱及腹水增加且消退較慢、腹痛、腹脹、惡心嘔吐、便血、腹膜刺激征、脾區叩痛等癥狀和體征時,要警惕門靜脈血栓的可能。術后動態監測血小板總數、凝血酶原時間、纖維蛋白原以及常規彩色超聲檢查是預防術后門靜脈系統血栓的有效方法。本組1例術后2個月出現門靜脈血栓形成,血小板反應性增高達504×109/L,及時抗凝、溶栓治療后血栓消失。

(6)術后感染的防治:本組患者術后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2例,左膈下積液2例,臨床表現為高熱、感染中毒癥狀,白細胞計數明顯升高。全組患者術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發熱,體溫37.5℃~39.8℃,大多數脾切除術后發熱是有具體原因的,而所謂的脾熱僅占少部分[4],所以對發熱患者應積極查找原因,給予針對性處理,如及時換藥、充分的引流、大劑量應用抗生素、霧化吸入等措施。當體溫升高至38.5℃時,給予物理降溫,如溫水擦浴、冰袋降溫,必要時藥物降溫。保持衣服被褥清潔干燥,出汗多時,及時更換內衣,床單等使皮膚清潔舒適,并注意適當補充液體。本組感染患者及時處理和護理后感染均得以控制。

(7)出院指導:改良式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只能止血并不能解決肝硬化,肝功能不全及肝昏迷的危險仍然存在,故需長期加強保肝治療措施。囑患者按時服用保肝、護胃、利尿藥。遵循飲食治療原則,合理安排營養食譜。注意勞逸結合,避免各種誘發因素,定期復查。護理體會

正常情況下脾靜脈血流量只占門靜脈血流量的1/4,肝硬化脾亢進患者其比例明顯升高,脾胃區廣泛的靜脈交通形成和開放是食管、胃底靜脈破裂出血的解剖基礎,同時脾臟因長期靜脈瘀血和脾動脈的高灌注充血而使脾竇擴張,脾臟體積增大。改良式賁門周圍血管離斷手術治療肝硬化門脈高壓癥能短期內降低門靜脈壓力,改善脾胃區高動力循環狀態,既能急診止血,又能延長再復發出血的時間,是一種操作簡便、安全、有效的新方法。術前加強心理護理、飲食指導,改善和糾正肝功能,術后繼續護肝治療,積極預防和護理并發癥,做好出院指導是斷流手術成功的患者盡早康復的關鍵。

參考文獻

[1]黃金蓮.改良聯合斷流術治療門靜脈高壓癥病人的護理[J].護理研究,2003,17(93):400-401.

[2]徐均耀,楊 鎮,王雄彪,等.門靜脈高壓癥斷流術后并發癥的防治[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04,19(3):133-135.

門靜脈高壓癥范文第3篇

關鍵詞: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癥;合并膽石癥;同期手術;術后并發癥;手術出血總量;術后恢復時間;手術操作時間

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癥合并膽石癥是臨床上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治療最為有效的方法為手術治療,但目前常規上進行分期手術治療,對患者導致二次手術創傷,造成患者的心理負擔和經濟負擔增加[1]。是否一期合并膽囊切除仍有爭議,但如果不處理膽囊結石,術后約37%~70%的患者可能出現膽管癥狀,增加治療難度[2]。筆者回顧性分析在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癥合并膽石癥患者161例,對符合分組條件的102例患者依據治療方法進行分組分析,詳細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04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癥合并膽石癥患者161例,對符合以下條件的102例患者依據治療方法進行分組分析。條件①主要臨床癥狀、患者的體征和彩超或CT、胃鏡及實驗室檢查結果均符合均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癥合并膽石癥的診斷標準,②患者排除患有重癥腦卒中、心梗和手術治療禁忌癥、麻醉禁忌癥[3]。③患者肝功能均為Child A級或者Child B級經短期(1~2w)治療轉為A級。④均至少有上消化道出血1次以上,胃鏡檢查示中重度食管靜脈曲張。⑤均有程度不同的右上腹疼痛病史但手術時無明顯急性膽囊炎或膽管炎的癥狀和體征。依據治療方法進行分組,A組患者53例:同期行脾切除+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膽囊切除術37例,同期行脾切除+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膽囊大部分切除術5例,同期行脾切除+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膽管切開取石T管引流術7例,同期行脾切除+賁門周圍血管離斷+左肝外葉部分切除術3例.B組49例:先行脾切除+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1年內因反復膽囊炎發作再次行開腹膽囊切除術28例,膽囊大部分切除術7例,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6例(其中中轉開腹2例,原因為膽囊床粘連及出血),膽管切開取石T管引流術8例。A組男患28例,女性患者25例,年齡34~64歲,平均年齡(41.50±2.00)歲,B組男患26例,女性患者23例,年齡36~67歲,平均年齡(42.50±2.50)歲。對比兩組患者的平均年齡和性別比例,無明顯差異,(P>0.05)。

1.2分析指標 總手術操作時間,總術后恢復時間,手術出血總量,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

1.3統計方法 統計學分析選用SAS8.0統計軟件,以x±s表示計量資料,應用t檢驗;數據錄入計算機,選用SPSS11.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為P

2結果

2.1治療情況 A組患者手術操作時間、術后恢復時間,手術出血總量對比B組患者存在明顯的差異,同期組患者總手術操作時間,術后恢復時間,手術出血總量均好于分期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

2.2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 A組:術后發生并發癥19例,發生率為35.85%,依次為肝功能不全(3例),胸腔積液2例,肺部感染2例門靜脈血栓1例,腹水3例,腹腔滲血>500ml(2例),腹腔感染2例,切口感染(4例)。無手術死亡病例。

B組:術后發生并發癥17例,發生率為34.7%.依次為肝功能不全(2例),胸腔積液1例,肺部感染1例門靜脈血栓2例,腹水2例,腹腔滲血>500ml(1例),腹腔感染2例,切口感染(5例),消化道大出血至多臟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

同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分期組無明顯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門靜脈高壓癥是肝硬化最為常見的并發癥,國外文獻報道發生率在29%左右,國內的報道甚至可高達67.2%[4]。肝硬化門脈高壓癥合并膽石癥可導致患者術后發生肝功能不全、急性腹水、手術切口感染、手術切口延遲愈合等情況,如得不到控制嚴重影響患者術后恢復,甚至多臟器功能衰竭,嚴重者導致死亡發生[5]。因此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癥合并膽石癥臨床處理相當困難。在進行分期手術治療時首先進行門靜脈高壓癥或是膽石癥的手術治療,后再擇期進行膽石癥或是門靜脈高壓癥的處理和治療,但對患者進行二次手術,給患者造成二次損傷,導致患者發生腹腔黏膜粘連或是炎性腸梗阻發生[6]。同時對肝功能和凝血功能造成影響,對臨床醫生的手術治療和術后恢復增加臨床風險[7]。本病例B組的出血總量明顯高于A組除以上原因外可能還與以下原因有關:①脾切除+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后患者門靜脈壓力繼續增高,膽囊周圍血管曲張更明顯,造成手術中出血量增加。②術后膽囊炎或膽管炎反復發作,造成膽囊床粘連更嚴重,膽管周圍血管曲張更顯著,造成手術更加困難。

綜上所述:①對合并膽囊或膽管結石且平常有癥狀的患者,在治療門靜脈高壓癥時,如果患者肝功能狀況良好(Child A級或者Child B級經短期治療轉為A級),可先行斷流術,若手術過程順利,操作時間短,出血較少,而肝門部血管曲張不嚴重,組織水腫較輕,估計行膽道手術無困難時可考慮同期手術治療膽石癥[8]。術中如膽囊切除困難可改用膽囊大部分切除術,此手術操作較簡單,手術時間短,不易損傷膽管及血管,在處理膽囊管后可將頸體相連處膽囊壁留在原處,用電刀將其粘膜燒傷即可。本病例行13例膽囊大部分切除術,膽囊出血量在150?郯350ml,術后無膽漏及膽囊床出血并發癥發生,遠期療效與膽囊全切無異。對曾經有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手術應盡量爭取在控制出血1個月后進行[9],尤其是合并膽石癥考慮同期手術治療的患者。對膽道炎癥急性發作的患者應首先考慮保守治療,以減少患者創傷及感染的機會,如無效時才考慮行簡單有效的膽道引流術。②在掌握好手術適應癥及正確的術中處理的前提下,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癥合并膽石癥采用同期手術治療的方案不但能夠避免患者的二次手術創傷,減少患者手術出血總量,縮短術后恢復時間,明顯降低患者的身體負擔和經濟負擔,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安全性較高,手術耐受情況較好,可依據患者的疾病情況選擇最佳時期進行同期手術治療。

參考文獻:

[1]黃景紅,施紅旗,藍升紅,等.肝硬變合并膽石癥的手術治療[J].肝膽胰外科雜志,2001,13:90-91.

[2]曹金鐸.脾切除同期行膽囊切除術的有關問題[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4,24(12):721.

[3]PoloJL,RoMandCM,GoresGJ,et Ak Ammparison of laparoscop-icand open

Cholecystectomy in patients with compensated drrhosis and symptomaticgallstone diseasex[J]. Surgery,2000,127:405-411.

[4]陳中,倪家連,劉魯岳,等.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癥合并膽石癥的處理分析[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1,02(22):206-207.

[5]劉峰,張開生.肝硬化合并膽石癥42例手術治療體會[J].當代知覺.2010,16(215)53.

[6]何清源,黃繼東,張宇,等.膽石癥合并肝硬變39例外科處理分析[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1,21(10):598-599.

[7]李忠德.肝硬化合并膽石癥56例治療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09,22(9):1084-1085.

門靜脈高壓癥范文第4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44例門靜脈高壓癥患者,男29例,女15例,年齡28~71歲。病因:肝炎肝硬變29例,膽管狹窄膽汁性肝硬變7例,酒精性肝硬變8例。肝功能按Child分級,A級15例,B級19例,C級10例。

1.2 手術方法 本組行擇期治療性手術21例,急診手術18例,預防性手術5例。術式選擇:斷流術(脾切除及胃底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22例,門體分流術11例,選擇性分流術5例,斷流術加分流術6例。

2 結果

44例患者除死亡5例外,其余均痊愈出院,治愈率88.6%。術后發生常見并發癥17例,其中,腹腔內出血和腹腔內大量滲血4例,腹水6例,切口感染4例,肺部感染3例。無腹腔內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等短期并發癥。術后均隨訪2~48個月,無再出血和肝性腦病發生。

3 討論

根據病因和阻塞部位可將門靜脈高壓癥分為肝上型、肝內型、肝外型三類。肝上型主要是流出道梗阻,多繼發于肝靜脈或下腔靜脈阻塞;肝內型在門靜脈高壓癥中最為多見,主要是彌漫性肝硬化引起,以血吸蟲性肝硬化、肝炎后肝硬化最常見,其次為膽汁性肝硬化,而酒精中毒性肝硬化罕見;肝外型者比較少,多因先天性畸形,血栓形成或鄰近腫瘤壓迫,繼發于靜脈炎,外傷性粘連等。臨床上依據脾腫大和脾功能亢進,食道和胃底靜脈曲張破裂所致嘔血或黑便、腹腔積液、肝掌、男性增生、胸前蜘蛛痣、腹部靜脈曲張、下肢低蛋白血癥性水腫以及肝炎、肝硬化病史等不難做出門靜脈高壓癥的診斷。門靜脈高壓癥外科治療的主要目的在于搶救和預防食管胃底曲張靜脈破裂所致的急性大出血以及由于充血性脾腫大引起的明顯脾功能亢進。外科手術治療的適應證包括:初次大出血甚為猛烈,非手術療法未能有效地控制出血。內科非手術療法雖控制出血,但有反復出血傾向者。手術治療的禁忌證包括:重癥休克未能糾正的患者;肝功Ⅲ級,沒有得到治療轉變的患者;明顯黃疸,嚴重持續腹腔積液。門脈高壓癥外科治療的方法可分為分流術和斷流術兩大類,分流術止血效果好,但減少了門靜脈向肝的血流,易導致術后肝性腦病,斷流術對門脈血流灌注影響小,近期療效好,但由于未能有效地降低門靜脈壓力,胃壁淤血狀況有增無減,易形成新的門奇側支和加重門靜脈高壓性胃黏膜病變,亦有再出血率高的不足。由于斷流術和分流術治療門靜脈高壓癥各有其優缺點,至于采取何種術式,取決于患者的全身狀況、肝臟功能和術中情況,后者包括門靜脈壓的高低、脾臟周圍的粘連程度和側支循環的多少、肝臟體積的大小等。20世紀90年代,我國有學者提出將分流和斷流聯合,以取各之所長,提高療效。常用的術式為斷流加脾切除、脾腎靜脈分流術。理論上,這種斷、分流聯合手術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合理性[2]:①直接去除食管和胃底的曲張靜脈側支;②避免單純門體分流術后門靜脈血流的大幅度減少影響供肝血流;③減輕或防止門靜脈高壓性胃病;④保持脾靜脈血流不中斷,避免脾靜脈及門靜脈血栓形成。一般來講,對于全身狀況及肝功能良好(Child A、B級)、腹腔中大量脾臟周圍側支血管、門靜脈壓較高(大于3143 kPa)者,可采用分流術。反之,對于全身狀況差,肝功能差(Child C級),側支循環少、肝臟體積明顯萎縮、門靜脈壓小于3143 kPa者,宜采用脾切除加斷流術。另外,準確掌握手術時機十分重要。作者認為,急診手術時間應早,力爭在患者出血12 h內積極手術。而對于首次出血的患者,半數以上通過內科治療能止血,但復發出血率高,而每一次出血都對肝功造成嚴重打擊,因此作者主張對首次出血者,控制出血后,積極地保肝,1個月內施行手術為最佳時機。作者根據本組44例門脈高壓癥患者的病情,分別采用了斷流術,門體分流術,選擇性分流術及斷流術加分流術。結果表明,除5例死亡外,其余均痊愈出院,治愈率88.6%。術后均隨訪2~48個月,無再出血和肝性腦病發生。

總之,門靜脈高壓癥外科治療的不同術式各有優缺點,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理的術式,才能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

參 考 文 獻

門靜脈高壓癥范文第5篇

關鍵詞:門靜脈高壓癥;脾切除加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圍手術期;護理

      門靜脈高壓癥是指門靜脈血流受阻,血流淤滯,門靜脈系血流壓力增高,繼而引起脾大及脾功能亢進,食管和胃底粘膜下靜脈曲張及破裂出血、腹水等一系列癥狀的臨床病癥[1]。最常見的原因是肝炎引起的肝硬化或血吸蟲性肝硬化,其中食管胃底靜脈破裂突發消化道出血是門靜脈高壓癥中最兇險的并發癥,首次大出血的死亡率達25-50%,并且仍有40%的病例可繼發再出血。脾切除加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是目前治療門靜脈高壓癥的常用術式,術式的優點是損傷小、手術時間相對短、操作簡單、易于掌握、手術適應范圍廣、即時止血率高、對肝臟灌注影響小、手術死亡率低、術后再出血率較低,易于推廣。做好圍手術期的處理并注意手術操作的規范化是提高手術療效、減少并發癥的關鍵[2], 但是有效的圍手術期護理是手術成功及患者平安康復出院的重要因素之一。現將5例門靜脈高壓癥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我科于2011年收治門靜脈高壓患者5例,其中男性4人,女性1人,年齡31-58歲,平均年齡44歲,有肝炎病史2例,其中4例上消化道出血,3例出現失血性休克、一例伴牙齦出血半年。對失血性休克患者給予吸氧、心電監護、輸血、輸液、擴容、止血等治療。等病人生命體征平穩,病情穩定后,完善術前準備,排除手術禁忌后給予手術。5例均在全麻下行脾切除加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術后予以預防感染、保肝、維持內環境穩定等治療,切口愈合良好,4例無并發癥,恢復良好痊愈出院。1例術后出現大量腹水,因家貧無力供應白蛋白,于術后24天再次出現消化道出血,很快進入肝昏迷狀態,病人家屬放棄治療自動出院。

      2 護理

      2.1 術前護理

      2.1.1 心理護理

門靜脈高壓癥患者因長期患病,對戰勝疾病缺乏信心,特別是合并消化道出血時易產生緊張、恐懼情緒(緊張恐懼可引起交感神經興奮,使出血加重)。對治療悲觀失望,甚至喪失信心,護理人員應以和藹的態度、恰當的語言與患者交流,對患者做好耐心細致的解釋工作,使他們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去面對手術后切口疼痛以及、生活習慣的改變。為防止術后因疼痛導致的心理反應,必要時可給予患者止痛藥物。同時要爭取患者家屬的積極配合,以減輕患者的陌生感和孤獨感。

      2.1.2 加強飲食指導

因長期患病,肝功能及營養狀況差,并伴有不同程度的低蛋白血癥,因此,加強營養支持治療,糾正內環境紊亂很必要。對擇期手術的患者應向其講解飲食治療的重要性,指導患者選用低脂、高熱量、適量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維生素的易消化低鹽飲食,切忌食用有刺激性和粗糙堅硬的食物,以免引起食道靜脈破裂出血。嚴禁飲酒,以免增加肝臟負擔。必要時給予腸內營養及腸外營養支持,提高機體抵抗力。

      2.1.3 改善肝功能

加強護肝、改善肝功能以增強機體免疫力及耐受性。對肝功能異常的患者以臥床休息為主,安排少量活動,遵醫囑給予肌酐、乙酰輔酶A等保肝藥物治療。貧血者術前可輸全血,補充維生素B、C、K及凝血因子,以糾正貧血、低蛋白血癥及水電解質紊亂,預防術中和術后出血。

      2.1.4 積極做好術前準備

協助完善術前各項檢查,術前常規做胃鏡,了解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程度;監測血常規、出凝血時間、肝腎功能情況,了解各臟器功能情況,便于指導及術中術后的處理;術前應常規備皮、血型鑒定等,另外還應教會患者床上排便,掌握正確的咳嗽咳痰方法;術前兩日口服腸道殺菌劑,術前晚用溫生理鹽水灌腸防止術后肝性腦病的發生;術晨留置胃管,強調留置胃管時動作要輕柔,胃管石蠟油要多用,并警惕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發生[3]。

      2.2  術后護理

      2.2.1 一般護理

全麻未清醒前,去枕平臥位,頭偏向一側,以防分泌物嘔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呼吸道堵塞和吸入性肺炎。清醒后如血壓平穩,病情許可可取半臥位,以利腹腔引流的通暢,避免膈下膿腫的發生,松弛腹肌,減輕切口處張力,減輕疼痛,有利于切口愈合。患者清醒前常躁動不安,應設專人陪護,防止受傷、墜床及引流管的脫落。術后予以低流量氧氣吸入、持續心電監護,護士應密切監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尿量、精神狀態和血氧飽和度的變化,清醒前每15-30分鐘監測一次,清醒后生命體征平穩后可每1-2小時測一次,24小時后可酌情延長測量間隔時間并及時準確記錄。

      2.2.2 引流管護理

妥善固定各類引流管,如胃腸減壓管、腹腔引流管、導尿管等。定時擠壓管道,保持其引流通暢,注意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狀、量的變化,并做好記錄。術后三小時內,每小時記錄腹腔引流液的量和性質,警惕術后早期內出血的可能。當腹腔引流管引流液減少至20ml/d或無血性引流液時,即可拔除腹腔引流管,平均保留腹腔引流管時間為(4.1±0.5)d。患者改變后應重新固定導管,防止折疊、扭曲、受壓、脫落等情況。

      2.2.3 營養支持

術后早期禁食,通過靜脈營養補充營養,保證每日的熱量供應(5020.8-6694.4kJ),給予適量的支鏈氨基酸,它主要在骨骼肌、心肌、大腦內代謝,可使蛋白質分解減少,合成增多。術后24-72小時腸蠕動回恢復后可進流質,以后逐步過渡為半流質、軟食、普食。患者在開始進食后,先飲少量白開水,如無不適再進食米汁等。應堅持少量多餐的原則,優化蛋白質結構,應限制蛋白質的攝入量,每日不能大于30克,避免誘發或加重肝性腦病。適當提高植物蛋白給予量,因為植物蛋白含芳香族氨基酸及含硫氨基較少而纖維素含量較高,能有效減少腸道及硫醇的生成并調整腸道菌群對氨質代謝的作用[4]。如果出現上腹脹滿消化不良,應延長流質飲食時間[5]。

      2.2.4 術后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

      2.2.4.1  腹腔內出血

腹腔內出血是術后嚴重的并發癥,其原因主要是肝功能代謝能力差及脾功能亢進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礙。因此需密切觀察患者意識、面色、尿 量、腹部體征的變化,注意切口敷料有無滲血,觀察腹腔引流液的顏色、性狀及引流量,一旦發現異常及時報告。為使血管吻合口保持通暢,一周內不下床,取平臥位或低坡半臥位(<15o),一周后可逐步下床活動。 

      2.2.4.2 肝性腦病

肝功能減退、有腹水患者應警惕肝性腦病的發生,須定時測定肝功能并監測血氨濃度,注意觀察病人有無性格異常、定向力減退、嗜睡與躁動交替,黃疸是否加深,有無發熱、厭食、肝臭等肝功能衰竭表現。飲食上限制蛋白質攝入量,鼓勵患者多食蔬菜及豆制品。排便困難時,可用緩瀉劑刺激排泄或生理鹽水灌腸,保持大便通暢,促進氨由腸內排出。

      2.2.4.3 感染

由于患者肝功能障礙和脾功能亢進,抗感染能力低下,因此術前應認真做好皮膚準備和消毒,術后要多觀察切口敷料是否被滲濕,引流是否通暢,如患者體溫升高、切口疼痛、白細胞升高等要警惕切口感染的可能。換藥時應嚴格遵守無菌原則,避免交叉感染,對已發生切口感染的患者應認真處理傷口,按時換藥,同時給予抗感染治療和糾正低蛋白血癥等。術后保持呼吸道通暢是預防肺部感染的首要措施,常用方法有:霧、叩、翻、咳、吸。囑患者注意保暖,預防感冒,常變換配合靜脈給予抗生素藥物,預防和治療肺部感染。臥床期間加強皮膚護理,協助翻身拍背,按摩受壓處皮膚,防止壓瘡發生。禁食期間要保持口腔清潔濕潤及粘膜的完整,每天早晚用生理鹽水漱口,并及時發現口腔感染。

      2.2.4.4 脾門靜脈血栓

脾切除后血液血小板含量迅速上升,血液粘度增加,易發生門靜脈血栓,據文獻報道其發生率為2%-8%,因治療難度較大可致嚴重后果,應引起足夠重視。術后應密切觀察患者有無頭痛、腹痛、腹脹、肢體腫脹。鼓勵患者盡早下床活動,防止血栓形成。術后2周內隔天檢查血小板,當血小板高于500×109/L時應提高警惕,必要時,遵醫囑給予抗凝治療,并注意用藥前后凝血時間的變化。

      3 出院指導

囑患者生活要有規律,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飲食易消化‘高維生素’高糖、限制蛋白質,忌粗糙刺激性食物,以優質蛋白質為主,戒煙酒、保持樂觀心態,避免緊張抑郁等不良情緒,指導患者或家人掌握出血先兆和基本觀察方法,遵醫囑定時服藥,定期復查血常規、肝功能和肝臟彩超或CT,發現異常及時到醫院就診,如出現嘔血或黑便應立即到醫院就診。

      4 小結

由于患者對手術的認知和心理變化各有不同,協助患者正確認識手術和穩定情緒是護理工作的首要。加強圍手術期的護理:術前加強心理護理,重視休息,徹底的腸道準備,及時糾正異常的生理指標;術后嚴格落實基礎護理、管道護理、營養支持、并發癥的觀察與護理,以及全程的心理支持,是減少手術并發癥,促進愈合、提高手術成功率的關鍵。臨床護理工作中需因人而異,不能機械執行醫囑 ,需要有計劃、有預見地進行護理工作,這種以主動護理取代被動護理的轉變,也培養了護士的成就感與自律性[6]。

參考文獻

1 曹偉新,李樂之.外科護理學[M].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278-288

2 劉鳳思,謝武輝,王小農等.脾切除加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治療門靜脈高壓癥致胃底食管靜脈曲張18例分析[J].新醫學,2008,39(1):26-28

3 麻朋艷,陳彩艷,余儒等.門脈高壓癥脾功能亢進行腹腔鏡脾切除術圍手術期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0,2(25):252-253

4 吳柳.門脈高壓癥術后護理體會[J].當代護士,2011,2(3):37-39

相關期刊更多

肝膽外科

統計源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安徽醫科大學

運動精品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廣西壯族自治區體育局

中華肝臟外科手術學電子

統計源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川县| 如皋市| 修文县| 绥滨县| 彭山县| 馆陶县| 玉田县| 侯马市| 聊城市| 阳朔县| 宁远县| 贵德县| 柳林县| 美姑县| 纳雍县| 五原县| 瓮安县| 玉屏| 永定县| 普兰县| 永泰县| 惠水县| 深泽县| 通海县| 湄潭县| 五河县| 牡丹江市| 确山县| 东乡族自治县| 汨罗市| 黄平县| 晋州市| 洪洞县| 清河县| 马山县| 博客| 融水| 罗定市| 景德镇市| 温宿县| 泸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