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油茶種植

油茶種植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油茶種植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油茶種植

油茶種植范文第1篇

關鍵詞 油茶種植管理技術;廣東興寧

中圖分類號 S794.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1)13-0207-01

油茶是一種常綠、長壽樹種,一般栽后8~10年郁閉成林,一次種植收獲期達100年以上,具有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美化環境、調節氣候的生態功能,是一種抗污染能力強的樹種,還可增加油源,提高森林覆蓋率。茶油是人類優質高級食用油,易于人體吸收、消化,耐貯藏,可用于烹制食品、加工罐頭、制造人造奶油,還可制作凡士林、機械油、生發油以及青、鏈霉素油劑。

興寧地處山區,山坡地多,大面積發展油茶生產大有前景。興寧市于2009年被國家定為全國油茶生產基地、示范縣,全市現有油茶林面積1.04萬hm2,有15個規模較大的油茶種植示范基地,擁有標準化示范基地,專用于油茶加工和利用。近些年來,省市有關部門將多家油茶種植公司培育為龍頭企業,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形式,強化名優品牌引導和帶動能力,推進油茶的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實現現代林業的根本轉變,推動區域油茶快速健康發展,以基地產業化為試點,探索林業產業化發展的新道路,提高林業的整體經濟效益,促進全市油茶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打造興寧市林業生態建設,為實現綠滿梅州、生態梅州起到推動作用,現介紹油茶種植管理技術,以供種植戶參考。

1 選用良種壯苗

選擇良種是達到豐產的基本要素之一。興寧市林業局分別在林科所和紅利豐油茶種植發展有限公司專門培育了當地選育的良種壯苗、營養杯育苗供應各公司及農戶種植。引進推廣經過試種適合當地栽培的良種,如贛無系列(江西)、湘林系列(湖南)、長林系列(亞林中心)、桂無系列(廣西)等。

2 林地選擇

林地位置以南坡和東南坡最好,其次是東坡,北坡、西北坡也可以。油茶林的坡度以<15°為宜,不宜超過25°。海拔高度以100~500 m為好。林地須避開有西北風和北風侵害的地段,并且可通過人為措施創造一些有利條件,如在北脊、山頂特別是北坡、西北坡種植防風林帶,創造有利于油茶開花結實的環境。油茶對土壤要求不高,適應性強,能耐較瘠薄的土壤,為達到高產一般選擇通氣、排水、保水性能良好,pH值為4.5~6.5的酸性、微酸性土壤,以土層深厚,質地為壤土、輕壤土或輕黏土為好[1]。

3 整地

9—10月進行翻松土壤,挖穴做好備耕工作,挖穴規格為長40 cm、寬30 cm、深30 cm,穴內施足基肥,并以表土填穴,表土和心土分別堆放,先以表土填穴,然后以心土覆在穴面,待穴內土沉實后種植[2]。在山坡地栽培條件下,整地應與水土保持相結合,防止水土流失。

4 種植

一般11月至翌年2—3月,選擇陰天或小雨天種植,種植時要做到細土回填,分層壓實,種植深度要適宜,不能埋葉或露根,苗木的根系不能觸及肥料,要做到苗正、根舒、里緊、表松,種植時要將多個無性系打亂順序或進行有間隔的種植,有利于提高坐果率[3]。

5 油茶林管理

5.1 幼林管理

5.1.1 追肥。油茶幼樹期主攻春、夏、秋3次梢,以施氮肥為主,配合磷鉀肥。定植當年可在6—7月樹苗恢復后適當澆施稀薄的人糞尿,或施尿素(或油茶專用肥)25~50 g/株,也可以不施肥。從第2年起,3月新梢萌動前約15 d施速效氮肥,11月上旬施越冬肥放土雜肥或糞肥5~10 kg/株。隨著樹體的增長,每年的施肥量逐年遞增。

5.1.2 整形修剪。油茶定植后,在距接口30~50 cm上定干,適當保留主干,第1年在20~30 cm處選留3~4個生長強壯、方位合理的側枝培養為主枝;第2年再在每個主枝上保留2~3個強壯分枝作為副主枝;第3~4年,在繼續培養正副主枝的基礎上,將其上的強壯春梢培養為側枝群,并使三者之間比例合理,均勻分布。

油茶在適宜的條件下,栽后2~3年有一部分能開花、結果,但是為了促進樹體生長發育好,形成高大飽滿的樹冠,要防止其過早開花結實,應及早抹去花蕾。

油茶幼樹的修剪時間為12月至次年3月,修剪要從輕,除對腳枝、病蟲害枝要全部剪除外,密生枝、細弱枝、交叉枝、重疊枝、徒長枝要根據情況進行修剪,一般修剪原則是多留少剪。對下層枝條和內膛枝條,應隨著樹齡的增長,逐步往上修剪,促進樹冠往上橫向發展。

5.2 成林管理

全面清除林內的喬、灌、茅、刺等和油茶老殘病蟲株。在每年的冬春季進行。墾復撫育,一般采取全墾、帶墾和穴墾等方式,3年一深墾,1年一中耕。深挖深度20~50 cm,樹冠投影部外要深挖,最好在樹冠投影部淺挖,以防傷害油茶的根系,改善土壤結構和增加土壤肥力。

6 病蟲害防治

油茶病蟲危害可致蕾、果、葉脫落或干枯,甚至全枯死亡。因此,防治油茶病蟲害,應貫徹防重于治的方針,采取以營林技術為基礎,采取綜合防治措施,加強管理,改善環境條件,增強樹勢,減少病源、蟲源,并抑制其發展。對于病蟲害比較嚴重且蔓延速度較快的情況,應采取藥物防治。

6.1 油茶炭疽病

油茶炭疽病的發病高峰期在3—11月,一般在3—4月用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300倍液,或1%波爾多液(或50%多菌靈)500倍液噴防,每10 d噴1次,連噴3~4次。6—7月用1%波爾多液加2%茶枯水隔15 d噴1次,連噴3~4次,10—11月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隔15 d噴1次,連噴2~3次[4]。

6.2 油茶煙煤病

在5月上旬綿介產卵期和8月中旬若蟲期用松脂合劑12~20倍液或50%三硫磷乳劑1 500~2 000倍液噴殺介殼蟲,在林間放養黑緣紅瓢蟲消滅綿介殼蟲也是防治油茶煙煤病的好方法。

6.3 油茶毒蛾

可在幼蟲3齡之前用100~200倍肥皂液或晶體敵百蟲500~1 000倍液噴灑。

6.4 油茶尺蠖

可結合墾復滅蛹,2—3月捕蛾刮卵,對2~3齡前幼蟲噴50%二溴乳劑1 000倍液或90%晶體敵百蟲1 500倍液防治。

7 果實采收

油茶采收時間應嚴格掌握,不能過早,過早采收的茶果沒有成熟,出油率低。采收過遲,茶果勢必脫落失散,造成損失。一般寒露籽系列品種以寒露節后3 d采收為宜,霜降籽系列品種以霜降節左右1 d采收,效果好。除了掌握季節外,還應當注意觀察茶果成熟的特征。茶樹葉片已經發紅或者發黃,果殼微裂,籽殼變黑發亮,便已成熟,應及時采收晾曬。

8 參考文獻

[1] 聶曉平.高產油茶栽培技術要點[J].科學種養,2011(4):18.

[2] 楊新國.油茶種植管理技術探討[J].中國科技博覽,2011(11):206.

油茶種植范文第2篇

【關鍵詞】油茶:種植;加工

引言

油茶主要分布于我國長江流域以南地區,湖南、江西、廣西、廣東等省(區)是其主要產區。油茶以其眾多的功能以及不菲的經濟價值而為人們所喜愛,在廣泛應用的同時也在不斷創新培育新的苗種,下面就圍繞著油茶的種植及加工展開討論。

一、油茶的種植

油茶幼齡期一般經歷3~5年時間,7-8年逐漸進入豐產期,油茶生長到70-80年后,逐漸進入衰老期。油荼從新梢萌發開始生長,根據萌發季節的不同,可分為春梢、夏梢、秋梢和冬梢。通常油茶以夏梢為主,冬梢常見于生長旺盛的幼齡植株,春梢在3月上旬或中旬開始萌發,5 月上下旬基本結束。夏梢通常在5月中下旬開始萌發,7月下旬終止。二次夏梢始于7 月中旬,8月下旬終止。秋梢一般在9月上旬萌發,10月中旬終止。油茶花生于春梢上,少量發育健壯的夏梢也能分化花芽。從實際觀察眾我們可以發現,花芽分化開始形成于新梢停止生長之后,而且時間都是比較固定的,一般在5月中下旬,到6月下旬基本成型。

二、油茶苗木培育技術

播種育苗:油茶的播種育苗工作在冬季和春季都可以進行,可以根據當地的氣候以及其它的外界環境來選擇育苗和播種的時間。從以往的播種經驗來看,油茶比較適宜采用條播的方式,這種方式播種的油茶生長快,而且后期果實的發育程度明顯要比其它播種方式的油茶果實要好。在播種之前要做好準備工作,在播種之前做好苗床并施足基肥,然后在播種后要覆蓋上一層細肥土并在其上蓋上一層薄草,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方便保持土壤的濕潤,在這樣一個適宜的環境下可以使種子盡快發芽、出土。經過幾天的精心培育之后,種子發芽出土,這時候需要做的工作就是需要在陰天或者是傍晚的時候揭開薄草,并及時進行除草和松土工作。以保苗木周圍的環境。

扦插育苗:雖說油茶可以在春季、秋季以及夏季進行扦捅,但是最好是進行夏插。采穗比較適合在清晨進行,應該選擇已經木質化、葉片完整、腋芽飽滿且沒有病蟲害的枝條,然后將其截成長度約4cm 且帶有一葉一芽的插穗。存進行扦插前,為了促進生根需要用ABT生根粉對其進行處理。

一般油茶在扦插之后的1~2個月內就逐漸愈合發根,而在油茶發根前,由于插穗沒有根系,所以必須要及時對其進行澆水,從而加速內部細胞的分裂活動,盡快萌發新根。在油茶發根之后,要在早晚或者是陰天的時候揭開蔭棚,以增加光照,促進油茶的生長和發育。

三、種植技術

1、整地。通過翻松土壤,加深土層厚度,改良林地土壤結構,提高蓄水能力和通氣狀況,改善微生物活動條件,提高土壤肥力,為油茶根系的生長發育創造良好的條件。在山地栽培條件下,整地應與水土保持相結合。

(1)整地時間:造林前3~4個月進行,這樣有利于土壤充分風化。

(2)整地方式:根據立地條件、地形、坡度、經營水平高低等情況,因地制宜采取全墾、帶墾、塊狀等不同整地方式。地勢平坦,坡度在10度以下的緩坡地可進行全墾,不易造成水土流失。挖墾的方向應自下而上,深度視土壤情況而定,一般30cm左右。為了減輕地表徑流,防止水土流失,墾復后沿水平等高線方向每隔4~5行開挖寬30cm、深20~30cm的排水溝。帶墾整地適于坡度16~25度的林地,原則是“上挖下填,削高填低,大灣順勢,小灣取直,外高內低”,具體做法為先自上而下順坡拉一條直線,而后按行距定點,再自各點沿水平方向環山定出等高點開帶。水平帶采取由上而下進行,帶寬視坡度和品種而定,一般為2~3m,樹體高大的高州油茶、廣寧紅花油茶等可寬一些,樹體緊湊、樹冠窄小的可窄些。塊狀即在挖穴位置進行翻松土壤,平整土地,去除雜物。

(3)挖穴:整地后,按40厘米×40厘米×30厘米或50厘米×50厘米×40厘米的規格挖穴,表土和心土分別堆放,先以表土填穴,然后以心土覆在穴面。

2、密度。株行距為一般2米×2.5米或2米×3米。

3、施基肥。結合整地,每穴施復合肥0.5公斤或磷肥1.0公斤,也可施用當地農家肥(有機肥)1.5公斤~2 公斤,肥料與回填表土充分拌勻,然后再將心土回穴呈饅頭狀,填土應高出地面15cm左右,以防松土下沉積水。

4、品系選擇。為滿足授粉和產量穩定的需要,一般應選多個無性系(4~5個以上)混合配置,而且每個無性系的花期與果實成熟期應基本一致,以利于授粉和采收。

5、苗木規格。根系發達、長勢旺盛,當年生苗木15厘米以上,二年生苗木30厘米以上。

6、栽植。栽植時間一般在雨季或雨季前夕,選擇陰天或小雨天造林為宜。栽植時要細土回填,分層壓實。栽植深度以不埋葉或露根,且苗木的根系不觸及肥料為好,要做到苗正、根舒,里緊、表松。栽苗時應將多個無性系打亂順序或進行有間隔的栽植,以利于提高座果率。

四、油茶的加工

1、油茶籽的采收和粗加工

油茶一般10月逐漸成熟,寒露籽類上旬寒露節、霜降籽類于下旬霜降節前后進行收摘,茶籽牧摘主要有摘果和收籽兩種方式,摘果是果實成熟時直接從樹上采摘鮮果,然后集中處理出籽,是目前普遍采用的采收方式。而收籽則是在果實完全成熟后,種子與果殼分離、從樹上掉下來后再撿收,此法適用于坡度較陡、采摘運輸不方便的種植區,但由于成熟期不一致,采收時間長,而且遇雨天種子易霉爛變質,影響質量。

2、茶油精煉和深加工

茶籽通過壓滓后取得的茶油是種優質食用油,長期食用可降低血清膽固酵,有預防和治療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是值得推廣的木本食用油料。

3、茶枯的綜合利用

茶枯是油茶籽經壓榨出油后的固體殘渣。內含有大量的多糖、蛋白質和皂素茶枯的深加工是油茶綜合利用中開展最早和最深入的項目。

(1)提取殘油。茶枯中的殘油含量因加工的方法和操作,工藝的水平而有很大差異,就目前最廣泛的機械壓榨方法而言,殘油量一般在5~9%,有的甚爭高達10%以上,這些殘油絕大部分隨茶枯而浪費掉。通過研究采用的溶劑浸提法提殘油,提取率5-6%。而且,提取殘油也是茶枯進行深加工如提取皂素加工的必要環節,

(2)制作拋光粉。拋光粉是用于車床上制作打磨各種部件時用的劑。茶枯具有特殊的物理顆粒結構,研究證明:用提取殘油后的茶枯餅粕經粉碎加工成200日的粉狀顆粒,可以作為高級車床的拋光粉,價格和效果均優于現有的同類拋光粉。目前,國內外需求量日益上升。

(3)冬化處理。茶油的冬化主要是除去甘油二酸醛、臘質及其他雜質,因低溫條件下長期存放會有懸浮成分析出,使茶油的透明度降低,直接影響茶油包裝的外觀,降低產品的檔次,因此必須在茶籽油的精煉過程中增加冬化處理工序。冬化處理的工藝主要是結晶。

(4)其它用途。茶枯中的氮、磷、鉀含量分劃為N1:99%,P.0.54%,K2.33%.,可作有機肥使用。

油茶種植范文第3篇

關鍵詞:油茶;生長;氣候;條件;分析

中圖分類號:P467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油茶種植在德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全縣現有油茶林面積0.8萬hm2,是福建省的12個國家油茶產業發展重點縣之一,被列為2009~2010年國家油茶林基地建設示范縣。在近幾年來氣象為茶農的服務中,茶農很希望氣象部門能夠及時地提供在油茶生產過程中有利和不利的氣象信息。為此,本文試圖探討氣象因子和主要氣候災害對油茶生長發育和產量的影響,為油茶生產趨利避害及時提供氣象依據。

1 德化種植油茶的氣候適應性分析

1.1 油茶適宜的地理分布

油茶適宜栽培區域是指以油料生產為經營目標的油茶適生區域。我國油茶分布界線是:北緯23°30′~31°00′,東經104°30′~121°25′,主要栽培分布區在北緯23°~30°。在分布區范圍內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水熱條件豐富。德化位于福建省中部,泉州市西北部,東經117°55′~118°32′,北緯25°23′~25°56′,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是油茶的適生區域。

1.2 油茶樹種植適宜的基本氣候指標

油茶性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對溫度、相對濕度、年平均降雨量、日照時間要求較高,要求年平均氣溫16~21℃(花期平均溫度為12~13℃),相對溫度74%~85%,年平均降雨量1000mm以上,且要求四季分配均勻,年日照時數1800~2200h。

1.3 熱量條件

適宜油茶生長的年平均溫度在16℃以上,最適宜為16~21℃;≥10℃的年活動積溫在4800℃以上,最適宜為 5000~6000℃,冬季平均最低溫度0℃以上,極端最低溫度-10℃以上,最熱月平均氣溫為31℃,8~9月≥35℃的高溫日數

油茶花期的光、溫、水條件對產量的影響最大,要求平均溫度為10~20℃。由德化縣油茶物候期及1981~2010年氣溫統計(表1)來看,花期(10~12月)平均氣溫都在油茶適宜種植區內。

德化歷年日平均氣溫通過10℃最早出現在2月13日,最遲出現在4月15日,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0℃在3月22日,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0℃,對油茶在當年春稍上分化發芽很有利,為果實飽滿打下基礎。歷年日平均氣溫通過15℃最早出現在3月24日,最遲出現在5月6日,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5℃在4月19日,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5℃以上,能滿足油茶果實形成的需要。

1.3 水分條件

水分直接參與油茶碳水同化作用,有利于脂肪酶的活動,從而促進油脂形成。一般要求年降雨量在1000~1800mm,年降雨日數達100d以上有利于油茶的生長結果。通過統計德化縣近30年年平均總降雨量為1823.8mm,年平均降雨日數有162d,能夠很好地滿足油茶的各個生長發育期對水分的需求。4~9月份果實發育期,水分充足,年平均降雨量為1397.6mm,占全年總雨量的77%,能夠滿足油茶果實形成的需要。油茶10月中下旬進入盛花期,通過德化縣近30年的10月中下旬(22d)降雨資料統計來看,平均無雨日17.3d,占78.4%;平均有雨日4.7d,占21.4%;日平均降水量32.9mm,最長連續降水日最長持續8d(只出現過1次),平均連續降水日數只有2.7d。由此可見,盛花期多為溫暖晴朗的氣候條件,有利于異花授粉以及來年豐產。

1.4 相對濕度條件

油茶怕干,最適宜的相對濕度在74%~85%。德化縣歷年平均相對濕度在80%,適宜油茶生長發育。花期(10~12月)平均相對濕度為75%,這樣的濕度條件對油茶的開花授粉非常有利。

1.5 光照條件

油茶是喜溫喜光植物,充足的光照有利其生長結果,日照不足則容易引起落果。一般油茶豐產光照條件要求:年日照時數要在1500h 以上,日照百分率在35%以上;油茶花芽分化期要求平均日照時數在5h以上,開花期和育果期要求平均日照時數在4h以上。

根據德化近30年的氣象資料統計,歷年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769.3h,日照百分率為39.9%。全年以7月份日照最多,日照時數220.1h,日照百分率高達53%;2月份最少,日照時數92.2h,日照百分率29%。花芽分化期(5~8月)的平均日照時數分別為4.1h、4.4h、7.1h和6.3h,花期(10~12月)的平均日照時數分別為5.7h、5.3h和5.3h,從以上光照條件分析,德化縣種植油茶的光照條件略有不足,特別是花芽分化期前期平均日照時數小于5h,在一定程度上將直接影響油茶的生長、發育和產量。

1.6 晝夜溫差大,有利于油茶果實成熟

根據德化近30年的氣象資料統計,歷年月平均晝夜溫差為8.8℃,9~11月的晝夜溫差平均為8.2~9.7℃,油茶的果實成熟期一般在每年的10月下旬~11月上旬,油茶在結果成熟前期階段對溫度要求也較敏感,晝夜溫差大,有利于油茶果實干物質積累,有利于油茶提高品質和產量。

2 不利于油茶生長的氣象災害

2.1 倒春寒

根據德化縣歷年的氣象資料分析,德化共出現17次的倒春寒天氣,倒春寒平均1次/1.6年,最早出現在3月20~23日,最晚出現在4月10日,持續最長出現在1991年3月29~4月4日。倒春寒天氣會使油茶造成大量落果而減產。因此時刻關注天氣變化,加強做好油茶樹的護理、施肥以及采取必要的防寒措施等工作,對于提高油茶抗寒能力顯得十分必要。

2.2 低溫寒潮

油茶凍害是指油茶在休眠或生長時期,當溫度下降到 0℃以下,植物體內發生冰凍,致使葉、枝梢、主干、根系等受到傷害或死亡的現象。根據德化縣歷年的氣象資料分析,寒潮平均1.9次/年,≥2次/年的概率66.7%;48h降溫幅度最大13.7℃,出現在1987年11月27~11月30日;過程降溫幅度最大16.4℃,出現在1981年2月23~2月27日;寒潮出現最早在1981年10月21~24日,寒潮出現最遲在1987年4月10~13日。歷年平均每個年度有霜凍日數為 14.4d,歷年平均每個年度初霜日11月10日,終霜日在2月21日,平均年無霜期為287d。在出現霜凍天氣期間,要特別加強搞好油茶的管理,減輕霜凍及冰雪對油茶花果的危害。一般防御油茶凍害常用的方法主要有:選用耐凍當地品種、選擇合適立地、覆蓋保溫、培土壅根、樹干刷白、包裹樹干、熏煙、樹冠噴抑保溫劑、化學調控等。油茶凍害的補救措施:及時搖雪、合理修剪、松土施肥、葉面噴肥、保樹保果、加強病蟲害防治等。

2.3 干旱

春旱會加劇油茶落花落果。夏季至秋季初(一般指7~9月份)出現高溫干旱、缺水現象,對于正值油茶果實的生長和油脂的轉化產生不利的影響,造成果實不飽滿、含油量低以及產量、品質下降。根據德化縣歷年的氣象資料分析,德化春季共出現大旱1次,中旱5次,小旱6次,最長連旱日數55d(出現于2004年);夏季共出現大旱2次,中旱5次,小旱12次,最長連旱日數108d(出現于2007年)。在干旱期間應特別加強做好油茶的水肥及相應的管理,進一步減輕干旱對油茶的危害而影響其產量和質量。

2.4 大風

大風天氣是油茶落果的一個原因,特別是每年的7~9月,此時正值果實橫徑增長末期,果實大而重,離層形成,容易脫落,如遇大風最容易脫落,根據德化縣歷年的氣象資料分析,7~9月大風平均為0.7次,小于3次的大風期都可保護油茶產量。

油茶種植范文第4篇

摘要通過熱量、水分和光照等氣象因子對平塘縣油茶種植進行了氣候適應性分析,總結分析了影響油茶生長發育的主要氣候災害及應對措施,以期為油茶種植提供參考。

關鍵詞油茶;種植;氣象條件;氣象災害;措施;貴州平塘

油茶樹壽命長,適應性強,丘陵、山地、溝邊、路旁均能生長。平塘縣處于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該縣茶油色清、味香、污染少,是暢銷的綠色食品之一[1-2]。然而,由于每年的氣象災害,對油茶種植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因此研究氣象條件對油茶的影響具有重要的意義。

1油茶的氣象條件分析

1.1熱量條件

油茶性喜溫暖、濕潤的氣候,一般要求年平均氣溫14~21 ℃,1月平均氣溫3 ℃以上,7月平均氣溫28 ℃以下,極端最低氣溫-10 ℃以上,≥10 ℃年活動積溫1 500~5 000 ℃;無霜期200 d以上,相對濕度在74%~85%。年日照時數在1 500 h以上。經1980—2009年氣象資料,分析出平塘縣歷年平均氣溫為17.0 ℃,1月平均氣溫為6.8 ℃,7月平均氣溫為25.2 ℃,無霜期為312 d,≥10 ℃年活動積溫為5 120 ℃,年平均相對濕度為80%,極端最低氣溫為-7.7 ℃,歷年來氣溫穩定通過12 ℃的平均初日是4月6日,從3月上旬起,日平均大于10 ℃,對油茶的萌芽抽梢展葉都很有利,為果實飽滿打下基礎。從4月上旬起,氣溫均穩定在15 ℃以上,能滿足油茶果實形成的需要。由此可見,在平塘縣大力發展種植油茶有很有利的氣候優勢。

1.2降水條件

油茶要求年降雨量達1 000 mm以上且四季分配比較均勻,降水需集中在4—8月。平塘縣降水總量為1 166.7 mm,最多年達1 604.9 mm(1979年),最少年為853.8 mm(2005年),冬半年(10月至翌年3月)為270.9 mm,占全年總雨量的26%,夏半年(4—9月)為9 293.5 mm,占全年總雨量的74%,可見降水集中在夏半年。而夏半年正是油茶生長發育的主要時期,8—9月油茶果實生長發育期間,要求雨量充沛、均勻,立地水分充足,才有利于果實生長和油脂轉化,10月中旬至12月開花期間降水轉少有利于傳粉受精。

1.3光照條件

油茶是喜光樹種,苗期和幼樹期有一定耐陰性,但成林后,要求充足的光照,年日照時數為1 500 h以上,日照百分率在35%以上。平塘地區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 277.2 h,7—8月日照時數是全年的高值期,分別為176.4 h和175.2 h,日照百分率為42%和44%。1月最低,為19%。針對平塘縣日照偏少的情況,種植油茶時必須選擇陽光充足的陽坡和半陽坡。特別是地處峰巒重疊的山區,尤其要注意林地坡向選擇,宜選南向、東向或東南向。這樣才能滿足油茶生長發育到果實成熟期間對光能的需求。

2影響油茶種植的主要氣象災害及應對措施

2.1低溫寒潮

根據氣象資料統計,1961—2009年平塘縣出現倒春寒天氣有16次,出現頻率為44%。因而在平塘縣應選擇利用早花類型逐步更替晚花類型的當地油茶,這是克服普通油茶花期氣候不利因素的有效方法。低溫寒潮等災害性氣候對其花果生長發育和產量影響較大,因此要及早了解天氣變化趨勢,做好油茶樹的護理施肥工作,提高其抗寒能力。

2.2霜凍冰雪

油茶樹四季花果不斷,秋季果實成熟,冬季開花,春季幼果形成。如在冬季至春節期間出現霜凍冰雪天氣,就會嚴重地影響油茶樹開花授粉和幼果形成,對油茶產量造成很大的影響。平塘縣極端最低氣溫為-7.7 ℃,低溫最長的是1964年共有55 d,最短的是1966年,僅有6 d。歷年平均每個年度初霜日出現在12月20日,終霜日出現在翌年的2月10日,平均年無霜期為312 d。在出現霜凍冰雪天氣期間,要注意加強水肥護理[3],減輕霜凍冰雪對油茶花果的危害。

2.3干旱

平塘縣春旱發生在3—4月,根據平塘縣氣象資料統計(1961—2009年),平塘縣共出現春旱31次,頻率為71.5%,出現夏旱29次,頻率為73%。春旱會加劇油茶落花落果,在7月下旬至9月出現高溫干旱現象,此時正是油茶果實增長和油脂形成時期,高溫缺水會影響油茶果實的生長和油脂的轉化,不利于油茶果實形成或形成果實不飽滿,不利于油脂豐產。因而在干旱前一定要做好相應的措施。

2.4冰雹

平塘縣冰雹多出現在3—5月,少數年份出現在2月和6月,尤其以3—4月最多。如出現大風、冰雹災害天氣,就會造成嚴重的落花落果,影響產量。而目前平塘縣也在牙舟、克度、通州、鼠場、大塘設置人工增雨消雹作業點,在3—6月冰雹頻繁的時間里,縣內各作業點密切注意天氣形勢,實施人工增雨消雹[4],最大限度減少干旱和冰雹對油茶帶來的危害,促進油茶高產穩產。

3參考文獻

[1] 許昌.農業氣象指標大全[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1.

[2] 張小石,曾祥標.豐順縣油茶種植的氣候適應性[J].廣東氣象,2009(4):31-32.

油茶種植范文第5篇

論文摘要 油茶餅因含有一種溶血性的茶皂素,用油茶餅清塘可殺死埋在淤泥中的各種野雜魚、蛙卵、蝌蚪、螞蟥等,目前廣泛應用于蝦、蟹養殖中。同時油茶餅能預防魚類出血病、細菌性爛鰓、赤皮、腸炎等疾病。另外,茶籽餅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少量的脂肪以及多種氨基酸等,是養魚的好飼料。

油茶餅是油茶果實榨油后的餅粕,資源豐富,價格便宜,毒魚效果頗佳,是我國海水養殖清池毒魚最常用的藥物。其對魚有劇毒,高等動物服用后無反應,對水中的貝類、沙蠶等也表現出一定的毒性,對蝦的耐受力是魚的40倍以上。經試驗,不同魚類的致死濃度是0.5~1.0g/m3,對沙蠶的致死濃度是3g/m3,對蝦的致死濃度是40g/m3。茶粕尚有刺激對蝦蛻皮的作用,有的蝦農利用10~15g/m3的濃度促進對蝦蛻皮。茶粕含皂素12%~15%,可用于提取茶皂素的原料,也可用于水產清塘、沿海農田殺螺、蔬菜種植殺蚯蚓等蟲害,有利蝦蛻殼,改善水質,它還可以殺死高爾夫球場、草坪等地下害蟲。

舒城縣油茶面積為8 000hm2,年產茶油600t左右,油茶餅為2 400t。歷史上山區群眾常用油茶餅防治水稻上螟蟲、負泥蟲、立枯病和蔬菜蚜蟲等病蟲害。由于油茶餅含有多種有效物質,其中茶皂素占16%左右,粗蛋白11%~16%,脂肪5%~7%,可消化糖40%,磷酸0.37%,鉀1.23%,含有消化能8.37~10.05MJ/kg,其蛋白質中含有魚類所需十幾種氨基酸,因而油茶餅已成為醫藥、農藥、化工等行業重要原料,尤其在水產養殖方面得到廣泛推廣應用。

1養蝦、蟹清塘

油茶餅中茶皂素(皂甙),其成分是有配基和糖體組成的含32個碳的三萜類化合物,分子式C32H54O18,其e環的22位碳上的酯鍵是具有毒性的關鍵部位。其毒性主要表現在溶血特點及時抑制,其溶血指數高達10萬,僅對血紅細胞(包括有核的魚血、雞血和無核的人血等紅細胞)產生溶血,而對白細胞則無影響。魚的血液中攜氧載體為血紅素,其核心為Fe~,而對蝦血液攜氧載體為血蘭素,其核心為Cu~。因此,茶皂素對魚有毒性作用,而對對蝦、蟹無毒性作用,根據這一原理,在養蝦、蟹之前用茶餅清塘,可殺死水中和埋藏在淤泥中的野生魚類、蛙卵、螞蟥以及螺、蚌等其他有害生物,但對水生植物無毒殺作用,具有成本低、去毒快的特點。

茶餅清塘方法:水面水深30~50cm,用敲碎的新鮮茶餅375kg/hm2;水深1m以上需茶餅750kg/hm2。經冷水浸泡2~3d后,加熱到100℃后均勻潑灑在池塘中,潑灑時最好是晴天中午,可提高藥效。用茶餅清塘后10~15d,毒性消失,即可試水投放蝦、蟹種。因茶餅含有多種營養物質,入塘后可使水質轉肥,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有利于蝦、蟹苗的生長。

2防治魚類疾病

油茶餅是防治魚類出血病及細菌性爛鰓病、赤皮病和腸炎病的好藥物,茶餅的毒素在冷水中釋放速度緩慢,短時間內達不到致死魚類的濃度,低量投放對魚毒性較小,但對魚類致病體卻起毒殺作用。魚類游動、呼吸等活動有很大可能接觸毒素,殺死體表、鰓部的病原體,從而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用茶餅預防魚病在5~9月魚病高發季節,在魚苗投放1個月后,用新鮮的油茶餅,分成很多小塊分撒在魚塘四周和中央,毒素在池塘中緩慢浸出,不僅可以殺死魚體表和鰓部的病原體,還可殺死各種寄生蟲和蟲卵,對未發病的魚類有預防作用,對發病的魚類有明顯治療作用。堅持使用能有效地預防魚病,尤其對控制草魚疾病,效果最顯著。

3防治蝦蟹病害

油茶餅對蝦、蟹纖毛蟲病和絲藻附著癥更為有效,是比較理想的處理水質的藥物。對蝦、蟹絲狀細菌病用15~20g/m3茶油餅浸液全池潑灑;對蝦、蟹固著類纖毛蟲病用10~20g/m3茶餅浸液全池潑灑,24h后大量換水,促進蛻皮(殼),對河蟹抖抖病也可用茶餅浸液進行治療,用量為15g/m3,殺死敵害魚類而對蝦沒有傷害。

4茶皂素在滅螺和殺軟體動物方面的應用

油茶餅對釘螺具有殺滅作用,釘螺是血吸蟲的中間宿主,消滅釘螺是防治血吸蟲病的一項重要措施。用茶皂素對釘螺的成螺、幼螺及螺卵進行浸殺和噴殺試驗,結果表明,油茶餅對成螺、幼螺和螺卵均有較好的殺滅效果,5mg/L浸殺效果達100%,水溫愈高殺滅效果愈好。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台县| 临桂县| 理塘县| 赫章县| 溧阳市| 定兴县| 阜新| 通化县| 保靖县| 朝阳区| 星子县| 华蓥市| 黎川县| 新丰县| 安西县| 岳普湖县| 建平县| 长汀县| 汝南县| 秭归县| 镇平县| 邵阳市| 松溪县| 湘潭市| 岳西县| 沂南县| 海盐县| 青田县| 桐乡市| 阿克陶县| 旬阳县| 治多县| 拉孜县| 泸州市| 老河口市| 平湖市| 福州市| 石台县| 阿城市| 石景山区| 西畴县|